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研究生化工新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合集下载

液位器实习实训报告

液位器实习实训报告

实习实训报告:液位器实习实训一、实习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位器作为一种常用的自动化控制元件,在各种工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液位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能,我参加了本次液位器实习实训。

二、实习实训目的1. 掌握液位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2. 学会液位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3. 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实训内容1. 液位器的基本原理及类型液位器是利用液体的静压力或浮力原理,将液位高度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仪表。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液位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玻璃液位计:通过观察玻璃管中液位的高度来判断液位,适用于腐蚀性较强、温度较低的液体。

(2)磁翻板液位计:利用磁性翻板的开关动作来检测液位,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

(3)超声波液位计:采用超声波原理,通过测量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液位,适用于各种液体和恶劣环境。

(4)雷达液位计:利用微波原理,通过测量微波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液位,具有测量精度高、不受液体性质影响的优点。

2. 液位器的安装与调试(1)安装:根据液位器的类型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注意安装位置应避免液体的剧烈波动和外部干扰。

(2)调试:调整液位器的零位和量程,确保液位器的输出信号与实际液位高度相符。

在调试过程中,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 液位器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液位器的外观,确保其无破损、污垢和锈蚀。

(2)检查液位器的连接线路,确保其接触良好、无短路或断路现象。

(3)根据液位器的使用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润滑和紧固等工作。

四、实习实训心得通过本次液位器实习实训,我深刻了解了液位器的工作原理、类型、安装调试方法和维护保养措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液位器,并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完成了实习实训任务。

此外,本次实习实训使我认识到液位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了自己对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兴趣。

化工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化工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化工工艺过程的理解。

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流体力学实验实验目的:测定流体在圆直等径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测定流体在不同流量流经全开闸阀时的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装置流程图,连接实验装置,包括光滑管、粗糙管、倒U形压差计、1151压差传感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等。

(2)调整进水阀,使水从高位水槽流入光滑管,调节球阀,使水分别流经光滑管和粗糙管。

(3)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压差值和温度值。

(4)计算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

2. 实验二:精馏实验实验目的: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装置流程图,连接实验装置,包括精馏塔、回流液收集器、塔顶冷凝器、塔釜加热器等。

(2)调整塔釜加热器,使塔釜温度达到设定值。

(3)调整回流液收集器,使回流液流量达到设定值。

(4)记录塔顶和塔釜的液相折光度,计算液相浓度。

(5)根据数据绘出x-y图,用图解法求出理论塔板数,从而得到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3. 实验三:流化床干燥实验实验目的:熟悉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装置流程图,连接实验装置,包括流化床干燥器、物料进料装置、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等。

(2)将物料放入流化床干燥器中,调整进料量和空气流量。

(3)记录不同时间下的物料含水量和床层温度。

(4)绘制物料含水量和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体力学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曲线,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液位控制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液位控制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位控制作为过程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液位控制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液位控制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和控制策略,并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液位控制原理首先,我们对液位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学习。

液位控制是指通过调节流入或流出系统的流量,使容器内的液位保持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

液位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液位、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信号传输、处理和执行机构控制。

2. 液位控制设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液位控制中常用的设备,如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液位变送器、调节阀等。

这些设备在液位控制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实时测量液位、流量等参数,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

3. 液位控制策略液位控制策略是液位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我们学习了常用的液位控制策略,如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等。

这些控制策略能够根据液位变化及时调整控制参数,使液位保持稳定。

4. 实训项目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项目:(1)液位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液位控制系统,并进行参数调试,使系统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2)液位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对搭建的液位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包括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等。

(3)液位控制系统的优化: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控制效果。

三、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对实训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准备了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工具。

2. 搭建液位控制系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实验要求搭建了液位控制系统。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设备的安装、接线方法和调试技巧。

3. 调试与优化在系统搭建完成后,我们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了调试和优化。

通过调整参数,使系统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实习报告学院化工学院专业分子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姓名目录前言-------------------------------------2一、实习目的-------------------------------3二、实训基地概况-----------------------------3三、实习内容---------------------------------31.DOP生产实训车间-----------------------------32. 化工机械加工维修车间---------------------------103.橡胶产品制作车间------------------------114.柴油加氢车间---------------------------125.化工单元生产实训车间------------------------156.化工仿真虚拟实训室------------------------15四、实习收获及感受------------------15前言由于搬新校区的缘故,再加上天津港的爆炸案导致各化工厂更加注重安全生产而不愿接收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实习,本应该在短学期安排的实习被挪到了12月26号。

尽管已经进入了期末的紧张复习阶段,我们还是很期待能学到平时书本里接触不到的东西。

尽管这次的实习不是在真正的生产场地——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但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也能够让我们对化工生产有一些实际的认知。

作为一个化工类专业的学生,虽然在过去的两年教育阶段中学习了一些化工基础课程,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等课程,本学期又继续学习了化工热力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但是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走近化工生产的过程,也从未接触到真正的化工生产知识。

一直在象牙塔里学习理论知识的我们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化工工业了。

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而且是天津大学这样老牌工科学校的学生,我们深知将已学到的知识与工业生产实际结合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等做好铺垫。

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体会总结

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体会总结

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体会总结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参与了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实践操作。

在此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实践对于知识的运用和掌握的重要性,并领悟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的有效方式。

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很难比得上亲身体验和操作时的感受和体会。

在实践操作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液位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安装和使用实训装置。

其次,实践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我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从中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在操作实践中如何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实践操作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互相协作,进行设备安装、数据采集和记录等工作。

通过相互配合,团队在实践操作中逐渐形成默契,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达到了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效果。

总之,在过程检测实训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实践对于知识掌握和个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技能,同时与团队成员相互学习和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经验和积累。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一、引言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外部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在工业、医疗、航空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实验装置,探究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和性能。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了压力传感器、放大电路和数据采集系统等装置。

其中压力传感器是最关键的组件,它能够将外界压力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

放大电路是为了将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至可被数据采集系统读取的范围。

2. 实验方法:我们首先搭建了实验装置,并保证各个部件之间的正确连接。

然后,在实验装置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具体的方法包括:(1)将待测试物体放在传感器下方,并施加压力。

(2)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阻值随压力的变化。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压力与电阻值的关系曲线。

(4)分析曲线特征,得出结论。

三、实验结果及讨论1. 实验数据处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到了一组压力与电阻值的对应关系数据。

针对这组数据,我们进行了平均值计算和误差分析。

结果显示,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值与施加压力呈线性关系,并且误差较小。

2. 曲线分析:我们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压力与电阻值的关系曲线。

通过观察曲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施加压力的增加,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值呈线性增加。

这表明压力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灵敏度。

(2)曲线的斜率代表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大小。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所使用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3)曲线的直线段表示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当压力过大或过小时,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值将不再线性增加。

(4)根据曲线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传感器输出的电阻值得出所施加压力的大小。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压力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医疗领域,它可以用于测量血压;在汽车制造中,它可以用于测量车胎的压力;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它可以用于管道压力的监测等。

天津大学研究生新编化工新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天津大学研究生新编化工新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实验人员:同组人:实验地点: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 20-615室实验时间: 2012年5月9日班级/学号:11级制药工程班30组号指导教师:郭红宇实验成绩:实验十一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3. 学习如何测定和校正传感器的量程曲线4. 学习传感器、数字转换仪表的连接和参数设置5. 学习用液位计和电磁阀一起控制液位的原理及应用二、实验装置及试剂压力传感器一台,液位传感器一台,直流电源,数字显示仪表,有机玻璃塔一个,螺丝刀两把,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1.传感器概述⑴传感器的概念: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按一定规律转化成可输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简单说,就是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⑵传感器的组成: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件两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感知外界信号的原理主要有:①物理性质:基于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原理;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的识别功能。

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等。

⑶传感器的分类:按测量原理分类: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按输入量分类: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2.压力传感器:⑴压力传感器的种类: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感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

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原理:通常是将电阻膜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一个固定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膜片的电阻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电路中有一个恒流源,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用电桥放大后测量该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施加到膜片上的压力值。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P(KPa)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V(mV) 上升
59 110 167 220 275 331 385 442 495 551
下降
53 106 161 217 272 328 381 439 492 547
平均
56 108 164 218.5 273.5 329.5 383 440.5 493.5 549
灵敏度S=(549+493.5+440.5+383+329.5-273.5-218.5-164-108-56)/10/5=27.51(mV/KPa)
实验步骤:
1、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实验模板的支架上,根据图8连接管路和电路(主机箱内
的气源部分,压缩泵、贮气箱、流量计已接好)。

引压胶管一端插入主机箱面板
图8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压实验安装、接线图
上气源的快速接口中(注意管子拆卸时请用双指按住气源快速接口边缘往内压,则可轻松拉出),另一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相连。

压力传感器引线为4芯线: 1端接地线,2端为U0+,3端接+4V电源,4端为U o-,接线见图8。

2、实验模板上R W2用于调节放大器零位,R W1调节放大器增益。

按图8将实验模板的放大器输出V02接到主机箱(电压表)的V in插孔,将主机箱中的显示选择开关拨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R W1使放大器增益K=20,再仔细调节R W2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3、合上主机箱上的气源开关,启动压缩泵,逆时针旋转转子流量计下端调压阀的旋钮,此时可看到流量计中的滚珠在向上浮起悬于玻璃管中,同时观察气压表和电压表的变化。

4、逐步调节流量计旋钮,使气压表显示某一值,观察电压表显示的数值。

记录数据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实验人员:同组人:
实验地点: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 20-615室
实验时间: 2012年5月9日
班级/学号:11级制药工程班30组号
指导教师:郭红宇
实验成绩:
实验十一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
3. 学习如何测定和校正传感器的量程曲线
4. 学习传感器、数字转换仪表的连接和参数设置
5. 学习用液位计和电磁阀一起控制液位的原理及应用
二、实验装置及试剂
压力传感器一台,液位传感器一台,直流电源,数字显示仪表,有机玻璃塔一个,螺丝刀两把,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传感器概述
⑴传感器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按一定规律转化成可输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简单说,就是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⑵传感器的组成:
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件两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感知外界信号的原理主要有:①物理性质:基于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原理;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的
识别功能。

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等。

⑶传感器的分类:
按测量原理分类: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
按输入量分类: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
2.压力传感器:
⑴压力传感器的种类: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感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

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原理:通常是将电阻膜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一个固定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膜片的电阻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电路中有一个恒流源,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用电桥放大后测量该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施加到膜片上的压力值。

⑶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将膜片与基体构成一个腔体,待测压力使得陶瓷膜片弯曲变形,从而改变电容量,引起电路电流变化。

(4)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应用压电效应与电桥电阻形式获得测量结果。

在硅支撑物上理工扩散的方法,用以产生膜片。

当膜片偏向时,电桥的输出就随之改变。

(5) 传感器接线原理:对于压力传感器,信号的输出可以分成三线制和二线制两种方式。

一般三线制信号输出通常是电压信号,而电流信号的输出一般为两线制。

当压力传感器接受到不同的压力时,元件会发生电阻或电压的变化。

当在元件的两端接上一个直流电压时,也就是通常的电源,那么在回路中,就会产生对应力的电流。

如果把这个电流通过一个电阻,那么电阻两端就会产生一个固定的电压。

该电流或电压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得到了准确的电压或电流值,就可以反算出元件承受的压力。

实验装置为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塔。

在塔体的下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液体的高度,或者气体的压力,都可以造成系统压力的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塔内液体水产生的压力,并显示在数字仪表上。

该数据也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上,实现在线监控和采集。

在塔的上、下部位,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用来测量液体的位差。

本实验中液体是水,不管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力如何变化,液位传感器只是测量上下两个测量口之间的压力差。

四、实验步骤
1. 检查实验装置的仪器和设备,是否完好。

2. 检查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线是否正确。

并按照实验原理和仪表说明书,将信号、电源线连接好。

3. 连接完成后,让指导教师检查。

待老师确认后,可以开始实验。

4. 按照仪表的操作说明,和传感器的量程说明,设定好仪表的输入上下限。

5. 将水管连接到水龙头上,并连接到有机玻璃塔的进口,检查是否漏水?水能否流入到塔内?
6. 改变液体的高度,每次改变 10 厘米水柱,分别记录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和液位传感器的数值,记录液体的温度。

7. 实验完成后,关闭仪表和电源,最后拆除线路。

表1:压力-液位测量原始数据记录表
五、实验数据计算及处理
压力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
由于压力大小与液面高度成正比,所以可以首先将初始液面高度和初始压力值分别校正为 0 m,其他液面高度和压力依次校正,其次把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数值和用水的高度换算的数值,在直角坐标上作图,X轴为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实际数值,Y轴为用水的密度、温度和高度换算出的水压力,这些点可以连接成一条直线,以后只要根据仪表读数,就可以知道真实的压力了。

仪表设置:Inp:32; SCL:0; SCH:
设g=kg,24.1℃水的密度为997.27g/cm3,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如下。

压力计算公式;P=ρgh =**=
表3:压力-液位传感器校正曲线表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如下:
压力传感器校正曲线图
压力传感器回测校正曲线图
液位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
把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数值和用水的实际高度,在直角坐标上作图,X轴为液位传感器测量的实际数值,Y轴为水的实际测量高度,这些点可以连接成一条直线,以后只要根据仪表读数,就可以知道实际的液位高度。

仪表设置:Inp:33; SCL:0; SCH:
液位传感器回测校正曲线: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
从压力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可以看出,压力传感器校正曲线斜率为,R2为,回测时压力传感器校正曲线斜率为,R2为,说明压力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拟合程度较好,即压力传感器的误差较小。

如果该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较高,则在回放时,相同高度,压力显示值应相同,即校正曲线的拟合程度好,本实验回放曲线与原曲线存在较小偏差,可能是回放时液位读数存在一定误差,或者该传感器灵敏度精确度不是太高。

从液位传感器校正曲线可以看出,液位传感器校正曲线斜率为,R2为,回放时液位传感器校正曲线斜率为,R2为,说明液位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拟合程度较好,即压力传感器的误差较小,操作比较规范,认为造成的误差较小,实验数据比较可靠。

因此在数据不是过大或过小的测量范围可以利用校正的曲线,由显示值直接算出实际值。

七、实验问题与讨论
1.压力传感器有哪几种主要测量原理?
(1)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原理:通常是将电阻膜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一个固定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膜片的电阻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电路中有一个恒流源,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用电桥放大后测量该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施加到膜片上的压力值。

(2)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将膜片与基体构成一个腔体,待测压力使得陶瓷膜片弯曲变形,从而改变电容量,引起电路电流变化。

(3)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应用压电效应与电桥电阻形式获得测量结果。

在硅支撑物上理工扩散的方法,用以产生膜片。

当膜片偏向时,电桥的输出就随之改变。

2.液位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测量原理?
测量液位需在塔的上下测量端分别安装液位传感器,所测值即为测量口之间压力差。

本实验测量液位选用的是压差式传感器。

传感器通过一定的设计结构或按规定安装,当两侧压力不一致时,致使测量膜片产生位移,其位移量和压力差成正比,故两侧电容量就不等,把压力前后相差的变化转换传感器内置压敏元件的变化,再把输出由压敏元件形变产生微弱信号。

3.如何让传感器控制一个自动阀?
先从仪表设定一个需要控制的液面高度,当传感器测量到的高度超过(或低于)这个设定值时,仪表会
输出一个信号,通过继电器的控制,控制阀门的开合,使塔内液面高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