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泵的基础知识
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
离心泵的定义
利用靠装有叶片的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完成对 液体的压送的泵。
离心泵的发展历史
利用离心力输水的想法最早出现在列奥纳多·达芬奇所作的草图中。1689年,法国物理学 家帕潘发明了四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但更接近于现代离心泵的,则是1818年在美国出现 的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所谓马萨诸塞泵。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 多级离心泵相继被发明,使得发展高扬程离心泵成为可能。
注: 动力泵——主要是离心型——由径向力、动力提升
或动量变化形成压力。在离心泵中能量 连续地传给液体,根据叶轮的不同设计 产生径向的、轴向的或混合的液流。
变容泵——往复泵的每一冲程或转子泵的每一转都 将排出一定量的液体。通过交替改变或 置换一个或多个空腔中有限的液体体积, 使能量间歇脉动地增加。
1840~1850年,美国沃辛顿发明泵缸和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泵,标志着现代 活塞泵的形成。19世纪是活塞泵发展的高潮时期,当时已用于水压机等多种机械中。然而随着需 水量的剧增,从20世纪20年代起,低速的、流量受到很大限制的活塞泵逐渐被高速的离心泵和回 转泵所代替。但是在高压小流量领域往复泵仍占有主要地位,尤其是隔膜泵、柱塞泵独具优点, 应用日益增多。
离心泵
离心泵
例如离心泵在W12-1油田的应用 离心泵
泵的基础知识

泵的基础知识
叶片式泵
离心泵
混流泵
旋涡泵
轴流泵
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
泵的基础知识
旋涡泵
泵的基础知识
往复泵
泵的基础知识
往复泵
活塞泵
柱塞泵
泵的基础知识
齿轮泵
泵的基础知识
螺杆泵
泵的基础知识
蒸汽喷射泵
蒸汽喷射泵
泵的基础知识
3
离心泵
25
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当电动机带动泵轴和叶轮旋转时,液体随 叶轮一起做圆周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由叶轮中心向外周抛出﹐液体获得动能增 量。 在液体自叶轮中心抛出后,叶轮中心部分 造成低压区,于是液体不断被吸入。
泵的基础知识
轴流泵的分类
按泵轴方向分类:卧式泵、立式泵、斜式泵
卧式泵:轴水平放置,安装要求低 立式泵:前大型轴流泵大多为立式 斜式泵:轴介于垂直与水平之间安装
泵的基础知识
轴流泵的分类
按叶片调节方式分类:固定叶片泵、半调节叶片泵、全调节叶片泵
固定叶片泵:叶片与轮毂固定在一起,叶片不可调 半调节叶片泵:停机拆下叶轮后可调节叶片安装角 全调节叶片泵:有一套调节机构使泵在运转中可以调节叶片安装角,以适应
Pu mgH QgH
式中 ρ—泵输送液体的密度;Q—泵流量;H—扬程。
泵的基础知识
(5)泵效率(efficiency) 泵的轴功率和输出功率之差是泵内的损失功率。泵效率为泵输 出功率与泵轴功率之比,用符号η表示。 泵效率的表达式为 Pu 100 %
Pa
泵的基础知识
(5)汽蚀余量(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 泵入口处,单位质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该温度下饱和蒸汽压 (气化压力)的富裕能量,这是反映泵吸入性能的主要参数, 习惯用符号△h 表示,单位为m。国外称此为净正吸入压头,用 NPSH表示。 泵汽蚀余量越小,抗汽蚀性能越好。
油泵基础必学知识点

油泵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油泵的功能:将液体从储存设备中提取并输送至目标位置。
2. 油泵的工作原理:利用旋转运动将原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液体,产生一定压力,使液体流动。
常见的工作原理有齿轮泵、叶片泵、螺杆泵等。
3. 油泵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供油泵、润滑油泵、冷却泵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齿轮泵、涡轮泵、柱塞泵等;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手动泵、电动泵、液压泵等。
4. 油泵的结构组成:主要由泵体、泵轴、泵叶、泵腔、进出口阀门、密封装置等组成。
5. 油泵的选型:根据液体的输送量、压力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油泵型号和规格。
6. 油泵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和更换液体,保持泵体清洁,检查泵轴和密封件的磨损情况,及时修复故障。
7. 油泵的故障排除:根据故障现象,采取相应的排查方法,包括检查电路是否正常、泵轴是否卡住、密封件是否磨损等。
8. 安全操作规范:使用油泵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好防护装备,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泵体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
9. 油泵的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航空航天等行业,用于输送、供应和循环液体。
《泵与阀门基础篇》课件

自动阀
根据某种条件或信号自动控 制阀门的开启程度。
阀门的工作原理
1 截止阀
通过阀芯与阀座的接触来控制流体流动。
2 调节阀
通过调节阀芯的位置或角度来改变流量。
3 安全阀
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阀门自动打开以液体抽 入和排出,适用于高压 和高粘性液体。
3 轴流泵
液体沿轴线流动,适用 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应 用,如排水泵。
泵的工作原理
1
吸水过程
通过负压效应将液体吸入泵内。
排液过程
2
通过正压效应将液体推出泵体。
3
循环过程
重复进行吸水和排液过程,实现液体 输送。
泵的选型与应用
工业应用
《泵与阀门基础篇》PPT 课件
欢迎来到《泵与阀门基础篇》的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泵和阀门的基础知 识、分类、工作原理以及选型与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有趣而重要的主 题吧!
泵的基础知识
• 什么是泵? • 泵的基本组成 • 泵的工作原理 • 常见泵的示意图
泵的分类
1 离心泵
离心力将液体从中心推 向外围,常用于供水系 统和工业应用。
选择适当的泵类型和规格以满 足特定的工业需求。
农业灌溉
根据农田的面积和土壤条件选 择合适的灌溉泵。
游泳池维护
了解不同类型的泳池泵以保持 水质清洁和循环。
阀门的基础知识
阀门是流体控制的重要组件,了解其基础知识是学习泵与阀门的关键。
阀门的分类
手动阀
需要人工操作来控制流体流 动。
电动阀
通过电动机操纵开关来控制 阀门的开闭。
泵的基础知识

泵的基础知识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环保等领域。
泵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泵的分类泵按工作原理分为体积泵和离心泵两大类。
体积泵包括齿轮泵、螺杆泵、柱塞泵等,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腔体体积的变化来实现流体的吸入和排放。
离心泵包括轴向流泵、混流泵、离心式泵等,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叶轮将力传递给流体,使其获得动能,实现液体或气体的输送。
二、泵的结构泵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进出口、泵体、叶轮、密封装置和电机。
进出口与泵体相连,将液体或气体引入泵内或排出泵外;泵体是传递力量和储存液体或气体的主要部分;叶轮是泵体内部旋转的关键元件;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电机则是驱动泵体和叶轮旋转的动力源。
三、泵的选型泵的选型应根据流体性质、流量、压力、扬程、介质温度、泵体材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流体性质包括液体或气体的粘度、密度、含固量等;流量为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压力是输送液体或气体所需的泵头;扬程是泵对液体或气体增加的能量;介质温度是液体或气体的工作温度;泵体材质包括铸铁、不锈钢、铜合金等多种材料。
四、泵的维护泵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和常规保养。
定期检查包括检查泵的进出口、密封装置、叶轮、电机等部件是否运转正常,并对有故障的部件进行保养或更换。
常规保养包括定期更换润滑油、清洗泵体、液压管路和密封装置,并保持泵的清洁卫生。
总之,泵作为一种关键的输送设备,掌握其基础知识和维护方法对于保障工业生产和生活供水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型和维护,确保泵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泵的基础必学知识点

泵的基础必学知识点1. 泵的工作原理:泵是一种将液体从较低压力区域通过增加动能转移到较高压力区域的机械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泵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液体吸入泵内,然后通过叶轮的压力作用将液体推向出口。
2. 泵的分类:泵可分为离心泵、容积泵和其他特殊泵。
离心泵根据液流方向可分为横流泵、混流泵和轴流泵;容积泵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柱塞泵、齿轮泵和螺杆泵等。
3. 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通过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向外推离,使之形成一条液流;容积泵通过柱塞、齿轮或螺杆等运动来改变泵腔的容积,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4. 泵的性能参数:常见的泵性能参数包括扬程、流量、效率和功率等。
扬程是泵能够提供给液体的能量,通常以米或千帕表示;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泵的液体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小时或升/秒表示;效率是泵转换输入功率为液体输出功率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功率是泵所需供给的电功率,通常以千瓦表示。
5. 泵的选型与安装:选择适合工作条件的泵和正确安装是确保泵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选型时需考虑液体性质、工作条件、流量和扬程要求等因素;安装时需确保泵处于水平位置、吸入管道密封良好、出口管道阻力小等。
6. 泵的维护与保养:定期进行泵的维护与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证正常运行。
包括检查油液情况、清洁滤网、检查轴承运转情况、润滑液体等。
7. 泵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泵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如漏水、低扬程、高温等。
根据故障原因进行排除和维修措施,如更换密封件、调整叶轮间隙、检修电机等。
以上是泵的基础必学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泵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泵、正确安装和维护泵设备。
机泵基础知识及操作注意事项

机泵基础知识及操作注意事项机泵是一种将机械运动转化为流体动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液体输送和压力增加。
可能涉及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包括机泵的分类、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范围、安装要点、操作要点和维护保养。
一、机泵的基础知识1.机泵的分类:-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离心泵、容积泵和潜水泵等。
-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
-按照泵的用途可分为清水泵、污水泵、化工泵等。
2.机泵的结构组成:-泵体:一般为铸铁、不锈钢或塑料制成。
-叶轮:旋转产生流动压力的部分。
一般有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式叶轮等类型。
-泵轴:传递机械能量的部分,连接电机和叶轮。
-密封装置:防止泵内介质泄漏的装置,一般包括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形式。
3.机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流体产生压力差,推动流体流动。
-容积泵通过改变腔体容积,实现对流体的吸入、排放和压缩。
-潜水泵则是将电机和泵体封装在一起,通过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推动流体流动。
4.机泵的使用范围:-工业生产中的液体输送和压力增加。
-农业灌溉、城市给排水和污水处理。
-供热系统、供暖系统和空调系统等。
1.安装要点:-泵的基础应坚固平整,泵底不得有垫铁等物块。
-泵出口要连接管道,管道布局要合理,避免出现过长、过弯或过窄的情况。
-泵入口要设置过滤装置,避免固体杂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
-泵与电机的轴线要保持一致,联轴器安装要牢固。
2.操作要点:-操作前要检查泵的各部件是否正常,特别是密封装置是否完好。
-启动前,应向泵内注入润滑液和冲洗液,确保泵正常运行。
-启动时应逐渐开启进口阀门,保持流量与额定值相符。
-使用中发现异常响声、温度升高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原因。
3.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前要切断电源,并进行泵的完全排空。
-定期检查泵体和管道系统是否有渗漏、生锈、腐蚀等现象。
-定期检查泵轴的轴承和密封装置是否灵活有效,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泵停机后,应清洗泵体内部,特别是叶轮和泵腔内的杂物。
《泵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包括液体密度、粘度、腐蚀性等,以 选择合适的泵材质和结构。
确定工艺流程和输送要求
根据工艺流程和输送距离、高度等要 求,确定所需的流量和扬程。
考虑环境因素
如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等,选 择适应性强的泵型。
经济性分析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不同 泵型的经济性比较,选择性价比高的 产品。
的稳定运行。
密封环
设置在叶轮和泵壳之间 ,减少液体泄漏,提高
泵的效率。
典型泵型结构对比
离心泵
结构简单,效率高,适用于大 流量、低扬程场合。
容积泵
结构复杂,但流量稳定,适用 于小流量、高扬程场合。
混流泵
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适 用于中等流量和扬程的场合。
轴流泵
流量大、扬程低,适用于灌溉 、排水等场合。
可能原因是泵选型不当或管道阻力过大, 解决方案是重新核算选型或更换合适型号 的泵,同时检查管道系统是否畅通。
可能原因是泵安装不当或轴承磨损严重, 解决方案是重新安装泵并调整安装精度, 或更换磨损严重的轴承。
泵的密封泄漏
泵的超负荷运行
可能原因是密封件损坏或安装不当,解决 方案是更换损坏的密封件并检查安装质量 。
解决问题能力
评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思维方法
理论知识
评估对泵基础知识的掌握 程度和理解深度
安全意识
评估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 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THANKS.
对于易损件,如轴承、密封件等,应 定期检查和更换。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润滑油、清 洗过滤器等。
对于长期停用的泵,应进行保养和封 存处理。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泵不启动或启动困难
检查电源、电机和控制系统,排除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泵基础知识1什么是泵?泵的分类有哪些?答:泵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势能或动能的机械。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1)叶片式(或动力式),如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2)容积式,如活塞泵、隔膜泵、螺杆泵、滑片泵、齿轮泵等;3)其它形式,喷射泵、空气升液器等2什么是离心泵?其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离心泵是叶片式泵的一种,它通过一个或多个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静压能或动能。
工作原理:在叶轮驱动下,随叶轮一起高速旋转,使液体产生离心力,同时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这样在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低压,使液体不断涌入,形成泵的连续工作状态,一面吸入液体,一面排出液体。
图1 离心泵工作简图3离心泵的分类有哪些?答:离心泵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方式:1)按输送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水泵、油泵、酸泵、碱泵;2)按轴的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卧式泵、立式泵;3)按叶轮的数目可分为:单级泵(图2)、多级泵(图3);4)按叶轮的进液方式可分为:单吸式、双吸式;5)按壳体接缝剖分型式可分为:水平剖分式、垂直剖分式。
图2 典型单级泵剖面图3 多级泵实物图4离心泵具有哪些优缺点?答: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流量稳定、易于制造、和便于维护等一系列优点。
但离心泵对高粘度液体以及流量小压力高的情况适用性较差,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启动前需先灌泵,这些是它的不足之处。
5离心泵的主要构件有哪些?答:如右图所示,离心泵的主要构件有:叶轮、转轴、吸液室、液压室、扩压管(在泵壳上)、密封、密封环、轴承等。
6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答: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转速、流量、扬程、功率、效率和允许气蚀余量[NPSH]等。
7什么是泵的流量?答:单位时间内,从泵出口排出液体的量称为泵的流量。
可分为质量流量G和体积流量Q两种。
质量流量G的单位为kg/s、kg/min、t/h ,体积流量Q的单位为m3/s、m3/min、m3/h或L/s 。
质量流量等于体积流量乘流体的密度。
8什么叫泵的扬程?答:泵的扬程是指单位质量的液体通过泵以后,其总能量的增加值。
或者作功元件对泵排出的单位重量液体所作的有效功。
符号为H,其国际单位和工程单位均为m—液柱。
9什么叫离心泵的转速?答:离心泵的转速是指泵轴在单位时间内旋转的次数。
常用n表示,单位:r/min。
一般小泵高些2900 r/min或1450 r/min,大泵低些970 r/min或730 r/min。
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流量、扬程、功率为一定值。
10什么是泵的功和功率?答:把1kg的物体提高1m,我们说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为1N·m 。
单位时间所做的功称为功率。
用N·m/s表示。
常用单位:千瓦(kW),1 kW=1000N·m/s11什么叫有效功率?什么叫轴功率?答:除去机械本身的能量损失和消耗外,由于泵的运转而使液体实际获得的功率叫有效功率,用N有表示。
轴功率是指原动机械传给泵轴的功率,用N轴表示。
12什么叫离心泵的效率?答:离心泵在运转时,各机部件之间,部件与液体之间都会发生摩擦、冲击和漏损等,会损失部分能量,也就是说泵的轴功率不会完全传递给液体,即不可能全部转变为有用功率,有用功率与轴功率之间的比值叫该泵的效率,用η来表示。
η=N有/N轴×100%。
13在一般情况下,离心泵的效率为多少?答:在泵的流量Q和扬程H为一定值时,如果泵的效率高些,则所消耗的功率就会比效率低时小些,这样可以节省动力。
一般小型离心泵的效率为60%—80%,大型离心泵可达90%。
14离心泵的内功率有哪些损失?答:当泵输送的液体在泵内流动时,通常要产生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三种。
15什么叫离心泵的水力损失?答:液体在泵内流动时,因为流道的光滑程度不同,则阻力大小也不同;另外当流体进入叶轮和从叶轮出来时会产生碰撞和旋涡。
也会产生能量损失。
这两部分损失统称为水力损失。
16什么叫离心泵的容积损失?答:因为泵体是静止的,当叶轮在泵体内转动时,由于间隙的存在,这样叶轮出口处的高压液体会有一小部分自动流回叶轮进口;也可能有一部分液体会从平衡管流回到叶轮入口;或从密封处漏损,这些损失统称为容积损失。
17什么叫离心泵的机械损失?答:因为泵在运转时需要和轴承、填料等发生摩擦,叶轮在泵内运转,它的前、后盖板也要和液体发生摩擦,这些摩擦所造成的能量损失统称为机械损失。
18什么叫离心泵的比例定律?答: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离心泵的流量Q、扬程H、功率N为一定值,一旦离心泵的转速发生变化,则泵的各参数也随之变化,这种规律叫泵的比例定律。
19离心泵在改变参数后,扬程、流量、轴功率发生什么变化?答:1) 流量与转速:Q1 / Q2 = n1 / n2 ;2)扬程与转速:H1 / H2 = (n1 / n2)2;3)轴功率与转速:N1 / N2 = ( n1 / n2)3;20什么叫离心泵的切割定律?答:将离心泵原来的叶轮直径切小,切割后流量、扬程、轴功率也要发生变化,这叫泵的切割定律。
关系如下:Q1 / Q2 = D1 / D2 ;H1 / H2 = (D1 / D2)2;N1 / N2 = ( D1 / D2)3 。
21离心泵的型号命名的方法?答:泵的型号大体上由首、中、尾三个部分组成。
型号首部,用数字来表示泵入口的尺寸(mm或25mm的倍数);型号中部,用汉语拼音字母来表示泵的结构形式或特征。
单级悬臂式水泵用BA或B表示;单级双吸泵用Sh或S表示;分段式多级水泵用DA或D表示;锅炉给水泵用DG表示;油泵用Y表示,DK 表示开式水泵。
型号尾部,用数字表示泵的性能参数,有时在数字后面还有A或B,它表示此时在泵中装的是切割过的叶轮。
对于多级泵,尾部数字由两部分组成(中间有一个乘号),乘号前面数字表示单级的性能参数,后面的数字表示级数。
举例如下:100 Y I – 60 A叶轮第一次切削设计点单级扬程(m)所用材料代号输送油品的离心泵吸入口直径(mm)22离心泵用Ⅰ、Ⅱ、Ⅲ类材料是什么意思?答:1)Ⅰ类材料为不耐腐蚀的球墨铸铁。
泵的使用温度不大于250℃,使用压力不大于3Mpa。
2)Ⅱ类材料为不耐腐蚀的碳钢。
泵的使用温度不大于250℃,使用压力不大于3-5Mpa。
3)Ⅲ类材料为耐腐蚀的不锈钢。
泵的使用温度不大于250℃,使用压力不大于5Mpa,若使用温度大于400℃时,可用合金钢。
23离心泵的叶轮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类型?答:叶轮一般由叶片、前后盖板、轮毂三个部分组成。
叶片组成了液体在叶轮中的流道。
叶轮用键固定在轴上,和轴一起转动,将电机的能量传给液体,使液体获得能量。
叶轮按结构可以分为闭式、开式和半开式三种类型。
按吸入方式分:单吸式和双吸式叶轮。
24离心泵的叶片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答:离心泵的叶片根据其出口角度的不同可能分为后弯叶片、径向叶片和前弯叶片。
大多数离心泵采用后弯叶片。
25离心泵的泵壳部分由哪些部件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答:泵壳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
吸入室的作用是将液体均匀地引向叶轮,主要型式有锥管式、半蜗壳式和圆环式等。
排出室的作用是收集叶轮排出液体并将其中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同时引导液体排出管路,主要型式是蜗壳式与导叶两种。
26离心泵壳里的中间隔板有什么作用?答:中间隔板一般在多级泵上使用,其功能是将两个叶轮分开,使泵壳形成两个蜗壳室,实际等于两台泵串联,中间隔板可以从原壳中拆下来。
27轴、轴承、轴套有什么作用?答:轴:是传递动能的主要零件,它的作用是传递动能,承受负荷。
轴承:是离心泵支撑转子的部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
轴套:其作用主要是保护主轴不受磨损。
28泵的密封形式可分为哪几种?答:泵的密封形式可分为两种: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
29机械密封有什么特点?答:机械密封的密封性好,泄漏量少,使用寿命长,轴和轴套不易受到损坏,功率消耗少,泵的效率比较高等。
但结构复杂,价格贵,制造安装时要求较高。
30机械密封分为几类?答:按液体压力平衡状况分为平衡型和非平衡型;按采用机械密封的对数分为单端面密封、双端面密封、串联式密封。
31泵的机械密封由哪些部分组成?答:1)主要密封元件,动环和静环;2)辅助密封元件,密封圈(O型圈、V型圈);3)压紧元件,弹簧、推环;4)传动元件,传动座、键和固定螺钉。
32一般机械密封的泄漏点有哪几个?答:1)静环压盖与泵壳端面之间的泄漏点;2)静环与压盖之间的泄漏点;3)静环与动环端面之间的泄漏点;4)动环与轴(轴套)配合面的泄漏点;5)带轴套的泵还存在轴与轴套之间的泄漏点。
33机械密封为什么要进行冷却和冲洗?答:对机械密封用冲洗油和冷却水是为了降低摩擦时的温度,保证摩擦面之间有一层完整的液膜,减少摩擦损失,降低功率消耗,保证液膜不因高温汽化而被破坏。
34离心泵的轴向推力是什么产生的?答:轴向力的产生是因为泵在正常工作中其出、入口压力作用在叶轮的前后盖板上,由于单吸式叶轮缺乏对称性,出口压力要大于进口压力,所以后盖板上的压力要大于前盖板上的压力,产生一个指向入口的力,这个力称为轴向推力。
35轴向推力有什么危害?答:轴向推力使转子产生轴向位移,会引起泵的串轴并发生磨损,使轴承受到额外的负荷而发热,严重时会使叶轮与壳体发生碰撞,引起设备事故。
36平衡轴向力的方法有哪些?答:单级泵平衡轴向力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采用双吸式叶轮、开平衡孔、采用平衡片和采用平衡管等。
多级离心泵平衡轴向力的方法有用叶轮对称分布布置或用专门的平衡轴向力装置。
37离心泵的轴承有什么作用?分为哪几类?答:离心泵的轴承是支承转子的部件,同时承受着径向和轴向的载荷。
离心泵的轴承分为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止推轴承。
38什么情况下应采用滑动轴承?答:1)筒形泵(双层壳体泵);2)D×N≥300000,式中D—轴承处的轴径,mm,N—转速,r/min。
3)泵的额定功率与额定转速的乘积≥2.7×106时;4)当标准的滚动轴承不能满足在额定条件下连续操作25000h或最大轴向和径向负荷下,不能满足在额定转速下操作16000h的L10寿命时;泵的转速在3000r/min时,当轴承处轴径为100mm,或额定功率为670kW时,应采用滑动轴承。
39滚动轴承有什么特点?答: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好,维修方便,磨损小,间隙小等。
如果使用小泵转速低、输送低温介质时,可用润滑脂润滑。
若大泵,高转速,又输送高温介质时,则用润滑油润滑。
40滑动轴承有哪些形式?答:滑动轴承一般分为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种。
径向轴承一般为衬巴氏合金的对开式,并在轴向可靠固定,在高速转动时采用可倾瓦(多块式)或微椭圆以抗油膜震荡,在介质高温时,可采用自调心的径向轴承。
推力轴承应为双向止推多块式,额定负荷应为最大压差工况下负荷的2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