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上第二单元《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是部编版教材的第二篇略读课文。

诗歌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大树的唰唰声、蟋蟀的㘗㘗声、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

诗歌语言精练,表达富有韵味,展现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

诗歌共6小节,第1-5小节分述,最后一小节总结全诗。

诗歌用词优美,想象丰富。

拟声词“唰唰”“㘗㘗”将秋天的声音具象化;“大树抖抖手臂”“大雁追上白云”“秋风掠过田野”都展现了秋天特有的画面。

诗歌借声音绘秋景,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突显了秋天的神韵和活力。

【教学目标】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歌韵”“叮咛”等词语的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教学难点】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歌韵”“叮咛”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找学生录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树叶沙沙声、蟋蟀的叫声、鸟鸣声)听出来了吗?这有沙沙的树叶声,有清脆的树叶声,有悦耳的鸟鸣声,这都是秋的声音。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听听,秋的声音。

(出示课题)二、学法回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单元导语和课前学习提示都是我们学习好帮手。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课前学习要求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交流你听到秋天的哪些声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秋天的哪些声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读秋诗、赏秋乐吧!三、读秋诗,识生字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请按下暂停键,试着自己读读这篇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文中的拼音拼读一下。

读完后,不要忘记按开始键,回到我们的课堂。

2.识记生字,我有方法这首诗藏了不少生字朋友,你都认识吗?请你按下暂停键,30秒时间自由读读吧!唰唰㘗㘗歌韵叮咛歌吟抖抖蟋蟀振动掠过辽阔现在请跟老师读一遍。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教学设计
4.引导学生进行课文仿写,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写作水平。
5.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克服。
d.阅读理解: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进行展示,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课文主要讲述了石榴的特点、寓意以及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并进行拓展延伸。
5.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5.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6.仿写练习:教师布置相关仿写任务,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7.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团结协作,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8.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并进行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5.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课文仿写,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四篇课文以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和场景为描写对象,表现五彩缤纷的世界,选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表达方式契合儿童认知发展。

本习作单元学习不同于常规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单元习作学习任务。

具体来看,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主要让学生学会怎样观察,怎样提炼观察所得。

从单元内容来看,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设计思路学习目标:学生将知道(K):1.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观察时既要注意周围熟悉的事物,也要留心不熟悉的事物,还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3.细致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不仅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

学生将理解(U):留心观察,可以丰富关于周围事物的写作素材,助力写清楚事物的特点。

学生将能够(D):1.运用阅读中习得的观察方法,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

2.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写清楚,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学流程:子任务一:选择观察对象1.阅读单元导读页,了解单元学习任务(1)出示本单元与前四单元导图页,进行对比观察,发现“钢笔”图标,明白本单元是写作单元。

(2)朗读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说出自己的理解;初步感悟观察的重要性: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东西,获得美的感受。

(3)知道单元学习目标: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石榴(新教材)部编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石榴(新教材)部编版新课标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2、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乐不可支 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 风光旖旎 平沙无垠 碧波万顷
石榴
马玲
写一种植物——石榴
写作方法:从远、近多个角度观察植物的 茎(或干)、叶、花(或果实)有什么特点, 先说说,再写下来。
春 天 , 石 榴 花 开 得 真 热 闹Fra bibliotek远看石榴园
剥开果实,你观察到什么?
8.“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
通过典型例句回顾病句类型
37、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让我们来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 拾给:叶拾 和取花;拾让物我捡们拾来拾做荒土的拾事金业不吧昧,把千万棵花孕育得根深叶茂 小一白、菊 交的流胆平怯台是因为经历了风吹雨打。天晴了,小白菊也就慢慢地抬起了头, 【媒宋体】 运陆用游及其设计意图:用多媒体展示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例子,并且展示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定义,对陈述句和反问句有一个初步的了 答解案。示例: 二五、、课文段落背学诵情分析 (1、5)回联忆想类想型象的创造性。仿写的句子除了要做到前面的四点外,还应做到有新意,有个性而不是人云亦云。 (山楚如三一人?) 程 有 ”其拓,鬻人展水矛弗一与能程盾应,者也身,。向誉夫榆之不关曰可那:陷畔“之吾行盾盾,与之夜无坚深不,千陷物帐之莫灯矛能。,陷不也可。同”又世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锐老抓利天紧: 不 时(负间刃苦为锋心我等人缝),补尖他棉而的被快儿,。子因造考我句取那:了长在。期敌送卧人我病面去的前入母他学亲勇的未敢时能地候给亮,我出依备了旧齐锐是行利那装的只。匕小我首船从。,舱依里旧往是外姑看爹,和父父亲亲那轮弯换 腰摇低船头,缝不补过的父背亲影不挡摇住橹了的我时的候视,线便, 。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 “姑蒙爹汉小情船深上何盖忍的别只,是天破涯旧碧的草篷话,斜远阳比”理不解上:绍蒙兴古的族乌和篷汉船族精人致民,之但间姑的爹情的谊小很小深渔,船怎仍么然舍是得那马么上亲就切分,别那!么大难家忘站…在…夕我阳什下么无时边候无能际够的用大自 草己原手上 中,的相笔互,倾把诉那着只惜载别着之父情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设计)

(三)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1.读一读,找规律。

(1)提出问题: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2)出示范例,交流指导。

①课件出示:②读一读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

③说说你对这些兴趣小组名字的理解。

如“黑白棋社”肯定是下围棋小组,围棋有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

④小组交流:小朋友,观察这里出现的兴趣小组标牌,说说有什么特点?(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①这里出现的都是一些兴趣小组的标志,上面的名字能体现出活动的特点,一些名字中还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如“侠、巧手、鲲鹏、弈秋”等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板书 设计兴趣小组的名字:包括兴趣小组内容 体现兴趣小组的个性)②同时标识牌上还有能体现其特色的图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这种活动的特点。

2. 练一练,学运用:你喜欢什么兴趣小组,你也试试取个名字。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阅读兴趣小组:书香伴我行、琴子共读苑、书香心语 ②书法兴趣小组:书法乐园、书法天地、墨海弄潮、墨香堂 ③钢琴兴趣小组,朗朗钢琴社、天籁音乐团 ……3. 我拓展,我积累: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兴趣班的名字吗?(我还知道一些兴趣小组响亮的名字:创意气球、艺术天堂、特色功夫扇、捕捉瞬间、七彩画廊。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 (( ( (板书设计:交流平台:有新鲜感的语句第一、三个字的意思相近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词语第二、四个字的意思相近一边读一边想象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读好句子关注句子中的一些词语包括兴趣小组内容设计兴趣小组的名字体现兴趣小组的个性日积月累:所见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在“交流平台”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内句子作为例子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想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了运用动作理解词语的方法;掌握了分类积累成语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兴趣小组取名字,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参与学校活动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学设计

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课文简析:《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以状物抒情的方式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作者在形象地描绘了石榴树、石榴花、石榴果以后,直抒胸臆,说“我本来就喜欢夏天”。

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

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石榴的花又因它的形态色彩美和精神美,因它那“奇迹”般的充满“妙幻”的发展变化美,成为石榴树“最可爱”的部位,要是没有它,夏天将显得黠然无光、索然无味,所以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学习目标:1.能说出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的文章主旨。

2.学习作者状物的形神兼备。

3.品位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课前学习:1.积累文中的字词,划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地方。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 猜谜导入:黄瓷瓶,口儿小,打破瓷瓶口,挖出红珠宝。

小小坛子,装满饺子,吃掉饺子,吐出珠子。

出示石榴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石榴花的外型及自己的感受。

导入新课。

思考、观察、交流2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词,并尝试以“动词+石榴”的形式理清文章的结构自由朗读,思考3 问题设计: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描写石榴的?思考,作批注4 组织评价交流、评价二、比较阅读,赏析课文语言,探究课文主旨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 问题创设:(1)出示对石榴的介绍,引导学生与课文语言进行对比。

教师可提供示范。

(2)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比较阅读,品味语言,作批注。

石榴,一名“安石榴”。

石榴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

《石榴又红了》教案设计

《石榴又红了》教案设计

《石榴又红了》教学设计孙丽丽《石榴又红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怀念。

2. 了解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游戏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看词语说联想”。

(教师依次出示:月亮、糖果、菊花、斗笠、石榴。

)2. 有个名叫郑尔康的作家看到石榴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父亲。

今天,我们就随着他一起走进石榴又红了的世界。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 请大家把书翻到73页,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石榴讲了哪几件事?可用几个字或一个词概括出来写在书旁。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2. 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3. 同学们过过石榴节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院子里的小朋友们是怎样和我的父亲一起欢度石榴节的。

(课件出示过石榴节的句子)4. 过石榴节的哪个环节你最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指名读。

5. 全班站起来表演读。

6. 看着同学们,老师的心中充满了快乐。

这样快乐的石榴节我们都很盼望和喜欢,从文中的哪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读一读这句话。

7.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8. 请大家自学“父亲和小姑娘打赌”的这一部分,讨论一下:从这一部分,我们还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找出句子来,自己读一读。

9.课件出示:父亲和小姑娘打赌的片段。

(师生表演读学生自读齐读)10.父亲赢了以后为什么还要给这个小姑娘糖果11.这分明就是一位天真、可爱的老顽童啊!如烟的往事如今浮现在我的眼前依旧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诗一般的情韵。

郑振铎先生不仅是一位可亲的老公公,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搜集的资料,更进一步地去了解他。

(课件出示:郑振铎的简介)12.看完了资料,同学们对这位郑爷爷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吗?13. 又一年的石榴节即将来到,不巧的是父亲正要率团出国。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4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4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内容:7听听,秋的声音学生情况: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教学时动静搭配,有张有弛,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秋天的古诗,能够体会到秋天的美好,学生接触现代诗歌,能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但需要更好的理解诗歌,更好的朗诵诗歌,从而达到热爱诗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方式: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教学手段: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法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会认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自己听到的秋天的声音。

3.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诗歌中浓浓的秋情。

问题框架(可选项)边听边想,课文中具体写了哪些秋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呢,说出你的理由?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古诗导入新课初读听秋声细听品秋声感悟秋之韵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古诗导入新课天气一天天的变冷了,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逝去的秋天。

秋天从远方匆匆的来,又向远方匆匆的离去了。

教师引读:1、秋天是漫步在山岗上,看,层林尽染。

生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2、秋天是行走在果园里,看,果实累累。

生读: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3、秋天是荡舟在江面中,看,叶落相思。

生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夜书所见》古人眼中看到秋天的美景和秋色的感受是与众不同的。

二、初读听秋声1、有一位现代诗人,她叫毕囯瑛,她把秋天听到的许多美好的声音也写成了一首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听听,秋的声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来说说,秋的声音都有哪些?3、大家看,课题的右上角有个小星号,说明它是一篇略读课文。

4、先拼读下列字音,然后自读诗歌。

5、喜欢这首诗歌吗?老师也很喜欢,老师来朗读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教学难点
了解石榴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学媒体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 师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预 设
学生活动预设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小朋友们,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个新的王国去作客,愿意去吗?(教师指大屏幕)看什么王国?(电脑出示课题)石榴王国的小主人来欢迎大家了,大家高兴吗?到了石榴王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吗?通过阅读课文去解决它们,是啊!同学门在课文中能得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照样子写词语。
酸溜溜( )( )( )
郁郁葱葱 ( )( )( )
3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
(4)指导朗读:这样惹人喜爱的石榴,我们心里怎么能不高兴你呢?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话。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长得这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
(2)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1 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天 夏天 秋天
2 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自然段写家乡的石榴驰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骄傲;
第二自然段写春天石榴树抽枝长叶;
第三自然段写夏天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情况;
第四自然段写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及味道。
读课文
说一说
交 流
3、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1》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教师:年月日
课 题
16 石榴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2、能力目标: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3)通过刚才的读文有什么疑问?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一些什么?
梳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石榴生长过程及特点是什么。
自由说
自由回答
学生质疑
齐读课题
自由读
指名读,开火车
提出问题
2、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学生读课文,围绕提出的问题走进文本,结合相关内容和课外积累寻找答案。(四人小组合作)
过渡:老师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而且迫不及待的想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谁起来说一说。
4 小结:
《石榴》作为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弘扬了民族美好的情操表现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这些都是通过笔下石榴的形神特点表现出来的,作者善于抓住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凸现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一定要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恰当的联想或想像。
5 审视文本。质疑再探
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根据讨论板书:
颜色: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 甜津津
体会“晶莹” 的意思
(3)齐读这一自然段。
齐读,思考
交流汇报
指名读,思考
汇报
体 会
听,思考
指名读
思考,勾画
体会交流
讨 论
朗 读
轻声自由读
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
4、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 摘录你所欣赏的词句。
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 练 习
仿 写
再次质疑
板书设花
样子
数量
秋天 结果 颜色
味道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16《石榴》。
3初读课文,感知提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抽;仿;佛;甚;至;肚;扒;讯;甜;
驰名中外;红白相间。
提问:这些生字中有哪些容易写错的地方,我们这样记住它们?
2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 夏 秋)季节石榴(叶子 花 果实)的生长变化情况。
(2)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用“——”画出能表现果实特点的词语。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两方面的词语来体会:
颜色:青绿 青中带黄 黄中带红 一串儿红 一串儿黄
样子:有的 有的 急切的扒 报告着 (板书:有的……有的……)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两个季节?石榴有什么特点?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和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讲的是什么?这样打比喻合理
吗?
(2)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第二课时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到枣庄池名中外得石榴园去逛了逛,认识了许多 的新朋友,也有了点收获。不过我知道上一次好多同学都意犹未尽,那我们今天就再次走进枣庄的石榴园,让大家看够过瘾,赏个尽兴,好吗?那让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教师解释“枣庄”(地名:在山东省南部,邻接江苏省)。
(3)“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吗?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
(4)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园驰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骄傲。这也是作者爱自己家乡的原因。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