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设计说明书 (3)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3)二、热力计算 (6)三、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7)四、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8)五、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2)六、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七、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4)八、管径的确定 (14)九、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5)十、制冷机组与管道的保温 (17)十一、设备清单 (18)十二、参考文献 (18)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二、原始数据1.制冷系统采用空冷式直接制冷,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1、初参数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根据设计的要求,本制冷系统为100KW 的氨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小型冷库,该制冷机房应设单独机房且远离被制冷建筑物。
因为制冷总负荷为100KW,所以可选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8)。
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蒸发器使用强制循环对流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即末端制冷设备)。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制冷站总负荷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2。
制冷机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根据装机容量、运行工况、节能环保、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和运行调节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选择同型号2—3台的机组.3.水系统设计(1)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进行水管路设计,计算并确定管径,拟定系统草图(2)选择冷冻水泵的规格和台数(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4)使用分、集水器时,决定分、集水器直径。
(5)选择主要阀门4。
制冷机房设备工艺布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维修的方便,同时尽可能是设备布置紧凑以节省建筑面积(1)制冷机组设备布置。
(2)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布置(3)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绘制布置简图。
5。
制冷机控制安全保护6。
采用溴化锂制冷机时能源供应系统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冷水机组选型计算及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型号及台数的选型计算;制冷站内水力计算;等几个部分。
②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8。
图纸要求(1)图纸要求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空调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图纸量一般不少于2张,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图纸采用CAD制图或手工绘图。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空调冷热源—制冷”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201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军陈雁课程设计地点:32518课程设计时间: 2015.12.25至2016.1.7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2)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4)方案设计 (4)冷负荷的计算 (4)制冷机组的选择 (4)水力计算 (5)设备选择 (6)设计总结 (9)参考文献 (9)“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公寓楼共五层,建筑面积5026.41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公寓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1.面积冷指标q=150W/m2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Q=A×q=150×5026.41=753961.5w(1--1)四、制冷机组的选择根据标准,宜取制冷机组2台,而且2台机组的容量相同。
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Q/2=754/2=377Kw(1--2)根据制冷量选取HX系列螺杆式制冷机,型号为HX110,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制冷机组性能参数表1--1表1-1 续五、水力计算(一)冷冻循环水的管路水力估算假定冷冻水的流速为2.5m/s 1.根据公式d=103(1--3)L=66×2=132m 3/s,两台机组总管d 1=137mm,取150mm,则管段流速为v=2.10m/s ,满足流速要求。
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1.前言近年来,空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它帮助我们度过了许多炎热的夏季。
然而,在使用空调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制冷技术,了解空调的运作原理以便更好地维护和使用。
2.目标在本次教学中,我们旨在让学生了解空调的制冷技术,掌握空调的基本原理、构造和维护要点。
3.教学内容3.1 空调制冷原理空调制冷原理主要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组成。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到空调的制冷过程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3.2 空调的组成空调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这些部件的作用和构造原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空调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3 空调的维护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介绍空调的维护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对空调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洗滤网,除湿结霜等,以确保空调的长期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4.教学过程4.1 教学环节设计1.介绍空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介绍空调的构造和部件3.介绍空调的维护方法4.空调维修实操练习4.2 教学方法1.讲解法2.经验分享3.实例演示4.互动答疑4.3 教学辅助材料1.PPT课件2.实物模型3.录像介绍4.教材和教辅资料5.评价方式1.做好课堂笔记2.参加模拟操作3.完成相关维修作业4.进行相关知识测试6.教学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们能够:1.理解空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空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熟悉空调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4.能够进行基本的空调维修和维护工作。
7.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份全面的空调制冷技术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空调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空调的使用与维护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维修技能和生活质量。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制冷站总负荷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2.制冷机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根据装机容量、运行工况、节能环保、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和运行调节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选择同型号2—3台的机组。
3.水系统设计(1)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进行水管路设计,计算并确定管径,拟定系统草图(2)选择冷冻水泵的规格和台数(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4)使用分、集水器时,决定分、集水器直径。
(5)选择主要阀门4.制冷机房设备工艺布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维修的方便,同时尽可能是设备布置紧凑以节省建筑面积(1)制冷机组设备布置。
(2)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布置(3)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绘制布置简图。
5.制冷机控制安全保护6.采用溴化锂制冷机时能源供应系统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
(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冷水机组选型计算及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型号及台数的选型计算;制冷站内水力计算;等几个部分。
②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8.图纸要求(1)图纸要求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空调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图纸量一般不少于2张,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图纸采用CAD制图或手工绘图。
空调用制冷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理工类)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绪论 (3)1.1 设计题目:立方手表厂装配大楼空调系统冷冻站 (3)1.2 原始资料 (3)第二章制冷工况的确定 (4)2.1确定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蒸发器的类型 (4)2.2 确定系统运行中各参数t k、t o、t l、t ch和冷却水温 (4)2.3制冷剂运行工况的绘制 (5)第三章压缩机及电动机的选择 (7)3.1系统压焓图 (7)3.2选择压缩机 (7)3.3 校核电动机 (9)第四章冷凝器的选择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冷凝器的热负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确定传热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对数平均温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冷凝器的传热面积 (12)4.5冷却水流量 (13)4.6冷凝器阻力计算 (13)第五章选择蒸发器 (14)5.1确定传热系数 (14)5.2计算蒸发器平均传热温差 (15)5.3 计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15)5.4 选择蒸发器 (16)5.5载冷剂流量计算 (16)第六章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 (16)6.1 贮液器 (16)6.2 油离分离器 (18)6.3 集油器 (18)6.4 空气分离器 (18)6.5 过滤器 (19)6.6 冷却塔 (19)6.7 冷却水泵 (21)6.8 紧急泄氨器 (22)6.9 氨液分离器 (22)6.10氨泵选型 (22)第七章布置制冷机房7.1 制冷设备的布置原则 (23)7.2 确定制冷剂管路及管径 (24)7.3 提出安全保护方案 (24)第八章机房布置及管路管道的确定 (25)8.1 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 (25)8.2 确定制冷剂管路的管径 (26)符号表 (30)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绪论1.1 设计题目:老历史手表厂装配大楼空调系统冷冻站1.2 原始资料1. 厂址:沈阳2. 空调负荷总计:420kw3. 要求供应的载冷温度:冷冻水供回水温度8 / 12℃4. 冷却剂条件:循环水(补充自来水),开式系统5. 要求载冷剂系统:闭式系统6. 冷冻站平面图:108㎡,层高6m第二章 制冷工况的确定2.1确定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蒸发器的类型本设计采用氨制冷剂,冷凝器采用水冷式冷凝器中的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应用。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空调用制冷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或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课程目标:1. 理解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掌握空调用制冷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种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3. 学习空调用制冷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4.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实验操作和调试。
课程大纲:第一单元: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循环过程与热力学基础- 制冷剂的选择和性质- 制冷设备的分类与选择第二单元: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的分类与应用领域- 制冷机组、风机盘管和空气处理机组的工作原理- 蒸发器、冷凝器和节能装置的原理第三单元: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与计算方法- 空调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技术- 空调系统的质量检测与验收方法第四单元: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空调系统的判断与故障分析技巧第五单元:实践操作与实验设计- 空调系统的实验操作与调试方法- 空调系统的故障排除与维修实践- 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组装实践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 实验操作:设置实验室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将学习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实验操作和调试。
3. 实践项目:安排实践项目,学生参与空调系统的设计、组装和调试。
4.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1. 学生平时表现: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
2. 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撰写。
3. 期末考试:对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4. 实践项目评估:对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评估。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目录前言 (1)1 设计目的 (2)2 设计任务 (2)3 设计原始资料 (2)4 冷水机组的选择 (3)4.1 负荷计算 (3)4.2 机组的选择 (3)5方案设计 (4)6水力计算 (4)7设备选择 (6)7.1冷却塔的选择 (6)7.2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6)7.3水泵的选择 (7)7.3.1冷冻水泵选型 (8)7.3.2冷却水泵选型 (9)8 小结 (11)参考文献 (13)前言制冷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和巩固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可以综合所学的制冷与空调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的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1 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空调冷冻站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 设计任务(一)负荷计算(二)机组选择(三)方案设计(四)水力计算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五)设备选择1、冷却塔的选择2、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3、水泵的选择(六)机房布置1、设备与管道布置平面图2、机房系统图3 设计原始资料(一)建筑物概况:层高4.6米, 层数6层,总空调建筑面积:为15990m2。
(二)参数条件:空调冷冻水参数:供水7℃,回水12℃;冷却水参数:进水32℃,出水37℃。
(三)空调负荷指标:q=120~180 W/m2。
(四)土建资料: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选择其中部分作为制冷机房(以满足用途为原则,不要占用过大面积)。
4 冷水机组的选择4.1 负荷计算空调负荷指标取q=150W/m2,所以空调负荷为:Q=q×A=15990×150=2398.5k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空调用制冷机房设计二、原始数据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冷负荷12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6.5℃/35.1℃。
4.某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氟利昂(R22)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确定设计方案 (1)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1)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 (3)四、冷凝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4)五、蒸发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8)六、辅助设备选型 (9)七、管径的计算 (10)八、水泵系统 (12)九、保温层 (12)十、噪声控制 (12)十一、所选设备汇总表 (14)十二、参考资料 (14)一、确定设计方案本制冷系统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空调冷负荷1200kW 。
冷冻水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
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6.5℃,出口温度为35.1℃。
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即:℃71=z t ℃122=z t ℃5.261=l t ℃1.352=l t kW Q 1200=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2.1确定蒸发温度0t :蒸发温度0t 比冷冻水供水温度℃71=z t 低3℃,即:℃4 37 310=-=-=z t t 2.2 确定冷凝温度k t :冷凝温度k t 比冷却水出口温度℃1.352=l t 高3.5℃,即:℃6.38 5.31.35 5.32=+=+=l k t t2.3 确定吸气温度吸t :过热度一般为5~8℃,选取6℃,即:℃吸10 64 60=+=+=t t 2.4 确定过冷温度过冷t :再冷度一般为3~5℃,选取5℃,即:℃过冷6.33 56.38 5=-=-=k t t 2.5查R22的压焓图根据℃40=t 、℃6.38=k t 、℃吸10=t 、℃过冷6.33=t 查R22的压焓图得: kg kJ h /5.4111= kg kJ h /8.4061=' kg kJ h /0.4372= kg kJ h /8.2414=kg dm v /4231=' kg dm v /4331= kg dm v /2.1832= kg dm v /880.033=MPa p 568.00= MPa p k 5.1=2.5.1 单位质量制冷量0q :kg kJ h h q /1658.2418.406410=-=-=' 2.5.2 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kg kJ v q q v /21.3837043.016510=== 2.5.3冷负荷的计算0Q :间接冷却系统附加系数为7%~15%,取附加系数10%,则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为:kW Q Q 132012001.10=⨯==ϕ2.5.4制冷剂的质量流量r M :s kg q Q M r /8165132000===2.5.5制冷剂的体积流量r V :s m v M V r r /344.0043.0831=⨯==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3.1根据℃40=t 、℃6.38=k t 查8FS12.5型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曲线图得:该工况下的制冷量g Q :kW Q g 475=; 该工况下的轴功率e N :kW N e 115=。
3.2确定压缩机台数m :台78.247513200===g Q Q m 选三台8FS12.5型压缩机即可满足要求。
3.3校核制冷量:8FS12.5型压缩机参数如下:理轮输气量h V :s m Lnz D V h /1571.089601.0125.0240322=⨯⨯⨯⨯=240=容积效率v η:8314.01)568.05.1(]1)[(085.094.018.11018.11=]-[⨯0.085-0.94=--=p p k v η实际输气量r V :s m v V h v r /1306.01571.08314.03=⨯==η 压缩机的制冷量0φ:kW v q v hv 19.501043.01651571.08314.0100=⨯⨯==ηφ由于 g Q >0φ,故压缩机符合要求。
3.4校核电动机:由于 g Q >0φ,故采用制冷量0φ(kW 19.5010=φ)进行校核。
3.4.1理论功率th N :kW M N c r th 46.77)5.4110.437(8.2418.40619.501=-⨯-=='ω3.4.2指示功率i N : 压缩比:864.2568.05.10<==p p k ,故选用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查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指示效率图得:指示效率i η:86.0=i ηkW N N ithi 07.9086.046.77===η 3.4.3轴功率B N :查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摩擦功率图得:摩擦效率m η:95.0=m ηkW N N miB 81.9495.007.90===η 3.4.4电动机的功率D N :余量附加系数为1.1~1.15,选取1.1。
kW kW N N B D 115291.10481.941.11.1<=⨯=⨯=由于8FS12.5型压缩机配用的电动机轴功率为115kW ,符合要求,故可以选用。
四、冷凝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4.1选择氟利昂系列卧式壳管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温度:℃5.261=l t ,出口温度:℃1.352=l t 。
4.2肋管特性参数(以m 1长肋管计算): 氟利昂卧式壳管冷凝器中肋管特性参数:肋管外径mm d o 20=,肋管内径mm d i 18=,肋片外径mm d f 23= 肋端厚度mm t 2.0=δ,肋基厚度mm o 4.0=δ,肋片节距:mm e 0.1= 平均肋片厚度mm ot f 3.024.02.02=+=+=δδδ,紫铜肋管导热系数: )/(380K m W f ⋅=λ。
肋管水平部分面积p A :2321015.52 52150 0.11000]2.023)4.00.1(20[1000])([m mm e d e d A t f o o p -⨯==⨯⨯⨯+-⨯⨯=+-=ππδπδπ肋管垂直部分面积f A :m mm e d d A o f f 322221063.202 63.202 0.112)2023( 12)(-⨯==⨯-=-=ππ 肋管总外表面积A :231078.25463.20215.52m A A A f p -⨯=+=+=肋化系数τ:23210549.56565491000181000m mm d A i i -⨯==⨯⨯==ππ51.410549.561078.25433=⨯⨯==--i A A τ 肋片当量高度e H :23222221041.441.423202344m mm d d d H fof e -⨯==-=-=ππ管基平均表面积A :231069.592)1820(2)(m d d A i o -⨯=+⨯=+=ππ故 795.01078.2541063.20233=⨯⨯=--A A f205.01078.2541015.5233=⨯⨯=--A A p 268.41069.591078.25433=⨯⨯=--A A 4.3计算冷凝器的热负荷k Q :根据℃40=t 、℃6.38=k t 查冷凝器的热负荷系数图得:13.1=ϕkW Q Q k 6.1491132013.10=⨯==ϕ4.4 计算冷却水量l M : 传热温差m t ∆:℃93.61.356.385.266.38ln 5.261.35ln2112=---=---=∆l k l k l l m t t t t t t t s kg t t c Q M l l p kl /92.41)6.261.35(186.46.1491)(12=-⨯=-=概算传热面积c A ':假设热流密度为2/5000m W =φ,则2332.2985000106.1491m Q A kc =⨯=='φ 取管内水流速s m l /6.1=ω,则每流程肋管数N :96.1026.11000018.0492.41422=⨯⨯⨯==πρωπli l d M N取103=N ,管束总长(即流程数n 与肋管有效长度的乘积)等于:m AN A nl c 37.111031075.25432.2983=⨯⨯='=- 4.5计算水侧换热系数:)/(35.6855 018.06.1)235.15.26221430( )2t 221430(22.08.02.08.0l212.08.0K m W d t d ill il w ⋅=⨯+⨯+=+⨯+==ωωβα 4.6计算制冷剂侧冷凝换热系数: 4.6.1求水平光管管外冷凝换热系数: 由于℃6.38=k t ,查R22的物性参数表得:)/(07753.0K m W ⋅=λ 3/408.1134m kg =ρkg kJ r /1456.168= 26/10822.141m s N ⋅⨯=-μ4316233123311091.1]10822.1411456.1688.9408.113407753.0[][⨯=⨯⨯⨯⨯==-μρλβgr )/(73.2674)02.050001(1091.165.0)(65.0231431K m W d o c ⋅=⨯⨯⨯⨯==φβα4.6.2求水平肋管管外冷凝换热系数:1212162.216]0003.038073.26742[2-=⨯⨯=⎥⎥⎦⎤⎢⎢⎣⎡=m m f f c δλαmd d d d l o f o f 001573.0 )]020.0023.0lg(805.01[2020.0023.0 lg 805.012=⨯+⨯-=⎥⎦⎤⎢⎣⎡⎪⎪⎭⎫ ⎝⎛+-= 4.6.3肋片效率f η:()9630.0001573.062.216)001573.062.216(f =⨯⨯==th ml ml th η 4.6.4肋片修正系数f ε:1.67]205.0)1041.402.0(795.09630.03.1[ 3.125.0375.0p 25.0075.0=+⨯⨯⨯⨯=⎥⎥⎦⎤⎢⎢⎣⎡+⎪⎪⎭⎫ ⎝⎛=-A A H d A A e f ff ηε 即:)/(80.446673.267467.12K m W c f f c ⋅=⨯=⨯=•αεα()49.3303 80.4466)1036.0( 6.0167.05.0167.05.0z =⨯⨯=⨯=⨯=-⋅-⋅⋅⋅fc f c z f c N ααεα4.7实际热流密度φ':取污垢热阻W k m R fou /1086.024⋅⨯=-,由于是氟利昂系统,故可取0=oil R)/(47.735 ]51.4)35.68551000086.0(268.4380001.0)049.33031[(11211K m W A A R A A R R K i w fou p oil z f c c ⋅=⨯++⨯++=⎥⎥⎦⎤⎢⎢⎣⎡⎪⎪⎭⎫ ⎝⎛+++⎪⎪⎭⎫ ⎝⎛+=--⋅⋅αα 实际热流密度φ':2/81.509693.647.735m W t K m c =⨯=∆⨯='φ%5%90.1%10081.5096500081.5096%100-<=⨯-=⨯''φφφ 计算传热系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