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管路特性曲线及工作点

合集下载

泵与风机第五章

泵与风机第五章
BD (分流阀全开)
BC(分流阀全关)
管路特性曲线 分流后泵的特性曲线
三、入口导流器调节器
通过改变风机入口导流器导叶的安装角来改变
气流进入叶轮的方向来变更工作点。 常用的导流器有轴向导流器、简易导流器及径向导流器。
调节原理
p u2v2u
导流器调节原理
导流器调节的稳定性
四、动叶调节
通过改变叶轮叶片安装角,从而改变泵或风机性能曲线来 改变工作点。 动叶调节有二种方式: 1、半调。在泵或风机停转时,改变动叶安装角。 2、全调。在泵与风机运行中, 可随时改变动叶片安装角。

串联工作的特点是流量彼 此相等,总扬程为每台泵 扬程之和,串联前每台泵 的单独工作点为C,而串 联的每台泵的工作点为B
相同性能泵的联合工作方式的选择
串联
并联
两台不同性能泵串联工作



第一种管路中工作时,工作点 为M1,串联运行时总扬程和 流量都是增加的。 第二种管路中工作时,工作点 为M2,这时流量和扬程与只 用一台泵(Ⅰ)单独工作时的情 况一样,此时第二台泵不起作 用,在串联中只耗费功率。 第三种管路中工作时,工作点 为M3,这时的扬程和流量反 而小于只有I泵单独工作时的 扬程和流量,这是因为 第二 台泵相当于装置的节流器,增 加了阻力,减少了输出流量。
当泵或风机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无交点时, 则说明这种泵或风机的性能过高或过低,不能适 应整个装置的要求。
工作点的稳定性 驼峰形的性能曲线 M点工作,运行 是稳定的。 A点称为不稳定 工作点。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联合工作

并联指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泵或风机向同一压 力管路输送流体的工作方式。并联的目的是 在压头相同时增加流量
3500 2400 100 % 45 .8% 2400

第12章 泵与风机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解析

第12章 泵与风机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解析
2.改变泵或风机性能曲线的调节方法
• 改变泵或风机的转数
– 改变电机转数、调换皮带轮变速、齿轮箱变速及水力偶合器变速
• 改变风机进口导流叶片角度 • 切削水泵叶轮调节其性能曲线 • 改变叶片宽度和角度的调节方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9/23
二、泵或风机的工况调节
1.改变管路性能曲线的调节方法
(3)风机供给的风量不符合实际的三种调整方法 • 减少或增加管网的阻力(压力)损失 • 更换风机 • 改变风机转数:
用变速电机、改变供电频率、改变皮带轮的传动转数 比、采用水力联轴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9/23
二、泵或风机的工况调节
1.改变管路性能曲线的调节方法
• 压出管上阀门节流 • 吸入管上阀门节流
• 此时,泵与风机必须同时满足管路特性方程与泵或风 机的特性方程,即:
H
p 2 p1
Hz
v2 2g
h1
H1 SQ2
H A Bctg2Q
• 工作点:两条曲线的交点。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9/23
一、管路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9/23
一、管路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三、泵或风机的联合工作
1.并联运行
• 通过机器并联以增加管网流量或通过开、停并联机 器台数跳跃式地调节管网流量的作法,对管路曲线 较平坦的系统最有利;
• 一般情况下应少用并联运 行,但目前空调、冷、热 水系统中,多台水泵并联 已广为采用,此时,宜采 用相同型号及转数的水泵。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泵与风机-运行工况及调节

泵与风机-运行工况及调节

第五章 泵与风机的运行
江山入画 3
第二节 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的调节
三、入口导流器调节 1. 方法:调节装在风机入口处的导流器角度来调节工作 点; 2. 实质:改变风机性能曲线,因此而改变工作点; 3. 原理:(见P119图5-14,5-15,5-16)
可使v1u>0。 若转动导流器叶片角度,是外流体在进入叶轮前有一旋转运 动,即使v1u>0,1<90,由 上式可知,pT↓,同时由于w方向 不变,故v1↓,qv↓,从而达到了调节的目的。
第五章 泵与风机的运行
江山入画 3
第二节 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的调节
五、变速调节 2. 变速调节
6). 调速方法:
1) 汽轮机拖动(国内多用,钢厂原有) 2) 直流电机(价格高、功率小,实验室中用) 3) 双速电机(国外多用,国内较少) 4) 交流变频电机(价格高,但现在已降到可接受的价位,不过 有电磁波污染) 5)定速电机+液力变矩器(变速范围大,可无级变速,并能随 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调节,跟深的效率高(98%),但成本较高, 大型泵与风机用)
第五章 泵与风机的运行
江山入画 3
第一节 管路特性曲线及工作点
HC 一、管路特性曲线 前两项与所输送的流体的 流量没有关系,表示为 静能头Hst 阻力而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
pB p A

( H j H g ) hw
HC H st q
pC q
2 v
第五章 泵与风机的运行
江山入画 3
第二节 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的调节
五、变速调节 1. 相似抛物线 前面已提到过相似抛物线的概念:当两泵或风机相似时
qvp qvm Dp n p H p Dp D n H m Dm m m

泵和风机管路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泵和风机管路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因此泵或风机应当设计成性能曲线只有 下降形的。
若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是驼峰形的,则 工作范围要始终保持在性能曲线的下降区段, 这样就可以避免不稳定的工作。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返回
6.1 管路特性曲线及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定义 管路特性曲线公式推导 工作点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结束
管路特与所需要消耗
的能头之间的关系
曲线。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返回
管路特性曲线定义

管路中通过的
流量与所需要消耗
的能头之间的关系
曲线。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返回
管路特性曲线公式推导

qVB
qVM
M:稳定工作点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工作点说明
3.不稳定工作点:M在具有驼峰形H-C上升段
干扰
A点处于上升段
右移 左移
HA HA'

右移至稳定
HA HA'
左移至流量为零
A:不稳定工作点 返回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工作点结论
结论:
如果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没有上升区段, 就不会出现工作的不稳定性;
如图6-1所示, 泵从吸入容器水 面A-A处抽水, 经泵输送至压力 容器B-B,其中 需经过吸水管路 和压力管路。
图6-1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管路特性曲线公式推导
对于一定的泵 所在的管路装置而 言,Φ 为常数,因 此,管路所需的能 量为:
HCHstqV 2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管路特性曲线公式推导
工作点说明
1.流量:qVM
总扬程:H M 泵产生的能
量等于管路输送 液体所需能头, 所以泵在M点工 作时,系统达到 能量平衡。

离心风机或泵的管路性能曲线及工作点(精)

离心风机或泵的管路性能曲线及工作点(精)

H 2=SQ
• 所以
2
管路流动特性: H=H1+H 2=
p 2 p1

+H Z+SQ 2。
离心式风机与泵的管路性能曲线及工作点
• 一、管路特性曲线 管路流动特性: H=H +H = p 2 p1 +H +SQ 2。 1 2 Z • 具体地讲,
• S=H2/Q2= H2`/Q`2,“`”表示设计值,如是算出S。
250
500 750 Q(m 3/h)
1000
离心式风机与泵的管路性能曲线及工作点
• 例题讨论: • 1、压力增加了50%,风量相应减少了(690-570)/690=17%。 说明压力急剧增加,风量的减少与压力的增加不成比例。也就是 说当管网计算压力与实际应耗压力有某些偏差时,对实际风量的 影响并不突出。 2、由于管路系统与风机联合运行,实际上的工作流量均不 能等于500 m3/h。 为了使风机供给的风量能够符合实际风量的要求,可采取以 下办法: p 1 ①减少或增加管网的阻力 2 如通过改变管径、阀门调节,使管网特 性改变,进而满足流量要求。图中,1→2, Q 表示管路阻力损失降低。
7 2 9 .7 8 08
(p2-p1)/γ +H Z
• 方法是:将两 • 条特性曲线绘在一 • 张图上,求出交点。
HZ p2
η 泵或风机 η -Q QA
A
2 , 0 8 7 .8 7 5 8
Q
离心式风机与泵的管路性能曲线及工作点
• 例题: • 当某管路系统风量为500m3/h时,系统阻力为300Pa,今预选 一个风机的特性曲线如图。①计算风机实际工作点;②当系统阻 力增加50%时的工作点;③当空气送入有正压 150Pa 的密封舱时 的工作点。 1000

泵与风机的运行

泵与风机的运行
•应用:两台50%给水泵、送、引风机并联使用 •前置泵、给水泵串联;长距离渣浆管线冲水泵串联
11
串联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宜适场合:管路性能曲线较陡,泵性能曲线较平坦。
2 安全性:经常串联运行的泵, 应由qVmaxHg(或Hd) 防止汽蚀; 应按Pshmax Pgr 驱动电机不致过载。
3 经济性:对经常串联运行的泵,应使各泵最佳工况点的流量相等或 接近。
容积式泵与风机所提供的压头完全取决于 管路情况(正位移特性),在泵出口安装 调节阀不能调节流量,压头且随阀门开启 度减小而增大。若出口阀完全关闭则会使 泵的压头剧增,一旦超过泵的机械强度或 发动机的功率限制,设备将受到损坏。必 须 采用旁通调节。
•经济性比节流调节还差,而且会干扰泵与风机入口的流体流动, 影响效率。但锅炉给水泵为了防止在小流量区可能发生汽蚀而设置 再循环管,进行旁通调节。
侧才能正常工作,G左侧,只有II
工作,流量无法增加,甚至还能通
过I倒流, I起并联分流作用。
H
• 并联运行的经济性,需要根据各机 II
的效率曲线而定,如图CE改成CE’, I 对机II效率提高有利,而不利于I机。H并
• 具有驼峰曲线的泵和一台稳定的泵 H
G I+II
d1 D1 d2 D2
并联后,合成曲线也不稳定.
• 总扬程比每台泵单独运行时的 扬程提高了。因为管路流量增
加,阻力增加,所需要的扬程 必然增加。
• 单台并联功率比单独运行的时 候减小,因为功率随着流量上 升而增加。
• 泵(管路)性能曲线越平坦, 并联后的总流量增加得越多。
H
B
A H并
H
C
Q
0
Q
Q
qV

泵与风机的工作分析 共72页

泵与风机的工作分析 共72页
工作点:当泵或风机安装在具体的管路系统 中工作时所提供的实际压头和流量。
泵安装在特定管路进 行操作时,泵的特性曲 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 点,称为该泵在该特定 管路的工作点。
第十五章 泵与风机的工作分析
15.2 泵的并联和串联操作
当单台泵不能满足输送流量或输送压头要 求时,可采取并联或串联操作。
第十五章 泵与风机的工作分析
几种流量调节方法的比较
阀门调节法:简便、快捷、可连续调节流 量。但该方法的本质是改变管路阻力,当 关小阀门调小流量时,造成所需压头的增 加,且所增压头作为阀门阻力损耗掉。
改变转速或叶轮直径法:一定调节范 围内可维持泵在高效区工作、不增加 阻力损失。但调节装置较复杂且难以 实现连续调节。
对于等管径,且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的 管路输送系统:
(l d lece)(36A 1 0 )2 02g常 数 S
即: HHstSQ2
由上式可见,液体输送管路所需的压头 随液体流量的平方而变。与输送设备的性能 无关。
15.1管路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15.1.2 泵或风机的工作点
可以在同型号泵之间串并联,也可在不同 型号泵之间串并联。
可以两台串并联也可多台串并联。 串并联操作可以获得比单台更大的流量
或扬程,但随串并联台数的增加,流量 或扬程的增加量递减。
第十五章 泵与风机的工作分析
15.2 泵的并联和串联操作
15.2.1 并联操作
并联操作泵的合成特性曲线
合成流量为各泵在同 一压头下的流量之和。
第十五章 泵与风机的工作分析
15.4 泵的选择、安装和运行
15.4.1 泵的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
第十五章 泵与风机的工作分析
15.4 泵的选择、安装和运行

泵与风机的运行

泵与风机的运行

泵与风机的运⾏第⼗章泵与风机的运⾏1.本章教学提纲:⼀、管路特性曲线及⼯作点: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只能说明泵与风机⾃⾝的性能,但泵与风机在管路中⼯作时,不仅取决于其本⾝的性能,⽽且还取决于管路系统的性能,即管路特性曲线.⼆、泵与风机的联合⼯作:当采⽤⼀台泵或风机不能满⾜流量或能头要求时,往往要⽤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泵与风机联合⼯作。

泵与风机联合⼯作可以分为并联和串联两种。

三、运⾏⼯况的调节:泵与风机运⾏时,由于外界负荷的变化⽽要求改变其⼯况,⽤⼈为的⽅法改变⼯况点则称为调节。

⼯况点的调节就是流量的调节,⽽流量的⼤⼩取决于⼯作点的位置,因此,⼯况调节就是改变⼯作点的位置。

通常有以下⽅法,⼀是改变泵与风机本⾝性能曲线;⼆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三是两条曲线同时改变。

四、运⾏中的主要问题:(1)泵与风机的振动:汽蚀引起振动,旋转失速(旋转脱流)引起振动,机械引起的振动(2)噪声(3)磨损2.本章基本概念:⼀、管路特性曲线:管路中通过的流量与所需要消耗的能头之间的关系曲线⼆、⼯作点:将泵本⾝的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按同⼀⽐例绘在同⼀张图上,则这两条曲线相交于某⼀点,该点即泵在管路中的⼯作点。

三、泵与风机的并联⼯作:并联系指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泵或风机向同⼀压⼒管路输送流体的⼯作⽅式,并联的⽬的是在压头相同时增加流量。

四、泵与风机的串联⼯作:串联是指前⼀台泵或风机的出⼝向另⼀台泵或风机的⼈⼝输送流体的⼯作⽅式,串联的⽬的是在流量相同时增加压头。

3.本章教学内容:第⼀节管路特性曲线及⼯作点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只能说明泵与风机⾃⾝的性能,但泵与风机在管路中⼯作时,不仅取决于其本⾝的性能,⽽且还取决于管路系统的性能,即管路特性曲线。

由这两条曲线的交点来决定泵与风机在管路系统中的运⾏⼯况。

⼀、管路特性曲线现以⽔泵装置为例,如右图所⽰,泵从吸⼈容器⽔⾯A—A处抽⽔,经泵输送⾄压⼒容器B—B,其中需经过吸⽔管路和压⽔管路。

下⾯讨论管路特性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
6.1 管路特性曲线及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定义 管路特性曲线公式推导 工作点
结束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管路特性曲线定义
管路中通过的 流量与所需要消耗 的能头之间的关系 曲线。 曲线。
返回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管路特性曲线定义
管路中通过的 流量与所需要消耗 的能头之间的关系 曲线。 曲线。
' HA > HA
干扰⇒ຫໍສະໝຸດ υ↑右移至稳定' HA < HA
υ↓
返回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左移至流量为零 A:不稳定工作点 :
工作点结论
结论: 结论: 如果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没有上升区段, 如果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没有上升区段, 就不会出现工作的不稳定性; 就不会出现工作的不稳定性; 因此泵或风机应当设计成性能曲线只有 下降形的。 下降形的。 若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是驼峰形的, 若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是驼峰形的,则 工作范围要始终保持在性能曲线的下降区段, 工作范围要始终保持在性能曲线的下降区段, 这样就可以避免不稳定的工作。 这样就可以避免不稳定的工作。
返回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工作点说明
1.流量:qVM 流量:
总扬程: 总扬程:H M 泵产生的能 量等于管路输送 液体所需能头, 液体所需能头, 所以泵在M 所以泵在M点工 作时, 作时,系统达到 能量平衡。 能量平衡。
H M = H = H C (6-3)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工作点说明
2.稳定工作点: 2.稳定工作点:M在H-qV下降段 稳定工作点 若泵工作在A 若泵工作在A点:
返回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返回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管路特性曲线公式推导
如图6 所示, 如图6-1所示, 泵从吸入容器水 处抽水, 面A-A处抽水, 经泵输送至压力 容器B 容器B-B,其中 需经过吸水管路 和压力管路。 和压力管路。
图6-1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管路特性曲线公式推导
对于一定的泵 所在的管路装置而 为常数, 言,Φ为常数,因 此,管路所需的能 量为: 量为:
H C = H st + Φ q
2 V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管路特性曲线公式推导
对于风机, 对于风机, 因气体密度ρ 因气体密度ρ很 小,可近似忽略 静压, 静压,认为 :
p C = Φq
2 V
返回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工作点
定义 说明 结论
返回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工作点定义
将泵本身的性 能曲线与管路特性 曲线按同一比例绘 在同一张图上, 在同一张图上,则 这两条曲线相交于 M点,M点即为泵 点 点即为泵 在管路中的工作点。 在管路中的工作点。
' HA > HA 则
υ↑
qVA ↑
qVM
若泵工作在B 若泵工作在B点: ' 则 HB < HB qVM qVB ↓ υ↓ M:稳定工作点 :
按任意键或鼠标继续
工作点说明
3.不稳定工作点:M在具有驼峰形 -C上升段 不稳定工作点: 在具有驼峰形 在具有驼峰形H- 上升段 不稳定工作点 A点处于上升段 右移 左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