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楼
“东倒西歪”的新央视大楼

“东倒西歪”的新央视大楼
北京东三环朝外呼家楼一带,建设中的中央电视台新址,让人大开眼界。
其中的两栋全钢结构的楼是倾斜的,第一瞬间吓人一大跳 "怎么这楼要倒? "
建设中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其中的两栋全钢结构的楼是倾斜的。
一个朝东,一个朝西,名副其实的 "东倒西歪",目测出的倾斜度大约在 10—15度。
换一个角度看建设中的" 东倒西歪"双子楼。
据报导,这个 "东倒西歪 "的建筑物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大楼,待真正完工后,将化身成" 力与美的雕塑 "。
央视大楼效果图。
央视新楼是由荷兰OMA 建筑事务所设计,主题是"力与美的雕塑",设计成为一种雕塑般的扭曲,旁边两栋大楼向内斜,大楼顶端相连,两大楼中间是一个斜长方形的中空,形成不规则的几何图案。
这个充满后现代主义美学的造型和高达人民币一百亿元的造价,一再引起各界争论。
大楼工程在二零零五年开工,作为二零零八年奥运电视报导的电视文化中心工程将先行在今年底完工,其他部分在二零零九年完工。
完工后主楼高两百三十四公尺,地上五十二层、地下三层,另有十层裙楼,建筑面积四十七万平方公尺。
央视大楼效果图
央视大楼效果图
央视大楼设计图
央视大楼设计图
高达人民币一百亿元的造价中国还有很多人没饭吃呢 !。
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分析

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分析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两个巨大的“Z”字交叉缠绕,一片由钢铁与玻璃组成的云,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
它的新颖、可实施性,将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
大楼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总高度大约230米,就像两个倒“L”斜靠在一起;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
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这种结构是对建筑界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
央视新台址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
设计:雷姆·库哈斯和奥勒·舍仁中方参与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方案类似一个巨型城市雕塑的作品。
首先,它抛开了所有城市与基地二维的线性分析,在基地上建立了一套完全自我的内在秩序,两座不同形态的塔楼在三维上构成了奇特的关联。
其次,抛开了对于主要空间的安排,将大部分的演播空间放到了地下,因此释放了大部分的地面部分,成为城市空间中极富表情的场景。
设计者对内部展示的“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尽管建筑与都市内的“空”并非“真空”,他要创造一种让你进去窥视的“空”,在建筑和大都会的空间里去创造一种拥挤的文化。
评委对该方案的评价是:“它将对中国的建筑与结构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对于北京的意义,将不亚于埃菲尔铁塔对于巴黎的意义。
”“它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
作为一个优美、有力的雕塑形象,它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
”它的新颖、可实施性,将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
能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 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结构节点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幕墙系统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主楼幕墙工程,是 关乎整个央视新台 址“脸面”和“形 象”的一个至关重 要的工程项目。由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 大师设计的央视新 台址,是一座对传 统高层建筑概念具 有颠覆意味的创新 力作。其薄型的铝 合金玻璃幕墙,更 是对传统幕墙理念 的跨越和突破,其 外立面上不规则分 布的“菱形钢格构” 既是建筑的外观装 饰,又是幕墙基于 的结构。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防火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这是柱间支撑图片,已涂上防火涂料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目前防火规 范没有考虑 外墙保温材 料的防火规 定,因此北 方地区建筑 中广泛采用 的保温材料 几乎都没有 经过安全性验证。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高楼真正的防火体 系核心在于自防。 一般的消防教程所 使用的概念是:300 平方米以内依靠内 部喷淋系统,300平 方米以上则需要消 防栓——美国人45 年的统计数据是, 水喷淋的成功率为 98%。
塔楼连接部分的结构 借鉴了桥梁建筑技术,不同的是, 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桥”,它将是一座 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桥。这个桥的某 些部分有整整11层楼高,桥上还包括 一段伸出75米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 支撑。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悬挑部分的3个解决方案
一是将悬挑部分的底层结构先在地面组 装,然后整体吊装形成一工作平台,再安装 它的上层建筑;
媒体之环_中央电视台新址主楼建筑设计

观光层俯瞰花园
观光大厅 1
39
观光大厅 2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11 建筑学报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米的深处得以平衡。 外部建筑形态与内部空间的结构
化 表 达 起 到 相 辅 相 承 的 关 系。 悬 挑 于 160m 高空的 10 层体量提供了最大限度 的空中高楼平面,为管理层提供了灵活 的空间,37、38 两层高的悬臂桁架深 深嵌固于主楼的结构体中,形成空中桥 梁,承担了整个悬挑荷载,其内部倾斜 交错的空间结构同时造就了悬臂底部公 共观光大厅独特的空间体验。斜向交错 的结构构件,并没有被刻意地遮掩,构 件表面除了必要的防火涂层外,也未作 任何附加的包覆。而这些或刚劲狂放, 或平缓自然的结构元素,在空间中不经 意地出现,又如精心制作的雕塑,装饰 着这些空间,体现着建筑与结构由内而 外一脉相承的理念。 4.4 有表情的幕墙
央视大楼的幕墙为半单元体系,由 独立的结构体系支撑,设计将结构体系 及应力分析成果反映在建筑立面的幕墙 系统上,进一步表达了建筑、结构与幕 墙设计理念的逻辑关系,幕墙看似不规 则的菱形图案,实际上与外筒结构的斜 向格构完全重合,幕墙荷载传递到主结 构菱形格构的交点,半单元玻璃板块由 悬挂于菱形格构上方两边的 H 型钢承 重,以保证幕墙体系对建筑位移的弹性 应变。斜向格构直接反映在建筑立面的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对于建筑体型复杂、建筑结构体系与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有很大差别及超高层建筑往往在建造前都需要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各个安装阶段构件内力和变形,以便及时与原设计相对照。
施工模拟实质上是一种不同阶段的变刚度分析方法(各个实际施工阶段),需要考虑不同施工阶段结构的体型和荷载大小(恒载、活载),需要注意的是后一施工阶段的起始状态就是前一施工阶段的结束状态,会存在这两个内力和变形想叠加,从而实现结构的全工程施工模拟,一般都是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ansys、abaqus 等)模拟。
cctv新大楼有两栋塔楼(塔楼1、塔楼2)裙楼、基座和悬挑部分组成,两个塔楼均向面内倾斜6度,本次施工阶段分为3部分:(1)塔楼、裙楼分离施工(中间留有施工缝)(2)悬挑部分施工(3)施工完成交工。
2设计阶段施工模拟分析2.1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方案为塔楼、裙楼独立施工,悬臂结构外伸合拢[3]。
悬臂合拢方案对结构内力分布影响较为关键。
在设计阶段先按考虑可能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
(1)阶段1:塔楼、裙楼分离施工两塔楼、裙楼分别独立施工至各部分屋顶;此后两塔楼向悬臂端逐渐挑出转换桁架(包括保证空间稳定的外筒结构部分),与悬臂桥面的施工方案相似,到达悬臂合拢前的状态。
此时,塔楼钢结构完成,关键刚性层楼板已浇筑混凝土。
悬臂部分两段连接完成,周边钢结构连接完成悬臂部分施工对已完成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有重要影响,会改变此前完成的塔楼的结构特征。
悬臂段合拢后,竖向荷载一方面使两塔楼互相靠近而挤压悬臂部分,另一方面悬臂部分还由于悬臂效应造成悬臂段上部受拉,下部受压,悬臂段内力是上述两种作用的叠加形成。
上述连接内力从悬臂合拢开始直到结构最终完成始终存在。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是一栋被称为“蝴蝶”建筑的超高层建筑,位于北京市朝阳区CBD地区,是国家重点工程之一。
该建筑高234米,共有52层,建筑面积为473,000平方米,是中央电视台与央视新闻广播中心、央视国际在海外的中心等多家单位的总部所在地。
该建筑的主楼设计极具创意,建筑外观呈现出两片蝴蝶的翅膀张开的形态,寓意着传媒的发展要展翅高飞。
该建筑的主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的重量主要通过剪力墙和框架梁框架柱传递到地基,并且建筑采用双层玻璃幕墙,能有效地抵御高强度的风压和热量。
该建筑的基础结构十分复杂,由于建筑位于地铁站旁边,为了保证地铁安全,设计师采用了深埋桩基础,桩长80米,桩径约1.5米,将建筑的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土层,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
此外,建筑地下三层有一个漏油池,以及给排水系统设有两条水井,以确保建筑周围地铁的水力安全。
该建筑的结构分析还包括了消防安全措施。
建筑共有三个疏散楼梯,并配备有消防卷帘门、烟雾探测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工程师采用了两种消防加固措施,一种是钢板加固,另一种是钢筋混凝土加固,这两种措施分别用于加固疏散楼梯和建筑的框架。
总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楼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的自身特点和环境条件,并采用了一系列科技措施,保证了建筑的安全可靠。
该建筑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一座重要的代表性建筑,是中国设计师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中央新大楼主要施工工程(3篇)

第1篇一、基础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基础工程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地下三层,深度达15米。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地下连续墙技术,确保了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此外,还采用了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材料,提高了基础的承载能力。
二、主体结构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为234米,共52层。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1. 钢筋绑扎:采用自动钢筋绑扎机,提高了钢筋绑扎的精度和效率。
2. 模板工程:采用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先进技术,保证了主体结构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等技术,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速度。
4. 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技术,提高了钢筋焊接的质量和强度。
三、幕墙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幕墙工程采用了薄型单元玻璃幕墙及菱形槽式钢格构。
在施工过程中,重点解决了以下技术难点:1. 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的安装:采用悬挂式安装方式,保证了幕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可开启排烟单元挂板的安装: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排烟单元的灵活开启和关闭。
3. 十字伸缩缝的处理:采用橡胶密封条、金属挡水板等材料,解决了伸缩缝的密封和防水问题。
4. 抗爆炸设计:在幕墙结构中融入抗爆炸设计,提高了大楼的安全性能。
四、机电安装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机电安装工程涵盖了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电气等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1. 机电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机电管线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2. 智能化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大楼的自动化管理。
3. 能源管理:采用节能技术,降低大楼的能耗。
总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施工工程涉及了多项复杂的技术,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创新的设计理念,成功实现了这座全球十大最强悍工程之一的建设。
这座大楼的建成,不仅为中央电视台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也为我国建筑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第2篇一、主体结构施工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介绍CCTV大厦

方案设计
主建筑师:雷姆・库哈 斯和奥勒・舍仁 设计单位:荷兰大都会 建筑事务所、奥雅纳工程 顾问公司、上海华东建筑 设计研究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
奥雷・舍人(Ole Scheeren)
美与丑
CCTV作为中国最具权威的电视传媒机构,在 社会成员的心目中是最值得信赖的, 它的建筑 表面必须反映出信心和力量,形象上必须是简 洁的、肯定的、充满力量的。无庸质疑,库 哈斯做到了。迅捷的来不及推敲,简明的让 人过目难忘。
摩天楼—空中连接 摩天楼个项目先分为两栋摩天 楼,然后分别在地面和空中 将两栋楼联结起来.“将所有 部门都囊括在一个连续的巨 环中,使它们可以自我运转 不息”。
缩影--中国 缩影 中国
CCTV总部大楼的一 位评审如是说:“库哈 斯的设计,就是现今 中国的缩影,大胆、 创新、不羁。甚至有 点嚣张。它摆脱过去 不必要的包袱,对未 来充满信心及憧憬”。它就像一个迈开大步的 巨人,正是我们这个“大跃进”时代的最佳写 照。
模型 model
新“庐山”真面目
Thank you
潘多拉的盒子 ——CCTV新大楼
Pandora's box -- the new CCTV building
概述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 程是建国以来国家建 设的单体最大的公共 文化设施,也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 配套设施之一,并将 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标 志性建筑、重要的文 化景观。
地理区位 CCTV大楼位于北京市 朝阳区 东三环中路, 地处CBD核心区。总 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 米,工程建安总投资约 50亿元人民币。项目 建成后,中央电视台将 具备200个节目频道的 播出能力。
功能与形式
库哈斯根本不认为功能与形式之间有必然联系,但他从来没 有放弃过利用功能来经济地制造空间,并利用功能活力来制 造一种令人心动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方案 主楼的两个塔楼,从一个共同的 平台升起,在上部汇合,形成三维 体验,突破了摩天楼常规的竖向特 征的表现。 新大楼在外立面上,使用大面积 玻璃窗与疏密无序的三角形钢网格 相结合,显示出其结构体系。
百米空中悬挑建楼罕见
塔楼在百米左右的空中通过一折成直 角的悬挑部分相连接,这一悬挑部分 实际就是一座约10层楼的建筑体。
外部立面:在多雾天气仍有鲜明视觉效果 奥雷〃舍人:“从室外看,建筑在白天呈现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 其外表与施工中建筑的尼龙覆盖网相呼应,突出了建筑的圈形雕塑感。 从内部空间向外看,透过金属网玻璃,北京的天际线依然清晰可辨。”
墙面网格调节受力 由於大樓的不規則設計造成樓 體各部分的受力有很大差異,這些 菱形塊就成為了調節受力的工具。 受力大的部位,將用較多的網 紋構成很多小塊菱形以分解受力; 受力小的部位就剛好相反,用較少 的網紋構成大塊的菱形。
TVCC的电视文化中心
TVCC电视文化中心可俯瞰城市景观
TVCC内部包裹着一系列不规则的方盒子, 其中包括一个可容纳1500人的剧院、音频工 作室、数码影院、一个多功能厅、一个展览 厅、一个新闻发布厅、视听室以及数字传送 机房,还有一个五星级酒店。
主要结构形态是一个由交叉三角形网状表面 包裹的菱形圆。 奥雷〃舍人认为,这种巨型的筒状结构具有 优良的刚性、超静定性、坚固性和抗扭性等特 征。 “这是一个强度很高的环状结构。地处北京地 震危险度较高的区域,央视新楼兼具了经济性 和安全性等优良特性。” 经专家认证,抗震烈度从7度上升桥梁建筑技术,不同的是,
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桥”,它将是一座 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桥。这个桥的某 些部分有整整11层楼高,桥上还包括
一段伸出75米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
支撑。
悬挑部分的3个解决方案 一是将悬挑部分的底层结构先在地面组 装,然后整体吊装形成一工作平台,再安装 它的上层建筑; 二是将悬挑部分水平划分成几个相对独 立的结构,先在地面将各层结构组装,然后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吊装; 三是从两个塔楼分别伸出独立的结构, 从桥的两端向中间合拢。
中央电视台新楼
设计者:雷姆〃库哈斯
奥勒〃舍仁
央视新台址
位于朝阳区东三环中路
总建筑面积约55万M2
地上层数:51层,45层 地下3层
最高建筑约 230 M,
塔楼主体呈84度角倾斜 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
CCTV总部大楼遥相呼应的, 是名为TVCC的电视文化中心
CCTV总部大楼
2008观众可目击央视节目制作过程 奥雷〃舍人透露,在设计过程中,央视新楼设置了“游客流线环路”, 公众可按“流线”参观央视大楼的主要部分,将CCTV作为一个媒体机构展 现在公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