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范
沿海地区的灾难防范重点

沿海地区的灾难防范重点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沿海地区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如风暴潮、海啸、洪水、地质灾害等。
因此,加强沿海地区的灾难防范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沿海地区的灾难防范重点。
一、加强防洪体系建设沿海地区洪涝灾害频发,加强防洪体系建设是防范洪涝灾害的关键。
首先,要完善防洪规划,合理布局防洪工程体系,确保防洪安全。
其次,要加强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
同时,要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排水畅通。
此外,还要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提高排水能力。
二、加强风暴潮防范风暴潮是沿海地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加强风暴潮防范是沿海地区灾难防范的重点之一。
首先,要加强风暴潮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其次,要加强沿海地区的应急预案建设,提高应对风暴潮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沿海地区的抗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应对风暴潮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是沿海地区的重要资源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威胁。
因此,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是沿海地区灾难防范的重点之一。
首先,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海洋环境问题。
其次,要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工作,减少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加强地质灾害防范沿海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如滑坡、泥石流等。
因此,加强地质灾害防范是沿海地区灾难防范的重点之一。
首先,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同时,要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总之,加强沿海地区的灾难防范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福建海坛岛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

福建海坛岛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刘毅飞;王欣凯;蔡廷禄;时连强;夏小明【摘要】通过现场调查及历史岸线对比的方法,摸清了海坛岛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发现海坛岛存在三种地质灾害类型:海岸侵蚀、重力类地质灾害(崩塌与滑坡)与风沙灾害。
海岸侵蚀为主要的灾害类型,分布在海坛岛东部的岬湾海岸;其中的一些岸段由于人工护岸工程的修建,延缓了海岸的侵蚀后退,但同时造成临近沙滩的侵蚀退化。
崩塌与滑坡共计16处,分布于海岛各处,多半为开山采石等开发活动造成。
风沙灾害区位于海坛岛东北部长江澳沿岸,沙源为长江澳沙滩,这与该地直面常年主风向(NNE)有关。
建立了海坛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值,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海坛岛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中、高风险区与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的分布区域一致,而岛陆主体为低风险区。
根据海坛岛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结果,给出了灾害防治建议。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historical coastline comparison,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in Haitan Island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geological hazard:coast-al erosion,gravitational geological hazard (collapse and landslide)and wind-sand disaster.As the major type coastal erosion happens at the headland-bay coasts situated in the east part of Haitan Island.Due to building of re-vetment dike,beach degradation happens at some coasts.There are 16 collapses and landslides at the steep slopes mostly induced by quarrying activity,which distribute in the coast and land of island.Under the control of annual predominant wind direction (NNE),the area of wind-sand disaster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east part ofthe island and the sand comes from neighboring beach.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is made b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model.Before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firmed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calculated by expert scoring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 that medium and high risk area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areas of geological hazard.At last the advice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is given.【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6页(P122-127)【关键词】海岛;地质灾害;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风险评价;福建;海坛岛【作者】刘毅飞;王欣凯;蔡廷禄;时连强;夏小明【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杭州 310027;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X43海岛是海上陆地国土和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
福建省海浪灾害应急预案

福建省海浪灾害应急预案一、灾害概述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拥有长海岸线和众多的海岛,但同时也面临着海浪灾害带来的威胁。
海浪灾害指的是由强烈海浪引起的海岸侵蚀、滨海建筑物受损、渔船翻覆以及海上交通中断等现象。
针对福建省常发生的海浪灾害,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对于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警与监测体系为做好海浪灾害的应急响应工作,福建省应建立完善的预警与监测体系。
主要包括:1. 预警体系根据气象局发布的台风预警和气象数据,福建省应建立海浪灾害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渔船以及沿海居民发送预警短信提醒,以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2. 监测体系福建省应建立完善的海浪灾害监测体系,包括海浪高度监测、海岸侵蚀监测、渔船位置监测等。
通过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并与气象局、海洋局等部门建立联网监测系统,及时获取海浪灾害相关数据,为应急响应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应急响应流程一旦发生海浪灾害,福建省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流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预警发布阶段•气象局发布海浪灾害预警后,福建省应迅速将预警信息推送至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渔船,提醒其做好应对措施。
•沿海居民也应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了解预警信息,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 防御准备阶段•监测到海浪高度达到危险水平后,相关政府部门应组织力量对沿海地区进行防御工作,如设置防浪堤、加固渔船系泊设施等。
•渔船应及时回港避风,并向沿海居民发布避险通知,确保人员安全。
3. 应急行动阶段•一旦海浪灾害发生,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抢险和救援工作。
•沿海居民应听从安排,紧急撤离危险区域,避免人员伤亡。
4. 救援和恢复阶段•灾害过后,福建省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确保灾区的正常生活秩序和基础设施的恢复。
•各级政府应设立灾后帮扶机构,向受灾群众提供临时救助、安置和重建支持。
四、应急资源调度和保障福建省应事先做好应急资源的调度和保障工作,以确保在海浪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抢险救援。
沿海带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

沿海带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在沿海地区,灾害风险评估和防范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沿海地区常常面临着风暴潮、海啸、风暴和海岸侵蚀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为了减少潜在的灾害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行灾害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潜在的灾害风险和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历史灾害的数据,以了解灾害的类型和规模。
然后,通过对地形、气象条件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可能受到威胁的地区。
最后,利用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进行风险评估,计算可能的损失。
通过这样的评估,我们可以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的影响,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防范灾害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沿海地区,防范海啸和风暴潮是最重要的工作。
海啸是由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洋波浪,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
为了防范海啸,我们可以建造防波堤和护岸,减轻海啸对建筑物和人口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海啸预警系统,提前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发出警报,争取时间进行疏散。
相比之下,风暴潮是由强风和低气压引起的海水上涨,通常出现在风暴来临之前。
为了防范风暴潮,我们可以提前对可能受到威胁的区域进行疏散,确保人民的安全。
除了海啸和风暴潮,沿海地区还面临着风暴和海岸侵蚀的威胁。
风暴可以引起强风和暴雨,造成建筑物倒塌和农作物受损。
为了减少风暴的破坏,我们可以建立风暴预警系统,及时通知人们并做好防范措施。
另外,海岸侵蚀是由海浪、海流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为了减少海岸侵蚀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措施保护沿海植被和建筑物,修复被侵蚀的海滩,减缓海岸线的退缩速度。
灾害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灾害的发生可能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改进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防范措施,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此外,加强公众的灾害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泉州市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点特征与防治研究

1 潜在地质安全 隐患点分布及其特点
为了从源 头上进 一步 防范地 质灾 害的发生 ,2 0 07 年泉 州市开 展 了潜在 地质安 全 隐患点调查 。区别 于 已 发生 的地质 灾害点 ,潜在地质 安全 隐患点是指 自然形 成 或 人 工削 坡 形成 的对 人员 和 财产 安 全 构成 威 胁 、
可 能发生滑 坡或崩塌 等潜在 隐患的陡坡地段 ,主要 包 括村 ( )民住宅 、学 校 、卫 生院 、工 厂 、铁路 、公 居
路 、桥梁 、矿 山等建 、构筑物 周边 区域 内潜在地质 安 全 隐患的高 陡边坡 。
潜在地质 安全 隐患点具体 包括下列情 况 :( 土质 1 )
l薰 萋 二
质 灾害往往 造成不可 预见的 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具
( )建筑 工程 存在 缺 陷。在 用地选 址条 件 限制 2 以及村 ( )民建房 资金有 限的情况 下 ,农村建房 普 居 遍 削坡不够 而形成 高陡的临 空面 ,没有引 ( ) 排
上 海 国 土 资源 S A G A D& R S U C S H Nt L N t AL E O R E
泉 州 市 潜 在 地 质 安 全 隐 患 点 特 征 与 防 治 研 究
林 皆敏
( 市地质环境监测 中心 , 州 320) 泉州 泉 600
摘 要 :以地质灾害实地调查成果 为依据 ,总结 了泉州市潜在 地质安全隐患点的分布特征 ,在分析成 因和风险基
水 沟渠 。这 种缺乏有 效支挡措 施及排水 系统 的高 陡边
坡 ,在强 降雨诱发 下 ,极易 产生整体 或局 部 的边 坡失
影响和 受威胁 的人 员财产众 多 。据调查 统计数据 ,全 市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点共威胁村 ( ) 民8 5 户4 1 6 居 9 9 6 7
福建泉州市地质灾害特点与防治

的 上 以 级 0 春 永 处 7 1 8
灾 质 地 安 南 处 % 2 5 9 占
中 点 害 洛 处 3 8
溪 安 2 江
的 强 愈 福 了 致
程 工 类 人 地 是 省 建
影 的 动 活 害 灾 质
引 响 区 发 多 的
灾 质 地
导 发 频 为 成 已 害
1 灾
地 2 1 布 分 的 害
害 灾 质 量 雨 降 与
地 市
3 9 量 海 人
7 1 m 东 分 游 上
河 m 4 西 和 溪
晋 为 流 河 系 水
成 自 江 长 总 流
自 独 域 流 m k 5 0 4
处 陵
丘 山 低 中 总 地 土 占
境 区 陵 0 8 的 积 面
类 貌 内 地 %
多 杂 复 型 西 体 总 形
地 山 样 向 高 北
丘 及 南 东
害 灾 质 地 切 密 系 关
广 面 多 点 段 时 发 高
几 过 通 度 强 雨 降 与
析 分 例 实 个 关 相 切 密
州 泉 明 说 山 分 部 大
灾 质 地 市 物 筑 建 区
与 有 具 害 近 陡 高 在
距 措 关
边 工 人 离 施 形 地 词 健
矿 及 以 下 坡 雨 降 ; 貌 地
形 发 开 山 工 类 人 ; 量
eo
a
y
s
it e s
e s n e f ge l di n d 衍d di t a i b u it o O r O I哈 a s a v
o
.
e
r i e s l ie n d o d a l 附 i u n Po 俪d jF ia a 几目 t ha y t ge s a f o li Pi l 翻 p le o a g c l e o s
沿海地区灾害风险的减缓

沿海地区灾害风险的减缓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沿海地区常常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台风、风暴潮、海啸等。
这些灾害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因此,如何有效减缓沿海地区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是减缓沿海地区灾害风险的重要举措。
通过引入先进的气象、海洋监测设备,加强对台风、风暴潮、海啸等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居民和相关部门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同时,加强与国际灾害监测预警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跨国界灾害,提升整体防灾能力。
二、加强海岸线防护工程建设沿海地区的海岸线是最容易受到台风、风暴潮侵袭的地方,因此加强海岸线防护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通过修建防波堤、海堤、海岛等工程,加固海岸线,减少海水侵蚀和海啸带来的破坏,保护沿海城市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避免在易受灾区域盲目扩建,减少灾害风险。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导致沿海地区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和修复湿地、红树林等生态系统,提高沿海地区的生态抗灾能力,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防止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等行为,保护海洋生态平衡,减少灾害风险。
四、加强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能力在灾害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救援和转移受灾群众。
同时,加强灾后重建规划和资金投入,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秩序,帮助受灾群众早日重返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减缓沿海地区灾害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升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
沿海灾害防治措施

沿海灾害防治措施引言沿海地区常常面临着各种灾害的威胁,例如海啸、风暴潮、风暴和地质灾害等。
为了保护沿海地区的人民和财产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沿海灾害防治措施。
海啸防治措施海啸是沿海地区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
为了减轻海啸带来的影响,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建立警报系统:沿海地区可以建立海啸预警系统,通过监测仪器实时监测海洋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居民和游客进行疏散。
2.海堤修建:修建高耐压的海堤可以有效防止海啸的冲击力。
海堤的高度和稳定性需要根据当地的海啸历史数据进行设计。
3.生态修复:保护和修复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可以起到减轻海啸影响的作用。
海草、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可以吸收和缓解海啸的冲击力,保护沿海地区的岸线。
风暴潮防治措施风暴潮是由风暴引起的海洋水位突然升高。
为了减轻风暴潮的破坏性,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海堤加固:加固现有的海堤,保证其在风暴潮冲击下的稳固性。
可以采用加大潮汐闸门、加固土台和加固防波堤等措施。
2.建设避风港:为船只和船舶建设避风港,使其在风暴潮来袭时有地方停靠,避免被波浪冲击。
避风港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设计,确保安全可靠。
3.完善预警系统:加强风暴潮的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向居民和游客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他们采取安全措施。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气象监测、天气预报和传媒渠道进行发布。
风暴防治措施风暴是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减轻风暴的破坏性,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建设防风林:沿海地区可以建立防风林,通过种植树木和植被来减缓风暴对沿海地区的冲击力。
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密度,可以有效地减少风暴对建筑物和作物的破坏。
2.加固建筑物:对于沿海地区的建筑物,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来提高其抗风性能。
例如,采用高强度材料、加固结构和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等。
3.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风暴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避难场所和应急物资等。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沿海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范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
这主要是由于福建沿海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受海洋侵蚀和地壳运动的影响较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福建沿海地区频繁发生了许多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海岸侵蚀等,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和损失。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福建沿海地区的地理特点。
福建沿海地区地势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形,且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处,地质构造活跃。
这种地势和构造的特点使得福建沿海地区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同时,福建沿海地区还受到强烈的台风和暴雨的影响,这些气象因素也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
滑坡是福建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由于地势陡峭、土壤松散以及台风暴雨的冲刷,土体容易松动和滑动,造成山体滑坡。
近年来,福建沿海地区多次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滑坡灾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加固山体、植被恢复、引导水流排泄等,以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另一个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
福建沿海地区多山多雨,这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旦暴雨发生,山坡上的土石就会被冲刷下来,形成泥石流。
泥石流的速度极快,威力巨大,对沿途的房屋、道路和农田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加强泥石流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科学的防灾预案,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才能有效地减少泥石流带来的灾害。
此外,海岸侵蚀也是福建沿海地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
受海洋潮汐和海浪的侵蚀,沿海地区的海岸线逐渐后退。
这导致了海滩的消失,沿海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应对海岸侵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灾措施,如人工加固海岸线、疏浚海口、恢复植被等,以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利益。
在福建沿海地区,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救援工作。
一方面,要加大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力度,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预警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居民的防灾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福建沿海地区的地质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