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控制专业正高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Word版)

合集下载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1.《卫生经济学》作者:范志红、张立黄
2.《公共卫生学》作者:张大宇、韦铖
3.《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作者:李荣斌、王锦程、唐一凡
4.《临床流行病学》作者:杨永斌、姚益民、张军等
5.《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作者:蒋少华、霍尔斯·康普顿
6.《病理学》作者:郝月明、杨丽娟
7.《医学统计学》作者:杨云升、刘家庚
8.《卫生统计学与流行病学》作者:滕新宇、毛玉蕾、傅敬梅
9.《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作者:杨东林、徐华
10.《医学质量管理学》作者:邹毅、牛国庆
11.《医学伦理学》作者:卢坚、吴伟志、黄少华
12.《感染控制学》作者:徐慧中、董明辉、刘钰铮
1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作者:王晓芹、郑淑福、罗宏芳
14.《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作者:杨继红、王明功、吴晓峰
15.《慢性病防控与管理》作者:谭蕾、张娜
16.《健康教育与促进》作者:袁玉凤、王宏海
17.《行为医学》作者:王建波、李洪森
18.《卫生心理学》作者:严霞、钟蓉、郭永江
19.《健康管理学》作者:王勇志、何江、徐晓鹏
20.《医院管理学》作者:陈启明、李铁军。

以上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的一部分,仅供参考。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书籍。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蜒卫生系列局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肇(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正高级)S—、专业知识童1.熟练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着3.掌握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与皮肤科、骨伤科、五官科等社区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蔓4.掌握在社区中开展针灸推拿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蒂5.熟悉中医的药物与非药物保健与康复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蔼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伦理学、社区营养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蕾二、专业实践能力袈1、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腺1.掌握感冒、咳嗽、胃痛、泄泻、便秘、胁痛、眩晕、中风后遗症、消渴、痹证、白汗与盗汗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蚂2.熟悉喘证、哮证、呕吐、心悸、不寐、水肿、遗精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蝴2、妇科病的中医治疗箴1.掌握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病、崩漏、胎漏与胎动不安、缺乳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袄2.熟悉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妊娠恶阻、产后恶露不绝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 了解子肿、产后发热、阴挺的辨证分型与治法。

肇3、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旅1.掌握感冒、哮喘、肺炎喘嗽、腹泻、麻疹、水痘、疙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蛎2.熟悉厌食、鹅口疮、奶麻、顿咳、风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葛4、外科、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腿1.掌握疳、湿疮、褥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卫生毒理专业-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卫生毒理专业-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卫生毒理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1、本专业知识在全面掌握卫生毒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动物病理学、医学实验动物学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对卫生毒理学领域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钻研。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放射卫生学、消毒学、病媒生物学、流行病学、化学、生物化学、卫生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专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本专业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

三、专业实践水平1、具备指导下级医师展开多种化学品或健康相关产品毒性试验、或保健食品功能试验以及解决疑难问题的水平;能对毒性试验的实验设计、实施过程和结果做出结论性意见,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分析总结;掌握当前最新毒性试验评价方法和标准,组织安全性评价或保健功能评价工作。

2、具备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水平;能根据本专业需要提出研究课题或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写出课题设计或实施意见、组织实施、撰写总结报告或论文;能解决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和环境污染物中毒预防的实际工作。

3、能够对各种毒理学实验结果、常见血液生化、病理学(大体和显微)检查结果实行综合评价、统计分析。

4、具有撰写较高专业水平的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的水平。

5、具有协助上级实行科室业务管理和对基层实行技术指导的水平。

附、主要的工作内容:1、研究外源性化学物、物理和生物学因素对生物体的损害性质和特征;2、通过毒理学研究为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3、研究毒物对生物体产生毒作用的机制;4、建立中毒预防、处置和治疗的基本理论;5、根据毒理学的研究结果,为相关法规、条例和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高级卫生职称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高级卫生职称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能够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助力!【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下哪些属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正高级)考试的范围?A、临床医学B、公共卫生C、护理学D、医学影像E、药学2、关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正高级)考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B、笔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C、面试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D、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E、考试合格者需参加继续教育,以保持其专业水平3、以下哪些是医疗机构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A. 病原体传播途径复杂B. 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薄弱C. 医疗卫生资源不足D. 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E. 病原体耐药性增强4、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A. 加强手卫生B.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C. 合理使用抗生素D.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E. 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识和培训5、在传染病防控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措施?()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加强卫生监督E. 提高公众健康素养6、以下关于抗生素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细菌感染B. 抗生素使用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C. 抗生素可以预防细菌感染D. 抗生素使用需注意耐药性问题E. 抗生素使用需进行过敏试验7、以下哪些属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的考试科目?A. 医学伦理学C. 外科手术学D. 医学影像诊断学E. 医学信息学8、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A. 定期组织专业培训B. 鼓励学术交流C. 开展继续教育D. 严格职称评定标准E. 强化临床实践9、以下哪些疾病属于传染病?A. 普通感冒B. 结核病C. 肺炎D. 脑血管病E. 肝硬化 10、下列哪些情况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 群发性食物中毒B. 重大自然灾害C. 医疗事故D. 重大交通事故E. 重大疾病爆发11、以下哪些属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的考核范围?()B. 临床诊疗技术C. 医学伦理与法律法规D. 医学管理与领导能力12、关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的命题原则,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命题应遵循科学性、严谨性原则B. 命题应贴近临床实践,注重应用性C. 命题应关注医学发展动态,体现前沿性D. 命题应兼顾考生专业背景,提高公平性13、在临床微生物学中,以下哪些细菌属于需氧或兼性厌氧菌?A. 铜绿假单胞菌B. 大肠杆菌C. 肺炎克雷伯菌D. 淋病奈瑟菌E. 链球菌14、在病理生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细胞内钙超载?A. 细胞膜受损B. 线粒体功能障碍C. 细胞内钙泵功能障碍D. 细胞外钙内流增加E. 细胞内钙库(如内质网)释放钙增加15、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多项选择题)15、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医院感染?()A.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 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C. 实施分区管理,减少交叉感染D. 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E.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监测16、以下哪些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A. 皮肤过敏反应B. 肝功能损害C. 肾功能损害D. 胃肠道反应E. 血液系统损害17、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暴发的常见原因?A.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严格B.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C. 医院布局不合理D. 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E. 病人带菌状态18、以下哪项不是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A. 尊重病人自主权B. 不伤害原则C. 优先考虑经济效益D. 公平原则E. 保密原则19、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常见原因?A. 病原体耐药性增加B.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C. 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D.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20、以下哪种抗菌药物不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A. 青霉素B. 头孢菌素C. 红霉素D. 氯霉素21、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试卷一、多项选择题21、以下哪些措施属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A.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B. 合理使用抗生素C.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D.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E. 严格隔离传染病患者22、以下哪些属于医院感染暴发的特征?()A. 感染病例数量短时间内急剧增加B. 感染病例之间存在共同暴露史C. 感染病例在时间、地点上集中发生D. 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相似E. 感染病例的治疗效果不佳23、以下哪些疾病属于传染病?A. 糖尿病B. 艾滋病C. 流行性感冒D. 脂肪肝24、以下关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哪些是正确的?A. 及时处理B. 实事求是C. 保护患者权益D. 保护医疗机构利益25、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则?A. 快速识别和报告感染暴发事件B.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感染扩散C. 及时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措施D. 尽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感染源26、以下哪种细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A. 大肠埃希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链球菌属27、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下列哪些药物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用?A. 利尿剂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C. β受体阻滞剂D. 钙通道阻滞剂E. 抗凝血药28、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以下哪种策略是推荐用于降低心血管风险的?A. 仅控制血糖水平B. 控制血压并调整生活方式C. 使用单一类别的降压药物D. 定期监测血压而无需药物干预E. 实施强化降压治疗至非常低的目标血压值29、以下哪些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的考试科目?()A. 临床医学B. 公共卫生C. 药学D. 护理学E. 基础医学 30、在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中,以下哪些是评审专家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A. 知识水平B. 实践能力C. 科研成果D. 工作业绩E. 道德品质二、案例分析题(15题选12,共7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性,65岁,主因“反复胸闷、气短2年,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1周”入院。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专业-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专业-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内科各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沿基、病因病机、类证鉴别、辨证论治、代表方药及相关文献的经典论述•2、熟练掌握现代医学内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并重点掌握各专科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诊断及治疗学等理论知识•3、掌握各专科诊疗技术的原理与临床意义等理论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与本专科密切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神农本草经》、《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学》、《險穴学》等。

了解历代医家对本专科疾病的系统论述2、熟练掌握中医内伤病症的脏腑、气血速液和经结病变理论以及中医外感病症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病变理论3、掌握本专业系统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相关知识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遗传工程学等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各专科的蓠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思路和方法。

熟悉本专业的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疾病,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及治疗。

2、熟练掌握并指导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如心内科必须掌握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填塞、心原性休克、急性冠脉功能不全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各种类型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胲炎等疾病的诊疗抢救技术.3、正确处理本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如消化科必须掌握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腹泻、黄疸、急腹症、腹水、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熟练掌握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等四诊技术,各专科必须掌握本专业的诊疗技术,并熟悉所在专业新的诊疗技术。

如心内科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的常规诊治技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电复律术、心包穿刺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心脏血流动力学测定:熟悉和了解心脏电生理检査与治疗技术、心血管系统的超声检査技术、心血管影像检査技术、射频消融、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挢术等诊治专业技术5、重点掌握各专科的特色治疗方法,熟悉专科常用药物的药理学、药代学、作用机制、副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常见药物配伍运用时的相互影响6、了解本专业的常见的实验室技术,如消化科的HP检测、胃肠动力测定、消化道激素测定及实验病理、细胞学技术三、学科新进展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技术,如心内科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诊疗技术进展,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神经内分泌擻素与受体的研究进展,心脏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心脏预防医学理论,又如消化科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消化性溃疡、HP感染及其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腹水与自发性腹膜炎及消化系统内镜的治疗,并能指导临床实践2.熟悉中医药在各专科疾病方面的妍究进展,并能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指导实践,并了解相关学科近5年来的概很况。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A. 诚实守信B. 尊重患者隐私C. 为患者谋取利益D. 以上都是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A. 临床判断能力B. 沟通协调能力C. 计算机操作能力D. 以上都是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措施:A. 提供社会支持B. 改善环境卫生C. 提高民众风险意识D. 发布健康预警4、在进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时,下列哪项措施最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A. 药物治疗B. 手术治疗C. 心理支持D. 教育与自我管理5、出生体重与儿童死亡率的关系,错的是A.出生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B.出生体重大于或等于4000g,死亡率增高C.出生体重大于或等于4500g,死亡率增高D.出生体重与死亡率成正比E.出生体重3750g死亡率最低6、幼儿单纯性肥胖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包括()A.母亲孕期吸烟、酗酒B.儿童食欲旺盛、动作缓慢C.儿童缺少户外活动D.饮食不合理,摄入高热量食物过多E.心理、社会因素7.[10分]患者,男,6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医嘱要求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请指出心电图机上哪一条线代表心脏的胸导联。

A. AVLB. V1C. V2D. V3E. V48.[10分]某患者,女性,38岁,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入院。

医嘱要求给予激素治疗。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A. 泼尼松B. 氢化可的松C. 地塞米松D. 糖皮质激素注射液E. 曲安奈德9、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 )A.黏膜充血、水肿B.黏液分泌减少C.上皮细胞变性、增生D.固有层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E.以上都是 10、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A.腹痛B.恶心、呕吐C.食欲不振D.黑便E.以上都是11.下列关于医疗质量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医疗质量管理仅限于医院内部的管理B. 医疗质量管理是患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C. 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仅限于提高诊疗质量D. 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12.在处理医疗纠纷时,以下哪个步骤是最重要的()A. 立即进行赔偿以尽快解决纠纷B. 确定纠纷的根本原因C. 提供法律建议并准备法律行动D. 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法律培训13、下列关于药物警戒系统的论述,正确的是()A.药物警戒系统旨在提高药品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B.药物警戒系统主要由卫生部主管,其他部门不参与C.药物警戒系统的工作流程仅包括收集信息和分析事件D.药物警戒系统仅针对上市药品进行监管,不涉及研发阶段14、支撑普惠医疗的政策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到达所有人群B.加强对医疗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有效性C.完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D.鼓励商业保险发展,提高医保报销率和 coverage15、华法林是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抗凝药物之一。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了解
外阴白色病变
掌握
十九、皮肤肿瘤
色素痣
掌握
表皮痣
掌握
脂溢性角化
掌握
表皮囊肿
掌握
粟丘疹
掌握
毛发上皮瘤
掌握
皮脂腺痣
掌握
老年皮脂腺增生
掌握
多发性脂囊瘤
掌握
汗管瘤
掌握
皮肤纤维瘤
掌握
软纤维瘤
掌握
瘢痕疙瘩
掌握
日光性角化
掌握
脂肪瘤
掌握
鲍温氏病(Bowen病)
掌握
湿疹样癌(Paget病)
掌握
基底细胞上皮瘤
掌握
角化棘皮瘤
接触性皮炎
掌握
湿疹
掌握
遗传性过敏性皮炎
掌握
自身敏感性皮炎
掌握
荨麻疹
掌握
血管性水肿
掌握
丘疹性荨麻疹
掌握
药疹
掌握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熟悉
尿布皮炎
掌握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掌握
汗疱疹
掌握
七、结缔组织病
红斑狼疮
掌握
盘状红斑狼疮
掌握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掌握
系统性红斑狼疮
掌握
皮肌炎
掌握
硬皮病
掌握
混合结缔组织病
掌握
嗜酸性筋膜炎
熟悉
麻疹
掌握
风疹
掌握
传染性红斑
掌握
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熟悉
病毒性肝炎的皮肤表现
掌握
病毒性出血热
了解
二、细菌性皮肤病
脓疱疮
掌握
毛囊炎
掌握
项部疤痕性毛囊炎

疾病控制专业卫生高级正高职称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疾病控制专业卫生高级正高职称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1). 生活史中只需一个中间宿主的吸虫是A.华支睾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日本血吸虫D.卫氏并殖吸虫E.斯氏狸殖吸虫正确答案:C2). 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途径不包括A.通过分配制度B.通过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C.规范人的行为D.伦理道德E.社会规范正确答案:D3). 弓形虫主要致病阶段为A.速殖子B.缓殖子C.包囊D.子孢子E.卵囊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速殖子期是弓形虫的主要致病阶段,虫体在有核细胞内以内二芽殖法增殖破坏宿主细胞,虫体逸出后又重新侵入新的细胞,导致组织的急性炎症和坏死。

包囊内缓殖子是引起慢性感染的主要形式。

卵囊和子孢子是在终宿主猫科动物体内发育形成。

4). 引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流感病毒常见于A.甲型流感病毒B.乙型流感病毒C.丙型流感病毒D.甲型和丙型流感病毒E.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它在动物中广泛分布,也能在动物中引起流感流行和造成大量动物死亡。

5).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A.痢疾B.鼠疫C.霍乱D.炭疽E.军团菌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鼠疫菌的自然宿主是啮齿动物。

在一定的地理生态环境中,啮齿类鼠疫连续或以不定的间歇期反复发生,使鼠疫菌在该地域内延续生存,形成自然疫源地。

鼠疫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问发病和流行,人与啮齿类感染动物接触或通过鼠蚤的叮咬可受到感染。

6).A.数值变量资料B.无序分类资料C.有序分类资料D.等级分类资料E.圆形分类资料正确答案:B7). 人体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脾脏E.扁桃体正确答案:D8). 如果一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仅仅是向慢性病患者发放一些媒体材料,是一种A.健康干预模式B.卫生宣传模式C.健康促进模式D.教育干预模式E.社会动员模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采用发放媒体材料传播有关信息,没有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仅仅把健康教育活动停留在知识传播上,是健康教育的初级阶段,即“卫生宣传模式”,所以,答案是B最恰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病控制专业正高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
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一.专业知识(一) 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地方病专业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地方病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和循证医学等。

3、熟练掌握地方病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诊断技术。

4、熟练掌握地方病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

5、熟练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二) 相关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传染病学理论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如药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

高级卫生职称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21年高级卫生职称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
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助力!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二. 专业实践能力(一) 熟练掌握地方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资料统计分析以及结果评价等。

(二) 熟练掌握地方病病原学、免疫学等诊断技术的实验技能,并能作出正确分析。

(三) 熟练掌握地方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技能。

(四) 熟练掌握地方病的预防控制技术规划制订、实施、考核和评估等。

(五) 熟练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一)熟悉地方病防治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重点地方病。

如鼠疫、血吸虫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砷中毒等。

(二)熟悉地方病研究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新发、再燃和被忽视的地方病,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二)熟悉相关学科国内外防治和研究发展方向。

附:本专业病种1、鼠疫 ; 2、血吸虫病 ; 3、疟疾4、碘缺乏病 ; 5、布鲁氏菌病 ; 6、丝虫病7、并殖吸虫病 ; 8、广州管圆线虫病 ; 9、弓形虫病10、土源性线虫病 ;
11、旋毛虫病 ; 12、华支睾吸虫病13、地方性氟中毒 ; 14、曼氏裂头蚴病 ; 15、蓝氏贾第鞭毛虫病16、阿米巴病 ; 17、绦虫及囊尾蚴病 ; 18、包虫病19、黑热病 ; 20、螨病 ; 21、克山病22、大
骨节病 ; 23、地方性砷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