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幕墙工程技术特点简介概要

合集下载

中央电视台新址使用材料与工程环境调查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址使用材料与工程环境调查分析
玻璃,夹层玻璃(PVB 或SGP膜),表面丝网印刷彩釉,表面镀Super Neutral 双银低辐射软镀层(以达到SHGC值)→带有内填干燥剂的 黑色暖边隔片和聚氯合成橡胶密封剂的16 mm空气层→夹 层玻璃(PVB或SGP膜)→透明钢化玻璃。 (2)玻璃节能性能参数指标日照热量系数≦0.20,传热 系数≦1.7 W/Mk (3)彩釉图案:圆点中心距3.5 mm, 圆点中心连线成60º角,圆点的直径 为2 mm,整个玻璃面有30%的覆盖率。 可选彩釉颜色:金属银色、黑色或镜 面。
可行性方案讨论
• 太阳光具有双重性:在不同季节或在同一季节的不同时间,人们 的要求不尽相同,甚至会完全相反。建筑在被动式利用太阳能方 面,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温室效应和烟囱效应。温室效应是指 玻璃的透过太阳光谱短波阻断太阳光谱长波的特性,给室内持续 增热,这一现象可以实现建筑的被动式采暖;而烟囱效应则指空 气受热膨胀变轻,向上部空间流动,原来空间由于空气的流失而 产生局部负压,导致下部另外空间的空气流入补充,从而引起室 内气流的运动,烟囱效应可以用来实现建筑的被动式降温。
施工难点
• 柱脚缝隙厚薄不一,20—80 mm深度的缝隙较多,个别的缝 隙还被混凝土块堵塞; • 柱脚的形式各异,尺寸较大,最大的柱脚投影面积为3100m x241O mm,而且柱脚下面抗剪件较多,使柱脚与下层混凝 土之间形成许多虽然连通但连通口很小的小空间,加大了 浇注难度; • 浇注施工空间有限,交叉作业较多; • 灌浆料强度要求高,根据合同规定,在满足YB/T9261—98 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的基础上, 应同时满足1d强 度≥3O MPa;28d强度≥8O MPa;1 d竖向膨胀率≥0.02% ; 流动度≥300 mm。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钢材的选择及用量

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分析

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分析

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分析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两个巨大的“Z”字交叉缠绕,一片由钢铁与玻璃组成的云,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

它的新颖、可实施性,将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

大楼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总高度大约230米,就像两个倒“L”斜靠在一起;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

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这种结构是对建筑界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

央视新台址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

设计:雷姆·库哈斯和奥勒·舍仁中方参与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方案类似一个巨型城市雕塑的作品。

首先,它抛开了所有城市与基地二维的线性分析,在基地上建立了一套完全自我的内在秩序,两座不同形态的塔楼在三维上构成了奇特的关联。

其次,抛开了对于主要空间的安排,将大部分的演播空间放到了地下,因此释放了大部分的地面部分,成为城市空间中极富表情的场景。

设计者对内部展示的“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尽管建筑与都市内的“空”并非“真空”,他要创造一种让你进去窥视的“空”,在建筑和大都会的空间里去创造一种拥挤的文化。

评委对该方案的评价是:“它将对中国的建筑与结构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对于北京的意义,将不亚于埃菲尔铁塔对于巴黎的意义。

”“它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

作为一个优美、有力的雕塑形象,它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

”它的新颖、可实施性,将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

能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 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对于建筑体型复杂、建筑结构体系与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有很大差别及超高层建筑往往在建造前都需要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各个安装阶段构件内力和变形,以便及时与原设计相对照。

施工模拟实质上是一种不同阶段的变刚度分析方法(各个实际施工阶段),需要考虑不同施工阶段结构的体型和荷载大小(恒载、活载),需要注意的是后一施工阶段的起始状态就是前一施工阶段的结束状态,会存在这两个内力和变形想叠加,从而实现结构的全工程施工模拟,一般都是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ansys、abaqus 等)模拟。

cctv新大楼有两栋塔楼(塔楼1、塔楼2)裙楼、基座和悬挑部分组成,两个塔楼均向面内倾斜6度,本次施工阶段分为3部分:(1)塔楼、裙楼分离施工(中间留有施工缝)(2)悬挑部分施工(3)施工完成交工。

2设计阶段施工模拟分析2.1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方案为塔楼、裙楼独立施工,悬臂结构外伸合拢[3]。

悬臂合拢方案对结构内力分布影响较为关键。

在设计阶段先按考虑可能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

(1)阶段1:塔楼、裙楼分离施工两塔楼、裙楼分别独立施工至各部分屋顶;此后两塔楼向悬臂端逐渐挑出转换桁架(包括保证空间稳定的外筒结构部分),与悬臂桥面的施工方案相似,到达悬臂合拢前的状态。

此时,塔楼钢结构完成,关键刚性层楼板已浇筑混凝土。

悬臂部分两段连接完成,周边钢结构连接完成悬臂部分施工对已完成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有重要影响,会改变此前完成的塔楼的结构特征。

悬臂段合拢后,竖向荷载一方面使两塔楼互相靠近而挤压悬臂部分,另一方面悬臂部分还由于悬臂效应造成悬臂段上部受拉,下部受压,悬臂段内力是上述两种作用的叠加形成。

上述连接内力从悬臂合拢开始直到结构最终完成始终存在。

央视新厦CCTV大楼及幕墙设计解读(一)反建筑的建筑、反幕墙的幕墙

央视新厦CCTV大楼及幕墙设计解读(一)反建筑的建筑、反幕墙的幕墙

央视新厦CCTV大楼及幕墙设计解读(一)反建筑的建筑、反幕墙的幕墙龙文志【摘要】CCTV新总部大楼2003年10月开建以来、赞贬参半,正如当年的悉尼歌剧院一样,来自社会各界的争论愈演愈烈.2013年11月7日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评选在美国芝加哥揭晓.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在60余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2013年度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在CCTV获得(CTBUH)“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之际,本文对央视新厦CCTV大楼及幕墙设计进行解读,回顾CCTV设计及建造施工历程,库哈斯的富有想象力的方案能在中国变成真正的建筑,既饱含了中国人的心血和劳动,又凝聚了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正是当今中国创新、发展的象征.【期刊名称】《门窗》【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6页(P4-9)【关键词】反幕墙的幕墙;颠覆与创新;抗震性能设计;偶然荷载-爆炸;破损安全【作者】龙文志【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世界高层建筑学会(CTBU H)“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评选于2013年11月7日晚在美国芝加哥揭晓。

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成为最大赢家,获得“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

主创建筑师库哈斯、中方合作设计单位代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汪大绥及承建方中建总公司等代表共同领奖。

主创建筑师库哈斯现场发表了激情演讲,至此,这座造型饱受争议的建筑也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作为一个历时一年之久、超过60件作品参赛的评审过程,奖项陪审团首先选择了四个地区进行奖项评选,分别为美洲、中东和非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

四个获奖地区的高级代表于2013年11月7日在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举办的CTBU H学术会上进行了演讲。

CCTV新台址主楼以其醒目的建筑外形而引人注目。

对于央视大楼的此次获奖,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评委指出,央视大楼是一个不寻常的摩天楼类型。

不同于传统的高楼只能在高空中两维飙升比拼高度和特色,央视大楼的“环线”在空中伸出一个75m长的悬臂,形成一个真正三维空间的体验。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CCTV主楼 施工质量情况介绍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CCTV主楼 施工质量情况介绍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CCTV主楼施工质量情况介绍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CCTV主楼2、工程类别:公共建筑工程3、工程主要使用功能:办公楼4、工程规模:工程总建筑面积472998m²,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38198m²,地上部分(由裙楼、两座塔楼及悬臂结构组成)建筑面积334800m²。

其中裙楼9层,塔楼一52层,塔楼二44层,悬臂部分11层。

建筑总高度234m。

耐火等级一级。

工程采用桩筏基础,承压桩直径Φ1200、Φ800 ,抗拔桩Φ600。

抗拔桩桩长13.5m-17.5m,承压桩22.5m-32.6m。

主楼塔楼区筏板厚度为4.5m、6.0m和7.0m,最厚达10.9m。

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C60 。

地下室防水密实混凝土C40,抗渗等级S8。

结构安全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

框架梁、柱、剪力墙抗震等级:塔楼及裙房,一级;基座B01以下三级,B01以上一级。

钢结构主要由外框筒、核心筒、内部结构组成。

外框筒由水平边梁、外柱及斜支撑组成,为整个建筑提供竖向受力和整体刚度。

外筒柱采用钢柱、型钢混凝土C60钢纤维组合柱。

建筑外立面主要采用单元式玻璃幕墙系统。

建筑装饰美观大方,室内墙面采用天然石材、锈面钢板、折弯钢板等,地面为石材、橡胶地板、木地板等,顶棚为石膏板、石材、铝格栅、穿孔铝板等。

机电系统: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给排水、通风与空调、电气、消防、智能建筑、电梯六大系统工程的供应及安装。

本工程总承包合同额46.5亿元。

5、工程开工日期:2005年4月28日6、工程竣工日期:2012年5月16日7、工程验收日期:消防于2012年4月20日通过验收;人防于2012年4月27日通过验收;室内环境于2012年3月6日通过验收;规划于2012年1月13日通过验收;饮用水水质于2012年4月5日通过验收;节能于2012年1月16日通过验收;防雷装置于2011年11月4日通过验收。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是一栋被称为“蝴蝶”建筑的超高层建筑,位于北京市朝阳区CBD地区,是国家重点工程之一。

该建筑高234米,共有52层,建筑面积为473,000平方米,是中央电视台与央视新闻广播中心、央视国际在海外的中心等多家单位的总部所在地。

该建筑的主楼设计极具创意,建筑外观呈现出两片蝴蝶的翅膀张开的形态,寓意着传媒的发展要展翅高飞。

该建筑的主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的重量主要通过剪力墙和框架梁框架柱传递到地基,并且建筑采用双层玻璃幕墙,能有效地抵御高强度的风压和热量。

该建筑的基础结构十分复杂,由于建筑位于地铁站旁边,为了保证地铁安全,设计师采用了深埋桩基础,桩长80米,桩径约1.5米,将建筑的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土层,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

此外,建筑地下三层有一个漏油池,以及给排水系统设有两条水井,以确保建筑周围地铁的水力安全。

该建筑的结构分析还包括了消防安全措施。

建筑共有三个疏散楼梯,并配备有消防卷帘门、烟雾探测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工程师采用了两种消防加固措施,一种是钢板加固,另一种是钢筋混凝土加固,这两种措施分别用于加固疏散楼梯和建筑的框架。

总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的自身特点和环境条件,并采用了一系列科技措施,保证了建筑的安全可靠。

该建筑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一座重要的代表性建筑,是中国设计师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中央新大楼主要施工工程(3篇)

中央新大楼主要施工工程(3篇)

第1篇一、基础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基础工程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地下三层,深度达15米。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地下连续墙技术,确保了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此外,还采用了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材料,提高了基础的承载能力。

二、主体结构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为234米,共52层。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1. 钢筋绑扎:采用自动钢筋绑扎机,提高了钢筋绑扎的精度和效率。

2. 模板工程:采用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先进技术,保证了主体结构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等技术,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速度。

4. 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技术,提高了钢筋焊接的质量和强度。

三、幕墙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幕墙工程采用了薄型单元玻璃幕墙及菱形槽式钢格构。

在施工过程中,重点解决了以下技术难点:1. 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的安装:采用悬挂式安装方式,保证了幕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可开启排烟单元挂板的安装: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排烟单元的灵活开启和关闭。

3. 十字伸缩缝的处理:采用橡胶密封条、金属挡水板等材料,解决了伸缩缝的密封和防水问题。

4. 抗爆炸设计:在幕墙结构中融入抗爆炸设计,提高了大楼的安全性能。

四、机电安装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机电安装工程涵盖了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电气等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1. 机电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机电管线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2. 智能化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大楼的自动化管理。

3. 能源管理:采用节能技术,降低大楼的能耗。

总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施工工程涉及了多项复杂的技术,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创新的设计理念,成功实现了这座全球十大最强悍工程之一的建设。

这座大楼的建成,不仅为中央电视台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也为我国建筑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第2篇一、主体结构施工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

外围设计
央视新大楼外面由大面积玻璃窗与菱形钢 网格结合而成,大楼外面采用特种玻璃, 其表面被烧制成灰色瓷釉,能更有效遮蔽 日晒,适应北京的空气质量环境。实际上, 在空气污染很严重的日子里,这种玻璃就 像融化在空气中似的,人们只能看到大楼 的网状结构,彷佛闪电被凝固在空中。[2]
相关评价
荷兰人雷姆· 库哈斯和德国人奥雷· 舍人公布了中央 电视台新总 建造初期的央视新大楼(16张) 部大楼的设计方案时,人们简直不敢相信建筑还 可以这么做。 从技术上讲,这座建筑存在很大难度。建筑 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两座竖 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 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样 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 可循。
在北京正在建设的大约10000座新建筑中,CCTV 大楼可能是最能显示勃勃雄心的一座,带给公众 强烈的视觉冲击,人们在谈到建筑界把北京称为 外国建筑师的“东方淘金地”、“试验田”时, 每每都会以它作为典型代表。建筑师奥雷· 舍人说, 这种结构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准建造的可能性很小, 因为其他地方的建筑规范不会允许建造这样的东 西,而中国现在很愿意尝试,这为建筑设计创造 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氛围。 建成后,它将成为中央电视台这个中国惟一 全国性电视台的象征,同时,它也是规模仅次于 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办公楼。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7年世界十大 建筑奇迹,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名列其中。 [2]美国《私家地理》杂志最新发起“2012 最受读者青睐的全球新地标”评选活动, 被读者列入“全球顶级摩天大楼”前五强 的有伦敦的瑞士再保大楼、纽约“New York by Gehry”公寓大楼、瑞典旋转大厦 (Turning Torso)、迪拜哈里法塔以及北京的 央视总部大楼。[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幕墙工程技术特点简介作者:魏东海日期:2009-12-28 11:45:17文章概括: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CCTV主楼“薄型”单元玻璃幕墙工程技术特点,较为完整地分析了该项目幕墙工程的技术难点、关键环节,提出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

“全球十大最强悍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幕墙工程技术特点[提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CCTV主楼“薄型”单元玻璃幕墙工程技术特点,较为完整地分析了该项目幕墙工程的技术难点、关键环节,提出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薄型”单元玻璃幕墙、可开启排烟单元挂板、十字伸缩缝、抗爆炸1 工程简介:项目名称: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CCTV主楼项目建设地点:北京市东三环路的中央商务区内建设单位:中央电视台新址建设工程业主委员会建筑设计单位: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幕墙设计及施工单位: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建筑面积:49.4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34米玻璃幕墙面积:110000 m2幕墙类型:“薄型”单元玻璃幕墙及“菱型”槽式钢格构2 工程特点中央电视台新台址项目是由CCTV主楼、电视文化中心(TVCC)以及服务楼三个建筑物组成,其中CCTV主楼最高234米,52层,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1米以上由“L”型悬臂结构联为一体。

(如图1,图2所示)图1 CCTV主楼立面效果图CCTV主楼立面“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系统是基于每个“菱型”槽式钢格构单元的整合并形成坚固的独立单元,悬挂于斜撑构架的“菱型”槽式钢格构,幕墙结构的总体位移被累积在每个“菱型钢格构”的边缘,建筑外表采用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和L型悬臂结构,使整个大楼给人以强劲的震撼效果。

(如图3所示)图2 主楼幕墙施工现场(西南方向)图3 立面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CCTV主楼立面“薄型”单元玻璃幕墙选用全部半钢化中空夹胶彩釉网点低辐射形式玻璃,双银LOW-E在第4面,彩釉网点在第2面,其规格为8+2.28+8(外片)+16A+8+2.28+6(内片),中空间隔条采用了进口奥玛特黑色不锈钢材料。

“薄型”单元玻璃幕墙最大玻璃分格尺寸高度为4.25米,宽度为1.5米,最大单元板块尺寸为高5.5米,宽1.5米,板块最大重量约为800KG。

(如图4所示)图4 立面幕墙玻璃外视效果3 幕墙的构造设计CCTV主楼立面幕墙结构设计难点主要解决“薄型”单元玻璃幕墙变位容差(抗震)设计、抗爆炸设计、超大型可开启排烟单元挂板等技术问题。

其中幕墙结构受力、变位以及力的传递形式是关键,热工性能和抗冷凝水设计、幕墙结构密封性能,是能否保证大楼正常功能使用的技术难点。

整个立面“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系统设计主要经历了以下关键过程:3.1 主体结构蝶形板处预埋连接件及支撑幕墙的“菱型”槽式钢格构设计,连接埋件要承担爆炸冲击波产生的荷载、风荷载、幕墙自重的荷载。

(如图5所示)图5 主体结构蝶形板预埋钢件设计3.2 立面“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系统设计(如图6,图7所示)CCTV主楼立面“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系统是一个厚度仅仅只有113.56mm的单元结构系统,其中玻璃厚度尺寸为50.56mm,铝合金玻璃结构通过“猪鼻子”螺栓组件与200mm*150mm 的竖向H型钢结构相连接,整个幕墙和钢结构的厚度尺寸为330mm。

(如图8所示)图6 玻璃幕墙单元十字接缝3D模型图7 玻璃幕墙单元十字接缝3D模型二图8 玻璃幕墙单元竖料节点大样3.3 可开启排烟单元挂板设计(如图9所示)CCTV主楼立面“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系统中可开启排烟单元挂板尺寸非常大,最大高度有5.5米,宽度为1.5米,每扇最大重量约800KG,考虑84度面和96度面开启角度为10度。

最大难点是选用足够拉力和推力大的五金配件,并且在系统结构设计上满足开启排烟单元挂板由于位移变化和安装空间问题。

通过多次模拟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成功解决了结构受力、五金配件选用等难题。

图9 可开启排烟单元挂板多次反复试验验证3.4 十字伸缩缝系统设计(如图10所示)CCTV主楼支撑立面“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的“菱型”槽式钢格构,由于抗震、热伸缩等位移变形而设计十字伸缩缝系统,其材料的选用是该项工程关键技术之一,整个立面十字伸缩缝系统具有多种尺寸规格特点,需要吸收由于地震、风压、可变活荷载、温度变化以及施工预调变形等因素而产生的位移变形,并且能够满足防水密封、保温、耐高温和低温、加工制造成本低等要求。

经过多次试验采用进口SANTOPRENE材料高温模压成型和焊接工艺,从而成功实现了十字伸缩缝整体组装和安装工艺要求,并可适应多种角度变化。

图10 十字伸缩缝胶条三维模型3.5 立面幕墙维护设备系统设计(如图11所示)CCTV主楼支撑立面“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的清洗和玻璃的更换是这个大楼一个难点,清洗维护设备要跨越双向倾斜的“菱型”槽式钢格构,有84度和96度两种斜面,玻璃的最大更换尺寸为4250mm*1500mm,设备采用了双层吊篮结构,配以足够大的玻璃吸盘,采用10-12组导轮跨越“菱型”槽式钢格构,任何工况至少保证有4组导轮同时固定在轨道中。

图11 立面幕墙维护设备调试4 幕墙试验验证CCTV主楼立面“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经历了物理性能、抗爆炸、振动台、热循环等四个大型试验模型的测试,是目前为止国内唯一一个进行过这四类试验的幕墙工程。

在一个近400平方米的测试1:1模型进行了气密、水密、抗风压和平面内变形等物理性能的测试(如图12所示)。

图12 约400平米物理性能试验模型抗爆炸测试分别选用50KG和100KG的TNT炸药,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满足反射的峰值压力Pr=272kPa,反射脉冲=955kPa-msec,持续时间 td=7msec三个参数要求的抗爆炸测试,其中要求最小危害等级为C级,即每块碎片的最长直线长度相加其总和不得超过250mm(如图13所示)。

图13 抗爆炸试验模型振动台测试考虑到国内试验条件有限,按照跨越2个楼层菱形框单元进行1/550和1/75地震变位测试,按照8度和8.5度设防进行抗震结构测试。

(如图14所示)图14 振动台试验模型幕墙热循环测试是按照跨四层的标准“菱型”槽式钢格构单元进行了抗冷凝水和热工性能的试验。

(如图15所示)图15 热循环试验模型上述试验结果均达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CCTV主楼幕墙设计技术要求。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电视台,是中国传媒业的排头兵。

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是目前国内甚至世界上设计、施工难度最大的幕墙工程之一,被誉为“超越时代”的高层建筑。

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2007年,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十大建筑奇迹”;2007年,还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球十大最强悍工程”。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幕墙玻璃设计文章来源:中国幕墙工程网作者:陈峻凌吉日期:2009-12-28 16:51:41文章概括:本文通过对CCTV建筑幕墙玻璃的设计历程回顾,向建筑师展示了一种现代高层建筑玻璃的设计选择方法:针对建筑审美、幕墙性能、建筑功能等的要求,在现有材料技术的条件下,参考世界上已建成同类型项目的玻璃配置,通过对玻璃生产厂家的考察和召开专家的论证会,确定备选方案。

再者对备选方案的各项指标逐一比较论证,并进行相关模拟计算,最后由业主和建筑师共同确定最终方案。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玻璃样品提供便于比较和选择,最后结论:配置双银LOW-E的中空玻璃是通常状况下高层建筑玻璃性能保障的备选方案。

愿本文对建筑师的玻璃选择提供一种有益的工作思路。

一前言笔者在2003年-2005年期间,有幸参与了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玻璃幕墙的初步设计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幕墙玻璃的设计过程和最后的应用。

首先对建筑立面及幕墙系统作简要的概述:建筑结构的支撑系统表达了CCTV主楼大面积玻璃幕墙的凹凸韵律。

菱形的窗洞形成了立面的分割。

中央电视台主楼的幕墙系统为钢支架系统支撑的单元式铝材、玻璃以及钢结构沟槽装配集成板块,是容隔热、防水和排水功能于一体的工厂预制单元玻璃幕墙体系。

幕墙次级钢框架构件悬挂于斜交构架之上悬吊竖框顶部固定,底部放松。

并受到楼板的横向约束,幕墙恒载不传向楼板的边缘。

次级钢支架为连续的立面菱形体系。

整个CCTV单体的玻璃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对于电视台这种密集型人员办公、密集型设备和密集型人流特点的多功能大厦,要求幕墙玻璃不但可提供卓越的日照和保温功能,而且还能保障极佳的自然照明和幕墙能见度,从而使用户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要满足建筑师外观设计的需要。

从专业角度上讲,是要求一种在太阳总能量透过率、高的透光率、隔热玻璃、室内柔和的光线和室外建筑玻璃外观等要求之间的平衡选择。

二、可行性方案讨论太阳光具有双重性:在不同季节或在同一季节的不同时间人们对阳光应用的要求不尽相同,有时甚至会完全相反。

建筑在被动式利用太阳能方面,存在着两种方式:“温室效应”和“烟囱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玻璃的“透过太阳光谱短波阻断太阳光谱长波”特性,给室内持续增热的现象,可以实现建筑的被动式采暖;而“烟囱效应”则指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向上部空间流动,原来空间由于空气的流失而产生局部负压,导致下部另外空间的空气流入补充,从而引起室内气流的运动,“烟囱效应”可以用来实现建筑的被动式降温。

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单一品种的玻璃能够很好地同时协调这两种不同的效应,达到室内舒适的目的。

将改变幕墙系统的思路转移到玻璃系统的结构设计上,使用复合系统用来改善玻璃的性能.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对世界上典型项目考察和研究,初步确定以下几种幕墙结构形式作为参考。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一A 半钢化低铁玻璃;B PVB 夹层;C 中空层—四边丁基硅酮胶或聚硫胶密封,刚性金属支撑,定制穿孔不锈钢;D 中性LOW-E涂层;E 钢化透明玻璃方案二A半钢化低铁玻璃;B PVB 夹层;C 2mm穿孔磨光铝板网,15mm聚硫胶密封;D 透明半钢化玻璃;E中性LOW-E涂层;F中空层—四边丁基硅酮胶或聚硫胶密封,刚性金属支撑。

方案三A 半钢化低铁玻璃;B 多层PVB 夹层;C 酸洗铝网夹在PVB夹层之中;D中空层—四边丁基硅酮胶或聚硫胶密封,刚性金属支撑;E中性LOW-E涂层;F钢化透明玻璃方案四A半钢化低铁玻璃;B定制陶瓷涂层;C PVB 夹层;D中空层—四边丁基硅酮胶或聚硫胶密封,刚性金属支撑;E中性LOW-E涂层;F钢化透明玻璃在方案1-3中,玻璃夹层内置一层具可伸展的金属网(作用如微细的百叶帘,遮阳装置)和隔热LOW—E镀膜(改善热交换率u-value),可直接采用透明玻璃而无需有色或反光玻璃,就可以在拥有有卓越的隔热保温性能的同时,控制日照量及阳光的入射角,达到室内光线柔和的目的,它的u-value可达1.5 w/㎡k,日照热量系数为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