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1.非织造布: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形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不包括纸、针织物、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和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2.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1)干法成网法:机械加固法(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化学粘合法(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溶剂粘合法)、热粘合法(热熔法、热轧法)2)聚合物纺丝成网法: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闪蒸法3)湿法成网法:圆网法、斜网法3,非织造布按用途分类:1)服装、鞋类产品用非织造布:衬布、衬里;服装内外衣;非织造布保暖絮片2)医疗卫生非织造布:卫生巾、尿布;手术衣帽;3)日用装饰类非织造布:地毯;室内装饰织物4)工业用非织造布:工业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缆布、蓄电池隔板布、碳素毡绝热材料);汽车用非织造布;纺织、造纸用非织造布5)土木工程、建筑用非织造布:路基布、土工布、防雨材料等6)农业、园艺用非织造布:丰收布、保温布、护根育秧布等4.非织造布的特点:1)非织造布是纺织、化工、塑料、造纸工业的交错边缘产品2)非织造布产品外观、结构多样化3)非织造布使用范围广5.非织造布的几种典型结构1)纤网中部分纤维得到加固的结构①靠纤维的缠结得以加固②由纤维形成线圈得到加固2)纤网由外加纱线得到加固的结构3)纤网由粘合作用得到加固的结构①由粘合剂加固②热粘合作用加固6,非织造布测试准备★预处理:50℃,相对湿度5%〜25%条件下进行预烘干预调湿:标准状态下20℃±1℃,相对湿度65%±2%,一般调湿24h。
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1.纤维性能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1)纤维长度:纤维长度长,制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是纤维过长不利于梳理,易产生纤维结。
气流成网一般用10mm左右的纤维,机械梳理一般采用小于65 mm的中长型纤维2)纤维的线密度:线密度小,产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线密度大时,纤维的回弹性好。
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是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通过研究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结构与性能,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潜在应用。
首先,我们对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该材料由纤维束构成,每个纤维束中包含许多纤维丝。
这些纤维丝以海岛型结构排列,即在纤维丝的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小岛状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孔隙度,从而提高了其透气性和吸湿性。
接着,我们对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和高韧性。
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此外,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具有电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性,适用于电子领域和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最后,我们讨论了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在纺织行业中,它可以用于制造高品质的服装、家居纺织品和工业用纺织品。
在建筑行业中,它可以用于制造隔音材料和过滤材料。
在医疗领域中,它可以用于制造医用绷带和手术衣。
此外,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存储和新能源开发等领域。
综上所述,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卓越的性能,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我们相信,在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中,海岛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非织造布材料性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

非织造布材料性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非织造布是由抗拉强度高的纤维通过机械、化学或热力学方法相互结合而成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透气性、防腐性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就非织造布的材料性能进行测试,并探讨其应用研究。
一、非织造布的材料性能测试1. 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是对非织造布的最基本的材料性能的测试,它通常包括质量、厚度、吸湿率、渗透率等方面。
其中,质量测试是对非织造布的重量进行测试,一般是用平衡仪进行测试。
厚度测试是对非织造布在压缩状态下的厚度进行测试,可以通过压缩试验仪实现。
吸湿率测试是对非织造布的吸水能力进行测试,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仪进行测试。
渗透率测试是对非织造布的渗透能力进行测试,可以通过压缩试验仪或渗透试验仪进行测试。
2. 机械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是对非织造布的拉伸、撕裂、扭转、压缩、弯曲等机械性能进行测试的过程。
其中最常用的是拉伸试验和撕裂试验。
拉伸试验可以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试,它可以测出非织造布在不同方向的最大拉伸力和断裂伸长率。
撕裂试验是常规的非织造布机械性能测试之一,可以通过撕力试验机进行测试。
3. 热学性能测试热学性能测试是对非织造布的热传导性、热稳定性、热胀性、导热性等性质进行测试的过程。
其中最常见的是导热系数测试和燃烧试验。
导热系数测试可以通过热传导仪进行测试。
燃烧试验可以通过各种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如水平燃烧试验,垂直燃烧试验等。
二、非织造布的应用研究在医疗方面,非织造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外科手术用品、医用卫生材料和医用敷料等方面。
非织造布医疗用品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能(柔软透气、防水防菌、舒适无刺激)而倍受医生和病人的青睐。
在农业方面,非织造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植物保护、土壤保育和温室建设等领域。
非织造布透气性、保水性、排水性等优点使其在植物生长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环保方面,非织造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废气过滤、垃圾处理、水泥厂等工业废气处理过滤器,以及道路防护带、森林防火网、乡村污水处理等方面。
轻薄型熔喷非织造布性能测试与分析

强, 并且 具有 良好 的 透 气 和 透 湿 性 , 但 是 力 学 性 能 差, 容 易被拉 伸 断裂 , 不耐磨 , 不 适 合 直 接 用 于服 装 等 领域 , 需要 和其 它无 纺布 粘合 , 加工 出复 合非 织造 布, 如S MS等 , 才 能充分 体现 其特 有 的优 良性能 。
表 7 熔 喷 非 织 造布 的 刚 柔度 测 试 数 据
与它 的成 网结构 和原 理有关 。从 C V %值 上分析 , 熔 喷非 织造 布 的 C V % 都 比较 大 , 也说 明 了熔 喷非 织造 布 面密度 和厚 度 的不 匀率 对试 样 的撕破 强力也 有一
定 的影 响。 2 . 6 织物 的 耐磨性
非织 造布 的耐 磨性 就 愈 好 。 随着 面 密 度 的增 加 , 非
织造 布 的耐磨 性也 呈 增 大 的趋 势 , 这 是 由于 非 织 造 布 的结构 随面 密 度 和厚 度 的增 加 而 更 加 紧密 和 厚
实, 纤维 问相 互缠 结 , 抱合力增强, 使 得非 织 造 布 磨
破需 要更 大 的力 。
织导报 , 2 0 0 5 ( 3 ) : 1 0 2—1 0 7 .
[ 5 ] 朱冰 , 靳 向煜 .熔 喷 复 合材 料 的过 滤 性 能 研 究 [ J ] .非 织 造 布 ,
2 O 1 0, 1 8( 4 ) : 3 1 —3 5 .
[ 3 ] 洪粲 , 熔喷非织造布生产应用 及专用料 的制备 [ J ] .化 工 进 展
2 0 0 4 ( 7 ) 7 7 8— 7 8 1 .
[ 6 ] 刘呈坤 , 马建伟 . 非 织 造 布 过 滤 材 料 的 性 能 测 试 及 产 品 应 用 [ J ] .非 织 造 布 , 2 0 0 5 ,1 3 ( O 1 ) : 3 0— 3 4 .
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非织造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医疗用品到汽车内饰,从环保过滤到服装面料,非织造材料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要深入理解和有效利用非织造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的分析至关重要。
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其在各种应用中表现出的承载、变形和抵抗破坏的能力。
这包括拉伸性能、压缩性能、弯曲性能、剪切性能等等。
拉伸性能是最常见和关键的力学性能之一。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获得材料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重要参数。
这些参数反映了材料在受到拉伸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和变形程度。
一般来说,非织造材料的拉伸性能受到纤维种类、纤维排列方向、纤维间的结合力以及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使用高强度的纤维原料,如聚酯纤维或芳纶纤维,可以显著提高非织造材料的拉伸强度。
而纤维的排列方向也会对拉伸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如果纤维主要沿一个方向排列,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的拉伸强度会较高,而在垂直方向上的强度则相对较低。
这种各向异性的特点在很多非织造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需要特别考虑。
压缩性能也是非织造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之一。
在一些应用中,如坐垫、床垫等,非织造材料需要承受压缩载荷。
压缩性能的评估指标通常包括压缩弹性模量、压缩永久变形等。
非织造材料的压缩性能与其纤维的蓬松度、纤维间的摩擦力以及材料的厚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纤维越蓬松,材料在压缩时的变形空间越大,但其压缩弹性模量可能会相对较低。
相反,纤维间摩擦力较大、结构较为紧密的非织造材料,其压缩弹性模量较高,但压缩永久变形可能会较小。
弯曲性能反映了非织造材料在弯曲载荷下的抵抗能力和变形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如非织造布制成的帽子、袋子等产品,经常会受到弯曲作用。
弯曲性能的好坏不仅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还关系到产品的外观和寿命。
一般来说,弯曲性能与材料的厚度、纤维的柔韧性以及纤维间的结合强度有关。
较厚的非织造材料在弯曲时具有更好的刚性,但可能会降低其柔韧性;而纤维柔韧性好、结合强度适中的非织造材料,则能够在保持一定刚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弯曲变形能力。
纺黏SS组合型医用非织造布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中原工学 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摘要 :测试了 SS、SMS纺黏复合型非织造布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分析 比较 了不同面密度 (克 质量 )试样 的厚度 、断裂强力 、断 裂伸长率 、透气性 、透湿性 、硬挺度 、抗 紫外线性能 、耐磨 性 、顶破性 能、撕 裂性 能、拒 水性 、尺 寸稳定性等 ,实验发现 SS、SMS复 合型非织造布材料的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 ,透气量 、透湿量 、顶破性 能等均与克质量 和厚度有一定关 系 ,得出 SS、SMS复合 型非织造布具有 独特的性 能 ,适合 开发各类 功能性 产品 ,在 纺织工业 上有广 泛的应用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 发产品提供一定
16 2 性 能 测 试 及 分 析 13-18] 2.1 生产 的工艺 流程
第 31卷 生 产 的工 艺流 程 ,如 图 1所示 。
图 1 生产 线 工 艺 流 程
Fig.1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production line
图 中 S1、S2代 表 头 尾 2个 纺 黏 纺 丝 系统 ,M1、 统 (模 块 )位 于成 网帘 的正 上方 ,不参 与 生产 的纺 丝
温度 25℃ ,相对 湿度 65% 。 1.5 试 验 仪器
数字式 三 维 测 量 纤 维 系 统 VHX-600型 电子 显 微 镜 、Fast.1型 厚 度 测 试 仪 、FA2004型 电 子 天 平 、 FAST.1压 缩 性 测 试 仪 、YGO65H 电子 织 物 强 力 仪 、 YG065-250多功 能织物 强力 仪 、Y522织 物 磨损 试 验 机 、LLY-01B电脑 控 制 硬 挺 度 仪 、YG601一I/Ⅱ型 电 脑 式 织 物 透 湿 仪 、透 湿 杯 、电子 天 平 、ZHX-600D 型 电子显 微 镜 、Y522型 圆 盘 式 织 物 平 磨 仪 、YG(B) 461 D型数 字式织 物 透气 量仪 等 。
非织造布保暖絮片材料性能的测试及分析

3 . 2 织物 的形态 结构
冈 l~ 5分 别 为 远 红 外 缩 软 绵 、 超 细 涤 纶 絮片 、 涤纶 压缩 软绵 、 中空涤 纶絮 片 、 羊 毛 絮 片
5 0 0倍放 大情 况下 观察 纤维 的形 态结 构分 布
第2 9卷第 6期
2 01 6. 1 l
聚 酯 工 业
P o l y e s t e r I n d u s t r y
Vo 1 . 2 9 No . 6 NO V . 2 01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8 2 6 1 . 2 0 1 6 . 0 6 . 0 0 7
料, 其生产 工艺 原理 是采用 梳理 机梳理 纤维 , 制成 一 定 规格 和面密 度 的薄 网 , 然 后采 用热熔 黏合 工艺 , 将
热熔 介 质的纤 网通 过 加 热作 用 , 能 够 使 干法 纤 网 中
物的厚度 , 采用织物强力仪测强力 , 使用织物透气量 仪测透气性能等, 其他物理性能测试均采用有关国 家标 准 的测试方 法 。
分析 了影响保暖絮片材料性能的因素 , 为提高织造 布保 暖絮 片材料 产品 的品质 具有 一定 的指导 意义 。
采用数 字式 三维 电子显 微镜对 测试 材料 中纤维
分布及 纤 维细度 观 察及 测 量 , 使 用料的特点及保暖机理
非织造布保暖絮片材料为干法成网非织造布材
的应用。
关键词 : 非织造布 ; 保暖絮片材料 ; 性 能
中图分类号 : T S 1 7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8 2 6 1 ( 2 0 1 6 ) 0 6 - 0 0 2 2 - 0 5
缝编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及其性能分析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纺织工程缝编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及其性能分析一、选题的背景、意义1.1背景缝编非织造材料是将非织造生产中的基本要素一纤网经过缝合与编织而成的一系列材料1]。
缝编技术是非织造布的一种机械固结方法,系根据经编的原理将纤维形成线圈达到固结的目的,所以英语称“ Stitch-bonding”,字面的意思是线圈固结。
缝编是德国发明的一种技术。
从事缝编机生产的厂商是马利莫,目前是德国著名的经编机生产厂商卡尔•迈耶公司旗下的一家分公司。
马利莫的经编和缝编设备主要用于生产产业用纺织品,其中一个主要的产品领域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基布,用来制造轻结构体,如飞机工业用构件、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冲浪板和滑雪板等。
用于非织造布生产的马利莫缝编机分三种:马利瓦特、马利弗里斯和Kunit/Multiknit[2]。
目前国际上最为成熟的缝编非织造技术是德国的MAYER公司的马利莫技术。
该技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年首先由东德的Heinrich Mauersberger公司研制成功,1952年第一块缝编非织造材料由马利莫工艺生产完成,标志着缝编技术正式投入使用。
1962年美国在得到了马利莫公司的经营许可后也建造了自己的缝编机生产公司,并不断发展。
此后,印度,日本等国家也都建造了自己的缝编生产线,并不断壮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在缝编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产品涉及家用纺织品,室内装饰用品,传送带等工业用品。
而在其它国家的进展都一直比较缓慢,主要是因为缝编非织造材料属于三维织物,其原材料耗费远远大于一般的机织物、针织物,缝编材料的市场还处于比较狭小的范围,但是,缝编生产线流程简单,工序较少,产量比一般的纺织品要高出许多,因此,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人们对缝编产品的需求量不断进步,缝编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1964年我国第一套缝编法非织造布生产线在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通过鉴定3]。
缝编法非织造布为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非织造布: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形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不包括纸、针织物、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和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2.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1)干法成网法:机械加固法(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化学粘合法(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溶剂粘合法)、热粘合法(热熔法、热轧法)2)聚合物纺丝成网法: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闪蒸法3)湿法成网法:圆网法、斜网法3.非织造布按用途分类:1)服装、鞋类产品用非织造布:衬布、衬里;服装内外衣;非织造布保暖絮片2)医疗卫生非织造布:卫生巾、尿布;手术衣帽;3)日用装饰类非织造布:地毯;室内装饰织物4)工业用非织造布:工业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缆布、蓄电池隔板布、碳素毡绝热材料);汽车用非织造布;纺织、造纸用非织造布5)土木工程、建筑用非织造布:路基布、土工布、防雨材料等6)农业、园艺用非织造布:丰收布、保温布、护根育秧布等4.非织造布的特点:1)非织造布是纺织、化工、塑料、造纸工业的交错边缘产品2)非织造布产品外观、结构多样化3)非织造布使用范围广5.非织造布的几种典型结构1)纤网中部分纤维得到加固的结构①靠纤维的缠结得以加固②由纤维形成线圈得到加固2)纤网由外加纱线得到加固的结构3)纤网由粘合作用得到加固的结构①由粘合剂加固②热粘合作用加固6.非织造布测试准备★预处理:50℃,相对湿度5%~25%条件下进行预烘干预调湿:标准状态下20℃±1℃,相对湿度65%±2%,一般调湿24h。
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1.纤维性能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1)纤维长度:纤维长度长,制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是纤维过长不利于梳理,易产生纤维结。
气流成网一般用10mm左右的纤维,机械梳理一般采用小于65mm的中长型纤维2)纤维的线密度:线密度小,产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线密度大时,纤维的回弹性好。
毛毯的制造时要求有一定的耐磨性和回弹性,这就要求纤维不能太细。
3)纤维的卷曲度:卷曲度不足,纤维间抱合力差,因此成网困难,纤网均匀度差,强力低,非织造布手感差,弹性也差。
卷曲度好的纤维制成的产品保暖性较好。
如兔毛,卷曲度差,易掉毛。
4)纤维的截面形状:异性纤维比圆形截面的纤维的接触面积大,强度高,制得的非织造布强度高。
5)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大,纤维间的切向阻力大,非织造布强力高。
但摩擦系数过大,将增大穿刺阻力,造成针刺困难,引起断针。
6)纤维的强力等特性:一般来说,纤维强力大,产品的强力也大。
其他如麻纤维能制成防菌纤维,其他纤维制成之血纤维等特殊功能纤维。
2.非织造布对纤维原料的基本要求1)选择纤维原料的依据①根据产品使用特性选择纤维原料②在满足使用性能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价廉、易于购买的纤维原料2)非织造布加工技术对纤维主要物理机械特性的要求①成网加工对纤维原料的要求②纤网加固对纤维原料的要求3)非织造布的用途对纤维原料的要求非织造布的特征指标及测试1.非织造布的最基本特征指标有★:定量、厚度、均匀度、回潮率2.非织造材料性能测试标准★:(记住名称及缩写)①国际标准组织:ISO ②世界非织造布工业协会:INDA ③欧洲用即弃材料及非织造布协会:EDANA ④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3.非织造布的定量:单位面积的质量。
单位是克每平方米(g/m^2)4.非织造布定量的测定:取样、调湿、称重、计算单位面积质量及变异系数CV值。
5.非织造布的厚度:在承受规定的压力的布两表面间的距离。
6.按厚度可分为:①蓬松型非织造布:当非织造布所受的压强从0.1KPa增加至0.5KPa时,其厚度的压缩率达到或者超过20%的非织造布。
②普通型非织造布:除膨松型非织造布以外的非织造布。
7.名义厚度a x:在一定压力(预加)条件下测得的厚度。
8.绝对压缩性Zx:在10倍于预加压力条件下测得的厚度与名义厚度之差,即Zx=a x-a10x。
9.相对压缩性Zr:绝对压缩性与名义厚度之比。
10.体积密度dv:样品的定量与在名义厚度条件下样品所占体积之比,单位为g/cm^3。
11.其关系如下:Zr=(Zx/a x)*100%=[(a x-a10x)/a x]*100%12.厚度测定的原理★:将织物放在水平基准板上,另一平行于基准板的压脚以规定的压力施加在试样上,两块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织物的厚度测定值。
13.织物测量:普通型:0.5KPa,10s;膨松型:0.2KPa,10s;土工布:2KPa,30s14.表观厚度:试样在厚度方向上不发生明显变形的轻压强作用下测得的厚度。
稳定厚度:试样在厚度方向变化趋于稳定的重压强作用下测得的厚度。
15.非织造布的均匀度:产品各处厚薄均匀、定量稳定的程度。
16.影响纤网均匀度的因素:①纤维原料的松散程度;②喂毛不匀。
尽量控制喂毛不匀可以减少纤网不匀;③梳理机的工艺参数。
梳理机的隔距、速比影响梳理效能。
梳理效果良好,纤网梳理松散均匀,纤网就会厚薄一致,不出现云斑及破网等;④梳理机的针布状态,车间的温湿度等也影响纤网不匀。
17.纤网不匀的测定方法:取样称重法;厚度测定法;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
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及测试1.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拉伸断裂强力、断裂伸长、撕破强力、顶破强力、磨损性、剥离强力等。
2.干法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①纤维的力学性能:纤维强力高,非织造材料强力较大②纤维的线密度和强度:线密度大,则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大;长度长,则断裂强度大③纤维的铺网方式:平行铺网和交叉铺网④纤网定量:比非织造材料定量高,纤网定量增加,非织造材料断裂强度高,断裂伸长降低⑤针刺密度:针刺密度越大,非织造材料断裂强力越大,断裂伸长越小,但存在最佳值⑥针刺深度:深度增加,非织造材料断裂强度增加,断裂伸长减小⑦其他工艺参数:梳理工艺、开松程度、刺针针板的分布密度及形状、纤维状态及车间温度3.粘合剂粘合法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①断裂强度:线密度小,长度长,断裂强度提高②顶破强力:随纤维长度增长而增强③撕破强力:随线密度增大而增大,随纤维长度增长而增强,但存在峰值④纤维不同,粘合剂却相同4.热粘合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1)主体材料①主体纤维长度长,非织造材料湿强提高,对干强影响不大②主体纤维越粗,非织造材料断裂强度提高③主体纤维卷曲度高,非织造材料干态弹性模量和弹性限度比湿态低,但伸长长,非织造材料柔软④主体纤维品种及含量2)粘结纤维①粘结纤维软化点低,熔融时流动性大,在纤维中易扩散,非织造材料强度高②粘结纤维含量增加,非织造材料断裂强度、撕破强度和初始模量可达最大值5.纺粘法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影响因素:热压辊的温度、热压辊的压力、热压辊的接触时间、纤维长丝的性能、铺网方式、纤网的厚度、花纹的深度和面积非织造材料品质指标的测试1. 品质指标:弯曲性、透通性、压缩性、尺寸稳定性、保暖性、耐老化性2.非织造布的弯曲性:刚柔性、悬垂性、折皱恢复性3.非织造材料的刚柔性是指抗弯刚度和柔软程度4.非织造布悬垂性:非织造布因自重而下垂的性能。
悬垂系数:试样下垂部分的投影面积与其原面积之比的百分率悬垂程度:织物在自重作用下,其自由边界下垂的程度,常用悬垂系数表示5.折皱性:织物受到揉搓作用时,产生塑性变形而形成折皱的性能6.抗皱性:指织物在使用中抵抗起皱和折皱复原的性能7.折皱恢复性: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卸除负荷后,织物折痕处能恢复到原来状态至一定程度的性能。
8.折皱回复角:在规定条件下,受力折叠的试样卸除负荷,经一定时间后,两个对折面形成的角度。
①急弹性折皱回复角:在较短时间(15s)后的回复角②缓弹性折皱回复角:在较长时间(30min)后的回复角9.非织造透通性是反映非织造材料透气、透湿、透水及防水性能的指标10.透气性:是指非织造布透过空气分子的性能。
其本质是在非织造布的两边存在一定压力差的条件下,空气从压力较强的一侧流向较低的一侧的过程。
11.透气率Bp:指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p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流量(ml/cm^2*s)Bp=V/(AT) V:Ts时间内通过试样的空气量A:试样面积cm^212. 透湿性:非织造布透过水蒸气的性能,其本质是非织造布两侧存在一定相对湿度差的条件下,水蒸气从相对湿度较高的一侧流向较低的一侧的扩散的过程。
13.透水性:液态水从非织造布一面渗透到另一面的过程14.防水性:非织造布对液态水透过的阻抗特性15.非织造布透水过程★:一是因纤维吸收水分子,使水分子通过纤维内部渗透到非织造布另一面二是毛细管作用,非织造布内的纤维湿润,使水渗透到另一面三是在水压作用下,水通过非织造布内空隙流向织物另一面16.保温率:无试样时的散热量Q0与有试样时的散热量Q1之差对无试样时的散热量之比的百分数Q=[(Q0-Q1)/Q0]*100%17.传热系数:是指当非织造布产品两表面的温差为1℃,在1h内通过面积为1m2、厚度为1m的材料所传递的热量(单位为J)18.克罗值:室温为21℃,相对湿度50%以下,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试穿者静坐不动,其基础代谢为8.15W/M2(50Kal/m2·h)感觉舒适并维持其体表平均温度33℃时,此时所穿衣服的保温值为1克罗值。
1CLO=1/(0.155U) 1CLO=0.043CM2·h/KJ=0.155℃·m2/W19.老化:非织造布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因受光、热、水、空气等各种大气因素的综合作用,性能逐渐恶化,如变色、变硬、变脆、发粘、透明度下降、失去光泽、强度下降、破裂等,以致丧失使用价值的现象。
非织造布功能性的测试★1.防辐射的类型:中子辐射、X射线辐射、γ射线辐射2.防中子辐射的材料:常用的吸收中子的材料有B、Hf、Ag、In、Cd、Gd和Er 等材料或含有这些材料成分的合金与化合物;氢含量较高的物质;含硼和锂等元素的物质;同时具备上述性能的共混材料;聚乙烯中添加适量的硼或锂化合物。
3.紫外线透射比:指有试样时的紫外线透射辐射通量与无试样时的紫外线透射辐射通量之比。
4.紫外线遮挡率= 1 –紫外线透射比5.氧指数:样品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维持完全燃烧状态所需的最低氧气体积浓度的百分数,用LOI表示。
6.续燃:在规定实验条件下,移开火源后材料持续的有焰燃烧现象7.续燃时间:续燃所需的时间。
8.阴燃: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或撤去火源后,织物上有焰燃烧立即熄灭,但织物仍持续的无焰燃烧。
9.阴燃时间:阴燃所需的时间。
10.损坏长度:织物燃烧后,其损坏面积在规定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也称为炭长。
11.热差分析法(DTA):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测定试样与参比物(某种热惰性物质如a-Al2O3)的温度差△T与温度T之间函数关系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