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 新古典综合派 《经济学》
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读书笔记——萨缪尔森,人民邮电出版社,04年版统计学院12级统计二班李艳斌201202010245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
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心里没有底,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这个初出茅庐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
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
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
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
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经济学(第十六版)-萨缪尔森综述

经济学(第十六版)-萨缪尔森译者序《经济学》一书的作者保罗·A ·萨缪尔森(生于1915 年)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除了本书以外,他还著有《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1948)、《线性规划和经济分析》(1958)等。
他也写了很多论文,如《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联合作用》(1939)、《处于困境的自由主义者》(1972)等等。
他的有关经济学的论文被收入于两个多卷本的论文集中。
由于他在几个方面发展了正统的西方经济学说,他曾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金(1970),并历任美国政府几个财政和金融机关的顾问和众多的其他职务。
自从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出现以来,曾经存在着三本流行的教科书。
第二本为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其流行的时间为1848—1890 年,大致相当于马克思定居伦敦的时期。
对穆勒的教科书,马克思在很多方面都作了分析和评论。
战后,萨缪尔森《经济学》取代马歇尔著作的地位而成为第三本流行的教科书。
目前存在于西方的经济学的入门教科书虽然为数众多,然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本书的仿效品。
此书不但销路广泛,据报道,早已超过100 万本,而且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丈、意大利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字。
自1948年出版以来,已重版许多次,其中第10版的中译本于1979 年问世。
该书的第11版和第10版之间几乎没有差别,而在1985年出版的第12版中,萨缪尔森则作了重大的修改与补充。
他写道:“自从作为里程碑的第1 版以来,这个第12版是最彻底的一次修订。
”①这次的中译本系根据第12 版而译出。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是资产阶级的重要的意识形态工具。
萨缪尔森自己写道:“每个人都知道,当一种思想写进这种书籍(指资产阶级经济学教科书——引者)中以后,不管它是多么不正确,它几乎会变为不朽的。
”②他承认,他撰写本书的目的尽为了“影响一代人的思想”。
萨密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萨缪尔森以科学方法发展了静态和动态经济理论, 为提高经济科学的分析水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不仅改写了许多经济理论, 而且在古典经济理论领域做出了一些突破性的贡献.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2.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3.为谁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货币的稳定性。
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过程,在假定各种条件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条件的方法。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考虑到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过程,对从原有的均衡过度到新的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是一种(数学)技术,通过这一技术,理论(模型)可以被考察研究,以确定理论的可驳斥假说,如果不能推导出可驳斥命题,则想用现实对其检验就是徒劳,因为无任何数据可驳斥理论(Eugene Silberberg, Wing Suen)。
经济学的比较静态分析,是对经济学理论进行检验的一种符合逻辑(通常用数学技术)的仿真(Silberberg, et al)。
“静态”在这里是一种误用,我们知道,经济学中的理论,是以某一检验条件或假设的变化来检验经济变量的变化为基础的(Silberberg, et al),比较静态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的对研究变量的变化的经济学预测(Silberberg, et al)。
经济学的比较静态分析,要追溯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萨廖尔森经济学

萨廖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
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他的最大贡献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中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发展为主流经济学,取代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学上的霸主地位。
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有以下特点:
1.在经济制度上,他提倡私营经济和公共控制混为一体的混合经济制度。
2.在经济政策上,他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结合。
3.在经济理论上,他倡导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新古典综合,但由于该理论无法解决滞胀这一顽疾,萨缪尔森又被迫吸收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主流理论,对原有体系进行“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此外,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具有开创性的特点。
他建立了经济学的基本学科叙述体系,全书共7个单元,包括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要素市场、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与全球经济,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
他还把数学模型大规模地引入经济学体系中。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全书共分6编43章。
第一编“基本经济概念和国民收入”,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国民收入理论,论述为分析现代经济生活的根本事实和制度所必需的基本工具,为以后各编、章的论述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和背景资料。
第二编“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是对凯恩斯的《通论》的阐述和发挥。
主要围绕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理论,分析繁荣与萧条的原因,包括储蓄和投资的过程如何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价格、收入和就业水平,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稳步增长等。
他还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通过宏观需求的调控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主张。
第三编“国民产品的组成和价格决定”,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论,供需在农业上的应用、需求和效用论,竞争条件下的供给、对成本和长期供给的分析,最大利润的均衡,垄断以及不完全竞争和反托拉斯政策等。
第四编“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围绕收入的分配理论问题,依据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学说,阐述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报酬分配。
重点是生产论和边际产品,地租和其他资源的定价,工资、利息和资本,利润和动力等。
第五编“国际贸易和财政”,主要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的国际经济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贸易和相对有利条件论,保护关税,限额和自由贸易,目前的国际经济问题等。
第六编“当前经济问题”在本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论述了低收入的国家的成长分析和发展,生活质量,消除污染和城市祸害,种族和性别歧视,在过分拥挤的世界上的能源不足和资源枯竭,减少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治疗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等当代最基本的经济问题。
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趋势,提出了福利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评论了各派经济理论,比较考察了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学》读后感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
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心里没有底,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这个初出茅庐且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
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
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
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
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读此书没有特别明显的吃力而泛味地看普通教科书的感觉,简单的文字,甚至有时略带幽默的语言,仿佛是在阅读剧情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人有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的冲动,对理论的讲述间或会结合实际加入些许评价,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们总是能从萨谬尔森的有关著作
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
保罗·萨缪尔森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 萨缪尔森曾在年轻时代感慨经济学家无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
在那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未设立。1968年,诺贝尔奖设立了经济 学奖,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
1959~1960年,萨缪尔森被任命为美国总统事务委员会调查咨询
卷)(1966,1972,1977)。
---
thanks 完
---
萨缪尔森与经济学
经济091 何晓明
-
---
萨缪尔森的离世
• 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12月13日在其位于美 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萨谬尔森作为
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
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 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 萨缪尔森毕业后在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学业。 在他的导师指引下,萨缪尔森26岁那年取 得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经济理论 操作的重要性》获哈佛大学威尔斯奖,正 是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分析基础》为 萨缪尔森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 1958年,他与R·索洛和R·多夫曼合著 了《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一书,为经济 学界新诞生的经济计量学做出了贡献。
• 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 和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 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当 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他是 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萨缪 尔森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 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 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该教科书 就是流传颇广的《经济学》,被翻译成日、德、意、匈、 葡、俄等多种文字,据报道销售量已达1000多万册,成为 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现在,许多国 家的高等学校将《经济学》作为专业教科书。他于1947年 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
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的读后感

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的读后感
《经济学》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著作,是一本开创性的经济学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萨缪尔森的思想非常有价值,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萨缪尔森主义”。
他把经济学看作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他认为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数学学科,而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
他认为,经济学应该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而不仅仅是一门数学学科。
萨缪尔森的思想强调了价值观的重要性,他认为价值观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基础,价值观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他还强调了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他认为自由市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可以提高社会效率。
总之,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一本开创性的经济学著作,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的经济学家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
《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全书共分6编43章。
第一编“基本经济概念和国民收入”,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国民收入理论,论述为分析现代经济生活的根本事实和制度所必需的基本工具,为以后各编、章的论述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和背景资料。
第二编“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是对凯恩斯的《通论》的阐述和发挥。
主要围绕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理论,分析繁荣与萧条的原因,包括储蓄和投资的过程如何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价格、收入和就业水平,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稳步增长等。
他还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通过宏观需求的调控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主张。
第三编“国民产品的组成和价格决定”,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论,供需在农业上的应用、需求和效用论,竞争条件下的供给、对成本和长期供给的分析,最大利润的均衡,垄断以及不完全竞争和反托拉斯政策等。
第四编“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围绕收入的分配理论问题,依据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学说,阐述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报酬分配。
重点是生产论和边际产品,地租和其他资源的定价,工资、利息和资本,利润和动力等。
第五编“国际贸易和财政”,主要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的国际经济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贸易和相对有利条件论,保护关税,限额和自由贸易,目前的国际经济问题等。
第六编“当前经济问题”在本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论述了低收入的国家的成长分析和发展,生活质量,消除污染和城市祸害,种族和性别歧视,在过分拥挤的世界上的能源不足和资源枯竭,减少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治疗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等当代最基本的经济问题。
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趋势,提出了福利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评论了各派经济理论,比较考察了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经济学》是一部概括性的著作,它是西方经济学界在各个主要领域或若干重大命题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
从某种意义上讲,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是自凯恩斯的《通论》一书出版以来,经济学史上“当前世界最畅销的”、“影响最大”的著作。
它广泛涉及了西方经济学的所有领域,除西方经济理论’为核心之外,还包括财政学、会计学、经济统计、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多门相关学科。
可以说,《经济学》是一本了解西方经济理论动向和研究进展的必读之书。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新的要求,从理论上、方法上和政策主张上分别对凯恩斯经济学加以补充和修正,将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综合为一体,完成了新古典派的综合,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联系起来,并吸收了反凯恩斯主义学派,如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一些思想政策,被称为是“新古典综合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