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春天的雅称:三春阳春 青阳 青春
古代形容春天的雅称

古代形容春天的雅称
以下是古代形容春天的雅称:
1.春阳:指春天温暖的阳光,寓意着万物复苏的力量。
2.春熙:指春天明媚的阳光,寓意着生机勃勃、万物更新。
3.芳春:指春天草木茂盛、花香四溢的景象,寓意着美好和希望。
4.春晖:指春天明亮的阳光,寓意着温暖和生机。
5.春韵:指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韵律,寓意着美好和和谐。
6.春色:指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寓意着美好和繁荣。
7.春萌:指春天草木萌发、生机勃勃的景象,寓意着新生和希望。
8.春晓:指春天的清晨,寓意着清新和明亮。
9.春熙:指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景象,寓意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10.春彩:指春天五彩斑斓的景象,寓意着丰富和多彩。
古代形容春天的雅称非常丰富,这些称呼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
古代「春天」雅称知多少?

古代「春天」雅称知多少?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句来形容春、赞美春。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她象征着生命和欢乐。
在古代,春天有各种各样的雅称,这些雅称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传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感受和看法,记载了春天的文化意义。
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所以,有的诗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如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春季3个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
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春天,草林极青,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春为“青春”。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阳春天空气清爽新鲜,阳光温和明媚,所以春又有“青阳”之美称。
陈子昂《感遇》云:“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艳阳春天风光明媚,故又称“艳阳”。
鲍照《学刘公干体》云:“艳阳桃李节,皎洁下成妍。
”芳春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陆游《长安有狭邪行》云:“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阳春指温暖的春天,《管子·地数》有“阳春家事方作”的记载。
诗人李白曾有“阳春召我以烟景”的妙句,这些都是对春天的美好歌颂。
苍灵苍灵即青帝,古代汉族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
《文选·颜延之》:“春官联事,苍灵奉涂。
” 清代曹寅《题廊前玉兰二断句》诗之一:“剖玉吹兰自脱胎,司春辛苦护花台。
”阳节即是阳春时节,唐朝张九龄《巡属县道中作》有诗:“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东陆古人认为太阳沿黄道东行,一日一度。
一周天365度,按春、夏、秋、冬分为四等分,依次为东陆、西陆、南陆、北陆。
日行东陆,即经东方七宿(苍龙)所在区域,为之春。
《太平御览》:“日,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
”东节古人以北斗星斗柄指东为春,以五方配五季,春位在东,故称“东节”。
晋张协《杂诗》:“太昊启东节,春郊礼春祗。
古诗词中春天的雅称

古诗词中春天的雅称01发生春天在古代的雅称中,有一种叫做“发生”的雅称。
因为春天是万物萌发的时候,草木开始生长,所以被称为“发生”。
这个雅称表达了春天开始萌发的意义。
02九春九春是古代古代人们根据十天划为一春的做法,将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十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
03青阳春天在古代有多个雅称,如“青阳”、“青帝”、“苍天”等。
其中,“青阳”指的是春天阳光温和明媚,也指春天阳光明媚。
而“青阳”则表示春天阳光明媚。
04芳春春天在古代的雅称是“芳春”,它代表春天天气渐渐变暖,万物滋长,草木萌发,万物新生。
05艳阳艳阳,是春天阳光灿烂的雅称,代表着大好的天气和美好的前景。
在古代,艳阳高照被认为是人们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象征。
06天端因为“春为四时之始”,春天被前人称作“天端”,意义是一年天时的初步。
07东陆古人认为太阳沿黄道东行,一日一度,一周天365度,按春、夏、秋、冬分为四等分,依次为东陆、西陆、南陆、北陆。
所以春天在古代的雅称中是东陆。
08兰时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兰花盛开,所以被称为兰时。
这个雅称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09花月花月是指农历二月,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也代表春季。
这个雅称通过描绘花和月的形象,表达了春天美好而短暂的意境。
10青帝春天在古代有多个雅称,如青阳、青帝、苍天等。
11莺时春天在古代的雅称中,因春季为莺啼时节,所以有莺时之称。
在春天,鸟儿欢快地鸣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2泰春春天在古代的雅称中,还有泰春、阳春等。
泰春意味着安宁和安泰,是春季的代名词。
在古代,人们根据节气和农事等来称呼春天,如《管子·山国轨》中说“泰春,民之功繇。
13春阳春阳是因为春天的阳光温和明媚,让人陶醉其中,所以被称为春天。
阳光照在身上会感到懒洋洋,但也会让人感到温暖。
春阳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带来希望和新的开始。
14仲春仲春是春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二月。
浅谈古代春天的各种雅称

浅谈古代春天的各种雅称古代将夏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称为春。
一年四季在于春。
在古代春天还有各种各样的雅称,这些雅称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传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感受、憧憬和希望,记载了春天的文化意义。
下面为大家带来浅谈古代春天的各种雅称,快来看看吧。
三春:古时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简称“三春”。
诗人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九春: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十天一春,故称“九春”。
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机盎然,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为“青春”。
杜甫赞道:“白时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青阳:春天阳光温和明媚,因此春又有“青阳”之美称。
陈子昂有“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的诗句。
艳阳:春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故又称“艳阳”。
杜甫有诗云:“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
”芳春: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陈子昂有“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的佳句。
阳春:我国江南一带,人们将春天冠以“阳春”和“阳春三月”的美称。
李白有“阳春召我以烟景”的妙句。
天端:因为“春为四时之始”,春天被前人称作“天端”,意义是一年天时的初步。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徐彦疏:“天瑞,即春也。
”青帝:青帝为东方之神,又称春神,故借指春。
《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
”苍天:苍,青色。
春天万物转青,故称。
《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发生:春天草木萌发、滋长,故有此称。
唐钱起《春郊》诗:“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二月称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三月称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
此外,春天还有“苍灵”、“淑节”、“昭节”、“韵节”、“阳节”等诸多雅称。
古典诗词中春天的别称

古典诗词中春天的别称
1、三春
在古代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二月称为仲春,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如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白居易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2、九春
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春天就是“九春”,如阮籍诗“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3、芳春
春天天气渐暖,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如陆游《长安有狭邪行》诗“烈心厉劲秋,丽月艮鲜芳春”。
4、阳春
诗歌中还经常把春天称为“阳春”,如《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5、青阳
与阳春类似的一词曰“青阳”,也是春天的雅称。
如陈子昂《感遇》诗“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6、青春
“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故称青春。
杜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7、花月
本指农历二月,谓其时百花盛开,亦指代春季。
如杜甫《赠汝阳王二十韵》
“花月穷游宴”。
8、兰时
因春日春兰花开,故称。
如晋陆机《拟庭中有奇树》诗“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9、莺时
因春季为莺啼时节,故称。
如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景物正徘徊”。
古代对四季的雅称

古代对四季的雅称春夏秋冬,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四季的共同称谓。
然而,在古代,人们也给四季赋予了一些雅称,以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敬意。
本文将介绍古代对四季的雅称,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春季春季是一年中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季节,因此,在古代人们给春季起了很多美丽的雅称。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1. 春雨贵客:雨水是春季的标志,古人将春雨看作是大自然的恩泽,带来丰收和希望。
因此,他们将春雨比喻为贵客,表示对雨水的珍视和敬重。
2. 花开满园:春天是花朵盛开的季节,古代人们喜欢在春季花开之时赏花,花园中的各种花朵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因此,他们将春季比作满园的花朵,形容美好和喜悦。
3. 绿意盎然:春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大地变得绿意盎然,到处都是新绿的景色。
古人将春季比作绿意浓郁的季节,来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发和繁荣。
二、夏季夏季是炎热的季节,天气炎热,阳光强烈。
古人用一些雅称来形容夏季的特点和意境,其中比较常见的有:1. 阳光炙烤:夏天阳光直射,大地被晒得火辣辣的。
古人将夏季的阳光比作烤火,形容酷热的天气,给人一种温暖而炙热的感觉。
2. 沐日清凉:虽然夏季炎热,但是夏日的清晨和傍晚通常是凉爽的。
古人用“沐日清凉”来形容夏季在清晨或傍晚沐浴阳光时的凉爽感觉。
3. 暑气蒸腾:夏季是暑气最盛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炎热的感觉。
古人将夏季的炎热气息比作蒸腾,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用来形容夏日的气温。
三、秋季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大地金黄,宜人宜食。
古代人们对秋季也有一些雅称,以表达对秋天的美好印象和感激之情。
1. 金风送爽:秋天的风吹起,送来了凉爽和宜人的感觉。
古人将秋风比作金色的风,形容秋季既凉爽又舒适。
2. 丰收季节:秋天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人们收获了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古人将秋季比作丰收的季节,表示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和庆祝。
3. 菊花盛开:秋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菊花以其高洁的品质和坚忍的生命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古人将秋季和菊花联系在一起,形容秋季的美丽和高雅。
诗词歌赋里古人春天的雅称

诗词歌赋里古人春天的雅称春天来了,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那么古人是怎么称呼春天的呢。
下面就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诗词歌赋里古人关于春天的雅称,欢迎阅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
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李白《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刘大白《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并不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或者三年。
“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中的这个“九春”也是春天,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绿蘂碧须,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
”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于千里。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这句诗里的“阳春”依然是春天。
《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
”唐酒肆布衣《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徐迟《我们工地的农场》:“秋天的阳光,胜似阳春。
”不仅这些诗文中的“阳春”是春天,连如今的`广东省阳江市所辖的县级市阳春市,也是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其他还有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都是春天的雅称。
它们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是后人不可多得的一笔文化财富。
古代对春天的称呼

古代对春天的称呼春天呀,那可是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好时节。
在古代,人们可给春天取了好多好听的称呼呢!你瞧,“青阳”这个名字咋样?就好像春天是那清新明亮的阳光,温暖地洒在大地上。
想想看,春天一来,大地解冻,万物复苏,可不就像那青阳一般,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嘛!那嫩绿的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全新的世界,不就像是被青阳唤醒了似的。
还有“阳春”呢!这一听就感觉春天是多么的温暖宜人呀。
在阳春的照耀下,花儿们争奇斗艳地开放着,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整个世界都装扮得五彩斑斓的。
走在花丛中,闻着那阵阵芬芳,哎呀,那感觉可真是美妙极了!这不就是阳春的魅力所在嘛。
“三春”也是古代对春天的称呼哦。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春天呀,有初春、仲春和暮春。
初春的时候,还带着点冬天的小尾巴,偶尔会有些凉意,但那一点点的绿色已经开始冒出来啦;仲春呢,就是春天最热闹的时候啦,到处都生机勃勃的;到了暮春,虽然花儿可能开始凋谢了,但也别有一番韵味呀,就好像一场盛大的演出即将落幕,让人有点不舍呢。
这三春呀,各有各的特点,就像人生的不同阶段一样。
“青春”也能指代春天呢,是不是很有意思?春天就像人的青春时期一样,充满了朝气和无限可能。
那时候的我们呀,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想去探索这个世界,就像春天里那些拼命生长的植物一样。
“东君”呢,这名字多霸气呀!东君可是春天的神呢,它掌管着春天的一切。
当东君一来,那春风就呼呼地吹起来了,把冬天的寒冷都给吹跑了;春雨也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滋润着大地。
这东君可真是厉害呀,能让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
春天啊,真是个让人喜爱的季节。
古代人给它取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不就是对它的赞美和喜爱嘛!我们也应该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春天,多出去走走,看看那美丽的风景,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
别老是窝在家里,错过了这大好的时光呀!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春天的风儿那么轻柔,春天的花儿那么美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它呢?难道你不想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这一切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古人对春天的雅称:三春阳春青阳青春
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三春”指的就是春天。
每一个季度都有三
个月,古代的人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
合称的“三春”。
有人误将“三春”理解为春天的第三个月,实则不然。
汉朝班固的《终南山赋》这样
写道:“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代李白有《别毡帐火炉》一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朝宋方壶的《斗鹌鹑·踏青》里有两句:“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而刘大白的《春尽了》一诗说:“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并不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或第三个春天。
“阳春”是古代对春天的又一个称谓。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这句
诗里的“阳春”依然指的是春天。
唐酒肆布衣《醉吟》有:“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
人如何。
”不仅这些诗文中的“阳春”是春天,就连如今广东省阳江市所辖的县级市阳春市,其名也是取自“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春天阳光明媚,“青阳”也成了春天的雅称。
陈子昂的《感遇》一诗中“白日每不归,
青阳时暮矣”里的“青阳”也正是此意。
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阳县、江苏省江阴市的青阳镇、宿迁市泗洪县的青阳镇、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的青阳镇,以及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
的“青阳”,也均有春天之意。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指少年、青年的年龄,而是
指春天草木茂盛一派青葱,也是春天的代称。
《楚辞·大招》里有:“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王逸这样注释道:“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明朝刘基《风入松》一词吟道:“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还有李大钊先生的诗歌《时》里“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中的“青春”,也都是春天的意思。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