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安全性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安全性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安全性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安全性设计原则

根据防范安全攻击的安全需求、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对应安全机制所需的安全服务等因素,参照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国际标准,综合考虑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性、系统均衡性等方面,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9项原则:

1.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

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是指对信息均衡、全面的进行保护。“木桶的最大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网络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它本身在物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种种漏洞构成了系统的安全脆弱性,尤其是多用户网络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资源共享性使单纯的技术保护防不胜防。攻击者使用的“最易渗透原则”,必然在系统中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因此,充分、全面、完整地对系统的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进行分析,评估和检测(包括模拟攻击)是设计信息安全系统的必要前提条件。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设计的首要目的是防止最常用的攻击手段,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最低点"的安全性能。

2.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性原则

要求在网络发生被攻击、破坏事件的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地快速恢复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减少损失。因此,信息安全系统应该包括安全防护机制、安全检测机制和安全恢复机制。安全防护机制是根据具体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威胁采取的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非法攻击的进行。安全检测机制是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对系统进行的各种攻击。安全恢复机制是在安全防护机制失效的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理和尽量、及时地恢复信息,减少供给的破坏程度。

3.安全性评价与平衡原则

对任何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所以需要建立合理的实用安全性与用户需求评价与平衡体系。安全体系设计要正确处理需求、风险与代价的关系,做到安全性与

可用性相容,做到组织上可执行。评价信息是否安全,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和衡量指标,只能决定于系统的用户需求和具体的应用环境,具体取决于系统的规模和范围,系统的性质和信息的重要程度。

4.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

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安全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标准,这样才能确保各个分系统的一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5.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技术、操作等要素,单靠技术或单靠管理都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将各种安全技术与运行管理机制、人员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

6.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由于政策规定、服务需求的不明朗,环境、条件、时间的变化,攻击手段的进步,安全防护不可能一步到位,可在一个比较全面的安全规划下,根据网络的实际需要,先建立基本的安全体系,保证基本的、必须的安全性。随着今后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及应用的增加,网络应用和复杂程度的变化,网络脆弱性也会不断增加,调整或增强安全防护力度,保证整个网络最根本的安全需求。

7.等级性原则

等级性原则是指安全层次和安全级别。良好的信息安全系统必然是分为不同等级的,包括对信息保密程度分级,对用户操作权限分级,对网络安全程度分级(安全子网和安全区域),对系统实现结构的分级(应用层、网络层、链路层等),从而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对象,提供全面、可选的安全算法和安全体制,以满足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各种实际需求。

8.动态发展原则

要根据网络安全的变化不断调整安全措施,适应新的网络环境,满足新的网络安全需求。9.易操作性原则

首先,安全措施需要人为去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其次,措施的采用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数据采集系统微机原理课设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 术课程设计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第一部分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内容(论文阐述的问题) 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 基本要求:要求具有 8 路模拟输入 输入信号为 0 —— 500mV 采用数码管 8 位,显示十进制结果 输入量与显示误差 <1%

发挥部分: 1、速度上实现高精度采集 2、提高系统精度 3、设计抗干扰性 二、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 1. 计算说明书部分: 数据采集是指将压力、流量、温度、位移等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的过程,相应的系统就称为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的任务,就是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取得所需的数据。同时,将计算机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或打印,以便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控。 数据采集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他的精度和速度。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应有尽可能高的采样速度。 数据采集系统应具有功能: 1)数据采集 计算机按照选定的采样周期,对输入到系统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称为数据采集。 (2)模拟信号处理模拟信号是指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模拟信号处理是指模拟信号经过采样和 A/D 转换输入计算机后,要进行数据的正确性判断、标度变换、线性化等处理。 (3)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指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后,需要进行码制的转换处理,如 BCD 码转 换成 ASCII 码,以便显示数字信号。 (4)屏幕显示 就是用各种显示装置如 CRT、 LED 把各种数据以方便于操作者观察的方式显示出来。

(5)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是就是将某些重要数据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上。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 8259 作为中断控制器, 8255 作为并行接口, ADC0809 作为模数转换器。 2、图纸部分: 含有总体设计的功能框图、所用各种器件的引脚图、内部逻辑结构框图以及相应器件的真值表,还包括总设计的硬件连接图及软件设计流程图等。 第二部分 一、设计指标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基本要求 :微型计算机最小系统 具有 8 路模拟输入 输入信号为 0 —— 500mV 采用数码管8位,显示十进制结果 输入量与显示误差<1% 中断方式 二、设计方案论证 考虑本数据采集系统要求,该系统的功能框图如下: LEDfi 示 1--- TT----- 模拟量籀人‘;放大器 =A/D转换器二;中断控制器一「8088CPU | 图1系统功能框图

一个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方案

一个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方案 、需求分析 设计、建造、安装并一个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完成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4 个部分: (1)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中,应分析网络工程项目,明确网络工程的建设目标,并完成分组和角色分工,为网络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做好准备。 (2)网络工程设计在网络工程设计阶段,按照网络工程设计的步骤,进行网络设计和详细规划,并进行综合布线设计。 (3)网络工程施工 在网络工程施工阶段,按照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在实验室模拟公司环境进行网络工程施工。 (4)网络测试和验收 实现小型局域网设计、建造、安装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网络系统总体设计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应用系统的需求,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网络系统主要是完成将所有网络设备连网工作,即通过网络设备将信息点与中心网络系统可靠地连接起来,为当前的各种应用环境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提供运行环境支持。开放性:采用开放性的网络体系,以方便网络的升级、扩展和互联;同时在选择服务器、网络产品时,强调产品支持的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 1、可扩充性:从主干网络设备的选型及其模块、插槽个数、管理软件和网络整体结构,以及技术的开放性和对相关协议的支持等方面,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扩充性; 2、可管理性:利用图形化的管理界面和简洁的操作方式,合理地网络规划策略,提供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使日常的维护和操作变得直观,便捷和高效; 3、安全性:内部网络之间、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之间的互联,利用VLAN/ELAN防火墙等对访问进行控制,确保网络的安全; 4、投资保护: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采用的网络架构和设备充分考虑到易升级换代,并且在升级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投资; 5、易用性:应用软件系统必须强调易用性,用户界友好,带有帮助和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Web查询。 本课题设计主要有如下几个要求: ①针对网络工程项目地理位置、网络应用需求、信息点数量、网络性能需求等情况写出需求说明书; 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编写网络设计方案,画出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图,同时编写IP 地址/VLAN 规划表、 用户及权限分配表、网络设备选型配置计划、信息点分布情况表;

数据采集软件用户使用手册范本

省应急平台 数据采集软件用户使用手册 辰安科技股份 2020年6月

前言 省应急平台数据采集软件是省应急平台的配套软件,用于收集省应急平台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预案库、案例库、知识库和文档库等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地名库和专业地理专题图可通过本软件收集,其他地理信息数据和事件信息数据库、模型库的数据不通过本软件收集。

目录 1.第一章软件安装与启动 (1) 1.1光盘文件说明 (1) 1.2运行环境要求 (1) 1.3系统安装与卸载 (1) 1.3.1安装 (2) 1.3.2卸载 (8) 1.3.3可能问题 (9) 1.4软件启动 (10) 2.第二章数据录入 (11) 2.1选择数据类别 (11) 2.2录入界面简介 (12) 2.3添加记录 (13) 2.4保存记录 (15) 2.5删除记录 (17) 2.6关联数据录入 (17) 2.7扩展数据录入 (19) 3.第三章数据导航 (21) 3.1查找记录 (21) 3.2第一项记录 (22) 3.3前一项记录 (23) 3.4下一项记录 (24) 3.5最后一项记录 (24) 3.6数据列表区导航 (25) 4.第四章最佳实践 (27)

第一章软件安装与启动 1.1 光盘文件说明 光盘上的文件包括setup.bat、数据采集软件.msi文件、Access 2010 Runtime.exe文件,说明如下表: 1.2 运行环境要求 数据采集软件所需运行环境的最低要求如下表: 1.3 系统安装与卸载 如果机器已安装过本程序,请先卸载(参照 1.3.2 卸载),再安装(参照1.3.1)。

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研发方案

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需要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 (1) 公司有1000 台PC (2) 公司共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要求有限制,公司有若干个跨省的分公司 (3) 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 (4) 公司有自己的OA 系统 (5) 公司中的每台机能上互联网 (6)核心技术采用VPN 根据以上6 个方面的要求说明提出一个网络设计方案 目录 前言 一、工程概述 二、需求概述 三、网络需求 1.布线结构需求 2.网络设备需求 3.IP地址规划 四、系统需求 1.系统要求 2.网络和应用服务 五、存储备份系统需求 1.总体要求 2.存储备份系统建设目标 3.存储系统需求 4.备份系统需求 六、网络安全需求

1.网络安全体系要求 2.网络安全设计模型 前言 根据工程招标书的招标要求来细化为可执行的详细需求分析说明书,主要为针对工程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详细的需求状况以及需求模型,作为制定技术设计方案、技术实施方案、技术测试方案、技术验收方案的技术指导和依据 一、工程概述 1. 网络部分的总体要求: 满足集团信息化的要求,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路。 能够可靠的运行,较低的故障率和维护要求。 提供安全机制,满足保护集团信息安全的要求。 2. 系统部分的总体要求: 易于配置:所有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系统应该是易于配置和管理的,并保障客户端的方便使用。 更广泛的设备支持:所有操作系统及选择的服务应尽量广泛的支持各种硬件设备。 稳定性及可靠性:系统的运行应具有高稳定性,保障7*24 可管理性:系统中应提供尽量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工具,便于系统管理员在任何位置方 更低的TCO:系统设计应尽量降低整个系统和TCO(拥有成本) 安全性:在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应用上应采用多种安全手段保障网络安全。 除了满足上述的基本特征外,本工程的设计还应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及兼容性,

DCS数据采集及展现系统使用说明书

中粮生化能源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工程DCS数据采集及展现系统使用说明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慧通新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IT HUITON CINEE INFO & TECHNOLOGY CO.,LTD 2007年12月

版本说明 本手册是随同中粮ERP产品一同发布的,产品如有扩展,该手册中将不再体现。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6 by 哈尔滨工大慧通新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本书任何部分内容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节录、翻印或传播。

目录 第1章阅读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册内容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使用约定..........................................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系统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本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操作角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与其他系统的联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公用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界面图标按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界面文字按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基础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点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项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组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项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颜色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项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组信息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企业网络工程设计方案第一章网络系统设计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展现全新的形象,某厂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协作和通讯,并和属下个部门互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型、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在本方案中,我们借鉴了大型高端网络系统集成的经验,充分利用当今最成熟、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对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方案。 1.2需求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标,可以把整个系统建设分成两个部分,即:网络平台建设和Internet/Intranet平台建设。 (1)网络平台是建立在结构化布线基础上的最基本的平台。可靠的网络平台是Internet/Intranet系统及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网络平台的设计应包括局域网的设计、广域网的设计。 (2)Internet/Intranet平台包括Intranet、Internet和Extranet。三者的关系如图: Extranet Intranet Internet Internet/Intranet系统具有客户端单一界面、易于使用的特点。在中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的平台建设中,Extranet部分对应于与各合作伙伴信息交流的相关部分。 网络系统主要是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以IP 和Intranet技术为技术主体、以核心交换机为交换中心、下属部门信息网络系统为分节点的多层结构、提供与各种职能相关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资源统一的网上应用系统,进一步

可扩展成为多功能网络平台。 总体目标是建立该企业的办公业务信息网络交换平台,集成下属各部门信息网络系统,功能齐全、技术先进、集成化的网络系统。 (一)设计网络需求如下: (1) 信息的共享; (2) 公司管理; (3) 办公自动化; (4) 高速Internet 冲浪。 (二)企业办公网主干和信息点需求及分布 拟建的企业网络主要涉及到四幢建筑物:行政楼(含附近的门卫)、 生产车间(含附近的厂区办)、运输楼(含附近的工段办)。这四幢建筑物之间拟通过光缆连接。网络中心和机房设在行政楼内。信息点需求为:行政楼:801个(含门卫1个) 生产车间:364个(含厂区办4个) 运输楼:20个(全为工段办) 主干网接入全球互联信息网外接(Internet),各子网再接入主干通信网。主干网接入Internet的方式可是有线综合宽带网,速率可在100Mbps左右。主干为千兆光纤线路,其它线路为超五类双绞线。 (三)投资预算 要求投资在20万元以内,包括局域网设计(可利用原有宽带设备),交换机设备,综合布线等。 1.3编制依据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1988 年 2 月26 日印发) (国家保密局1999 年12 月29 《计算机信息国际联网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日印发)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工程实施技术要求》 IEEE 工业标准:802.1d,802.1p,802.1q,802.1x,802.3,802.3u,802.3z 支持路由协议:IP 的RIP v1/2,OSPF,BGP-4;IPX 的RIP 多址广播协议:IGMP,DVMRP,PIM-DM,PIM-SM 网络管理协议:SNMP,RMON,RMON2

数据采集软件使用说明书

量表数据采集程序说明 (适用系统XP,2000,VISTA) 一.把量表用数据线连接到电脑,打开光盘数据包里面的“新版电脑采集程序”文件夹,再打开里面的“中文采集软件”文件夹,然后打开“FYData.exe”,出现如下窗口: 1→“打开”:打开原保存的测试数据记录;2→“保存”:保存当前的测试数据; 3→“预览”:打印预览;4→“打印”:打印; 5→“连接”:将量表的数据接口与计算机连接上; →“断开连接”:断开连接; 6→“提示”:数据超差时,出现“嘟”提示音; →“无提示”:数据超差时不提示; 7→“设置”:设置;详细说明见下文; 8→“退出”: 退出软件;

9→“清除”:删除所有已采集的数据; 10→“删除”:删除当前光标指定的数据; 11→“自动”:自动采样(采样时间在“setup”中设置); 12→“手动”:手动采样,按下此按钮,采样一次; 13→“序号”:采样序列号;14→“数据值”:采样数据值; 15→“误差值”:误差值=Value(数据值)-STD(标准值); 16→“P”:超差提示,“+NG”:超上公差;“-NG”:超下公差;“OK”: 在公差范围内,合格; 16→“4800”:显示的值是当前与计算机通信的连接速率; 17→“COM1”:显示与计算机连接的串口; 二.点击设置,出现如下界面: 操作者可以不填,自动采集间隔为2000毫秒每次,端口为连接电脑端口 三.点击公差进入公差设置,

单位:可选公制,英制 标准值:不能输入负数 上公差:输入上公差值 下公差:输入下公差值 注:拔出或者更换数据线时记得先点击“断开”,否则下次连接可能出现死机或者运行缓慢的情况。

BCBS《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十四条原则》

BCBS《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十四条原则》 编者按: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原则》的咨询文件。文件旨在改善银行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具体包括强化治理与基础设施、风险数据采集能力、风险报告做法和监管等方面的14项原则。 一、简介 (一)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一个最深刻的教训是,银行信息技术和数据架构不足以支持广泛的金融风险管理。许多银行缺乏快速准确采集银行集团层面、不同业务领域以及不同法律实体之间风险和风险集中度的能力。一些银行由于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管理风险,对银行自身及整个金融体系稳定造成了严重后果。为加强银行识别和管理全行风险能力,2009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第二支柱指引(监管检查程序),强调指出,良好的风险管理系统应当有适当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此外,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框架的关键要素》及其原则,处置当局及时共享集成的风险数据是十分重要的。提高银行采集风险数据的能力可以有效改善金融机构特别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可处置性。 (二)风险数据采集定义。在本文件中,风险数据采集是指根据银行的风险报告要求,定义、收集和处理风险数据,衡量银行对风险容忍度/偏好的能力。具体包括分类、合并或分解数据集。

(三)目的。巴塞尔委员会提出该原则,旨在提高银行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有效性。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改进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的长远利益将超过由银行承担的初始投资成本。 二、十四条原则 (一)强化治理和基础设施 原则1:治理—银行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应受到强有力的治理,与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原则和指导一致。银行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应该满足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进行全面记录和高标准验证;二是充分考虑新举措的影响,包括收购/资产剥离、新产品开发以及IT系统变化等;三是不受银行集团架构的影响。 原则2:数据架构和IT基础设施—银行应设计、建设和维护数据架构和IT基础设施,在满足巴塞尔委员会其他原则要求的基础上,不管正常时期还是压力或危机时期都能全力支持其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一是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应纳入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之中并分析其商业影响。二是银行应建立完整的数据分类与结构。三是风险数据和信息管理要职责分明。风险管理者要确保数据的使用在完全监督之下,银行决策者要确保数据的来源及时准确,相应的风险数据采集功能和风险报告机制与公司政策保持一致。 (二)完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 原则3:准确性和真实性—银行应能够生成准确和可靠的风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资料

一、需求分析 二、网络体系设计 三、设备选型 四、网络管理与安全 五、综合布线与设计 六、报价 (1)

1.1网络需求 山东劳动技术学院信息点分布 2、2栋教学楼机房61个*48 85间理论教室每间1个 4栋教学楼全部是理论教室,共47间,每间教室至少2个信息点 教师办公200个信息点 行政楼2000个信息点 宿舍楼180个信息点*12栋 共6660个信息点 (2)

基本功能 DNS、E-mail、Web、BBS、BOLG、考试 划分VLAN,通过三层路由相互通信 设置权限 所有计算机接入Internet 网络需求 知名厂商主流产品 核心交换机应考虑扩展性,并且考虑光纤接口,核心交换机应支持VLAN划分,支持三层交换,支持多样化的管理,支持对服务质量的优化 二级交换设备选择性能价格比较高的适合配线间使用的交换机,应有相应的千兆上连端口,支持VLAN及多样化管理和服务质量优化。 千兆为主干,10/100到桌面,合理划分VLAN、规划IP分配和实现三层交换间路由 (3)

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可管理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 5)灵活性和可扩充性6)稳定性和可靠性 (4)

(5)

vlan主机数解释网络号 vlan18核心层10.0.0.0/24 vlan2-vlan6248*61二、三栋机房1-61192.168.0.0/26-192.168.15 vlan6385二、三栋理论教室192.168.16.0/25 vlan64-vlan11049*47四栋理论教室1-47192.168.17.0/26-192.168.2 vlan111200教师办公室192.168.29.0/24 vlan112-vlan121200*10行政楼部门1-10192.168.30.0/24-192.168.3 vlan122-vlan130132*9宿舍楼1-9192.168.40.0/24-192.168.4 (6)

数据采集软件使用说明

数据采集软件使用说明 一.软件安装 点击数据采集系统的安装文件,按照指示安装 二.驱动程序安装 如果是购买的数据线是USB接口的,请先安装驱动程序,在“USB驱动程序”目录下,点击“CH341SER”文件,安装指示安装 三.界面说明 四.操作说明 1.连接 打开软件后,点击【打开设备】按钮,软件自动搜寻设备,当前值窗口将有数据显示,【打开设备】按键变为【关闭设备】。 如果弹出 则表示设备连接失败,请按照说明书所附的故障处理来检查原因。 2.参数设定 在设备连接和断开的状态下都可以设置系统参数,点击【参数设置】按钮,参数设置窗口数据变成绿色(见下图),表示可以修改,数据修改完成后,再点击此按钮,参数保存,窗口恢复原样。

参数说明 1)标准尺寸 表示零件的名义尺寸 2)上公差 允许与标准尺寸的上偏差值 3)下公差 允许与标准尺寸的下偏差值 4)采集间隔 数据自动采集保存的间隔时间 5)测量单位 采集数据的单位由用户自己定义,可以是毫米、英寸和度 6)提示音 在数据保存时选择是否需要提示音 7)工件名称 工件名称用户可自己命名 8)操作员 操作员名称用户可自己命名 3.数据保存 数据保存可以是手动保存和自动保存,点击【手动采集】按钮,数据可以保存一条记录,点击【自动采集】按钮,可以按照参数设定中自动采集的时间来自动记录数据,记录过程中再点击该按钮可以停止采集。 点击【清除记录】按钮,可清除当前记录的数据 点击【保存导出】按钮,可把数据保存成EXCEL格式文件,做进一步处理。 五.故障处理 如果点击【打开设备】,显示找不到可用串口,请按下面的提示检测问题 1)检测设备是否打开 2)检测数据线是否连接正常 3)检测数据线是否被电脑识别 a.如果是USB数据接口请检测驱动程序是否安装,并在WINDOW的设备管理器中 找到已安装的设备 b.设备管理器的检测方式: 选择“我的电脑”,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属性”,弹出下面窗口 然后再点击“硬件”这一栏

网络工程实施方案

XXX项目工程实施方案 XXXXXXXXXXX公司 200x年x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项目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力资源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网络总体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建网络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设备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命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端口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版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槽位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 IP地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地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互联地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域网互联地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局域网互联地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地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 VLAN和端口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VLAN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端口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路由协议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由协议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由协议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BGP自制系统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OSPF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OSPF区域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OSPF Router-id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OSPF Cost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割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割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割接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回退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9章配置脚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部设备配置脚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支机构设备配置脚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区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4604088.html, 山区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作者:王晓华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05期 摘要:在山区公路迅速发展的今天,因道路沿线自然条件制约,加大了山区公路线形设 计的难度,如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产生交通事故。目前,在我国平原微丘区公路建设中已广泛应用现行公路技术标准中的相关设计指标,但山区公路建设起步晚,对山区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研究不多,如何保证路线内平纵线形设计合理、有效,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山区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U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5-0113-01 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交通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公路建设质量问题。为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需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路网建设。山区公路因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气候恶劣及施工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公路建设行业发展的瓶颈。为提高山区公路施工质量,确保行车安全,必须重视山区公路设计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指标,保证道路设计线形符合自然地形条件,纵断面设计合理、可行。同时,准确把握山区公路的特点、难点,最大限度减小对沿线生态环境的损害,降低交通事故率,提高安全系数。 1 山区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1.1 道路线形的连续性及行驶的舒适性 设计山区公路线形时,应保证其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与车辆行驶运动学、动力学理念相符,并能充分考虑驾驶者的视觉、心理需求。为此,在线形设计中应保证具有连续性、舒适性,且与沿线环境协调。 (1)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时,应确保竖曲线涵盖于平曲线内,也就是说相比竖曲线长度范围,平曲线应长一些。这样可保证向凸形竖曲线起点驶入时,驾驶者视觉不受影响,可看到平曲线的始末端,提前做好平曲线转弯判定。 (2)保证道路线形平曲线和竖曲线设计技术指标值均衡,在视觉上达到线形连续变化的效果,避免驾驶者出现心理不适,降低操作难度。 1.2 道路线形技术指标的均衡性

通用大数据采集系统操作流程

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的操作 目录 海关完税凭证发票(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操作流程 (1) 一、海关凭证抵扣,在通用数据采集软件里,分6步操作 (1) 二、以上6个步骤的具体说明 (1) 三、常见问题 (4) 铁路运输发票的操作流程 (6) 一、运输发票抵扣,在通用数据采集软件里,分6步操作 (6) 二、以上6个步骤的具体说明 (6) 三、常见问题 (9)

海关完税凭证发票(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操作流程 一、海关凭证抵扣,在通用数据采集软件里,分6步操作: 1、下载安装软件到桌面 2、打开软件第一步‘新增企业’(录入公司的税号和全称) 3、软件里第二步‘新增报表’(设置申报所属期) 4、软件里第三步‘纵向编辑’(录入发票内容) 5、软件里第四步‘数据申报’(把录入的内容生成文件,便于上传国税申报网) 6、国税申报网上传录入的发票数据(第5点‘数据申报’生成的文件上传) 二、以上6个步骤的具体说明 1、下载安装软件到桌面 进入申报网页htt://100.0.0.1:8001—服务专区“软件下载”—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2.4(一般纳税人版)右键目标另存为—ty24双击安装—安装完成桌面上出现图标 2、打开软件第一步‘新增企业’(录入公司的税号和全称)

进入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后,点击‘新增企业’,输入本企业的税号与公司名称,输完后点击确定。 3、软件里第二步‘新增报表’(设置申报所属期) 鼠标左键点左边”目录”-“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点中后,右键点“新增报表”或点击上方的新增报表,所属区间就是选企业要抵扣的月份,选好后点击确定 4、软件里第三步‘纵向编辑’(录入发票内容) 点新增企业下方的“纵向编辑”,弹出“记录编辑”窗口,同一条记录要录入两次发票信息,第一次录入发票信息,全部填好后,点保存并新增,弹出” 数据项目确认”的窗口,第二次录入发票信息。 ●第一次发票录入信息详细说明如下:

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023******* 所在院系:信息与通信技术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入学时间:2010 年9 月导师姓名:职称/学位:讲师/博士 导师所在单位: 完成时间:2014 年 5 月安徽三联学院教务处制

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本篇论文讲述了在单片机的基础上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在此设计过程中需要的硬件很多,但主要是以单片机为核心。单片机的作用有很多,而且能够满足本设计所需要的功能即数据的采集和通信之间的控制。本设计分为软硬件两个模块,其中后者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单片机以外还有A/D模数转换模块,显示模块,和串行接口等一些模块接口部分。数据采集并且响应主机的命令主要是从机的职能。如果打算通过从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数转换,重要一点是使用模数转换器也就是即将用到的ADC0809(8分辨率的D/A转换集成芯片)将8路被测电压进行模数转换,串行口将转变后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显示都是由上位机负责,所采集的数据利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在该系统中,软件是在设计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中软件部分主要是在KEIL环境下使用我们之前学习过的C语言进行对数据采集系统、模数转换系统、数据显示、数据通信等程序的设计。 关键词:数据采集系统;89C52; ADC0809;MAX232; LED

Design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SCM Abstract:The film tells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data collected microcontroller collection system design, hardware design process requires a microcontroller core is mainly, connection between analog and digital domains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an indispensable bridge.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data acquisition is as the center of gravity, so the microcontroller core part of the hardware of this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data acqui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to choose modular design USES MCU to complete, also includes A/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serial interface section. Data acquisition and command response of the host is mainly from the machine functions. If want to us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achine, modulus conversion, important is to use the measured voltage will be 8 road of adc, modulus conversion, serial port to transmit the data after a switch to PC, data receiving, processing and display are made by PC, data collected by the use of LED to display. The main part of which software is in KEIL environment, using C language for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alog-digital conversion system, the data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procedures. Keyword:Data acquisition;AT89C52;ADC0809; MAX232;LED

数据采集系统简介研究意义和应用

一前言 1.1 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信息的过程。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TLC549模数转换芯片和单片机的设备,可以把ADC采集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微处理器的简单处理而交予数码管实现电压显示功能,并且通过与PC的连接可以实现计算机更加直观化显示。 1.2 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 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数据采集的在多个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它是计算机与外部物理世界连接的桥梁。利用串行或红外通信方式,实现对移动数据采集器的应用软件升级,通过制订上位机(PC)与移动数据采集器的通信协议,实现两者之间阻塞式通信交互过程。在工业、工程、生产车间等部门,尤其是在对信息实时性能要求较高或者恶劣的数据采集环境中更突出其应用的必要性。例如: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各行业中,常常利用PC或工控机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这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如液位、温度、压力、频率等。现在常用的采集方式是通过数据采集板卡,常用的有A/D 卡以及422、485等总线板卡。卫星数据采集系统是利用航天遥测、遥控、遥监等技术,对航天器远地点进行各种监测,并根据需求进行自动采集,经过卫星传输到数据中心处理后,送给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 1.3 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TLC549的工作时序控制,常用的单片机编辑C语言,VB 串口通信COMM控件、VB画图控件的运用等。 本课题研究目的主要是设计一个把TLC549(ADC)采集的模拟电压转换成八位二进制数字数据,并把该数据传给单片机,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在实验板的数码管上实时显示电压值并且与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示波器连接,实现电压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网络工程实施方案(模板)

网络工程实施方案(模板)1 网络实施方案模板网络实施方案模板 网络工程实施方案 一、到货前准备1、项目人员组织结构及分工项目经理:工作容及围:负责项目的总体协调商务负责:工作容及围:负责与商务相关的工作技术负责:工作容及围:负责项目的总体实施工程技术人员:CCIE CCNP CCNA 工作容及围:CCIE 和CCNP 为项目实施的技术把关,CCNA 负责实施方案的制作和项目的具体实施 2、工程时间安排、工程进度安排工程时间安排、预计9 月初设备全部到货,总预计 4 至 5 周时间完成工程。具体安排如下:根据项目各子任务的工作量估算以及我们对网络工程的经验,制定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格。表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工程安排设备订购设备到货验收系统安装工程现场培训系统整体测试系统验收测试合同

签定—9.1 9.2 9.3—9.26 9.27-9.28 9.29—10.7 10.8 系统安装工程具体分解以下的子任务:中心和汇聚交换机的模拟环境联合调试 4 天-1-

网络实施方案模板网络实施方案模板 主干切换各边缘交换机的调试广域网和CACHE507 的调试VPN 和ACS 的调试省专网和卫星烟草专网的PIX 调试ACL 和QOS 的设置网管软件的安装与调试设备配置文件与IOS 备份3、IP 地址的划分,VLAN 的分配地址的划分, 3天4天3天4天1天2天2天1天 配合计算机中心整理虚网分配,将相同职能部门划分为同一虚网.并制成表格。1)包括三部分:包括三部分:综合办公楼:服务器区、销售、领导、技术、财务、会议室、各楼层办公室(待细化)、互联网访问、联合工房包括:生活区右侧、生活区左侧、能源动力中心、三层中控室、二层备件库、物流中控室、质检室厂房辅区包括:机修车间办公室、机修车间及备件库、锅炉房、门卫2、烟叶库A、烟叶库B、烟叶库C、烟叶库 D 三部分的VLAN 要做到各自独立划分,IP 子网互不重叠。分配有两种方案:2)IP 分配有两种方案:用户分配静态IP 地址或从DHCP 服务器动态获得IP 本方案采用动、静态分配结合的方法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