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综述-(2)
复方丹参片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

复方丹参片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复方丹参片是中药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为原料,经研磨和提取浓缩,制成片剂而成。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丹参素、丹参酮、丹参酚酸等多种活性成分。
复方丹参片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中药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扩张冠状动脉:复方丹参片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进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情况。
2.抗血小板聚集: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酮等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3.抗氧化作用:复方丹参片的丹参素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4.抗纤溶抑制作用: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酮等成分能够抑制纤溶酶的活性,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因子的活性,从而调节纤溶平衡,防止血栓溶解过度。
5.抗炎作用:复方丹参片的丹参酮等成分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6.保护心肌作用:复方丹参片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增强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
7.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复方丹参片的丹参酮等成分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防止血管壁增厚,改善血管弹性。
根据以上药理作用,复方丹参片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1.冠心病:复方丹参片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因此在缓解心绞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广泛。
2.脑血管病:复方丹参片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此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卒中等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3.肝病:复方丹参片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改善肝脏功能,因此在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方面常被使用。
4.炎症性疾病:复方丹参片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性疾病症状,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5.心力衰竭:复方丹参片具有保护心肌作用,能够改善心肌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因此可以作为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药物。
丹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丹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丹参,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植物,其在中医药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丹参的生物学特性,本文将从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分布区域、药用价值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展望丹参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未来发展。
1、引言丹参,学名Salvia miltiorrhiza,属于唇形科植物。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疾病。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还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对丹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形态特征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分枝有时有极狭的翅。
茎直立,四棱形,具槽,密被长硬毛,多分枝。
叶状枝窄长圆形,上部渐尖,下部渐狭,基部具浅齿,两面密被柔毛,绿色或稍带紫色。
总状花序很短,具2-4朵花;花梗很短;花萼钟状,绿色;花冠蓝紫色,檐部微呈二唇形。
浆果熟时红色。
3、生态环境丹参生长于海拔1200-1700米的山沟、溪旁、山坡等生境中,适应性较强。
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为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耐寒、耐旱、喜肥沃的土壤。
4、分布区域丹参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地,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
目前,已经有许多地方开始进行丹参的大规模人工栽培,以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
5、药用价值丹参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根部和地上部分均可入药。
丹参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二萜类等。
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丹参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疾病,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
此外,丹参在美容、保健品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6、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丹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基因组学方面,通过对丹参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发现了许多与丹参药用功能相关的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丹参综述 (2)

丹参综述摘要:近年来,对丹参的化学成份、药理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丹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和开发必将促进药现代化的发展。
丹参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对其化学成分已基本清楚,但各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尤其对各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还没有完全了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者可以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最新的精制与检测技术更加清楚地解释丹参中各种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以便为深入研究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关键词: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展望1.来源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热安神的功效。
[1] 目前存在的掺伪品有:甘肃丹参、云南丹参、土丹参、褐毛丹参等。
2.化学成分在2010版《药典》中,明确指出了丹参中的有效成分。
但我们一般把它们分为两大类,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和脂溶性的有效成分,还含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等其他成分。
2.1脂溶性成分丹参的脂溶性主要为二萜醌类化合物。
其中邻醌型的丹参酮类二萜这类化合物在丹参中的量较高,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是丹参主要有效部位之一。
该类化合物主要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丹参甲酯、丹参新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二醇等。
之中最主要的脂溶性成分为丹参酮ⅡA,其量约为药材的0.1%~0.9%。
另外,对醌型的罗列酮类二萜这类化合物在丹参中的量很低。
其他类型的二萜该类化合物种类少且量低,主要有丹参螺旋内酯、新隐丹参酮、鼠尾草卡偌醇、阿罗卡二醇等。
2.2水溶性成分如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B、C、D、E、F、G、H、I、J,迷迭香酸,紫草酸,咖啡酸,四甲基丹酚酸F,异丹酚酸C等。
丹酚酸A是1分子丹参素与2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B是3分子丹参素与1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C是2分子丹参素缩合而成3.药理作用3.1丹参脂溶性成份丹参具有活性的脂溶性成份主要为丹参酮类。
临床应用丹参液综述

代偿 。②丹参有增 加 c MP水平 , A 能抑制
组 织 胺 等 过 敏 物 质 的 释 放 , 而 抑 制 肠 道 从
平滑肌收缩 , 使毛 细血 管收缩 , 促 降低通 透性 , 减少肠道液体的分泌 。③丹参具有
明 显 的抗 炎 作 用 。
扩张冠脉 , 加冠脉流量 、 轻心脑负荷 , 增 减
以胰岛素治疗新生儿肝功能损 害 , 复方丹 参联合强力宁治疗 乙型慢性活 动性 肝炎 , 均 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 、 治疗肾脏疾病 : 黄氏等用丹参液佐 以 强 的松 治 疗 。 综 合征 , 法 : 参 液 肾病 方 丹
还 存 在 许 多 问 题 , 如 : 制 调 亡 是 否 能 例 抑 挽 救 无 功 能 的神 经 元 , 制 炎 症 是 否损 害 抑
中 国社 区医 师 ・ 医学专业半 月刊 2 1 0 0年第 1 2期 ( 2 第1 卷总 第2 7 3 期) l 9
补液 纠正酸 碱失衡 及 电解质 紊乱 等基础 上, 加用 2 m 0 l复方 丹 参液 , 入 1 % 葡 加 0
萄 糖 20 中静 滴 , 日 1次 , 为 1 5 ml 每 7天 个
疗程 , 果显 效 1 结 5例 , 有效 7例 , 效 l 无 例, 总有效率为 9 . % ; 5 6 而对 照组 采用传 统 的治 疗 方 法 , 组 相 比 差 异 具 有 显 著 性 两 ( 0 0 ) 认为用 复方丹 参治疗肺 心病 P< .5 , 可取得较满意 的疗效 。 肝胆系统疾病 : 杜氏等用丹参佐 以核
到稳 定 血 压 , 痉 抗 聚 , 善 循 环 , 血 止 解 改 活 血 , 水消 肿 , 护 细 胞 , 神 定 志 , 脑 开 脱 保 安 醒 窍的 目的 , 能够 取得 显 著 的疗效 。 因而 其 他 : 氏 用 硫 酸 镁 、 参 治 疗 偏 头 杨 丹
罗丽 丹参综述

丹参综述【前言】丹参是一种中药制剂,近年来对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无论从深度及广度上都有所进展。
丹参的药理作用极其广泛,包括心肌保护、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抗菌消炎等作用,近来对其作用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又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成为国内外现代中药研究热点,其广泛应用价值与药理活性给医药领域做出很大贡献,因此丹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资源状况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展望【正文】一、有效成分丹参有效成分包含脂溶性与水溶性两部分,在丹参酮早期研究中,主要是对脂溶性成分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脂溶性丹参获得了很大成功,其成分主要有丹参酮Ⅰ与丹参酮Ⅱ,而丹参酮Ⅱ又包含ⅡA与ⅡB,丹参酮的分子量是294,分子式为C19H18O3,属于天然抗氧剂,其成分还有隐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Ⅰ、异隐丹参酮、丹参羟基酯与异丹参酮Ⅱ等;水溶性丹参成分主要为丹参素结构的多聚酚酸类化合物,一般称之为丹酚酸,水溶性成果进展主要包含丹酚酸、丹参素、原儿茶醛、β-谷甾醇及咖啡酸等。
[1]二、药理作用1. 抗肿瘤作用:丹参中的丹参酮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或者诱导其分化与凋亡,从而发挥丹参抗肿瘤的作用,丹参酮对恶性肿瘤进行诱导分化,跟传统的化学治疗是不同的,它不会将肿瘤细胞杀伤,仅是对肿瘤细胞进行诱导分化成语正常细胞相接近的或正常的细胞,并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杀伤作用,其骨髓抑制的副作用也是很少的,通过抑制癌基因与PCNA表达,对DNA多糖酶活性进行影响,从而抑制了DNA合成,降低了细胞增殖速度,对其细胞给予诱导分化,致使肿瘤细胞走向凋亡。
[2]2. 抗纤维保肝作用:丹参还具有抗纤维的作用,对于肝肾、皮肤、肺等能有效抵抗纤维变化,可经过抗自由基的过氧化损伤,对损伤的肝细胞给予修复,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有效改善肝脏的微循环,防止胶原合成,降解病理性的沉积胶原,对HSC活化给予抑制产生抗纤维化,并且丹参中的丹参酸乙,对四氯化碳所造成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抗炎性、纤维化与坏死等,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力。
综述复方丹参注射液

综述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通过中药功效中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使用注意四方面讲解综述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每毫升相当于丹参、降香各1g功能主治:丹参适用于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
用于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亦有效。
此外还可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神经性耳聋、白塞氏综合征及结节性红斑等。
复方丹参注射液(以下简称复方丹参)有减慢心率、镇静、安眠和短暂降压作用。
现代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心肌梗塞、脑缺氧、脑栓塞、神经衰弱、慢性肝炎和肾功能不全等。
用量用法:肌注:用于轻症病人,每次2ml,一日2次,2―4周为1个疗程;静滴:一日1次,以本品8―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150ml滴注,2―4周为1疗程。
不良反应:很少出现,但也有报道静脉滴注引起过敏反应。
医保处方用药我会从中药功效、中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三方面为大家讲解。
中药功效:复方丹参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由丹参和降香组成。
丹参性苦,微寒,入心、心包、肝经。
功能:活血化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丹参作为活血祛(化)瘀药,可用于多种瘀血证,它的实际应用很广泛,丹参也有一定的止痛作用,故也可把它作为活血止痛药,其实很多瘀血疼痛证,包括痛经、行经腹痛、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头痛(瘀血性头痛、血管性头痛)、跌打损伤等,实际上用就是止痛作用。
另外丹参有消Y作用,《本经》“破Y消瘕”,治疗腹内的Y瘕积聚,比如说肝脾肿大、肝硬化、子宫肌瘤、子宫外孕或者一些腹腔的肿瘤,所以认为是活血消Y药也可以。
在骨伤科,发现丹参能够促进骨折以后骨痂的形成,而且能够增强骨痂的抗折能力,也是比较理想的活血疗伤药。
所以应用很广泛,可以活血止痛、调经、消Y、疗伤多方面的效果。
再加上这个药是偏寒的,不温燥,比较有优势,丹参在活血化瘀药中不伤营血,而且有利于营血的新生,尤其适用于瘀热(炎症)互结的病证。
丹参的药理作用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文献 标识 码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 章编 号 :1671-8194 (2011)33—0410-02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 鼠尾草属 植物的干燥 根 。 《神农 本草经》 中列为上 品。性微寒 ,味苦 ,中医作活血通 经、 凉血 消肿 之功效 。现 代药理 研究 发现 丹参具 有保 护心脏 缺血 缺氧 、 改善 微循环 、抑 制血 小板 聚集和 血栓 形成 、 中枢镇 静和 抗菌 消炎 等 作用 。在 大力提倡 中西结合 的今天 ,丹参作 为一 味研究 比较成 功的中 药 ,有必要 对它的药理及临 床作用作一个 比较详 细的综述 。以之为借 鉴 ,使更多的 中药材得到 充分 的开发利用。 1丹 参 的药理 研究 1.1对 防治急 、慢性肝损伤 的作用 0】
}通讯 作者 :E-mail:E-lushaolin I I I 2@sina.com
丹参有确切 的抗感 染作用 ,其抗 菌成分主要是 二帖醌这个组 分 , 包括 隐丹参 酮、丹参酮 Ⅱa、 Ⅱb等 。 1.6 防治肝纤 维化作 用
中药丹参 已被 证明具有 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 ,丹参素可 在 一定 范 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 直接刺激体外培养小 鼠肝细胞的增殖 ,表面丹 参还 具有促进肝细胞修 复再生的作用 ,通 过用猪血清制作大 鼠肝纤维 化 动物模 型 ,研究结 果表明 ,丹参素可 明显降低大 鼠内透 明质酸 ,对 大 鼠免疫性 肝纤维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 2 丹参 在 临床 中的一些 应用 2.1丹参对 消化性溃疡的作用
合患者 的病 情 ,根据辨证施 治的原则 ,辨证使 用中药 ,不能一 味地 以 活血化瘀为 主,出现适得 其反的后果 】。 参 考文 献 [1] 王志义,戴闽,施宇翔,等.毗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急慢性疼
丹参的抗心血管疾病作用研究综述

丹参的抗心血管疾病作用研究综述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临床常见疾病。
丹参,作为一种中药,具有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的潜力。
本文主要综述了丹参在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和相关研究进展。
一、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丹参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主要由多种活性成分组成,如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B等。
这些成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包括抗炎、抗氧化、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作用。
二、丹参对冠心病的作用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类型之一,丹参对冠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丹参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同时,丹参还能降低血浆中脂质和胆固醇的含量,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斑块形成,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三、丹参对高血压的作用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种,丹参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丹参能够通过多种作用机制调节血压,如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一氧化氮生成等。
丹参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四、丹参对心肌梗死的作用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丹参在心肌梗死后的恢复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丹参能够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伤害、促进血管新生等机制来减轻心肌梗死的损伤,并促进心肌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五、丹参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心血管疾病外,丹参还被研究用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例如,丹参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丹参也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防止血管阻塞等。
六、丹参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丹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应用丹参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用药指南进行用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综述
摘要:近年来,对丹参的化学成份、药理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丹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和开发必将促进药现代化的发展。
丹参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对其化学成分已基本清楚,但各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尤其对各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还没有完全了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者可以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最新的精制与检测技术更加清楚地解释丹参中各种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以便为深入研究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关键词: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展望
1.来源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热安神的功效。
[1] 目前存在的掺伪品有:甘肃丹参、云南丹参、土丹参、褐毛丹参等。
;
2.化学成分
在2010版《药典》中,明确指出了丹参中的有效成分。
但我们一般把它们分为两大类,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和脂溶性的有效成分,还含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等其他成分。
脂溶性成分
丹参的脂溶性主要为二萜醌类化合物。
其中邻醌型的丹参酮类二萜这类化合物在丹参中的量较高,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是丹参主要有效部位之一。
该类化合物主要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丹参甲酯、丹参新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二醇等。
之中最主要的脂溶性成分为丹参酮ⅡA,其量约为药材的%~%。
另外,对醌型的罗列酮类二萜这类化合物在丹参中的量很低。
其他类型的二萜该类化合物种类少且量低,主要有丹参螺旋内酯、新隐丹参酮、鼠尾草卡偌醇、阿罗卡二醇等。
水溶性成分
#
如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B、C、D、E、F、G、H、I、J,迷迭香酸,紫草酸,咖啡酸,四甲基丹酚酸F,异丹酚酸C等。
丹酚酸A是1分子丹参素与2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B是3分子丹参素与1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C是2分子丹参素缩合而成
3.药理作用
丹参脂溶性成份
丹参具有活性的脂溶性成份主要为丹参酮类。
国内外学者对丹参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
①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②对血管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
③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④改善微循环
抗动脉粥样硬化
*
丹参素能抑制内源胜胆固醇合成,保护血管屏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滴丸可调节血脂代谢,延缓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谱的变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粥样斑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降低心脏疾病的复发率、危险性、病死率[2]。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①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丹参制剂治疗:坏死心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肉芽形成比较成熟。
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缩短。
②抑制过度增生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保肝作用
:
丹参已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丹参素有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的作用[3]。
复方丹参中的丹参酮能改善肝小动脉痉挛引起的肝细胞缺氧状态,促进肝细胞再生,对已经形成的胶原纤维有重吸收的功能。
三七皂苷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促进细胞修复再生及减轻肝纤维化[4]。
抗过敏作用
抗菌消炎作用
3.抗肿瘤作用
丹参酮是丹参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份,可以通过对各种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诱导分化及诱导凋亡等途径来发挥作用。
^
天然作用抗氧化
丹参酮Ⅱ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抑制剂。
它对DNA 的保护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消除脂类自由基而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抑制DNA加成物的生成,从而减少了后者的细胞毒性。
丹参酮能消除心肌线粒体膜自质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脂类自由基,使线粒体呼吸功能不受影响[5]。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丹参水提液能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其作用与剂量大小成正比,与氯丙嗪和眠尔通合并使用,镇静催眠作用明显增强。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丹参具有的“清心除此”[6]。
性激素样作用
}
丹参酮治疗痤疮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痤疮是受雄性激素影响的皮脂腺增生和分泌过盛,雌激素可减轻痤疮症状。
精囊重量法和前列腺重量法实验证明,丹参酮可抗雄性激素,有雌激素样作用[7]。
利用丹参酮雌激素样活性,配合补充钙剂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8].
丹参水溶性成份
抗氧化作用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有抗氧化作用。
丹参素能显著改善缺糖损伤所致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调节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冯征[251等的研究表明丹酚酸B可显著地改善谷氨酸,p淀粉样蛋[PAP(140)]引起神经细胞毒性,增加细胞活力,降低LDH释放率,并剂量依赖地减少NO释放。
总丹酚酸12.5—25mg·kg 可降低脑缺血后高水平的TXA:,但对PGI:则无影响,从而改变PGIJTXA:的比值,总丹酚酸亦可降低脑缺血后血中内皮素的含量,提示总丹酚酸的抗脑缺血作用与抑制血栓形成有关。
4.制剂类型(主要):
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滴丸等。
5.展望:
丹参生长适应性较强,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进行发展种植。
常常是生产跟着行情走,行情随着生产变。
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药农不了解市场行情,无法对生产进行调控,常常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大面积发展种植。
在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又极端地出现弃种,甚至断种、毁苗的现象。
丹参是采用无性繁殖,一旦生产破坏,需要几年才能恢复。
这也是造成丹参价格变化幅度较大的原因。
丹参需求量巨大,为四十种常用大宗品种。
由于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痈、消肿止痛等功能。
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神经衰弱、失眠、心悸、痈肿疮毒等症。
而且近代医学临床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与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跳过速等症,有显著的疗效;对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等症,亦有良好的效果。
丹参被大量制作成饮片用于临床配方,也是医药工业生产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如著名的常用中成药“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几乎是家喻户晓。
新近开发的“丹参注射液”等对丹参原料的需要量非常大。
被列入新药典的含有丹参的中成药还有:天王补心丸、天麻首乌片、中风回春片、乌鸡白凤丸、心通口服液、乐脉颗粒、安坤赞育丸、安神补心丸、补肾固齿丸、乳块消片、乳疾灵颗粒、药艾条、、冠心丹参片、消栓通络片、调经促孕丸、清脑降压片、痛经丸、痛经宝颗粒、精制冠心片。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时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仍将高速增长,丹参的用量仍将会继续增大。
%
参考文献
[1] 2010版中国药典
[2] 崔世奎,李国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69例[J].现代中医结合杂志,2002,
11(11):1029.
[3] 袁恒杰.丹参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04—606
[4] 刘利,全卫平.复方丹参滴丸对乙肝后肝硬化临床治疗及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J].IJlJ西医药杂志,2003,32(4):394.
[5] 谷雨谷巍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人参研究RENSHENYANJIU 2007年第1
期
[6] 李国樟1,曹庸2,卜晓英3 丹参活性成分的药效药理作用农技服务。
2010。
27(7):889—890,893
[7] 顾克显.丹参酮的药理及其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1994,16(3):
11—13.
[8]李隆敏,周樱,邵幸署,等.丹参酮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6,2(2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