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保藏学》期末试卷
食品保藏技术试题(3)

一、名词解释1.食品干燥保藏2.复原性3.湿腌法4.蜜制5.食品罐藏二、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根据食用者年龄不同分类的食品。
A.纸包装食品B.婴幼儿食品C.学龄前儿童食品D.青少年食品2. 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关系是()。
A.保质期和保存期时间一样B.保质期长于保存期C.保质期短于保存期D.因食品种类而论3.冷冻冷藏可使微生物致死的原因是()。
A.蛋白质的凝固B.冰晶体对微生物细胞的机械损伤C.渗透压的作用D.水分活度的降低4.()期的果实既适于加工和食用也不适用贮藏和运输。
A.绿熟 B.坚熟 C.软熟 D.过熟5.鸭梨采取变温贮藏的方法,先在15℃的库内预藏10天左右,再在6℃温度条件下贮藏一段时间,然后每隔半个月降低(),一直降到0℃贮藏。
A. 1℃B. 2℃C. 3℃D. 4℃6.冷藏是将食品在略高于冻结点的温度下贮藏,一般的贮藏温度在-2~15℃,以()最为常用。
A. -2-0℃B.2-4℃C.4-8℃D.8-10℃7.保持速冻食品的特殊香气及防止干燥,需采取的包装具有()。
A. 耐低温性B.低透气性C.耐水性D.耐光性8.冻结温度曲线中,出现过冷点之前放出的热量属于()。
A. 显热B.潜热C.不确定D. 先显热后潜热9.中湿食品水分含量的()。
A.小于15%B.15-50%C.50-65%D.大于65%10.食品含水量曲线中BC段的特点是()。
A.水分下降缓慢B.水分几乎直线下降C.水分下降偏快D.几乎停止11.加工梨干对原料梨的要求是()。
A.肉质致密、单宁含量少B.巨细胞少、香气浓C.含糖量20%以上、无核D.无要求12.在()室内,空气流方向和湿物料前进方向一致。
A.顺流隧道干燥B.逆流隧道干燥C.顺逆组合式干燥D.输送带式干燥13.盐液浓度在()时,大多数微生物生长活动受到暂时性的抑制。
A.1%以下B.1%-3%C.10%-15%D.20%-25%14.腌制时间主要取决于()在食品内进行均匀分布所需要的时间。
食品保藏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专业术语解释1.食品品质: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主要有糖的焦化反应、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自动氧化反应→降低糖的消化性,减少维生素C含量,但是也有一些呈味成分产生→赋予食品以或优或劣的风味。
3.酶促褐变:酶促褐变主要是在酚类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酶的作用下发生某些成分的氧化反应,造成氧化物的积累而变色。
4.淀粉老化:糊化后的淀粉称为α-淀粉。
α-淀粉在贮藏中会发生老化现象,也就是,α-淀粉中相邻分子的氢键结合,形成微晶结构→降低食品的口可性,也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5.脂肪酸败:分为自动氧化酸败和酶解酸败。
脂肪酸链中不饱和键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产生小分子的游离脂肪酸→令人不快的气味。
使脂肪失去营养,而且也产生毒性。
6.Vant Hoff (范特荷夫)定律:反应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2-4倍。
二、思考题1.简述食品品质的概念、以及食品的品质因素。
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①食用品质:营养品质(维持生命活动)、感官品质(嗜好)、卫生品质(安全);②附加品质:可贮藏、携带方便、食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保健食品(功能)、旅游食品(功能)、体育饮料(功能)等;包装装潢、环保材料等。
2.食品在保藏过程中,其基本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①新鲜度下降;②褐变:分为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 ③淀粉老化; ④脂肪酸败; ⑤维生素降解。
3. 食品品质变化的原因?①食品内部原因:鲜活食品的生理变化如呼吸作用、后熟和衰老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如水分、营养成分、色素、香气等);②食品外部原因: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和鼠类的侵害、化学污染、机械损伤等。
4. 简述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并推导公式(1-29)。
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是食品品质变化的速度和影响变化速度的各种因素,温度影响着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E越大,Q10越大,降低环境温度能减慢食品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的适度,并且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的保持使用品质。
食品贮藏保鲜学期末考试A

食品贮藏保鲜学期末考试A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年第一学期《食品保鲜技术》期末试卷A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名词解释(5分/题,共25分)1、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产品进行呼吸时所吸入的氧气或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一般单位用O2或CO2mg(ml)/kg·h(鲜重)来表示。
2、呼吸跃变:有一类果蔬,在幼嫩阶段呼吸旺盛,随果实细胞的膨大,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开始成熟时,呼吸上升,达到高峰(称呼吸高峰)后,呼吸下降,果实衰老死亡,伴随呼吸高峰的出现,体内的代谢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3、生物学败坏: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的败坏,称为生物学败坏。
4、水分活度:又称水分活性,它是溶液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之比。
(或者指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也就是指溶液中能够自由运动的水分子与纯水中的自由水分子之比。
)5、腌制:是一种应用最普遍的加工保藏方法,其主要是利用食盐的保藏作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和一些辅料的辅助作用等来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或提高食品的食用品质和商品品质。
二、填空题(1分/空,共20分)1、堆放的总要求是“三离一隙”。
“三离”指的是离墙、离地坪、离天花。
“一隙”是指垛与垛之间及垛内要留有一定的空隙,2、食品冷藏链主要包括冷冻(冷藏)加工、冷冻(冷藏)贮藏、冷藏运输、冷冻(冷藏)销售等四个方面。
3、气调贮藏大致可分为两类:人工气调(CA)和自发气调(MA)。
4、气调冷藏过程中的管理主要任务是使气调库在允许的范围内相对处于稳定状态。
5、在酱腌菜中常用的防腐剂是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6、影响干制品保藏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线和空气。
7、食品的败坏分为生物学败坏、物理性败坏和化学性败坏三种类型。
8、冷藏过程中食品表面水分的蒸发(干耗)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三、判断题(1分/题,共5分)1、在高浓度下,食盐和糖均能对食品和微生物产生脱水作用(√)2、烟熏保藏是指利用木屑等各种材料焖烧时所产生的烟气来熏制食品,以利于延缓食品腐败变质的方法(√)3、通常在10℃以下,大多数微生物难以繁殖,到-10℃时几乎停止生长(√)4、低温保藏时低温的程度分为冷却保藏(0~10℃)和冻结保藏(冻结时-23℃,贮藏时-18℃) (√)5、高压保藏压力在500MPa以上食品的保藏有实际效果(×)四、选择题(1分/题,共10分)1、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 C )A 贮藏方式B 气体成分C 温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考试试卷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65题,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A型题(31小题,共分)[1]正常人体脂肪含量大约占体重的A、10-20%B、5-10%C、20-30%D、30-35%E、20-25%[2]引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罐头食B、剩粮食饭、凉糕C、奶及奶制D、家庭自制豆制品E、海产品及盐渍食品[3]维生素B1的主要功能是以辅酶形式参与A、蛋白质代谢B、脂肪代谢C、赖氨酸代谢D、糖代谢E、钙代谢[4]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糖是A、葡萄糖B、纤维素C、淀粉D、糊精E、麦芽糖[5]脂肪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增加,对脂肪酸败有如下影响A、抑制B、减速C、增进D、延缓E、无影响[6]以下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食物脂肪的消化率与熔点有关B、所有植物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的含量都高于动物脂肪C、一般成人的脂肪供应应占膳食总热量的20%~25%D、一般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高的脂肪营养价值高E、必需脂肪酸的最好来源是植物油类[7]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除了A、食物存放温度的高低B、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C、受葡萄球菌污染的程度D、食物中淀粉的含量E、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8]巴氏消毒法的温度范围为A、75~95℃B、63~95℃C、60~80℃D、65~85℃E、60~95℃[9]食物储存中,酸度升高、产气、带有甜味、有醇类气味,此种反应为A、油脂酸败B、蛋白质分解C、碳水化合物分解D、美拉德反应E、醇类发酵[10]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______A、15%~20%B、50%~60%C、10~15%D、? 35%~40%[11]表明食品被粪便近期污染的指示菌是A、埃希茵属B、柠檬酸杆菌属C、肠杆菌属D、克雷伯菌属E、黄杆菌属[12]正常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占每日摄人总热量的适宜百分比是A、60-70%B、50-60%C、40-50%D、55-60%E、80-90%[13]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烟酸的氨基酸为A、赖氨酸B、亮氨酸C、色氨酸D、胱氨酸E、丝氨酸[14]防止N-亚硝基化合物危害,何种措施是错误A、防霉B、阻断合成C、制定限量标准D、作物施用钾肥E、作物施用钼肥[15]40cm2肌肉有6个以上囊尾蚴的畜肉,应予A、冷冻处理B、高温处理C、盐腌处D、辐射处理E、销毁[16]杂醇油是在制酒过程中何种物质分解而成A、蛋白质、氨基酸B、果胶、木质素C、糠麸D、淀粉E、油脂[17]烟酸理化性质的特点为A、酸性条件易破坏B、碱性条件易破坏C、遇光易破坏D、加热及烹调加工损失小E、高压下120℃,20分钟易破坏[18]与影响钙吸收无关的因素是A、草酸盐B、植酸盐C、脂肪消化不良D、膳食纤维E、胆固醇[19]患者自觉乏力,急躁,记忆力减退,抑郁,失眠,并有恶心、呕吐、腹泻。
食品保藏期末试卷

食品保藏期末试卷《食品安全保藏》期末考试试卷(A)一、选择题(每空2分,50分)1、通常将贮藏期较短食品的保藏称为( A )A、保鲜B、贮藏C、冻藏D、储存2、哪项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糖)对食品保藏性的影响( B )A、为微生物提供碳源B、加速食品变质C、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保留食品挥发物质,提高风味3、下列哪项不属于食品中微生物来源( C )A、土壤B、水C、内包装袋D、加工器械4、以下哪项不属于形容食品质地的感官评价( C )A、酥松的B、油腻的C、臭臭的D、多汁的5、下列关于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可加快食品变质速度B、可提高食品的质量C、其活性会引起食品质量恶化D、以上言论过于夸张6、一瓶牛奶微生物感染到哪个级别便不适宜饮用( C )A、103B、105C、107D、1047、下列属于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的是( D )A、乳酸B、葡萄糖C、淀粉D、酒精8、食物腐败主要是由哪中微生物引起的( A )A、细菌B、酵母菌C、霉菌D、病毒9、下列哪项可以用于酱油的防腐剂( D )A、敌敌畏B、漂白粉C、亚硝酸钠D、苯甲酸钠10、马铃薯发芽不能使用,是因为会产生( B )A、花青素B、龙葵素C、叶绿素D、甜味素11、空气绝对湿度与同温下饱和湿度的比值称为( B )A、湿度B、相对湿度C、饱和湿度D、绝对湿度12、以下关于光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可延长食品(鲜活食品)保质期B、可引起食品维生素破坏C、可引起食品脱色、着色脂肪酸败D、可使部分食品麦角固醇转变为VD13、在食品安全领域内,下列不属于食品包装的作用的是( B )A、可产生商业利益B、防微生物危害C、防物理破坏D、防化学破坏14、我国的第一大果品是(A )。
A、梨B、苹果C、柑橘D、香蕉15、肉类在冷冻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D )为宜。
A、55%B、75%C、85%D、95%16、牛乳被挤出后,必须很快冷却到(B )以下,并在此温度下保存。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6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A型题(31小题,共31.0分)[1]正常人体脂肪含量大约占体重的A、10-20%B、5-10%C、20-30%D、30-35%E、20-25%[2]引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罐头食B、剩粮食饭、凉糕C、奶及奶制D、家庭自制豆制品E、海产品及盐渍食品[3]维生素B1的主要功能是以辅酶形式参与A、蛋白质代谢B、脂肪代谢C、赖氨酸代谢D、糖代谢E、钙代谢[4]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糖是A、葡萄糖B、纤维素C、淀粉D、糊精E、麦芽糖[5]脂肪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增加,对脂肪酸败有如下影响A、抑制B、减速C、增进D、延缓E、无影响[6]以下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食物脂肪的消化率与熔点有关B、所有植物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的含量都高于动物脂肪C、一般成人的脂肪供应应占膳食总热量的20%~25%D、一般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高的脂肪营养价值高E、必需脂肪酸的最好来源是植物油类[7]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除了A、食物存放温度的高低B、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C、受葡萄球菌污染的程度D、食物中淀粉的含量E、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8]巴氏消毒法的温度范围为A、75~95℃B、63~95℃C、60~80℃D、65~85℃E、60~95℃[9]食物储存中,酸度升高、产气、带有甜味、有醇类气味,此种反应为A、油脂酸败B、蛋白质分解C、碳水化合物分解D、美拉德反应E、醇类发酵[10]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______A、15%~20%B、50%~60%C、10~15%D、35%~40%[11]表明食品被粪便近期污染的指示菌是A、埃希茵属B、柠檬酸杆菌属C、肠杆菌属D、克雷伯菌属E、黄杆菌属[12]正常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占每日摄人总热量的适宜百分比是A、60-70%B、50-60%C、40-50%D、55-60%E、80-90%[13]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烟酸的氨基酸为A、赖氨酸B、亮氨酸C、色氨酸D、胱氨酸E、丝氨酸[14]防止N-亚硝基化合物危害,何种措施是错误A、防霉B、阻断合成C、制定限量标准D、作物施用钾肥E、作物施用钼肥[15]40cm2肌肉有6个以上囊尾蚴的畜肉,应予A、冷冻处理B、高温处理C、盐腌处D、辐射处理E、销毁[16]杂醇油是在制酒过程中何种物质分解而成A、蛋白质、氨基酸B、果胶、木质素C、糠麸D、淀粉E、油脂[17]烟酸理化性质的特点为A、酸性条件易破坏B、碱性条件易破坏C、遇光易破坏D、加热及烹调加工损失小E、高压下120℃,20分钟易破坏[18]与影响钙吸收无关的因素是A、草酸盐B、植酸盐C、脂肪消化不良D、膳食纤维E、胆固醇[19]患者自觉乏力,急躁,记忆力减退,抑郁,失眠,并有恶心、呕吐、腹泻。
(完整版)食品安全与营养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与营养期末考试复习题2010.12题型与分值: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 分)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四、问答题(6小题,共40分)食品安全与营养课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3.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4.食品5.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6.食品安全7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8.营养素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对机体有生理功效且为机体正常代谢所需的成分。
9.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10.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多羟基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绝大多数碳水化合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是氧原子的两倍,与水分子的组成相似,所以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11.酸乳酸乳是由产生乳酸的细菌使牛乳或其制品发酸的液体乳制品。
12.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
13.矿物质在人体内的各种元素中,除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余的各种元素均称为矿物质或无机盐。
14.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性是指食品中无任何对人体可能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化学污染物及其放射性元素。
15.化学性食物中素由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如某些金属或类金属化合物、农药及亚硝酸炎引起的中毒。
16.焦糖化反应碳水化合物在无氨基化合物存在时,加热到150C〜200C生成焦糖等黑褐色物质,此过程称为焦糖化反应。
17.膳食纤维是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利用的多糖碳水化合物。
二、问答题⑴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⑵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⑶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⑷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⑸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的食物⑹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⑺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⑻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⑼如饮酒,应限量⑽吃新鲜卫生的食物2•食品污染有哪几个特点?第一,食品被污染日趋严重及普遍,其中化学性物质的污染占主要地位。
食品营养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六大营养素包括:空1答案:糖类空2答案:蛋白质空3答案:脂类空4答案:维生素空5答案:矿物质空6答案:水2、《黄帝内经》总结出了“五为养,五为助,五为益,五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膳食配制原则。
空1答案:谷空2答案:果空3答案:畜空4答案:菜3、现代病中的“三高症”是指:、和 o空1答案:高血压空2答案:高血脂空3答案:高血糖4、食品污染分为污染、污染及污染三类。
空1答案:生物性空2答案:化学性空3答案:物理性A.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制品(正确答案)B.不吃过热、过硬、烧焦或太咸的食物(正确答案)C.不喝过烫的水、茶(正确答案)D.控制烹调油温,少吃熏制或腌制的食物(正确答案)E.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正确答案)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该是适量的、有氧的、温和的(正确答案)B.适宜糖尿病人的天然非营养性甜味剂有罗汉果甜、甜菊糖、糖精C.糖尿病患者一般伴有“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少(正确答案)D.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多餐、按时吃饭、吃七分饱(正确答案)56、控制细菌繁殖的措施包括()oA.熟食快速冷却(正确答案)B.饭菜加工后2小时内食用(正确答案)C.具有潜在危险的食品冷冻冷藏保存(正确答案)D.冷冻原料在冷藏条件下解冻(正确答案)57、小明脾胃寒凉,应该不吃或少吃的是()oA.鲍鱼B.蛤蝌(正确答案)C.螃蟹(正确答案)D.海虾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平均每天摄入种以上食物,每周种以上。
食盐每天不超过克。
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步。
空1答案:12空2答案:25空3答案:6空4答案:60006、的缺乏症是坏血病、的缺乏症是未老先衰、的缺乏症是夜盲症、的缺乏症是佝偻病、的缺乏症是口角溃疡。
空1答案:VC空2答案:VE空3答案:VA空4答案:VD空5答案:VB27、的缺乏症是贫血、的缺乏症是呆小病、的缺乏症是癌症、的缺乏症是生长停滞.空1答案:铁空2答案:碘空3答案:硒空4答案:锌8、对于常人而言,下列水的选择最佳的是()oA.纯净水B.矿物质水C.矿泉水(正确答案)D.运动饮料9、下列食物中最有利于补铁的是()oA.猪肝(正确答案)B.菠菜C.牛奶D.蛋黄10、蛋白质主要组成元素的标志性元素是指()oA.碳B.氢C.氮(正确答案)D.氧11、下列食品完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生产的是O OA.无公害食品B.绿色食品C.有机食品(正确答案)D.转基因食品12、可直接被人体吸收,正常情况下大脑唯一的能量来源物质是()oA.果糖B.淀粉C.麦芽糖D.葡萄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保藏学》
期末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一、填空(30分)
1.鉴别蛋的新鲜度的主要标志包括、浓厚蛋白含量、系带状况。
2.果蔬组织中的呼吸作用有和种类型。
3.食品的基础原料主要包括、、、、、蛋类等。
4.面筋蛋白主要是由和两种蛋白质组成。
5.常见的食品物料的冷却方法有:、、、等。
8.食品辐射保藏的辐射效应包括效应和效应两方面。
9.烟熏的目的包括烟熏风味、加工新颖产品、发色、和。
10.食糖溶液防腐机理包括有产生、和 _三个方面。
11.化学防腐剂包括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和两类。
12.食品在腌渍过程,除了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和生化反应及微生物的发酵外,还始终贯穿着腌渍剂的和现象。
13.食品干燥基本原理的核心问题的实质是和。
24.鱼的保活方法有、和。
二、判断对错题,错误的请改正过来(30分)。
1.宰后肉的成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环境温度的提高成熟所需的时间会缩短。
()
2.当温度0℃时,食品物料中的水分即开始冻结。
()
3.在深度冻藏过程中,食品中的酶并非完全停止活动()
4.芽孢菌的耐热性要高于一般的微生物。
()
5.对于新鲜果蔬的气调保藏,选择二氧化碳和乙烯透过性大的包装材料较好()
6.腌渍品之所以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是因为盐或糖形成高渗环境,从而使微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抑制。
()
7.食品化学保藏就是在食品生产和储运过程中使用各种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耐藏性和达到某种加工目的。
()
8.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没有发酵作用。
()
9、苯甲酸及其盐类属于酸性防腐剂。
()
10.果蔬的有氧呼吸与缺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同,产物不同。
()
11.微波加热过程中,物料升温速率与微波频率成正比。
()
12.辐射保藏技术属于一种冷杀菌技术。
()
13.食品冻藏时,速冻工艺形成的冰晶较大,对解冻后食品品质保持不利()
14.食品冻藏时,食品温度达到其冻结点开始结冰()
15.对于采用冻藏工艺保藏的果蔬,最好已完全成熟()。
三、选择题(15分)
1.指示果蔬呼吸特性的指标是_____A、呼吸强度B、呼吸商C、呼吸漂移D、呼吸高峰。
2.下述气体中只有_____不是果蔬的气调贮藏中主要控制的气体。
A、O2 B、CO C、CO2 D、乙烯。
3.乙烯在果蔬保鲜过程中起______作用。
A、防霉 B、催熟 C、延长保鲜期 D、B 和C。
4.在相同的冻结条件下,______食品可能冻结的速度最快。
A、低水分、低脂食品
B、含气量高的食品
C、高脂食品
D、高水分食品。
5.加工速冻蔬菜时,必须进行_______前处理。
A、热烫 B、调味 C、包装 D、杀菌。
6.食品物料冻结时,冻结的速率愈快,食品物料内形成的冰结晶愈______。
A小且不均匀 B大且不均匀 C小且均匀 D、大且均匀。
7.冷藏下列几种食品时,温度太低,_____会出现冷害。
A、虾 B、香蕉 C、鸡蛋 D、牛肉。
8.烟熏保藏处理时使食品被污染致癌的物质是_____。
A、有机酸 B、酚类物质 C、羰基化合物 D、烃类物质。
9.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物料升温速率与_______有关。
A、物料的介电损失 B、微波的波长 C、微波的频率 D、都有关。
10.食品冷藏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常用温度范围是______。
A、-2~15℃ B、-12~-38℃ C、4~8℃ D、-5~20℃。
11.放射性同位素在辐射过程中,放射出的射线可能是______射线。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α、β、γ三种。
12.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食品发酵过程中发酵菌代谢产物的是_____。
A、CO
2
B、C
2
H
5
OH
C、H
2O D、O
2。
13._____使果蔬糖分升高。
A、淀粉酶 B、多酚氧化酶 C、抗坏血酸酶 D、果胶酶。
下列物14、下列食品中,属于腌制品的是_______。
A、话梅 B、苹果脯 C、草莓酱 D、酱黄瓜。
14.食品工业中,用于干燥的常用干燥剂是______。
A、绝干空气 B、含湿空气 C、CO D、CO
2。
15.在相同的冻结条件下,______食品可能冻结的速度最快。
A、低水分、低脂食品 B、含气量高的食品 C、高脂食品 D、高水分食品。
四、简答或论述题(25分)
1.说明下列食品所用的保藏方法原理:
①汽水保藏原理
②腌鱼保藏的原理:
③果脯保藏原理:1.简述食品低温保藏的种类和一般工艺过程。
3.什么是褐变?褐变分哪两种类型?主要区别是什么?褐变对食品储藏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