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语言鉴赏教案

诗歌语言鉴赏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教学总结、教学计划、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说课稿、好词好句、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teaching summarie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experiences, teaching reflections, lecture n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lesson plans,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歌语言鉴赏教案诗歌语言鉴赏教案(精选10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
2. 诗歌的鉴赏方法:朗读、感悟、分析、对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深入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首诗歌,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鉴赏。
4. 互动交流:各组汇报鉴赏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强调重点。
五、课后作业2. 搜集有关诗歌的资料,了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著名诗人。
3.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交流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互动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独立思考能力、鉴赏水平等。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诗歌特点和鉴赏方法。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间的思想交流。
八、教学资源1. 诗歌素材:收集各类诗歌作品,包括古代诗词、现代诗歌等,丰富教学内容。
2. 鉴赏指南:整理诗歌鉴赏的相关资料,如诗歌理论著作、鉴赏文章等,供学生参考。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诗歌鉴赏》教案《诗歌鉴赏》教案(精选9篇)《诗歌鉴赏》教案篇1(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8 次)时间:2004/11/24、02:36pm 来源:Xiaoyanzi时间:23日下午学生:高三某班教材内容:海子的《日记》,杜甫的《孤雁》,苏轼的《卜算子》课前准备:投影仪投放,苏东坡的画像,字迹。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的分类、诗的形式、诗的语言等。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诗的起源、发展历程、分类等。
2. 诗歌的形式: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
3. 诗歌的语言:韵律、节奏、押韵、修辞等。
4. 诗歌的鉴赏方法:抓住诗的主题、分析诗的艺术特色、理解诗的意境等。
5. 鉴赏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解析经典诗歌。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鉴赏的方法。
3.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创作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诗歌鉴赏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教学资源:收集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用于教学鉴赏。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品性评价:欣赏学生的诗歌创作,评价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
3. 总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知识的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2. 诗歌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3. 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4. 经典诗歌的分析和欣赏。
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意境的理解。
2. 诗歌语言的细腻感受和情感把握。
3. 诗歌创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诗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2周:诗歌的形式与结构第3周:诗歌的语言与修辞第4周:诗歌的鉴赏方法与实践第5周:经典诗歌鉴赏(上)八、教学活动设计1. 第1周:通过引入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初步认识诗歌的分类。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诗歌的分类和形式;(3)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2)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诗歌的定义;(2)诗歌的特点:抒情性、形象性、音乐性。
2. 诗歌的分类和形式(1)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2)现代诗歌:新诗、散文诗、儿童诗。
3. 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1)感知诗歌:抓住意象,感受意境;(2)理解诗歌:解读意象,领会情感;(3)鉴赏诗歌:分析形式,品味语言;(4)评价诗歌:把握主题,论证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诗歌的分类和形式;(3)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1)诗歌的深层意象和情感;(2)诗歌的形式分析和语言品味;(3)诗歌的创新解读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
2. 教学新课:(1)讲解诗歌的分类和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多样性;(2)教授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鉴赏的能力。
3. 课堂实践:(1)选取一首诗歌,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2)分组讨论,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2)强调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选取一首诗歌进行鉴赏,体会诗歌的魅力;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小诗,锻炼自己的诗歌表达能力。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节奏、韵律、形象、情感等。
2. 诗歌的鉴赏方法:了解作者背景、分析诗歌结构、品味意象、感受情感等。
三、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2. 如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准备:1. 诗歌素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为教学案例。
2. 教学工具:课件、黑板、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诗歌朗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选取的诗歌,让学生实践运用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总结提升: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鉴赏。
2. 写一篇关于诗歌鉴赏的感悟文章。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的态度和表现。
九、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
2. 邀请诗人或文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3. 组织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优点和改进之处。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诗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讨论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歌的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步骤:1. 导学: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1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 能够运用古诗词的鉴赏技巧进行欣赏和赏析;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读懂一些经典的古诗词;4. 能够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梳理通过对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初步了解,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古诗词有什么独特魅力?2)你觉得古诗词的词汇和语言方式有何不同?3)你曾经读过哪些古诗词?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首?2. 理论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鉴赏的意义和重要性,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古诗词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3)古诗词鉴赏是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
3. 实践操作针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包括结构鉴赏、语言鉴赏、文化鉴赏等;2)使用个案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所学鉴赏技巧进行诗词赏析。
4.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并进行以下评价:1)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2)对学生诗词鉴赏的兴趣和能力的评价,包括对于古诗词文化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3. 个案分析法:通过个案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古诗词中的文化内含,锻炼学生分析和批判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前期准备通过课前探究调研,搜集一些古诗词的鉴赏案例,并选择一些经典名篇,准备一些教学名句和解析,为后期课堂使用做准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变革。
2. 理解一些著名古诗词的意义和背景。
3. 发掘古代诗歌的文化意蕴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
2. 分析古代诗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 了解古代诗人的风格和特点,提高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如何从文化和思想层面解读古代诗歌。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浏览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诗歌或朗读几句古代诗歌进行导入,使学生对古代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习2.1 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变革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古代诗歌与汉赋、唐诗的区别,包括内容、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等方面的不同。
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代的古代诗歌的变革。
2.2分析著名古诗词的意义和文化背景以唐诗、宋词为例,通过对著名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特点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古代诗歌的文化内涵。
例如:拟古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思想等方面的联系,以及闲适的田园生活、对故巷儿女的爱情之类系列。
2.3诗人的风格和特点阅读古代诗歌不仅要关注内容,还要关注作者的风格和特点。
通过分析不同诗人的创作特点和写作风格,让学生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 总结3.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收获。
3.2 解答学生对诗歌的疑惑和问题。
3.3 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理解和创造力的发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方法1. 旁征博引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引用现代文化元素和历史事件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
2. 对比分析法。
通过与现代文学作品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 案例教学法。
基于唐宋诗词中的部分经典篇目向学生阐释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古代诗歌的特点,让学生学会从具体案例中欣赏古代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勉县第八中学刘懿仁《中考说明》考点概要:(1)初步欣赏诗词的形象特点、体味意境。
(2)初步鉴赏诗词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技巧。
(3)初步分析概括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一、诗词的形象:(一)1、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二)、常用诗歌意象解说: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思乡,怀人)(望月思乡);明月----团圆或思乡;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笛声----思乡怀远;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夕阳、落日、斜阳、秋天、流水---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失落、消沉、思念或珍惜美好人生)(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红豆----相思;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年华易逝、时光的流逝);霜----人生易老,环境的险恶,人生的坎坷;云、秋蓬----游子漂泊不定;杨柳----送别、伤感(折柳伤别、离别);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杨花----随风飘散,使人想到飘零(离散、漂泊之意);落叶----失意;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梅----坚强、不屈不挠、傲雪;兰、荷----高洁(坚贞之志);飞鸟----象征自由;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芳草——离恨;亭----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梧桐细雨----凄凉悲伤,萧瑟冷寂(凄楚悲凉);菊----隐逸、高洁、脱俗(傲视);鸦、猿----凄苦、哀伤的象征;雁----游子的思乡(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孤雁----孤独、思念;鸿鹄、雄鹰、骏马、大鹏----理想追求(志向远大);秋蝉——高洁,悲凉;子规(杜鹃) ----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乡愁乡思);乌鸦——衰败荒凉之兆;酒----欢悦得意或失意愁苦;芭蕉——孤独与忧愁;青鸟----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南浦,长亭——送别之所松柏----坚挺、傲岸、坚强(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桃花----美人之喻比翼鸟、连理枝、鸳鸯——表达情爱;牡丹----富贵、美好;禾黍----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西楼----送别、离愁;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另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二、初步鉴赏诗词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2)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3)描写的角度常见的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2、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反复、双关、化用、设问、反问、拟人、借代、比拟、用典、互文。
3、行文结构:分析篇章结构的常见的术语――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起承转合、衔接、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曲笔入题等等。
4、表现手法:有关表达技巧的关键词――联想想象、衬托、渲染、反衬、抑扬、象征、对比、讽喻、仿拟、隐喻、借代、摹状、通感、赋比兴、托物言志、托物寄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直抒胸臆、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明贬实褒、曲笔逆笔、点面结合、跌宕、小中见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委婉含蓄、妙用典故、烘托映衬、正面侧面描写、铺陈渲染、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5、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常见语言特点:分析诗歌语言常用语有:生动、形象、自然、凝练、简洁、准确、质朴、含蓄、新奇、绚丽、优美、清新、精辟、音韵和谐、讲究炼字、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1、清新: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质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特点: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返璞归真,平易近人)3、绚丽: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4、明快: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特点:直接、明朗、爽快、泼辣)5、含蓄(蕴藉):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特点:言在此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6、简洁:贾岛的“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特点: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贾岛的诗,苏轼的词。
(三)作品的风格:1、雄伟: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豪放: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3、沉郁: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婉约: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悲慨: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旷达: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四)作家的个人风格:复习时要善于总结唐宋两代代表作家的个人风格。
如三曹的苍凉雄健,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恬淡生动,高适、岑参的雄浑奇拔,李商隐的清丽俊逸,苏轼的豪放洒脱,辛弃疾的气势雄壮,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柳永的缠绵悱恻,李清照的婉约清丽等。
三、分析概括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一)从诗词的语言角度分为:(答题语言见三(四))1、忧国伤时: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牧《过华清宫》,杜甫《登楼》等。
2、建功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老马行》,辛弃疾《水龙吟》等。
3、思乡怀人: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孟浩然《宿建德江》,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4、长亭送别: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维《渭城曲》,柳永《雨霖铃》等。
5、别恨离愁:李清照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李清照《醉花阴》6、生活杂感: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甫《春夜喜雨》等(二)从思想内容可分为:1、山水诗、田园诗(写景抒情诗)。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瞑》2、咏物诗(咏物言志诗):如于谦的《石灰吟》3、即事感怀诗:如怀亲、思乡、念友类诗歌。
4、咏史诗(怀古咏史诗):刘禹锡、杜牧等人的咏史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
5、边塞诗(边塞征战诗)。
如:岑参的《白雪歌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
回答诗歌的思想内容常用术语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三)抓关键词语体味诗的情感 :菊花—高雅莲花—高洁杨柳—惜别月光—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浮云—飘零落日—惆怅秋雨—忧愁鸿雁—思念流水—叹惋大漠—苍凉美酒—壮行红豆—相思竹林—闲趣落花—感伤枯藤—萧瑟古琴—知音(四)归纳反映诗人感情或心情的常用语。
1、反映诗人感情或心情的常用术语有:①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②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③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④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⑤别恨离愁:物是人非的感慨。
⑥生活杂感:怀才不遇的悲叹、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今非昔比繁华不再之叹、借古讽今的情怀、惜时伤春和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闲适恬淡之情、惜春悲秋等等。
2、另外,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常见题型及其答题方法:(写景抒情的诗篇较多)(一)炼字型题答题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总之,品评语言,练字炼句,从生动性、形象性、准确性三方面考虑用词、修辞等的精妙之处。
例如:(1)王维《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诗中的“闲”字。
(2)(宋)孙觌《吴门道中二首(其一)》“一蓑烟雨湿黄昏”诗中“湿”字。
(3)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中“喧”“动”字。
(4)韩愈《春雪》中“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诗中的“惊”字。
(5)重点关照动词。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生动而蕴意无穷。
(6)关注修饰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意境之孤苦,可由此揣摩作者的心境。
(二)修辞型题答题方法: 对修辞的赏析,应把诗句的含义和使用修辞后的效果结合起来具体回答。
五、阅读方法点拨:1、注意六看:(1)看诗题:或概括全篇内容;或交代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或诗题直抒胸臆。
(2)看作者、看诗句、看小序、看题干、看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2、弄清楚“三问”:(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3、理解古诗词的意思的方法:(1)首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