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源皮距SS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体模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中心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机器等中心点:机架的旋转中心、准直器的旋转中心及治疗床的旋转中心在空间的交点。
PDD:百分深度剂量: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
等效方野:如果使用的矩形野火不规则野在其照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与某一方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相同时,该方形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或不规则照射野的等效方野。
MLC:多叶准直器:相邻叶片沿宽度方向平行排列,构成叶片组,两个相对叶片组组合在一起,构成MLC。
Bolus:等效组织填充物:包括石蜡、聚乙烯、薄膜塑料水袋、凡士林、纱布及其他组织等效材料。
在皮肤表面及组织欠缺的位置填入组织等效物,达到改善剂量分布的效果。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效应。
GTV:肿瘤区:是可以明显触诊或可以肉眼分辨和断定的恶性病变位置和范围。
'CTV:临床靶区:包括了可以断定的GTV和(或)显微镜下可见的亚临床恶性病变的组织体积,是必须去除的病变。
ITV:内靶区:包括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构成的体积。
PTV:计划靶区:是一个几何概念:包括ITV边界(ICRU62号报告)、附加的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和治疗中的变化。
确定性效应:是指受照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必然发生的辐射效应。
随机效应:发生概率与受照射的剂量成正比,但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主要表现为有法远期效应,包括恶性肿瘤和遗传效应。
TD5/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TD50/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4Rs:是指,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以及再群体化。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343)基础知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343)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A、细胞周期特异性B、细胞增殖动力学C、正常组织耐受性D、细胞凋亡2、题干:以下哪种剂量水平的放射治疗通常用于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A、0.5 GyB、2 GyC、10 GyD、20 Gy3、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导致放射性肺炎?A、照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B、照射剂量适中C、照射剂量超过常规剂量D、照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但照射范围广泛4、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剂量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因素?A、照射野的大小B、照射野的形状C、源皮距(源到皮肤的距离)D、患者体位5、题干:以下哪种放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的局部控制?A、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B、调强放射治疗(IMRT)C、电子线放射治疗D、粒子植入治疗6、题干:以下哪种放射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体部肿瘤?A、直线加速器B、模拟定位机C、CT模拟定位机D、γ刀7、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用于确定肿瘤靶区的外缘?A. 90%等剂量线B. 80%等剂量线C. 70%等剂量线D. 60%等剂量线8、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技术可以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A. 3D适形放疗B. 调强放疗C. 载波粒子放疗D. 重离子放疗9、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A. 单次大剂量照射B. 分次小剂量照射C. 单次低剂量照射D. 长时间连续照射 10、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以下哪个参数是评估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的关键指标?A. 最大剂量点B. 平均剂量C. 治疗剂量D. 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Dose Uniformity Index, DUI)11、肿瘤放射治疗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放疗计划设计的三大要素?A. 线束类型B. 治疗剂量C. 治疗时间D. 照射野大小12、以下哪种放射治疗技术属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A. 适形放疗B. 三维适形放疗C.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D. 刀射线放射治疗13、肿瘤放射治疗中,下列哪种剂量分布是正常组织接受剂量最小,而肿瘤组织接受剂量最大的?A. 等剂量线重叠B. 靶区剂量均匀分布C. 肿瘤剂量梯度分布D. 等剂量线集中14、以下哪项不是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主要步骤?A. 肿瘤定位B. 治疗计划评估C. 放射源选择D. 计划优化15、肿瘤放射治疗学中,以下哪种放射源被称为“快中子”?A. 60CoB. 192IrC. 6MV X线D. 10MeV电子16、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分布,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剂量分布总是均匀的,没有剂量热点B. 剂量分布是均匀的,但存在剂量热点C. 剂量分布不均匀,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优化D. 剂量分布不均匀,且技术手段无法优化17、肿瘤放射治疗学中,以下哪种剂量单位用于描述放射线的强度?A. 毫居里(mCi)B. 毫格雷(mGy)C. 拉德(rad)D. 西弗(Sv)18、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以下哪个参数通常用于确定治疗野的大小?A. 治疗目标体积(PTV)B. 临界器官剂量限制C. 治疗剂量D. 皮肤入射剂量19、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放射源?A. 铯-137B. 铅-208C. 氪-85D. 钴-60 20、关于放射治疗中靶区体积的定义,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GTV(Gross Tumor Volume):大体肿瘤体积B.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体积C.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体积D. ITV(Internal Target Volume):内部靶区体积21、肿瘤放射治疗中,哪种类型的剂量分布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最小?A. 靶区剂量分布均匀B. 靶区剂量分布不规则C. 靶区周围剂量梯度较大D. 靶区周围剂量梯度较小22、以下哪项不是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关键参数?A. 治疗靶区大小B. 治疗剂量C. 分次剂量D. 治疗时间23、下列哪项不属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A. 乏氧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B.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C.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D. 靶向放射治疗24、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分布,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高剂量区应与肿瘤体积完全重合B. 低剂量区应与肿瘤体积完全重合C. 高剂量区应远离肿瘤边缘D. 低剂量区应远离肿瘤边缘25、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用于治疗局部肿瘤?A. 5Gy/次B. 10Gy/次C. 15Gy/次D. 20Gy/次26、在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剂量分布的因素?A. 治疗机头角度B. 治疗野大小C. 穿透深度D. 患者体位27、以下哪种放疗技术主要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A. 刀片放疗B. 三维适形放疗C. 调强放疗D. 伽马刀放疗28、以下哪项不是放疗反应的急性反应?A. 皮肤反应B. 腹泻C. 咽炎D. 瘢痕增生29、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个剂量分布是治疗计划优化的关键指标?A. 平均剂量B. 最大剂量C. 最低剂量D. 等剂量线覆盖范围 30、关于肿瘤放射治疗的靶区定义,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A. 靶区仅包括肿瘤组织B. 靶区包括肿瘤组织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C. 靶区仅包括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淋巴结D. 靶区包括肿瘤组织、淋巴结以及可能的远处转移灶31、下列哪种放射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肿瘤?A. X线治疗机B. γ-刀C. 同步加速器D. 线性加速器32、在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治疗计划的关键因素?A. 患者的体型B. 肿瘤的大小和位置C. 治疗师的经验D. 治疗机的能量33、以下哪项不是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基本原则?A. 确保肿瘤剂量覆盖B. 减少正常组织剂量C. 最大程度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D. 忽略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保护34、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放射治疗适应症?A. 早期宫颈癌B. 晚期肺癌C. 中晚期食管癌D. 原发性肝癌35、肿瘤放射治疗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放射治疗效果的因素?A、肿瘤体积大小B、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界C、患者的年龄和性别D、放射治疗的剂量和次数36、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分割剂量”,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分割剂量是指每次照射的剂量B、分割剂量是指整个治疗期间的总剂量C、分割剂量是指每次照射的总时间D、分割剂量是指每次照射后间隔的时间37、肿瘤放射治疗中,下列哪种剂量分布特点是不符合适形放射治疗的?A. 高剂量区与肿瘤形状一致B. 低剂量区与肿瘤形状一致C. 高剂量区边缘与肿瘤形状一致D. 低剂量区边缘与肿瘤形状一致38、关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副作用,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皮肤反应是常见的早期副作用B. 恶心、呕吐是常见的急性副作用C. 骨髓抑制是常见的晚期副作用D. 放射性肠炎是常见的早期副作用39、下列哪种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应首先考虑肿瘤的最大剂量?A. 鼻咽癌B. 前列腺癌C. 肺癌D. 乳腺癌 40、以下哪种放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A. 三维适形放疗B. 旋转调强放疗C. 质子治疗D. 腔内放疗二、A2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列哪种放射治疗技术是利用高能X射线或电子束来治疗肿瘤的方法?A、光动力治疗B、近距离放射治疗C、质子束放射治疗D、伽马刀放射治疗2、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放射治疗剂量的因素?A、肿瘤的大小和位置B、患者的年龄和性别C、肿瘤的恶性程度D、放射源的类型3、题干: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适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根治性放疗?A、30-40 GyB、45-50 GyC、50-60 GyD、60-70 Gy4、题干: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肿瘤放射治疗?A、肿瘤体积较小,边界清晰B、肿瘤位于重要器官附近C、肿瘤位于活动部位D、患者一般状况良好5、题干:下列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放疗靶区定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疗靶区仅包括肿瘤本身B、放疗靶区包括肿瘤本身和肿瘤周围可能存在微转移的区域C、放疗靶区仅包括肿瘤周围可能存在微转移的区域D、放疗靶区不包括肿瘤周围可能存在微转移的区域6、题干: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下列哪种剂量定义通常用于评估肿瘤的控制情况:A、最大剂量(Dmax)B、最小剂量(Dmin)C、平均剂量(Dmean)D、危及器官的剂量7、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A、精确性原则B、剂量学原则C、生物学原则D、疗效最大化原则8、题干:下列关于放射治疗设备中直线加速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直线加速器是一种利用微波或射频加速电子的设备B、直线加速器输出的射线能量范围较广,从几兆电子伏特到几十兆电子伏特C、直线加速器输出的射线属于高能射线,穿透力强D、直线加速器输出射线时,会产生X射线,但通过铅帘即可屏蔽9、下列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放射源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A、高能X射线放射源常用于治疗浅表肿瘤B、电子束放射源适用于治疗较深部位的肿瘤C、质子束放射源具有较好的剂量分布均匀性D、中子束放射源主要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 10、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剂量分布的主要因素:A、射野大小B、射野形状C、患者体位D、治疗机器的物理特性11、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个剂量范围通常用于确定肿瘤靶区?A. 10-20 GyB. 20-30 GyC. 30-40 GyD. 45-50 Gy12、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导致放射性肺炎?A. 单次大剂量照射B. 分次小剂量照射C. 靶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晰D. 放射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肺功能13、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分割方式称为分割剂量?A. 分剂量B. 分次剂量C. 分野剂量D. 分区剂量14、以下哪项不是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一种放射源?A. 铯-137B. 氙-133C. 铯-137源D. 氩-12515、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以下哪种剂量适用于预防性照射?A. 30 GyB. 50 GyC. 60 GyD. 70 Gy16、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剂量分布的因素?A. 患者体型B. 治疗机器类型C. 患者年龄17、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水平的放疗通常用于肿瘤的预防性照射?()A. 10GyB. 20GyC. 30GyD. 40Gy18、在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个参数通常用于确定放射治疗中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A. 等剂量曲线B. 分配剂量曲线C. 剂量-体积直方图D. 等中心19、某患者,男性,45岁,因肺癌晚期就诊。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1、恶性肿瘤:是在人类正常细胞基础上,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不断增殖的、个体形态变异或缺失的、具有迁徙和浸润行为的细胞群。
临床上常表现为一定体积的肿物。
2、我国目前肿瘤放疗事故(恶性肿瘤最新发病率)为:10万人口每年280例。
3、肿瘤放疗:放射治疗就是用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技术。
4、放疗时常用的射线:射线分两大类:一类是光子射线,如X、γ线,是电磁波;一类是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
5、放疗的四大支柱: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技术和临床肿瘤学。
6、肿瘤细胞放射损伤关键靶点:DNA。
7、射线的直接作用:(另一种答案:破坏单键或双键)。
任何射线在被生物物质所吸收时,是直接和细胞的靶点起作用,启动一系列事件导致生物改变。
如:电离、光电、康普顿。
8、射线的间接作用:(另一种答案:电解水-OH,自由基破坏)。
射线在细胞内可能和另一个分子或原子作用产生自由基,它们扩散一定距离,达到一个关键的靶并产生损伤。
9、B-T定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它们的增殖能力成正比。
与它们的分化程度成反比。
10、影响肿瘤组织放射敏感性的因素: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因素。
肿瘤自身敏感性:肿瘤负荷、肿瘤分型、分期;肿瘤来源和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和血供;照射剂量;2、化学修饰与肿瘤放射效应:放射增敏剂:氧气、多种药物;放射保护剂:低氧、谷胱甘肽加温与放疗;430C加温自身即可杀灭肿瘤细胞;能使S期细胞、乏氧细胞变的敏感;热休克蛋白,42-4450C, 2/周;3、放疗与同步化疗:空间协作:放射控制原发,化疗控制转移;毒性依赖:必须注意两者叠加问题;互相增敏:联合应用,疗效1+1>2,机制不详;保护正常组织:缩小病灶,减少剂量;11、放射野设计四原则:1、靶区剂量均匀: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吸收剂量要均匀,剂量梯度部超5%,90%剂量线包整个靶区。
(野对称性);2、准确的靶区和剂量:即CTV准确,考虑到肿瘤类型和生物学行为(不同胶质瘤外扩大不一样),剂量要认真计算和精确测量。
肿瘤放射治疗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37
细胞照射后的存活曲线-氧效应
38
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在分次照射 中的4个变化(4R)
肿瘤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致死性损伤
亚致死性损伤
潜在致死性损伤
肿瘤细胞的再增殖(Regeneration)
残存细胞加速再增殖、G0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
细胞周期再分布(Redistribution) G2
电
离
辐
电子
射
中子
粒子辐射
质子
加 速
器
负π介子
重粒子LETຫໍສະໝຸດ LET远距离治疗 低
近距离治疗
射 线
高
远距离治疗
射 线
11
放射物理学及放疗设备
1. 电离辐射与物质作用 2. 放射源与放射治疗设备 3. 放射剂量单位 4. 放射治疗剂量学四原则
12
一.电离辐射和物质作用
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射线称为电离辐射线 电离是射线引起物质物理、化学变化及生物效 应的主要机制。 带电粒子辐射: α粒子、β粒子等 非带电粒子辐射:X射线、 γ射线、中子等
疗程时间 影响大
影响大
影响小
总剂量
影响大
影响大
影响大
放疗原则:以较小的分割剂量、在尽可能短的总疗
程内给予一定的总剂量。
照射(重要器官的保护)
Cancer Center 26 SUMS
三 高能电子束临床剂量学特点
射程深度与能量成正比; 一定深度内剂量分布较 均匀,超过一定深度后 剂量迅速下降; 骨、脂肪、肌肉对电子 线吸收差别不显著; 可用单野作浅表或偏心 部位肿瘤的照射。
电子束深度剂量曲线
放射物理学
27
放射治疗学

1.放射治疗学:是通过电离辐射作用对良恶性肿瘤和其他一些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专业学科。
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又称为放射肿瘤学。
放射肿瘤学与外科肿瘤学,内科肿瘤学共同组成了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2.放疗原则:最大限度的将射线集中到肿瘤靶区内,杀死肿瘤细胞,是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
3.照射野:表示射线经准直器准直后,中心轴参考点处垂直的平面与射线锥的截面即为照射野的大小。
4.中心轴:表示射线束的中心对称线。
5.参考剂量点:剂量计算或测量的参考,一般情况下指体模表面下照射野中心轴上的一个规定点即最大剂量点。
6.校准剂量点:在照射野中心轴上指定的剂量测量点。
7.源皮距(SSD):射线源下表面中心到模体表面照射野中心的距离。
查PDD表8.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架旋转轴的距离。
查TMR表9.模体内的剂量分布行为:模体内任一点A的计量由原发射线的剂量与散射线的剂量的贡献之和组成,剂量最大点深度:能量6mv 深度1.5cm;能量15mv 水下深度3cm 10.中心轴百分深度量(PDD):模体内照射野中心轴上任一深度的吸收剂量率Dd与该照射野中心轴上参考点吸收剂量Do的比的百分率:PDD=Dd/Do(100%)11.组织最大比(TMR):在射线束几何状态不变下,模体内照射野中心轴上任一点吸收剂量率Dd与空间同一点处于模体内最大剂量深度处吸收剂量率Dm之比12.直线加速器:利用微波电磁场加速电子,并使其具有直线轨道,直接输出电子或经转换为X射线,供放疗用。
按其能量范围分低,中,高三类13.肿瘤倍增时间(Td):肿瘤体积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主要有三个因素决定:细胞周期时间,生长比例,细胞丢失速度。
14.潜在倍增时间:假设在没有细胞丢失的情况下,肿瘤体积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15.治疗比(治疗获得系数):TGF=某一措施对肿瘤的影响/某一措施对正常组织的影响,TGF>1时才有治疗效果16.多靶单击模型:假设一个细胞有N个靶,每个靶都相同,每个靶的失活只需要一次击中,只有当所有的靶都失活,细胞才死亡17.肿瘤致死量:使得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TCD95)18.平均致死剂量(Do):指照射后还剩余37%细胞存余所需要的放射计量19.准阈剂量(Dq):从开始照射到细胞呈指数性死亡所浪费的剂量,反应细胞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的大小,Dq值越大,细胞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越强,放射越抗拒20.氧增强比(OER):在乏氧条件下引起一定效应所需的放射剂量与有氧条件下引起同样效应所需放射剂量的比值称氧增强比,该比值较小好21.相对生物效应(RBE):指引起相同类型,相同水平的生物效应时,参考辐射的吸收剂量与所研究辐射的吸收剂量的比例,比值越大,射线类型越好22.致死性损伤(LD):不可修复的细胞丧失增殖能力,最终不可逆的导致死亡23.亚致死性损伤(SLD):在正常情况下可在几小时(4~8h)内修复的损伤,如果在未修复时给予另一亚致死性损伤,可形成致死性损伤24.潜在致死性损伤(PLD):一种受照射后环境条件影响的损伤,细胞照射后如遇到合适的环境或条件,这种损伤可以修复,如得不到适当环境或条件,则转化为不可逆的损伤,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25.常规分割:每天照射一次,每次D T量(肿瘤的吸收剂量)1.8~2.0Gy,每周照射5次26.最小耐受剂量(TD5/5):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后5年内小于或等于5%病例发生严重放射损伤的剂量27.Lhermitte’s征:放射性脊髓早期反应,一般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4个月,主要表现为下肢末端在低头曲颈时电击样刺痛和感觉异常28.治疗比:正常组织耐受量和肿瘤致死量之比,>1时有治疗效果29.正常组织耐受量:最小的器官损伤剂量(TD5/5):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病人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病人不超过5%,最大器官损伤剂量(TD50/5)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病人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病人不超过50% 30.肿瘤区(GTV):指肿瘤的临床灶,为一般诊断手段,能够诊出的,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的范围包括转移淋巴结和其他转移病变可认为第二肿瘤区31.临床靶区(GTV):按一定的时间剂量模式给予一定剂量的肿瘤临床灶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32.计划靶区(PTV):计划靶区包括:临床靶区(CTV)、照射中患者器官的移动(ITV),由于摆位、治疗中患者体位的重复性误差,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以确保CTV得到规定的治疗剂量,计划靶区决定了照射野的大小33.治疗区(GTV):对一定的照射技术及射野安排,某一条等剂量线所包括的范围。
肿瘤放射治疗学

精选2021版课件
12
肿瘤诊断、分期、治疗的基本原则
+ 肿瘤诊断的基本原则:1.资料齐全 2.病理诊断
+ 肿瘤分期: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 肿瘤(T)、淋巴结(N)、远处转移(M) 1.临床TNM分期:clinical TNM, cTNM 2.病理TNM分期:pathological TNM, pTNM
+ 肿瘤治疗方案确定依据:循证医学。
精选2021版课件
13
肿瘤治疗的原则——综合治疗
+ 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 手术前放射治疗 手术中放射治疗 手术后放射治疗 手术前及后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与化疗综合治疗 +手术放、化疗
精选2021版课件
14
放射肿瘤工作者的基本任务
+ 肿瘤的性质及范围的确定 + 治疗决策 + 计划设计 + 计划验证 + 计划执行 + 定期随访
射性镭、氡发生器
+ 1927年 协和医院建立放疗科、置放疗设备、 聘外籍物理师
+ 1932年 北大医院建放疗科 + 1949年 全国有5家医院有放射治疗设备 + 之后 放射治疗迅速发展。1986年中华放射
肿瘤学会成立,《中华放射肿瘤杂志》出 版。
精选2021版课件
8
放射肿瘤学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 肿瘤放射物理学:研究放疗设备的结构、 性能以及各种射线在人体内的分布规律, 探讨提高肿瘤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受量的 物理方法。
+ 肿瘤放射生物学:研究射线对肿瘤和正常 组织的作用的生物学机制,探讨预测和提 高肿瘤放射敏感性,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的 生物学途径。
《肿瘤放射治疗学》PPT课件ppt课件

技术
• 1、常规放射治疗 • 2、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RT和调强适形放
疗-IMRT •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4、图像导引放射治疗-IGRT
常规放射治疗
• 常规放射治疗技术是指在X-线模拟定位下确定 病灶的治疗范围(靶区),通过钴-60治疗机或 直线加速器实施照射的放疗技术,已经历了大半 个世纪的临床应用。但是,在X-线模拟定位机 下确定靶区范围有很大的局限,常规放疗技术无 法实施多野非共面聚焦式照射,多数只能采用简 单的单方向照射或前后、左右两个方向对穿照射, 使过多的正常组织在照射范围内,无法提高肿瘤 的控制剂量,使得常规放疗的疗效一直不能提高。
1)止痛 ,如肿瘤骨转移及软组织浸润等所引 起的疼痛。
2)缓解压迫, 如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 泌尿系统等的梗阻,上腔静脉压迫、脊髓压迫 。
3)止血, 如宫颈癌出血、肺癌或肺转移病灶 引起的咯血等。
4)促进溃疡癌灶控制 ,如伴有溃疡的大面 积皮肤癌、口腔癌、乳腺癌等。
种类
放射治疗装置按产生方式可分为人工加速 治疗装置和放射性核素治疗装置两大类; 按照射方式可分为体外远距离用的外照射 治疗机及在人体腔内或肿瘤组织间近距离 照射用的内照射治疗机两大类,在外照射 治疗机中又有新发展起来的立体定向放射 外科治疗装置,被称为第三大类。
伽玛(γ)刀和X刀区别
• 放疗常用的射线有γ射线、X射线、β射线 等。γ射线是由放射性元素钴-60(或其他放 射性元素)自发衰败中产生;X射线由加速 器(高速电子撞击钨靶)产生。所以由钴60作为放射源的立体定向放疗称为伽玛(γ) 刀,由加速器作为放射源的立体定向放疗 俗称为X刀。
因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具有非常好的精确度和可
靠性,所以X-刀适用于比γ-刀更大的颅内病灶 (γ-刀适用病灶<18mm,X-刀适用病灶<50mm)。 X-刀利用直线加速器作为照射源,不象γ-刀那样 需要定期更换放射物质。X-刀的价格仅为γ-刀的 1/5~1/6,具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从而减少了 治疗费用。1994年中国开始引进X-刀。由于X-刀 设备简单、造价低、不使用钴源,因此它的发展 甚为迅速,已有逐步取代γ-刀的趋势。
肿瘤放射治疗学_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肿瘤放射治疗学_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乳腺癌放射治疗中属晚期反应的是参考答案:肺纤维化、肋骨骨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纤维化、心血管并发症2.术中放射治疗的作用是参考答案:适宜能量的电子给予单次大剂量的照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术后放射治疗对手术切除不彻底、淋巴结有转移或淋巴引流区需预防治疗的病人,采用术后放射治疗均可显著的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参考答案:正确4.术后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保全肢体完整和维持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头颈部肿瘤、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直肠癌的保肛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保留肢体功能治疗中,放射治疗均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5.术中放射治疗在保全肢体完整和维持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头颈部肿瘤、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直肠癌的保肛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保留肢体功能治疗中,放射治疗均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6.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对局部病变及病变周围亚临床病灶的控制,因而,控制局部肿瘤是减少远处转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答案:正确7.乳腺癌TNM分期中T2肿瘤直径不超参考答案:5cm8.乳腺癌放射治疗的靶区包括参考答案:胸壁_乳腺_腋窝9.鼻咽癌与那种病毒密切相关?参考答案:EBV10.下列哪项不是鼻咽癌的七大症状之一?参考答案:咯血11.下列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病毒是那一项?参考答案:HPV12.宫颈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参考答案:鳞癌13.宫颈癌的特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发病率高_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很重要_是一种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癌14.化学治疗多为全身用药,优势在于控制全身多发转移灶及亚临床病灶,但是治疗后常出现原发肿瘤部位的复发。
参考答案:正确15.目前大约3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射治疗根治。
参考答案:错误16.1898年,亨利·贝克勒尔发现当铀发出射线后,可以神奇地转变为其他元素,其中一个元素称为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放射治疗学
目录
第一篇基础知识 (2)
第一章总论 (2)
第一节放射治疗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2)
第二节放射治疗技师在放疗中的地位 (4)
第三节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4)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总论
⊙大约2/3的肿瘤患者需要放疗(根治性、姑息性)。
⊙根治性放疗:原发病灶+相关淋巴引流区,剂量高。
⊙姑息性放疗:减轻症状(肿瘤出血、止痛、患者梗阻或阻塞、预防病理性骨折)改善生活质量
较短时间内,低剂量
不追求肿瘤消退
不因放疗增加患者痛苦
第一节放射治疗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放射治疗的历史
⊙放射治疗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1895年,伦琴发现了X线。
1896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1922年,出现了深部X线机(深度剂量低,皮肤反应大,表浅肿瘤治疗)。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60钴远距离治疗机。
(深度剂量大,皮肤减免作用,深部肿瘤治疗)。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电子直线加速器(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外照射治疗机)。
⊙近距离放疗,既往放射源应用镭,因防护要求高,临床已摒弃。
⊙近距离放疗放射源:192铱、137铯、60钴、125碘、198金、252锎。
⊙计算机系统遥控近距离放射治疗机。
⊙放射剂量学:
20世纪30年代,物理剂量-伦琴(r);20世纪50年代后,吸收剂量-拉德(rad)格雷(Gy,Gray)。
1 Gy=100 cGy=100rad
1934年,Coutard发明分割放射治疗方案。
(分割放射优于单次反射效果)剂量-分割-时间
L-Q模式的特点:区分了肿瘤早期反应正常组织V.S晚期反应正常组织。
二、放射治疗的现状
⊙三维放射治疗(3DRT)
⊙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线,γ线)
⊙调强放射治疗(IMRT)
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包括鼻咽癌)、乳腺癌、肺癌等效果较好。
⊙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保乳术)+术后根治放疗=乳腺癌根治术
⊙软组织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后放疗
⊙肿瘤控制概率(TCP)V.S正常组织损伤概率(NTCP)
三、今后发展方向
(一)放射物理学
1. 调强放射治疗(IMRT)
⊙影像指导
⊙呼吸门控系统
2. 高LET射线
⊙中子射线、重离子、轻离子、质子
(具备高LET射线的物理特性,而不具备高LET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性)
⊙改善乏氧细胞周期依赖性
⊙对一些放射敏感性差的肿瘤可提高疗效
3. 近距离放射治疗
⊙实体肿瘤效果较好
⊙提高放射源布置的精确度
⊙反射源的选择
4. 热疗
1. 非常规分割放疗
2. 放射增敏/保护剂
(三)全身治疗
1. 化疗
2. 基因、免疫、靶向治疗
第二节放射治疗技师在放疗中的地位
第三节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职业道德
二、专业知识
1. 肿瘤学
2. 肿瘤解剖学
3. 相关基础知识
4.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