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的设计方案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摘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需要按照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其行驶方向,即所谓的汽车转向。
汽车的转向系统是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用机构,本文的研究内容即是重型自卸汽车的转向系设计。
本文针对的是与非独立悬架相匹配的整体式两轮转向机构。
利用相关汽车设计和连杆机构运动学的知识,首先对汽车总体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进行选择,接着再对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主要是转向梯形)进行设计,最后,利用软件AUTOCAD完成转向梯形和转向器的设计图纸。
转向器在设计中选用的是循环球式齿条齿扇转向器,在对转向器的设计中,包括了螺杆—钢球—螺母传动副的设计和齿条—齿扇传动副的设计,前者是基于参照同类汽车,确定出钢球中心距,设计出一系列的尺寸,而后者则是根据汽车前轴的载荷来确定出齿扇模数,再由此设计出所有参数的。
转向梯形的设计选用的是整体式转向梯形,本文在设计中借鉴同类汽车转向梯形设计的经验尺寸对转向梯形进行尺寸初选。
再通过对转向内轮实际达到的最大偏转角时与转向外轮理想最大偏转角度的差值的检验,和作为一个四杆机构对I其最小传动角的检验,来判定转向梯形的设计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本文在消化,吸收,总结,归纳前人的成果上,系统、全面地对机械动力转向系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及优化。
为重型自卸汽车转向系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种步骤简单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转向系,转向器,转向梯形IITHE DESIGN OF HEAVY DUMP (THE DESIGN OF STEERING SYSTEM AND RRONT AXLE)ABSTRACTIn a moving vehicle, the driver will need to frequently change its traveling direction, the so-called steering.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is used to change or restore a car in the direction of a dedicated agency, the contents of this paper is the study of light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design.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non-independent suspension and would like to match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two steering. The use of the relevant vehicle design and kinematic linkage of knowledge, first of all, the overall parameters of the vehicle design, in this basis, the steering gear, steering transmission choice, and then to the steering gear and steering transmission (mainly trapezoidal steering ) design, and finally, the use of AUTOCAD software and the steering gear steering linkage to complete the design drawings.Steering the ball of choice is the cycle of fan-type steering gear rack teeth, in the design of steering gear, including a screw - Ball - Vice-nutIIIdrive the design and rack - fan drive gear pair design, 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to similar vehicles, to determine the center distance of the ball, the design of a series of size, while the latter is based on the vehicle front axle load to determine the fan module out of gear, and then all of the resulting design parameters.Steering linkage design is a whole selection of steering trapezoid, the paper design is used in car steering linkage from a similar experience in the design of the size of the steering linkage to the primary size. Through to the actual steering wheel in the maximum deflection angle with the steering wheel in the most ideal test of the difference of deflection angle, and four institutions, as a minimum transmission angle of its examina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design of steering trapezoid in line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In this paper, digestion, absorption, and summing up, summing up the results of their predecessors, the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to carry out theoretical analysis,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the light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vides a simple design method steps.Key word: steering system,steering gear,steering trapezoidIV目录前言 (1)第一章从动桥结构方案的确定 (3)§1.1从动桥总体方案确定 (3)第二章转向系结构方案的确定 (5)§2.1转向系整体方案的分析 (5)§2.1.1转向器方案的分析 (5)§2.1.2 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6)§2.1.2动力转向系统分类 (7)§2.2转向系整体方案的分析 (8)第三章从动桥的设计计算 (10)V§3.1从动桥主要零件尺寸的确定 (10)§3.2 从动桥主要零件工作应力的计算 (11)§3.2.1 制动工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 (12)§3.2.2 在最大侧向力(侧滑)工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 (16)§3.3 转向节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17)§3.3.1 在制动工况下 (17)§3.3.2 在侧滑况下 (19)§3.4 主销与转向节衬套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20)§3.4.1 在制动工况下 (20)§3.4.2 在侧滑工况下 (22)第四章转向系统的设计计算 (24)§4.1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24)VI§4.1.1 转向器的效率 (24)§4.1.2 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26)§4.1.3 给定的主要计算参数 (27)§4.1.4 转向盘回转总圈数n (28)§4.2 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29)§4.3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计算 (30)§4.3.1 循环球式转向器主要参数 (30)§4.3.2 螺杆、钢球和螺母传动副 (31)§4.3.3 齿条、齿扇传动副设计 (32)§4.4 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强度的校核 (35)§4.4.1 钢球与滚道间的接触应力σ (35)§4.4.2 齿的弯曲应力σ (37)VII§4.5 液压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38)§4.5.1 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38)§4.5.2 转向动力缸的工作分析 (39)§4.6 转向梯形机构确定、计算及优化 (45)§4.6.1 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45)§4.6.2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 (47)第六章结论 (57)参考文献 (58)致谢 (60)VIIIIX前言自卸车是利用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将车厢倾斜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自动卸货,并依靠箱货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班级:车辆五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2年3月到6月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或者侧向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为实现这个目的,先将车厢举升然后翻转车厢进行卸货,可以将车厢举升到任意高度后停止举升,然后车厢翻转以达到自动卸货。
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是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
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车厢后移量为a。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不max得超过1.2a。
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为了实现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再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把工作分解,使用举升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关闭或打开液压缸的进出油路使举升机构稳定的停止在任意高度;使用翻转机构实现车厢翻转,车厢翻转只要实现最大翻转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和结构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就可以了。
就机构设计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机构上的点没有要求具体的运动轨迹,只要实现指定位置的机构的综合就可以了,这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四杆机构来实现。
就机构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机构分析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受力和结构的稳定即使用过程中维护的方便。
关键词:高位举升翻转自卸目录一背景资料.................................................................................................................. 二设计题目..................................................................................................................2.1 设计简介和母的.............................................................................................2.2 设计条件和设计要求..................................................................................... 三执行机构设计..........................................................................................................3.1 举升机构的设计.............................................................................................3.2 翻转机构的设计 (10)3.3 厢门开合机构的设计 (13)四CATIA建模和运动仿真 (14)4.1 模型的建立与组装.........................................................................................4.2 模型的运动仿真 (14)五设计总结..................................................................................................................5.1 机械设计的目的.............................................................................................5.2 机械设计的步骤.............................................................................................5.3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4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16)5.5 本次设计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17)5.6 设计心得体会 (17)六致谢 (17)七参考资料.................................................................................................................. 八附录.. (19)一背景资料自卸汽车(dump truck)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的汽车。
重型自卸车设计(底盘设计)(有exb图)

重型自卸车设计(底盘设计)摘要此次设计的非公路自卸车适应于多种特定用途,是土方运输和各种露天矿剥岩、沙土运输的经济、高效、低耗的运输设备。
该车具有为适应重载工况而特殊设计的悬挂系统、加强型宽体驱动桥、14.00-20型宽大工程轮胎,使该车具有超强承载能力,同时提供了超强的附着能力,保证了车辆的制动稳定性和良好的通过性,采用了大速比工程驱动桥,其输出转矩比同功率公路车大30%以上,爬坡能力强劲,重载起步顺畅。
本说明书主要是对KD3400整车总体布置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其中包括整车主要尺寸(长*宽*高),前后轴距,轮距,轴荷分配的选择和计算以及各总成(发动机,传动系)的主要参数的选择。
特别对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做了比较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和计算,对动力性分析时,分别作出了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
求出汽车的最大速度,另外也对汽车在不同的路面上行驶时,分别计算出了其最大爬坡度,并根据加速度倒数曲线求出汽车的加速时间,估算了该车的加速性能。
在计算汽车的经济性时,根据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作出了9挡时的燃油消耗曲线,同时计算得整车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通过计算结果显示,此汽车在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满足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另外本文也对汽车的稳定性和最小转弯半径做了计算和分析,并根据经验估算出了空载和满载时汽车的质心位置以及轴荷分配。
关键词:承载能力,附着能力,制动稳定性,通过性,动力性,经济性DESIGN OF HEA VE –DUTY DUMP (CHASSIS DESIGN)ABSTRACThe non –highway heavy-duty dump truck of this design can adapt many kinds of given purpose.It is an economical,efficient and low useful conveyance for hillock transport,sand transport and all kind of outdoor mineral.It has especially desingned suspension system,strengthen widen project driving axle and 14-20type big wide project tales,this cause the truck possess preeminent bearing,at the same time ,this kind of tale can cause big climbing force,assuring the truck has brake stability and good transition.It is counted high rate riving axle,its output torque is 30 point bigger than the road vehicle which are at the same power. This book mainly give an expatiation about the vehicle general layout of the heavy dumper KD3400,including the vehicle dimensions(long*wide*high),the distribution of axle load in front and back ,the choice and calculation about the main parameter of the vehicle’s main components(engine,transmission)and so on.Especially in the dynamic proper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we give an overall and meticulo us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In the dynamic property ,we made the driving force-road resistance equilibrium diagram,the dynamic factor diagram and the power balance diagram.From those diagram,we can get the maximum speed.We also calculated the maximum grade ability at different road ,according the acceleration curve:we can get the accelerating ability.According to the engine-cross sectional characteristic diagram,we made the fule consumption of 100km. In fact,the vehicle’s main parameters all come to the misson book ‘request.Morever ,we made an an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tability and minimum turning radius and estim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axle load when there is no load and full load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vehicle’s center of mass.Key words:carrying capacity, adhesive ability, braking stability, trafficability characteristic, power performance, economical efficiency.目录第一章前言 (4)第二章参考车型技术数据 (6)第三章汽车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7)§3.1 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7)§3.2 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8)§3.3 发动机主要参数 (9)§3.4 轮胎的选择 (10)§3.5 传动比的选取 (10)§3.6 最大传动比的选取 (11)§3.7 变速器各挡传动比 (12)第四章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的计算 (13)第五章稳定性计算 (15)§5.1 纵向稳定性 (15)§5.2 横向稳定性 (15)§5.3 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 (16)§5.4 在横向坡上转向时的稳定性 (16)第六章汽车动力性计算 (17)§6.1 汽车各挡速度的计算 (17)§6.2 汽车各挡驱动力的计算 (17)§6.3 汽车空气阻力的计算 (18)§6.4 滚动阻力系数的计算.....................................................................19. §6.5 汽车行驶时动力因数D的计算 (19)§6.6 各挡牵引功率Pe的计算 (20)§6.7 阻力功率的计算 (21)§6.8 汽车加速度的计算 (21)§6.9 加速度倒数的计算 (22)§6.10 汽车爬坡度的计算 (23)第七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4)第八章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第一章前言从我国重型汽车发展来看,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非常缓慢的。
自卸车倾卸机构创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自卸车机构简图Brief Diagram of the Dump Truck
图2
DOF=3n-2Pl-Ph=3x5-2x7=1
2.
(1)选小车型设计,车斗长5米左右.
(2)为使货物倾卸完全,车斗最大倾角应在45~70度,可以选择60度.
(3)单级液压缸,最大伸缩长度在0.5~0.8m.
(4)机构纵深约为0.5m.
In order to creative design, our site to the common dumper's self-discharging mechanism photos. Body analysis and the kinematic chain of generalization, several comprehensive, specialization and shape and a series of process that.Atlast, we give27 possible mechanism diagrams. In comparison, we chose a not current popular type of mechanism diagram as their innovativ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re common to dump truck, car bucket maximum Angle of inclination, the agency depth, hydraulic cylinder expansion distance,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so on, we design th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in the size of the inventor. The motion simulation, found that the smooth movement structure. Then weuseMATLABto mechanism modeling, simulation. Draw mechanism of angular velocity, angular acceleration and angular velocity change graphics. Find institutions range is not too much, in line with the simulation animation, meet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therefore, we determine our innovative design meet the requirements as their final course design scheme.
自卸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人们对安全性的关注不断提高,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要 求也将越来越高。未来制动系统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 满足更高的安全标准。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促使制动系统制造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和服务水平,同时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以保持竞争 优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尽管现有的自卸车制动系统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制动距离过长、制动响应时间慢、制动力分配不均等,这些问题增
加了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风险,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
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自卸车制动系统,旨在提高制动性能、增强安全 性和可靠性,对于减少工程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制动系统组成
自卸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器、 制动管路、制动踏板、制动液循 环系统等组成。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通过制动踏板操作,将制动液压 力传递到制动管路,再传递到制 动器,从而对车轮进行制动。
制动器选型与设计
制动器类型选择
根据自卸车使用工况和载荷,选择合适的制动器类型,如鼓式、盘式等。
制动器设计要点
确定制动器摩擦衬片的材质和摩擦系数,以及制动器的热容量和耐久性。
制动管路设计
制动管路布局
合理布置制动管路,确保管路走向顺 畅,避免弯曲和干涉。
制动管路密封性
采用可靠的密封材料和密封技术,确 保制动管路密封性好,防止制动液泄 漏。
制动液循环系统设计
制动液型号选择
根据自卸车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动液型号。
制动液循环系统设计
设计合理的制动液循环路径,确保制动液能够充分循环,提 高制动效果和散热性能。同时要考虑到制动液的过滤和净化 装置的设计。
设计范围
重型自卸车的车厢设计

重型自卸车的车厢设计
重型自卸车的车厢设计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车厢容量:车厢容量应该足够大,以满足货物的装载要求。
一般情况下,重型自卸车的车厢容量可以达到20-30立方米。
2. 车厢底部:车厢底部应采用耐磨材料,以保证长时间使用不损坏。
常见的材料有铁板、硬质减震橡胶等。
3. 卸货方式:卸货方式可选择侧边翻斗式、后底倾式等。
侧边翻斗式可以便于卸货,但相对而言需要更大的堆载空间。
后底倾式需要更加平坦的卸货场地。
4. 卸货机构:卸货机构通常由液压、机械或电动驱动等方式实现。
液压卸货机构可以快速高效地卸货,但价格较贵。
机械卸货机构则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但卸货速度慢。
综上,重型自卸车的车厢设计需要根据具体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卸货机构,以提高装载效率和卸货速度。
重型自卸车设计范文

重型自卸车设计范文引言(Introduction)重型自卸车是一种用于运输和卸载建筑材料、矿石和其他大型物料的专用车辆。
在建筑和矿业行业,重型自卸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讨论重型自卸车的设计,包括车身结构、底盘设计、悬挂系统、动力系统和卸料机构。
车身结构(Body Structure)重型自卸车的车身结构应具备高强度和刚性,以承受大量的载重和重复的冲击力。
车身主要由钢材制成,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和抗扭曲的特性。
车身应采用箱式结构,以提供最大的载重能力。
同时,车身顶部应设计成波浪形,在主卸料时可以避免材料溢出。
底盘设计(Chassis Design)底盘是重型自卸车的骨架,负责承载车身和动力系统。
底盘应采用高强度和轻量化的材料,以提高整车的载重能力和燃油效率。
底盘应具备足够的刚性和弯曲强度,以抵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扭矩和振动。
悬挂系统(Suspension System)重型自卸车的悬挂系统应能够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
悬挂系统可以采用气囊悬挂或弹簧悬挂,以提供对不平路面的缓冲和减震。
在设计悬挂系统时,应考虑到整车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以确保在卸料时不会发生侧翻或失衡的情况。
动力系统(Powertrain)重型自卸车的动力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动力和扭矩,以适应高强度工作环境。
动力系统可以采用柴油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具有较高的燃油效率和扭矩输出。
此外,动力系统应与车身和底盘紧密结合,以优化整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卸料机构(Unloading Mechanism)重型自卸车的卸料机构应具备高效率和稳定性。
常见的卸料机构有两种类型:侧翻和后倾。
侧翻式卸料机构可以将车身侧翻至一侧,倾倒物料。
后倾式卸料机构通过提升车身的后部,倾倒物料。
在选择卸料机构时,应考虑到物料的类型、重量和工作场景的需求。
结论(Conclusion)重型自卸车是建筑和矿业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其设计应注重车身结构、底盘设计、悬挂系统、动力系统和卸料机构的综合考虑。
自卸车的设计方案

内容简介
O1
汽车法规 简介
O2
部分自卸 车标准
O3
国内现有 的自卸车 专利
O4
自卸车方 案
汽车法规简介
• 1、外廓尺寸
• 总高<4000mm
总宽<2500mm
• 货车、牵引车、自卸车(设总长为X , 最大总质量G)
•
2轴
G≤3500kg
X<6000mm
•
3500<G≤8000 kg
X<7000mm
侧面防护装置应具有一定的刚度。
4.3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
• 4离.3大.1于1m汽时车,最必后须轴装中备心符与合车下辆列最要后求端的(车离辆地后面下高部度防超护过装15置0。0mm)距 • 4.3.2 空载时,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离地高度不大于550mm。 • 4大.3于.3600空m载m时。,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后平面距车辆最后端的水平距离不 • 4间侧护他.3的车装替.4距辆置代离后应件车(轴与上辆不车车。后包轮辆下括最纵部轮外向防胎端对护的的称装变横面置形向垂的量水直宽)平,度并距应不且离牢可后不固大下大、于部于对车防称10辆护的0后m任安轴m一装两。端在侧的车车车最架辆轮外的后最端纵下外与量部点这或防之一其 • 4安.3装.5在车车架辆的后纵下量部或防其护他装替置代应件与上车。辆纵向对称面垂直,应牢固、对称的 • 4横高.3梁度.6的不横小车向于辆端1后0部0下m成部m圆防。角护状装时置,端端部头不圆得角弯半向径汽不车小后于方2,.5尖m锐m部,分横不梁得的朝截后面。 •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0.55
N2
N3
3500<M≤12000
M< 3500
M≥35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车辆的最大允许轴荷限值
• 5. 1 单轴 汽车及挂车单轴的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最大限值。
车辆类型
最大允许轴荷最大限值
挂车及二轴货 车
每侧单轮胎 每侧双轮胎
6000 a 10000 b
客车、半挂牵 引车及
三轴以上(含三 轴)货车
每侧单轮胎
每侧双轮 胎
非驱动轴 驱动轴
7000 a 10000 b 11500
自卸车设计
内容简介
• 汽车法规简介 • 部分自卸车标准 • 国内现有的பைடு நூலகம்卸车专利 • 自卸车方案
汽车法规简介
• 1、外廓尺寸
• 总高<4000mm
总宽<2500mm
• 货车、牵引车、自卸车(设总长为X , 最大总质量G)
•
2轴
G≤3500kg
X<6000mm
•
3500<G≤8000 kg
X<7000mm
a 安装名义断面宽度超过400(公制系列)或13.00(英制系列)轮胎的车轴, 其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规定的各轮胎负荷之和,且最大限值为 10000kg;
b装备空气悬架时最大允许轴荷的最大限值为11500 kg。
• 5.2 并装轴 汽车及挂车并装轴的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最大限值。
车辆类型
•
8000<G≤12000 kg
X<8000mm
•
G>12000 kg
X<9000mm
•
3轴
G≤20000kg
X<11000mm
•
G>20000 kg
X<12000mm
•
4轴
X<12000mm
•
• 半挂车
•
1轴
•
2轴
•
3轴
X<8600mm X<10000mm X<13000mm
2、质量利用系数
• 质量利用系数=最大载质量/ 整备质量
• 栏板式载货类汽车、自卸车和栏板式农用运输车的载质量 利用系数必须符合下列限值:
GB/T1589车辆 类型
N1
N2
总质量M(千克)
M≤3500
3500<M≤12000
整备质量m(千 克)
质 栏板式载货
量 类汽车、自
利 卸车和栏板
用
式农用运输 车
系
自卸汽车、
数 仓栅式汽车
M< M≥1100 1100
侧面防护装置应具有一定的刚度。
4.3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
• 4.3.1 汽车最后轴中心与车辆最后端(离地面高度超过1500mm)距离大于 1m时,必须装备符合下列要求的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
• 4.3.2 空载时,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离地高度不大于550mm。 • 4.3.3 空载时,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后平面距车辆最后端的水平距离不大于
600mm。 • 4.3.4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宽度不可大于车辆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点之间的
距离(不包括轮胎的变形量)并且后下部防护任一端的最外端与这一侧车辆 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横向水平距离不大于100mm。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应与车 辆纵向对称面垂直,应牢固、对称的安装在车架的纵量或其他替代件上。 • 4.3.5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应与车辆纵向对称面垂直,应牢固、对称的安装 在车架的纵量或其他替代件上。 • 4.3.6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端部不得弯向汽车后方,尖锐部分不得朝后。横梁 的横向端部成圆角状时,端头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横梁的截面高度不小 于100mm。 •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并装双轴的轴距≥1300mm,且<1800mm
18000
并装双轴的轴距≥1800mm
20000
并装三轴 相邻两轴之间距离≤1300mm
21000
相邻两轴之间距离>1300mm,且≤1400mm 24000
a\驱动轴为每轴每侧双轮胎且装备空气悬架时,最大允许轴荷的最大限值为19000kg。
自卸车部分标准
轮下的装置。 后下部防护装置 :能有效地防止轿车,摩托车等车辆从车后下方嵌
入的装置。
4.2车辆侧面防护装置
• 4.2.1
•
空载状态下,侧面防护装置下边缘任何一点离地高度不大于550mm,上
边缘离地高度不小于800mm,上边缘与箱底下侧边间距不大于350mm。
• 4.2.2
•
a. 对于平头车 侧面防护装置前缘与前面最近的车轮轮胎最后部分的水
900(Kg
设 计 载 质 量 (Kg)
/ m3) 货箱内空长(m) 货箱内空宽(m)
0.1(m)
注:挂车及二轴货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600mm,二轴自卸车、三轴 及三轴以上货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800mm,三轴及三轴以上自卸车 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1500mm。
4、防护栏
4.1防护栏的作用 侧面防护装置:能防止行人,骑摩托车和自行车者从车辆侧面卷入
• 1、 车箱应举升、下降平稳,不允许有窜动、冲撞和卡滞现象。 • 2、车箱最大举升角为理论设计值±2度。 • 3、超载10%的工况下,车箱分别举升10和20°,停留5min,车箱自降量不
得超过2.5°。 • 4、车箱应符合下列要求: • ——车厢表面平整,外表面不容许有明显的凹凸不平。 • ——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 ——车厢长度容许±8mm,两边梁的直线性和平行性必须控制在3mm以内。 • ——两对角线的尺寸差不得大于10mm。 • ——车厢底座与车厢底架之间应贴合,因变形而造成的不能贴合距离不得大
平间距不大于300mm。
•
b. 对于长头车
•
侧面防护装置前缘与驾驶室后壁间距不大于200mm。
侧面防护装置后缘与最近一个车轮最近距离不大于300mm。
侧面防护装置外缘不能超出整车最大宽度
侧面防护装置外平面以及两端面不得有锐角,尖角处应加工出半 径不小于2.5mm的圆角。
固定安装在汽车侧面的各种设施,例如蓄电池架、储气筒、油箱、 备胎以及随车工具箱等在符合以上几条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侧面 防护装置的一部分。
最大允许轴荷最大限值
汽车 并装双轴 并装双轴的轴距 <1000mm
11500
并装双轴的轴距≥1000mm,且<1300mm
16000
并装双轴的轴距≥1300mm,且<1800mm
18000 a
挂车 并装双轴 并装双轴的轴距 <1000mm
11000
并装双轴的轴距≥1000mm,且<1300mm
16000
≥0.65 (不含长头 轻型客货 两用车)
≥0.55
M<3500 ≥0.75
≥0.65
M≥3500 ≥0.85
≥0.75
12000< M≤16000
≥1.0
N3
16000< M≤20000
20000< M≤24000
≥1.1
≥1.2
M> 24000
≥1.3
3、栏板高度
货 箱 栏 板 高 度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