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键盘显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五 键盘扫描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五 键盘扫描实验 实验报告

键盘扫描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线反转法键盘扫描原理。

2. 了解单片机的输入和输出过程,理解单片机的数据采集过程。

二、实验内容单片机外接4x4键盘,通过线反转法判断按下的键,并在数码管上显示按键对应的数字。

第一行从左到右分别是开关K0, K1, K2, K3,第二行从左到右分别是K4, K5, K6, K7以此类推。

当按下Kn时,在数码管上显示数字n。

三、实验原理线翻转法:先对行(R0-R3)置0,对列(R4-R7)置1。

当有键被按下时,会把按键所在的列的电位从1变0,记录下位置;然后再将行列翻转,记录下按下键的所在行,两数进行或运算,就可以得到一个唯一表示按下键的数字。

例如:假定R0-R7分别与单片机的P2.0-P2.7相连。

先把R4-R7置1,R0-R3置0(通过指令MOV P2, #0F0H实现)。

当键K5被按下时,R5电位被拉低为低电平。

此时,P2口表示的数为:1101 0000(0xD0);然后再置R4-R7为0,R0-R3为1,此时,R1电位被拉低为低电平,此时,P2口表示的数为:0000 1101(0x0D)。

将两数相与取反,得到:0010 0010。

四、实验过程1. 连接好单片机及其外围设备电路2. 编写汇编程序ORG LJMP KeyLJMP K7: CJNE R2, #82H, K8ORG 0100H MOV P0, #0F8H Init: CLR P1.3 LJMP KeyMOV P0, #0C0H K8: CJNE R2, #14H, K9 Key: MOV P2, #0F0H MOV P0, #080HMOV A, P2 LJMP KeyMOV R1, A K9: CJNE R2, #24H, K10MOV P2, #0FH MOV P0, #090HMOV A, P2 LJMP KeyORL A, R1 K10: CJNE R2, #44H, K11CPL A MOV P0, #088HMOV R2, A LJMP KeyJNZ KeyPro K11: CJNE R2, #84H, K12LJMP Key MOV P0, #083H KeyPro: CJNE R2, #11H, K1 LJMP KeyMOV P0, #0C0H K12: CJNE R2, #18H, K13LJMP Key MOV P0, #0C6H K1: CJNE R2, #21H, K2 LJMP KeyMOV P0, #0F9H K13: CJNE R2, #28H, K14LJMP Key MOV P0, #0A1H K2: CJNE R2, #41H, K3 LJMP KeyMOV P0, #0A4H K14: CJNE R2, #48H, K15LJMP Key MOV P0, #086H K3: CJNE R2, #81H, K4 LJMP KeyMOV P0, #0B0H K15: CJNE R2, #88H, K16LJMP Key MOV P0, #08EH K4: CJNE R2, #12H, K5 LJMP KeyMOV P0, #099H K16: LJMP KeyLJMP Key ENDK5: CJNE R2, #22H, K6MOV P0, #092HLJMP KeyK6: CJNE R2, #42H, K7MOV P0, #082H五、实验结果1. 当按下开关Kn时,数码管能够显示对应的数字。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单片机矩阵键盘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原理和方法,利用单片机识别矩阵键盘并编程实现键码转换功能,控制LED点亮显示。

二、实验原理矩阵键盘是一种由多路单向控制器输入行选择信号与列选择信号连接而形成的一一对应矩阵排列结构。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医疗仪器、家电控制及书籍检索机器等方面。

本次实验采用的矩阵键盘是一个4 x 4矩阵,用4段数码管显示按键编码,每个按键都可以输入一个代码,矩阵键盘连接单片机,实现一个软件算法来识别键码转化。

从而将键盘中的按键的按下信号转换成程序能够识别的代码,置于相应的输出结果中,控制LED点亮,从而可以实现矩阵键盘按键的转换功能。

三、实验方法1.硬件搭建:矩阵键盘(4行4列)与单片机(Atmel AT89C51)相连,选择引脚连接,并将数码管和LED与单片机相连以实现显示和点亮的功能。

2.程序设计:先建立控制体系,利用中断服务子程序识别和码值转换,利用中断服务子程序实现从按键的按下信号转换为程序能够识别的代码,然后将该代码段编写到单片机程序中,每次按下矩阵键盘按键后单片机给出相应的按键编码输出,用数码管显示,控制LED点亮。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成功实现了矩阵键盘与单片机之间的连接,编写了中断服务子程序,完成了按键编码输出与LED点亮的功能。

实验完成后,数码管显示各种按键的编码,同时LED会点亮。

本次实验介绍了矩阵键盘的原理,论述了键码转换的程序设计步骤,并实验完成矩阵键盘与单片机的连接,实现用LED点亮以及数码管显示按键的编码。

通过本次实验,受益匪浅,使我对使用单片机编写算法与程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使我更加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

按键显示电路实验报告(3篇)

按键显示电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按键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按键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3. 了解按键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电路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按键显示电路是一种将按键输入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的电路。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按键原理:按键通过机械触点实现电路的通断,当按键被按下时,电路接通,产生一个低电平信号;当按键释放时,电路断开,产生一个高电平信号。

2. 译码电路:将按键输入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3. 显示电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信息,如LED灯、数码管等。

三、实验器材1. 电路板2. 按键3. 电阻4. LED灯5. 数码管6. 电源7. 基本工具四、实验步骤1. 按键电路搭建(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焊接按键、电阻、LED灯等元器件。

(2)连接电源,确保电路板供电正常。

2. 译码电路搭建(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焊接译码电路所需的元器件。

(2)连接译码电路与按键电路,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3. 显示电路搭建(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焊接显示电路所需的元器件。

(2)连接显示电路与译码电路,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4. 电路调试(1)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等问题。

(2)按下按键,观察LED灯或数码管显示是否正常。

(3)根据需要调整电路参数,如电阻阻值、电源电压等,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搭建了一个按键显示电路,按下按键后,LED灯或数码管能够正确显示数字信号。

2. 结果分析(1)按键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实现电路通断。

(2)译码电路能够将按键输入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

(3)显示电路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信息。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按键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电路分析能力。

3. 了解了按键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基于C51单片机的键盘及LCD显示

基于C51单片机的键盘及LCD显示
}
}
}
}
1.实验报告格式: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
四.设计思想
五.硬件设计
六.程序代码
七.参考文献
2.硬件电路原理图用PROTEL等软件画出。
附录:程序源代码:
附录1
#include "reg51.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THCO 0xee
#define TLCO 0x0
i_data&=0xf0;
for(i=0;i<8;i++)
{
SID=(bit)(i_data&0x80);
SCLK=0;
SCLK=1;
i_data=i_data<<1;
}
CS=0;
}
void InitLCD() //液晶初始化
{
send_command(0x30); //功能设置:一次送8位数据,基本指令集
2)ST7920控制器系列中文图形液晶模块资料手册
三、设计指标
利用实验板上提供的键盘电路,LCD显示电路,设计一人机界面,能实现以下功能:
1.LCD上显示“重庆科技学院”
2.按键至少包括0-9的数字键
3.LCD显示按键值
4.电子钟显示:时,分,秒(选作)
四、实验要求
1.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4*4非编码键盘及LCD的硬件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
{
unsigned char hi=0;//汉字显示
if(x==0) send_command(0x80+y);//
else if(x==1) send_command(0x90+y);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c语言设计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矩阵式键盘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矩阵式键盘结构2.掌握矩阵式键盘工作原理3.掌握矩阵式键盘的两种常用编程方法,即扫描法和反转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1.矩阵式键盘实验功能:用数码管显示4*4矩阵式键盘的按键值,当K1按下后,数码管显示数字0,当K2按下后,显示为1,以此类推,当按下K16,显示F。

(1)硬件设计电路原理图如下仿真所需元器件(2)proteus仿真通过Keil编译后,利用protues软件进行仿真。

在protues ISIS 编译环境中绘制仿真电路图,将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操作方完成矩阵式键盘实验。

具体包括绘制仿真电路图、编写c源程序(反转法和扫描法)、进行仿真并观察仿真结果,需要保存原理图截图,保存c源程序,总结观察的仿真结果。

完成思考题。

三、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1.按照硬件设计在protues上按照所给硬件设计绘制电路图。

2.在keil上进行编译后生成“xxx.hex”文件。

3.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void Scan_line()//扫描行{Delay(10);//消抖switch ( P1 ){case 0x0e: i=1;break;case 0x0d: i=2;break;case 0x0b: i=3;break;case 0x07: i=4;break;default: i=0;//未按下break;}}void Scan_list()//扫描列{Delay(10);//消抖switch ( P1 ){case 0x70: j=1;break;case 0xb0: j=2;break;case 0xd0: j=3;break;case 0xe0: j=4;break;default: j=0;//未按下break;}}void Show_Key(){if( i != 0 && j != 0 ) P0=table[ ( i - 1 ) * 4 + j - 1 ];else P0=0xff;}五、讨论和心得。

单片机实验报告——矩阵键盘数码管显示

单片机实验报告——矩阵键盘数码管显示

单片机实验报告信息处理实验实验二矩阵键盘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组员:明洪开张鸿伟张谦赵智奇学号:152703117 \152703115\152703118\152703114室温:18 ℃日期:2017 年10 月25日矩阵键盘一、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做到在键盘上每按一个键(0-F)用数码管将该建对应的名字显示出来。

按其它键没有结果。

二、实验目的1、学习独立式按键的查询识别方法。

2、非编码矩阵键盘的行反转法识别方法。

3、掌握键盘接口的基本特点,了解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的应用方法。

4、掌握键盘接口的硬件设计方法,软件程序设计和贴士排错能力。

5、掌握利用Keil51软件对程序进行编译。

6、会根据实际功能,正确选择单片机功能接线,编制正确程序。

对实验结果能做出分析和解释,能写出符合规格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1、MCS51系列单片机的P0~P3口作为输入端口使用时必须先向端口写入“1”。

2、用查询方式检测按键时,要加入延时(通常采用软件延时10~20mS)以消除抖动。

3、识别键的闭合,通常采用行扫描法和行反转法。

行扫描法是使键盘上某一行线为低电平,而其余行接高电平,然后读取列值,如读列值中某位为低电平,表明有键按下,否则扫描下一行,直到扫完所有行。

行反转法识别闭合键时,要将行线接一并行口,先让它工作在输出方式,将列线也接到一个并行口,先让它工作于输入方式,程序使CPU通过输出端口在各行线上全部送低电平,然后读入列线值,如此时有某键被按下,则必定会使某一列线值为0。

然后,程序对两个并行端口进行方式设置,使行线工作于输入方式,列线工作于输出方式,并将刚才读得的列线值从列线所接的并行端口输出,再读取行线上输入值,那么,在闭合键所在行线上的值必定为0。

这样,当一个键被接下时,必定可以读得一对唯一的行线值和列线值。

由于51单片机的并口能够动态地改变输入输出方式,因此,矩阵键盘采用行反转法识别最为简便。

单片机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键盘实验报告单片机键盘实验报告引言: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具备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单片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

其中,键盘作为一种重要的输入设备,常用于与单片机进行交互。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单片机和键盘,实现一个简单的输入输出系统。

实验目的:1.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键盘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 利用单片机和键盘实现一个简单的输入输出系统。

实验器材:1. 单片机开发板;2. 键盘模块;3. 电脑。

实验步骤:1. 连接键盘模块到单片机开发板的合适接口上;2. 将开发板连接到电脑上;3. 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键盘输入的读取和显示;4. 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开发板上;5. 运行程序,测试键盘输入和显示功能。

实验原理:1. 单片机工作原理:单片机通过执行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来完成各种任务。

它通过读取输入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然后输出相应的结果。

单片机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PU),它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

2. 键盘工作原理:键盘是一种输入设备,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键产生不同的电信号,然后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键盘通常由多个按键组成,每个按键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

当用户按下某个按键时,键盘会发送相应的编码信号给单片机。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单片机键盘输入输出系统。

通过按下键盘上的按键,我们可以在电脑上显示相应的字符。

这样的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用户输入的场景,如密码输入、菜单选择等。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了键盘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也体验到了单片机和键盘的强大功能,以及它们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性。

单片机键盘输入输出系统的实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可以进一步扩展和应用于更复杂的控制系统中。

未来展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单片机和键盘技术。

单片机键盘显示实验报告

单片机键盘显示实验报告

单片机的键盘和显示实验报告㈠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I/O的工作方式;2.掌握单片机以串行口方式0工作的LED显示;3.掌握键盘和LED显示的编程方法。

㈡实验器材1.G6W仿真器一台2.MCS—51实验板一台3.PC机一台4.电源一台㈢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硬件线路图见附图从线路图可见,8051单片机的P1口作为8个按键的输入端,构成独立式键盘。

四个LED显示器通过四个串/并移位寄存器74LS164接口至8051的串行口,该串行口应工作在方式0发送状态下,RXD端送出要显示的段码数据,TXD则作为发送时钟来对显示数据进行移位操作。

编写一个计算器程序,当某一键按下时可执行相应的加、减、乘、除运算方式,在四个显示器上显示数学算式和最终计算结果。

注:①通过按键来选择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式。

②输入两个数字均为一位十进制数,可预先放在内存中。

㈣实验框图(见下页)㈤思考题1.当键盘采用中断方式时,硬件电路应怎样连接?P1.4~P1.7是键输出线,P1.0~P1.3是扫描输入线。

输入与门用于产生按键中断,其输入端与各列线相连,再通过上拉电阻接至+5 V电源,输出端接至8051的外部中断输入端。

2.74LS164移位寄存器的移位速率是多少?实验中要求计算的式子和结果之间相差一秒,移位寄存器的移位速率应该是每秒一位吧。

其实这个问题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

LED 显示用的段码与教科书所提供的不同,本实验采用如下段码:显示数符段码显示数符段码0BBH A DBH109H B F1H2EAH C B2H36BH D E9H459H E F2H573H F D2H否有否P1口置输入读P1口开 始显示“0000”是否有键按下?延迟消抖是否有键按下?是读键码加法运算减法运算除运算6F3H—40H70BH.04H8FBH┗┛A1H97BH┗┛1AH灭00H P DAH实验代码: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MOV 41H,#0BBH ;对几个存放地址进行初始化MOV 42H,#0BBHMOV 43H,#0BBHMOV 44H,#0BBHMOV SCON,#00H ;初始化串行口控制寄存器,设置其为方式0 LCALL DISPLAY ;初始化显示KEY:MOV R3,#08H;用来存放两个数据MOV R4,#02HMOV P1,#0FFH ;初始化P1口MOV A,P1 ;读取按键状态CPL A ;取正逻辑,高电平表示有键按下JZ KEY ;A=0时无键按下,重新扫描键盘LCALL DELAY1;消抖MOV A,P1 ;再次读取按键状态CPL AJZ KEY ;再次判别是否有键按下PUSH AKEY1:MOV A,P1CPL AANL A,#0FH ;判别按键释放JNZ KEY1 ;按键未释放,等待LCALL DELAY1;释放,延时去抖动POP AJB ACC.0,ADD1 ;K1按下转去ADD1JB ACC.1,SUB1 ;K1按下转去SUB1JB ACC.2,MUL1 ;K1按下转去MUL1JB ACC.3,DIV1 ;K1按下转去DIV1LJMP KEYADD1:LCALL BUFFER ;显示加数和被加数MOV 43H,#049HLCALL DISPLAY ;显示加号MOV A,R3ADD A,R4DA AMOV R3,A ;相加结果放入R6ANL A,#0FHMOV R4,A ;结果个位放入R7MOV A,R3SWAP A ;半字节交换,高四位放入低四位ANL A,#0FHMOV R3,A ;结果的高位放入R6LCALL L;显示缓存区设置LCALL DELAY2;延时一秒后显示LCALL DISPLAYLJMP KEYSUB1:LCALL BUFFER ;显示减数和被减数MOV 43H,#40HLCALL DISPLAY ;显示减号MOV A,R3CLR CY ;CY清零SUBB A,R4 ;做减法PUSH ARLC A ;带进位循环左移,最高位放入CYJC F ;判断最高位,若为1则跳转到负数ZHENG: POP AMOV R4,AMOV R3,#00H ;高位清零SJMP OUTFU:POP ACPL A ;取绝对值INC AMOV R4,AMOV R3,#11H ;显示负号OUT: LCALL L ;显示缓存区设置LCALL DELAY2 ;延时1s后显示LCALL DISPLAYLJMP KEYMUL1:LCALL BUFFER ;显示两位乘数MOV 43H,#99HLCALL DISPLAY ;显示乘号MOV A,R3MOV B,R4MUL AB ;结果放入AB,A中是低8位,B中是高8位MOV B,#0AHDIV AB ;十进制转换MOV R4,B ;结果个位放入R7MOV R3,A ;结果的十位放入R6LCALL LLCALL DELAY2LCALL DISPLAY ;延时1s后显示LJMP KEYDIV1:LCALL BUFFER ;显示除数和被除数MOV 43H,#62HLCALL DISPLAY ;显示除号MOV A,R3MOV B,R4DIV AB ;A除以BMOV R4,B ;余数放在R4中MOV R3,A ;商放在R3中MOV A,R4MOVC A,@A+DPTR ;调用段选号MOV 41H,A ;显示余数MOV A,R3MOVC A,@A+DPTRMOV 43H,A ;显示商MOV 42H,#00HMOV 44H,#00HLCALL DELAY2 ;延时1S后显示LCALL DISPLAYLJMP KEYBUFFER: MOV 41H,#22H ;显示初始化,在做计算之前显示两个操作数,显示等号MOV DPTR,#TABLMOV A,R4MOVC A,@A+DPTRMOV 42H,AMOV A,R3MOVC A,@A+DPTRMOV 44H,ARETDISPLAY:MOV R5,#04H;共四位需要显示MOV R0,#41HDISPLAY1:MOV A,@R0MOV SBUF,ADISPLAY2:JNB TI,DISPLAY2;是否传完了CLR TIINC R0DJNZ R5,DISPLAY1RETL:MOV A,R4MOVC A,@A+DPTRMOV 41H,A ;R4对应的段码MOV A,R3MOVC A,@A+DPTRMOV 42H,A ;R3对应的段码MOV 43H,#00HMOV 44H,#00HRETDELAY1: ;普通延时MOV R1,#20HDS1:MOV R2,#0FFHDS2:DJNZ R2,DS2DJNZ R1,DS1RETDELAY2:MOV R6,#14H ;定时1SMOV TMOD,#01HDS3:MOV TH0,#3CHMOV TL0,#0B0H ;50msSETB TR0LOOP:JNB TF0,LOOPCLR TF0CLR TR0DJNZ R6,DS3 ;1s到,中断返回RETTABL:DB 0BBH 09H 0EAH 6BH ;段码表DB 59H 73H 0F3H 0BHDB 0FBH 7BH 00H 0DBHDB 0F1H 0B2H 0E9H 0F2HDB 0D2H 40H实验结果及分析按键1:8+2= 结果:10按键2:8-2= 结果: 6按键3:8*2= 结果:16按键4:8/2= 结果:4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次实验基本完成了实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得键盘与显示实验报告
㈠实验目得
1.掌握单片机I/O得工作方式;
2.掌握单片机以串行口方式0工作得LED显示;
3.掌握键盘与LED显示得编程方法.
㈡实验器材
1.G6W仿真器ﻩ一台
2.MCS—51实验板ﻩ一台
3.PC机ﻩﻩﻩ一台
4.电源一台
㈢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硬件线路图见附图
从线路图可见,8051单片机得P1口作为8个按键得输入端,构成独立式键盘。

四个LED显示器通过四个串/并移位寄存器74LS164接口至8051得串行口,该串行口应工作在方式0发送状态下,RXD端送出要显示得段码数据,TXD则作为发送时钟来对显示数据进行移位操作。

编写一个计算器程序,当某一键按下时可执行相应得加、减、乘、除运算方式,在四个显示器上显示数学算式与最终计算结果。

注:①通过按键来选择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式。

②输入两个数字均为一位十进制数,可预先放在内存中。

㈣实验框图(见下页)
㈤思考题
1.当键盘采用中断方式时,硬件电路应怎样连接?
P1、4~P1、7就是键输出线,P1、0~P1、3就是扫描输入线。

输入与门用于产生按键中断,其输入端与各列线相连,再通过上拉电阻接至+5 V电源,输出端接至8051得外部中断输入端。

2、74LS164移位寄存器得移位速率就是多少?
实验中要求计算得式子与结果之间相差一秒,移位寄存器得移位速率应该就是每秒一位吧。

其实这个问题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

.。

ﻩLED
实验代码:
ORG0000H
AJMPMAIN
ORG 0030H
MAIN:MOV 41H,#0BBH;对几个存放地址进行初始化MOV 42H,#0BBH
MOV43H,#0BBH
MOV44H,#0BBH
MOV SCON,#00H ;初始化串行口控制寄存器,设置其为方式0 LCALLDISPLAY ;初始化显示
KEY:MOV R3,#08H;用来存放两个数据
MOV R4,#02H
MOVP1,#0FFH ;初始化P1口
MOVA,P1 ;读取按键状态
CPL A ;取正逻辑,高电平表示有键按下
JZ KEY ;A=0时无键按下,重新扫描键盘
LCALL DELAY1 ;消抖
MOVA,P1;再次读取按键状态
CPL A
JZ KEY;再次判别就是否有键按下
PUSH A
KEY1:MOVA,P1
CPL A
ANL A,#0FH ;判别按键释放
JNZKEY1;按键未释放,等待
LCALLDELAY1;释放,延时去抖动
POPA
JB ACC、0,ADD1 ;K1按下转去ADD1
JBACC、1,SUB1 ;K1按下转去SUB1
JB ACC、2,MUL1 ;K1按下转去MUL1
JBACC、3,DIV1;K1按下转去DIV1
LJMP KEY
ADD1:LCALL BUFFER ;显示加数与被加数MOV43H,#049H
LCALL DISPLAY;显示加号
MOV A,R3
ADDA,R4
DA A
MOV R3,A;相加结果放入R6
ANLA,#0FH
MOV R4,A ;结果个位放入R7
MOV A,R3
SWAP A ;半字节交换,高四位放入低四位
ANL A,#0FH
MOV R3,A ;结果得高位放入R6
LCALL Lﻩﻩ;显示缓存区设置
LCALLDELAY2 ﻩ;延时一秒后显示
LCALL DISPLAY
LJMPKEY
SUB1:LCALL BUFFER ;显示减数与被减数MOV43H,#40H
LCALL DISPLAY;显示减号
MOVA,R3
CLR CY;CY清零
SUBB A,R4;做减法
PUSH A
RLCA;带进位循环左移,最高位放入CY JC F ;判断最高位,若为1则跳转到负数
ZHENG:POP A
MOVR4,A
MOV R3,#00H ;高位清零
SJMP OUT
FU:POP A
CPL A ;取绝对值
INCA
MOV R4,A
MOV R3,#11H ;显示负号
OUT: LCALL L;显示缓存区设置
LCALL DELAY2 ;延时1s后显示
LCALL DISPLAY
LJMP KEY
MUL1:LCALL BUFFER ;显示两位乘数MOV43H,#99H
LCALLDISPLAY;显示乘号
MOV A,R3
MOVB,R4
MUL AB;结果放入AB,A中就是低8位,B中就是高8位
MOV B,#0AH
DIV AB ;十进制转换
MOV R4,B;结果个位放入R7
MOV R3,A ;结果得十位放入R6
LCALL L
LCALLDELAY2
LCALL DISPLAY ;延时1s后显示
LJMP KEY
DIV1:LCALL BUFFER ;显示除数与被除数
MOV43H,#62H
LCALLDISPLAY;显示除号
MOV A,R3
MOV B,R4
DIV AB ;A除以B
MOV R4,B;余数放在R4中
MOV R3,A ;商放在R3中
MOV A,R4
MOVC A,A+DPTR;调用段选号
MOV 41H,A;显示余数
MOV A,R3
MOVCA,A+DPTR
MOV43H,A;显示商
MOV42H,#00H
MOV44H,#00H
LCALL DELAY2;延时1S后显示
LCALL DISPLAY
LJMP KEY
BUFFER: MOV41H,#22H ;显示初始化,在做计算之前显示两个操作数,显示等号
MOV DPTR,#TABL
MOV A,R4
MOVC A,A+DPTR
MOV42H,A
MOV A,R3
MOVC A,A+DPTR
MOV 44H,A
RET
DISPLAY:MOV R5,#04Hﻩ;共四位需要显示
MOV R0,#41H
DISPLAY1:MOV A,R0
MOV SBUF,A
DISPLAY2:JNB TI,DISPLAY2ﻩ;就是否传完了
CLR TI
INC R0
DJNZ R5,DISPLAY1
RET
L:MOVA,R4
MOVC A,A+DPTR
MOV 41H,A ;R4对应得段码
MOV A,R3
MOVC A,A+DPTR
MOV42H,A ;R3对应得段码
MOV43H,#00H
MOV44H,#00H
RET
DELAY1:;普通延时
ﻩMOVR1,#20H
DS1:ﻩMOV R2,#0FFH
DS2:DJNZ R2,DS2
ﻩDJNZ R1,DS1
RET
DELAY2:MOV R6,#14H ;定时1S
MOVTMOD,#01H
DS3:MOV TH0,#3CH
MOV TL0,#0B0H ;50ms
SETB TR0
LOOP:JNB TF0,LOOP
CLR TF0
CLRTR0
DJNZ R6,DS3 ;1s到,中断返回
RET
TABL:DB 0BBH09H 0EAH 6BH;段码表
DB 59H73H0F3H 0BH
DB 0FBH7BH 00H 0DBH
DB0F1H 0B2H 0E9H0F2H
DB0D2H40H
实验结果及分析
按键1:8+2= 结果:10
按键2:8-2=结果: 6
按键3:8*2= 结果:16
按键4:8/2=结果:4
从上面得结果可以瞧出,本次实验基本完成了实验要求。

本次实验主要运用了键盘接口与LED显示方面得知识,
掌握了如何读取键盘状态与消抖:
MOV P1,#0FFH ;初始化P1口
MOV A,P1 ;读取按键状态
CPLA;取正逻辑,高电平表示有键按下
JZKEY ;A=0时无键按下,重新扫描键盘
LCALLDELAY1 ﻩ;消抖
MOV A,P1 ;再次读取按键状态
CPL A
JZ KEY ;再次判别就是否有键按下
PUSH A
KEY1:MOVA,P1
CPL A
ANL A,#0FH;判别按键释放
JNZKEY1 ;按键未释放,等待
LCALLDELAY1 ﻩ;释放,延时去抖动
POP A
在计算过程得显示中复习了定时器得知识:
DELAY2:MOVR6,#14H;定时1S
MOVTMOD,#01H
DS3:MOVTH0,#3CH
MOV TL0,#0B0H ;50ms
SETBTR0
LOOP:JNB TF0,LOOP
CLRTF0
CLR TR0
DJNZ R6,DS3 ;1s到,中断返回
RET
对于缓存区得设置这一块儿掌握得还不就是很好,希望经过多次练习可以加深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