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小数》教案

第1节认识小数(一)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下经历通过商品价格认识小数的过程。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学会认识小数。

2.能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小数。

3.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

4.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

1.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会合作交流的学习经历。

重点难点

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例1的图片、与例1相配的价格卡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谈话引人:昨天,红红家附近新开了一家超市,可热闹了。你瞧,红红和小伙伴都看到了什么?(出示例1的图片)

哇!货架上摆满了这么多的商品。同学们,你都看到了哪些?

说一说。

学生1发言:

有可爱的小熊娃娃、气球、布娃娃,还有小汽车……

学生2发言:

还有这些商品的牌子。

好,大家观察得都很细心,这些商品的牌子表示的就是物品的价钱。接下来有谁能把自

己看到的商品和它们的价格说出来呢?

(从生活的角度自然构造情节,把学生的眼光引进课堂。这样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二、探索新知

1.“小小训练营”活动。

课件出示小熊娃娃等图片,请同学从自己的价格卡片中找出它的价格,比一比,看谁找得既快又准确。

请同学举起自己找到的相应的价格卡片。

好,现在有谁知道这些价格卡片表示什么意思?

小熊娃娃的价格卡片7. 25元

学生1发言:

我知道,买小熊娃娃需要7元2角5分钱。

布娃娃的价格卡片11.30元

学生2发言:

布娃娃的价格卡片表示一个布娃娃11元3角钱。

一只风筝的价格卡片8.80元

学生3发言:

买一只风筝需要8元8角。

……

2.认识小数。

好,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同学买东西时

绝对不会出错。

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价格卡片,观察一下这些数字,认识它们吗?有什么特点,跟我们以前见到的数一样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

师小结:都有我们平时见到的数字,还有一个圆圆的小点。

(1)小数:

像7.25,8.80,1.06,0.58这样的数,都叫小数。

(2)小数点:

刚才我们大家提到的这些数都叫小数,它们都有一个圆圆的小点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小数点。

让学生在价格卡片上圈出小数点。

(3)小数的读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依次向低位读,带有数位。如725读作七百二十五;880读作八百

八十。

小数的读法:从高位依次向低位读,小数部分不读数位。

7.25读作:七点二五

72.5读作:七十二点五

8.80读作:八点八零

88.0读作:八十八点零

注意:小数点读作“点”;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学生练习。

(4)小数的写法:

七点二五写作=7.25

八点八零写作:8.80

注意: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学生练习。

“我们一起做”活动。

同桌两人一个人随意读几个小数,另一个人写出相应的小数。

二人轮流进行。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1)给学生读题的时间,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连线,并自己试读。

(3)交流订正答案。

(4)同桌两人互读。

2.出示“练一练”第2、3、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节认识小数(二)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2~53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进一步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物品,经历用“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物体长度的过程。

3.初步了解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会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初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把用几米几分米几厘米表示的物体长度,改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出来。

难点: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教具学具

卷尺、第五单元实践活动中投沙包的成绩单。

教学设计

—、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数家族的,还记得是谁吗?

学生回答:小数。

昨天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种数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开门见山引入课堂,承前启后)

二、探索新知

1.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用直尺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

①直尺太短。

②课桌长度不是整数。

(2)请学生口答:

1000÷10=100÷10=10 ÷10=1÷10=

(在对小数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1)(2)介绍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自然恰当)

(3)总结: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也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常用小数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