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猫》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说课稿

《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位置: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位于课本的48页一50页。
2、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各作家笔下的动物,让学生具体感受各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猫》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进行描写,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共有4个自然段,分两个部分来写,前1—3自然段主要写猫的古怪性格,而第4自然段则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
整篇课文作者以对猫的喜爱之情贯穿全文,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刻画的栩栩如生。
3、编排目的: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体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4、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等词语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目标: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感受作者与动物之间的那份和谐美好。
5、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也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以及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来描写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说学情小学四年级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加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理清层次的训练,重视培养观察,分析事物和连段成篇的能力。
三、说教法根据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对此,我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老舍笔下的猫写了哪些方面,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
借此,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与猫的那份和谐与美好。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情境教学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能够更加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形象。
四、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13《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猫》一文是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栩栩如生。
2.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纬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目标:①学会认读本课“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4.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
5.学习方法(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串始终。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6.教学课时:二课时二、说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范文三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范文三篇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小宠物,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范文一1、《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充分阅读体会猫的特点,感受猫的可爱,学习作者在语言和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特别方式。
学情分析: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学生对猫比较熟悉,绝大多数学生见过,有的学生还养过猫。
在教学中激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
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是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2、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探究,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语:大家都知道著名作家老舍吧他的作品言语朴实,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文章。
2、揭示题目:猫3、学生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条理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①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 课文从“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
(板书)② 分段:第一段:1 3节,第二段:第4节(一)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节朗读,划出表述这一段内容的句子。
(第一句)师:这句话是这一段中的总起句。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和组词。
1.3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2.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和组词。
1.3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2.1理解猫的性格特点。
2.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猫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描述猫的外貌、性格等。
2.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3)全班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味。
3.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生字词的识记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猫有什么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感悟作者情感(1)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喜欢猫?(3)学生分享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6.小组合作学习(1)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7.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8.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小组合作学习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猫》,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7个会认字,读准其中“屏、折”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忧、虑”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喜爱猫的语句,再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
3.了解课文结构,理清层次,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预习反馈,认识“虑、职”等7个会认字,读准其中“屏、折”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忧、虑”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找出关键句,梳理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识记生字(一)教师导入:同学们,一定见过猫吧?有没有养过猫?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猫?(二)师生交流。
(三)教师过渡: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发现,有的猫温顺粘人、有的猫淘气可爱、有的猫聪明狡黠……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极喜爱猫。
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师笔下的猫吧!板书:(猫作者:老舍),学生读课题及作者。
(四)生自由朗读全文。
(五)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按要求边读边圈出字、词,在小组内依序轮读课文,互听互助,字词正音。
(六)教师巡视关注各小组学情,相机指导难读生字:1.如“蹭、腔、殃”正确读音为后鼻音;2.多音字“屏息凝视”的“屏”、“枝折花落”的“折”;3.注意语气词“吧、啊、呢”的轻读指导;4.“儿化音”的词语,如“一点儿响动”。
(七)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教师指名认读。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在认读“职、蹭、稿、殃”字可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
(八)辨析多音字“屏、折”。
教师引导学生在句子中认读多音字,理解词义。
(设计意图: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在句子里学习多音字,既能区别识记读音,又可理解字音义相连——读音不同、字义不同。
)(九)教师引导:我们小组合作识字,看看这些生字,你都掌握了吗?(十)小组合作检读;全班齐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品析语言,体会作家用语的准确性,重点品味强调句的用词方法。
2、通过“我”与家人对三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来理解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
一、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二、整体感知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了是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花3分钟时间迅速的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自己昨天所预习的内容,可以在标划一些自己认为深有感触的句子。
(生读文章)2、文章一共提到了几只猫,“我”养的三只是怎么样的猫,你能不能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它们。
(生:1活泼;2更有趣且有用;3抑郁)a、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的读句子,(抓住“滚来滚去”“消耗”)b、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相比怎样读句子(从哪些词看到它非常的活泼,特别的可爱)c、第三只猫也可爱吗从那些地方看出不可爱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若有若无3、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作者及家人对这三只小猫的喜好程度,你会怎样排列他们的顺序:从这样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与家人养猫的目的是什么板书明确:人们之所以要驯猫、养猫,就是因为猫可以供人赏玩、为人所用,这是人伟大之处,也是人的贪婪之处。
人类养猫是有目的性、自私心的。
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当你没用时,他绝不理睬你,对人类自己是如此,动物之类更是如此。
三、理解阅读1、由于我与家人一开始就不喜欢第三只小猫,所以当鸟被咬死后大家的反应是什么(全家人把罪状都按在它头上)读“我”和妻的两句话,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朗读指导2、我们断定是第三只小猫咬死的有什么证据吗(嘴里好像吃着什么…它一定是…)由一个不确定的依据得出一个肯定的推断,大家觉得合理吗假设今天咬死芙蓉鸟的是第二只猫,作者会怎么处理呢(生猜测)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人们性格上的一种普遍的什么弱点呢(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断是非对错)3、小说安排第四只猫的出现有什么作用(小说矛盾的激化点,高潮。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猫》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猫》中角色的人物形象的感知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猫》的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猫》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感走向。
三、教学准备
1.备课教师:了解教案内容,准备教学PPT、故事书籍等;
2.学生:准备《猫》的教材,熟悉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猫》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介绍《猫》的故事情节并请学生根据情节进行阅读。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猫》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此次课中,通过《猫》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猫》这篇文学作品的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带给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猫》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猫》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猫》是四年级下册的课文之一,内容生动有趣,能引发学生对猫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通过深入探讨《猫》这篇课文,可以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与课文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护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语言点。
2.难点:通过课文内容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展示各种品种的猫,拉近学生与猫的距离。
2. 导入•介绍课题《猫》,引发学生对猫的关注。
•提出问题:你有没有养过猫?你对猫有什么看法?3. 学习•教师朗读课文《猫》,让学生聆听和理解猫的特点。
•学生自主阅读《猫》,明确课文的中心思想。
4. 拓展•分组讨论:猫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交流猫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5. 练习•班级分角色表演《猫》课文,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反思猫对人类的意义。
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写一篇关于自己家猫的小故事。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猫》这篇课文,引发学生对猫的思考和关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从课文中汲取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猫》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猫▶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非常喜欢猫的句段,把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总分的结构方式。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领悟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策略1.识字教学课文中的多音字较多,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几个字容易写错,可以根据学生写字的情况适当加以提醒。
2.阅读理解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注意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对动物深深的爱。
3.表达运用利用好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
通过对比阅读课后的两段文字,体会不同作家的相同爱猫之情,以及不同作家运用的不同表达方法。
同时,带领学生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尝试着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猫的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认识“滤、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识记字词1.课件出示猫的图片及课题:猫。
(生齐读)(板书:猫)2.师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养过猫?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猫的了解?(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3.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4.师:同学们,老舍先生也很爱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猫》,就体现了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5.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读完后四人小组内交流反馈字词预习情况。
6.学习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师指名认读。
(2)辨析多音字“屏、折”。
①出示“屏、折”2个字,让生读出每个字的不同读音。
②用“屏、折”2个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出示课件,师指名读后生齐读)bǐnɡ(屏息凝视)shé(枝折花落)屏pínɡ(屏风)折zhē(折腾)bīnɡ(屏营)zhé(打折)(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①师指名认读;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②口头组词。
③师指名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示例1:分析字形结构,归类识记。
(相机出示课件)示例2:利用形近字识记。
如,盆—盘;稿—搞;遭—糟。
(4)指导书写。
①“遭”。
(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边看边书空。
②师提示:“贪”的上面是“今”,不要写成了“令”;“勃”的右边是“力”,不是“攵”。
③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5)理解词语。
①出示课件。
(课件中括号内的字相机出示)你能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吗?不管,无论。
(任凭)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无忧无虑)有意识地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屏息凝视)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生气勃勃)②师指名说词语。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新课的学习,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展示猫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猫的可爱,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识字过程中,注重教授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块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生自读课文。
(1)师过渡:同学们顺利闯过字词关,接下来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2)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的印象。
(相机板书:古怪淘气可爱)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1)出示课件。
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了猫的淘气?分别用横线画出概括描写的句子。
(2)预设:第1~3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
(成年的猫)第4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3)出示课件。
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既有不同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谁能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到答案?●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4)师指名交流。
示例1:成年的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淘气,这是它们的不同特点。
示例2:从“更可爱”的“更”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可爱。
3.初步感知小猫的可爱。
(1)师:如果这只淘气的小猫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出示课件)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的猫。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3)师引导:老舍先生是怎样评价它的?快速从文中找出两个相关的词语。
(相机出示课件)(4)师:此时此刻,你对猫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谁来说一说?(预设:喜欢、喜爱)4.课堂小结。
师:这样一只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猫,我们只是通过老舍先生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描述,便对猫心生喜爱之情,与猫朝夕相处的老舍先生该对它何等喜爱呀!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设计意图】本板块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梳理了课文脉络。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猫》。
(板书:猫)2.检查复习。
(1)课件出示词语,师指名认读。
(2)师指导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猫的哪几种不同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预设:写了猫在成年时和满月时的不同的形象;猫的性格实在古怪,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设计意图】本课一开始,通过检查复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
同时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板块二品词析句,体会“古怪”1.学习第1自然段。
(1)师引导:“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课件出示段落。
(3)指名朗读。
师: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结合图片以及平日所观察到的细节,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①师指名描述图中猫的形象。
预设:猫很老实,喜欢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板书:老实) 师:这真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猫啊!注意读句子时要读出你的感受。
②(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二幅图中猫的形象。
课件出示:预设:猫很贪玩,决定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板书:贪玩) 师:猫真贪玩,居然出走一天一夜也不肯回来。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师指名读)③(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三幅图中猫的形象。
课件出示:预设:猫很尽职,只要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就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板书:尽职)师:猫多么尽职啊!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最有感触呢?认真地读一读。
(4)改写句子。
①(出示课件)师:谁能不改变句子意思,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师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②师:这只猫多么有决心啊!师指名用“非……不可……”说一句话。
(5)学习起连接作用的词句。
师:猫老实、贪玩又尽职,那么课文中作者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连起来的呢?再自由读读第1自然段,注意课文中那些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出示课件)师指名交流,相机补充:作者就是巧妙地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子,将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哪里是一只猫啊,这分明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啊!(全班齐读)(6)课件出示下面两组句子,比较朗读,体会两种句式语气的不同。
课件出示:●说它老实吧。
→它很老实。
●说它贪玩吧。
→它很贪玩。
师指名读后,生自由练读。
师:体会体会课文中的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预设:它并不完全这样)师指导读出这种感觉。
(7)师小结:说它老实,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的确贪玩,可是它又很尽职。
这些就是猫的古怪性格的表现之一。
因此,课文第一句话就写到“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①师引导: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
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预设:作者爱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爱猫的感情)②师指导朗读,引导生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自主学习第2自然段。
(1)师课件出示自学要求,生小声读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哪几句能概括全段内容?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自己讲一讲。
●学法提示:学习这一自然段可以读读、想想、讲讲。
如,层次的划分,详略的分配,运用的表现手法,用词和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等都可以挖掘。
(2)生交流。
示例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后文写猫的温柔可亲。
示例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出则写得简略。
生交流时师指导朗读,注意把冒号、层次、感情等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3.学习第3自然段。
(1)师指名读第3自然段,引导生试着用一对反义词概括这一自然段中猫的特点。
(板书:胆小勇猛)(2)师引导:谁能用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呢?(3)生交流。
师引导:如果要表明猫同时具备两个特点,用什么关联词比较合适?(预设:猫既胆小又勇猛)师:多么矛盾。
如果想要突出猫的勇猛,应该怎样说?示例1:猫虽然有时候胆小,但有时候也很勇猛。
示例2:猫很胆小,但更多的时候很勇猛。
(4)师生合作读第3自然段。
4.再读第1~3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分了哪几层来写猫的古怪?●课文中哪些方面写得详细?●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出、胆小要详细呢?示例:第1自然段分为3层。
课文中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写得详细。
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猫的优点是主要的,不然,作者又怎么会养猫爱猫呢?5.写法小结。
(1)师: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可以用书上哪一句话概括?(预设: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作者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总述全段内容,再展开叙述,这叫什么写法?(预设:总—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设计意图】此板块抓住中心词“古怪”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将“古怪”这样抽象的词语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古怪”一词运用得如此恰当。
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和仿写练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