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扇形统计图》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能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应用。

另外,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有一定的基础,这有助于他们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能够更快地掌握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理解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学校各科成绩的统计数据。

2.准备扇形统计图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据用图形表示出来。

进而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同时,展示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让学生初步掌握绘制方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5.1 扇形统计图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5.1 扇形统计图

20 30
40
10
(1)将统计表和统计图补充完整。
(2)统计表中100%表示什么意思?
参加各项目的 人数占总人数 的百分比的和 。
(3)上面的统计图是( 扇形 )统计图,整个圆表 示( 全班人数 ),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 表示( 各部分 )占总体的百分比。
(4)用上面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 。
450
11.8%
鱼、禽、肉、蛋类
600Leabharlann 15.8%蔬菜和水果类
900
23.7%
谷类
1800
47.4%
总摄入量
3800
100%
读一读统计表,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返回
种类
摄入量/克
油脂类 奶类和豆类 鱼、禽、肉、蛋类 蔬菜和水果类
谷类 总摄入量
50 450 600 900 1800 3800
约占总摄入量 的百分比 1.3% 11.8% 15.8% 23.7% 47.4% 100%
南海 350.493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扇形统计图 意义: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 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优点: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 数量之间的关系。
返回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5 数据处理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 认识扇形统计图
各类食物 摄入量占 总摄入量 百分之几。
返回
下图是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你能看懂吗?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图 这是扇形统计图,用整 个圆表示笑笑家一天各 类食物的总摄入量。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够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应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2.难点: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扇形统计图,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扇形统计图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扇形统计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扇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制作扇形统计图。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课件

蔬菜和水果类 23.7%
鱼、禽、肉、 蛋等类15.8%
奶类和豆类 11.8%
谷类47.4% 油脂类1.3%
探究新知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 总量 ),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 各部分数量占( 总量 )的( 百分比 )。
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做一做
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探究新知
读一读统计表,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 1.3%表示油脂类食物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之一点三。 ➢ 47.4%表示谷类食物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四十七点四。 ➢ 23.7%表示蔬菜和水果类食物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七。
……
探究新知
下面是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的,你能看懂吗?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统计图
情景导入
说一说,从图中你能获 取哪些信息?有什么样 的感受?
我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民平衡膳食宝塔图
探究新知
下表是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种类
摄入量/克
油脂类
50
奶类和豆类
450
鱼、禽、肉、蛋等类
600
蔬菜和水果类
900
谷类
1800
总摄入量
3800
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1.3% 11.8% 15.8% 23.7% 47.4% 100%
B:35%
答:扇形A表示总体的25%;扇形B代表35人,扇形C代表40人。
智慧屋
下图是六(4)班体育成绩统计图,你能算出及格的人数吗?
不及格2人 1-25%-30%-40%=5%
及格25% 优30% ( )人
2÷5%=40(人)
良40%
40×25%=10(人) 答:及格的人数为10人。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学课件

根据统计表绘制扇形统计图。
某化工厂各类人员情况统计图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统计图
1.3%:表示油脂类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1.3%。 11.8%:表示奶类和豆类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11.8%。 15.8%:鱼、禽、肉、蛋类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15.8%。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统计图
23.7%:表示蔬菜和水果类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23.7%。 47.4%:表示谷类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47.4%。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统计图
这是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 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统计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下面是某化工厂各类人员情况统计表
人员 类型
人数
工人 900
技术 人员
200
后勤 人员
100
干部 合计 50 1250
扇形统计图
下表是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种类
油脂类 奶类和豆类
摄入量/ 克
50
450
约占总摄入 量的百分比
1..8%
蔬菜和水果类 谷类
900 1800
23.7% 47.4%
总摄入量
3800 100%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统计图
(1)读一读统计表,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2)上图是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的,你能看懂吗?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扇形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扇形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了解可能较少,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此外,学生需要进一步培养从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培养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统计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活动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实例和小组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呢?从而引出扇形统计图。

2.认识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实例,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组成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扇形统计图可以展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制作扇形统计图:教师演示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过程,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4.分析扇形统计图:学生分组讨论,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5.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举例说明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统计的价值。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示,引导学生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难点: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扇形统计图模板、彩笔、剪刀、胶水。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扇形统计图模板、彩笔、剪刀、胶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促销活动的条形统计图、学校运动会的折线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统计图,说说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扇形统计图吗?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扇形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扇形统计图》是一节实用性很强的数学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并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知识,他们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统计表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统计图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制作扇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4) 中国耕地占世
(3)
中国人口占世
界耕地的7%。
界人口的19%。
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9%。
中国耕地约占世界耕地的7%。
中国用世界耕地的7%养活了世界人口的19%。
2.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
⑴一年级与六年级学生作息时间的分配有哪些不同? 一年级睡眠时间比六年级多。 一年级上课时间比六年级少。 一年级校内活动时间比六年级多。 六年级比一年级多了自习时间。
(1)妙想家各项支出情况统计图
伙食水电支出占总支出的45%。
其他
12%
购买衣服支出占总支出的21%。
饮食水… 文化教育22%
购买衣服 21%
文化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22%。 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12%。
妙想家饮食水电支出最多,
其他支出最少。
1.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亚洲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9.4%。
总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100%。 读一读统计表,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下图是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图
每种颜色的部分形状是扇形
摄入量最多
用整个圆表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总摄入量。
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 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类食物的 摄入量与总摄入量之间的关系。
亚洲29.4% 大洋洲6% 欧洲6.8%
大洋洲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
南极洲9.4% 欧洲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8%。
非洲20.2%
南美洲12% 南极洲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4%。 北美洲16.2% 南美洲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2%。
北美洲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6.2%。 非洲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0.2%。 亚洲陆地面积最大,大洋洲陆地面积最小。
2.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提示:2008年9月4日,教育部 在《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 方案》中提出,保证小学生每 天睡眠时间10时。
⑶你觉得六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够吗?你有什么好建议? 24×36%=8.64(时) 因为8.64时<10时 所以六年级睡眠时间不够
建议: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保证六年级学生每天睡眠10时。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数据处理
扇形统计图
xx中心小学各班人数统计图
人数
35
30
25
20
15
10
5
0





条形统计图
年级

条形统计图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xx10月1日气温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
下表是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油脂类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1.3%。 奶类和豆类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11.8%。 鱼、禽、肉、蛋类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15.8%。 蔬菜和水果类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23.7%。 谷类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47.4%。
摄入量最少
观察统计图,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时有什么特点?
1、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即单位”1” 。 2、用圆内各个小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 总数的百分比。 3、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即各部 分占总量的百分比,但不能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 少。
1.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天24时。
⑵你能根据统计图计算出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每天上课、校内外活动和
睡眠的时间吗?
一年级:
六年级:
上课 24×20.8%=4.992(时)
上课 24×25%=6(时)
校内外活动 24×25%=6(时) 睡眠 24×45.9%=11.016(时)
校内外活动 24×20.3%=4.872(时) 睡眠 24×36%=8.64(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