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论文
浅议电力电子技术论文

浅议电力电子技术论文【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主要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汽车工业、光伏发电领域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应用0.引言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个以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为支撑的技术平台。
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电力电子技术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领域。
它的应用领域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每个工业。
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新的理论、器件、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与微电子技术的日益融合,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必将不断地得以拓展,它将成为新世纪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
电力电子技术拥有许多微电子技术所具有的特征,比如发展迅速、渗透力强、生命力旺盛,并且能与其它学科相互融合和相互发展。
1.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柔性交流输电FACTS概念被提出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多种设备相继出现。
已有不少文献介绍和总结了相关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
以下按照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和配电以及节电环节,列举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研究和现状。
1.1在发电环节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的发电环节涉及发电机组的多种设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以改善这些设备的运行特性为主要目的。
静止励磁采用晶闸管整流自并励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及造价低等优点,被世界各大电力系统广泛采用。
由于省去了励磁机这个中间惯性环节,因而具有其特有的快速性调节,给先进的控制规律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并产生良好控制效果的有利条件。
变速恒频励磁广泛应用于水力、风力发电机。
在水力和风力发电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大有效功率,使水力和风力发电机组变速运行,主要通过调整转子励磁电流的频率,使其与转子转速叠加后保持定子频率即输出频率恒定。
此项应用的技术核心是变频电源。
发电厂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
风机水泵耗电量约占火电设备总耗电量的65%,且运行效率较低。
使用低压或高压变频器,实施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摘要:电力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与人民日常生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的描述,阐述了电力电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节能环保、电力系统及国民生活等等中的应用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对我国电力电子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得出电力电子技术不仅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电力电子技术概述1、电力电子技术的含义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且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它是一门新兴学科。
电力电子技术功率强大、可供诸如电力系统那样大的电流以及高电压场合应用,它与传统的电子技术相比,其特殊之处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大电流和承受高电压,而且还有在大功率情况下,器件发热、运行效率的问题。
电力电子技术分为两个分支: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交流技术。
2、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电力电子技术至今诞生近50年,特别是近年来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形成十分完整的科学体系和理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信息时代“弱电控制强电”电力电子技术的实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电子革命。
由于将来工业高度自动化,计算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将会成为三种最重要的技术。
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1、整流器时代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牵引,和直流传动三大领域。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2、逆变器时代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出现在七十年代,由于交流电机变频调速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得到发展。
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是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
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是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
3、变频器时代进入八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OSFET的问世,致使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又出现了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提供了机遇。
电力领域论文:浅谈电力电子技术现状和未来

电力领域论文:浅谈电力电子技术现状和未来电力领域论文:浅谈电力电子技术现状和未来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在电力领域得以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就是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成果。
本文首先对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简单概括介绍;之后详细阐述了电力电子技术的现状及今后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力领域;电子技术;现状;发展由于电力能源的短缺和世界能源和环保的要求,我国更加应该制定节约能源的对策,范围包括能源和电力的节能改造政策。
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科学发展观,来对能源的观念进行思想上的认识倡导。
尽量了解怎么最大限度的减低损耗,提高节能认识,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所以对于电子电力的技术发展也应该遵循节能和环保的原则来适度的发展。
1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电力电子技术,是以电力领域为主要适用范围的一门新兴电子技术,具体指的是借助电力半导体器件及相关的电子技术,实现转换及控制电气设备电功率的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的主旨在于实现对电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并不断提升用电品质,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关键课程,是融合了电力半导体器件、现代化电子、电力变换以及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电力电子技术出现的时间较短,但已经取得极大的成绩,当前已经具备完整且严谨的学科理论及体系。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弱点控制强电成为现实,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重大事件,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加强,电力电子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将会更加显现。
2 电力电子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电力电子技术前沿及发展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积木和集成电力电子模块技术、发电和输电技术、电能质量控制、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以及电力电子仿真软件等方面都有所反映,鉴于篇幅所限,笔者自此只选取其中几方面加以介绍和阐述。
2.1 发电机输电技术依托于电力电子技术,发电效率不断提高,输电及配电更加可靠。
(1)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传统发电方式,例如,借助中频交流励磁机以及电力电子整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传统发电方式的可靠性;借助节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发电领域潜力的充分发掘;此外,在水力发电中,借助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直流励磁向变频励磁的转换,从而可以实现枯水季节发电周期的延长。
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的论文.doc

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1电力电子技术在发电过程的应用在我国发电厂中,发电多是静止励磁系统。
使用过程中,励磁机繁重且耗能巨大,电力电子技术的开展便可大大缓解这个问题,可以代替励磁机中的励磁环节,使发电过程变得更便捷且耗能少,易操作,方便控制。
同时,电力电子技术在变频控制上同样起到很大作用。
发电厂中发出的电能频率多为波动的,而民用的交流电频率要在220V为峰值进行使用,传统的变压方式多为变电站的中转,而电力电子技术可以简化这个环节,使电流更适合民用电的使用。
电力电子技术在发电过程中的优势对一些新能源发电同样适用,如广泛使用的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等,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来正常运行。
1.2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传输线路上的应用有很多,其中主要以柔性交流电技术、高压直流电技术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技术上,以线路传输过程中的高压直流电技术为例,说明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作用。
在没有这种技术的时候,对于高压直流电的传送,在传送过程中需加有假设干变压器来完成,这不仅增加了传送电过程中的本钱,还使工作的程序变得复杂,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尤其是晶管换流阀在高压直流电传送过程中的使用,使电压变得可以自动化控制,节约本钱,减少了传送过程中的工序,而且准确性、平安性和可控性都比传统的传送方法高得多。
1.3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使用过程中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不仅能在电力产生、传送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还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带给使用者的便捷。
回想我们家中的电力配备,保证平安的是一个全自动的电表,其实在这其中便应用到电力电子技术,它可以增强对电流、电压的可控性,自动感应到电力的强度,进行调控,保证了家庭用电的平安性。
同时,在一些大型工厂、单位等,用电量较大,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配有电力电子技术可以使在配电过程中,电流变得更加稳定,防止各种不稳定的波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2.1节约能源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电能进行综合处理,使电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够应用得更加合理、高效,真正做到节约能源。
电力电子技术教与学论文

电力电子技术教与学论文电力电子技术教与学论文0引言《电力电子技术》是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内容繁杂抽象,但是实用性强,技工电气高职班的学生要很好地学习它还不是件易事,这使得教学工作进行起来比较棘手。
经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摸索出了以项目教学法为核心,分步骤,对该课程的知识由浅入深,化繁为简进行教学,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1学情分析首先,我们应对学习该课程的对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有的放矢,设计出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是面对技工高职电气相关专业学生所设的,这样的班级在目前的技工教育中,人数一般为35~45人之间,其中有1/3的学生学习较为积极主动,1/3的学生需要在教师和同学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还有1/3是无心向学的“差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分组,通过以强带弱,以积极带被动的学习形式,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技工学校电气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强,理论分析能力差的情况。
针对这样的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将难懂复杂的理论知识融入到一个个典型制作电路当中去。
另外,因为他们是电气相关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为接受繁杂的电力电子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2制定教学计划通过学情分析,我们几位一起任教该门课程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这里要特别感谢陈琨韶老师和陈国荣老师,他们为我们上好这门课想出了很多好办法,他们结合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将整门电力电子课程转化成几个项目进行教学。
项目教学方法是将零散难懂的知识融入到每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上,这里是寻找合适的典型工作电路,再自制合理的工作页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这样一来,一向被公认难上的一门课,经过我们的努力将其变得更容易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对学生产生更好教学效果的一门课。
3确定典型工作电路该门课程主要使用的工具有:示波器,万用表,电烙铁,变压器等。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论文六篇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论文六篇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论文范文1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进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
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月末六十年月初的硅整流器件,其进展先后经受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很多新领域的应用。
八十年月末期和九十年月初期进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 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整流器时代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沟通发电机供应,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沟通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月和七十年月,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进展。
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2、逆变器时代七十年月消失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沟通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快速进展。
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沟通电。
在七十年月到八十年月,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
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
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3、变频器时代进入八十年月,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进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消失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进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消失,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进展带来机遇。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范文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GTO,IGBT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力电子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浅议电力电子技术摘要: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GTO,IGBT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所变换的“电力”功率可大到数百MW甚至GW,也可以小到数W甚至1W以下,和以信息处理为主的信息电子技术不同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电力电子技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交流技术(整流,逆变,斩波,变频,变相等)两个分支。
现已成为现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学(Power Electronics)这一名称是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
1974年,美国的W.Newell用一个倒三角形(如图)对电力电子学进行了描述,认为它是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交叉而形成的。
这一观点被全世界普遍接受。
“电力电子学”和“电力电子技术”是分别从学术和工程技术2个不同的角度来称呼的。
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工业规模电能变换的技术,有时也称为功率电子技术。
一般情况下,它是将一种形式的工业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工业电能。
例如,将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或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将工频电源变换为设备所需频率的电源;在正常交流电源中断时,用逆变器(见电力变流器)将蓄电池的直流电能变换成工频交流电能。
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还能实现非电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
例如,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
与电子技术不同,电力电子技术变换的电能是作为能源而不是作为信息传感的载体。
因此人们关注的是所能转换的电功率。
电力电子技术是大功率的电技术,又大多是为应用强电的工业服务的,故常将它归属于电工类。
电力电子学习论文

电子电力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以电力为对象的电子的技术。
他横跨电力、电子和控制的边沿学科,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交换和控制的一门技术。
它主要研究以普通晶闸管为代表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及由它们组成的可控整流、逆流、交流调压、直流斩波、变频器和无节点开关等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的前景。
(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回顾传统的电力器件主要是晶闸管及由它派生的器件。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与电子电力技术的结合,又产生许多新型器件。
如:可关断晶闸管、电力晶体管、大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等。
总的发展趋势:大容量、高频化、模块化、功率集成化。
电力电子电路是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通过不同电路和各种控制实现对电能的转换和控制。
电子电力电路主要有;(1)交流—直流变换电路:把交流电能转换为可调的直流电能的电路,又称可控整流电路。
(2)直流—交流变换电路:把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路,又称逆变电路。
(3)直流—直流变换电路:把固定的直流电能转换成可调的直流电能的电路,亦称直流斩波电路。
( 4 ) 交流—交流变换电路:把某一频率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幅值、频率或相位可调的交流电能的电路。
(1)整流器时代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牵引和直流传动三大领域。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
2. 逆变器时代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
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
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
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晶闸管的概述一、晶闸管的介绍晶体闸流管简称晶闸管,也称为可控硅整流元件(SCR),是由三个PN结构成的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在性能上,晶闸管不仅具有单向导电性,而且还具有比硅整流元件更为可贵的可控性,它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状态。
晶闸管的优点很多,例如:以小功率控制大功率,功率放大倍数高达几十万倍;反应极快,在微秒级内开通、关断;无触点运行,无火花、无噪声;效率高,成本低等。
因此,特别是在大功率UPS供电系统中,晶闸管在整流电路、静态旁路开关、无触点输出开关等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晶闸管的弱点:静态及动态的过载能力较差,容易受干扰而误导通。
晶闸管从外形上分类主要有:螺栓形、平板形和平底形。
二、普通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晶闸管是PNPN四层三端器件,共有三个PN结。
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是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其等效图解如图1(a)所示,图1(b)为晶闸管的电路符号。
图1 晶闸管等效图解图1.晶闸管的工作过程晶闸管是四层三端器件,它有J1、J2、J3三个PN结,可以把它中间的NP分成两部分,构成一个PNP型三极管和一个NPN型三极管的复合管。
当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为使晶闸管导通,必须使承受反向电压的PN结J2失去阻挡作用。
每个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同时就是另一个晶体管的基极电流。
因此是两个互相复合的晶体管电路,当有足够的门极电流Ig流入时,就会形成强烈的正反馈,造成两晶体管饱和导通。
设PNP管和NPN管的集电极电流分别为IC1和IC2,发射极电流相应为Ia和Ik,电流放大系数相应为α1=IC1/Ia和α2=IC2/Ik,设流过J2结的反相漏电流为ICO,晶闸管的阳极电流等于两管的集电极电流和漏电流的总和:Ia=IC1+IC2+ICO=α1Ia+α2Ik+ICO (1)若门极电流为Ig,则晶闸管阴极电流为:Ik=Ia+Ig。
因此,可以得出晶闸管阳极电流为:(2)硅PNP管和硅NPN管相应的电流放大系数α1和α2随其发射极电流的改变而急剧变化。
当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而门极未接受电压的情况下,式(1)中Ig=0,(α1+α2)很小,故晶闸管的阳极电流Ia≈ICO,晶闸管处于正向阻断状态;当晶闸管在正向门极电压下,从门极G流入电流Ig,由于足够大的Ig流经NPN管的发射结,从而提高放大系数α2,产生足够大的集电极电流IC2流过PNP管的发射结,并提高了PNP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α1,产生更大的集电极电流IC1流经NPN管的发射结,这样强烈的正反馈过程迅速进行。
当α1和α2随发射极电流增加而使得(α1+α2)≈1时,式(1)中的分母1-(α1+α2)≈0,因此提高了晶闸管的阳极电流Ia。
这时,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完全由主回路的电压和回路电阻决定,晶闸管已处于正向导通状态。
晶闸管导通后,式(1)中1-(α1+α2)≈0,即使此时门极电流Ig=0,晶闸管仍能保持原来的阳极电流Ia而继续导通,门极已失去作用。
在晶闸管导通后,如果不断地减小电源电压或增大回路电阻,使阳极电流Ia减小到维持电流IH以下时,由于α1和α2迅速下降,晶闸管恢复到阻断状态。
2. 晶闸管的工作条件由于晶闸管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 (1)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无论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关断状态。
(2)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
(3)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无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4)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
三、晶闸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1.晶闸管的伏安特性晶闸管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电压与晶闸管阳极电流之间关系称为晶闸管伏安特性,如图2所所示。
正向特性位于第一象限,反向特性位于第三象限。
图2 晶闸管伏安特性参数示意图(1) 反向特性当门极G开路,阳极加上反向电压时(见图3),J2结正偏,但J1、J2结反偏。
此时只能流过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当电压进一步提高到J1结的雪崩击穿电压后,同时J3结也击穿,电流迅速增加,如图2的特性曲线OR段开始弯曲,弯曲处的电压URO称为“反向转折电压”。
此后,晶闸管会发生永久性反向击穿。
图3 阳极加反向电压图4 阳极加正向电压(2) 正向特性当门极G开路,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见图4),J1、J3结正偏,但J2结反偏,这与普通PN 结的反向特性相似,也只能流过很小电流,这叫正向阻断状态,当电压增加,如图2的特性曲线OA段开始弯曲,弯曲处的电压UBO称为“正向转折电压”。
由于电压升高到J2结的雪崩击穿电压后,J2结发生雪崩倍增效应,在结区产生大量的电子和空穴,电子进入N1区,空穴进入P2区。
进入N1区的电子与由P1区通过J1结注入N1区的空穴复合。
同样,进入P2区的空穴与由N2区通过J3结注入P2区的电子复合,雪崩击穿后,进入N1区的电子与进入P2区的空穴各自不能全部复合掉。
这样,在N1区就有电子积累,在P2区就有空穴积累,结果使P2区的电位升高,N1区的电位下降,J2结变成正偏,只要电流稍有增加,电压便迅速下降,出现所谓负阻特性,见图2中的虚线AB段。
这时J1、J2、J3三个结均处于正偏,晶闸管便进入正向导电状态——通态,此时,它的特性与普通的PN结正向特性相似,如图2的BC段。
(3) 触发导通在门极G上加入正向电压时(如图5所示),因J3正偏,P2区的空穴进入N2区,N2区的电子进入P2区,形成触发电流IGT。
在晶闸管的内部正反馈作用(如图2)的基础上,加上IGT的作用,使晶闸管提前导通,导致图2中的伏安特性OA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
图5 阳极和门极均加正向电压2.晶闸管的主要参数)⑴、门极触发电流(IGT使晶闸管从阻断到完全导通所必须的最小门极电流。
)⑵、极触发电压(VGT对应于门极触发电流的门极电压。
⑶、维持电流(I)H门极断路,在室温条件下,晶闸管被触发导通后,为维持导通所必需的最小电流。
)⑷、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DRM门极断路、并在一定结温下,允许重复加在器件上的正向峰值电压。
(重复频率为每秒50次,每次持续时间小于10ms)⑸、反向重复峰值电压门极断路、并在一定结温下,允许重复加在器件上的反向峰值电压。
(重复频率为每秒50次,每次持续时间小于10ms)⑹、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在额定结温下,在额定结温下和门极短路条件下,不导致器件从断态转入同态的最大电压上升率,实际上升率应小于此临界值。
过大的断态电压上升率会使晶闸管误导通。
四、晶闸管的种类晶闸管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按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分类晶闸管按其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可分为普通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门极关断晶闸管(GTO)、BTG晶闸管、温控晶闸管和光控晶闸管等多种。
(二)按引脚和极性分类晶闸管按其引脚和极性可分为二极晶闸管、三极晶闸管和四极晶闸管。
(三)按封装形式分类晶闸管按其封装形式可分为金属封装晶闸管、塑封晶闸管和陶瓷封装晶闸管三种类型。
其中,金属封装晶闸管又分为螺栓形、平板形、圆壳形等多种;塑封晶闸管又分为带散热片型和不带散热片型两种。
(四)按电流容量分类晶闸管按电流容量可分为大功率晶闸管、中功率晶闸管和小功率晶闸管三种。
通常,大功率晶闸管多采用金属壳封装,而中、小功率晶闸管则多采用塑封或陶瓷封装。
(五)按关断速度分类晶闸管按其关断速度可分为普通晶闸管和高频(快速)晶闸管。
五、晶闸管与可控硅的区别晶闸管(THYRISTOR)又名可控硅,属于功率器件领域,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开关元件,可控硅是其简称,按其工作特性,可控硅可分为单向可控硅(SCR)、双向可控硅(TRIAC).可控硅也称作晶闸管,它是由PNPN四层半导体构成的元件,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可控硅在电路中能够实现交流电的无触点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并且不象继电器那样控制时有火花产生,而且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好.在调速、调光、调压、调温以及其他各种中都有它的身影.可控硅分为单向的和双向的,符号也不同.单向可控硅有三个PN结,由最外层的P极和N极引出两个电极,分别称为阳极和阴极,由中间的P极引出一个控制极.单向可控硅有其独特的特性:当阳极接反向电压,或者阳极接正向电压但控制极不加电压时,它都不导通,而阳极和控制极同时接正向电压时,它就会变成导通状态.一旦导通,控制电压便失去了对它的控制作用,不论有没有控制电压,也不论控制电压的极性如何,将一直处于导通状态.要想关断,只有把阳极电压降低到某一临界值或者反向.双向可控硅的引脚多数是按T1、T2、G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电极引脚向下,面对有字符的一面时).加在控制极G上的触发脉冲的大小或时间改变时,就能改变其导通电流的大小.与单向可控硅的区别是,双向可控硅G极上触发脉冲的极性改变时,其导通方向就随着极性的变化而改变,从而能够控制交流电负载.而单向可控硅经触发后只能从阳极向阴极单方向导通,所以可控硅有单双向之分.电子制作中常用可控硅,单向的有MCR-100等,双向的有TLC336等双向可控硅按象限来分,又分为四象三端双向可控硅、三象限双向可控硅;按封装分:分为一般半塑封装,外绝缘式全塑封装;按触发电流来分:分为微触型、高灵敏度型、标准触发型;按电压分:常规电压品种、高压品种.可控硅产品由于它在电路应用中的效率高、控制特性好、寿命长、体积小、功能强等优点,自上个世纪六十长代以来,获得了迅猛发展,并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晶闸管交流技术”.可控硅发展到今天,在工艺上已经非常成熟,品质更好,成品率大幅提高,并向高压大电流发展.可控硅在应用电路中的作用体现在:可控整流:如同二极管整流一样,将交流整流为直流,并且在交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直流输出电压的大小即可控整流,实现交流→可变直流之转变;无触点功率静态开关(固态开关):作为功率开关元件,可控硅可以代替接触器、继电器用于开关频率很高的场合.因此可控硅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的电路中,多作可控整流、逆变、变频、调压、无触点开关等用途.家用电器中的调光灯、调速风扇、冷暖空调器、热水器、电视、冰箱、洗衣机、照相机、音响组合、声控电路、定时控制器、感应灯、圣诞灯控制器、自动门电路、以及玩具装置、电动工具产品、无线电遥控电路、摄像机等工业控制领域等都大量使用了可控硅器件.六、如何保护晶闸管在这些应用电路中,可控硅元件多用来作可控整流、逆变、变频、调压、无触点开关晶闸管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行业的应用范围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