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第1次课(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
《运动解剖学》一、人体的基本构成

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
单层上皮 复层上皮
上皮类型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主要分布
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 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表面 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 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等 胃、肠、胆囊和子宫等腔面 呼吸道等腔面 角化:皮肤表面 未角化:口腔、食管和阴道等腔面 睑结膜和男性尿道等处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腔面
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储存物质,使植物细胞保持 坚挺。
消化车间。
二. 细胞间质
一. 纤维
(一)胶原纤维(c0llagenousfiber):集合成束,由胶原蛋白组
成。 作用:抗张强度大,韧性好,廷展性差。
(二)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连接成网,由胶原蛋白构
成。 作用: 抗拉性差,廷展较好。
细 胞 质
叶绿体 内质网
细胞器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液泡
溶酶体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液
分布 线 动植物细胞。 粒 体
叶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等。 绿 体
内 动植物细胞。 质 网 高 动植物细胞。 尔 基 体 液 植物细胞,高等动物细 泡 胞中不明显。 溶 动植物细胞。 酶
形态结构特点
功能
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成 嵴,扩大了内膜面积,基 质和内膜上有许多种与有 氧呼吸有关的酶,含有少 量DNA。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 细胞和细胞间质 第二节 组织
第一节 细胞和细胞间质
一. 细胞 (一) 细胞的形态 (二) 细胞的结构
二. 细胞间质
一. 细胞
(一)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绪论名词解释——三无运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与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动作分析法——对人体各种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着重研究运动过程中关节和肌肉的工作和探讨人体器官与体育动作之间的关系。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在躯干两侧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名词解释——历年1个2008运动终板——是躯体运动神经与骨骼肌纤维之间的特化连接结构,呈椭圆形板状。
它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给骨骼肌,引起肌纤维收缩。
指运动神经末梢缠绕肌纤维束形成的板状结构,它是效应器哈佛氏系统——又称骨单位,位于长骨骨干骨密质的内、外环骨板之间,呈圆桶状,由同心圆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和中央一条哈佛氏管组成,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神经组织——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
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以及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骨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几种细胞组成,即骨基质和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组织的功能是支持、连接、保护、储存钙磷、造血等软骨——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是固态的结缔组织,对机体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透明软骨——分布较广,成人的关节面软骨,肋软骨,呼吸道的一些软骨都是这种软骨。
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较脆,易折断。
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是由大量平行或交错的胶原纤维排列而成,软骨细胞较少。
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和会厌等,间质中间有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弹性软骨有较强的弹性。
软骨膜——出关节面软骨以外,软骨的表面均覆有较致密的结缔组织。
分为内外两层。
主要是为软骨供应营养。
人体解剖学课件-全

(2)锁骨:呈“ ~ ”形,内侧为胸骨端, 外侧为肩峰端。
(3)肱骨:为典型长骨,分一体两端。 上端为膨大的半圆形肱骨头,参与肩关 节的构成。下端有肱骨小头和滑车,参 与肘关节的构成。肱骨头外下缩细称解 剖颈,肱骨上端与干交汇处为外科颈, 因此处最易发生骨折需去外科治疗而得 名。肱骨干后方有桡神经沟,有桡神经 通过。肱骨下端内上方后面有尺神经沟 ,有尺神经通过。
、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二)颅的整体观
1.颅顶观
成人颅顶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紧密连结,新生儿颅缝交界 处由结缔组织膜封闭称颅囟。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 三缝名为冠矢人
婴颅骨化未完成 缝间膜闭叫颅囟 2.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凹凸不平,由前向后依次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1)颅前窝:筛板、筛孔等。 (2)颅中窝:垂体窝、蝶鞍、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视神 经管等。 (3)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横窦沟、乙状窦沟 、颈静脉孔等。
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 下颌头,下颌窝 构成关节功能多 关节腔有关节盘 关节囊壁前薄弱 咀嚼语言做表情 张口过大向前脱
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每侧32块,包括肩胛骨1、锁骨1、肱骨1、桡骨1 、尺骨1、腕骨8、掌骨5、指 骨14。 (1)肩胛骨:呈三角形,分两面、三缘、三角。后面有肩胛冈,末端延为肩峰 ,是肩部最高点。外侧角形成关节盂,参与肩关节构成。上角、下角分别平对 第二、第七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 颈椎体小棘分叉 胸椎连肋有肋凹 腰椎承重体最大
抓住要点能分辨 横突有孔最明显 棘突叠瓦下斜尖 棘突后伸宽又扁
2.椎骨的连结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图2-1)。 (1)椎间盘 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
运动解剖学绪论与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练习题(李世昌第三版))

绪论概念:运动解剖学;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近端与远端;桡侧与尺侧;胫侧与腓侧;基本轴、基本面。
第一章人体的组成的结构基础一、名词解释细胞;肌节;细胞间质;细胞器;哈佛氏系统;组织;二、填空题1.光镜下观察模式细胞由、、三部分组成。
2.细胞膜主要由和构成,此外还有糖类、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
3.细胞质位于和之间,它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4.细胞质中主要的细胞器是、和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微体等。
其中是细胞的“供能站”;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5.细胞核由、和组成。
是由两层单位膜围成,有孔称为核孔,它是与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的合成;6.细胞间质是产生并存在于周围的物质,它包括、和。
纤维包括、和。
7.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和组织。
8.根据上皮组织的形态、分布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上皮、上皮和上皮三种。
9.被覆上皮根据细胞排列的层数和表层细胞的形态主要分、、、、复层扁平和变移上皮六种。
10.结缔组织由和组成,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具有、、和等多种功能。
11.结缔组织可分为、、、、、、和。
12.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是少,多,排列松散并交织成网。
致密结缔组织的特点是少,多,纤维粗大、排列紧密,它可为结缔组织和组织。
13.根据软骨组织的纤维种类和组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软骨三种类型。
14. 根据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肌组织分为、和 3种。
15.神经组织主要由和组成,前者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的功能;后者又称神经胶质,对神经元主要起等功能。
三、判断题1.人体中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 )2.人体组织都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
( )3.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 )4.细胞器中的线粒体被认为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 )5.人的染色体数目是23对,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一对为性染色体。
( )6.骨膜、肌腱、韧带、深筋膜都是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运动解剖学 绪论

授课时间第1次课授课类型理论授课教学手段及辅助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难点、重点) 一、绪论重点:定义及定位术语难点:人体的基本轴及基本切面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运动解剖学发展简史、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细胞形态的多样性。
2、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掌握解运动剖学的定位术语授课内容教案修订绪论:一、运动解剖学发展简史(一)发展简史:它的发展是与艺术、医学和体育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我国公元前 500 年,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有很多篇幅提到人体结构。
国外是在公元前 460 年,希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
15世纪,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者,1543年出版了《人体的构造》这一划时代的解剖学巨著。
萌芽阶段:17世纪,伽利略的学生、意大利鲍雷里1679年著有《动物的运动》一书,把数学、力学知识运用于解剖学,可以说是运动解剖学的萌芽。
19世纪,显微技术的提高和摄影的发明,解剖学的研究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由静止进入活动状态。
美国马布里奇著有《人体外形运动》。
俄国列斯加夫特发表过《理论解剖学基础》、《身体运动理论》、《肌肉系统解剖学》等著作,他是第一位明确将人体结构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解剖学家,为运动解剖学的正式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立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斯坦德勒著有《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人体运动》,他的书被认为是医学领域中经典的人体运动参考书。
苏联伊凡尼茨基著有《动力解剖学笔记》、《人体运动》、《人体解剖学》,他被认为是运动解剖学的先驱。
在中国,最早提出“运动解剖学”名词的是著名解剖学专家张鋆教授。
1952年开始先后建立了六所体育学院(上海、北京、成都、武汉、西安、沈阳)。
1957年,在上体开办了培养中国第一批运动解剖学研究生学习班。
1959年,在北体开办了全国普通高校运动解剖学师资培训班;同年,上、北体开始招收运动解剖学专业的研究生。
《运动解剖学》第一章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 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七、细胞释义
细胞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人体结 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
学习这一概念应以进化为依据、结合生命 进化的实际过程、深刻剖析“细胞”的基本结 构,充分认识细胞这一基本结构的存在及其在 构成生物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 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八、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意义
活动。 4.糖类:在人体内,糖类主要以糖元的形式存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内,它是人体
活动的能源物质。 注:糖在训练中的应用(糖元填充法): a、 比赛前7天断糖,在正常训练的前提下造成糖饥饿,并出现对糖的超量消耗。 b、直到比赛前2——3天开始大量补充糖,造成糖饱和,并达到超量恢复,以保
证在比赛过程中有充足的糖。 5.脂类: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某些细胞器内(属于结构物质)。 6.核酸:DNA:(也叫脱氧核糖核酸)存在于细胞核内,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蛋
2、对活体进行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
达到学以至用。
3、肌电图法
3、抓住重点,找出规律,打好基础。
4、X线及磁共振断层扫描
a、运动系统是该门课程的重点,必须牢牢地 5、组织切片技术
把握住,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习时有
所侧重。
6、显微镜技术
b、从“外表到体内各器官逐一进行研究,以 7、细胞化学定量术
上:靠近头顶的为上。 下:靠近足底的为下。 前:靠近腹侧的为前。 后:靠近背则的为后。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线的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为外侧。 深:远离皮肤的为深。 浅:靠近皮肤的为浅。 尺侧:对前臂而言, 靠近尺骨的一侧为尺侧。 桡侧:对前臂而言, 靠近桡骨的一侧为桡侧。 胫侧:对小腿而言, 靠近胫骨的一侧为胫侧。 腓侧:对小腿而言, 靠近腓骨的一侧为腓侧。 近侧端:对四肢而言, 靠躯干的部分为近侧端。 远侧端:对四肢而言,远离躯干的部分为远侧端。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课件第一章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2、掌握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 3、掌握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4、掌握组织的概念、分类和主要功能。 5、了解细胞间质的组成。 6、了解上皮组织的分类。 7、了解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细胞和细胞间质
一、细胞 二、细胞间质
一、细胞
基质中悬浮着细胞器和内含物。
(2)细胞器
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的结构。 包括:
线粒体 核糖体 溶酶体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微体
细胞骨架
中心体
(2)细胞器
(2)细胞器
① 线粒体
线粒体是细胞内腊肠形的细胞 器。因为它负责分解燃料(如葡萄 糖)并释放能量,所以通常被称为 细胞的动力工厂。这一过程与燃料 的燃烧十分类似,即需要氧气的参 与,同时又释放出二氧化碳。线粒 体释放出的能量用于细胞执行其功 能,每一个细胞都需要消耗能量, 例如肌肉细胞,就含有大量的线粒 体。
3. 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枢, 包含决定细胞发育及其功能的全 部信息。人体细胞核在全身中都 有其特定的角色。细胞按照其不 同的地位,可以有着不同的大小 与形状,但大多数只有一个细胞 核。每个细胞核被双层核膜所包 围。
核 核膜
3. 细胞核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 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 仅是遗传信息的贮存中 心,也是生命活动的调 节中心。一般有核细胞 去掉了核,便失去了其 固有的生命功能,并很 快会趋于死亡。细胞按 照其不同的地位,可以 有着不同的大小与形状 ,但大多数只有一个细 胞核。每个细胞核被双 层核膜所包围。
复习与思考
4、上皮组织有哪些特点? 5、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6、试述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分类和组成。 7、阐述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8、人体由哪几个系统组成?
《运动解剖学》第一章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 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解剖学方位术语
3、基 本 轴: 查看图片 矢状轴:前后平伸,且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额状轴:左右平伸,且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垂直轴:与身体长轴平行,与水平面垂直的轴。
4、基本切面:查看图片 矢状面:前后平伸,且与水平面垂直的切面。 额状面:左右平伸,且与水平面垂直的切面。 水平面:横切直立人体,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切面。
第一章 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1)细胞膜:是指包在细胞外表面的一层特化了的溥膜,也叫质膜,主要由蛋 白质、脂类和多糖组成。
① 细胞膜的构造:电镜下观察,细胞膜分三层,其中内、外两层深暗,中间层明 亮,整个厚度约为70-100A,这种结构的膜在组织学中被称为“生物膜或单位 膜”。构成膜的内外两层为脂类分子,脂类分子有极性,(即亲水极和疏水 极)。脂类分子的排列很有规则,一般都是亲水极朝向膜的内、内外两个表 面,疏水极朝向膜的中央,膜的中间层为蛋白质分子,这种蛋白质分子有两 种:一种是嵌入蛋白,另一种是表在蛋白。 (如图所示)
1.水:约占细胞总成份的80%左右,是许多物质的溶剂,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 动的必须场所。(例如:营养物质的氧化反应)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内。 作用:使酶激活,引起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传导,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调节渗
透压等。 3.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最主要成份,是细胞的结构基础,参与细胞的一切功能
② 膜的功能; a、是细胞的介膜,以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b、具有选择的通透性,控制离子和分子的出入,实现膜内外的物质交换。 c、调节和控制细胞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d、具有粘着、支持和保护作用。 e、它还参与细胞的吞噬与吞饮作用。
第一章 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2)细胞质:位于膜与核之间的原生质叫细胞质。它包括三部分即:基质、细 胞器和包含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骼肌微细结构
骨骼肌组织的收缩肌理
1.细肌丝向暗带中移动,相邻的Z线距离缩短, 使明带变短。同时,H带也变短甚至消失。但 暗带不发生 变化,这是收缩的过程。 2.肌纤维舒张时,细肌丝向暗带外移动,结果 明带和H带都变长。但暗带长度始终不变化。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高度分化的组织,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 神经组织是高度分化的组织,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它 是高度分化的组织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内,具有联系、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内,具有联系、调节和支配各器官的 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 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nerve cell)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是高度分化的 )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 细胞,数量庞大,形态多样,结构复杂, 细胞,数量庞大,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在生理功能上具有能感 受刺激和传导冲动(进行分析综合)产生反应的特点。 受刺激和传导冲动(进行分析综合)产生反应的特点。它是神经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neuron)。 )。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是神经组织的辅助成分,多数 )是神经组织的辅助成分, 细胞也有突起。神经胶质细胞的胞体一般比神经细胞的胞体小; 细胞也有突起。神经胶质细胞的胞体一般比神经细胞的胞体小; 而数量却为神经细胞的10倍左右 对神经细胞起支持。营养、 倍左右, 而数量却为神经细胞的 倍左右,对神经细胞起支持。营养、 绝缘、保护和修复等功能。 绝缘、保护和修复等功能。
单层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复层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Fra bibliotek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 能 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 1。纤维性结缔组织:
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软骨及骨组织 分布 皮下,组织之间, 器官之间 真皮,肌腱,韧 带 皮下,内脏周围, 网膜 造血,淋巴器官
细胞形态
细胞的形态各异, 有圆形、多边形、 柱形、梭形、 立方形等。
细胞膜
细胞质
基质 细胞器
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
细胞核
其形态多种多样,如:圆形、卵圆形、盘状、杆状和分 叶状等。通常一个细胞只有一个核,也有的细胞具有 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核,如:骨骼肌细胞;但有的细胞 没有核如:红细胞 (1)核 膜:由双层单位膜构成。其上有孔是细胞核与 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2)核 仁: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 RNA的合成。 (3)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同一种物质在 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化学成分主要为:DNA、 RNA.
人体基本轴: (1)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 的轴,又称为冠状轴。 (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 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 的轴。 人体基本面: (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 垂直的切面称为矢状面。其中,通过正中线 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正中线:沿身体前、 后面所作的垂线,其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 的两部分,称为人体的前、后正中线。) (2)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 垂直的切面,又称为冠状面。 (3)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 面,又称为横切面。
体育系理论教研室
教师:赵辉
本资料仅供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组成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章 内脏 第四章 脉管系统 第五章 神经系统 第六章 感觉器官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常用的解剖学术语、人体的 基本轴与基本面,了解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 方法。 知识点: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姿势、常用 解剖学术语、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基本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结 构特点、分布与功能。 知识点: 细胞的结构、组织的概念、四大基本组织的 结构特点、分布与主要功能。
常用的方位术语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接 的部分为近端)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接 的部分为远端) 桡侧:指前臂的内侧。 尺侧:指前臂的外侧。 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神经元结构
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 大小不一,其中央有一大而圆的细胞核,核周围是细胞质称为 核周质,含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游离的核糖体、微丝、微管 及高尔基体等。由此认为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中心。突起主要 有:树突和轴突两部分。树突较短,其结构与核周质基本相似, 主要的功能是接受外界的刺激,轴突长短不一,其功能是传导 神经冲动。
人体的基本构成
细胞
组织
四大基本组织
器官
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
人体
第一节细胞与细胞间质
一 .细胞 1.形态 2.结构 (1)细胞膜 (2)细胞质 (3)细胞核 二.细胞间质
【基本概念】
1 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它们在机体内执行一定的 功能。 2 哈佛氏系统: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有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圆筒状骨板 称哈佛氏骨板。在哈佛氏骨板的中心的一纵行管道,称哈佛氏管,并与 其周围的骨小管相通连,骨细胞 借哈佛氏管与骨小管内组织液的流通与 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哈佛氏骨板与哈佛氏管合称哈佛 氏系统,又称骨单 位。 3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接触点。突触 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通过突触,一个神经 元的功能活动能影响与之接触的 另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动。
四、解剖学定位术语:
(一)人体解剖姿势 (二)常用的方位术语 (三)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人体解剖姿势
身体直立 双眼平视 手臂下垂,掌心向前 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常用的方位术语
上:靠近头部称为上。 下:靠近足部称为下。 前:靠近腹面称为前。 后:靠近背面称为后。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浅。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深。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骨骼肌组织的结构
1.光镜结构 骨骼肌细胞膜:称为肌膜。骨骼肌细胞核:有多个。骨骼肌纤维的细胞质(肌浆) 中有肌原纤维、肌红蛋白、肌糖元、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细胞器。
2.微细结构 肌原纤维中的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构成)固定于M线,形成了A 带(暗带),其中间有一条色淡的H 带。细肌丝(由肌动蛋白构成)一端固定Z线,一端插入粗肌丝 间,由纯粹的细肌丝构成了I带(明带)。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部 分称为肌节 肌节。在每一肌节中的明、暗带交界处肌内膜内陷,在同 肌节 一水平面上形成与肌原纤维垂直的横行的细管,即横小管(和T 管)。同时骨骼肌纤维的滑面内质网,即肌质网沿肌原纤维的长 轴排列,包裹于肌原纤维的外面形成纵小管(L管)。横小管在 与纵小管相交处膨大,此结构称为终池。但两者并不直接相通。 我们将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为三联体。
【重点难点】
1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分类。
【思考练习】
一、简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名词解释 1。冠状轴 2.矢状面
简答: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 2肌组织的分类
运动解剖学课件
明德 砺志 博学 笃行
MINGDE LIZHI BOXUE DUXING
绪
论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务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 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解剖学定位术语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
1.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2.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1)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2)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 材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3)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4)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 (5)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结构特点 2.上皮组织的分类、分布 、功能 上皮组织的分类、 上皮组织的分类 (1)被覆上皮 (2)腺 上 皮 (3)感觉上皮
被复上皮
分
类
分
布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 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表面 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 肾小管、甲状腺滤泡和卵巢的内表面 胃、肠和子宫的内表面 呼吸道的腔面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的腔面 角化的:皮肤的表皮 睑结膜和男性尿道的腔面 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和腔面
4 腺上皮: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细胞所组成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所 组成的器官称腺体。腺体有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之分,前者腺细胞的 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到体外或器官的管腔 ,如汗腺,唾液腺等;后者分 泌物不经导管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 处参与 完成有关的生理功能,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5 血浆和血清:血浆为血液的细胞间质,呈淡黄色的粘稠液体。血浆内 含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元,流出血管后,纤维蛋白元转变为不溶解的 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血凝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清
细胞间质
(一)概念:存在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 一 概念 概念: (二)成份:(1)基质:透明胶状液体。 成份: 二 成份 (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三者均由蛋白质构成。 (三)功能:具有支持、联络、保护和营养等作 功能: 三 功能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