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性能曲线测定实验汇总
实验2 离心泵性能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1.2离心泵性能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1.2.1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结构与特性,学会离心泵的操作。
2).测定恒定转速条件下离心泵的有效扬程(H)、轴功率(N)、以及总效率(η)与有效流量(V)之间的曲线关系。
3).测定改变转速条件下离心泵的有效扬程(H)、轴功率(N)、以及总效率(η)与有效流量(V)之间的曲线关系。
4).测定串联、并联条件下离心泵的有效扬程(H)、轴功率(N)、以及总效率(η)与有效流量(V)之间的曲线关系。
5).掌握离心泵流量调节的方法(阀门、转速和泵组合方式)和涡轮流量传感器及智能流量积算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6).学会轴功率的两种测量方法:马达天平法和扭矩法。
7).了解电动调节阀、压力传感器和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8).学会化工原理实验软件库(组态软件MCGS 和VB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使用。
1.2.2基本原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扬程H 、轴功率N 及效率η与流量V 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外部表现形式。
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数学方法计算这一特性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 ) 流量V 的测定与计算采用涡轮流量计测量流量,智能流量积算仪显示流量值V m 3/h 。
2) 扬程H 的测定与计算在泵进、出口取截面列柏努利方程:gu u Z Z g p p H 221221212-+-+-=ρ (1—9) p 1,p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压强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u 1,u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量m/s g :重力加速度 m/s 2 当泵进、出口管径一样,且压力表和真空表安装在同一高度,上式简化为: gp p H ρ12-=(1—10)由式(1-10)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就可以计算出泵的扬程。
本实验中,还采用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泵进口、出口的真空度和压力,由16路巡检仪显示真空度和压力值。
离心泵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离心泵性能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掌握离心泵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包括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
3、绘制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分析其性能变化规律。
4、探究离心泵的运行工况对其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依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甩出,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从而使液体不断被吸入和排出。
2、性能参数的定义及计算流量(Q):单位时间内泵排出的液体体积,通过流量计测量。
扬程(H):泵给予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H =(P2 P1) /(ρg) +(Z2 Z1) + hf ,其中 P1、P2 为进出口压力,Z1、Z2 为进出口高度,hf 为管路阻力损失。
功率(P):包括轴功率和有效功率。
轴功率由功率表测量电机输入功率,有效功率 Pe =ρgQH 。
效率(η):η = Pe / P 。
三、实验装置1、离心泵:实验所用离心泵型号为_____,额定流量为_____,额定扬程为_____。
2、水箱:用于储存实验液体。
3、流量计:选用_____流量计,测量范围为_____,精度为_____。
4、压力表:分别安装在泵的进出口处,测量压力。
5、功率表:测量电机的输入功率。
6、管路系统:包括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用于调节流量。
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装置,确保各仪器仪表正常工作,管路连接紧密无泄漏。
2、向水箱中注入适量的实验液体(通常为清水)。
3、启动离心泵,待运行稳定后,记录初始的流量、扬程、功率等参数。
4、逐渐调节调节阀,改变流量,每次调节后待运行稳定,记录相应的流量、进出口压力和功率等数据。
5、重复步骤 4,测量多组数据,流量调节范围应涵盖离心泵的正常工作范围。
6、实验结束后,关闭离心泵,清理实验装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流量 Q(m³/h)|扬程 H(m)|轴功率 P(kW)|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流量下的有效功率和效率,并绘制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包括扬程流量曲线(HQ 曲线)、功率流量曲线(PQ 曲线)和效率流量曲线(ηQ 曲线)。
泵的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实验二:离心泵性能实验实验时间:2014年11月20 日星期四报告人:李睿健同组人:李泓睿李振宇杨敬王摘要:本实验采用WB 70/055 型号的离心泵装置,实验测定在一定转速下泵的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
通过实验了解离心系的正常的操作过程,掌握离心泵各项主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加深对离心泵的性能和操作原理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⑴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⑵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⑶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和安装方法。
⑷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⑸测定管路特性曲线。
二、基本理论1.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
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如图(1 )中的曲线。
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种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诸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N-Q 和η-Q 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另外,根据此曲线也可以求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泵的选择依据1) 泵的扬程 HeHe= H 压力表H 真空表 H 0式中 H 压力表 ——泵出口处的压力, m H2O;H 真空表——泵入口处的真空度, m H2O ; H 0——压力表和真空表测压口之间的垂直距离,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 使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较理论值为 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比理论值为高,所以泵的总效率为NeN轴Q ——流量, m 3/s ; He ——扬程, m ;ρ——流体密度, kg/ m由泵轴输入离心泵的功率 N 轴为式中 N 电——电机的输入功率, kW ; η电——电机效率,取 0.9 ; η轴——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一般取 1.0 2、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的测定H 0=0.85m 。
式中 Ne ——泵的有效功率,Ne QHeρkW ;102N轴N 电η电η转在水平管路上装有一块孔板,其两侧接测压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的两端相连。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离心泵进行特性曲线测定,了解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并掌握离心泵的性能曲线绘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心泵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输送到高处的一种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液体产生压力并输送。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通常包括扬程、流量、效率等,这些参数与泵的特性曲线息息相关。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离心泵。
2. 流量计。
3. 压力表。
4. 水槽。
5. 测量工具。
四、实验步骤。
1. 将离心泵安装在水槽内,并连接好流量计和压力表。
2. 打开水泵,调节流量计阀门,使水泵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3. 逐步调节水泵的转速,记录不同转速下的流量和扬程数据。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到了不同转速下的流量和扬程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绘制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我们可以得到离心泵的最佳工作点,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成功绘制出了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通过曲线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离心泵在不同转速下的流量和扬程的变化规律,这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离心泵工作点,提高泵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测定方法,掌握了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测定技术。
同时,我们也对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对我们今后的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实验感想。
本次实验让我们对离心泵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加强实验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本次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
离心泵性能综合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离心泵性能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离心泵汽蚀、气缚现象,了解汽蚀、气缚现象产生原因及其防止方法;2、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了解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3、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绘制出扬程、功率和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二、实验原理1、气缚现象离心泵靠离心力输送液体。
离心力大小,除与叶轮直径及叶轮旋转速度有关外,还与流体重度有关。
若离心泵启动时,泵壳内存在大量空气,则由于空气的重度远远低于液体的重度,叶轮旋转所造成的离心力也很小,导致泵入口与水池液面间的压差太小,不能把水池内液体抽压到叶轮中心,就会发生离心泵空转却送不出液体的状况,这种现象称“气缚”。
所以,离心泵若安装在液面上方时,启动前必须先使泵体及吸入管路中充满液体(所谓“灌泵”)。
同时,在运转过程中也要防止外界空气大量漏入,以免产生气缚。
2、汽蚀现象离心泵之所以能吸取液体,是由于泵的叶轮旋转时,将液体抛向外沿,而中心形成真空,而贮槽液面上的压力却为大气压,因此,泵就依靠此压差将液体压入泵内,如果输送的是水,并设叶轮进口处为绝对真空,管路阻力为零,液面上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最大几何吸上高度也不超过10.33米。
图1离心泵吸上真空度参照图1,列0~0,1~1截面间柏努利方程式:0120112s f p p u Z h g g g ρρ-⎛⎫=-++∑ ⎪⎝⎭(1)式中s Z 为几何安装高度。
设:01s p p H gρ-=,s H 为吸上真空高度,则012112o s s f p p u H Z h g gρ--==++∑(2)由此可知,1p 愈小,s H 愈大。
但当1p 低达v p (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就要汽化,就产生汽蚀现象,使泵无法工作,所以对1p 的降低幅度应有限制。
由上式可见,1p 随着泵的几何安装高度s Z 提高而降低,故最终应对泵的几何安装高度加以限制。
在离心泵的铭牌(性能表)上一般都列有允许吸上真空高度s H 允许和汽蚀余量h ∆允许,二者均是对泵的安装高度加以限制,以避免汽蚀现象发生。
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其性能参数对于流体输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离心泵的特性曲线进行测定,了解离心泵的性能特点及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为离心泵的选型和运行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离心泵是利用离心力将流体加速并输送至出口的一种动能泵,其主要由叶轮、泵壳、轴承和密封等部件组成。
在离心泵运行时,叶轮受到驱动装置的转动,使流体产生离心力,从而加速流体并将其输送至出口。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通常包括流量、扬程、效率等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定,可以全面了解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离心泵、流量计、压力表、转速表等。
四、实验步骤。
1. 将离心泵与流量计、压力表、转速表等设备连接好,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调试和校准。
2. 开始进行实验测量,依次改变离心泵的转速,记录相应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参数。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了离心泵在不同转速下的特性曲线。
从曲线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转速的增加,离心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参数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具体分析如下:1. 流量与转速的关系,随着转速的增加,离心泵的流量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当转速达到一定数值后,流量增长速度逐渐减缓。
2. 扬程与转速的关系,随着转速的增加,离心泵的扬程也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但与流量不同的是,扬程的增长速度并不会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缓。
3. 效率与转速的关系,随着转速的增加,离心泵的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在一定转速范围内,效率会达到最大值,超过这一范围后效率会逐渐下降。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以及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离心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参数与转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合理选择转速可以实现最佳的工作状态。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实验数据处理及相关分析结果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实验数据处理及相关分析结果离心泵特性曲线是评估离心泵性能的一种核心参数,通常需要进行实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本文将介绍对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关分析结果。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1. 绘制静态吸头曲线将泵出口阀门完全关闭,打开泵进口阀门,以每隔10mmHg为间隔连续测量泵入口总压和进口压差,记录数据并计算出对应的泵进口流量(Q)和压头(H),即可绘制静态吸头曲线。
2. 绘制节点管路损失曲线3. 绘制系统特性曲线在绘制系统特性曲线之前,需要通过A/R泄流阀调节管道流量,并测量相应的流量、总压和压差数据。
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对应的流量和压头,并绘制系统特性曲线。
绘制离心泵特性曲线需要结合前面的三条曲线绘制。
首先,以节点管路损失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作为起点,在该点的纵坐标值处标记绘制一点。
接着,以该点的流量和压力值,到系统特性曲线上找到对应的点并标记绘制一个点。
然后,再以该点的流量和压力值到静态吸头曲线上找到对应的点并标记绘制一个点。
最后,将这三个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离心泵特性曲线。
相关分析结果可以通过分析静态吸头曲线来评估离心泵的最大吸头高度,并判断泵是否出现气穴、空气泡等问题。
在曲线中,当吸头高度超过一定范围时,泵的效率会显著下降,严重时会导致泵的故障。
通过分析节点管路损失曲线,可以评估离心泵的出口压力损失和流量变化对泵的影响,以及找出出现管道阻塞、泄漏等故障的原因。
在曲线中,当流量增加时,管路损失也会随之增加,如果损失过大,就会导致泵出口压力不足,甚至出现反流等问题。
通过分析系统特性曲线,可以评估离心泵的运行能力和稳定性,并找出系统中供水主管道和回水主管道的配管是否合理。
在曲线中,当流量增加时,泵的工作点会向左上方移动,同时泵的效率和出口压力也会降低。
4. 离心泵特性曲线综合分析离心泵特性曲线可以评估离心泵的性能、流量范围、运行稳定性等指标,并进行泵的选型和运行参数设计。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P= = (3)
通过调节阀门开度调节流量,由式(3)求取的数据或扭矩测功仪可直接采集轴功率数据,就可得出泵的轴功率和流量的关系曲线。
3.离心泵效率的计算
离心泵的有效功率可用下式计算:
Pe=qv gH(4)
离心泵的效率为:
(5)
通过调节阀门开度调节流量,由式(5)求取的数据就可得出泵的效率和曲线流量。
=lgA+mlgRe
在双对数坐标中作图,找出直线斜率,即为方程的指数m。在直线上任取一点的函数值代入方程中,即可得到系数A,即:
A=
用图解法,根据实验点确定直线位置有一定的人为性。而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可以得到最佳关联结果。应用微机,对多变量方程进行一次回归,就能同时得到m、n。
(2)对于方程的关联,首先要有Nu、Re、Pr的数据组。其准数定义式分别为:
(3)将出口调节阀开至最大,在流量范围内合理布置实验点,要求由大到小取10组以数据。
(4)将流量调节至某-数值,待系统稳定后读取并记录所需实验数据(包括流量为零时数据)。
(5)将泵出口调节阀关闭后,断开电源开关,停泵开启出口阀.开启进水阀。
(6)关闭各测试仪表,关闭总电源。
六、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水温:21.0℃转速:2900r/min
H=(pM-pV)/ρg=8.99(m)
P=2π*9.81Gnl/60=Gnl/0.974=58%
Pe=qvρgH=9.91m3/h×0.998(kg/m3)×8.99m=58%
η=Pe/P=23%/58%=39%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离心泵有个重要特性:当压力(扬程)很低时,其流量会很大,这从泵的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出。而泵的功率与流量成正比,泵起动时,管道内没有压力,则造成泵的流量很大,则泵的功率很大,加上电机、泵的转动部分从静止到高速运转,需要很大的加速度,这样势必造成起动电流很大,因此采取关闭出口阀门的方法,使泵在起动时不输出水量,使泵的功率最小,当泵达到额定转速后,慢慢开启出口阀,逐渐增加水流量,使电机电流逐渐增加到额定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的测定2010-11-28 00:12:33|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实验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离心泵操作,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和性能;2.测定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的测定。
3.测定离心泵的管路特性曲线4.了解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二、实验原理:1.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
其中理论扬程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如图-23的曲线。
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种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例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因此,实际扬程比理论扬程小,且难以通过计算求得,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扬程、功率、效率与流量的关系,并将测得:H e~Q、N~Q和η~Q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另外,根据此曲线可以得出离心泵的最佳操作范围,泵的高效率区作为选用离心泵的依据。
图2-23 离心泵的理论压头与实际压头(1)泵的扬程He在离心泵进出口管装设真空表和压力表的管截面列出柏努利方程式,(以单位重量液体为衡算标准)则:(2-23)由于两取压口紧靠离心泵进出口,因此直管段摩擦损失很小,其阻力损失归入离心泵的效率,故=0。
(2-24)若离心泵进出口管径相同,则 u1=u2上式可写成为:(2-25)(2-26)式中:H压强表、H真空表——分别为压强表和真空表所测得的表压和真空度,以(m液柱)表示的数值。
h0——压强表和真空表中心之垂直距离。
(2)泵的轴功率N轴离心泵从电机获得的实际功率(即单位时间内电机向离心泵输入的功)称离心泵的轴功率。
泵的轴功率和电机的电功率之间有如下的关系:N轴=N电·η电·η传(2-27)式中:N电——电动机的电功率,由功率表测得(KW);η电——电动机效率,取0.9;η传——传动效率,η传=1.0。
(3)泵的效率η离心泵的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之比称为效率。
(2-28)(2-29)式中:Ne——离心泵的有效功率,KW;Q ——流量,m3/s;He——扬程,m;——流体密度,kg/m3;2、离心泵的管路特性曲线当离心泵安装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工作时,实际的工作压头和流量不仅与离心泵的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管路特性有关,即在液体输送过程中泵和管路是相互制约的。
对一特定的管路系统由柏努利方程可得出:H e=K+BQ2(2-30)式中:H e——管路所需的压头,m;Q——流量,m3/s。
当操作条件一定时,K和B均为常数:(2-31)(2-32)式中:A ——管道截面积,m2;d ——管道直径,m;L ——管道长度,m;L e——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m;——局部阻力系数;——位能差,J/kg;——静压差,p a。
由上式可知:在固定的管路中输送液体时,管路所需的压头H e随液体流量Q的平方而变。
若将此关系标绘在相应的坐标纸上所得到的He~Q曲线,称为管路特性曲线。
该曲线的形状与系数K和B有关,也就是取决于操作条件和管路的几何条件,而与泵的性能无关。
由于确定K、B有一定困难,实验时不采用此方法求管路特性曲线。
3、路特性曲线的测定及工作点的调节离心泵是安装在一定的管路上工作的,泵所提供的压头和流量必然与管路所需的压头和流量是一致的。
若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H~Q与管路的特性曲线He~Q绘在同一坐标图上,两曲线的交点称为泵在该管路的工作点。
当生产任务发生变化或已选好的泵在特定的管路中运转所提供的流量不符合输送任务要求时,都需要对泵的工作点进行调节,可采用改变阀门开度来改变管路特性曲线,可求出泵的特性曲线。
或采用改变泵的转速来改变泵的特性曲线,从而得出管路特性曲线。
无论采用上述的哪种方法,均能达到调节离心泵工作点的目的。
测定管路特性曲线时,应固定离心泵的阀门在某一开度下,此时管路特性曲线一定,本实验装置应用变频调速器改变电机的频率,相应地改变泵的转速。
测出各转速下的流量及相应压力表、真空表及功率表的读数,算出泵的扬程He即为管路所需的压头,从而绘出管路的特性曲线。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1.实验装置Ⅰ示意图及流程图2-24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装置Ⅰ流程示意图1—离心泵;2—真空表;3—压力表;4—仪表柜; 5—控制阀;6—涡轮流量变送器;7—贮水箱;8—进水阀。
本实验装置由被测的1BA(或1BL)型离心泵一台,及贮水箱、管路、控制阀门、涡轮流量计、真空表、压力表等组成。
仪表箱装有泵开关按钮及功率表、流量计数字显示仪表。
2.实验仿真界面图2-25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实验仿真界面3.实验装置Ⅱ示意图及流程图2-26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装置Ⅱ流程示意图1—贮水箱; 2—泵入口调节阀; 3—离心泵; 4—回流阀; 5—调节阀; 6—文丘里流量计;7—继电器; 8、9—压力传感器;10—真空度传感器; 11—功率变送器;12、13、14 —放大器; 15—AD转换器; 16—DA转换器; 17—计算机;离心泵将贮水箱中的水吸入实验系统,经出口自动调节阀控制流量。
流体流经输送管路至文丘里流量计测量流量,经回流管路流回贮水箱循环流动。
本实验装置可人工操作也可实现计算机数据采集及自动控制操作。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实验装置Ⅰ步骤及注意事项(1)检查电机和离心泵是否正常运转,打开电机的电源开关,观察电机和离心泵的运转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切断电源。
(2)实验时逐步打开流量控制阀以增大流量,测取6~8组数据。
(3)实验结束,停泵。
注意事项:(1)启动前应关闭泵的出口阀门。
(2)在最大流量范围内合理分割流量进行实验布点,由控制阀调节流量大小。
(3)在每次流量调节稳定后,读取各参数的数据,特别不要忘记流量为零时各读数的记录。
2.实验装置Ⅱ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前向贮水箱加水,合上电源总开关。
(1)人工操作:1)将流量调节阀放在手动的位置,并将阀门关到零位。
2)按照变频调速器说明设定(Fn—11为0;Fn—10为0),设定变频调速器的频率。
3)启动离心泵,改变流量调节阀的位置,从零位倒最大取10个数据,每调节流量待流体稳定后测量其流量、泵进出口压力和电机输入功率。
这样可得到离心泵特性曲线。
4)将流量调节阀放在任何一位置,改变变频调速器的频率,每改变流速待流体稳定后分别测量其流量、泵进出口压力,即可测得管路特性曲线。
5)实验结束把流量调至零位后,停泵。
(2)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自动——自动调节流量):1)设定变频调速器(Fn—11为2;Fn—10为1)后,打开计算机、显示器,进入离心泵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软件。
按照软件提示进行操作。
但必须先启动泵后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自动控制或管路特性曲线自动控制。
当实际流量与给定值相等时,执行机构电动调节阀停止不动,当实际流量与给定流量不相等时,执行机构电动调节阀在计算机的指挥下调节阀门开度,从而达到流量稳定的目的。
显示器能够反映出流量和时间的关系及稳定时间。
2)离心泵特性曲线自动控制点击离心泵特性曲线自动控制后,计算机自动调节流量并绘出离心泵特性曲线,全部实验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实验结束后,点击结束当前实验回到主菜单。
3)管路特性曲线自动控制将阀门调到任意位置后,点击管路特性曲线自动控制,计算机发出指令改变频率并测定其流量、压头,全部实验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3)计算机数据采集(手动——人工调节测量):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时,在泵入口阀全开的状态下,人工改变流量调节阀开度,计算机对泵出、入压强、泵得轴功率和流量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泵的特性曲线。
按照计算机提示打印实验数据和特性曲线图。
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检查贮水箱内的水位、流量调节阀关闭到零位。
(2)注意变频调速器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整理1.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装置Ⅰ)图2-27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数据记录2.实验数据整理(实验装置Ⅰ)图2-28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的测定实验——数据整理3.实验数据及整理(1)实验装置Ⅱ的离心泵特性曲线数据序号流量计压差(kPa)泵出口压力(MPa)泵入口压力(MPa)功率表(kW)压头(m)流量计流量(m3/h)轴功率(kW)效率(%)1 0 0.215 0 0.78 22.096 0 0.624 02 3 0.214 0 1.08 21.994 4.32 0.864 30.03 14.9 0.205 0 1.34 21.077 9.64 1.072 51.64 22.1 0.194 0 1.45 19.955 11.74 1.16 55.05 35 0.175 0 1.59 18.018 14.77 1.272 57.06 44.1 0.163 0 1.66 16.795 16.58 1.328 57.17 50.8 0.15 0.001 1.75 15.572 17.80 1.4 53.9六、实验报告要求1.在普通坐标纸上绘制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图2-29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实验装置Ⅰ的数据作图图2-30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的测定实验——实验装置Ⅱ的离心泵特性曲线图2.在普通坐标纸上绘出管路特性曲线,并标出工作点。
图2-31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的测定实验——实验装置Ⅱ的离心泵管路特性曲线图七、相关素材图2-32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压力表示意图图2-33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泵的原理图2-34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泵壳图2-35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叶轮图2-36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底阀图2-37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泵的气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