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设计
运算放大电路,如何设计,差分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电路,如何设计,差分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电路设计:
1. 确定运放的类型和供电电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运放类型,确定供电电压的范围。
2. 确定电路的放大倍数: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比较确定放大倍数。
3. 选择外围元件:根据运放的要求,选择尽可能符合条件的电容、电阻等元件。
4. 根据电路要求设计布局:合理布置电路元件,避免串扰和杂音。
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1. 确定输入信号类型和幅值范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差分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的种类和幅值范围。
2. 确定放大倍数: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比较,确定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3. 选择运放和外围元件:根据放大倍数和功耗等要求,选择适合的运放和外围元件。
4. 设计布局:根据电路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要求,设计合理的元件布局和接线方式。
放大电路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放大电路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2. 掌握放大电路的参数计算和实验测量方法。
3. 理解各种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实验原理: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将小信号放大到较大幅度,从而实现信号增强、波形整形、滤波等功能。
放大电路一般由一个放大器和其它元器件组成。
放大器的基本功能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程度,同时不改变其波形和频率。
按照输出信号的特点,放大电路可以分为音频放大电路、射频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在放大电路中,放大器是核心部件。
一般来说,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是其最重要的特性。
增益是指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比,通常用分贝(dB)表示。
频率响应是指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应该保持稳定。
在放大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匹配。
2. 偏置电路的设计,确保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稳定。
3. 常用的放大电路拓扑结构,如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等。
实验仪器:1. 双踪示波器。
2. 函数信号发生器。
3. 直流稳压电源。
4. 万用表。
5. 电阻箱、电容箱。
实验步骤:1. 搭建共射放大电路。
将三极管(NPN型)作为放大器核心部件,外加偏置电路和输入、输出电容等元器件。
其中,偏置电路应该满足三极管工作状态的要求,即基极电压为正,发射级和集电级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输入电容应该滤除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输出电容应该防止信号向下级传播时对下级线路产生影响。
将电路连接到直流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上,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幅度和频率,记录电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计算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2. 搭建共基放大电路。
将三极管(PNP型)的基极接到地电平上,集电级接到负电源电平,发射级接到输入电源,外加输出电容和输入电容等元器件。
其中,输出电容应该防止信号向下级传播时对下级线路产生影响,输入电容应该滤除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分量。
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

设计一个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特别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通常涉及以下步骤:1. 分析设计要求:- 确定所需的电压增益(Av)或电流增益(hfe)。
- 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最大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和三极管类型。
- 考虑频率响应范围,确保所选三极管能满足特定频段的放大需求。
2. 选择三极管:- 根据所需电流、电压及功率参数,选择具有足够放大能力和适当频率特性的三极管,例如NPN或PNP 型硅或锗材料器件。
3. 确定电源电压:- 设计电源电压应大于最大输出电压,并且考虑到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Q点),Vcc通常会设定为使得Vce(集电极-发射极电压)约为电源电压的1/2至2/3之间,以确保有足够的动态范围。
4. 设置静态工作点(Q点):- 确定发射极电流(Ie),它应当足够大以提供适当的线性工作区域,但又不能太大以免导致功耗过高或饱和失真。
- 根据Ie计算或选择合适的发射极电阻Re,同时也要计算基极偏置电阻Rb和Rb串联分压电阻R2(如果采用固定偏置方式)。
5. 计算偏置电阻:- 根据所需的基极电流Ib(通常是Ie的一定比例),通过Ib和电源电压计算基极偏置电阻R1和R2的值。
- 确保三极管处于放大区,即Ib、Ic满足Ib = (β+1) Ic / β的关系,其中β是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6. 设计耦合电容:- 确定输入耦合电容C1和输出耦合电容C2的值,它们用来隔直通交,允许交流信号通过而不影响直流偏置条件。
7. 调试和优化:- 完成电路搭建后,需实际测量并调整偏置点,确保电路工作在预期状态,无饱和或截止现象。
- 测试频率响应、增益、输出波形以及稳定性,如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元件参数以改善性能。
以上是一般的步骤概述,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能还需要结合三极管的特性曲线、温度稳定性和噪声等因素综合考虑。
设计时通常还会利用模拟电路设计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放大电路多级设计

放大电路多级设计I. 引言放大电路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用于将信号放大以增强其幅度或功率。
在某些应用中,单级放大电路可能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多级放大电路进行设计。
本文将探讨放大电路多级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考虑因素。
II. 基本放大电路在开始讨论多级设计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基本的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通常由放大器、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
其中放大器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输入电路负责对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输出电路负责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递给外部载荷。
III.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原理多级放大电路通过将多个放大器级联来实现更高的增益。
每个放大器级别都增加了总体放大电路的增益,并且可以实现更高的带宽。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总增益要求: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总增益。
随着级数的增加,总增益也会相应增加。
2. 频率响应: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应该与应用场景的要求相匹配。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各级放大器的带宽以及相位延迟等参数。
3. 稳定性:在级联放大器时,必须考虑反馈和补偿电路的设计,以确保整个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IV.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方法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总增益要求: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所需的总增益。
2. 选择放大器类型:选择适合应用需求的放大器类型,如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或共集放大器等。
3. 确定各级增益:根据总增益要求和放大器性能参数,计算每个级别的增益。
4. 考虑稳定性:设计反馈和补偿电路以确保整个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5. 考虑频率响应:根据应用的频率要求,选择适当的带宽和延迟参数。
V. 实际应用考虑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电源供电:选择合适的电源供电电压和容量,以确保放大电路的正常工作。
2. 噪声: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要考虑电路内部和外部噪声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抑制。
3. 温度稳定性:温度对电子元件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设计中需要考虑温度对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温度补偿措施。
怎样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

怎样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在电子学中,放大器是一种重要的电路组件,用于增强信号的电压、电流或功率。
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放大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向您介绍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以及该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器电路主要由三个基本组件构成:输入信号源、放大器电路和输出负载。
输入信号源提供要放大的信号,放大器电路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输出负载接收并利用放大后的信号。
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相应增强的输出信号。
在放大器电路中,常用的放大方式有电流放大、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
根据应用的不同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放大器电路。
二、常用的放大器电路1. 电压放大器电路电压放大器电路是最常见的一种放大器电路。
它主要通过增加输入电压的大小来放大信号。
一个简单的电压放大器电路可以使用晶体管进行设计。
其中,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输入信号源,发射极连接到地线,而集电极则提供放大后的输出信号。
2. 运放放大器电路运放是一种专门用于放大电压信号的集成电路。
运放放大器电路由一个运放芯片和其他几个元件(如电阻和电容)组成。
运放放大器电路具有高增益、低失真度和宽带宽等优点,常被用于音频放大和信号处理等领域。
3. 差动放大器电路差动放大器电路是一种特殊的放大器电路,主要用于抑制共模噪声。
它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组成。
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相同大小但相位相反的信号,通过差动放大器电路的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实现信号的增强和滤波。
三、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为了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晶体管和几个基本元件。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电压放大器电路设计示例。
材料:- NPN型晶体管(如2N2222)- 电阻(如5kΩ,1kΩ)- 电容(如1μF)- 输入信号源- 输出负载(如扬声器)步骤:1. 连接电阻和电容将输入信号源连接到电阻R1,然后将R1与电容C1相连。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中常见的电路之一,其功能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
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1. 确定放大电路类型首先,确定所需的放大电路类型,例如直流放大电路或交流放大电路。
直流放大电路是指放大直流信号,交流放大电路是指放大交流信号。
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放大电路类型会有助于后续的设计。
2. 选择放大电路的工作点放大电路的工作点是指电路中的偏置电压,确保输入信号在放大过程中不失真。
选择合适的工作点需要考虑输入信号的幅度范围、电源电压以及放大器的特性。
3. 选择放大器类型和放大器参数根据放大电路类型和工作点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和相应的参数。
常见的放大器类型有共射放大器、共集放大器和共基放大器等。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放大器类型,并确定相应的放大器参数,如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
4. 选择适当的耦合电路在放大电路设计中,耦合电路用于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传递到放大器中。
根据放大电路的类型和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选择适当的耦合电路,如直耦合、交流耦合或变压器耦合等。
5. 添加负反馈电路负反馈电路可以用于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减小输出信号的失真。
根据放大电路的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负反馈电路,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
6. 确定电路元件数值根据放大电路的设计要求和所选的放大器类型,确定各个电路元件的数值。
包括电容、电感、电阻等元件的数值选择,以及其连接方式和布局。
7. 进行电路仿真和测试在设计完成后,进行电路仿真和测试,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仿真软件或实际电路测试来对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
8. 最终设计布局和完善电路根据电路设计的需求,进行最终的设计布局,确保电路的连接正确、布局整洁。
同时,考虑加入适当的保护措施和滤波电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以上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设计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如何设计简单的放大器级联电路

如何设计简单的放大器级联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放大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用于放大电信号的强度。
放大器级联电路则是指将多个放大器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信号放大。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简单的放大器级联电路,帮助读者了解其原理和实施方法。
一、放大器级联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器级联电路是通过将多个放大器连接在一起,将输入信号从一个放大器传递到另一个放大器,以增加信号的整体增益。
每个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成为下一个放大器的输入信号,通过增加放大器的数量,可以逐渐增加信号的强度。
二、设计简单的放大器级联电路的步骤1. 确定级联放大器的数量:根据需要的总增益和每个放大器的增益,确定需要级联的放大器数量。
例如,如果需要总增益为1000倍,而每个放大器的增益为10倍,那么最好选择100个放大器级联。
2. 选择适当的放大器类型:根据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放大器类型。
常见的放大器类型包括普通功率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根据信号的性质和功率要求进行选择。
3. 确定电路连接方式:确定放大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时,输出信号作为下一个放大器的输入信号,而并联连接时,输入信号同时作用于所有放大器。
4. 计算电路参数:根据放大器的增益和电路连接方式,计算电路参数。
确定每个放大器的增益,以及输入和输出阻抗,确保电路的匹配和稳定性。
5. 进行电路布局和布线:将各个放大器进行布局和布线,确保电路的紧凑和安全。
6. 进行仿真和测试:使用电路仿真软件或实际测试仪器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和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调整。
7. 进行调试和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提高电路性能。
三、放大器级联电路设计的注意事项1. 确保电路的功率和电流匹配,避免出现能量和信号的丢失。
2. 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避免出现噪声和干扰问题。
3. 注意电路的散热问题,避免过热导致电路性能下降或损坏。
射频放大电路设计

Pi/N
A G2Pi/N
Pi
Pi/N 功率 Pi/N
A G3Pi/N G4Pi/N
A
功率
P
Pi N
N
Gi
i1
分配
合成
Pi/N
A GN-1Pi/N
Pi/N
A GNPi/N
7.4.3 功率合成放大电路
3dB耦合器
G1
RFIN 1
2
匹配 网络
A1
匹配 网络
3dB耦合器
50W
4 50W
3 匹配
G2
网络
MS
PIN PAVS
VSWRIN
1
1
Ga Ga
1
1
1 MS 1 MS
7.2 射频放大电路旳噪声
7.2.1 噪声信号旳特征和分类
1) 2)
热噪声 散粒噪声
PN kTB
3) 闪烁噪声
I 等效噪声温度和噪声系数
PNI=0
R T=0K
有噪声 放大电路
PNO R
(1)若(|S11|<1,则史密斯圆图中心点 (ΓL=0点)在稳定区域内。分2种情况。
① 若输出稳定鉴别圆包括史密斯圆图中心 点(如图7.2(a)所示),ΓL旳稳定区域在输 出稳定鉴别圆内。ΓL旳稳定区域是史密斯圆图 单位圆内输出稳定鉴别圆内旳区域,是图7.2 (a)中旳阴影区。
② 若输出稳定鉴别圆不包括史密斯圆 图中心点(如图7.2(b)所示),ΓL旳稳 定区域在输出稳定鉴别圆外。ΓL旳稳定区 域是史密斯圆图单位圆内输出稳定鉴别圆 外旳区域,是图7.2(b)中旳阴影区。
|GS|1 (b) K<1, |S11|>1, |S2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仪表放大器 5.仪表放大器
单片集成仪表放大器——AD620 单片集成仪表放大器
5.仪表放大器 5.仪表放大器
AD620在心电检测仪中的应用 在心电检测仪中的应用
6.反相交流放大器 6.反相交流放大器
C1=1000/2πf0R1(µF) C2=1000/2πf0RL(µF)
单电源供电交流放大器
C2
2 1 3 U2A MAX4016
R5 2k
6
6.8uF +
R8 +5V
-15V
设计实例——宽带放大驱动电路 宽带放大驱动电路 设计实例
设计练习——可编程放大器的设计 可编程放大器的设计 设计练习
工作频率0~20kHz,增益在 增益在0~80dB步进 步进1dB,全 工作频率 增益在 步进 全 频范围共模抑制比在80dB以上,可以数字设置步 以上, 频范围共模抑制比在 以上 并显示增益。 进,并显示增益。
放大电路增益与带宽的关系
fB ft = AF
fB:放大器带宽;AF:放大器增益 放大器带宽;
设计一个增益为60dB的 例:用运算放大器741设计一个增益为 用运算放大器 设计一个增益为 的 音频放大器,要求带宽f 音频放大器,要求带宽 B≥20kHz。 。
转换速率( 4.转换速率(Slewing Rate,SR) , ) 转换速率也称压摆率, 转换速率也称压摆率,其定义是运放在额定负载 及输入阶跃大信号时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率 。
6.同相交流放大器 6.同相交流放大器
Vcc C1 R4 Rf Co A R3 C2 10uF
Ci vi R1 Vcc 100k R2 100k
vo
1.3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1.输入偏置电流和输入失调电流 1.输入偏置电流和输入失调电流 同相输入端吸收的电流用I 表示, 同相输入端吸收的电流用 P表示,反相输入端 吸收的电流用I 吸收的电流用 N表示
vo
v o = I 2 R2 − I P RP I P RP =(− + I N)R2 − I P RP R1 R2 =(− I P RP + I N R1 ) − I P RP R1 R2 = − 1 + )R P I P + R 2 I N ( R1
输入偏置电流和失调电流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R2 E 0 =( + ) R1 //R2)I N − RP I P ] 1 ( [ R1
∆VO SR = ∆t
当放大器输出大振幅的高频信号时, 当放大器输出大振幅的高频信号时,转换速率对实 际的带宽起到主要的约束。 际的带宽起到主要的约束。 fp(max)=SR/(2πVo(max))
转换速率( 4.转换速率(Slewing Rate,SR) , ) OPA552的单位增益带宽 的单位增益带宽GBW为12MHz,SR为 的单位增益带宽 为 , 为 24V/µS,用其构成放大倍数为 的反相放大器,其小信 的反相放大器, ,用其构成放大倍数为5的反相放大器 号带宽为12MHz/5=2.4MHz,当输出信号的峰 峰值为 号带宽为 ,当输出信号的峰-峰值为 10V时,其 时 fp(max)=SR/(2πVo(max))==764(kHz)
2. 输入失调电压 将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短接, 将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短接,对于实际 运算放大器来说, 运算放大器来说,由于输入级电路参数的固有失 其输出电压vo≠0 。 配,其输出电压
VOH
实际运算放大器 理想运算放大器 0 VOS VOL
vP-vN
vN vP
VOS
vo
VOS对电阻反馈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影响
1.比例放大器 1.比例放大器
Avf=vo/vi= -R2/R1
2.同相放大器 2.同相放大器
vo R2 Avf = = 1+ vi R1
3.加法电路 3.加法电路
v1 v 2 vo = − ( + ) Rf × R1 R2
加法电路的应用——D/A转换器双极性输出 D/A转换器双极性输出 加法电路的应用 D/A
基于集成运放 的放大电路设计
刘刚
运算放大器构成信号的产生、信号的变换、 运算放大器构成信号的产生、信号的变换、 构成信号的产生 信号处理等各种各样功能, 信号处理等各种各样功能,已成为构成模拟系统 的基本单元。 的基本单元。 1.1 运算放大器的模型
1.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模型 1.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模型
(3)专用差分放大器-IN132 专用差分放大器差动放大电路的的主要优点是电路简单, 差动放大电路的的主要优点是电路简单,缺点 是输入电阻较低,增益调节不便, 是输入电阻较低,增益调节不便,在实际使用中电阻 参数很难完全匹配导致共模抑制能力下降。 参数很难完全匹配导致共模抑制能力下降。
5.仪表放大器 5.仪表放大器
对于这种信号一般采用差分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对于这种信号一般采用差分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2)基本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
Rf RF Rf vo = vo1 + vo2 = − v1 + ( + )v 2 1 R1 R2 + RF R1
Rf v 当Rf=RF,R1=R2 时,o = vo1 + vo2 = − R (v1 − v2)= − Av(v1 − v2) f 1
+5V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VREFRfb来自v2 -A 1 +
R1 2kΩ R2
Rf 2kΩ
输 入 数 字 量
I OUT1 I OUT2
AGND DGND
v1 1kΩ
-A 2 +
加法电路
vo
vo = −5V − 2 × v1
D/A转换器单极性和双极性输出工作波形 D/A转换器单极性和双极性输出工作波形
基本差分电路虽然可以达到放大差模信号, 基本差分电路虽然可以达到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 号的目的,但存在输入电阻较低、增益调节不便的缺点。 号的目的,但存在输入电阻较低、增益调节不便的缺点。 采用IN132构成的仪表放大器 构成的仪表放大器 采用
vo =( + 2 × 1
R2 )(v 2 − v1 ) R1
IP + IN IB = 2
将IP和IN的差称为输入失调电流 IOS=IP-IN
分析: 分析:输入偏置电流和失调电流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VP = − I P RP
R1 I1 IN IP RP
R2 I2 A
VP I P RP I1 = =− R1 R1
I P RP I 2 = I1 + I N = − + IN R1
V vo
0
t vI
正确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1)正确理解运放性能参数 ) 最重要的三个参数:供电电源,带宽, 最重要的三个参数:供电电源,带宽,输出电流
MAX4016
MAX4016
正确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2)输入保护电路 )
正确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3)供电电源的去耦 )
(4)高速运放使用注意事项 )
R2 E0 =( + )VOS 1 R1
输出失调电压的补偿
3.开环带宽BW和单位增益带宽GBW 3.开环带宽BW和单位增益带宽GBW 开环带宽BW和单位增益带宽
A0
开环电压增益从开环直流增益A 下降3dB时所对 开环电压增益从开环直流增益 0下降 时所对 应的频宽称为开环带宽BW 应的频宽称为开环带宽 从开环直流增益到0dB时所对应的频宽称为单位 从开环直流增益到 时所对应的频宽称为单位 增益带宽GBW 。 增益带宽 741运放的典型值 b=5Hz,ft=200000×5=1MHz。 运放的典型值f 运放的典型值 , × 。
vN
vD vP
vO
(1)差分输入电阻 i; )差分输入电阻r (2)电压增益 VO; )电压增益A (3)输出电阻 O; )输出电阻r (4)差分输入电压 D=vP-vN。 )差分输入电压v 741运算放大器的 d=2M ,AVO=200V/mV,ro=75 。 运算放大器的r 运算放大器的 ,
1.2 用集成运放构成的典型放大电路
(1)开环增益 VO=∞; )开环增益A ; (2)输入电阻 i= ∞ ; )输入电阻r (3)输出电阻 o=0; )输出电阻r ; (4)频带宽度△f=∞; )频带宽度△ ; (5)共模拟制比 CMR=∞; )共模拟制比K ; (6)失调漂移、内部噪声均为 。 )失调漂移、内部噪声均为0。
2.实际运算放大器的模型 2.实际运算放大器的模型
v1
vo
+5V
0 -5V
0 -5V
4.基本差动放大电路 4.基本差动放大电路 (1)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很多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既有差模信号, 很多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既有差模信号,又有共模 信号。 信号。
VDIFF表示差模电压,它是有用信号。VCM表示共 表示差模电压,它是有用信号。 模电压,它携带的信号对测量没有用处, 模电压,它携带的信号对测量没有用处,且会降低测 量精度。 量精度。
R2 {( [ E0 =( + )[ R1 //R2) RP ] I B −(R1 //R2) RP ] I OS / 2} 1 − + R1
措施: 措施 令 RP = R1 //R2 得 缩小所有的电阻 ; 选择一款具有更低I 选择一款具有更低 OS值的运算放大器
R2 E 0 =( + )(− R1 //R2)I OS 1 R1
设计实例——宽带放大驱动电路 宽带放大驱动电路 设计实例
J2 J3 1 2 3 1 2 3 +15V -5V +5V C6 C1 + 6.8uF 0.1uF 3 R2 1k 8 J1 3 2 1 R1 1k R3 1k PR1 10k R10 100 R12 750 U2B MAX4016 4 R4 1k C3 C4 0.1uF R7 -5V 1k PR2 10k 1k U2B 5 -5V 6 THS3092 R15 750 R14 750 7 R17 5.7 R6 1k R9 1k R11 100 C8 6.8uF + C7 0.1uF 2 THS3092 4 R13 750 7 5 8 U2A 1 R16 5.7 Vo J4 1 2 0.1uF +5V GND -15V +15V GND C5 + 6.8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