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书本里的蚂蚁》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 教案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 教案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教学目标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蕊”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孤零零”“随手”“细碎”等词语的意思。

②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蚂蚁到了书本之后发生的新奇有趣的事情,感受文字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对文字的热爱。

在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复述课文③进一步认识童话,了解其想象丰富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蚂蚁到了书本之后发生的新奇有趣的事情,从而感受文字的神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围绕课题质疑。

1.同学们,见过蚂蚁吗?说说看,蚂蚁的外形给你怎样的印象?2.小结:对,蚂蚁,黑黑的,小小的。

我们形容一个人的字写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常常会说:“这字写得像蚂蚁一样,我们怎么看得见?”有一只蚂蚁呀,住进了书本呢,还真的就变成了字,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本里的蚂蚁》。

(板书课题)3.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借助学习单自学。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墙角趴在花蕊睡觉随手夹进孤零零挺乐意编故事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孤零零挺乐意随手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相关的内容,填空。

事情的起因:小蚂蚁被小姑娘事情的经过:小蚂蚁变成了一个字,带着其他的字事情的结果:小姑娘发现4.小蚂蚁住进旧书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请勾画相关的语句。

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将这些新奇有趣的事写出来的。

5.根据这些内容想一想:你觉得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三、小组互动,整体感知课文1.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轮流认读,有读错的及时纠正)重点应注意下面几个字的写法。

睡随挺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互相交流填空的内容,然后修改完善。

在交流过程中梳理出故事的基本情节:小蚂蚁卧花蕊——小蚂蚁夹进书本变成字(起因)——小蚂蚁带来文字跳舞串门(经过)——小姑娘发现旧书每天变成不同的文章(结果)四、全班交流,感受“新奇有趣”。

18书本里的蚂蚁

18书本里的蚂蚁

18《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非常简短浓缩的微型童话,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书本里的字也学着小蚂蚁走动,这本旧书变成了一本新书。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4.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

三、学情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对童话很感兴趣,以此为契入点,针对题目,引发学生质疑,走进童话,感受童话魅力。

激发兴趣,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读去写。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阅读期待的氛围,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自读课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自学生词,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3、抓住童话故事中“人物”拟人化的特点,善于捕捉文中的空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把自己融入故事情节当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感受其中的趣味。

4、充分调动孩子表达的欲望,读写结合,放飞想象。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体会小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

难点:
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

六、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 教案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 教案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教学目标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蕊”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孤零零”“随手”“细碎”等词语的意思。

②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蚂蚁到了书本之后发生的新奇有趣的事情,感受文字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对文字的热爱。

在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复述课文③进一步认识童话,了解其想象丰富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蚂蚁到了书本之后发生的新奇有趣的事情,从而感受文字的神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围绕课题质疑。

1.同学们,见过蚂蚁吗?说说看,蚂蚁的外形给你怎样的印象?2.小结:对,蚂蚁,黑黑的,小小的。

我们形容一个人的字写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常常会说:“这字写得像蚂蚁一样,我们怎么看得见?”有一只蚂蚁呀,住进了书本呢,还真的就变成了字,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本里的蚂蚁》。

(板书课题)3.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借助学习单自学。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墙角趴在花蕊睡觉随手夹进孤零零挺乐意编故事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孤零零挺乐意随手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相关的内容,填空。

事情的起因:小蚂蚁被小姑娘事情的经过:小蚂蚁变成了一个字,带着其他的字事情的结果:小姑娘发现4.小蚂蚁住进旧书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请勾画相关的语句。

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将这些新奇有趣的事写出来的。

5.根据这些内容想一想:你觉得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三、小组互动,整体感知课文1.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轮流认读,有读错的及时纠正)重点应注意下面几个字的写法。

睡随挺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互相交流填空的内容,然后修改完善。

在交流过程中梳理出故事的基本情节:小蚂蚁卧花蕊——小蚂蚁夹进书本变成字(起因)——小蚂蚁带来文字跳舞串门(经过)——小姑娘发现旧书每天变成不同的文章(结果)四、全班交流,感受“新奇有趣”。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书本里的蚂蚁故事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书本里的蚂蚁故事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书本里的蚂蚁故事《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东风西路小学曹丽萍教学要求:1、正确认读本课2个生字,学会书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小蚂蚁进入书本后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幻灯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的故事,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蚂蚁怎么到书本里了?到书本里后发生了那些故事?等)那我们就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畅。

边读边圈生字并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2、检查朗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看看你能否解决上课提出的问题?(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变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

在它的感染下,书本里的字跳舞、串门。

每天都能编出新的故事。

)四、走进童话,领略神奇。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蚂蚁怎样走进书本的?生: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

师:从此,小蚂蚁就在书里安家落户了,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巡视,相机指导)1、书本里的字会有趣。

学习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字与小蚂蚁的对话,听到这些话,你有什么想要说的或要问的吗?(此环节除了恰当的比喻外,还有作者奇特的想象,教学时要相机指导。

体会童话特有的魅力。

)2、我觉得小蚂蚁变成了字以后还跳跳舞,串串门,每天跑到不同的页数,很有趣。

如果你是那些字,看到了小蚂蚁这个会走路的字,你会说什么?怎样做?(此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小蚂蚁和字天天做运动,旧书变成了新书,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书本里的蚂蚁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书本里的蚂蚁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书本里的蚂蚁教案名称:《书本里的蚂蚁》阅读教学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加深对生物的了解。

2.学会通过观察细节,提炼文中的意蕴。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教学难点: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细节,提炼文中的意蕴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PPT,提前阅读文章,准备思路和答案,准备备课计划。

2.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小学生经常可以看到蚂蚁,你们能说出一些蚂蚁的生活习性吗?2.通过问题呈现文章的主题。

Step 2:速读(5分钟)1. 将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读一遍,思考文章的意思、文意,带领学生进行阅读;2. 从字面意思上推测文章的中心意思;Step 3:细读(10分钟)1.让学生自己先阅读;并提炼文章中的关键词;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并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好词好句;3.适当对好词好句加以解释,让学生理解含义;Step 4:分析思考(15分钟)1.针对文中的细节,解释出蚂蚁的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思考;2.搜寻文章中的关键词,分析主题在这些细节的体现;3.让学生思考自己与蚂蚁有哪些区别和相似点;4.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引导性的思考;Step 5:概括归纳(10分钟)1. 学生概括文章所表达的意思;2. 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词,尽可能概括文章;3.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这篇文章的好处,并鼓励学生从阅读入手,提高对生命的认知;Step 6:课堂反馈(5分钟)1.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2.纠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误区;3.做一些深入的解释和说明;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1.以小组形式报告本次课堂的所学和感受;2.课后阅读调研装订: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比较;教学总结:1. 导入活动非常重要,要将问题与文章中的核心相关联;2. 阅读活动要分层级进行;3. 学习根据细节分析含义;4. 打造一个有针对性的总结。

《书里的蚂蚁》教学设计

《书里的蚂蚁》教学设计

《书里的蚂蚁》教学设计导读:教学目标:1.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像力与创造欲望.2.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分角色表演.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关键: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课时:两课时教具:图片学具:卡片相关知识点: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

教学突破点:能结合所学自由识字。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读出这个词语,“蚂蚁”,今天我们来学习《书里的蚂蚁》这一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范读,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并画出自然段。

3、把生字在文中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小组内自学(二)检查自学效果1、小蚂蚁怎样来到花蕊中?2、小蚂蚁怎样来到书本中?学习“夹”“扁”指名说怎样理解。

说一说字的笔顺组词3、学习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疑问句。

4、读78自然段请一名同学领读。

指字卡读读词语(三)巩固复习生字四.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五.特色作业设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放,读词语夹扁扁担爬行走路二、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你们猜当小女孩再打开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读课文第9自然段找到答案。

学习“故、读”3、小女孩喜欢这本书的变化吗?为什么?学习“忍”字,讲讲“忍”不住的意思。

4、读文章10自然段5、小女孩的传奇和疑问找到答案了吗?你能找到相关的读一读吗?6、小女孩又发现了什么?7、读12自然段8、指名读词三、指导书写爬:刃:“扁”和“夹”注意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选择填空爬趴陆路()下()行()地水()()着()虫()军()过板书设计:书里的蚂蚁爬夹扁路故读忍识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书里的蚂蚁》教案

《书里的蚂蚁》教案

《书里的蚂蚁》教案《书里的蚂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像力与创造欲望。

2、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分角色表演。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关键:利用多种识字方法。

课时:两课时教具:图片学具:卡片相关知识点: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

教学突破点:能结合所学自由识字。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读出这个词语,“蚂蚁”,今天我们来学习《书里的蚂蚁》这一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范读,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并画出自然段。

3、把生字在文中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小组内自学(二)检查自学效果1、小蚂蚁怎样来到花蕊中?2、小蚂蚁怎样来到书本中?学习“夹”“扁”指名说怎样理解。

说一说字的笔顺组词3、学习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疑问句。

4、读78自然段请一名同学领读。

指字卡读读词语(三)巩固复习生字四。

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五。

特色作业设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放,读词语夹扁扁担爬行走路二、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你们猜当小女孩再打开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读课文第9自然段找到答案。

学习“故、读”3、小女孩喜欢这本书的变化吗?为什么?学习“忍”字,讲讲“忍”不住的意思。

4、读文章10自然段5、小女孩的传奇和疑问找到答案了吗?你能找到相关的读一读吗?6、小女孩又发现了什么?7、读12自然段8、指名读词三、指导书写爬:刃:“扁”和“夹”注意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选择填空爬趴陆路()下()行()地水()()着()虫()军()过板书设计:书里的蚂蚁爬夹扁路故读忍识《书里的蚂蚁》教案「篇二」知识目标:1、正确认读“蕊,陈”,掌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书本里的蚂蚁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书本里的蚂蚁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书本里的蚂蚁一、引入本次教学主题为《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书本里的蚂蚁》,本课的重点内容为阅读课文和小组合作讨论,以及用语言表达和绘画的方式表达和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此课程适合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和讨论,帮助孩子们增长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学习目标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理解课文中的思想,认识蚂蚁的好处和价值,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课文阅读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通过绘画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阅读课文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或者播放录音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文。

学生听过课文后,老师应该静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一些问题,如:1.课文中提到蚂蚁为什么能在森林里找到自己的家?2.课文中提到的童话故事和蚂蚁有什么关联?3.课文中你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什么?2.小组讨论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和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自己的阅读体会,并且让组员们互相补充。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蚂蚁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提高他们的表达和社交能力。

3.画蚂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蚂蚁的生存环境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分配画蚂蚁的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蚂蚁的理解和感受。

4.语言表达和分享在学生完成画蚂蚁的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蚂蚁的生活以及他们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次《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书本里的蚂蚁》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从小组讨论和语言表达中更深入地认识了蚂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绘画作业,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反过来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此次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启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深度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学习生字:
学习“墙、孤、零”等9个字。
让学生多识记字形:“孤”字注意左边“子”字旁中间一提的写法,右边是“瓜”不是“爪”;“夹”字注意笔顺,不要发倒笔,让学生先书空;“傻”字注意又半部分的写法,师范写“傻”字。还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教师可适当作书写示范。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今天,我给孩子们讲了“书本里的蚂蚁”,首先以提问的形式导入“你们见过蚂蚁吗?请孩子们来说说蚂蚁的外形及生活习惯。”
孩子们发言很积极,都说见过,说“蚂蚁是黑色的,头上有两个触角,身体像个圆桶分成三节,蚂蚁喜欢吃的东西很多:小米粒、碎面包……”它们靠触角交流……”一下子就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
我紧接着将话题一转,神秘的对他们说:今天呀,有一本书中来了一只小蚂蚁,请孩子们一起阅读教师的大书“书本里的蚂蚁”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蚂蚁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检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
师: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吗?(指名自由概括)
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呢?(指名说)
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这只小蚂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扁扁的了,你们会想些什么呢?
我先讲三幅画面,接着由幼儿自主看图猜测、讲述书中内容,师生共同讲述故事,充分给幼儿空间,发展幼儿想象力,对故事有个初步印象。
学习3—6自然段
师:接下来,被书本压成了扁扁的小蚂蚁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请同学们自读3-6自然段。
(讲述了小蚂蚁与书本里的字对话,并挺乐意做一个字。)
练读,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读出小蚂蚁奇怪的神态与非常乐意做一个字的快乐。
师过渡:从此,小蚂蚁就在这本旧书里面安家落户了,自从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学科: 备课组长签字: 学校审核签字:
课 题
18《书本里的蚂蚁》
主备人
教者
课 型
课时
1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学写9个生字,认识1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习重点
知道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那些新奇有趣的事情。
学习难点
复述课文,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自主学习内容(前置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并在新词下画上横线。
学习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请快快翻开书本第8页一起来读一读这有趣的故事吧!)
二、初读:
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