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研习规程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试行)》及五类专业教育实践实施指南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试行)》及五类专业教育实践实施指南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8.05.03
•【字号】浙教办师〔2018〕36号
•【施行日期】2018.05.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试行)》及五类专业教育实践实施指南的通知
浙教办师〔2018〕36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要求,省教育厅在总结以往师范生培养经验、调研各高师院校开展师范生教育实践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及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职教育和特殊教育等五类专业教育实践实施指南的试行稿。
现予印发,请各高校根据教学实际组织实施。
附件: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试行)
浙江省教育厅
2018年5月3日。
第四期创新实验项目

浙师教字…2010‟38号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公布第四期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通知各学院:我校第四期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学院评审、学校审核,87个项目获准立项,现予以公布(具体名单见附件1)。
请各学院及时通知各项目负责人签署项目责任书(附件2),并以学院为单位于9月30日前统一交至教务处实践科。
项目实施时间为即日起至2011年5月底。
各项目组要按项目设计的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项目实施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原始数据、原始材料、实验现象、图片等过程资料的收集,认真做好研究工作的记录,并最终形成项目的研究报告。
二、要注重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如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申请技术成果鉴定、研制产品、推广软(课)件等。
项目相关成果公开发表时,须标注“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成果”字样,且第一作者须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
三、对于申请专利的项目(专利申请第一作者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仅限本、专科学生),专利申请费超过资助金额部分由教务处报销。
四、对于同一项目在实施期间又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立项资助的,学校不重复资助。
五、立项申请表中预期成果有实物作品或者发表论文而结题时不能提供实物作品或者未能发表论文的项目,如验收合格则资助经费将降档处理。
六、项目实施期间,确因特殊原因需变更项目内容、项目组成员等,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审批,报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变更。
未经教务处审核同意,自行变更的项目将撤销立项。
七、项目组要注重收集项目实施期间各类经费支出的发票,以备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报销使用。
各学院要加强对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检查监督项目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同时要积极开展院级项目工作,为培育校级项目做好准备。
附件:1.第四期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汇总表2.第四期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责任书二〇一〇年七月八日附件1第四期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类型项目组成员数(人)指导教师资助经费(元)1 经管学院婺商群体研究与前景展望——基于对百家婺商企业的调研沈润雯研究性学习5胡峰李辉9002 经管学院浙江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及研究柯玲芬研究性学习4 刘斌红9003 经管学院卖产品到卖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助经济转型——中国义乌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研王雯婷研究性学习5李长江狄伟锋9004 经管学院基于光伏产业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现状研究——以衢州市四县两区为例吴海燕研究性学习5 林云9005 经管学院绿色信贷在商业银行推行的思考——以杭州、金华为例吴杭樱研究性学习5 何菊芳9006 经管学院浙江民间金融与农户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吕佳敏研究性学习5 姜兴旺9007 经管学院婺源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形势分析研究方辉研究性学习4 李杰义9008 经管学院新公司法框架下公司出资方式研究谢翊尔研究性学习3黄惠青陈刚9009 经管学院“移折”移动电子优惠券折扣平台的初步应用徐丽创新性实验3胡峰张俊岭90010 法政学院民营企业权力继任者的选择模型构建——基于浙江城镇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王雍斌研究性学习3周志山林晓珊90011 教育学院小学生游戏化学习社区的情感设计与开发苏蓉蓉创新性实验3 章苏静120012 教育学院E-adventure(解谜冒险)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卢艳艳创新性实验3金科章苏静120013 幼师学院莫扎特音乐对儿童脑电影响的研究钱靓创新性实验5 卢英俊120014 幼师学院儿童卡通面孔加工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RP)研究王静梅创新性实验5 卢英俊120015 外语学院苗族地区教师的身份认同现状研究丁霓研究性 2 胡美馨900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类型项目组成员数(人)指导教师资助经费(元)——以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麻江县卡乌小学为例学习16 外语学院寝室文化与学业成绩的关联度分析及其对策建议——一项基于浙江师范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的实证研究干世超研究性学习4蒋林张生祥90017 美术学院金华市民工子弟小学的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赵海滨研究性学习2杨成徐丹旭120018 美术学院为校园礼仪服装增添浓郁的“中国味”——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冯婷研究性学习3 唐潇120019 美术学院对商业老街的现代化规划——以金华婺城区八咏楼老街为例王赞心创新性实验4郑军德罗青石90020 文传学院对课桌文化的内容分析——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徐东琴研究性学习4 文宏伟90021 数理信息学院二分图匹配问题的应用实现及优化研究张超创新性实验3赵相福贾泂90022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自动机的DNA序列比对分析系统陈聪创新性实验5韩建民辛德东90023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大学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陈余康创新性实验4丁智国宋炯赵相福90024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单片机的点阵LED电子显示屏的设计凌丹红创新性实验3端木春江曾令国150025 数理信息学院离散事件设备基于模型的诊断系统开发滕焕欣创新性实验5赵相福吕振洪90026 数理信息学院程序在线自动评测与机试系统胡晓样创新性实验5韩建民贾泂吕振洪90027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校园网的三网合一实践李严创新性实验5杨传斌陈龙飞150028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光学三维测量系统王云烨创新性实验5李勇潘日敏150029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多种搜索引擎的文档相似度比较肖昌淦研究性学习3熊继平丁宇90030 数理信息学院一种新型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解调装置的设计钱翠萍创新性实验4 彭保进200031 数理信息学院多功能芯片测试仪齐立鹏创新性实验5陈希余水宝1500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类型项目组成员数(人)指导教师资助经费(元)杨晓雨32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ZigBee技术的农田灌溉监测控制系统谭黎创新性实验3武林潘日敏200033 数理信息学院Fe基合金非晶态薄带的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亮创新性实验3 方允樟120034 数理信息学院计算机辅助“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仪的开发洪佳琪创新性实验5彭保进叶慧群200035 数理信息学院新型高性能机械流明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田晓娟创新性实验4 贾艳敏150036 数理信息学院复合磁电式电流传感器及其在智能无人驾驶车辆引导上的应用薛阿喜创新性实验4贾艳敏潘日敏150037 数理信息学院超轻型、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系统研究与设计杨勤炜创新性实验5钱义先彭保进150038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无线遥控技术的大面积阵列式LED照明灯研制陈贻国创新性实验3 武林150039 数理信息学院LED路灯反光杯的研发赵丹卉创新性实验5范长江彭保进150040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光谱分析方法的里德堡常数测量研究赖兴俊创新性实验4何绿许富洋120041 数理信息学院太阳能大功率LED路灯的研制陈小鹏创新性实验5陈希余水宝杨晓雨150042 数理信息学院人造血管内血液渗流机理研究黄婉莹创新性实验5许友生吴锋民陈艳燕90043 数理信息学院智能代步车余福华创新性实验5潘日敏武林200044 数理信息学院低噪声高效率数字音频均衡器的设计于建阁创新性实验5陈希余水宝150045 数理信息学院新型高强非晶刀的制备范世炜创新性实验5 方允樟150046 数理信息学院分形多孔介质的渗流分析李春宇创新性实验5许友生宋付权寇建龙90047 数理信息学院应用微观渗流技术提高燃料电池输出功率的研究张骏创新性实验5许友生吴锋民陆杭军120048 数理信息基于PSTN的智能家居安全控制系统申燊创新性 5 武林1500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类型项目组成员数(人)指导教师资助经费(元)学院实验潘日敏49 数理信息学院双MCS-51单片机的红外传输设计丁鑫创新性实验4 张浩然150050 数理信息学院6路红外遥控器的设计王珠珠创新性实验5 马世平150051 数理信息学院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电动车控制器陈涨创新性实验4吕干云武林200052 数理信息学院脉搏心率测定仪林良勤创新性实验4 马世平150053 数理信息学院函数信号发生器及上位机波形显示系统李优创新性实验3 马世平150054 生化学院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王聪创新性实验3 肖孝辉150055 生化学院对玉米花粉群体效应的初步研究何浅慧创新性实验4 吕洪飞150056 生化学院有机催化不对称合成光学纯苯并吡喃衍生物周妃婷创新性实验5 谢建武150057 生化学院葡萄籽原花青素和松针原花青素体内抗氧化性比较研究江珊创新性实验3 徐丽珊150058 生化学院汽车冷启动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开发徐漪创新性实验2滕波涛赵雷洪200059 生化学院番茄LeCBL1基因功能研究王伟创新性实验3 王长春150060 生化学院佛手渣基活性炭制备研究张蕴创新性实验5代伟郑绍成150061 生化学院RNA病毒载体TRV与卫星病毒载体2mDNA1诱导的基因沉默功效比较岳文浩创新性实验5 杨莉150062 生化学院一种简易的三组分Mannich反应合成b-Bt基酮和酮酯类化合物黄灵瑜创新性实验4 王小霞150063 生化学院根部光照对甘薯花青素合成的影响陈潇潇创新性实验4刘鹏徐根娣150064 生化学院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张策创新性实验5郑绍成严晓阳150065 生化学院纳米稀土氧化物对硫醇的电催化作用研究王利民创新性实验3 缪煜清150066 生化学院高产谷胱甘肽的昆虫共生酵母菌选育及其培养条件初步研究何未男创新性实验4张应烙蒋冬花150067 生化学院Cd1-xMXO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性孙檬茜创新性 6 李良超1500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类型项目组成员数(人)指导教师资助经费(元)能研究实验68 生化学院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水污染孙燕创新性实验5李小忠叶群峰申秀英150069 地理环境学院纳米介孔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芦伯鑫创新性实验4陈建荣王方园陈津津150070 地理环境学院婺江沉积物的磁学特征与重金属污染的关系分析方慧青创新性实验3 胡忠行120071 地理环境学院吊瓜子病虫害探究与产业再发展前景的预测——以长兴白岘地区为例施丽创新性实验5 于红梅120072 地理环境学院金华市市区交通主干道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绿化带植被关系研究余鸿斌创新性实验5于红梅吴樟荣120073 地理环境学院河流水质对各地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金华八县市母亲河为例虞洋创新性实验4冯利华王志刚120074 地理环境学院浙师大定向运动图的采集与编制赵淑姝创新性实验5 吴樟荣120075 工学院折叠式集装箱的稳定性设计与实验于佳创新性实验5徐洪胡永举200076 工学院城市道路雨水的收集及其利用——以浙师大为例温璐茜创新性实验5邱欣杨青120077 工学院高楼分级缓降逃生机构液压机构制作林潘忠创新性实验3徐洪陆爽200078 工学院潜孔钻车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及其实时动态模拟研究胡意立创新性实验5张克华李晓梅120079 工学院重症病人救生担架陈胜辉创新性实验5程光明鄂世举200080 工学院往复式高楼逃生装置的研发王若仰创新性实验3 徐洪200081 工学院基于生物金属纤维的微阀研究施晓明创新性实验5鄂世举王冬云120082 职教学院高可靠磁敏开关的研制龚叶珠创新性实验5 郑金菊150083 职教学院七夕节文化旅游开发陈韦吉研究性学习5 马美爱120084 职教学院车刀微调装置的制作王刚创新性实验4张棉好汪红波150085 职教学院基于VB技术的汽油机尾气检测分析系统姚天国创新性 5 翁孟超900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类型项目组成员数(人)指导教师资助经费(元)设计实验杨志强86 职教学院利用数据流分析排除发动机控制系统“软”故障的实验研究刘伟创新性实验5曹红兵赵迎生董颖90087 国际学院当代衢州“祭孔仪式”调查及其儒家文化传承现状——与山东曲阜“祭孔仪式”对比朱越研究性学习3 宣炳善900附件2第四期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责任书甲方:浙江师范大学乙方: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经学院评审、学校批准,确定乙方负责的项目“”为第四期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结题时间为2011年5月底。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浙师教通〔2021〕68号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关于印发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学院:现将?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三年九月十日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一、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假设干意见?,更新观念,激发活力,深化教学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全员教研、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教师教育等改革,发挥本科教学工程工程引导示范作用,树立科学质量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专门人才培养水平。
二、重点工作在认真完成各项常规工作的根底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开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建立专业优化调整机制,研制出台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意见,开展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工作。
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鼓励师范专业积极探索各种类型卓越教师培养方案,工科专业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其他非师范专业做好分层分类的培养工作。
积极推进学生学习效劳中心建设,加强学习暂时困难学生指导力度。
完善出国学生课程学分转化机制,大力推进国际化交流合作,研制出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学分转换认定方法?。
二、切实推进全员教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开拓新思路,推出新举措,落实?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研活动暂行方法?,实现教研活动常态化,进一步推进全员教研工作。
推进互动式、交流式、探讨式课堂教学改革,遴选课堂教学改革成绩突出优秀教师,建设优质课程库,初步建立科学标准的公开课制度。
开展第二届“浙江师范大学教研活动展示周〞活动,展示具有改革成效的优质课堂。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研修班培训工作,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开展。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习规则(定稿100923)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规则实践教学是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意义重大。
为加快汉语国际教育步伐,更好地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经研究,根据国家教指委《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及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实习的相关规程,现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有关事项及所需实习材料规定如下。
一、准予实习的必要条件1.预参加实习者,须完成一个学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修完直接跟教学实习相关的必修课程,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教学设计与管理》、《教学观摩与实践》等课程,成绩合格。
2.实习者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汉语教学与实践的应变能力。
3.实习者汉语水平达到新HSK五级以上。
二、实习总则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工作量必须达到总学时240课时以上。
为保证总学时任务的完成,教育实践除教学实践外,还包括语言实践活动。
形式和内容均多样化,教学实践包括微格教学和课例分析(含微格教学评价)、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调查、参与教学管理、组织中国文化活动等;语言实践包括担任涉外会议或文化交流活动的翻译、参与HSK服务工作、参与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工作等。
三、实习细则(一)学习期的实践内容及要求1.教学见习时间为第二学期。
学生到浙江师范大学进修生班级观摩指定教师的课堂教学。
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四种课型,每种课型要求至少听完整的一课内容(约2-4次课)。
学习期内的教学见习结束后提交:①听课笔记;②听课反思。
2.微格教学和课例分析时间为第二学期的后半阶段,共2周。
地点为教师教育实训中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微格教学和课例分析。
微格教学结束后提交:①课例分析文字材料及评语;②微格教学录像(两个典型录像光盘);③微格教学评价表(含教师评价表和学生评价表)。
浙师大美术学10级实习计划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0级本科生教育实习计划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学院美术教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未来中等学校合格美术教师的必要途径。
为确保教育实习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计划如下:一、教育实习目的与任务[目的]1)通过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2)在实习中使实习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其从事中等教育和教学的独立工作能力。
3)引导实习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探索教育规律,为培养教育事业需要的新型教师进行初步的教育科研训练。
4)通过教育实习,加强我院与中学的联系,使实习师生深入了解中学实际,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专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任务]1)教学工作实习2)班主任工作实习3)美术课外辅导实习4)美术教育调查与研究二、组织领导[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组长:邱兴雄副组长:程浩萍带队教师:李力加、徐丹旭实习秘书:吴小红职责:1)联系实习学校,选派实习带队教师。
2)做好实习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检查实习的准备,试讲等工作。
3)有计划地到实习中学巡查,调查本院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以及实习效果,加强与实习中学的联系,收集反馈信息,以改进本院的教育教学工作。
4)做好实习生实习成绩的审核工作。
5)组织实习经验交流,做好实习总结工作。
[带队教师]1)带队教师的选派带队教师的选派由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决定;带队教师应该是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责任心强或从事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包括具有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的教师)负责;2)实习带队教师的工作职责带队教师负责联系落实实习学校,必须与一些长期联系的教育实习单位保持联络,带队教师必须随队实习,实习期间内学院一切工作暂停,如中途离队需有充足的理由,否则按照缺勤处理;在实习期间,带队教师必须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一道做好实习生的各项工作的指导(包括日常教学工作,公开课,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工作展览,实习生精神面貌等等)在实习期间,带队教师必须确切地收集有关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并应有相关的记录,为公证地评价实习成绩作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做好实习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工作与教育实习总结工作。
(完整word版)教育研习体会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研习规程(讨论稿)为深入开展教育实习总结工作,进一步促进师范生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技能技巧,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增进教育教学智慧,根据《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规划》、《浙江师范大学实训中心建设规划》、以及规范教育研习工作,提高教育研习质量的现实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教育研习的功能定位1、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实习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以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2、教育研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研习的本质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其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第二条教育研习的主要目标引导师范生深入反思教育实习工作,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等方面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通过教育研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1、通过对教学工作实习的研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基本技能,提升自身的学科教学素质与理念。
2、通过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研究,巩固专业态度,提高班级经营能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
3、通过对教育科研工作实习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第三条教育研习的基本任务1、对教学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于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发展状况。
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实施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板书板画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变化技能、提问技能、实验演示与操作技能,课件制作与使用技能等),教学评价技能(对课的评价,如评课、说课;对教的评价,如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任务安排的合理性等;对学的评价,如知识理解程度,思维参与程度。
)等。
2、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师范生班级经营能力的发展状况。
班级经营能力包括: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活动组织,学生思想教育等。
浙师研字〔2010〕号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实习规程(试行)的通知

浙师研字〔2010〕号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实习规程(试行)的通知浙师研字〔2010〕号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实习规程(试行)的通知各学院,校行政各部门(单位):现将《浙江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实习规程》(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六月十九日浙江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实习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教育实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师资的综合性、实践性必修课程,是全面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
为了保证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师资培养质量,结合我校教师教育改革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教育实习的目的1.通过教育实习,使实习生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热爱教育事业。
2.通过微格教学和课例分析,使实习生熟悉说课等教学准备环节和教学行为校正。
3. 通过教学工作实习,使实习生将所学的教学理论、教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学实践,培养从事学科教学的独立工作能力。
4.通过班主任工作实习,使实习生了解班级管理的各种常规工作,熟悉班主任工作的技能与方法,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从而培养独立开展班级活动的能力。
5.通过教育调查,引导实习生实践教育研究方法,熟悉教育研究基本程序,探索教育规律。
6. 通过教育实习,加强我校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使实习师生深入了解中小学实际情况,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推进我校教学改革,提高实习生培养质量。
第二条教育实习的任务按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实践暂行规定》执行。
第三条教育实习的形式教育实习主要采用编组实习(单一专业编组和混合编组)、自主实习等形式。
采用混合编组方式进行教育实习,原则上编组专业数不超过3个。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各实习组织单位对教育实习形式进行改革探索。
第四条教育实习的时间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统一执行。
教育实习时间为1学期,原则上统一安排在第三学期。
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

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基本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等文件精神,结合浙江省基础教育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的教育实践是指高校师范生培养中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
师范生教育实践是师范生培养体系的有机构成,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师范生成为合格师资的综合性、实践性必修课程,是引导师范生认同并完成教师职业角色转化的关键步骤,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推手。
第二章目的第三条师范生通过教育实践,充分认识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自觉以“有理想理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职业追求,丰沛教育情怀,坚定教育信念,矢志立德树人。
第四条师范生通过教育实践,全面体验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掌握教育技能、活用教育理论、反思教育实践、生成教育智慧、涵育教师气质,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条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高校和中小学校三方相互联系、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范生培养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水平。
第三章内容第六条教育实践的内容涵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均涵盖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和教研工作三项任务。
教育实习之前须完成一定课时量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之后须开展教育研习工作。
教育“三习”的总时间不少于18周,其中教育实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0周。
第七条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相关专业的特点,有计划地安排教育见习,了解并熟悉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条件与环境,重点体验认识教师职业特性、教学组织运行机制等。
根据见习的目标要求,逐次形成纪实性记录(或观察报告)、体验性分析报告和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研习规程
(讨论稿)
为深入开展教育实习总结工作,进一步促进师范生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技能技巧,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增进教育教学智慧,根据《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规划》、《浙江师范大学实训中心建设规划》、以及规范教育研习工作,提高教育研习质量的现实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教育研习的功能定位
1、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实习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以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2、教育研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研习的本质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其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第二条教育研习的主要目标
引导师范生深入反思教育实习工作,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等方面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通过教育研习,学生应达到如
下目标:
1、通过对教学工作实习的研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基本技能,提升自身的学科教学素质与理念。
2、通过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研究,巩固专业态度,提高班级经营能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
3、通过对教育科研工作实习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第三条教育研习的基本任务
1、对教学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于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发展状况。
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实施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板书板画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变化技能、提问技能、实验演示与操作技能,课件制作与使用技能等),教学评价技能(对课的评价,如评课、说课;对教的评价,如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任务安排的合理性等;对学的评价,如知识理解程度,思维参与程度。
)等。
2、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师范生班级经营能力的发展状况。
班级经营能力包括: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活动组织,学生思想教育等。
3、对教育科研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于师范生基本科研素质的发展状况。
基本科研素质包括:选题论证、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以及结果表述等。
第四条教育研习的重点内容
1、教育研习工作可涉及到实习过程的方方面面,研习工作应依托下列资源有序开展。
1)视频资源:师范生的教学视频,实习学校教师的教学视频,以及其他教育活动视频。
2)文本资源:与教育实习工作任务相关的各种文档。
2、坚持“为用而研,为教而研”的基本原则,重点开展教学视频研究和教学设计的文本研究,逐步开发、积累视频案例与教育教学案例。
第五条教育研习的基本要求
1、在教师的指导下,研习结束后2天以内,师范生应该上交1份研习工作总结材料,其中必须包括视频研习报告1份,其他的文本研习报告1份。
研习报告可以小组成员协作完成。
2、指导研习工作的教师在研习结束后1周以内,上交1份研习指导工作总结材料,其中必须包括研习指导纪要1份。
3、学生的研习工作总结材料是研习成绩审定的必要条件,教师的研习指导工作总结材料是研习工作考评的参考依据。
第六条教育研习的参考模式
1、教育研习可以采用讨论交流、观摩研讨等方法进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反思和有效探究。
2、讨论交流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个人陈述(如主要的活动,成功的经验,深刻的教训,难忘的经历,感人的细节,实践的感悟,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小组讨论(补充说明、质疑问难、反思成败、提供借鉴等)→明确个体专业发展的方向与改进方法(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等的改进)。
3、观摩研讨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观察文本或视频、案例或报告(记录教学思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等的表现)→个人说明(教授者对课堂教学或教育科研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合作交流(补充说明、质疑问难、反思成败、提供借鉴等)→反思提高(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改进方向)。
4、指导教师应该结合学科专业的特色以及实习工作的有关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研习指导模式,提高师范生的研习工作质量。
第七条教育研习的考核与奖励
1、学生的研习成绩按照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合格四级计分制评定。
优秀比例不超过小组人数的25%。
2、本年度研习课表通过教务选课系统和人工微调方式排定,教师指导研习工作量以最后课表安排实际节数为单位进行计算。
(如若有问题,与教务办联系)。
3、在国内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研习报告,学生与指导教师同时享受学校有关的科研奖励,具体标准另定。
第八条教育研习的组织与管理
1、教育研习指导教师由教师教育学院课程系落实安排,具体排定课程表、研习教室申请由教师教育学院教务办统筹处理,学校教务处有关职能部门协助,教务处职能部门或学校督导负责检查监督。
2、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教师必须承担教育研习的工作任务,原则上带队实习的教师优先安排。
其他相关学院有义务选派专业
教师承担本学院师范生的教育研习工作任务,选派教师的指标由学校教务处根据年度研习工作计划下达。
3、教育研习纳入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参加研习指导的教师需要上交教学进度表1份。
学校教务处组织人员检查、督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无故旷课或擅自调整课程者,将以教学事故论处。
4、教育研习的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由教师教育学院教务办负责。
第九条教育研习的对象和纪律
1、师范生必须参加教育研习,教育研习是师范生的必修课。
但只有参加过教育实习的学生才可以通过教务选课系统进行选课,参加教育研习;
2、因故不能参加教育研习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请假1-2天者由指导教师批准,请假3-4天者,由学院教务办批准,并须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署意见,请假5-6天以上者,须经学校教务处同意。
3、请假3天以上者,教育研习成绩考核原则上不能评定为优秀等级,请假天数超过6天者,教育研习成绩考核为不合格。
第十条本规程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研习报告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年级
研习工作总结
研习评议
研习成绩考评
研习指导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