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3401016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导论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总学时:24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0学分:1.5适用对象: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是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制造技术方向,机械设计方向,流体传动与控制工程方向,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工程的概况及涉猎领域、机械工业与制造业、机械设计方法、工程材料、材料成形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及现代机械工程学科分类等内容,做到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如CADI、CADII、CADIII、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材料等),专业课(机械制造装备、机械制造技术等)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解决为什么学,怎样才能学好,怎样才能活学活用等问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机械与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机械设计及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加工技术及材料成形技术、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以及现代机械工程教育为研究对象。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与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熟悉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农业机械、林业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冶金机械动机力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汽车及车辆)。

3.了解机械设计及现代设计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

4.熟悉机械加工技术及材料成形技术。

进而了解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5.了解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以及现代机械工程教育。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机械与机械工程1.1社会生产与机械1.2机械工程概况1.3 21世纪的机械工程2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2.1农业机械2.2林业机械2.3矿山机械2.4冶金机械2.5动机力机械2.6化工机械2.7纺织机械2.8汽车3机械工业与制造业3.1概述3.2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3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4机械设计及现代设计方法4.1机械设计基本方法4.2现代设计方法5 工程材料5.1工程材料分类及应用5.2 新型工程材料6 材料成形技术6.1 材料成型基本方法6.2 材料成形先进技术7 机械加工技术7.1机械加工基本方法7.2 特种加工技术8 先进制造技术8.1 机电一体化概念8.2 CAD/CAM8.3 数控技术8.4 柔性制造系统8.5 计算机集成制造8.6 快速成形制造9 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9.1工业工程与管理9.2精益生产9.3敏捷制造9.4智能制造9.5绿色制造10 现代机械工程教育10.1机械工程学科分类及基础管理理论10.2中国的机械工程教育四、实践环节无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无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机械工程导论

机械工程导论

《机械工程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导论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总学时:20学分:1考核方式:考查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机械工程导论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导论性课程,属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即:本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做什么。

根据机械类学生CDIO大纲要求,本课程为学生讲授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构建一个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的框架和基本技能的框架,并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提出具体要求。

通过对课程群及主干课程的介绍,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机械工程专业有正确的认识。

2.了解机械工程师的任务和职责,熟悉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个人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3.了解机械系统,掌握机器的基本组成。

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4.了解本专业课程体系和主干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为一级项目设计提供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1.概述1.1 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机械工业发展概要、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述1.3 本课程的任务2. 机械工程师2.1 机器的组成(以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例)2.2 工程师的任务和职责科学家研究东西,工程师建造东西(科学家研究未知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来世界)2.3 工程师的能力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6个方面的能力(1)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多面手;(2)应具有更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3)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复杂的技术系统;(4)了解工程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5)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6)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大纲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大纲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旨在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和前沿领域,培养机械工程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熟悉机械工程的定义、范围和基本概念;2. 理解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3. 掌握机械工程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原理;4. 了解机械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和行业发展趋势;5. 培养机械工程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的定义和范围a. 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b. 机械工程的领域和应用范围2. 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a. 工业革命对机械工程的影响b. 机械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和突破3. 机械工程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原理a. 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b. 热能与动力工程c. 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4. 机械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a. 机械设备和系统设计b. 机械工程在汽车工业的应用c. 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5. 机械工程的行业发展趋势a. 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技术b.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1. 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案例和实践经验进行生动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供机械工程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展示讨论结果。

3. 实践:安排机械工程实验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和制造机械零部件,培养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和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定。

2.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书面考查。

五、参考教材1. 《机械工程导论》,作者:XXX,出版社:XXX2. 《机械设计基础》,作者:XXX,出版社:XXX3. 《热力学与动力学》,作者:XXX,出版社:XXX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机械工程的定义和范围第二周: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第三周: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第四周:热能与动力工程第五周: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第六周:机械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第七周:机械工程的行业发展趋势第八周:综合复习及期末考试七、备注本课程为学生打下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支持和理论指导。

机械学科导论教案模板范文

机械学科导论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导论授课对象:机械工程专业新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2. 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分支及其应用领域。

3. 了解机械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4.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学科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意识。

教学内容:一、机械学科概述1. 机械学科的定义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地位2. 机械学科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3. 机械学科的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二、机械工程的基本分支1. 机械设计2. 机械制造3. 机电一体化4. 自动化与控制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三、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1. 能源与动力2. 交通与运输3. 建筑与土木工程4. 农业与食品5. 生物医学工程四、机械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1.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2.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3.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4. 跨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机械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分支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介绍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前沿技术。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讨论。

4. 视频展示法:通过视频展示机械工程的实际应用和前沿技术。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机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介绍机械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二、机械学科概述(20分钟)1. 讲解机械学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强调机械学科在工程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机械工程的基本分支(30分钟)1. 介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与控制、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本分支。

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各分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四、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20分钟)1. 介绍机械工程在能源与动力、交通与运输、建筑与土木工程、农业与食品、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工程在各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机械工程导论

机械工程导论

专业课认识车辆工程一、专业介绍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

庞大的汽车市场,急需一批具备汽车工程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等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时,围绕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汽车新技术的兴起,使汽车行业与当今的尖端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专业要求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设计理论、制造技术、生产管理等知识,培养能从事交通车辆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用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有关公司企业、研究设计院所、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车辆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实验、教学、管理、营销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富有创新意识、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和内地社会需要,从事交通车辆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用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范围:1、具有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材料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管理工程等学科基本理论。

2、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设计理论、制造技术、生产管理等知识。

3、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造及管理。

4、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检测、表达以及基本车辆拆装、电工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通过省计算机等级考试。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观念;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就业方向在交通车辆或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科研单位从事汽车或工程机械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四、主干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及应用、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内燃机原理、工程机械原理与结构、工程机械底盘设计、焊接工艺学。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与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全面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理解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熟悉机械工程领域的基本术语和专业技术;- 掌握机械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能够进行初步的设计计算和评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3.1 第一章:机械工程概述- 3.1.1 机械工程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3.1.2 机械工程的学科体系和专业知识结构3.2 第二章:力学基础- 3.2.1 矢量力学- 3.2.2 力的合成与分解- 3.2.3 动力学基本定律3.3 第三章:材料力学- 3.3.1 弹性力学- 3.3.2 塑性力学- 3.3.3 疲劳与断裂力学3.4 第四章:流体力学基础- 3.4.1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假设- 3.4.2 流体静力学- 3.4.3 流体动力学3.5 第五章:热力学基础- 3.5.1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3.5.2 热力学过程与循环- 3.5.3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3.6 第六章:电气与电子基础- 3.6.1 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 3.6.2 电机原理与应用- 3.6.3 传感器与自动控制4.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授:教师以PPT和板书的形式,结合实例进行课堂讲解;-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工程实验,培养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讨论: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机械系统的初步设计和实施。

5. 考核评价方法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考核:-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综合评定;- 实验报告:学生需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展示;- 期中考试:对上半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笔试和计算题等形式的考核;- 期末考试:对全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和计算题。

机械工程 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 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门全面的课程,涵盖机械工程的核心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会运用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效地设计和制造机械系统。

二、研究目标1.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2.理解机械工程的设计原则和实践;3.学会使用机械工程工具和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4.培养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5.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机械工程导论机械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史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前景机械工程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方向2.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物理学和数学基础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基础控制工程基础3.机械工程设计原理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工程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机械系统的设计和优化4.机械工程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机械加工技术和装配技术机械制造设备和工厂管理5.机械工程实际应用机械系统和机械装置的实际应用案例机械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机械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四、教学方法1.授课方式:讲授 + 讨论 + 实验2.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讨论3.实践项目:组织机械工程实践项目和实验4.研讨会和嘉宾讲座:邀请专家参与研讨会和嘉宾讲座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参与讨论和实验,完成作业2.课堂测试: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测试3.课程设计:完成机械工程设计项目4.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机械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参考教材1.《机械工程导论》2.《机械工程基础知识》3.《机械工程设计原理》4.《机械工程制造技术》5.《机械工程实际应用案例》七、教学资料1.幻灯片和讲义2.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数据3.设计项目要求和案例分析八、参考评价标准1.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2.个人和团队项目完成质量3.考试表现和作业得分4.情景模拟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为《机械工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供参考使用。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机械工程概论》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旨在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领域和相关技术,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今后深入研究和研究机械工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
1. 机械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2. 机械工程的主要领域与应用
3. 机械结构与运动原理
4. 机械设计基础
5. 机械制造工艺与技术
6. 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7. 机械工程中的电气控制技术
8. 机械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机械工程概念
和应用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设置实验、实等实践环节,提供机械工程相关技
能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4. 群体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思
维能力。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
- 教材:《机械工程概论教程》(主编:XXX)
- 参考书目:
- 《机械工程概论导论》(作者:XXX)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控制理论》(作者:XXX)
- 《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基础》(作者:XXX)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 日常作业:占总成绩的10%。

2.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3. 实验与实成绩:占总成绩的20%。

4.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七、其他事项
- 请学生按时上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如有疑问,请及时向任课教师咨询。

以上就是《机械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祝您顺利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修读方式:必修
学时:16
学分:1学分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或同修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金工实习等
一、课程简介
《机械工程导论》是机械工程学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学科的总纲,也是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

本课程以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为目的,旨在使学生对机械工程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因本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但课时数有限,在内容上不要求精深而要求全面,尽可能将今后四年的知识给学生以非常具体的感性认识,解决学生专业教育问题,增加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课程简明介绍机械工程概况及涉猎领域、机械工程简史、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机构及机械零部件、机械设计方法、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先进制造技术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机械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本专业的专业学习概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专业学习方向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1. 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对机械工程涉猎的领域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要求:了解机器、机械、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机械的分类、机械产品的基本要求;机械工程的主要内容;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2. 教学内容
(1) 机械与机械工程
(2) 机械工程导论的基本内容
(3)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二)机械工程简史及其发展
1. 目的和要求
通过机械工程历史及发展,说明机械工程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学科。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和世界机械发展简史
(2)掌握现代机械工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 教学内容
(1) 中国机械发展史简介
(2) 世界机械发展史简介
(3) 现代机械工程
(4) 现代机械工程展望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三)机械基础知识简介
1. 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对机械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材料、液压和气压、机构、机械零部件、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有大致的了解。

教学要求:
(1) 了解国内外力学发展史及概况,了解力学在科技发展与工程应用中的作用与地位 (2) 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和研究的总趋势;了解新型工程材料及其应用;了解材料成形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场合;了解材料成形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
(3) 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及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 了解机构的组成,常用的机械零部件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5)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了解典型现代设计方法的概念、基本思想及理论基础、设计步骤
2. 教学内容
(1) 工程力学发展概况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工程材料的种类与性能、常用金属材料种类及成型方法
(3)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概况及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 机构的组成及在机械中的应用,常用机械零部件的分类及应用
(5) 常规机械设计方法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机械制造知识简介
1.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要求:
(1) 了解机械制造的概念、机械零件制造方法的分类及机械制造过程;了解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2) 了解设计与制造的发展关系
(3) 了解制造业新近发展起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概念、产生背景及特点
2. 教学内容
(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
(2) 机械制造过程与系统
(3) 机械制造的发展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表
六、教学资源
1. 主要参考教材
[1] 张春林、焦永和主编,《机械工程概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参考资料
[1] 宗培言、丛东华主编,《机械工程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蔡兰、冠子明主编,《机械工程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 高桂天、孙广平主编,《机械工程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 (美)(Jonathan Wickert)威克特主编,《机械工程导论(影印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5] (美)卡帕克金施米德主编,《制造工程与技术(第5版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