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

合集下载

省略号的用法与注意事项

省略号的用法与注意事项
(4)、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省略号的用法与注意事项
省略号是表明文句中省略内容的标号。省略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省略。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
一.引文
二.重复性词语
三.类似语句
四.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沉默:
例:
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同: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
3、表语言断断续续。
例:
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例:
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例:
“可恶!然而…。”四叔说。
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可滥用省略号。一是省略号后语境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3)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

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法关于“省略号”的作⽤(⼀)1.表⽰语意未尽;2.表⽰话未说完;3.表⽰说话时断断续续;4.表⽰列举事物的省略;5.表⽰静默或思考;6.表⽰语⾔中断;7.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8.表⽰引⽂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9.表⽰重复词语的省略.(⼆)省略号(……),⼜称删节号,⽤于省略原⽂的符号,中间不能断开,不能⽤在⼀⾏之⾸。

“引⽂的省略,⽤省略号标明。

”“举例的省略,⽤省略号标明。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省略号标⽰。

”“⽤在表⽰节省原⽂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

”省略号省略号是表明⽂句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省略号的主要⽤法是表⽰省略。

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是引⽂;⼆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种⽤法:1、表⽰沉默,⽆语:例:何为:梅伯母的⾝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2、表语⾔中断:例: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中断,但两者有不同:破折号表语⾔戛然⽽⽌,省略号表余⾳未尽。

3、表语⾔断断续续。

例:上级……派我……到这⼉……⼯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例: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例:"可恶!然⽽……。

"四叔说。

6、话还未说完被别⼈前去说了。

例:孔⼄⼰睁⼤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清⽩……”“什么清⽩?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破折号的⽤法有:①表⽰对上⽂的注释,说明;②表⽰意思的连续和跃进;③表⽰说话的迟疑或意思的转折;④表⽰说话的中断或声⾳的延续;⑤表⽰引出下⽂和总结上⽂。

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 ) ⑵我⼜发现了⼀块“绿洲”⼀⼩镇的⽂化站有⼏百册图书。

省略号的用法六种用法造句

省略号的用法六种用法造句

省略号的用法六种用法造句省略号是一种标点符号,可以在书写中起到多种作用。

它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义效果,能够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

下面将介绍省略号的六种常见用法,并给出相应的例句。

一、表示停顿或迟疑省略号可以用来表示说话者停顿或迟疑不决的情感或语气。

例如:1.她看了看鲜花,轻声说道:“这朵……我要送给你。

”2.他思考了片刻,然后问道:“你真的认为……我们可以改变现状吗?”二、表示言不由衷或含蓄省略号可用于表示说话者没有完全表达自己所想或采取含蓄措辞的意图。

例如:1.他笑着说:“这个想法挺好……但我还是有些担心。

”2.她叹了口气:“也许我应该离开这里……开始一个新的生活。

”三、表示悬念或故弄玄虚省略号可以用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制造悬念或故弄玄虚。

例如:1.他眉头紧锁,说:“事情并不像你所想的那样……”2.她脸上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你会在这里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四、表示语句不完整或省略部分省略号可以用于表示语句不完整或省略部分内容。

例如:1.我买了一件红色运动衫,而他买了一件黑色…2.她爸爸是医生,妈妈是老师…他们都很忙。

五、表示声音或情感的渲染省略号可以用来渲染描述中的声音或情感。

例如:1.“轰隆……”一阵巨大的雷声传来。

2.她走近看着那座山,“哇……真壮观!”六、表示文本引用或注释省略号可以用于文本引用时,表明删除了原文中的部分内容;也可用于注释时,表示对原文进行适当修改或概括。

例如:1.原文:“有些人追求财富……而其他人则追求幸福。

” 改编:“有些人追求财富……其他人则追求幸福。

”2.原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注释:“……明天将永无尽头。

”综上所述,省略号具有六种常见的用法。

它可以用于表示停顿或迟疑、言不由衷或含蓄、悬念或故弄玄虚、语句不完整或省略部分、声音或情感的渲染以及文本引用或注释。

在写作中,合理使用省略号能够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读者的注意。

然而,在使用时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使用而影响文章的流畅性和理解性。

省略号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省略号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省略号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一、省略号号的意义和作用省略号是一种特殊的标点符号,由三个连续的圆点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在文章中表示意思未尽、有所省略或引起读者想象等。

正确使用省略号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韵味,并且突出重要内容。

但是,过度或不当地使用省略号可能会导致误解或降低文章的表达力。

因此,了解省略号的正确用法至关重要。

二、省略句子中词语或句子的用法1. 表示意思未尽:当我们在引用文章、对话或者其他文本时,为了避免冗长或者提取出关键信息,在适当处使用省略号进行表示可以让读者明白原文缺失部分:原文:“她拿起画笔,沉浸其中……”→ 我们可以引述为:“她拿起画笔……”2. 表示故事情节发展:在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为了增加悬念感和吸引读者注意力,在适当位置通过省略号把握节奏和张力:原文:“他迈着沉重的步伐朝向大门,一转身,站在门前的是……” → 改为:“他迈着沉重的步伐朝向大门,一转身……”3. 表示语气的变化:通过使用省略号可以传达出言外之意、疑问或者表达感叹等情感。

这种用法常见于对话、叙述或描述中:例1:“他说他会来……” → 强调“他说”,暗示了对方并未兑现诺言。

例2:“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旅行吗?……” → 表达了犹豫或期待答案的不确定心情。

三、省略长文的内容有时候,在文章引用或者摘录其他人作品时,并非每个字都值得详细描述。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省略号舍去冗余信息,突出关键内容: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我们可以引用为:“春江潮水连海平…滟滟随波千万里。

”四、需要避免过度使用省略号虽然省略号有其特殊的用途和魅力,但在写作时也需要谨慎使用。

过度使用省略号可能导致文章失去流畅性和清晰度。

以下是需要避免的情况:1. 重复使用省略号:省略号在一段话或文章中多次出现可能引起读者疲劳和困惑,因此需要控制使用频率。

2. 异常延伸采用省略号:有时候在句子中进行思考或描写,并不需要使用省略号来强行展示停顿,这样会使句子产生过多的断裂感。

省略号的使用方法

省略号的使用方法

省略号的使⽤⽅法 省略号表⽰⾏⽂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

被省略的语⾔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诗⾏以⾄若⼲个段落。

语⽂写作中应该怎么使⽤省略号呢?⼀起和店铺来看看省略号的⽤法吧! 省略号的⽤法 (1)引⽂的省略,⽤省略号标明; (2)列举的省略,⽤省略号标明; (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省略号标⽰(1995年《标点符号⽤法》); (4)表⽰静默或思考。

通常⽤法: ⼀、引⽂中 ⼆、列举 三、重复词语 四、说话断断续续 五、意在⾔外 六、语意难尽 七、语⾔中断 ⼋、含糊其辞 九、表⽰沉默 ⼗、数字延续 ⼗⼀、语⾳延长 ⼗⼆、话未说完 标点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可有可⽆的不保留,如果有助于表达⽂意,可酌情保留。

⼀般地说,句末点号保留,顿号不保留,逗号和分号是否保留看需要,看是否有停顿。

避免在省略号前后同时保留两个点号,或前或后只保留最需要的⼀个,前⾯保留了,后⾯就不要再保留,反之亦然。

与等不同 表⽰列举未完有所省略时,省略号的作⽤相当于“等”“等等”“之类”。

⽤省略号,就不必再⽤“等”“等等”或“之类”;⽤“等”“等等”或“之类”,也就不需要⽤省略号了。

使⽤中常见有两者并⽤的。

例如:“报告⽂学的主题、题材、类型、风格……等应该是异常丰富的。

”“春花什么都没带,所需的⽇⽤杂品全都是娟姐到⼩卖部替她买来的:热⽔瓶,脸盆,⽑⼱,⾹皂,⽛刷,⼿纸,镜⼦,剪⼑……之类。

”前例应把省略号去掉,保留“等”。

后⼀例可保留省略号,去掉“之类”。

省略号的误⽤ ⼀、该⽤⾔辞⽤了省略号 (1)我国第⼀枚地对空导弹、第⼀台航空发动机,还有……都在这⾥诞⽣。

(2)我国第⼀枚地对空导弹、第⼀台航空发动机等都在这⾥诞⽣。

例(1)是连贯的说明,不是列举省略或说话中断,既然⽤了“还有”,就得把还有什么说出来,不能以省略号代替⾔辞。

如果是列举的省略,“还有”⼆字不能⽤,要使省略号与列举的项⽬直接相连。

但这⾥列举的项⽬还太少(不到三项),以不⽤省略号为好,可在“发动机”后加“等”,把“还有……”删去,如例(2)。

省略号的作用及说明方法

省略号的作用及说明方法

省略号的作用省略号(……),又称删节号,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用在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禁等。

”省略号省略号是表明文句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省略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省略。

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一是引文;二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沉默:例: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2、表语言中断:例: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同: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

3、表语言断断续续。

例: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例: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例:"可恶!然而……。

"四叔说。

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不可滥用省略号。

一是省略号后语境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3)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

(4)、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解读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解读

对于省略号的用法,教师讲读课文时都比较重视,常借省略号这无文字处引导学生思考、联想,而对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则关注较少。

小语教科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点号使用的范例,不可否认,也有个别例句的使用欠妥。

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分类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句进行解读,以供教师教学参考。

一、省略号前加点号例1: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例2: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穷人》)例3: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穷人》)例4:延安八路军子弟小学的孩子们勤奋学习,如饥似渴地读书,师生自己动手做“书”,……这些消息传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传到周恩来同志的耳朵里。

(人教版审定本五年级下册积累·运用一《延安的孩子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薛金星主编)中这样表述:“一般来说,在省略号的前面,如果句子的意思已经表达完了,说明这个句子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么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

”“如果省略号前面的句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原则上不加标点。

”例1、2、3的省略号前面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分别加了句号、问号、叹号(句末点号),是正确的。

而例4的省略号前面加了逗号,这个逗号该不该加,教师意见不一。

笔者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没有表达完,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省略号前面不宜用句内点号,建议把逗号删去。

二、省略号前不加点号例1:看,你们都瘦得……(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例2: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例3: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例4:一边扭着秧歌,女同志们又齐声唱起歌来: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人教版审定本五年级上册第6课《狱中联欢》)己的爱。

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精编版

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精编版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理?一概省略?全部保留?还是……?纯属多余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理,在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文件中的例句,其实已经提供了答案。

请看例句:“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这里省略号前后都没有其他点号。

我觉得应该照此办理。

道理其实很简单,既然连文字都省略了,标点符号还留着干啥?(赵乙)大势所趋:不用我查了鲁迅的《呐喊》,省略号共用了二百多处。

多数是点号用在前面,如“杀革命党。

唉,好看好看,……”;一部分干脆不用,如“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而用在后面的最少,只有《药》三例,《明天》二例。

如:“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由此可见,省略号前后标点的用法,确实是个问题,不但各人的处理方法不同,就是同一作家,也会“随心所欲”。

依我的看法,不用是大势所趋。

不用,既不影响读者对语言的理解,又符合方便经济的原则,何乐而不为呢?(娄底)顿号可省请看下列句子:“走进商场,琳琅满目,家用电器空调、冰箱、电视机、录音机、……可谓应有尽有。

”这里,省略号前的顿号是应该省去也是必须省去的。

这是因为,顿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既然“录音机”后面的词语已省略,顿号也就同时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因为词语和标点符号是不能并列的。

而这样的差错并不鲜见,如袁珂校注的《山海经》:“巫咸、巫即、……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省略号前的标点同样应该省去。

(李美仙)省略号是标号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省略号是标号而不是点号!省略号虽然也能起到停顿的作用,但这种停顿的提示是不明确的,因为省略号也可能省掉的是个别词语而不是整个句子,因此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人们往往会犹犹豫豫,不知如何掌握停顿和语气。

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阅读质量。

请读读下面这句话:“我想,你应该去看看黄哥、李姐……他们这一家人,早不是先前的景象啦!”一般人读到省略号处,总要试探地看看能否和后面连在一起,不敢轻易停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理?一概省略?全部保留?还是……?纯属多余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理,在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文件中的例句,其实已经提供了答案。

请看例句:“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这里省略号前后都没有其他点号。

我觉得应该照此办理。

道理其实很简单,既然连文字都省略了,标点符号还留着干啥?(赵乙)大势所趋:不用我查了鲁迅的《呐喊》,省略号共用了二百多处。

多数是点号用在前面,如“杀革命党。

唉,好看好看,……”;一部分干脆不用,如“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而用在后面的最少,只有《药》三例,《明天》二例。

如:“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由此可见,省略号前后标点的用法,确实是个问题,不但各人的处理方法不同,就是同一作家,也会“随心所欲”。

依我的看法,不用是大势所趋。

不用,既不影响读者对语言的理解,又符合方便经济的原则,何乐而不为呢?(娄底)顿号可省请看下列句子:“走进商场,琳琅满目,家用电器空调、冰箱、电视机、录音机、……可谓应有尽有。

”这里,省略号前的顿号是应该省去也是必须省去的。

这是因为,顿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既然“录音机”后面的词语已省略,顿号也就同时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因为词语和标点符号是不能并列的。

而这样的差错并不鲜见,如袁珂校注的《山海经》:“巫咸、巫即、……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省略号前的标点同样应该省去。

(李美仙)省略号是标号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省略号是标号而不是点号!省略号虽然也能起到停顿的作用,但这种停顿的提示是不明确的,因为省略号也可能省掉的是个别词语而不是整个句子,因此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人们往往会犹犹豫豫,不知如何掌握停顿和语气。

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阅读质量。

请读读下面这句话:“我想,你应该去看看黄哥、李姐……他们这一家人,早不是先前的景象啦!”一般人读到省略号处,总要试探地看看能否和后面连在一起,不敢轻易停顿。

与其让读者猜谜,还不如干脆加上点号。

一概加上容易规范,而视情况具体掌握,则难免继续出现混乱。

(孙山)不要舍本求末标点符号是文化发展的产物。

郭沫若曾说过:“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

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理,关键要看这些点号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有助于理清句子的结构,方便读者的阅读,那是万万省不得的。

比如:“这几年里,我去过山东、福建、浙江、安徽、四川、辽宁……福建、浙江的水,四川、辽宁的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省略号后面如果不加一个逗号或者句号,两个句子便有“粘连”在一起的感觉,造成视觉上的困惑。

为了省一个标点符号而导致行文眉目不清,岂不是舍本求末的做法?(钱翱)请看两个例句在说出我的观点以前,请大家先看两个句子:一、该厂可以生产电机、电表、电线……多种产品。

二、该厂可以生产电机、电表、电线……,多种产品在省级评比中获奖。

在第一个句子中,省略号后是不能加点号的,因为“多种产品”和“电机、电表、电线”是同位结构,它们是“生产”的宾语,中间不能用点号断开。

在第二个句子中,省略号后是不能不加点号的,因为“多种产品”和前面的句子没有关系,它是“获奖”的主语。

只有在省略号后加上句号或者逗号,这个句子的结构才清晰无误。

因此,我的观点是:有时,省略号后的点号是省不得的。

(陶廷桢)问号、叹号不可或缺省略号前面的句子,如果是疑问句或感叹句,其疑问或感叹语气自然紧附于后,同后面省略的内容无关,那么一定要用上“?”或“!”。

且看曹禺《日出》中的一个例句:“(连忙打电话)喂喂,是新报馆么?我姓潘,我是潘四爷呀! ……我找总编辑张先生说话。

快点!快点!……什么?出去了?他刚才?……哦,他刚出去。

……你知道他上哪儿去了么?……不知道?……混蛋!”这个句子中的省略号,是为了表现通电话时断断续续的说话过程。

在省略号的前面,既有叹号,也有问号,这就把“潘四爷”说话时的神态和腔调完全表现出来了。

我认为这样处理是合理的。

若是把这些符号去掉,非但达不到现在的表达效果,甚至连句子都会读不通顺。

(宏波)句子是否完整省略号前的点号如何处理,关键是看前面的句子是否完整。

如果是个完整的句子,问号、叹号毫无疑问应该保留,即使是句号同样也应该保留。

因为省略号不能改变前句既定的语义和语调。

不然,既会破坏前句的准确与完整,而且还会影响后句与前句的衔接和贯通。

省了一个标点,导致如此后果,这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情况便大不一样,不仅顿号应删,逗号、分号同样应该删去,因为这些标点只表示句内停顿,而紧随在后的省略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保留这些点号,只会隔断文气,影响阅读。

(刘理忠)冒号酌情处理省略号前如果是冒号,我认为应该酌情处理。

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省略号在引号内,冒号必须保留。

如:“出发前,王班长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记住我们班的传统。

‟”二、省略号和冒号直接连接,省略号后面还有其他文字,冒号应该保留。

如:“赵老师多次说过:……提问的人傻五分钟,不提问的人傻一辈子。

”三、省略号和冒号直接连接,省略号是引号内的最后部分或者在段末,冒号不宜保留。

如:“在这关键时刻,我想起了革命烈士方志敏曾经说过……”(李思)特殊语气特殊处理问号和叹号是用来表示特殊语气的,在省略号前应该保留,在省略号后同样应该保留。

否则,表达的意思可能适得其反。

“他去过北京、南京、上海……”和“他去过北京、南京、上海……?” 一个是陈述句,一个是疑问句,如果去掉后者的问号,怎么分得清楚?有时,句子中也许有疑问词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如“你怎么知道他去过北京、南京、上海……”但还是以用上问号为好,增加表述的清晰度。

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举过两个例子:“你以为……?”“这未免太……!” 这两个句子都没有说完,但作者为了表达特殊语气,用上了问号和叹号。

我认为这样处理是正确的。

(周其五)以不省略为上策有人说,连内容都省了,省略号后的标点为什么不能省?其实话不能这么说。

问号、叹号不能省,毋庸赘言,就是句号也不能省。

因为句号一省,两个句子就会“剪不断,理还乱”,相信读书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

非但如此,我现在想说的是,在省略号后面,连逗号、分号之类也以不省略为上策。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分清句子内部的结构,知道到哪里是正常的停顿,把内容省略和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之类区别开来,不至于因为缺一个点号而曲解了作者的意思。

(李坚)话说例外省略号前后能否保留标点符号,我基本上是个保留派,但仔细想想,也有例外,特提出以下几点,供各位参考:一、省略号用于句首,前后都可不加点号,如“……同志们,这张党员登记表的历史就是这样”。

二、省略号独占一行,标示该行省略或整段省略,前后都可不加点号。

三、省略号标示沉默不语,前后都可不加点号,如“………‟张闻天痛苦地摇摇头”。

四、省略号是引号内的最后部分,为了避免标点太多,版面显得琐碎,省略号后可以不加点号。

五、省略号位于段末,无“后顾”之忧,除特殊语气外,省略号后可以不加点号。

(吴柳)一个点号足矣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理,我的体会是可以全都不用,却不能全都用。

标点的作用是使文章眉目清楚,用上一个点号,足以达到目的。

如果前后都用,就会三个符号并列,有时还会出现引号,就会四个符号并列,实在有点“不堪入目”。

举个例子:“1964 年,作者回到北京,写出了一部长篇,还改编了一个剧本,……。

…文革‟开始,大祸临头。

”省略号前的逗号,实在是不必加的。

(郑维栖)编者附言本以为是一个小问题,谁知讨论起来却是众说纷纭,而且很难一言以蔽之。

编者认为首先要明确两个前提:一是这里讨论的是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引号、括号等标号可以照常使用,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二是点号是指本该有的点号,如要表现说话断断续续之类,原本没有点号可言,也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经过讨论,编者倾向于接受以下的观点:省略号前的点号,关键是看前面的句子是否完整。

凡是完整的句子,问号、叹号、句号均应保留,因为后句不应改变前句既定的语义和语气;如果是不完整的,除冒号要酌情处理外,逗号、分号、顿号皆不必或不该保留。

省略号后的点号,除处于段末或引号内句末者外,原则上皆应保留。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分清句子的结构,提高表达的清晰度。

这也正是我们使用标点符号的目的省略号的误用一、该用言辞用了省略号*(1)我国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还有……都在这里诞生。

(2)我国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等都在这里诞生。

例(1)是连贯的说明,不是列举省略或说话中断,既然用了“还有”,就得把还有什么说出来,不能以省略号代替言辞。

如果是列举的省略,“还有”二字不能用,要使省略号与列举的项目直接相连。

但这里列举的项目还太少(不到三项),以不用省略号为好,可在“发动机”后加“等”,把“还有……”删去,如例(2)。

二、在该用其他标点处用了省略号*(1)“其实你不该去信。

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说了半句就连忙咽住了。

*(2)“快去告诉丘吉尔,我已经找到那座失落的城市,它在……”他的话音未落便中箭身亡。

*(3)长了,又长了,还是长……这是近来观看一些电视连续剧的突出感觉。

例(1)(2)不是说话断断续续,而是突然中断,省略号改为破折号才对。

例(3)是题为《长长长》的文章中的一句话,作者翻来覆去讲的是一个意思,即嫌一些连续剧过长,没有其他意思被省略,省略号可以改为破折号以总括上文,突出作者的观感,也可把省略号改为逗号。

三、多用省略号*(1)为什么中小学生满口脏字?为什么一些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张口就是污言秽语……?*(2)所谓改编,就是把小说、话剧、歌剧、报告文学……等等文艺作品改写成电影剧本的意思。

*(3)第八届亚运会是规模最大的一届,但到底有多少运动员,多少记者,多少奖牌?……诸如此类的细节,只有查资料才能解决。

*(4)现在对信息有种种界说,但通常大都承认,如消息、信号、情报……特别是事实与数据,都是信息。

*(5)打开报纸,满纸“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云云,让人恨不得马上就掏钱。

*(6)世界上一年大约需要10亿双运动鞋,仅美国在1990年就买了1亿双……例(1)第二个问句是个完整的句子,末尾看不出有什么省略,省略号可删去。

如果问句后面有省略,要把省略号改在问号的后边。

例(2)(3)有“等等”、“诸如此类”的字样,不必重复使用表示同样意思的省略号。

例(4)省略号可改为逗号,前面有“如”字表示举例,不加省略号,读者也知道“信息”不限于所举的三种。

例(5)“云云”已表示有所省略,在加省略号是多余的。

例(6)“仅”表示只举一个例子,不用省略号读者也知道还有其他例子未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