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定额 乳制品加工-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河北省用水定额

河北省用水定额

河北省用水定额(试行) 编制说明一、综述《河北省用水定额(试行)》系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用水定额和管理的通知》(水资源[1999]519号文)要求,由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节约用水办公室组织河北省水资源开发中心和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等单位编制的。

本定额已经过省内有关部门和专家审查,并于2001年11月3日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成果验收。

《河北省用水定额(试行)》的适用范围为全省各城镇工业、生活用水和全省农村用水,使用有效时限为五年。

二、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本次编制用水定额的主要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水利部《关于加强用水定额编制和管理的通知》(水资源[1999]519号文);3、《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GB/T17367—1998);4、《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T7119—1993);5、《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GB/T12452—90);6、《企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CJ21—1987);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1994);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502888—99)。

本次同水定额编制中,工业主要产品用水定额以统计分析法为主,其它方法(如重复利用率提高法等)核验的方式确定;城镇生活用水定额采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结合专家意见修订的办法确定;农作物灌溉定额依据灌溉试验资料,按经济灌溉定额计算方法制定;林牧渔业用水定额则根据调查资料,按水量平衡分析方法确定。

三、编制内容及有关说明(一)工业行业主要产品用水定额编制本次共编制完成93个行业219种工业产品用水定额,详见表1—1~表1—7。

有关编制说明如下:1、工业用水定额指标系指工业行业或企业生产单位产量或产值所取用的新水量指标;2、工业行业分类及代码均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94)规定划分;3、鉴于影响工业产值的因素较多,本次工业用水定额一般均按单位产品用水定额编制;4、为提高工业用水定额的适应性和实用性,编制时尽量剔除一些辅助及附属部门用水;5、考虑工业企业的副产品已包括在主产品之中,故本次用水定额主要针对主产品编制;6、由于工业用水定额与重复利用率关系密切,本次据资料情况,提出了部分产品的重复利用率考核指标;7、针对同类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因生产工艺、规模、原料及专业化程度等不同,产品用水定额差异较大的实际,本次采取了尽量细化产品的方法,并引进了调整系数的概念;8、为使工业定额更具有针对性,本次对部分产品提出了不同适用条件下的用水指标。

乳品业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乳品业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附件三《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一○年十一月项目名称: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统一编号:434承担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编制组主要成员:刘凌、宋昆冈、崔明学、李虹、张文、方琬悌、吴康年、孙克杰、王月军、周明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周羽化、原霞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胡林林目 录1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1)2.1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1)2.2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中的环保要求 (1)2.3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2)2.4现行环保标准存在的问题 (2)3行业概况 (3)3.1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3)3.2乳制品行业发展趋势 (5)4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 (6)4.1乳制品主要工艺及产污分析 (6)4.2行业排污现状 (8)4.3污染防治技术 (10)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17)5.1标准适用范围 (17)5.2标准结构框架 (17)5.3术语和定义 (18)5.4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18)5.5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18)5.6监测要求 (21)6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21)6.1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 (21)6.2本标准与主要国家、地区同类标准的对比 (24)7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24)7.1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 (24)7.2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26)《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文件 “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定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号),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负责起草《乳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统一编号为434。

1.2工作过程2007年7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原国家环保总局签订了标准修制定项目合同,负责编制《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食品加工用水定额

食品加工用水定额

食品加工用水定额食品加工用水定额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水量。

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对于食品加工工业的生产运营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加工用水定额的相关内容。

一、食品加工用水定额的概念食品加工用水定额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水量,包括原材料的清洗、蒸煮、灭菌、冷却、加工等过程中所需的水。

这些过程中所需的水量是非常大的,因此食品加工用水定额也就成了衡量食品加工厂的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

二、食品加工用水定额的计算方法食品加工用水定额的计算方法一般为:用水量=生产量×加工用水定额。

其中,生产量为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的重量或数量;加工用水定额是指每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用水量。

根据不同的食品加工工艺,加工用水定额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1.面包生产:加工用水定额一般为面粉的5%~10%。

2.肉制品生产:加工用水定额一般为肉的30%~35%。

3.果蔬加工:加工用水定额一般为原材料重量的50%~70%。

在计算加工用水定额时,还需考虑到水的回收利用率。

现在很多食品加工厂都会采用循环水系统,将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水的使用量,提高水的利用率。

三、食品加工用水定额的管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合理使用和管理用水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1.建立水质监控系统,保证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2.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漏水现象的发生。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用水的节约意识。

4.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用水的监督和管理,减少浪费。

5.开发节水技术,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用水量。

四、结语食品加工用水定额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合理使用和管理用水可以帮助食品加工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

因此,建议各个食品加工厂应该注重用水管理工作,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节水减排的目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浓缩乳制品2020-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浓缩乳制品2020-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3102—XXXX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浓缩乳制品(征求意见稿)前言本标准代替GB 131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炼乳》。

本标准与GB 13102-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了范围;——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感官要求;——修改了理化指标;——修改了微生物限量;——致病菌限量直接引用GB 29921的规定;——增加了食品工业用浓缩乳相应指标和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浓缩乳制品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脂、部分脱脂和脱脂的淡炼乳、加糖炼乳、调制炼乳和食品工业用浓缩乳。

2 术语和定义2.1淡炼乳以生牛(羊)乳和(或)乳制品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液体产品。

2.2 加糖炼乳(甜炼乳)以生牛(羊)乳和(或)乳制品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添加食糖,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粘稠状产品。

2.3 调制炼乳以生牛(羊)乳和(或)乳制品为主要原料,脱脂或不脱脂,添加或不添加食糖、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添加其它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液体或粘稠状产品。

包括调制淡炼乳和调制加糖炼乳(调制甜炼乳)。

2.4 食品工业用浓缩乳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经浓缩等工序仅去除部分水分制成,仅用于食品工业的产品。

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3.1.1 生乳应符合GB 19301的要求。

3.1.2 其它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3 理化指标3.3.1 淡炼乳、加糖炼乳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淡炼乳、加糖炼乳理化指标3.3.2 调制炼乳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调制炼乳理化指标3.3.3 食品工业用浓缩乳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食品工业用浓缩乳理化指标3.4 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3.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3.4.2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QBT 2931-2008 饮料制造取水定额

QBT 2931-2008 饮料制造取水定额
GB 7119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GB 10789 饮料通则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 GB/T 18820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取水定额 norm of water intake 针对饮料制造取水核算单位制定的,以生产每吨产品所规定的合理取水量。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饮料制造企业节水规范
为指导饮料制造节水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节水技术进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制订《饮料制造企业节水规范》,供企业参照应用。本规范主 要参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并结合我国饮料制造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编写。 A.1 饮料制造的生产用水主要包含工艺用水、洗涤用水、热力和冷却用水。 A.2 根据各种水源水(自来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和产品要求合理选用饮料用水的水 处理方法,首先采用水的利用效率较高的工艺和装备,其顺序依次为:沙滤+碳滤、石灰法、 离子交换法、电渗析、超滤和反渗透。 A.3 采用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技术,建立蒸汽冷凝水回收网络和闭式回收系统,选用漏 气率小、背压度大的节水型疏水器或无泵背压自动提升回收技术。回收的蒸汽冷凝水可作锅 炉用水、离子交换柱的再生用水或其它工艺用水的场合。蒸汽冷凝水的回收率应达到 80% 以 上。 A.4 对间接冷却的换热设备采用冷却水循环技术,选用高效环保节水型冷却塔,其运行过 程的浓缩倍数不低于 3。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采用防腐、阻垢、微生物处理技术,采用旁滤 器。
和。 B.2.2
重复利用率 recycle rate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饮料生产的重复利用水量是指企业内部,循环利用的水量和直接或经处理后回收再利用 的水量。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的通知(2011)-甘政发[2011]64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的通知(2011)-甘政发[2011]64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的通知(2011)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的通知(甘政发[2011]6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省属有关企业,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为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的需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将《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以下简称《用水定额》)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总量控制与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在制定水中长期供求计划、下达年度取用水计划、制定区域和行业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用水定额》,淘汰不符合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动节水技术升级换代,不断挖掘内部节水潜力,有效控制用水总量的增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用水定额》的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提高《用水定额》的执行力,在用水计划下达、相关规划编制、取水许可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用水及节水评估等工作中发挥定额标准的约束引导作用,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指导各用水单位落实各项用水计划和节约用水措施,有计划地组织各用水单位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督促各行业开展节水工作,完善用水管理制度。

不断加大对各行业的考核力度,通过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综合措施,推进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实现严格管水。

重点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农副食品加工业重点工业产品

重点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农副食品加工业重点工业产品

重点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农副食品加工业重点工业产品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重点工业产品用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及用水量定额等。

本文件适用于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取(用)水量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8820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18916.22取水定额第22部分:淀粉糖制造GB/T21534工业用水节水术语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32716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GB/T12452、GB/T18820、GB/T21534和GB/T327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计算方法1.1.1一般规定1.1.21.1取水量取水量是指用水户从各种水源或不同蓄水、引水、调水、供水工程获取的以及用水户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的水量。

其中,各种水源包括地表水(含集蓄雨水)、地下水(含地下热水)、客水(过境水、引黄水、引江水等),再生水、矿井水(矿坑水)、淡化海水等。

不同蓄水、引水、调水、供水工程包括水库工程、闸坝蓄水工程、输供水工程、引调水工程、城镇供水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

1.1.3取水量供给范围农副食品加工业重点工业产品生产的取水量供给范围包括:主要生产、辅助生产(锅炉、循环水站、机修、检化验等)、附属生产(办公、绿化、厂内食堂、浴室和卫生间等)。

1.1.4各种水量的计量取水量、外购水量、外供水量以企业的一级计量表计量为准。

4.2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按式(1)计算:匕,」 (1)m,Q式中:V ui一一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单位产品;V1一一在一定计量时间内(年)工业生产过程中取水量总和,单位为立方米(m3);Q一一在一定计量时间内(年)工业产品产量。

关于编制豆 乳制品加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豆 乳制品加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豆\乳制品加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豆\乳制品加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豆\乳制品加工设备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2)2.5豆\乳制品加工设备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3)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豆\乳制品加工设备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水定额第xx部分乳制品加工》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由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由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取水定额第xx部分乳制品加工》被列入2018年国家标准制修定计划,计划编号为:20184335-T-469,要求2019年完成。

二、目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2017年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一方面,随着我国各地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各地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之气候影响,区域性缺水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企业工业用水的大量排放,对地区生态环境(水体、土壤等)会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工业节水潜力巨大。

制定取水定额标准,可以督促企业改进工艺,节约用水,增加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起到缓解用水紧张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下达用水计划和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等各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工业取水定额管理始于1984年,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经委联合发布《工业用水定额(试行)》,对14个行业的近30个子类、约500个品种给出了参考用水范围,在全国试行。

1986年对试行定额进行了修订,增补了个别产品。

试行定额主要用作城市规划和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和考核工矿企业用水量的标准。

三.编制过程
乳制品取水定额标准与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修订同时进行,相关工作从2015年10月开始启动,期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组织召开讨论会议十余次,并多次征集行业企业意见,同时结合各省取水、用水定额标准设定情况,初步形成了乳制品取水情况的定额指标;2019年3 月,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又对重点企业用水、取水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验证。

四.标准编制原则
1、依据相应标准规范编制取水定额
取水定额编制程序和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18820-2011)、《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定额编制工作参考提纲》(资源管[1999]11号);参考《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工联产业[2009]第48号);企业合理用水评价依据国家标准《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和《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GB/T12454-2008)的要求。

2、以促进乳制品加工企业节水和技术进步为原则
乳制品取水定额指标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不仅代表行业的平均水平,还应反映先进企业的取水用水水平,同时考虑节水设备和技术革新的发展趋势。

3、考虑取水定额指标的可操作性
为了提高乳制品加工取水定额指标的可操作性,本定额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整个乳制品行业取水、用水、节水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二是不同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异引起的企业间用水和节水水平的现实差异;三是地域差异。

因此,本定额将是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取水、用水、节水的管理和技术的实际情况,又高于企业取水、用水、节水的实际水平。

4、持续改进原则
取水定额指标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随着生产设备的改善、工艺的革新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工业过程中其单位产品用水量将小于用水定额指标,原有的定额将难以起到促进企业加强节水管理和节水技术改造的作用。

因此,取水定额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进步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1、标准名称
鉴于本标准是针对乳制品加工生产过程,是取水定额标准中的第xx部分,故名称制定为《取水定额第xx部分乳制品加工》。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乳制品加工取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取水量计算方法和单位产品取水量定额。

本标准适用于乳制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取水量的管理。

3、标准等级的划分
取水定额限定值是指现有生产企业生产吨乳制品所允许取用的最大水量。

取水定额准入值是指新建及改扩建乳制品加工企业或生产线,生产合格产品时每单位产品所允许取用水量的最大值。

4、标准指标的制定分析
4.1乳制品加工取水量的供给范围
供给范围为:主要生产〔杀菌、清洗〕、辅助生产(包括机修、空压站、运输等)和附属生产
(包括办公、绿化、厂内食堂和浴室、卫生间等)三个生产过程的取水量。

取水量、外购水量、外供水量以企业一级计量表的水量计算;直接或经处理后回收再利用的水量以进入其他用水系统一级计量表的水量计算。

4.2 目前国内乳制品加工水消耗现状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平稳,产量逐年增长,2017年我国年产乳制品达2935.0万吨。

据协会估算,目前乳制品行业年用水量约2亿吨,其中,绝大部分用于设备设施和容器的清洗,仅有少部分为原料用水。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中对水耗的相关要求:
1.调研企业单位产品水消耗 ( m3/t)的情况:(调研了10企业,占行业总产能50%。


七.标准专利情况说明
本标准未涉及任何专利。

八.预期效果分析
本次取水定额国家标准是在总结国内外开展工业用水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行业的实际制定的,旨在为高用水行业制订节水规划提供可靠依据,为合理编制用水计划提供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推行企业节水管理的重要依据。

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未产生重大分歧意见。

十.标准性质的建议
本标准可以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十一.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