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体寒偏方

合集下载

夏季身体寒凉的调理方法有哪些

夏季身体寒凉的调理方法有哪些

夏季身体寒凉的调理方法有哪些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是身体寒凉的情况还事会发生,所以即使高温也要注意饮食。

那么你知道夏季身体寒凉的调理方法有哪些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夏季身体寒凉的调理方法
1.做做艾灸:艾灸温和而不伤身,做做艾灸可以驱除人体寒气,快速恢复身体阴阳平衡,治疗各种寒凉而引起的疾病。

2.洗温水澡:体寒的人在夏天也不要用凉水洗澡,易招惹湿寒入侵,在到冬季这样的寒冷季节,可以每天晚上坚持热水泡脚,可温经通脉,调理体寒。

3.经常按摩:每天坚持敲打大腿两侧,每天坚持100下,按摩小腹,通经活络,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

4.合理运动:体寒的女生不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可以做些温和的运动,像是慢跑,瑜伽等,注意运动不要过量,否则会起到反效果。

改善身体寒凉的养生茶
1.体寒喝玫瑰花茶好
材料:15克玫瑰花,9克西洋参,枸杞子15克。

做法:将玫瑰花、西洋参、枸杞子三者全部放入杯子中,用沸水冲开,趁热饮用。

功效:这款茶饮具有补气血、治肾虚、调理月经、治痛经、暖身的功效。

2.体寒喝茉莉花茶好
材料:茉莉花茶叶3克。

做法:用90℃的开水冲泡茉莉花茶,随即盖上杯盖,冲泡3分钟后饮用即可。

功效:茉莉花茶有着“春天的气味”之称,适宜在春天饮用。

常喝茉莉花茶能理气温中,益气力,生津止渴,清肝明目。

3.体寒喝桂花茶好
材料:3克桂花,5克绿茶。

做法:桂花与绿茶一起冲泡饮用。

功效:桂花茶味辛性温,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尤其适合阳虚体寒人群。

除此之外,常因桂花茶还能排毒养颜,止咳化痰,润肺祛湿的功效。

这些偏方帮你赶走感冒

这些偏方帮你赶走感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这些偏方帮你赶走感冒
导语:想要身体出汗排出体内的寒气,还有个方法就是温水泡脚。

平时生活中我们也常做这样的事情。

感冒的时候更加对身体好哟,效果很不错。

如果受了风寒,还可以喝生姜红糖水,一边泡脚,另一边再喝茶很快就会流汗了。

这些偏方帮你赶走感冒
1、薄荷桑叶梨汤:薄荷3克,桑叶3克,梨1个切片,加开水适量热饮。

2、二白汤: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适量煮开热饮。

3、赤小豆、绿豆、白扁豆各30克,洗净,加水500毫升,煮粥食用。

4、羊肉萝卜汤:羊肉200克、白萝卜200克、生姜10克,切片加水小火炖熟,再加入香菜3克、食盐适量。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三伏天怎么去寒气呢

三伏天怎么去寒气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三伏天怎么去寒气呢
导语:到了秋冬季节就感觉自己身体虚弱、手脚冰凉或者是常出现痛经的朋友就是因为身体里的寒气过重而引起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冬病夏治的道理,那么
到了秋冬季节就感觉自己身体虚弱、手脚冰凉或者是常出现痛经的朋友就是因为身体里的寒气过重而引起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冬病夏治的道理,那么身体过多寒气的问题要在炎炎三伏天怎样巧妙的利用一些方法来去除呢?下面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几个好方法,体寒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1、吃姜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

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2、热水泡脚
每晚都用热水泡脚,泡出一身大汗能驱寒。

用热水泡脚确实是个养生好方式,但并没有季节上的针对性,全年都适用。

须注意,泡脚时间不能太长,大概10-15分钟,后背有热烘烘的感觉即可。

3、吃羊肉
中医认为,大暑天气虽热,但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营养学家也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

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以上介绍到的这三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在三伏天气里去除体内的寒气,。

给凉手凉脚的良方

给凉手凉脚的良方

给凉手凉脚的良方
到了冬天很多姐妹都会出现四肢冰冷,略带疼痛的症状,这是寒气凝滞在经络所致。

组方通常以制川乌、桂枝、当归、鸡血藤、川穹、细辛等温经通络的药物为主。

方剂:当归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大枣10枚,随时用水煎服。

功用:活血养血,温经通脉,用于血虚寒凝而见手足寒冷、麻木、疼痛,以及痛经而有血虚有寒者。

方解:本方以温经活血为主,是治疗四肢血流不畅,肢凉作疼的方剂。

方用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桂枝、细辛温经散寒;辅以甘草、大枣补虚,木通通络。

去年冬天,听朋友说到他的夫人很怕冷,用了一个单方以后就不怕冷了。

当时我半信半疑,但还是请他把这个单方告诉了我,并在最冷的时候试用了几次,效果不错。

今年的冬天又一天天来到了。

在这里,我把这个单方告诉大家。

如果有体虚怕冷的朋友(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可以试一试:
原料有:1、大枣:5-6颗;2、枸杞:7-8颗;3、桂圆:4-5颗;4、红糖:1小块。

方法是:每天晚上熬水喝。

以上原料既可以说是中药,又是我们平时的食品,所以应该没有副作用。

至于用量,可以因人而异,不一定非得按照我说的数量不可。

并且我认为是男女都可以服用的。

朋友们不妨一试!。

万病由寒起,六招教你去除体寒

万病由寒起,六招教你去除体寒

万病由寒起,六招教你去除体寒2019-10-17健康直通车现代人的各种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绝大部分的疾病,都与体内寒湿有直接的关系。

因为,寒凉性体质,可导致体内经脉不通,血液杂质多,各个器官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堵塞了血管和经脉,导致皮肤、器官、细胞的免疫自愈力下降,而出现早衰。

正所谓万病由寒起,寒从脚根生!那么要如何去除体内的湿气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六招可以去除湿气的方法!1、艾灸驱寒艾是纯阳的植物,通过艾灸来改善体质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只要坚持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艾灸带来的效果。

可以灸疗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神阙等穴位,驱寒效果很不错。

2、药浴驱寒中华药浴文化源远流长,依据中西医结合的作用原理,通过热水的热效应使毛孔扩张,让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通过扩张的毛孔快速进入体内,改善全身的微循环,排除体内六淫邪气,从而达到清洁腠理、舒展机体、通经顺气和扶正祛邪、温阳固肾的作用。

3、喝红糖姜茶生姜绝对是个驱寒的好东西,能温通生发脾胃之气。

但它有生、干之分,生姜辛散善于清理经络脏腑中的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

另外,红糖也是一个驱寒补血的好手。

红糖姜茶,可以说是专门针对女性体寒而设计的饮品。

4、进食最好不要过量如果进食太多的食物,就需要肠胃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血液也会集中在肠胃部。

这样的情况就容易导致手脚冰凉,所以吃饭吃七分饱就好了。

5、适当运动运动是提升阳气的好办法,是主动健康的最好的方式,很多被动调理,都比不上坚持合适的运动更有养生效果。

6、推揉腹部身体的寒以小腹为中心,只要想办法保持小腹温暖,寒气就无藏身之地了。

腰带那一圈的位置正好是带脉的所在,在古代,它被称为“玉带环腰”。

带脉是比较特殊的经络,属于奇经八脉。

有很多女性别的地方都不胖,唯独腰上堆积了不少的脂肪,远远望去好像腰上别了一个游泳圈。

其实这是因为带脉之气不足,收束不住其他经络了。

要多去推揉这条经络,一直推到热透为止,以帮助通畅十二经,消除经络内的寒毒。

小寒节气的寒热偏方推荐

小寒节气的寒热偏方推荐

小寒节气的寒热偏方推荐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它标志着寒冷的冬季进一步加深。

在这个季节,人们往往会感受到寒冷的侵袭,身体容易出现寒热不均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许多传统的寒热偏方被广泛传承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寒节气的寒热偏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温补汤药小寒节气的天气寒冷,人们往往会感到身体的寒冷,手脚冰凉。

此时,可以选择一些温补的汤药来暖身。

比如,人参、黄芪、当归等药材都具有温补身体的作用。

可以将这些药材煮成汤,每天喝一碗,不仅可以暖身,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二、姜汤驱寒姜汤是一种经典的驱寒偏方。

在小寒节气里,多喝一些姜汤可以有效地驱寒保暖。

姜具有温阳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热量。

可以将姜切成片,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

每天喝上一杯姜汤,不仅可以驱寒保暖,还可以缓解寒冷带来的不适。

三、熏蒸疗法小寒节气的时候,许多人会感到呼吸道不舒服,喉咙干燥,容易感冒。

这时可以选择熏蒸疗法来缓解症状。

可以将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草药如薄荷、薰衣草等放入热水中,然后用毛巾盖住头部,将蒸气吸入呼吸道。

这种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喉咙干燥、鼻塞等症状,同时还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预防感冒。

四、温热食物在小寒节气里,人们的胃口往往会变得不好,食欲下降。

此时可以选择一些温热的食物来增加身体的热量。

比如,糯米、红枣、桂圆等食物都具有温补身体的作用。

可以用这些食材煮粥或者煮汤,每天食用一些,可以增加身体的热量,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五、适当运动小寒节气的天气寒冷,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运动。

然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热量,提高免疫力。

可以选择一些室内运动,比如瑜伽、太极等,每天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

六、保持室内温暖小寒节气的天气寒冷,室内保持温暖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取暖的方式,比如电暖器、暖风机等,保持室内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保暖的用品,比如暖宝宝、电热毯等,保持身体的温暖。

体寒是百病之首!生姜紫苏汤暖身解忧又养气

体寒是百病之首!生姜紫苏汤暖身解忧又养气

体寒是百病之首!生姜紫苏汤暖身解忧又养气因忧郁症或自律神经失调等症状困扰不已的人,几乎都是不满三十六.五度的低体温。

尤其是严寒季节、下雨天或体温较低的上午时段,经常会感到精神不济。

若想改善体质,温热身体是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纾解脑部的紧绷感、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也非常重要。

所以,有机会时不妨大声唱歌、嬉笑,让体温上升,心情愉悦,精神更开朗。

方法1:紫苏叶姜汤准备二~三片紫苏叶,用火烘培后搓碎,放入碗里加五~十滴姜泥,冲入开水即可。

紫苏叶和生姜都有「开气」作用,即可去郁闷、解忧愁。

只要一天喝三次以上,即可温润身体,让心情放轻松。

中医常以半夏厚朴汤当处方,治疗忧郁症或自律神经失调,不过此药方也是以紫苏叶及生姜为底。

就开气提神的药物而言,早在两千年前就曾用此方来治疗所有心病。

方法2:洋葱海带芽沙拉把洋葱、海带芽切成适当大小,淋上豉油即可。

洋葱和海带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可有效减轻压力,不过维生素B1不耐热,最好生食。

洋葱也是治疗失眠的特效药。

把洋葱切成小片放在枕头边,洋葱的香气成分(硫化丙烯基)可透过鼻黏膜吸入肺部进入血液里,再送到脑细胞,达到镇定、助眠的效果。

方法3:日光浴晒太阳可促使神经细胞分泌更多血清素。

血清素是一种脑内神经物质,可以抑制不安及忧郁感,让人产生幸福感及满足感。

中医也认为,太阳能释放强有力的阳光能量,心情不佳时,外出散步或做日光浴,都是吸收阳光和提升体温的好方法。

方法4:保持心情愉快俗话说:笑口常开好运来。

每天大笑三次能放松心情,让脑细胞释出安多酚,使心情更愉快。

而且大笑的动作会运动到腹肌,能促进内脏血液循环,使体温升高,增加自愈能力。

心情不好或感到忧郁时,不要勉强自己向前冲,还是好好休息吧!去唱唱卡拉或做做运动,尽力让自己开心,都是转换心情的妙招。

方法5:怀抱感恩的心情老是存有为什么是我?都是别人害的……等负面情绪,只会让忧郁心情更一蹶不振。

有人常说:要诅咒别人小心自己也会有报应。

怕冷有什么偏方

怕冷有什么偏方

怕冷有什么偏方文章目录*一、怕冷有什么偏方*二、怕冷怎么办*三、怕冷的危害怕冷有什么偏方1、怕冷有什么偏方之敲胆经除寒气不少人为了改善体寒症状,大量进补,由于循环不畅热气停留在上半身,下半身仍然畏寒怕冷。

选择敲胆经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症状,站立后收紧肌肉,凹陷处即为胆经位置,双手敲打至有痛感即可。

2、怕冷有什么偏方之葱白就把葱白切成段以后,放在铁锅里或自家那炒锅里炒,炒出那种香味。

炒出香味啊,葱也变得有点焦黄,然后拿那个纱布一包,放在哪?放在腹上。

放在肚脐上,肚脐叫神阙。

你放到别的地儿,它那个气没门,没门,进不去。

它天然有个门,让你的气进去。

所以这时候这个人会拉出很多白色的黏液,还放出很多臭的屁。

那个黏液我们叫“泻”。

3、怕冷有什么偏方之盐块儿就用我们腌咸菜那种盐块儿,盐块儿(英文叫rocksalt),把它放到锅里炒热,然后呢放在肚脐上。

它没有那种通窍开窍的作用但那个盐啊,经过了盐炒了那个热啊,我个人认为人啊、哺乳动物都是从海洋里过来的,那个盐的那种热的辐射,跟人体那种气的频率是接近的。

所以它那种盐块儿炒完那个热啊,渗透力比较强。

你放在肚子上,它那个热气能把你渗透在肠胃里的这种寒气逼出去。

怕冷怎么办1、保暖保暖是身体是关键,无论是男生女生,在冬天里,不要因为盲目追求美,而不注重保暖,添衣是身体的关键,如果是长期因为风吹,天气受寒,会导致身体的关节出现问题,阻碍血液的循环。

2、泡脚怕冷的人群,手脚会尤其冰冷。

如果在冬天是怕脚冷,建议在睡前用一个水桶里面装入热水,局部泡手、脚,不但可以促进血管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如果加上米酒和姜片,保暖效果更为显着,能有助于改善女性怕冷的现象。

不但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冬日的严寒,还可以促进代谢,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3、运动怕冷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运动量少,身体的器官不灵活。

建议在空余时间,可以多做各方面的运动,但可以消耗过多的脂肪,通过运动来加强血液循环,让身体温暖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体寒偏方:
体寒多为阳气不足所致.中医认为,春天,夏天是阳气生长的时期,这个时期应该多做运动,跑跑步,跳绳等这些练速度的运动,应该夜睡早起。

秋冬是养阴时期,应该多休息,所以宜早睡晚起。

宜做一些室内的,长肌肉的运动,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尤其在寒冷的时候不要追求风度而不要温度,切记要保暖,以保住阳气。

注意平时的饮食。

大冷天就不要吃太冷的东西。

生姜具有温中散寒止呕的作用,葱具有通阳的作用。

平时多吃也有益。

多吃性温的食物。

玄胡益母草煮鸡蛋可以调理身体,治疗体寒,用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

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

1、韭汁红糖饮: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

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

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温经、补气功效。

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2、山楂酒:
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将山楂干洗净,去核,切碎,装入带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紧瓶口,浸泡7~10日后饮用。

每次15毫升。

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

功效:有健脾、通经功效。

适用于妇女痛经症,并可促进身材和皮肤健美。

?
3、山楂葵子红糖汤:
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

以上用料一齐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煎或炖,去渣取汤。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和血悦色功效。

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症。

此汤宜在月经来潮前3~5日饮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4、月季花茶:
夏秋季节摘月季花花朵,以紫红色半开放花蕾、不散瓣、气味清香者为佳品。

将其泡之代茶,每日饮用。

功效:具有行气、活血、润肤功效。

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5、益母草香附汤: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

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

饮汤,食鸡肉。

功效: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

6、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

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

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7、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

喝汤,吃大枣。

功效:具有温经散寒功效。

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