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_线性稳压器基础知识
TI_开关电源基础知识

7
转换器效率和损耗
“损耗” = 任何从输入吸收而未传送至输出的能量
MOSFET • 开关损耗 • 栅极驱动损耗 • 传导损耗
无源组件 • L:绕组和磁芯损耗 • 阻性损耗 • 电容器 ESR 损耗
6
反激式转换器特性
缺点:
• 高输出纹波电流。 • 高输入纹波电流。 • 环路带宽可能受限于右半平面 (RHP) 零点。
7
反激式的优点及应用
采用最简单的隔离式拓扑,因而具有最低的成本 使用了数量最少的功率组件:4 个 最为人们所了解、 实现的数量最多而且得到最广泛支持 的拓扑之一
由于上述原因,对于功率范围 <150W 的应用而言 反激式转换器是一种上佳的选择
7
将脉冲输出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电压
需要某种将在开关接通期间存储能量而在开关切断 时提供此能量的手段 在电子行业中有两种主要储能器件:电容器和电感 器
8
实例:简化的降压开关电源
S1 L1 输出 输入 C1
控制器
D1
C2
RL
VO = VIN · DC
输入电容器 (C1) 用于使输入电压平稳 输出电容器 (C2) 负责使输出电压平稳 箝位二极管 (D1) 在开关开路时为电感器提供一条电流通路 电感器 (L1) 用于存储即将传送至负载的能量
5
滞环模式控制
FET 的接通和关断基于输出电压的检测
开关式 (Bang-Bang) 控制:输出电压始终恰好高于或低于理想设定点 比较器迟滞用于保持可预测的操作并避免开关“跳动”。
6
脉冲跳跃 / 省电模式
在轻负载时,PWM 转换器能自动切换至一种“低功耗”模 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池电流消耗 该模式有时被称为“PFM”– 但实际上是一个间歇式地接通 和关断的固定频率 (PWM) 转换器
稳压器简介

稳压器科技名词概念中文名称:稳压器英文名称:pressurizer概念:在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中提供气相空间来调节和稳固系统工作压力的装置。
是由容器、电加热元件、波动管座、喷雾器、卸压阀和安全阀等组成的电加热设备。
所属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审定发布稳压器,顾名思义,就是使输出电压稳固的设备。
所有的稳压器,都利用了相同的技术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固输出电压通过连接到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反相输入端(Inverting Input)的分压电阻(Resistive Divider)采样(Sampled),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Non-inverting Input)连接到一个参考电压Vref。
参考电压由IC内部的带隙参考源(Bandgap Reference)产生。
误差放大器老是试图迫使其两头输入相等。
为此,它提供负载电流以保证输出电压稳固。
目录••••展开简介逸勃稳压器稳压器:它是一种能自动调整输出电压的供电电路或供电设备,其作用是将波动较大和不合用电器设备要求的电源电压稳固在它的设定值范围内,使各类电路或电器设备能在额定工作电压下正常工作。
稳压器有:大型的几十至几百千瓦的,是供给大型实验设备的工作电源。
也有小型的几瓦到几千瓦的交流稳压器,是为小型实验室或家庭电器提供高质量电源,最初的电力稳压器是靠的跳动稳固电压的。
当电网电压出现波动时,电力稳压器的自动纠正电路启动,使内部继电器动作。
迫使输出电压维持在设定值周围,这种电路长处是电路简单,缺点是稳压精度不高而且每一次继电器跳动换挡,都会使供电电源发生一次瞬时的中断并产生火花干扰。
这对电脑设备的读写工作干扰专门大,容易造成电脑出现错误信号,严峻时还会使硬盘损坏。
此刻高质量的小型稳压器,大多采用电机拖动碳刷的方式稳固电压,这种稳压器对电器设备产生的干扰很小稳压精度相对较高。
工作原理稳压器由调压电路、控制电路、及伺服电机等组成,当输入电压或负载转变时,控制电路进行取样、比较、放大,然后驱动伺服电机转动,使调压器碳刷的位置改变,通过自动调整线圈匝数比,从而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固。
TI DC-DC直流基础知识

• 电源抑制比 (PSRR) – 已调输出电压纹波与输入电 压纹波之比。
– 该规格指标对于具有高噪声限制要求的应用(如低噪声放 大器、音频、RF 和无线等)很重要
• 基带噪声 – 某个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总噪声能量
– 该规格指标对于具有高噪声限制要求的应用(如 PLL、 TCXO、RF 和无线等)很重要
8
LDO 的选择
应用 低 Iq 低压降 高 PSRR 低噪声 高电流 注释
LNA、PLL 基带 – 数字 基带 – 模拟 TCXO 实时时钟 音频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定义了系统噪声底层值。需 要低噪声的 LDO 始终保持接通
是 是 是
始终保持接通。需要抑制输 入纹波和低压降 在中频 (IF) 部分使用,用于 在系统中实现低噪声 始终保持接通
同步降压
同步
1. 2. 3. 4. MOSFET 具有较低的压降 更高效 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 成本较高
6
隔离式与非隔离式
• 隔离式转换器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没有 DC 电流流动。 • 变压器通过磁场将能量从初级耦合至次级 • 隔离式转换器通常在需要提供初级至次级隔离的医疗及离线应用中使 用 • 并非标准负载点解决方案所常用
3
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线性稳压器和输出阻抗一起形成了一个分压器网络。 • 线性稳压器的作用就像受控的可变电阻器,其可根 据输出负载自我调节以保持一个稳定的输出。
+
4
压降电压
• 压降电压 – 为使线性稳压器处在稳压器的指定工作 范围之内,VIN 与 VOUT 之间可接受的最小压差。
5
线性稳压器的类型
+
VIN
VCF+
line regulation test原理

line regulation test原理
线性稳压器(Linear Regulator)是一种电源管理器件,用于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线性稳压器的线性调节测试(Line Regulation Test)是为了验证其在输入电压变化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该测试通常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然后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来进行。
线性稳压器的原理是通过将输入电压通过一个可变阻抗调节元件(通常是晶体管)来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
在线性调节测试中,通常保持负载电流不变,改变输入电压,并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测试步骤包括:
1. 设定初始条件:将负载电流设定为所需值,输入电压设定为额定值。
2. 改变输入电压:通过增加或减小输入电压的方式,改变线性稳压器的输入。
这可以模拟输入电源的波动或变化。
3. 测量输出电压:在改变输入电压后,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
这样可以确定线性稳压器对输入电压变化的响应。
4. 记录结果:记录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值,并计算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差异。
这个差异即为线性调节的指标。
线性调节测试的结果通常以百分比或毫伏数表示,表示输出电压相对于输入电压的变化程度。
线性稳压器的线性调节性能越好,输出电压在不同输入电压下的变化就越小,表现为更好的线性调节性能。
这对于保持电子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输入电源变化较大的环境中。
TI开关电源基础知识

TI开关电源基础知识目录1. 内容概览 (3)1.1 电源的重要性 (4)1.2 开关电源的概述 (5)2.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6)2.1 开关型转换器的基本结构 (7)2.2 电流连续和电压连续型转换器 (8)2.3 开关频率的选择 (10)3. 开关电源的类型 (11)3.1 反激式转换器 (12)3.2 正激式转换器 (14)3.3 桥式转换器 (14)3.4 半桥转换器 (16)3.5 推挽转换器 (17)4. 开关电源的设计流程 (18)4.1 系统级设计 (19)4.2 输入和输出电压的选择 (20)4.3 开关频率和占空比的确定 (21)4.4 主开关和滤波器的选择 (22)5. 关键组件和工作原理 (24)5.1 主开关 (26)5.2 次级侧整流二极管 (27)5.3 输入和输出滤波电感 (28)5.4 输出滤波电容器 (29)5.5 反馈网络 (31)6. 设计举例与案例分析 (31)6.1 反激式转换器设计实例 (33)6.2 正激式转换器设计实例 (34)6.3 桥式转换器设计实例 (35)6.4 半桥转换器设计实例 (37)6.5 推挽转换器设计实例 (39)7. 电源效率与负载调整率 (40)7.1 效率计算 (42)7.2 负载调整率 (43)8. 开关电源的设计注意事项 (43)8.1 EMI抑制措施 (45)8.2 热管理 (46)8.3 电磁兼容性与安全 (47)8.4 封装与稳定 (49)9. 现代开关电源技术 (50)9.1 软开关技术 (52)9.2 多相电源 (53)9.3 高频转换器技术 (54)9.4 变频技术 (55)9.5 数字控制技术 (56)10. 测试与调试 (58)10.1 工作频率和占空比的测试 (59)10.2 输出电压和波形的测试 (60)10.3 效率和负载调整率的测试 (61)10.4 EMI和噪声测试 (63)11. 结论与展望 (64)11.1 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65)11.2 未来研究方向 (66)1. 内容概览开关电源作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其高效、节能、小巧等特点赢得了广泛的应用。
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线性稳压器是一种电子设备,主要用于电源系统中,将不稳定的输入电压转化为稳定的输出电压。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负反馈控制技术,将不稳定的输入电压调整并稳定到设定的输出电压。
以下是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在开始解释之前,需要先了解两个概念:基准电压和误差放大器。
基准电压是一个与输入电压无关的准确值,用来设定输出电压的期望值。
误差放大器是一个负反馈放大器,用于监测输出电压并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一个反馈信号。
工作原理如下:1.输入电压通过输入电压端进入线性稳压器。
这个电压通常会有一定的波动,可能会受到电网电压的变化、负载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2.输入电压经过输入电压端进入制动器。
制动器中的一个电阻网络会将输入电压调整到与基准电压相匹配的水平。
3.调整后的电压通过制动器进入误差放大器。
误差放大器监测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之间的差异。
如果输出电压低于期望值,误差放大器会产生一个较大的正反馈信号。
相反,如果输出电压高于期望值,误差放大器会产生一个较大的负反馈信号。
4.误差放大器输出的反馈信号通过负载电流,通过一个驱动电路传递给制动器。
这个反馈信号会告诉制动器调整电阻网络的程度,以调整输出电压。
5.制动器根据误差放大器的反馈信号,调整电阻网络的电阻值。
如果输出电压低于期望值,制动器会减小电阻值,增加输出电压。
相反,如果输出电压高于期望值,制动器会增加电阻值,降低输出电压。
6.输出电压从制动器经过输出电压端输出给负载。
这个输出电压是根据误差放大器的调整和制动器的调整来稳定到期望值的。
值得注意的是,线性稳压器通过使用一个线性的调整器(制动器)将不稳定的输入电压调整为稳定的输出电压,因此整个过程会有一定的功耗。
功耗的大小与输入输出电压差以及负载电流有关。
因此,在选择线性稳压器时,需要综合考虑功耗、热效应和电源效率等因素。
总结而言,线性稳压器通过负反馈控制技术,利用误差放大器监测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制动器调整输入电压,从而实现将不稳定的输入电压转化为稳定的输出电压的功能。
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稳压电路是一种能够自动调节电源输出电压的电路。
它能够在负载变化或输入电压波动时,保持输出电压不变。
稳压电路可以分为线性稳压和开关稳压两种类型。
线性稳压电路是一种基于功率晶体管的放大器,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使得输出信号保持恒定。
当输入电源波动时,放大器会自动调节放大倍数,以保持输出信号恒定。
常见的线性稳压电路有三端稳压器和二端稳压器。
三端稳压器是一种常用的线性稳压器件。
它由一个差分放大器、一个参考电源、一个功率晶体管和一个反馈回路组成。
参考电源提供一个固定的参考电平,差分放大器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并将误差信号送入功率晶体管控制端,使得输出信号保持恒定。
二端稳压器也是一种常用的线性稳压器件。
它由一个二极管、一个Zener二极管和一个负载组成。
当输入电源波动时,Zener二极管会自动调节其反向击穿电压,使得二极管的正向电压保持恒定。
因此,输出电压也保持恒定。
开关稳压电路是一种基于开关管的电路,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开关控制,使得输出信号保持恒定。
常见的开关稳压电路有降压转换器和升压转换器。
降压转换器是一种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的开关稳压器件。
它由一个输入滤波器、一个功率开关、一个输出滤波器和一个反馈回路组成。
当输入电源波动时,反馈回路会控制功率开关的通断,以保持输出信号恒定。
升压转换器是一种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开关稳压器件。
它由一个输入滤波器、一个功率开关、一个输出滤波器和一个反馈回路组成。
当输入电源波动时,反馈回路会控制功率开关的通断,以保持输出信号恒定。
总之,稳压电路能够自动调节输出信号以适应负载变化和输入波动,并且能够保证输出信号恒定不变。
线性稳压和开关稳压是两种常用的稳压电路,它们各具特点,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比较

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比较一、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线性稳压器是一种电子元件,用于将输入电压稳定在一个固定的输出电压上。
它通过调整电路中的阻抗来实现电压的稳定。
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输入电压的采样、误差放大和反馈控制。
1. 输入电压采样:线性稳压器首先对输入电压进行采样,以获取实际电压值。
这通常通过一个电阻分压网络来实现,其中一个电阻连接到输入电压,另一个电阻连接到地。
2. 误差放大:采样后的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产生一个误差信号。
这个误差信号被放大器放大,以便能够控制输出电压。
3. 反馈控制:放大后的误差信号通过一个反馈回路传送给稳压器的控制端。
这个信号与稳压器内部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产生一个控制信号。
稳压器根据控制信号调整输出电压,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二、线性稳压器的比较线性稳压器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线性稳压器及其比较:1. 简单线性稳压器(Series Linear Regulator,简称SLR):简单线性稳压器是最基本的线性稳压器类型,由一个功率晶体管和一个反馈电路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成本低廉,但效率相对较低。
它适用于低功率应用,如模拟电路和传感器。
2.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简称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是一种特殊的线性稳压器,它能够在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保持很小的压差。
这意味着它可以在输入电压接近输出电压的情况下正常工作,提供更高的效率。
LDO适用于需要较高输出电流和较低输入电压的应用。
3. 开关稳压器(Switching Regulator):开关稳压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稳压器类型,它通过开关元件(如晶体管)来控制电路中的能量流动。
开关稳压器的效率较高,能够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
然而,它的设计和调试相对复杂,成本也较高。
开关稳压器适用于高功率和高效率要求的应用,如电源管理和电动车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一个 50mA 负载电 流需求的驱动电流
将负载电流需求增加至 3A
4
具有偏置电源轨的 N-FET LDO
• 需要偏置电压以上拉 NFET • 具有与 NPN 稳压器相 似的特性
VIN N-FET R1 BIAS + REF GND R2
VOUT
LP3885x
5
N-FET LDO 的优势
• • • • • • N-FET 的导通电阻低于 P-FET 允许非常低的 VIN 和 VOUT 数值 较低的输出阻抗可减轻负载极点的影响 可在采用小的外部电容器时保持稳定 低接地引脚电流(与负载无关) 高 DC 增益与令人满意的带宽
– VOUT/VFB 比 – 零点频率 FZ 相对于单位增益的位置
60
V OUT= 12V
50 正相移 (DEG) 40 30 20
V OUT= 3.3V V OUT= 5V
10 0 .01 0.1 f / f 1.0 zf c 引线电容器CF 的优势 10
14
致使 LDO 环路不稳定: 如何设计一个振荡器?
-20 0 相移 (DEG)
-90
-180 10
100
10K 1K 频率 (Hz)
100K
1M
10M
高 ESR 引致环路的不稳定
17
为什么低 ESR 会使 LDO 不稳定?
• 低 ESR 将零点移至一个较 高的频率 • 零点出现的频率比 0 dB 频 率高 1 个十倍频程以上 • 由于零点在 0 dB 下未添加 任何正相移,因此两个低频 极点将导致相移达到 -180° (不稳定)
6
谢谢!
7
线性稳压器基础知识
2.3 PNP
PNP-LDO 线性稳压器
• 低压降电压(PNP 的 VSAT) • 较高的接地引脚电 流(取决于负载) • 需要输出电容器
2
PNP LDO 稳压器中的功率损失的 简单模型
驱动 PNP LDO 传输元件
3
驱动电流与低/高负载电流的关系
针对一个 5mA 负载电流 需求的驱动电流
• 压降电压由 FET RDS-ON 设定 • 超低静态(接地引脚)电 流 • 接地引脚电流与负载无 关
2
PMOS LDO 驱动电路中的功率损失
PMOS LDO 稳压器中的功率损失的简单模型
3
驱动 PMOS LDO 传输元件
4
栅极驱动电压与低负载电流的关系
5
栅极驱动电压与高负载电流的关系
6
总结
6
负载电流变化的简单模型
• 对于第二个例子,我们将负载电流从 50mA 变为 500mA,并计算串联传输元件 RPASS 所需的数值。
– VIN= 12V – VOUT= 5V – ILOAD= 500 mA
• 当 VIN= 12V 和 VOUT= 5V 时,RPASS 两端的电压 = (12V - 5V) = 7V • 当流过 RPASS 的电流 = ILOAD = 500 mA 时,RPASS 所需 的电阻 = (7V / 500mA) = 14 Ω
线性稳压器基础知识
2.1 线性稳压器的种类
什么是线性稳压器?
• 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是:采用一个压控电流源以强制 在稳压器输出端上产生一个固定电压。控制电路连续监 视(检测)输出电压,并调节电流源(根据负载的需求)以 把输出电压保持在期望的数值。 • 电流源的设计极限限定了稳压器在仍然保持电压调节作 用的情况下所能供应的最大负载电流。 • 输出电压采用一个反馈环路进行控制,其需要某种类型 的补偿以确保环路稳定性。大多数线性稳压器都具有内 置补偿功能电路,无需外部组件就能保持完全稳定。 • 某些稳压器(比如:低压降型)则确实需要在输出引脚和 地之间连接一些外部电容以确保稳压器的稳定性。
80
60 环路增益 (dB)
PL P1
40
ZERO
20
0
R L =100 Ohm C OUT = 10 µF ESR = 1 Ohm
PPWR
-20 0 相移 (DEG) 相位 裕量 = 70° -90 没有 零点 -180 10 100 10K 1K 频率 (Hz) 100K 1M 10M
带有 零点
ESR 零点可稳定 LDO
12
由前馈电容器产生的相位超前
• CF 和 R1 形成了一个零点:
– FZ = 1 / (2π x R1 x CF)
• 不幸的是,它们也产生了一 个极点:
– FP = 1 / (2π x R1//R2 x CF)
13
CF 正相位超前与VOUT 的关系
• 可能的最大相位超前取决于:
6
总结
• NMOS 稳压器具有下列特性:
– 要求输入电压高于输出电压(高出的幅度依据传输晶体管 的 VGS 要求)
• 这不是低压降
– 接地引脚电流不随输出负载电流而变化 – 不需要任何输出电容器(但不管怎么样还是使用一个)
7
谢谢!
8
线性稳压器基础知识
2.5 PMOS
P-FET-LDO 线性稳压器
– FZERO = 1/(2 x COUT x ESR)
ESR C
用于说明 ESR 的电容器
• 该零点增加了正相移,可对 LDO 环路中的两个低频 极点之一进行补偿
11
采用 COUT ESR 实现 LDO 的稳定
• 当输出电容器 ESR 为 1Ω 时,它在 16 kHz 频率上增 加了一个零点 • 该零点增加了大约 +81° 的正相移(在 0 dB 下) • 该零点使 0 dB 下的总相移 回复至 -110° • 相位裕量增加至 +• 这增大了环路带宽,因而 允许极点 PPWR 在 0 dB 频 率之前增加更多的相移 • 由其他极点产生的相移 (图中未示出)使得 >10Ω 的 ESR 值往往会造成环 路的不稳定
80 PL P1
60 环路增益 (dB)
40
ZERO
20
RL = 100 Ohm 0 COUT = 10 µF ESR = 20 Ohm PPWR
2
线性稳压器操作
• 电压反馈负责对输出进行采样,R1 和 R2 可以内置 或外置 • 反馈用于控制传输晶体管至负载的电流
VIN
PASS TRANSISTOR R1
V OUT
C IN
ERROR AMP
C OUT
R2
R
LOAD
VREF
3
线性稳压器拓扑
VDO = 2VBE + V SAT
VIN VOUT
谢谢!
19
线性稳压器基础知识
2.2 NPN
NPN“准 LDO”稳压器
• NPN 准 LDO 具有下列特性:
– 要求输入电压至少比输出电压高 0.9V 至 1.5V – 接地引脚电流大于 NPN-达林顿管,但小于 PNP-LDO 稳 压器 – 需要一个输出电容器,但一般不像 PNP-LDO 那样具有特 殊的 ESR 要求
7
输入电压变化的简单模型
• 对于第三个例子,我们将输入电压从 12V 变为 22V,并 计算串联传输元件 RPASS 所需的数值。
– VIN= 22V – VOUT= 5V – ILOAD= 50 mA
• 当 VIN= 22V 和 VOUT= 5V 时,RPASS 两端的电压 = (22V - 5V) = 17V • 当流过 RPASS 的电流 = ILOAD = 50 mA时,RPASS 所需的 电阻 = (17V / 50mA) = 340 Ω
• 导致 LDO 产生振荡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输 出电容器!
– 1. ESR 过高
• 质量欠佳的钽电容器会具有高 ESR • 铝电解电容器在低温条件下将具有高 ESR
– 2. ESR 过低
• 许多表面贴装型陶瓷电容器具有非常低 (<20 mΩ) 的 ESR • 钽、OSCON、SP、POSCAP、薄膜电容器均具有低 ESR
15
ESR 的稳定范围
• ESR 必须处在制造商规定的最小/最大值范围之内 以确保稳定性
100 C OUT = 4.7 µF V OUT = 3V 10 输出电容器 ESR (ž )
1 稳定区域
0.1
.01 0 10
20 30 负载电流 (mA)
40
50
LP2982 的 ESR 范围
16
为什么高 ESR 会使 LDO 不稳定?
5
带数值的简单模型
• 对于第一个例子,我们将分配典型的操作值并计算串联 传输元件 RPASS 所需的数值。
– VIN = 12V – VOUT= 5V – ILOAD = 50 mA
• 当 VIN= 12V 和 VOUT= 5V 时,RPASS 两端的电压 = (12V - 5V) = 7V • 当流过 RPASS 的电流 = ILOAD = 50 mA 时,RPASS 所需 的电阻 = (7V / 50mA)= 140 Ω
• PMOS LDO 具有下列特性:
– 要求输入电压高于输出电压(基于负载电流和传输元件的 导通电阻):
• VIN > RDS(on) x IOUT
– 要求输出电压高于传输元件的 VGS 需求 – 要求谨慎地选择输出电容器数值和 ESR 额定值 – 为了实现相似的 RDS(on) 性能,PMOS 晶体管所需的晶片 面积将大于 NMOS 晶体管 – 较大的晶片面积将影响定价,并有可能对性能产生影响
2
驱动标准 NMOS 传输元件
这幅简化的原理图中示出了经由 NMOS 传输元件流至负 载的电流。这里所使用的栅极至源极电压 (VGS) 用于说明 原理。实际的栅极至源极电压将取决于所运用的制造工艺 以及设计考虑因素。一个标准的 NMOS 传输晶体管实际 上将由几千个并联的单独晶体管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