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考研893英语教学论真题

合集下载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5)动力内化
发展动力的转换是最深层次的转换。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了自己内 在的发展需求、动力和动力机制。动力内化机制的主要表现是由贯彻上 级行政要求式的执行机制,转向以校本研究为动力的学校发展机制。近 代型学校的发展看重外在的标准以及显性的、可计量的成果和社会舆论 的承认,看重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等。
6 学生非正式群体
答: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指相对于学校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 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对于其中 绝大多数具有亲集体倾向的非正式群体,不仅允许存在,还要视为班集 体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予以支持和保护,但要防止发展成为那种 功利的、庸俗的“义气”关系。对偏离改善其与班集体和 他人的关系。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二、简答题
1 简述现代型学校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型学校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提升
现代型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知识,实 现文化的“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而是追求 为社会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
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案例中的“无人监考”活动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 及其育人效果。
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
1 实验教育学

2017 年安徽师范大学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 年安徽师范大学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制度2.校本管理3.观察学习4.自然教育5.程序性知识6.公学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教育应该怎么适应学生的发展?2.简要阐述学校进行美育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教学评价中,如何处理好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之间的关系?4.简述韩愈的师说中的教育理论。

三、论述题1.论述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对学习型社会建立的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自我效能感及培养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的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一朵玖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府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玖瑰花,奶奶有点儿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奶奶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玖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批评小女孩的摘花行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制度答: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规范规则的总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制度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①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②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制度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教育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5)动力内化
发展动力的转换是最深层次的转换。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了自己内 在的发展需求、动力和动力机制。动力内化机制的主要表现是由贯彻上 级行政要求式的执行机制,转向以校本研究为动力的学校发展机制。近 代型学校的发展看重外在的标准以及显性的、可计量的成果和社会舆论 的承认,看重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等。
② 文化环境建设中还需要增强动态意识,有意识地从班级整体工作的角 度,将班级发展过程体现在班级文化上,尤其是主题活动中的有关材 料,可以即时呈现在环境之中,形成阶段性、流动性的文化建设形态。
(2)隐性的文化环境建设
目 录
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4 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 定。具体来说就是社会对教育活动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总的质量标准 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 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 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 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② 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把近代型学校中以为进入学术象牙塔作准 备的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构成,转向学科知识与生活领域、职业实 践领域、科学技术领域、人生领域等方面沟通的教学内容。
③ 管理重心的下移。除了中央、地方把学校管理权交给学校自主以外, 还包括学校在课程开发和师资培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不离“土”,它们 与学生、学校教育的实践,与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实践,要真正做到 结合、沟通与互动。
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题 1 实验教育学 2 学校教育 3 媒介素养 4 教育目的 5 教学策略 6 学生非正式群体 二、简答题 1 简述现代型学校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简述当代学生观的更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3 简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4 简述如何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 5 简述怎样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6 简述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 1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 2 试述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基本走向。 3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你对教学评价改革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题
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案例中的“无人监考”活动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 及其育人效果。
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