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同志简要事迹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古今通用分类人物素材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古今通用分类人物素材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专项积累:古今通用分类人物素材廉洁为民篇1.刘宠:钱太守【人物故事】东汉贤臣,清廉朴素,“二十四廉”之一。

任会稽太守时,人民生活贫苦、饱受欺压,不少山民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

刘宠上任后扫除了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使得整个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刘大人升职入京,多位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特意给他送行,并捧着百钱要送给他。

老刘深受感动,但坚决不接受,盛情难却之下,只好从中挑了一个留作纪念。

因此,被后人称为“一钱太守”。

【应用场景】适用于作风建设、廉洁文化建设、好政策需删繁就简、基层治理等话题。

2.羊续:悬鱼太守【人物故事】东汉名臣。

话说,羊续任南阳太守期间,有天一位下属不知道是买多了怕坏,还是家里打鱼了,再或者就是想和领导混个脸熟,就给老羊送了一条。

好家伙!老羊客客气气的接受了!但他没有反手交给管家老王或厨娘,而是将鱼悬挂在大厅之上,大家还以为他要做鱼干或者熏鱼呢!没几天,下属又提着鱼来了,原来他确实有事相求!老羊指着挂在大厅的鱼说道,“小兄弟以后就不要送了,上次送的我都挂在了大厅,你看!”。

自此,就留有“羊续悬鱼”的典故。

【应用场景】适用于自律廉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话题。

3.姚崇: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人物故事】唐朝名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过宰相兼兵部尚书。

按照老姚的政绩、资历,完全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说工资待遇是相当不错的,但这位同志只干活、拿“死工资”,坚决对“灰色收入”说不!以至于居然买不起京城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住在较偏远的郊区。

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的开元时期,他依然“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

终其一生,可谓“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

【应用场景】适用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厚植清廉文化、挖掘典型榜样等话题。

4.包拯:不持一砚归【人物故事】北宋名臣,有“包青天”之美誉。

唐朝宰相魏征的生平简介

唐朝宰相魏征的生平简介

唐朝宰相魏征的生平简介魏征,又作魏徵,字玄成,唐代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与史学家,以直言进谏著称,辅佐李世民创建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朝宰相魏征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魏征简介魏征又名魏徵,钜鹿郡(河北省)人。

都说时势造英雄,在隋唐之间的时间觑隙里成长起来的一群人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人生。

他们经历着兵荒马乱、烽火连月的动荡不安,却创造出百业俱兴,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而魏征就是其中一位,生于隋末,长于唐初,盛名于大唐的他可谓风光一世,赚尽了风头。

魏征早年跟随李密,投身瓦岗起义军,后来在李建成身侧做太子洗马。

无奈魏征几易其主都始终无法充分发挥其才识。

其主李密时,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不被采纳;其主李建成时,建议将李世民调离到别处的谏言也不被认可。

历史巨大的年轮将时间精准地推到玄武门事变面前。

若无玄武门事变,魏征和李世民的交集也不过初相识这般如此,他或许终其一生平淡简单专心于文史,在文学思想领域更有建树。

然而李世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后任谏议大夫。

魏征一路高升最后官至宰相。

素来以直言进谏,耿直不阿的形象示人的魏征有很多称号。

他不畏权贵,犯言直谏,板着一张脸直面正义,太宗亲切称他为“羊鼻公”;他鞠躬尽瘁,体恤民情,和唐太宗李世民一起开辟了“贞观之治”之盛世,世人敬称他为“一代名相”。

李世民为打消大臣们的猜忌,保全皇太子李承乾,任命晚年的魏征为太子太师。

居庙堂之高就要尽力辅佐君王,并体察民间疾苦,魏征为李世民、为大唐奉献了一生的精力。

劳累成疾的魏征死后,其妻裴氏按其遗愿从简举行葬礼。

魏征的故事魏征,是我国唐朝时候非常有名的人,他在为臣之道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对政治的稳定也是一个定心丸,他的种种伟大事迹不仅在当时敲着重要的警钟,促进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且对现代的作用也是影响深远,所以魏征的故事震撼古今。

魏征只要是自己觉得的可行的想法,就一定是冒死去说,从不在背后去讨论,这是他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一点。

唐玄宗主要事迹

唐玄宗主要事迹

唐玄宗主要事迹唐玄宗,即李隆基,唐朝第六位皇帝,是唐朝盛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文艺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

以下是唐玄宗主要事迹的介绍。

一、政治改革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唐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他废除了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建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同时,他还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得政府的官员更加专业化、高素质。

二、经济发展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开发水利、修筑道路、兴修农田等措施,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他还鼓励商业贸易,开放了丝绸之路,使得唐朝的商业繁荣起来。

他还推行了均输法,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三、文艺繁荣唐玄宗在位期间,文艺繁荣。

他本人也是一位文学家,曾经写下了《长恨歌》、《古风》等著名诗篇。

他还招揽了一批文化名流,如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人,在他的庇护下,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唐朝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四、外交关系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他派遣郑君列到波斯求取佛经,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的佛经,丰富了唐朝的文化遗产。

他还派遣玄奘到印度取经,为唐朝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他还与吐蕃、突厥、高句丽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维护了唐朝的边疆安全。

总之,唐玄宗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艺繁荣和外交关系的推动,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他的事迹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历史人物及事迹概括

历史人物及事迹概括

历史人物及事迹概括1.隋炀帝(隋朝):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唐太宗(唐朝):重视发展科举,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被北方各族尊奉为“天可汗”,在今新疆地区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流。

3.武则天(唐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唐玄宗(唐朝):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⑤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

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

5.西夏大夏国皇帝元昊: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6.抗金英雄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

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作战勇敢。

后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

7.抗元英雄文天祥:南宋灭亡后,继续抗元。

不久兵败被俘。

囚禁在大都。

他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

8. 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不已的局面。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他和他的子孙除对金、西夏和南宋作战外,还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

9. 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10.清康熙: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赐予另一个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684年,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唐朝繁盛的人物事迹

唐朝繁盛的人物事迹

唐朝繁盛的人物事迹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众多人
物事迹为其繁盛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唐朝初年,李渊在禅让太子的意愿下,登基为帝,开辟了唐朝的
历程。

而他的长子李建成、次子李元吉,则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杀死了弟弟李世民的心腹之臣,导致了唐朝内乱,历史上被人们称为“唐朝乱”。

然而李世民并没有放弃,他在自己的统治下,实行开明
的政策,引进了外来文化,推行科举制度,建立起大众化的国家文化,将唐朝推向繁盛的时期。

在唐朝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也诞生了许多不朽的人物事迹。

李白是唐代最有名、最受欣赏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奔放而具有浪漫
色彩;白居易则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他笔下的翰墨
写实,深入平民百姓,呈现出唐代生活的真实面貌;唐伯虎则是唐代
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艺术风格独特,充满幽默诙谐之致;韩愈则是唐代另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以批评、反对为主题,鲜明地
表达了自身的思想和追求。

此外,在唐朝的经济、农业、工艺等方面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人物。

开元时期,李隆基在位,经济发达,民生富足,被誉为唐代最富
庶的时期之一;李冰则是唐朝著名的水利工程师,他创建了许多水利
工程,解决了北方旱涝灾害的问题,被誉为“水利之父”。

唐朝的繁盛,与这些人物的杰出事迹密不可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积极创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唐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世民事迹

李世民事迹

李世民事迹篇一:(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政治家成长故事_盛世君王李世民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在武功郡(今陕西武功)。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他的长兄叫李建成,还有李元吉、李元霸等几个弟弟。

李家是陇西人,有鲜卑人的血统。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最有作为的君王。

他在位期间,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能任贤纳谏,减轻人民的负担,重视维护民族团结,发展西域交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历史上被誉为“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

另外,他还是著名的军事家、书法家。

李世民少年聪颖,胸怀大志。

不断的读书求学使他逐渐具备了不凡的气概和胆略。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崭露头角。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李世民随从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

这时隋政已衰,天下大乱,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准备举兵反隋,夺取天下。

他的密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株连,被捕入狱。

李世民以探视为名,与他在狱中拟定了招募兵士、西入关中、创立帝业的起兵计划,并将这个计划转告给了李渊。

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分统左、右两军,并肩作战,于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攻克长安。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因功被拜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

李世民实为唐王朝之开国皇帝。

武德元年(618)三月,盘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薛仁果父子率部进犯关中,李世民奉命率兵征讨。

将其击败。

薛仁果投降后被处死。

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称王称帝的很多,鹿死谁手一时还很难预料。

年轻的李世民领兵出征,开始了统一之战。

经过多年不停的征战,李世民终于率领唐军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公元621年,李世民带着盖世无双的战功,回到长安。

他的声誉、威望超过了太子李建成,引起了李建成的妒恨。

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联合起来,一同对付李世民。

而李世民既然名气“奄有四海”,也并不掩饰自己想当皇帝的欲望。

唐朝年历表及主要事迹

唐朝年历表及主要事迹

唐朝年历表及主要事迹唐代历史年表简介公元617年瓦岗军占领兴洛仓;李渊太原起兵。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隋炀帝被杀,隋亡。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东都。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

公元629年玄奘赴天竺取经。

公元630年唐灭DONG突厥。

各族君长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赞干布结婚。

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次年任姚崇为相。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颜杲卿、颜真卿发兵抵抗。

公元756年马嵬驿兵变。

唐肃宗即位。

公元757年张巡、许远守睢阳;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

公元762年诗人李白死。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公元770年诗人杜甫死。

公元783年朱泚之乱。

公元805年王叔文改革(永贞革新)。

公元817年裴度、李愬想平定淮西。

公元824年文学家韩愈死。

公元835年甘露之变。

公元846年诗人白居易死。

公元874年王仙芝起兵反叛。

公元880年黄巢进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

唐朝亡,五代时期开始。

唐代历史重大事件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爆发隋末农民起义。

各地的豪强眼看大隋即将灭亡,也纷纷起兵,争夺天下!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

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宇文化及缢弑。

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隋朝灭亡。

降隋恭帝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被害。

李渊就是唐高祖。

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

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

李唐先是消灭了陇右的西秦霸王薛举、河西的凉帝李轨、河东的定杨王刘武周。

这样就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最强大的瓦岗军头领李密,建立的西魏实力最强!并且西魏的地理位置正好阻挡李唐东进!但是李密在与王世充交战中大败,李唐得以收伏大批的瓦岗军将领,连李密也投靠了李唐!李唐实力大增.此时,占据中原地区的郑帝王世充和割据河北地区的夏王窦建德两大势力,与唐朝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这三方实力都是有机会夺取天下的强大势力。

盛彦师的生平简介,盛彦师的人物事迹

盛彦师的生平简介,盛彦师的人物事迹

盛彦师的生平简介,盛彦师的人物事迹本文导读:武德元年(618年),盛彦师跟随李建成、李世民东征洛阳回师后,与史万宝留在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抵拒王世充。

当时李密的瓦岗军彻底败亡,李密在走投无路之下无奈投奔唐朝,李渊收留了他。

然而李密不甘心长期寄人篱下,为了图谋东山再起,他与亲信王伯当暗中叛唐向东潜逃,企图到河南召集旧部。

李渊得知后,迅速下令各州府县缉拿李密。

此公文行传到宜阳,盛彦师与史万宝二人在商讨缉拿方案时却发生分歧。

史万宝说:“李密是个‘骁贼’,有王伯当这样的大将相助,手下部卒都想东归回家,其势不可挡,因此李密是不可战胜的。

”盛彦师不同意,他说:“我只需要几千人马就能杀了李密。

”史万宝问其究竟,盛彦师说:“军法乃是诡诈之道,怎么能对你轻易言讲。

”于是盛彦师率领人马来到熊耳山南的溪谷边设下埋伏,布下弓弩刀楯,专门等候李密到来。

手下人觉得好奇说:“你怎么就那么肯定李密必经此地?”盛彦师说:“李密声称是去洛阳,其实是想到襄城(今河南汝州)投奔旧部张善相,此去襄城是必经之地,所以在此相候。

”果不其然,李密以为普天下无人能识得他的计谋,于是带着部下奔熊耳山。

等他们在溪谷半渡之际,盛彦师一声令下,箭如雨下,李密部众悉数成为刺猬。

于此役中李密、王伯当被斩。

盛彦师因功受封为葛国公,官拜武卫将军,仍旧镇守熊州。

之后,盛彦师参与李世民东征王世充,他和史万宝奉命镇守伊阙盛彦师(今河南洛阳南龙门),以绝王世充南方之路。

王世充被灭后,盛彦师受任宋州总管。

王世充被灭后的第三年,衮州总管鲁国公徐圆朗反唐。

盛彦师被朝廷任命为安抚大使,在与徐圆朗的作战中不幸遭擒。

徐圆朗以厚礼劝盛彦师归降,盛彦师不从。

徐圆朗让他写信劝其弟归降,盛彦师却写下让其弟勿以为念,以死报国的壮言。

徐圆朗大怒,而盛彦师坦然自若。

徐圆朗见状笑道:“盛将军有壮节,不可杀也。

”遂厚待盛彦师。

一直到徐圆朗被灭后,失陷叛军的盛彦师才得以归唐,仍领宋州总管,镇压散余叛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盛同志简要事迹
唐朝盛,本钢集团总经理助理兼财务部部长。

简要事迹:该同志作为本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财务部部长,协助董事长(总经理)分管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相关工作。

几年来,带领集团公司全体财务人员,在国际经济呈下行趋势,国内钢铁行业徘徊在微利和亏损边缘的大环境下,取得了年年盈利,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好成绩,全面完成公司生产经营计划。

该同志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勇于进取,以振兴本钢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上,勇挑重担,开创财务工作新局面,成绩显著。

担任本钢集团大连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期间,为企业减轻债务9000余万元,化解人员矛盾减轻企业负担5000万元。

担任本钢集团财务部部长期间,提出了“夯实基础,精细核算、深化管理、强化管控”的财务核算和管理目标,每年节省财务费用10多亿元。

提出的“降低港途耗”一项建议每年为企业减少损失4亿元。

在兼任本钢校办公司副经理期间,成功化解了500多人的安置矛盾,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40万元。

组织对存货经济库存进行全面考核,有效压缩库存、盘活资金,仅4个月说减少存货资金占用10亿元,节省资金成本2000万元。

通过构建集团大财务平台,对财务系统进行深度融合,整合资金管理,实现集团资金统一调配使用,提高了资金使
用效率,提升了资金风险管控能力。

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每月一次的培训学习,确保财务人员及时熟悉财务制度和生产工艺,同时明晰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强化月考核点评制度,全面改进了财务人员的工作作风,保证了全面预定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