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解题方法大全(配PDF版)一元一次方程及汇总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解题方法大全(配PDF版)一元一次方程及汇总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解题方法大全(配PDF版)一元一次方程及汇总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第一节一元一次方程

例1、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到的方程和原方程同解,可在原方程的两边()

A、乘以同一个数

B、乘以同一个整式

C、加上同一个代数式

D、都加上同一个数

例2、方程甲3(x-4)=3x与方程乙x-4=4x同解,其根据是() 4

A、甲方程两边都加上了同一个整式

B、甲方程两边都乘以了4/3x

C、甲方程两两边都乘以了4/3

D、甲方程两边都乘以了3/4

例3、方程1?1?1?1???x-1?-1?-1?-1=2001的根x=__________。??

2?2?2?2???

例4、1992+1994+1996+1998=5000- 成立,则中应当填的数是()

A、5

B、-900

C、-1900

D、-2980

例5、若P、Q都是质数,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PX+5Q=97的根是1。则P2-Q=____。

例6、有理数111xz、、8恰是下列三个方程的根,则-=________。 25yx

(1)2x-110x+12x+1-=-1 (2)3(2y+1)=2(1+y)+3(y+3) 3124

(3)

1?1?2z-(z-1)=(z-1) ?2?2??327

例7、解方程:x-=1990

的去处时,某同学误将3.57 错写成3.57,结果与正确答案例8、在计算一个正数乘以3.57

相差1.4,求正确的乘积应是多少? 28

29

第二节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1、海滩上有一堆核桃,第一天猴子吃了这堆核桃的2/5,又将4个扔到大海里;第二天猴子吃掉的核桃数加上3个就是第一天所剩核桃数的5/8。若第二天剩下6个核桃。问海滩上原有多少个核桃?(20个)

例2、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上记载:“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幺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起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

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请你算算,丢番图活了多大年龄?(84岁)

例3、A、B两地距离126km,甲每小时前进20km,乙每小时前进16 km,甲乙二人同时由A地出发前往B地,甲到B地后立即返回,问从A出发后几小时,乙在去的路上和甲返回时相遇?(7小时)

例4、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顺风飞行需25h,逆风飞行需3h,风速每小时6

24 km,求两个城市的距离。(2448 km)

例5、有含盐8%的盐水60kg,要不要配成含盐20%的盐水,需加盐多少?(6 kg) 30

31

第三节应用题分析举例

例1、一农场工人要将两片草地上的草锄掉,大的一片草地的面积是小的一片的两倍,上午工人们都在大的草地上锄草,午后工人们对半分开,一半留在大片草地上,到晚上大片草地上草锄完了,另一半去小片草地上,到晚上,还剩下一块没锄完,次日由一个工人去锄,一天恰好锄完。问农场有多少个工人?(不考虑草的生长)

例2、一只狗追一只兔子,在狗跳6次的时间内兔子只跳了5次,狗跳4次的距离和兔子跳7次的距离相等。兔子跑出5.5M后狗开始在后面追。问兔子再跑出多少路程就被狗追上了?(5米)

例3、如图,游泳者在河中逆流而上,在桥A正面将水壶遗失被水冲走,继续前进了20分钟后,他发现水壶遗失,立即回头追寻水壶,在桥A下游2千米处B 处追到水壶。问该河水流速是每小时多少千米?(3km/h)

例4、公共汽车每隔一定时间从始发站发车一次,有人在街上匀速行走,发现每隔6分钟从背后开过一辆公共汽车,每隔42分钟迎面有一辆公共汽车驶来。问公共汽车每隔多少7

时间发车一次?(5分钟)

例5、草原上有一片青草,到处长的一样密一样快,70头牛24天内可以吃完,30头牛60天可以吃完。问可供多少头牛吃96天?(20头)

32

33

信息学奥赛培训计划(复赛)

信息技术学科信息学奥赛社团培训计划 制定人:玄王伟 2018年10月

信息学奥赛培训计划方案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信息学奥赛的宗旨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为此,我们应以竞赛作为契机进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技能。 为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校本课程特别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部分,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教学材料以信息学奥赛一本通训练指导教程为主,力图让学生们对编写程序有较深入了解的同时,能够独立编写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逐步形成解题的思维模式。因学习内容相对中小学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本课程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紧紧围绕“程序=算法+数据结构”这一核思想,以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学习目标。为更好地保证信息学奥赛的培训效果,特制订本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使学生具备参加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区联赛NOIP(初赛、复赛)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较好的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严谨的思维方式和严密的组织能力,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3.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 我校小学及初中对信息学感兴趣且初赛成绩较好的学生,人数共

计14人,其中小学组12人,普及组2人。 三、培训要求 严格培训纪律,加强学生管理;信息学社团的组建由学生自愿报名、教师考察确定;培训过程中做与培训无关的事如打游戏、上网聊天等,一经发现作未参加培训处理;规定的作业、练习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否则按未参加培训处理。 四、培训内容 1.深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操作、信息安全等相关知识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参加信息学奥赛的乐趣。 2.全面学习C++语言的基础知识、学会程序的常用调试手段和技巧,在用C++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基础算法的运用。 3.深入学习各类基础算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算法的精髓,遵循“算法+数据结构=程序”的程序设计思想,在算法设计的教学实例中引入数据结构的学习,从而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实例为基础,展开强化训练,使学生开始具备运用计算机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计算机解决现实问题的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数据模型的建立和数据结构的设计。数据模型的建立、数学公式的应用,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加强与数学学科的横向联系非常必要。 五、培训时间 自2018年10月份第三周开始至2018年11月中旬结束,包括每

考研数学公式大全(考研必备)

高等数学公式篇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ln 22)ln(221 cos sin 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最全的的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最全的的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算法(C 版)基础算法:高精度计算资料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算法(C++版)基础算法:高精度计算 高精度加法(大位相加)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a1[100],b1[100]; int a[100],b[100],c[100];//a,b,c分别存储加数,加数,结果 int lena,lenb,lenc,x,i; memset(a,0,sizeof(a));//数组a清零 memset(b,0,sizeof(b));//数组b清零 memset(c,0,sizeof(c));//数组c清零 //gets(a1); //gets(b1); //getchar(); while(scanf("%s%s",&a1,&b1)!=EOF) { lena=strlen(a1); lenb=strlen(b1); for(i=0;i<=lena;i++) a[lena-i]=a1[i]-'0';//将数串a1转化为数组a,并倒序存储 //a[i]=a1[lena-i-1]-48; for(i=0;i<=lenb;i++) b[lenb-i]=b1[i]-'0';//将数串a1转化为数组a,并倒序存储 //b[i]=b1[lenb-i-1]-48; lenc=1; //lenc表示第几位 x=0; //x是进位 while(lenc<=lena||lenc<=lenb) { c[lenc]=a[lenc]+b[lenc]+x;//第lenc位相加并加上次的进位 x=c[lenc]/10;//向高位进位 c[lenc]%=10;//存储第lenc位的值 lenc++;//位置下标变量 } c[lenc]=x; if(c[lenc]==0) lenc--; //处理最高进位 for(i=lenc;i>=1;i--) cout<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表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中学数学公式大全(全)

数学公式及性质(完整版) 1.乘法与因式分解 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 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2.幂的运算性质 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a b )n=n n a b ; ⑥a-n=1 n a ,特别:()-n=()n;⑦a0=1(a≠0)。 3.二次根式 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4.三角不等式 |a|-|b|≤|a±b|≤|a|+|b|(定理); 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b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 |a+b|≤|a|+|b|;|a-b|≤|a|+|b|;|a|≤b<=>-b≤a≤b ; |a-b|≥|a|-|b|;-|a|≤a≤|a|; 5.某些数列前n项之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题解目录-信息学奥赛取消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题解目录:信息学奥赛取消 第1章 数论1.1 整除1.2 同余1.3 最大公约数1.3.1 辗转相除法1.3.2 进制算法1.3.3 最小公倍数1.3.4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1.3.5 求解线性同余方程1.4 逆元1.5 中国剩余定理1.6 斐波那契数1.7 卡特兰数1.8 素数1.8.1 素数的判定1.8.2 素数的相关定理1.8.3 Miller-Rabin素数测试1.8.4 欧拉定理1.8.5 PollardRho算法求大数因子1.9

Baby-Step-Giant-Step及扩展算法1.10 欧拉函数的线性筛法1.11 本章习题第2章群论2.1 置换2.1.1 群的定义2.1.2 群的运算2.1.3 置换2.1.4 置换群2.2 拟阵2.2.1 拟阵的概念2.2.2 拟阵上的最优化问题2.3 Burnside引理2.4 Polya定理2.5 本章习题第3章组合数学3.1 计数原理3.2 稳定婚姻问题3.3 组合问题分类3.3.1 存在性问题3.3.2 计数性问题3.3.3 构造性问题3.3.4 最优化问题3.4 排列3.4.1

选排列3.4.2 错位排列3.4.3 圆排列3.5 组合3.6 母函数3.6.1 普通型母函数3.6.2 指数型母函数3.7 莫比乌斯反演3.8 Lucas定理3.9 本章习题第4章概率4.1 事与概率4.2 古典概率4.3 数学期望4.4 随机算法4.5 概率函数的收敛性4.6 本章习题第5章计算几何5.1 解析几何初步5.1.1 平面直角坐标系5.1.2 点5.1.3 直线5.1.4 线段5.1.5 多边形5.1.6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 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a^2+b^2=c^2

考研数学公式大全(免费)

高等数学公式篇·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三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C++入门培训讲义

武平一中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校本课程 C++编程 第一课时:认识C++程序和DEV-C++集成开发环境 一.学习目标: 1.认识C++程序结构; 2.掌握编程基本步骤; 3.记住“保存”、“编译”和“运行”的快捷键(ctrl+s、F9、F10) 二.学习内容与步骤: 1.双击桌面图标,启动DEV-C++集成开发环境,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新建——>源代码”命令,在程序编辑区输入下面程序: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ut<<"hello"; system("pause"); return 0; } 2.输入完毕,单击“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在弹出的“保存文件”对话框中保存位置选择“桌面”,文件名为“ex1”,文件类型为c++不必修改,单击保存。 3.单击“运行”菜单下的“编译”命令,窗口出现红色条时说明程序有错误,请对照修改,直到正确为止。 4.单击“运行”菜单下的“运行”命令;弹出新窗口,观察新窗口中内容,按一下键盘任意键(通常按空格键),返回编辑界面。 5.单击“文件”菜单“退出”命令,结束。 6.观察桌面的ex1.cpp和ex1.exe两个文件,双击“ex1.exe”试试,ex1.cpp 称为源程序,ex1.exe称为可执行程序,虽然这个程序简单了一点,但是电脑中的程序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7.参考以上步骤,输入下面这个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b,c;

考研数学公式大全(考研必备)

高等数学公式篇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C kx dx k +=? )1a (,C x 1 a 1 dx x 1a a -≠++=+? C x ln dx x 1+=? C e dx e x x +=? C a ln a dx a x x +=?(1a ,0a ≠>) C x cos xdx sin +-=? C x sin dx x cos +=? C x arctan dx x 11 2+=+? C a x arcsin x a dx C x a x a ln a 21x a dx C a x a x ln a 21a x dx C a x arctan a 1x a dx C x cot x csc ln xdx csc C x tan x sec ln xdx sec C x sin ln xdx cot C x cos ln xdx tan 2 2222222+=-+-+=-++-=-+=++-=++=+=+-=???????? ? ?????????+±+=±+=+=+=+-=?+=?+-==+==C )a x x ln(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ln a dx a C x csc xdx cot x csc C x sec dx x tan x sec C x cot xdx csc x sin dx C x tan xdx sec x cos dx 222 2x x 2 22 2 a ln x 1)x (log a ln a )a (x cot x csc )x (csc x tan x sec )x (sec x csc )x (cot x sec )x (tan x cos )x (sin aX )X (0)C (a x x 2 21a a = '='?-='?='-='='='='='-2 2 22 x x x 11 )x cot arc (x 11 )x (arctan x 11 )x (arccos x 11 )x (arcsin x 1 )x (ln e )e (x sin )x (cos +- ='+= '-- ='-= '= '='-='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35463

初中数学常用的概念、公式和定理 1.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 如:-3, ,0.231,0.737373…, , .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 - ,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 绝对值:a ≥0 丨a 丨=a;a ≤0 丨a 丨=-a. 如:丨- 丨= ;丨3.14-π丨=π-3.14. 3.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 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4. 把一个数写成±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 5. 5. 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移动2位,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相同方向移动1位;被开方数 的小数点每移动3位,立方根的小数点就向相同方向移动1位. 如:已知 =0.4858,则 =48.58;已知 =1.558,则 =0.1588. 6. 整式的乘除法:①几个单项式相乘除,系数与系数相乘除,同底数的幂结合起来相乘除. ②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个项.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用一个多- 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④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将多项式的每一项 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 7.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n .②a m ÷a n =a m -n .③(a m )n =a mn .④(ab)n =a n b n .⑤( )n =n.⑥a -n =n, 特别:( )-n =( )n .⑦a 0=1(a ≠0). 如:a 3×a 2=a 5,a 6÷a 2=a 4,(a 3)2=a 6,(3a 3)3=27a 9,(-3)-1=- ,5-2= = ,( )-2=( )2= ,(- 3.14)0=1,( - )0=1. 8. 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 )(a -b )=a 2-b 2.②(a±b)2 =a 2±2ab+b 2. ③(a+b )(a 2-ab+b 2)=a 3+b 3.④(a -b )(a 2+ab+b 2)=a 3-b 3;a 2+b 2=(a+b )2-2ab,(a - b )2=(a+b )2-4ab. 9. 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原则是:先看能否提公因式.在没有公因式的情况下:二项式用平 方差公式或立方和差公式,三项式用十字相乘法(特殊的用完全平方公式),三项以上用 分组分解法.注意:因式分解要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10. 分式的运算:乘除法要先把分子、分母都分解因式,并颠倒除式,约分后相乘;加减法 应先把分母分解因式,再通分(不能去分母).注意: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11. 二次根式:①( )2=a (a ≥0),② =丨a 丨, 如:①(3 )2=45.② =6.③a<0时, =-a .④ 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 12. 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 2+bx+c=0:①求根公式 (a>0,b ≥0). ,其中=b 2-4ac 叫做根-

小学到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到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 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初三数学公式大全

初三数学公式大全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几何体部分的所有初三数学公式大全进行了汇总,方便大家查阅记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高中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数学公式,是表征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数量之间的或等或不等的联系,它确切的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我们从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的依据,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如一些基本公式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 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最不枯燥的排列组合学习!(信息学奥赛基础)

组合数学 >最不枯燥的排列组合学习! 尽管我在认真,刷题速度和学习进度还是要被大佬们甩好几条街…… 忙着刷题后期肯定没办法写总结, 就只好一边学习一边填坑啦啦啦。 ^上面的都是废话^ ————————————————————————————— 一、什么是组合数学(完全没用,建议跳) 对于很多计数类问题, 由于方案数过于巨大, 我们无法用搜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对计数类问题进行一些优化 这些优化就是组合数学研究的内容 :(没错就是研究计数类问题) ———————————————————— 二、基本原理 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有两类方法,第一类方法有m1种方案,第二类方法有m2种方案,那么完成这件事有m1+m2种方案将方案分类,类类相加,并且要不重不漏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有两步,第一步有m1种方案,第二步方法有m2种方案,那么 完成这件事有m1*m2种方案将方案分步,步步相乘。 (这两种原理都好说,稍加理解立即明白,以下的知识几乎都要基于这两种原理咕~) 三、排列与组合 :(弱小的主角) 排列: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 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n个数中取出m个数进行排列的方案数用符号A(nm)表示 公式:A(nm)=n*(n-1)*(n-2)*...*(n-m+1)=n!/(n-m)! (自己理解:第一个数字有n种选择,第二个数字有(n-1)中选择,以此类推,然后相乘)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从n个数中取出m个数的方案数用符号C(nm)表示 公式:C(nm)=A(nm)/A(mm)=n!/(m!(n-m)!) (自己理解:每一种组合有A(m,m)种排列,所以每一种组合被这A(m,m)中 排列算重了A(m,m)次,除掉就好啦)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算法(C版)基础算法:高精度计算

高精度加法(大位相加)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a1[100],b1[100]; int a[100],b[100],c[100];//a ,b,c 分别存储加数,加数,结果int lena,lenb,lenc,x,i; memset(a,0,sizeof(a));// 数组a 清零memset(b,0,sizeof(b));// 数组b 清零 memset(c,0,sizeof(c));// 数组c 清零//gets(a1); //gets(b1); //getchar(); while(scanf("%s%s",&a1,&b1)!=EOF) { lena=strlen(a1); lenb=strlen(b1); for(i=0;i<=lena;i++) a[lena-i]=a1[i]-'0';〃将数串al转化为数组a,并倒序存储//a[i]=a1[lena-i-1]-48; for(i=0;i<=lenb;i++) b[lenb-i]=b1[i]-'0';〃将数串al转化为数组a,并倒序存储//b[i]=b1[lenb-i-1]-48; lenc=1; //lenc 表示第几位 x=0; //x 是进位while(lenc<=lena||lenc<=lenb) { c[lenc]=a[lenc]+b[lenc]+x;// 第lenc 位相加并加上次的进位x=c[lenc]/10;// 向高位进 位 c[lenc]%=10;// 存储第lenc 位的值lenc++;// 位置下标变量 } c[lenc]=x; if(c[lenc]==0) lenc--; //处理最高进位 for(i=lenc;i>=1;i--) cout< using n amespace std; int mai n() { char n[256], n1[256], n2[256];

考研高等数学公式大全

主页君整理的超全数学公式,整理了好久TT 。果断保存,不用浪费时间找公式了~ 这篇高等数学公式大全分享到考研数学交流群的群共享中,有其他好的资料我也会上传上去滴~建这个群主要是资料共享和交流,大家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群里讨论,互相促进~ 考研数学交流群,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 )(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 2 =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ln(1 cos sin 222 2 2 2 2 22 2 π π

初一数学公式大全

初一数学公式大全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C周长∏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信息学奥赛(初赛)辅导教材

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教程浙江金华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

金华一中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教程 目录 第一部分试题的知识范围1 一、初赛的要求1 二、复赛内容与要求2第二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3 一、计算机的诞生、发展、特点及应用3 1.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3 2.计算机的分类3 3.计算机的特点3 4.PC机及其系统配置3 5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4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4 1.计算机的系统组成4 2.计算机语言的发展5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6 三、计算机信息安全6 1.计算机系统的危害来源6 2.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策略6 3.计算机病毒的概念6 4.计算机病毒的种类7 5.计算机病毒的特征7 6.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7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7 1.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定义7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7 3.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几个阶段7 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8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8 6.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9 7.网际协议IP与IP地址12 8Internet的域名13 9.常见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3 五、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及运算15 1.十进制数16 2.二进制数16 3.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17 4.其他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19 5.计算机中数的表示19 6.字符与汉字的编码22六图形化视窗操作系统23 1.图形用户操作系统23 2.Windows家族23 3.Windows98的主要功能与特性23 七、数据库系统简述24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4 2.数据表的结构24 3.表结构24

第一部分试题的知识范围 一、初赛的要求 1.1计算机的基本常识 ①计算机和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数字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数字化) ②信息输入输出基本原理(信息交换环境、文字图形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方式) ③信息的表示与处理(信息编码、微处理部件MPU、内存储结构、指令、程序,和存储程序原理、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④信息的存储、组织与管理(存储介质、存储器结构、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⑤信息系统组成及互连网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构成原理、槽和端口的部件间可扩展互连方式、层次式的互连结构、互连网络、TCP/IP协议、HTTP协议、WEB应用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⑥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概念(窗口系统、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的途径(文本及交互操作)) ⑦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新特点、新应用等。 1.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①Windows和Linux的基本操作知识 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常识(网上浏览、搜索和查询等) ③常用的工具软件使用(文字编辑、电子邮件收发等) 1.3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1.3.1数据结构 ①程序语言中基本数据类型(字符、整数、长整数、浮点) ②浮点运算中的精度和数值比较 ③一维数组(串)与线性表 ④记录类型(Pascal)/结构类型(C) 1.3.2程序设计 ①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②阅读理解程序的基本能力 ③具有将简单问题抽象成适合计算机解决的模型的基本能力 ④具有针对模型设计简单算法的基本能力 ⑤程序流程描述(自然语言/伪码/NS图/其他) ⑥程序设计语言(Pascal/C/C++,2003年仍允许BASIC) 1.3.3基本算法 ①初等算法(计数、统计、数学运算等) ②排序算法(冒泡法、插入排序、合并排序、快速排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