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经典大题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择必修3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选择必修3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选择必修3练习题及讲解一、单项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世袭制D. 推行禅让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以下哪项不是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武举科D. 八股文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初定,始皇欲立郡县,以天下为家。

”材料二:《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太宗曰:‘科举取士,务在得人。

’”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目的是什么?2. 根据材料二,唐太宗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是怎样的?三、简答题简述明朝海禁政策对中国经济和对外交往的影响。

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以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 答案:D解析:唐朝科举制度包括明经科、进士科、武举科等,而八股文是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

二、材料解析题1.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设立郡县,直接控制地方,避免地方势力的割据,从而巩固统一的成果。

2. 唐太宗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是积极的,他认为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才,以提高政府的治理效率。

三、简答题明朝海禁政策对中国经济和对外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导致中国失去了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的机会,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海禁政策也限制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交流,使得中国在某些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海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的经济安全,避免了外来势力的侵扰。

总的来说,海禁政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综合考量。

高二历史必修三练习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练习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近代史的人物?A. 孙中山B. 张之洞C. 韩愈D. 毛泽东2.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发生在哪个年代?A. 1840sB. 1890sC. 1910sD. 1960s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南北朝的统一C. 唐朝的建立D. 隋朝的覆灭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世界两个伟大革命之一。

()2.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 《资本论》是马克思著名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4.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19年。

()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世纪末实现的。

()三、简答题1. 解释"帝国主义"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简述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 什么是五四运动?它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4. 解释"社会主义"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5. 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及其初期活动。

四、论述题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论述它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提示:可以选择以下历史事件进行论述,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事件。

-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长征五、作文题请根据你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理解,写一篇总结性的作文,题目自拟。

在作文中,应包括对近代中国历史重要事件的回顾和思考,可以提出你对历史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

(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习题中题目内容可能有所调整,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D. 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答案:D2. 唐朝时期,负责管理全国财政的机构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户部D. 礼部答案:C3. 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高炽D. 朱瞻基答案:A4.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发生在清朝末年B.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C.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D. 鸦片战争后,中国获得了香港岛答案:C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答案:D6.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B.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帝国主义”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封建主义”答案:D7.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全民族抗战B. 抗日战争的起点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C.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是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D. 抗日战争的结束标志是1945年的日本投降答案:C8.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B.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 新中国的成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答案:B9.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B. 文化大革命的口号是“打倒一切”C.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遭受了严重破坏D.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标志是1976年毛泽东的逝世答案:D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B. 改革开放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C.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D. 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答案:ABC2. 下列关于唐朝盛世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B. 唐朝时期,文化繁荣C.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D. 唐朝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答案:ABC3.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鸦片战争发生在清朝末年B.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C.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D. 鸦片战争后,中国获得了香港岛答案:ABC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答案:ABC5.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B.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帝国主义”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封建主义”答案:ABC三。

高二历史(必修三)经典例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经典例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经典例题复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礼治为先C.礼法并重D.仁政思想2、“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

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

”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 )A.墨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法家和儒家D.墨家和儒家3、明清时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

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賜下甘霖。

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可能最早渊源于()A.道家学说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思想4、学者阎步克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发出来的。

”儒家这一思想()A.与宗法观念相通B.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C.受佛道思想影响D.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5、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6、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

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8、“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高中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包括:A. 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 所有以上3. 以下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特点: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文言文D. 提倡白话文4. 辛亥革命推翻了:A. 清朝统治B. 封建制度C.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 以上都是5.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所有以上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7.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亥革命后条约》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9.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 内战问题B. 经济恢复问题C. 社会稳定问题D. 所有以上10.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淮海战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

12. 辛亥革命后,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______。

13.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口号是______。

15.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7. 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

请问,秦朝的都城是哪里?A. 长安B. 洛阳C. 咸阳D. 邯郸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请问,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著名的进士?A. 王安石B. 李白C. 杜甫D. 韩愈3.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导致了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受到限制。

请问,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什么?A. 防止外敌入侵B. 经济自给自足C. 维护封建统治D. 以上都是4. 清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

请问,以下哪个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马关条约B. 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瑷珲条约5.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请问,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4年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战争,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请问,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46年C. 1947年D. 1948年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请问,以下哪个五年计划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A. 1953-1957B. 1957-1961C. 1961-1965D. 1965-19698.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问,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是?A. 1966年B. 1967年C. 1968年D. 1969年9.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请问,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者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周恩来D. 朱德10. 21世纪初,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高中历史必修三简答大题(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简答大题(岳麓版)


• •
• • •
第三单元基础简答题 1、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 • 7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 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 物分别提出了哪些思想? 觞? 如何评价他们的主要贡献 2智者学派产生的条件、 • 8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 主要思想及评价? 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 哪些方面? 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 • 9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师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人 文主义思想的? 影响? 4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 • 10为近代西方科技发展做 因、性质、意义? 出重要贡献的六位科学家 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5宗教改革的原因、意义? • 11近代西方科技产生发展 6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 的主要原因 的宗教改革
一单元基础知识简答题
• 1孔子与老子的主要思想 及影响? • 2战国百家争鸣的原因、 代表人物、思想及意义? • 3汉初实施黄老思想的原 因、内容及作用? •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 景、评价? • 5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家 思想的? • 6理学兴起的背景、主要 代表人物及思想、如何评 价理学? 7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8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条 件、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如何评价? 9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10我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 及特点? 11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1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原因: 明清近代科技落伍六单元基础知识简答题 119世纪以来欧洲主要 • 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有哪些?有何影响 文学流派兴起的背景、 代表人物及作品、特 • 7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 点? 的科技成就及意义; 219世纪以来音乐美术 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的主要成就? • 8建国以来,我国教育 3简述影视艺术产生与 事业取得哪些成就 发展的历程? • 9“双百”方针提出的 4电视有哪些主要功能? 背景、含义、实质、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意义 5现代物理学的主要贡 • 10“双百”方针发展历 献和历史影响是什么? 程及原因;贯彻中的 经验教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必修三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必修三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必修三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哪一项是正确的?A. 文艺复兴起源于中国B. 文艺复兴期间,人们主要关注宗教问题C.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答案:D解析: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而非宗教问题。

它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通常认为是古希腊时期的启蒙运动。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什么?A. 萨拉热窝事件B. 法国与德国的矛盾C. 英国与德国的海军竞赛D. 俄国的扩张政策答案:A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二、简答题1. 请简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贡献。

答案: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包括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伏尔泰主张理性、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民主权;孟德斯鸠则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理论,对后来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答案: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方式,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社会阶级分化等问题。

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全球贸易的扩张,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述题1. 论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场重大社会政治运动,它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终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世界范围内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次历史试题的学习和解析,我们不仅回顾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也加深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

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儒家学说)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

请回答:(1)材料一提出的“晚周时期大动乱”给思想领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儒家提出的“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有哪些?(6分)(2)春秋战国时期“迂阔难行”的儒家学说为什么自汉武帝时代起能成为正统思想?其社会影响如何?(8分)(3)材料三中说的“思想界的活跃”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分析当时“思想界的活跃”的社会根源。

(6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和概括提炼能力。

第(1)题,结合百家争鸣和孔孟思想的内容概括回答。

第(2)题,从政治和思想方面概括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概括其社会影响。

第(3)题,据材料三信息及明清时代背景概括回答。

答案:(1)影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2分)原则: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以及后来孟子发展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的“仁政”学说起到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作用。

(4分)(2)原因:汉武帝时,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形成,需要有大一统的思想为根基;儒家学说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需要。

(4分)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政府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4分)(3)体现:这些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对封建的正统思想提出了挑战,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2分)根源:明末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重农抑商”的思想受到挑战,“工商皆本”的思想应运而生。

(4分)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

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下图),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周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

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 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 《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11分)(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 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分)(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8分)解析:试题分析: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的社会思潮思潮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想主旨包括:内涵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

《拉奥孔》的出土在意大利引起“震动”的原因是: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决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

这种骗人的谎言激起了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的极大反感。

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

《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

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

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庭彻底决裂的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在理性主义的旗帜下,他们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以此达到资产阶级所号召的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主要学说有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等。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

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

(2分)思想主旨: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或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

(6分)原因: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

(3分)(2)出发点: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

(3分)影响: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分)(3)理论旗帜:理性。

(2分)主要学说: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

(6分)(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

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对你们讲话!——布什总统的国庆演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6分)(2)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

(6分)(3)材料二中布什说自己“被关在笼子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人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方法来自于哪里?(2分)(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4分)解析:(1)本题通过材料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从材料中的“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可以看出主张“美德即知识”;从“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可以看出苏格拉底重视教育的作用;同时他还强调了“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主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对答案进行整合。

(2)从材料二《伏尔泰语录》这段话,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

伏尔泰这一主张的作用是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题给我们做材料题一个启示,一定要注意观察材料后的出处(人名、书名、时间等信息),这可能是解题的突破口。

(3)美国“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指的是美国的联邦制民主共和政体,这种政体使行政权、司法权和立法权三权分立,并且互相制约平衡。

行政权、司法权和立法权分属总统、最高法院和国会,这样就使美国“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而三权分立的思想学说来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科学上,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

影响也应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去作答:政治上,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文化上,推动了人类的思想解放;经济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1)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要认识自己。

(2)意见:信仰即可得救;影响: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3)思想: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

材料四:三权分立。

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然科学不断进步影响:承重打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

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请回答:(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的积极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的核心思想与材料一的关系,(3)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学说,如何理解该学说中的人文主义色彩?(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是古希腊人精神觉醒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