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云龙湖景区景观建设问题之我见

合集下载

徐州云龙湖景区景观建设问题之我见

徐州云龙湖景区景观建设问题之我见

徐州云龙湖景区景观建设问题之我见15085705 景观08-4班李庚在毕业前我很有幸选到赵老师的这门课程,秋高气爽的一天我们一行来到了我们熟悉的云龙湖景区。

四年的南湖校区生活让我们对云龙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趁着毕业前最后一门课好好的在专业角度跟着赵老师分析一次这个景区的景观建设。

云龙湖,位于徐州市南郊风景区内,原名“簸箕洼”又名“石狗湖”,是徐州市区最大的水域游览胜地。

1984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云龙湖水面面积已达到6.76平方公里(含小南湖景区),包括云龙湖、云龙山、珠山、大山头、韩山、西凤山在内的云龙风景旅游区核心区的规划面积达到14.4平方公里。

已建成的景区有:水上世界及水面游览区、滨湖公园、湖东文化古迹游览区、小南有生态游览观光区,以及将要建设的珠山佛教文化游览区。

整个风景区四季景观交相更替,多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仿佛就是镶嵌在我们这座城市上的璀璨明珠。

云龙湖东傍云龙山,南靠珠山、大山头、拉犁山,西依韩山,北临滨湖大堤,构成了“三面环山一面水”的自然景观。

云龙湖底平均海拔30。

8米,常年水位海拔33米左右,1978年开辟了一条穿云龙山的溢洪道,全长2000米。

2003年为了保护云龙湖的水质,铺设了11公里长的环湖截污管道,新建了三座泵站,实现了云龙湖区域的雨污分流,达到了国家重点风景区二类湖泊水质要求。

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对云龙湖景区的保护与开发,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徐州市云龙湖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依据总体规划,2003年始市政府对云龙湖东岸进行了“显山露水”的工程改造,新建了三让亭、刘备泉、季子挂剑台、杏花广场、花卉苑广场、杏花村馆、杏花坞广场等项目。

再加上这里原有景点徐州汉画像石馆、索滑道、果树盆景园、云龙山等景点构成了真山真水与人文古迹珠联璧合,形成了一道最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2005年小南湖生态旅游观光区建设工程启动,一期新扩湖域1044亩,增绿16万平方米。

试论提高徐州云龙湖景区的人文内涵

试论提高徐州云龙湖景区的人文内涵

形 似 簸 箕 , 名 簸 箕 山 。下 有 簸 箕 洼 , 久 成 湖 , 山 之 水 交 注 于 故 洼 南
此 , 田多 涝 , 万 历 年 间 作 二 石 狗 镇 之 ” 故 云 龙 湖 又 名 石 狗 湖 。 民 明 , 早 年 的 石 狗 湖 旱 涝 不 稳 , 季 到 来 时 , 游 山 洪暴 发 , 田 淹 没 , 雨 上 湖 有 时湖水溢溃威胁市区安全 , 退 时湖底 淤泥成沙 荒 , 苇丛 生 , 水 芦 成 为 一 片 沼 泽 。北 宋 年 间 , 轼 任 徐 州 知 州 时 曾 发 动 徐 州 人 民筑 建 苏 大 堤 , 防 御 黄 河 水 与 湖 水 泛 滥 。 15 年 徐 州 市 政 府 对 其 进 行 疏 以 98 浚开挖 , 侧筑堤建 闸 , 成为风景名胜 区。 北 始
增 了 一 处 新 的景 观 , 大 了 08 方 公 里 湖 面 。 然 而 2 1 杭 州 扩 .平 0 0年
云龙湖形成时间较晚 , 为一沼泽湿地 , 原 洪水 来 临 之 际 成 徐 州 头 顶 的 大水 盆 。据 清 代 《 州 府 志 》 载 :城 南 东 西 各 有 一 山 , 徐 记 “ 因
3 2两 湖 的 差 异 .
有个重要 因素 , 即其 中有 文化 , 历 史 。现 代 旅 游 活 动 的根 本 属 性 有
在 于 它 的 文 化 属 性 []。 1' '
“ 文 山水 ” 淀 着 丰 富 的 历 史 文 化 内 涵 。人 文 山 水 历 史 悠 人 积
久 , 多 具 有 几 百 年 乃 至 几 千 年 的 历 史 , 淀 着 历 朝历 代 的 文 化 传 大 积
过 云 龙 湖 与 杭 州 西湖 比 较 分 析 , 出 具 体 的 差 距 所 在 , 出在 云 龙 湖 景 找 提 区 开 发 中提 高 人 文 内 涵 的 建 议 。 【 键 词 】 文 山 水 ; 龙 湖 ; 湖 关 人 云 西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摘要:一、引言二、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的背景和意义三、云龙湖湖东路的设计理念与特点四、设计主题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五、项目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六、结论正文:【引言】在我国众多的湖泊中,徐州云龙湖可谓独具特色。

近年来,对其周边的道路设计,尤其是湖东路的设计主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的背景、理念及特点,并分析其在景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

【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的背景和意义】云龙湖湖东路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东临云龙湖,西接金山街道。

这条道路的设计主题源于对云龙湖景区的整体规划,旨在打造一条具有生态、景观和文化特色的道路,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

同时,这也对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云龙湖湖东路的设计理念与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力求将湖东路打造成为一条充满活力、富有创意的道路。

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生态环保,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突出文化特色,展示徐州的历史底蕴;3.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4.注重景观绿化,提升道路美观度。

【设计主题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湖东路的设计主题紧密结合周边自然和人文景观,力求实现与云龙湖景区的和谐统一。

在景观规划中,设计师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法:1.创意景观节点:设置具有地域特色的雕塑、广场等,展现徐州的文化魅力;2.绿化带:种植多样化的植被,打造四季变换的景观效果;3.慢行系统:设置自行车道、步行道,方便游客欣赏沿途美景。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

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生态排水系统,降低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2.保护沿线现有植被,减少砍伐和移植;3.引入绿色建筑材料,降低项目对土地的破坏。

【结论】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态、文化、创新的理念,不仅提升了道路的实用性,还美化了城市环境。

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显山露水”工程成果浅析

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显山露水”工程成果浅析

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显山露水”工程成果浅析作者:马增耀龚军宁贺宗晓龙辉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S731.3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2- 0104 -01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以下简称“景区”)位于市区南部,三面秀峰环绕,一面比邻市区,形成了独有的“三面环山一面城”的区域格局。

由于历史原因,景区周边被居民住宅、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经营网点及居民大棚菜地占用,环境及历史人文景观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市民的生活环境。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显山露水,打造青山绿水新徐州”的工作目标,掀开了景区提档升级的序幕。

9年多来,先后拆除影响景观质量的办公房、民房近50万平方米,退渔还湖100余万平方米,生态修复近500万平方米,景区生态环境改善、人文景观建设、历史底蕴挖掘都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宜居徐州,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结景区8年来“显山露水”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高起点规划,奠定景区发展基础徐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环保城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同时,作为江苏省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和历史上的黄泛区、煤炭基地,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有着十分重大的责任和十分迫切的需求。

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作为徐州一个文化、自然、生态、美学、科研、遗产等多种价值高度融合的特殊区域、特殊行业,不仅承载着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子孙的神圣使命,而且在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风景区的规划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文化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这绝不是一个仅用绿色来点缀而成的环境所能表达的,更不能是为了眼前利益而滥用技术、滥用资源、“掠夺”式、非循环的开发。

为此,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保护为目的,以合理利用为保障,委托国内一流的规划研究单位,结合徐州云龙山水特色品牌,编制完成了《云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和《云龙湖沿湖重点地段详细规划》,并于2008年12月通过了省政府审核批准。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云龙湖湖东路作为徐州一处重要的休闲旅游区域,其设计主题备受瞩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云龙湖湖东路的设计主题,以及景观设计亮点,探讨其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二、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概述1.设计背景云龙湖湖东路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地处市区南部,连接云龙山景区和云龙湖景区。

近年来,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攀升,原有道路及景观设施已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因此,当地政府决定对云龙湖湖东路进行景观提升改造,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更加宜人的休闲空间。

2.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力求将云龙湖湖东路打造成为一个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休闲景观道路。

设计注重绿色生态、水域利用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人群的需求。

3.设计目标通过对云龙湖湖东路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交通组织;(2)丰富绿化景观,提高生态环境质量;(3)打造特色水景,提升水域利用价值;(4)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公共艺术氛围。

三、云龙湖湖东路景观设计亮点1.绿化景观1)植物配置设计师在植物配置方面,选择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树种,如银杏、紫薇、白玉兰等,并结合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搭配,形成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同时,注重植物层次和色彩的搭配,使绿化景观更具观赏性。

2)绿化空间布局设计师根据道路宽度,合理规划了行道树、分车带、绿地等绿化空间。

行道树采用双排布局,形成舒适的林荫道;分车带采用线性绿化带,增加景观层次;绿地设置休闲座椅、广场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

2.水景景观1)水域利用设计师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打造丰富的水景景观。

通过设置人工湖泊、溪流等,形成自然优美的水系。

结合亲水平台、钓鱼区等设施,提高水域的实用性。

2)水上活动设施在水域周边,设计师配置了游艇、皮划艇等水上活动设施,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娱乐体验。

3.文化景观1)地域特色文化融入设计师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通过雕塑、壁画等形式,展示徐州的历史文化底蕴。

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然而,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价格过高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景区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源浪费。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建设对土地、水资源、景观资源等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这些资源的利用不当。

因此,我们需要对景区建设的资源利用进行有效的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景区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建立景区开发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资源利用的目的。

其次,可以将资源共享作为景区建设的一个原则,促进景区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推动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环境污染也是景区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

许多景区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由于建设需要,垃圾、污水、废气等污染物大量排放,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因此,应该严格控制景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管控。

同时,要加大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污染治理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实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景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提高景区的生态价值和环境形象。

第三个问题是价格过高,这使得很多游客望而却步。

景区的项目和门票价格水平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价格设置、营销和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景区经营者要了解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价格,适当控制门票价格的上涨。

其次,营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景区营销的创造力,增强营销的针对性和扩大市场推广,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最后,景区在服务质量上要有所提高,为游客创造一个舒适的旅游体验,提供不断改进的服务,增强游客留存率。

综上所述,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价格问题入手,寻找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这样才能保证景区建设的良性发展,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有趣的主题。

作为一条沿着徐州云龙湖岸边的道路,它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与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影响。

1. 徐州云龙湖概述云龙湖是徐州市的一大亮点,它位于市中心区,被广泛认为是徐州市的一张名片。

云龙湖不仅景色宜人,还是一个重要的水源补给地,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湖东路作为连接湖区和市中心的重要通道,其设计应该兼具交通便利性和景观价值。

2.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的功能需求作为一条城市道路,湖东路的功能需求是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

它应该拥有足够的道路宽度和流量容纳能力,以便车辆能够顺畅通行。

道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行人的安全和便利,包括设置人行道和过街设施等。

3.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的美学价值除了满足功能需求,湖东路的设计还应该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作为连接湖区和市中心的风景道路,它应该具有与云龙湖周边环境相协调的设计理念。

这可能包括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设置景观元素和公共艺术品,以及考虑路边绿化和景观照明等。

4.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的设计理念设计湖东路的理念应该是与云龙湖自然和文化环境相融合。

可以考虑采用周边自然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作为设计灵感,如云龙湖的莲花、荷叶等特色元素。

可以考虑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照明系统,以减少环境影响。

5. 徐州云龙湖湖东路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影响湖东路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要考虑其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影响。

一个美丽而独特的景观道路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与此它也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和生活品质。

总结:徐州云龙湖湖东路设计主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任务。

作为一条连接湖区和市中心的道路,它不仅需要满足交通运输的功能需求,还要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与环境的协调性。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周边环境自然和文化元素,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及顾及当地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将是关键。

云龙湖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云龙湖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云龙湖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作者:张丽娟刘莉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7期摘要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对休闲活动日益重视,风景区成为城市居民旅游的主要选择。

在城市风景区规划中,如何尊重和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印记,将风景区建设与地域文化、城市生态文化相结合,进行文化的再创造,形成一个既满足现代城市中心功能,又富有历史记忆和文化标志的风景区,本文以云龙湖风景区建设为案例,进行了规划探讨。

关键词云龙湖;风景区;景观设计1.概述云龙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城西南部,历史上俗称“簸箕洼”,1958年挖湖筑堤修建防洪水库并改名为“云龙湖”。

其上游与军民河相连,水系属于沂、沭、泗水系中的泗运水系下游,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设计方案的必经之地。

湖之东、西、南三侧紧临云龙山、韩山、珠山,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湖”的态势。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云龙湖风景区在徐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特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人文古迹众多,历史遗存厚重。

风景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对于整个市区的环境质量影响极大。

尤其是通过近十年的开发建设,景区规模与效益初步显现,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更因其身处主城区,而与本市居民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休戚相关,完全与本地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人文社会融为一体。

2.云龙湖风景区陈从周先生讲“造园有法而无式,计成所说的…因借‟(因地制宜,借景)就是法《园冶》一书终未列式,能做到园有大小之分,有静观动观之别,有郊园市园之异等等,各臻奇妙,方称得体(体宜)。

”由此可见,我们造园要因地制宜有自己的特征,云龙湖风景区在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历史特征同时赋予了每个景区应有的地脉、文脉、人脉。

2.1 水域辽阔、驳岸蜿蜒刘熙载《艺概•书概》说,线条和“风水”学中的“龙脉”一样,“直者不动而曲者动”,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脂评说“九曲八折,远响边影,远离烟灼,纵横隐现”。

云龙湖前身为防洪水库,但现如今云龙湖岸已是蜿蜒曲折,气韵生动之致,使人产生“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云龙湖景区景观建设问题之我见15085705 景观08-4班李庚在毕业前我很有幸选到赵老师的这门课程,秋高气爽的一天我们一行来到了我们熟悉的云龙湖景区。

四年的南湖校区生活让我们对云龙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趁着毕业前最后一门课好好的在专业角度跟着赵老师分析一次这个景区的景观建设。

云龙湖,位于徐州市南郊风景区内,原名“簸箕洼”又名“石狗湖”,是徐州市区最大的水域游览胜地。

1984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云龙湖水面面积已达到6.76平方公里(含小南湖景区),包括云龙湖、云龙山、珠山、大山头、韩山、西凤山在内的云龙风景旅游区核心区的规划面积达到14.4平方公里。

已建成的景区有:水上世界及水面游览区、滨湖公园、湖东文化古迹游览区、小南有生态游览观光区,以及将要建设的珠山佛教文化游览区。

整个风景区四季景观交相更替,多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仿佛就是镶嵌在我们这座城市上的璀璨明珠。

云龙湖东傍云龙山,南靠珠山、大山头、拉犁山,西依韩山,北临滨湖大堤,构成了“三面环山一面水”的自然景观。

云龙湖底平均海拔30。

8米,常年水位海拔33米左右,1978年开辟了一条穿云龙山的溢洪道,全长2000米。

2003年为了保护云龙湖的水质,铺设了11公里长的环湖截污管道,新建了三座泵站,实现了云龙湖区域的雨污分流,达到了国家重点风景区二类湖泊水质要求。

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对云龙湖景区的保护与开发,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徐州市云龙湖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依据总体规划,2003年始市政府对云龙湖东岸进行了“显山露水”的工程改造,新建了三让亭、刘备泉、季子挂剑台、杏花广场、花卉苑广场、杏花村馆、杏花坞广场等项目。

再加上这里原有景点徐州汉画像石馆、索滑道、果树盆景园、云龙山等景点构成了真山真水与人文古迹珠联璧合,形成了一道最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2005年小南湖生态旅游观光区建设工程启动,一期新扩湖域1044亩,增绿16万平方米。

一个鱼香荷藕、小桥流水、兼有北雄南秀的水乡园林景区已具雏形。

南湖长桥(暂用名)、三影桥(暂用名)、双影桥(暂用名)、单影桥(暂用名)、或拱或廊,形态各异,横跨湖面蔚为壮观。

湖堤春晓平台典雅清秀,石瓮倚月古朴端庄,水榭亭廊、生态码头、亲水平台点缀其间,北湖之雄、南湖之秀,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云龙湖景区主要分为湖东文化古迹游览区,杏花春雨,刘备泉,果树盆艺苑,季子挂剑台,杏花坞广场,小南湖景区和云龙山庄等多处小景观。

湖东文化古迹古迹游览区北起云龙湖广场,南至云龙山九节山尾,靠山临湖,座拥山水,以自然山水风光和两汉文化、东坡文化为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时代风情与历史文化珠联玉缀,成为旅游休闲的绝佳之处。

为增加游客的游览、休憩空间,政府对湖东路进行改造,将原有路幅进行缩减(由原来的20米减至10米左右),拓宽亲水景观带,增加了园林小品、游步道及亲水平台等,缩小了云龙山、云龙湖的距离,让亲山、近水的游人在这里充分体会自然之美、山水之乐,成为云龙风景区内一条亲山近水的美丽风光带。

龙山西麓延绵十里,杏林满坡,与湖岸桃柳相映,构成一幅报春图。

柳丝挂燕,杏花扬雪,上连青山,下映碧湖,如烟雾缭绕,引蜂飞蝶舞,加桃红片片,更是生机盎然。

重现了苏东坡“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的诗境。

刘备泉位于云龙湖东北入口东侧,泉上方有三让亭,以喻陶谦三让徐州,刘备接任徐州牧,此泉因此而得名。

古诗云:“苔遥踏新绿,缓步龙山曲。

清泉石罅中,澹澹流碧玉。

酌之深我心,冷澈沁肌骨。

微雨济阳春,含声尽可欲。

籍草泉之侧,悠然散遐瞩。

”故此泉又名流碧泉。

民间又称之为流壁泉,是因泉水涌出的地方有一巨大的石壁。

位于刘备泉南侧,紧靠汉画像石馆,为一组背山面湖的清代风格单层建筑,并利用山势形成富于变化的院落布局,建筑面积360平方米。

位于云龙湖东岸,汉画像石艺术馆南侧,占地40余亩,为仿古圆林建筑。

此园将中国盆景艺术与果树栽培技术紧密结合,融观姿、赏花、观果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盆中果木高不盈尺,树干虬区悬根露爪,苍劲奇特,春华秋实令人叹奇,在我国盆景艺术中独树一帜,被人称飘着果香的诗画,并被列为中国盆景的一大流派。

果树盆艺园展出的作品有苹果、梨、山楂、柿、桃等十余种果树的盆景作精品。

座落于云龙山西鹿十里杏花村景区内,以彰显季子诚实诚信之德,扬徐州人从德向善之风。

入口牌坊正面为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所书“季子挂剑台”;两侧楹联为“见礼知政,闻乐知德;观风审音,挂剑酬心”;横幅“至德遗风”;徐君墓冢的景墙石刻“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斤之剑兮带丘墓”出自《徐州人歌》。

位于湖东路中段,面积11000平方米,其中铺装5000平方米,绿地6000平方米。

广场有三个特点:一是湖边设置亲水平台,便于亲水游览和游泳活动;二是保留原有大树,形成浓荫效果;三是广场采用自然布局,与自然山水环境融为一体。

位于湖东路南段,面积3200平方米,采用花岗岩和鹅卵石铺装。

广场有三个功能:一是休闲功能,游人可以活动、休息;二是保健功能,周围栽植保健植物,挥发出的气体能调节人的精神、润肺、润脾,有些植物还有抗癌作用;三是健身功能,中心广场用鹅卵石铺装,赤脚在上面活动对足部有按摩作用。

云龙山下临湖一丘名“金镫山”,海拔45米。

山上有五层八角金琉璃塔一座,每层有观景护栏,内有旋转塔梯,扶摇可上,是为纪念原任徐州知事的苏轼而建,取名苏公塔。

苏公塔为仿宋建筑,高26.17米,建筑面积312平方米。

苏轼北宋时期曾在徐州任一年零十一个月的知州,因政绩卓越而深受徐州百姓的爱戴,在徐州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才子佳话。

云龙风景区内与苏东坡有关的胜迹随处可见,苏公塔对面的杏花村,就是根据当年苏轼描写云龙山西山坡景色的诗“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而建。

2004年对苏公塔维修时,新增了花岗岩石刻苏公生平行迹图,再现东坡当年生平。

登塔俯瞰全湖,览小径蜿蜒曲折,湖畔水榭、曲桥、码头、方亭、虹桥错落有致,碧波塔影,荡漾诗情。

夜间塔身霓虹反射,更是璀璨辉煌,倒映成金。

位于云龙山脚下,周围杏林蜜布,春季杏花遍野,是踏青游园之佳处。

杏花村馆为四合院建筑,由一进院落构成,建筑基本对称布置,中间主楼为两层,楼层设腰檐平座,四周皆为落地格扇,可凭栏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东西两厢为单层厢房,主楼两侧设附属用房,所有单体均由廊、墙联系分隔,形成若干内院。

整组建筑风格清秀大方,体量适中,空间组织主次分明、灵透且富于变化,给人以民风淳朴的游览感受。

杏花村总馆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2平方米。

位于云龙山南坡,笑难湖生态游览观光区和湖东古迹文化游览区入口处,与云泉山庄一路之隔,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占地面积17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集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设施。

小南湖景区规划总面积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962平方公里。

小南湖景区布局呈“W”上有一横的形状。

一横为湖南路,“W”中间的空白部位为小南湖的水面,景区内有一池二岛、三轩五园。

其中一池:即小南湖水面通过两座长桥与主湖相通,形成相对独立的一片有园林建筑的幽静池塘;二岛:指从湖南路、湖南岸的南北两个方向伸向湖中的岛、两岛相望,水面相连,岛与岸之间以景观桥相连,造成小南湖多变的地形,也使每一条陆地、水面的游览线路都有移步换景的效果;三轩五园:指这里的园林古典式建筑,有亭、园、院、榭、台、轩、阁,以及桥、堤等。

整个小南湖景区水面精巧、环湖布景,以“江南园林”特色的会馆艺苑、水乡人家、小桥流水、名苑流香、荷塘鱼藕为主体景观,形成“静湖幽园”的中国古典人文及自然景观特色。

在规划方面分析,结合云龙湖风景区景区进行具体分析,总体指导思想:保留原有景区景点,开发新景区景点,将所有新旧景区景点进行重新规划,形成更有特色的云龙湖风景区。

1.以云龙湖及其南面的小南湖结合为云龙湖风景区。

东湖环境好,水上活动设施多,形成以水上活动和游览为主的景区;南湖可以新建些餐馆,结合现有的游乐场,形成以娱乐餐饮为主的区域;西湖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以疗养度假为主;北湖有公园和广场,以运动休闲为主。

进一步改善云龙湖的交通系统,方便人们出行到各个景区。

2.以玉带湖和韩山为主的返朴风景区。

这个景区打算以自然保护资源类型为开采对象的,重点是发展自然景观。

其中可以以玉带河的湿地保护为特色,玉带湖沿岸景色怡人,可以作为探幽景区,而且玉带湖面积较大,水质较好,局部开发作为水产养殖区和水上垂钓中心,同时水产养殖可以为云龙湖南湖的餐饮提供方便。

韩山虽开发少,但景色优美,环境怡人,可以作为探幽景区。

3.以云龙山、珠山和小刀山为主的佛教文化基地,珠山的开发虽少,但山上有寺庙,可以加大开发,形成宗教文化区,吸引更多的游人,更好的发展佛教事业,满足人们的需要。

4.以拉犁山和凤凰山为主的红色革命基地,能够将淮站遗址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此外顺带发展生态农业,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5.彭祖园和泰山为主的休闲场所,彭祖园位于云龙山脚下,可以为爬山归来的人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泰山原是为市民提供健身的一个开敞空间,在此处不予改变,但在山上增加一些景点。

6.汉王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的汉文化景区,此处山水风光秀丽迷人,由此形成的群羊坡的群石乱立、汉王水库的波光鳞鳞、拔剑泉的清澈可鉴、虎山生态园的引人入胜,可以保留不作修改,继续发展,让游人领略汉王的历史文化宝藏,从而进一步了解徐州的悠久文脉。

介绍完了云龙湖景区的概况就该分析主要问题了,首先我们在政策上来分析云龙湖景区的问题。

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

风景名胜区没有设立人民政府的,应当设立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主持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

设在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单位,除各自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外,都必须服从管理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管理。

”云龙湖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市政府于1992年建立“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管理处”,直属市政府,为副处级行政管理机构。

1997年市政府将“徐州市云龙风景区管理处”机构更名为“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管理处”,为直属市政府的正处级事业单位。

2003年7月,市政府又将该机构调整为相当于副处级事业单位(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并归市园林局管理。

由此我们发现现行景区管理体制与国家、省关于风景名胜区体制法规规定相勃。

现行体制下,云龙湖风景区管理处不能真正落实市政府在景区的管理职能。

而在我们主要的专业角度来看云龙湖景区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太多的,作为徐州市首抓并且引以为傲的风景区,云龙湖的景观建设还是比较优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