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三 动能和势能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新人教版张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新人教版张
有力无距离 力与距离垂直
3.功的计算 距离 的乘积叫做 力 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___ (1)定义:_____ 功,用 W 表示. (2)定义式:W=Fs,s 表示在力 F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单位:焦耳,符号为“J”,1 J=1 N· m.
1.使用 W=Fs 计算功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哪个力 做功,找出在这个力 F 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 2.重力做功:W=Gh
解析: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C 对.
中 考 链 接
例.(2013年广东省)龙舟比赛是中国传统运动项目之一。 如图,某队龙舟和运动员总质量为2.5×103kg ,在一 次龙舟赛上,该队以1min40s 的成绩夺得500m比赛 冠军。已知该龙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龙舟和 运动员的总重力的0.12倍。 (1)该队的龙舟比赛在500m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 少? (2)如果把在比赛过程中该队龙舟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 运动,求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划船时的功率是多少? (g=10N/kg)
使同一物体分别沿着水平面、斜面和竖直方向移动相同
的距离 s,拉力 F1、F2、F3 所做的功分别是 W1、W2、W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W1>W2>W3 C.W1=W2<W3
B.W1<W2<W3 D.W1=W2=W3
解析:由功的定义 W=Fs 知选项 D 对.
中 考 链 接
例.(2011年广东省)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 水平推力推动重150N的箱子,4s内前进了6m, 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 ________J ;工人对木箱做功为________J ;箱 0 600 1.5 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1课时 功、功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
6
课堂精讲
实验序 小球的质量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


m/g
1
30
h/cm 10
距离s/m 4
2
30
20
16
3
60
10
8
(a)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___a_、__1_、__3_两个序 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b)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__b_、__1_、__2__两个序 号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 ____速__度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C 目录 ONTENTS
1
课前预习
2
课堂精讲
3
课后练习
4
能力提升
2
课前预习
1.动能:物体由于____运__动______而具有的能。物体的动能大小 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 它的动能就越___大____;物体的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它的 动能就越___大___。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____被__举__高_______而具有的能。重力势
6
能力提升
(7)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 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
6
能力提升
17、如图8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 度关系”的示意图。
(1)本实验研究的是_____钢__球_______(选填“木块”、“钢 球”或“斜面”)的动能与它的质量、速度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木__块__被__推__行__的__距__离______来比较动 能大小的,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转__换______(选填 “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突破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突破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突破单选题1、“引体向上”是中考体育考试选择项目之一,是衡量男性体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和项目之一。

如图,初三学生小阳正在进行测试,下列有关他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体重约500NB.双手对单杠的压强约为2.5×106PaC.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功约为20JD.做引体向上的功率约为500W答案:AA.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则体重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A符合题意;B.学生对单杠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双手的面积为100cm2,对单杠的压强p=FS=500N100×10−4m2=5×104Pa故B不符合题意;C.每次引体向上,上升的高度约为40cm,完成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W=Gh=500N×40×10-2m=200J故C不符合题意;D.一分钟做20个引体向上,所以该中学生引体向上的功率约为P=Wt =200J×2060s≈67W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将皮球从O点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球经过同高度的A、B两点时动能相等B.皮球在B点时动能可能大于C点时的动能C.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P时速度可能为零D.皮球在C点时的机械能可能小于在D点时的机械能答案:BA.将皮球从O点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由图可知,小球弹起的高度变小,说明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变小,且A点在B点之前,所以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点的机械能;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同一小球在A、B两点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小球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故A错误;B.皮球在B点时机械能大于C点时的机械能,B点高度大于C点高度,B点重力势能大于C点的重力势能,皮球在B点时动能可能大于C点时的动能,故B正确;C.小球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但是仍然能往右运动,说明小球还具有水平方向速度,所以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P点时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由前面解答可知,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变小,且D点在C点之后,所以皮球在C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时的机械能,故D错误。

(完整版)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归纳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B.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答案:A解析:A.推着小车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对物体施加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故A符合题意;B.搬而未起,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即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垂直,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关于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大B.越省力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小C.做功越慢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低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答案:D解析:可得功率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反映做功的快慢,做功多不一定功率大,故A错误;A.由P=WtB.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与机械的省力情况无关,故B错误;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所以功率小不能确定机械效率低,故C错误;D.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3、小明抛掷实心球时,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

关于实心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了惯性力B.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了小明的推力C.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D.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受到的,也不是力。

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惯性,故A错误;B.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实心球已脱离小明,小明不再给实心球推力,故B错误;C.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它的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D.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三 动能和势能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三 动能和势能知识点汇总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单位:焦耳(J)
2、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
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

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
势能就越大。

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与对应练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与对应练习

则在此过程中(

A、推力做了 1000J 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 20W C、重力做了 100 好的功 D、摩擦力为 50N
3. 一建筑工人用 50N 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 15m,小车受到的
阻力为
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 0.5m,这是由于小车具有
.在
上述小车前进的过程中,建筑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动能
;离地球中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这里卫星的势能
,动能
.
⑸滚摆上升下落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 能,下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最低点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 动能最小,下降过程反之。考虑空气阻力,滚摆每次上升高度减小,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
4
六、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__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__的大 小。
(4)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甲)
(乙)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J.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
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
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
2.知识结构:
(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有关.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11.3 动能和势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11.3 动能和势能

感悟新知
知2-练
实验中,为了更好地利用转换法比较物体动 能的大小,应尽量选择质量轻小的木块进行实 验 ,且应让木块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进行实验。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问题(1)应结合转换法分析,问题(3)、(4) 应根据控制变量法解答,问题(5)可联系 动能的影响因素判断。
感悟新知
知2-练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其动能大小是通过 __距__离__s__(填“高度h”或“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
感悟新知
知1-讲
3. 理解 (1)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 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2)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物体做的功越 多,说明某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越多。
感悟新知
知1-讲
深度理解: 功和能的区别:功是一个力对物体作用过程中
取得成效的物理量,是相对于一个过程而言的,是 一个过程量。能量是描述一个物体做功本领的物理 量,是一个状态量。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中考·西宁] 小李同学想要利用如图3 甲所示的装置来 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感悟新知
知2-练
(1)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 的__质__量___相同, 让小车从斜面上__不__同___( 填“相同” 或“不同”)的高度自由滑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 移动。
知2-讲
(4)实验结论: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中考 ·广西] 如图2 A 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 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 的同 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 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 一段距离s 后停下。完成 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 验,其中h1=h3 > h2,mA=mB < m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单位:焦耳(J)
2、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
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

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
势能就越大。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