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灭菌》-实验报告.doc

《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灭菌》-实验报告.doc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让同学们掌握培养基的制备和消毒灭菌方法,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解培养
基的制备和消毒灭菌的操作步骤,以有效管理实验室内的微生物,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二、实验内容
(1)准备用材:复比的培养基,抗污垫,重瓶、竹筷,托盘、烤箱等。
(2)培养基制备方法:将培养基配比好,用竹筷搅拌,然后倒入重瓶中,然后用抗
污垫研细,并用眼检验培养基的细菌孢子,然后封口处固定好封口带,放到托盘里,放入
烤箱烘干。
(3)消毒及灭菌:使用烘箱的温度控制器,调节温度和时间,以保证培养基的安全,确保其中有效成分的不变,温度调到121℃,恒温20分钟,然后把培养基取出,放入凉粉中冷却,来进行灭菌。
三、结论
本实验经过正确地操作,成功地完成了培养基的制备和消毒灭菌,我们熟悉了培养基
制备和消毒灭菌的操作流程,以及烘干灭菌的步骤,同时也熟悉了实验中用到的各种工具
和仪器,以达到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管理。
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培养基制备和
消毒灭菌技术,为我们今后实验做好准备和提供帮助。
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包装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学习微生物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了解培养基配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制备流程及各环节的操作技术与应用。
(3)学习并掌握培养基的高压蒸气灭菌原理、操作关键技术和灭菌技术。
二、实验原理培养基的制备原理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用不同组分的营养物质调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人工制备培养基的目的,在于给微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养条件。
把一定的培养基放入一定的器皿中,就提供了人工繁殖微生物的环境和场所。
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上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在组成原料上也各有差异。
但是,不同种类和不同组成的培养基中,均应含有满足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素以及某些特需的微量元素等。
此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酸碱度(pH值)和一定缓冲能力及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合适的渗透压。
根据制备培养基对所选用的营养物质的来源,可将培养基分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三类。
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可将培养基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使用目的,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及鉴别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类型和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必须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配制,本实验分别配制常用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等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凝固剂制成的,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明胶和硅酸钠,其中以琼脂最为常用,其主要成份为多糖类物质,性质较稳定,一般微生物不能分解,故用凝固剂而不致引起化学成份变化。
琼脂在95℃的热水中才开始融化,融化后的琼脂冷却到45℃才重新凝固。
因此用琼脂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在一般微生物的培养温度范围内(25℃-37℃)不会融化而保持固体状态。
高压蒸气灭菌原理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详细)一、实验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二、实验目的:1、明确培养基的配置原则,掌握配置方法。
2、了解灭菌的原理,学习掌握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器材: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水、琼脂。
2、仪器:三角瓶、培养皿、试管、线绳、棉花、烧杯、报纸、移液管、试管架、铁针、量筒。
四、实验原理:1、培养基的制备包括一下几种成分:(1)水分:主要成分。
(2)n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
(3)c源: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等。
(4)无机盐:如nacl、Kh2po4等。
微量元素:cu、K、mg、s、p、Zn。
有些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类、某些氨基酸或核酸等。
2、培养基配置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及培养目的,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但有机物总量不得超过15%,盐类一般不超过1%。
培养基有以下分类:按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按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灭菌,防止营养物质中的微生物富集。
3、灭菌:用理化手段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实验中应对所有仪器、操作场所、药品及培养基灭菌或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将物品放入封闭的加压灭菌器,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将冷空气排尽,压力上升,使水沸点变高,导致菌体蛋白质变性,一般0.1mpa、121℃、15~30min可以彻底灭菌,本次实验灭菌20min。
若是含糖培养基,110℃、30min。
(2)干热灭菌: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因高温而凝固变性。
因高温,所以含水量小,不利于蛋白质受热变性,所以温度高,时间长。
(3)紫外灭菌: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抑制DnA复制。
(4)过滤除菌:实验室中用微孔滤膜(孔径一般为0.22μm)。
除病菌需更小。
五、实验步骤: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依次准确称取0.5g牛肉粉、1.0g蛋白胨、0.5gnacl放入烧杯,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匀溶解,移入三角瓶,并加入1.5g琼脂。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三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实 验 程 序13
实 验 程 序14
实验程序15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间歇灭菌法: 待灭菌的物品放在灭菌器或蒸笼里,每天蒸煮1次,每 次煮沸1h,连续3d重复进行。在每两次蒸煮之间,将 物品(指培养基)放在370C恒温条件下培养过夜,这 样可以使每次蒸煮后未杀死残留的芽孢萌发成营养体, 以便下次蒸煮时杀灭。 过滤除菌法: 不能用加热灭菌的液体物质(如维生素、血清),一般 可用细菌过滤器进行除菌。(教师示范)
实 验 程 序5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实验程序6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实 验 程 序7
(三种培养基的配方及配制)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用于分离和培养细
菌,是一种天然培养基)配方如下:
牛肉膏
3g
蛋白胨
5g
氯化钠
3g
琼脂
20g
自来水
1000mL
pH
7.2~7.4
灭菌
1.05kg/cm2,25~30min
实 验 程 序9
(三种培养基的配方及配制)
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一号Gause´1),用于分离 和培养放线菌,是一种合成培养基。配方如下:
可溶性淀粉
KNO3 K2HPO4 MgSO4• 7H2O NaCl
FeSO4• 7H2O 琼脂 自来水
灭菌: 1.05kg/cm2
20.0g 1.0g 0.5g 0.5g 0.5g
实验程序16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实验程序17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紫外线灭菌法: 一般30W灯管,9m3空间,距地面2m每次打开紫外线照射0.5h, 就使室内空气灭菌。若照射紫外线时先喷洒石炭酸等化学消毒剂, 可增强灭菌效果。紫外线虽有较强的杀菌力,但穿透力弱,即使 一薄层玻璃或水层就能将大部分紫外线滤除,因此只适用于空气 及表面杀菌。
培养基的制备

注意事项:1、压力适当; 2、无菌条件下进行; 3、防止渗透现象。
辐射灭菌:
原理:紫外线波长在200-300nm,具有杀菌作用,以
265-266杀菌力强。此段波长易被细胞中核酸吸收;可 产生臭氧和过氧化氢。杀菌效力与强度和时间的乘积成 正比。
曲霉属
青霉属
几种常见霉菌
主要特征
分布
作用与用途
菌丝无隔,单细胞 常长在淀粉类食 迅速蔓延,有假根, 品上如馒头、面 孢子囊呈黑色,产 包、甘薯等
生孢子囊和接合 孢子
能将淀粉转化为 糖,用于生产糖 化酶,酿造甜酒
等
菌丝分隔,分生 空气、谷物、土
孢子梗顶端膨大, 壤和各种有机物
顶囊上生辐射状
上
小梗菌落疏松、
步骤: 1、倒平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I号培养基,查氏 培养基冷却至55-60℃时,混匀后倒平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 基倒4皿,高氏I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各倒3皿。 2、制备污水稀释液:10g土样,加入90ml无菌水中,在三 角瓶中振摇20min。取0.5ml 加入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 以此类推,制成不同稀释度。 3、涂布:将上述每种培养基平板底面标记稀释度,然后用 无菌吸管从最后三种稀释度,即10-4、10-5和10-6的试管中吸 取0.1ml对号放入平板上,用玻棒涂布。 4、培养:高氏I号和查氏倒置培养于28℃培养箱中培养35days,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在37℃培养1-2days。 5、挑菌落:转至斜面,检查是否一致,保存。
观察菌落形态并记录
序号 来源 大小 形状 边缘 颜色 表面 代谢物 种 类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培养基是供养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而灭菌则是为了消除其中的有害微生物,保证培养基的纯净度。
本实验旨在探讨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其对微生物培养的影响。
二、培养基的制备2.1 选择培养基成分培养基的成分根据所需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和目的而定,常见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在制备培养基之前,需要明确所需微生物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分。
2.2 配制培养基根据所选的成分和配方,按照一定比例将各种成分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常见的溶剂包括蒸馏水和生理盐水。
注意溶解顺序和温度,保证各种成分充分溶解。
2.3 调节pH值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调节pH值。
使用酸碱溶液逐滴加入培养基中,同时使用pH试纸或pH计检测pH值,直到达到所需的范围。
2.4 灭菌前的处理在灭菌之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一些处理,包括过滤、加热和冷却等。
过滤可以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和大颗粒微生物。
加热可以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温灭菌和压力灭菌。
冷却后的培养基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培养。
三、灭菌实验3.1 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瓶中,盖上瓶盖,放入高温灭菌器中。
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一般为121℃,15-20分钟。
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可以用于无菌条件下的微生物培养。
3.2 压力灭菌压力灭菌是一种利用高温和高压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瓶中,盖上瓶盖,放入压力灭菌器中。
设置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一般为121℃,15-20分钟。
压力灭菌后的培养基可以用于无菌条件下的微生物培养。
3.3 灭菌效果验证灭菌后的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效果验证,以确保其中没有活菌存在。
常用的方法包括接种试验和平板计数法。
接种试验是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接种到无菌平板上,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2.掌握培养基的灭菌方法;3.了解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和用途。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称量器、自动调pH计、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等。
试剂:各种常用的培养基配方、蒸馏水、紫外灯、酒精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需要的试剂和仪器,经过试剂和仪器的消毒处理后,将其放置在试验台上,以备使用。
2.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是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锥形试管来制备试验的培养基。
首先需要称量出所需的重量并将其加到试管中,之后按照规定的比例加入蒸馏水、糖和其他的试剂,搅拌均匀。
最后使用自动调pH计来调节培养基的pH,确保在制备培养基过程中能够准确地保持pH值在标准范围内。
3.培养基的灭菌在实验中,我们使用高压灭菌器对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在培养试验过程中,培养基中不会出现杂菌和异物的干扰。
在灭菌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器中,通过高压和高温来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同时,也需要不断监测培养基的温度和压力,确保灭菌过程的正常进行。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在正确地配制和灭菌培养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符合规定标准的培养基样品。
通过实验,我们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常见的培养基配方和用途,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更加可靠和高质量的实验基础。
五、实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时需要仔细操作,避免粗心大意和疏忽带来的不好的影响。
2.在配制和灭菌时,需要严格遵守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步骤,以免影响前后实验结果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3.值得注意的是,在配制和灭菌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消毒处理,以避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和繁殖。
4.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讲解,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综上所述,在实验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实验中,需要做好多方面的考虑和准备,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能获得稳定、高质量和高准确度的结果。
成信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指导03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技术

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技术一、实验目的(一)熟悉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二)掌握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方法。
(三)掌握高压蒸气灭菌技术。
二、实验仪器、材料(一)培养皿(直径90 mm)10套,试管(15 mm×150 mm)5支,(18 mm×180mm)5支,移液管(10 mL)1支,(1 mL)2支,锥形瓶(250 mL)2个,烧杯(500 mL)1个,玻棒2支,玻璃珠30粒。
(二)纱布、棉花、牛皮纸(或报纸)。
(三)精密pH试纸6.4~8.4、10%HCl、10%NaOH。
(四)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或市售营养琼脂培养基、蒸馏水。
(五)高压蒸气灭菌锅、烘箱、煤气灯或酒精灯。
三、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涤干净。
培养皿、试管、锥形瓶等可用洗衣粉加去污粉洗刷并用自来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洗液浸泡,再用水冲洗干净。
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自然晾干或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2.包装(1)移液管的吸端用细铁丝将少许棉花塞入构成l~1.5 cm长的棉塞(以防细菌吸入口中,并避免将口中细菌吹人管内)。
棉塞要塞得松紧适宜,吸时既能通气,又不致使棉花滑人管内。
将塞好棉花的移液管的尖端,放在4~5 cm宽的长纸条的一端,移液管与纸条约成30°夹角,折叠包装纸包住移液管的尖端(图7A),用左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纸条螺旋式地包在移液管外面,余下纸头折叠打结。
按实验需要,可单支包装或多支包装,待灭菌。
(2)用棉塞将试管管口和锥形瓶瓶口部塞住棉塞的制作:按试管口或锥形瓶口大小估计用棉量,将棉花铺成中心厚,周围逐渐变薄的圆形,对折后卷成卷,一手握粗端,将细端塞入试管或锥形瓶的口内,棉塞不宜过松或过紧,用手提棉塞,以管、瓶不掉下为准。
棉塞四周应紧贴管壁和瓶壁,1不能有皱折,以防空气微生物沿棉塞皱折侵入。
棉塞插入2/3,其余留在管口(或瓶口)外,便于拔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包装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学习微生物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了解培养基配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制备流程及各环节的操作技术与应用。
(3)学习并掌握培养基的高压蒸气灭菌原理、操作关键技术和灭菌技术。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的制备原理
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用不同组分的营养物质调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人工制备培养基的目的,在于给微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养条件。
把一定的培养基放入一定的器皿中,就提供了人工繁殖微生物的环境和场所。
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上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在组成原料上也各有差异。
但是,不同种类和不同组成的培养基中,均应含有满足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素以及某些特需的微量元素等。
此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酸碱度(pH值)和一定缓冲能力及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合适的渗透压。
根据制备培养基对所选用的营养物质的来源,可将培养基分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三类。
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可将培养基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使用目的,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及鉴别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类型和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必须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配制,本实验分别配制常用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等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凝固剂制成的,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明胶和硅酸钠,其中以琼脂最为常用,其主要成份为多糖类物质,性质较稳定,一般微生物不能分解,故用凝固剂而不致引起化学成份变化。
琼脂在95℃的热水中才开始融化,融化后的琼脂冷却到45℃才重新凝固。
因此用琼脂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在一般微生物的培养温度范围内(25℃-37℃)不会融化而保持固体状态。
高压蒸气灭菌原理
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
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表Ⅴ-2),二是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表Ⅴ-3);三是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在100℃时,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放出2.26kJ(千焦)的热量。
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
表Ⅴ-2 蛋白质含水量与凝固所需温度的关系
表Ⅴ-3 干热与湿热穿透力及灭菌效果比较
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膨胀压大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汽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的温度低于饱和蒸汽的温度。
灭菌锅内留有不同分量空气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见表Ⅴ-4。
一般培养基用1.05kg/cm2,121.3℃ 15-30分钟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灭菌的温度及维持的时间随灭菌物品的性质和容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
例如含糖培养基用0.56kg/cm2(8磅/英寸2),112.6℃灭菌15分钟,但为了保证效果,可将其他成分先行121.3℃,20分钟灭菌,然后以无菌操作手续加入灭菌的糖溶液。
又如盛于试管内的培养基以1.05kg/cm2,121.3℃灭菌20分钟即可,而盛于大瓶内的培养基最好以1.05kg/cm2灭菌30分钟。
表Ⅴ-4灭菌锅内留有不同分量空气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蒸汽压力所用单位为kg/cm2(千克/厘米2),它与1b/in2(磅/英寸2)和温度的换算关系见表Ⅴ-5。
三、实验器材
1、药品琼脂,10%HCL,10% NaOH,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药品;
2、材料具刻度1000毫升塘瓷盅或小铝锅,电子称,10×200mm试管,量筒,小烧杯,玻璃棒,骨匙,pH试纸,分装漏斗,试管盒,纱布,棉花,报纸,麻绳,标签,培养皿。
3、设备高压蒸汽灭菌锅、烘箱、冰箱、电炉等
四、实验步骤
1、称取药品放在大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并加热溶化,等药品溶解后用pH试
纸调节p H至7.4-7.6,如有沉淀应过滤后分装,每支试管约加入9ml。
每组分装30支,加上棉塞,包上牛皮纸,准备灭菌。
装入试管中的量不宜超过试管高度的1/5,装入三角烧瓶中的量以烧瓶总体积的一半为限。
在分装过程中,应注意勿使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以免弄湿棉塞,造成污染。
2、无菌水准备
在试管或瓶内先盛以适量的蒸馏水〔或生理盐水O.85%NaCl),盖好棉塞,包上牛皮纸使其灭菌后,其水量恰为9ml。
每组准备10支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放在同一试管架上,以一大张牛皮纸包扎写上姓名。
准备灭菌。
3、高压灭菌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操作步骤: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
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
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
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涡内的冷空气。
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
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
本实验用1.05kg/cm2,121.3℃,20分钟灭菌。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五、思考题
1、棉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