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设备

②.喷射加热-真空冷却连续灭菌流程
流程:喷射加热、管道维持、真空冷却
蒸汽
喷射加热器
真空
生培养液
❖培养基用泵打入喷射加
膨胀阀
热器与蒸汽混合升温
维持管
急聚蒸发室
❖进入管道维持器保温
一定时间
❖进入真空闪急蒸发室 冷却降温
灭菌好的培养液
图2-5 加热-真空冷却连续灭菌流程
膨胀阀 急聚蒸发室
❖ 真空冷却可能造成培养 基重新污染
灭菌好的培养液
图2-5 加热-真空冷却连续灭菌流程
③.板式换热连续灭菌流程 流程:薄板换热器加热、管道维持、薄板换
热器冷却
灭菌好的培养液
蒸汽
水冷 却段
热回 收段
加热 段
冷却水
生培养液
维持段
图2-6 薄板换热器连续灭菌流程
特点
❖ 在一台薄板换热器中完成培养液的预热、加热及 冷却三个过程
(二)灭菌方法
灭菌:射线灭菌、药物灭菌、热灭菌 分离:离心沉淀、介质过滤
(三)加热灭菌方式
培养基→加热升温→维持保温→冷却降温→发酵
分批灭菌:三个过程在一个设备内完成 连续灭菌:三个过程分别在不同的设备内完成
(四)灭菌要求
❖ 达到无菌程度 ❖ 尽量减少营养成分损失 ❖ 降低能量消耗
(五)理论灭菌时间
控制
缺点:需要专门设备,投资较大 设备较多,染菌机会也相应较多
2、要求
①.加热设备:加热均匀, 144℃ 20s 2-3min 20s 快速升温到灭菌温度
(温度一致)
②.维持设备:使培养基按
温 度
顺序流动,维持灭菌
温度达到灭菌时间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的要求1.掌握微⽣物实验室常⽤玻璃器⽫的清洗及包扎⽅法。
2.掌握培养基的配置⽅法。
3.掌握⼲热灭菌和⾼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法。
⼆、基本原理正确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法是从事微⽣物学实验⼯作的重要基础。
由于微⽣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于培养微⽣物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它们的配⽅及配制⽅法虽各有差异。
但⼀般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却⼤致相同.例如器⽫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斜⾯与平板的制作以及培养基的⽆菌检查等基本环节⼤致相同。
三、实验材料1.药品:待配各种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琼脂、1mol/L 的NaOH 和HCl 溶液。
2.仪器及玻璃器⽫:天平、⾼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瓶、培养⽫、玻璃漏⽃等。
3.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玻璃器⽫的洗涤和包装1.玻璃器⽫的洗涤玻璃器⽫在使⽤前必须洗刷⼲净。
将三⾓瓶、试管、培养⽫、量筒等浸⼊含有洗涤剂的⽔中.⽤⽑刷刷洗,然后⽤⾃来⽔及蒸馏⽔冲净。
移液管先⽤含有洗涤剂的⽔浸泡,再⽤⾃来⽔及蒸馏⽔冲洗。
洗刷⼲净的玻璃器⽫置于烘箱中烘⼲后备⽤。
2 ?灭菌前玻璃器⽫的包装(1)培养⽫的包扎:培养⽫由⼀盖⼀底组成⼀套,可⽤报纸将⼏套培养⽫包成⼀包,或者将⼏套培养⽫直接置于特制的铁⽪圆筒内,加盖灭菌。
包装后的培养⽫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段棉花(勿图8-1移液管的包扎⽤脱脂棉),它的作⽤是避免外界及⼝中杂菌进⼊管内,并防⽌菌液等吸⼊⼝中。
塞⼊此⼩段棉花应距管⼝约0.5cm 左右,棉花⾃⾝长度纟勺1~1.5cm。
塞棉花时.可⽤⼀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管⼝内。
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勺5cm 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端,约成45C⾓,折叠纸条包住尖端,⽤左⼿握住移液管⾝,有⼿将移液管压紧.在桌⾯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一、目的掌握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技术;不同质地实验用品的灭菌方法。
二、方法步骤1、母液配制一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其它成分分别配制成100-200倍母液,使用时按比例稀释即可。
配好的母液需贮存于2~4℃的冰箱中,定期检查有无沉淀和微生物污染,如果出现沉淀或微生物污染,则不能使用。
2、植物激素配制植物激素一般配制成浓度为0.1—1.0mg/ml的溶液,贮存在2~4℃下备用。
由于多数激素难溶于水,所以配制时应按下面步骤进行:IAA:先用少量95%乙醇使之充分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至需要浓度的体积。
NAA:可溶于热水中,也可采用与IAA同样的方法配制。
2,4-D:先用少量1mol/L的NaOH溶液充分溶解,然后缓慢加入蒸馏水定容至需要浓度体积。
细胞分裂素类:KT和BA等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均溶于稀盐酸,应先用少量1mol/L的HCl溶解后再稀释至需要浓度。
赤霉素:赤霉素的水溶液稳定性较差,一般用95%的乙醇配制成5~10mg/ml的母液低温保存,使用时再稀释。
3、培养基配制按实际配制培养基体积,取各母液的需要量加入一适当体积的烧杯或其它配制培养基的容器中,再加入实际配制培养基体积约2/3—3/4的蒸馏水,然后以每升所用蔗糖的量称取放入培养基并使其溶化。
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调整pH至5.6—5.8,以0.6%—0.8%的比例加入琼脂,并搅拌加热使琼脂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终体积,混合均匀后分装于培养器皿中,然后进行高压灭菌。
4、培养基灭菌分装好的培养基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灭菌条件为温度121℃,压力0.105MPa,灭菌时间与培养基容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培养基体积与灭菌时间的关系三、结果与分析1、培养基的母液配制情况。
2、培养基配制时的注意事项。
四、提交实验报告附:MS培养基配方。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接种、培养技术ppt课件

目的要求
掌握从环境中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从 而获得若干种细菌纯培养技能。 掌握几种接种技术。
21
实验材料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10套、无菌移液管1mL2
支、10mL1支。
营养琼脂培养基1瓶,活性污泥或土壤或湖水1瓶, 无菌稀释水90mL1瓶、9mL5管。 其它:接种环、酒精灯、恒温箱。
22
c. 第三次蒸煮之后基本无菌,但为了确保无菌仍要放 在37℃恒温条件下培养24h,确定无菌才能使用。
18
实验程序4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过滤除菌法: 不能用加热灭菌的 液体物质(如维生 素、血清),一般 可用细菌过滤器进 行除菌。
19
第二部分 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
种技术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9
实 验 程 序2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3. 调pH值:用10% NaOH调pH至7.6,用精 密pH试纸对照。 4. 分装:将培养基分装于5支试管,其余全部 倒入250mL锥形瓶中,分别塞上棉塞。注意 不要污染棉塞和瓶口。 5. 包扎成捆,挂上标签,注明何种培养基。 6. 灭菌备用:培养基灭菌后必须在37℃下恒 温培养24h,确定无菌生长,方可使用。
实验二
细菌培养基的配制、灭 菌及接种、培养技术
1
第一部分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2
目的要求
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 掌握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方法。 掌握高压蒸气灭菌技术。
3
实验材料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蒸馏水等。
高压蒸气灭菌锅、烘箱、细菌过滤器、酒精灯。 其它:培养皿、试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玻 璃珠等。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原理。
2、学习并掌握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3、了解灭菌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一)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和实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通常包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等成分。
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准确称量各种成分,并将其溶解在水中,调节 pH 值至合适范围,最后定容至所需体积。
(二)灭菌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的方法。
在微生物实验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必须对培养基、实验器具等进行灭菌处理。
高压蒸汽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变性失活,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一般在 121℃、1034 kPa 的条件下灭菌 15 20 分钟,可以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材料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NaOH 溶液、HCl 溶液、蒸馏水等。
2、仪器电子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pH 试纸、三角瓶、移液管、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等。
四、实验步骤(一)培养基的配制1、计算根据培养基配方,计算所需各种成分的用量。
例如,配制 1000 mL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要牛肉膏 3 g、蛋白胨 10 g、氯化钠 5 g、琼脂 15 20 g。
2、称量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各种成分。
先称取琼脂,放入三角瓶中,然后分别称取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放入另一个烧杯中。
3、溶解在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各种成分溶解。
将溶解后的溶液倒入三角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烧杯,冲洗液也倒入三角瓶中。
4、调节 pH 值用 pH 试纸测定培养基的初始 pH 值,然后用 1 mol/L 的 NaOH 溶液或 1 mol/L 的 HCl 溶液调节 pH 值至 72 74。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培养基是供养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而灭菌则是为了消除其中的有害微生物,保证培养基的纯净度。
本实验旨在探讨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其对微生物培养的影响。
二、培养基的制备2.1 选择培养基成分培养基的成分根据所需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和目的而定,常见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在制备培养基之前,需要明确所需微生物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分。
2.2 配制培养基根据所选的成分和配方,按照一定比例将各种成分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常见的溶剂包括蒸馏水和生理盐水。
注意溶解顺序和温度,保证各种成分充分溶解。
2.3 调节pH值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调节pH值。
使用酸碱溶液逐滴加入培养基中,同时使用pH试纸或pH计检测pH值,直到达到所需的范围。
2.4 灭菌前的处理在灭菌之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一些处理,包括过滤、加热和冷却等。
过滤可以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和大颗粒微生物。
加热可以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温灭菌和压力灭菌。
冷却后的培养基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培养。
三、灭菌实验3.1 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瓶中,盖上瓶盖,放入高温灭菌器中。
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一般为121℃,15-20分钟。
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可以用于无菌条件下的微生物培养。
3.2 压力灭菌压力灭菌是一种利用高温和高压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瓶中,盖上瓶盖,放入压力灭菌器中。
设置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一般为121℃,15-20分钟。
压力灭菌后的培养基可以用于无菌条件下的微生物培养。
3.3 灭菌效果验证灭菌后的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效果验证,以确保其中没有活菌存在。
常用的方法包括接种试验和平板计数法。
接种试验是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接种到无菌平板上,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灭菌技术,为后续的微生物培养提供保障。
二、实验原理1.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1)选用适当的基质:如蛋白胨、肉汤、蔗糖等;(2)添加必需元素:如氮源、碳源、矿物质盐等;(3)调节pH值:使其接近微生物生长最适pH值;(4)加入琼脂:使液态培养基凝固成固态培养基。
2. 灭菌技术:灭菌是指将微生物及其孢子全部杀灭或去除,以保证培养基无菌。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法和化学药剂灭菌法。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材料:蛋白胨、肉汤、琼脂、氧化钠等。
设备:量筒、天平、自动移液器、恒温水浴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液态培养基:(1)称取所需的蛋白胨和肉汤,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2)调节pH值至7.0-7.2,若pH值过高可加入适量的氧化钠溶液;(3)将制好的液态培养基分装到不锈钢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约20ml;(4)将分装好的液态培养基在恒温水浴器中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10分钟。
2. 制备固态培养基:(1)按照液态培养基制备方法制备好液态培养基;(2)将琼脂加入到液态培养基中,搅拌均匀;(3)将制好的固态培养基分装到无菌试管或无菌平板中;(4)在恒温水浴器中加热至琼脂完全溶解。
3. 灭菌:将制备好的液态和固态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处理,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材料和设备而定。
五、实验结果经过灭菌处理后,制备好的液态和固态培养基均无菌,可以用于微生物培养。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保证培养基无菌。
2. 制备液态培养基时,要注意加入必需元素的比例和pH值的调节。
3. 制备固态培养基时,要注意琼脂的加入量和溶解度。
4. 灭菌处理时,要根据实验材料和设备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和时间。
5.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制备液态和固态培养基以及灭菌处理等操作,掌握了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技术。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灭菌技术,保证培养基无菌,为微生物实验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一、培养基的制备。
1.1 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营养物质,通常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盐和生长因子等。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需求,培养基的组成也有所不同。
1.2 制备步骤。
(1)称取适量的葡萄糖、蛋白胨、氯化钠等原料;(2)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3)调节pH值,通常为7.0-7.2;(4)分装至试管或培养皿中,加入琼脂(如需要固体培养基);(5)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二、培养基的灭菌实验。
2.1 灭菌方法。
培养基的灭菌是为了保证培养基中无菌,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在高压下,微生物及其孢子、病毒等能够被有效杀灭。
2.2 实验步骤。
(1)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分装至试管或培养皿中;(2)密封好容器,放入高压灭菌锅中;(3)加水至适当高度,密封锅盖;(4)加热至121摄氏度,压力达到1.05kg/cm2后开始计时,持续15分钟;(5)关火,等待冷却后取出培养基。
实验结果,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培养基中无任何微生物生长。
证明培养基已达到无菌状态,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实验。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灭菌技术,为后续的微生物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加深了对无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1] 陈华.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2] 王明. 实验室微生物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以上为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文档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察氏培养基(培养霉菌用)
蔗糖 20克 NaNO33克 K2HPO41克 KCl1克 MgSO40.5克 FeSO40.01
克 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自然pH
无氮培养基(培养自生固氮菌用)
葡萄糖 10克 NaCl0.2克 KH2PO40.2克 CaSO4·2H2O0.1克 MgSO40.2 克 CaCO35克 琼脂 20克水1000毫升自然pH
如:在青霉素生产中加入玉米浆,青霉素产量可从20u/mL增加 到100u/mL,研究发现玉米浆中的苯乙胺被有限结合到青霉素分 子中,从而提高了青霉素G的产量。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2)、促进剂:指那些既不是营养物又不是前 体,但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比如在酶制剂发酵过程中,加入诱导物、表明活性剂及其它一些 产酶促进剂(比如吐温80、植酸、洗衣粉等)
缺点:高温高压下进行,设备要求耐腐蚀、耐高温、
原料来源、成本及工艺管理;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培养基配方举例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常用的细菌培养基)
牛肉膏5克 蛋白胨10克 NaCl5克 水1000毫升 pH7.2~7.4 (琼脂15~20克)
高氏一号培养基(常用的放线菌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0克 KNO31克 K2HPO40.5克 MgSO40.5克 NaCl 0.5克 FeSO40.01克水1000毫升琼 脂15~20克pH7.4~7.6
2)半固体培养基 再配置号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左右的琼
脂作为凝固剂,形成的培养基称之微半固体培 养基。 主要用于菌种鉴定,观察细菌运动特征及噬菌 体的效价测定等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3)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中80~90%是水。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3.依培养基的用途来分 1)、孢子培养基 2)、种子培养基 3) 、 发酵培养基 4)、补料培养基 5)、加富培养基 6)、选择培养基 7)、鉴别培养基 8)、增殖和保存培养基 9)、富集培养基 10)、测定培养基
B、非可逆性凝固培养基:指有血清凝固成的固体培 养基或由无机硅胶配成的凝固后即不能再融化的固体 培养基
C、天然固体培养基:由天然固体状基质直接制成的 培养基,如麸皮,米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木屑等
D、滤膜:是一种坚韧且带有无数微孔的醋酸纤维薄 膜,把它制成圆片状覆盖再营养琼脂或浸有培养液的 纤维衬垫上,就形成了具有固体培养基性培养质基制的备培与灭养菌 条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三、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一)、配置培养基的原则 1、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置不同的培养基 2、注意各营养物质的浓度和配比 3、调节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 4、根据培养微生物的目的配置 5、尽量使用廉价易得的原料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二)、配置培养基的方法
1、生态模拟 2、查阅文献 3、借助优选法或正交试验法精心设计培养基配方 4、实验比较 实验的规模一般由定性到定量,由小到大。 发酵培养基的用途与要求、成分、配比经实验确定,配制时兼顾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5.特殊生长因子:硫胺素、生物素、对氨基苯 甲酸、肌醇等
功能:酶的辅助部分,维持生命活动;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6.发酵的促进剂与抑制剂 发酵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加入有利于调节产物
的形成,而并不促进微生物的生长,这些物质 包括前体、促进剂和抑制剂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 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 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没有多大的变化, 但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章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第一节 培养基的原材料
一、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及用途
1.能源
光
光能自养 自养菌
氢、硫、氨
化能自养
亚硝酸盐、亚铁盐
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
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产品(如醋酸) 异养菌
功能:生长、繁殖需要;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2.碳源
碳酸气 淀粉水解糖、糖蜜、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等 石油、正构石蜡、天然气 醋酸、甲醇、乙醇等石油化工产品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3)、抑制剂: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抑制剂会抑制某些代 谢途径的进行,同时会使另外一些代谢途径活跃,从 而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某种产物或使正常代谢的某一代 谢中间物积累起来。
例如:微生物发酵生产甘油中,例如亚硫酸氢钠, 它与代谢过程中的乙醛生成加成物。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7.水分 功能:生化反应均在水溶液中进行
伊红-美蓝培养基(检查肠道细菌用)
蛋白胨 10克 K2HPO42克乳糖10克琼脂25克,水1000毫升,pH7.6 2%伊红水溶液2毫升0.5%美蓝水溶液2毫升将乳糖、伊红、美蓝分别
灭菌后,加入灭菌的培养基中摇匀,倒平板。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四、原料转换及意义 1、节约原料,减低单耗,提高发酵单位和总
收率;
2、开拓新的原料资源和微生物资源:野生植 物淀粉、植物纤维、木屑水解物、石蜡、醋酸、 乙醇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第二节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一、淀粉水解糖的制备方法
1、酸解法:
定义: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 压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法.
优点:设备要求简单,水解时间短(20min),设备 生产能力大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二、培养基的类型
1.依营养物质的来源分类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也称组合培养基(多用于定量研究); 半合成培养基,(用的最多,在部分天然有机碳源、
氮源、生长因子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化学药品);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2.依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来分:
1)固体培养基
A、凝固培养基 :即遇热可融化,冷却后则凝固的固 体培养基
功能:提供能量、构成菌体、代谢产物的物 质基础;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有机氮:黄豆饼粉、花生饼粉、玉米浆、蛋白胨、
3.氮源
酵母粉、鱼粉、发酵菌丝体、酒糟水等
无机氮: 尿素、硫酸铵、氨水、硝酸盐
功能:构成菌体、含氮代谢物;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磷酸盐、钾盐、钙盐等矿物盐
4.无机盐
铁、锰、钴等微量元素
功能:构成菌体,参与酶的组成,维持酶活 性,调节渗透压,调节pH值,维持氧化还原 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