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白描》课程标准
《白描》教学大纲

《白描》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
通过学习白描,可以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白描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和热爱。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白描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
使学生掌握白描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线条表现不同的物体形态和质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临摹、写生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表现力。
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创新,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课程内容1、白描基础知识白描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白描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墨汁等)的介绍与选择。
2、线条的基本技法线条的种类(如中锋、侧锋、逆锋等)及特点。
线条的运用(如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
线条的表现力(如表现物体的轮廓、质感、动态等)。
3、白描的构图与造型构图的基本原则(如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均衡稳定等)。
物体的造型方法(如观察方法、概括方法、夸张方法等)。
4、白描的临摹与写生选择经典的白描作品进行临摹,学习古人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进行实物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5、白描的创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行白描作品的创作。
培养学生在创作中发挥个性,表达情感。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白描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法要点和创作思路,使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示范法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白描的技法和表现过程。
3、练习法学生通过大量的临摹、写生和创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法,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讨论,交流心得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工笔花鸟白描教学设计教案

工笔花鸟白描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案背景工笔花鸟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凭借其细腻的线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
然而,由于其较为繁复的画法和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许多学习者对这种技法望而却步。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一套系统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工笔花鸟白描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工笔花鸟白描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学习工笔花鸟的基本构图和用线的技法;3. 掌握步骤清晰的分层上色技巧;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工笔花鸟白描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0分钟)a. 介绍工笔花鸟白描的起源和演变历程;b. 分析工笔花鸟白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c. 展示一些优秀的工笔花鸟白描作品,让学生对其风格有所了解。
2. 基本构图和用线的技法(30分钟)a. 解释工笔花鸟白描的基本构图原则;b. 演示如何运用线条表现花鸟画中的纹理;c.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使用线条勾勒出花鸟的形态。
3. 步骤清晰的分层上色技巧(40分钟)a. 介绍工笔花鸟白描的分层上色方法;b. 演示如何选择合适的色彩和使用不同的笔触上色;c. 给学生提供练习用的花鸟线稿,并指导他们进行分层上色的实践。
4. 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30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花鸟图案,并了解其特点;b. 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让他们进行观察练习;c. 鼓励学生逐步培养对细节的观察能力,并通过绘画作品展现出来。
四、教学评价1. 讨论与评价(20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b. 带领学生进行互动评价,相互交流意见和建议;c.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2. 个人绘画总结(10分钟)a.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本次工笔花鸟白描学习的总结和体会;b.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计划。
五、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a. 工笔花鸟白描的相关书籍和资料;b. 基本绘画材料如纸张、笔、颜料等。
2024年度中国工笔画白描教案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 类别的一种。其特点为工整细致,先勾后 染,色彩绚丽,气韵生动。
工笔画以线造型,通过线条的粗细、浓淡 、虚实、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对象的形态和 质感。
精细入微
色彩丰富
注重细节描绘,追求形似和神似,刻画精 细入微,纤毫毕现。
设色艳丽,对比强烈,善于运用色彩的冷 暖、明暗、纯度等对比关系来营造画面氛 围。
2024/3/23
兰花
先画兰叶,长叶宜用中锋行笔,短叶可用侧锋;再勾画花 茎,注意与兰叶的呼应关系;最后点花瓣和花心,要简洁 明快,体现兰花的清雅。
菊花
先勾画花头,注意花瓣的层次和翻卷关系;再画花茎和叶 子,叶子可用侧锋画出;最后点花蕊和花瓣上的纹理,增 加菊花的细节和质感。
16
牡丹、荷花等花卉绘制技巧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 成一幅具有一定艺术 水平的白描作品。
2024/3/2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和艺术素养,提高学 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 鉴赏能力。
4
课程安排与时间
2024/3/23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六个课时,每个课 时45分钟。前四个课时主要讲解 白描的基本技法和理论知识,后 两个课时为学生实践绘画时间。
2024/3/23
8
工笔画历史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
工笔画起源于魏晋时期,随着绘 画理论的成熟和绘画技法的丰富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024/3/23
唐宋高峰
唐宋时期是工笔画的鼎盛时期,画 家辈出,作品丰富多样,技法精湛 ,代表了工笔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元明清传承与发展
元明清时期,工笔画在继承前人传 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涌现 出众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工笔画家和 作品。
白描工笔画花卉课程设计

白描工笔画花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白描工笔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及艺术特点。
2. 学生掌握花卉的基本构造、生长习性及表现方法。
3. 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笔画花卉的线条、设色、构图等基本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墨色、色彩等技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花卉白描工笔画。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升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学习工笔画花卉,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欣赏美、表现美,提高审美素养。
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特点为具有一定绘画基础和审美观念的初中生。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创作性、文化传承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达到上述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独立创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绘画艺术。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 工笔画花卉基础知识:介绍工笔画的历史、花卉的分类及生长习性。
- 白描技法讲解: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巧及其在花卉画中的应用。
- 色彩搭配与设色技巧:分析花卉色彩特点,讲解设色方法及色彩搭配原则。
2. 实践部分:- 花卉线描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花卉线描练习,掌握花卉的外形、结构、纹理等表现方法。
- 花卉白描创作:学生运用所学技巧,独立创作一幅花卉白描作品。
-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和线描练习,第二阶段为花卉白描创作及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践技能的应用,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有序地进行。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工笔画花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国画(白描)教学大纲

国画(白描)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在校生
先修课程:
课程目的和主要内容:本课程属装饰艺术专业必修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白描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重要地位及白描的特点,掌握白描不仅是形象的筋骨,而且还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性。
通过练习掌握白描技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白描
2.1 执笔方法
2.2 运笔方法
2.3 手的运动
2.4 线的表现
第三章临摹
3.1 临摹前的准备
3.2 临摹方法
第四章写生
4.1 写生的方法
4.2 写生的步骤
4.3 写生整理
白描写生花卉范围
1、菊花
2、龟背竹
3、棕榈
4、巴蕉
5、绣球
6、杜鹃
7、唐昌莆
8、月季
学时分配表
教学手段(方式):在教学中采取理论讲解与实践写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师示范、看优秀白描写生教学片等教学手段,采取学生练习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三、附录
参考教材:《白描画谱》广西美术出版社,97年版,郑军里著
《线描花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98年版,唐新一著。
《中国工笔画临摹》课程标准

XXXXX学院《中国工笔画临摹》课程标准制定时间:修订时间:适用专业:开设单位:制订人:修订人: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务科技处编制《中国工笔画临摹》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学前教育系美术专业(书法方向)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第四学期的课程,后续课程为中国写意画、中国画创作、楼兰残纸书法初探、篆刻临摹与创作(古玺)、行草临摹与创作、专业实习、书法创作(二)行、草技法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事书法教育及创作等工作,同时具备良好的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审美修养,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遵循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长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产教融合、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中国工笔花鸟画造型能力的认识和表现,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遵循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重视理论向审美实践能力的转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知识、能力、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中国工笔画的种类;2.掌握工笔画技法理论知识及工笔写生方法。
能力目标:1.提高对中国工笔画造型能力的认识和表现;2.掌握工笔画从写生白描到着色创作全过程的作画方法和技能;3.要求学生通过临摹写生练习,提高对中国工笔画造型的认识和表现能力,以及审美判断能力。
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1. 对中国工笔画及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认识;2. 使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涵养有所提升。
四、课程内容标准⒈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一览表⒉教学单元(项目)设计教学单元(项目)设计一览表五、考核方式及评价办法本课程为过程化考核,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
六、教学条件与学习资源1、教材选用建议教材:《美术》张晓嘉魏明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画》韩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教学建议本课程以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为主,采用理论讲授与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着重训练学生的工笔造型能力。
《工笔白描》课程标准

《工笔白描》课程标准课程代码:GSJPYJ032适用专业:木雕设计与制作执笔人:杜钢梅适用学期:第二、三学期审核人:学时: 120 制(修)订时间: 2011.9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工笔白描》为木雕制作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既是一门造型训练课,同时也可以看作一门创作课。
我国的书画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工笔白描作为中国画传统技法已经列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
2、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后续课程:《木雕制作工艺》,《电脑雕刻》,《顶岗实习》,《毕业创作》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白描画是造型手段和设计手段,熟悉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的方法,掌握线条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技巧。
2、能力目标能用线条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能运用中国画线条表达造型。
能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把握中国画哲学观的理论想,提高对中国画的感受、鉴赏和分析能力。
会进行写生素材整理并绘成作品。
能创造性的运用构图、线条勾勒、渲染、设色等工笔画基本技法。
3、素质目标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发展。
绘画艺术主要是画家创作,画家的作品不能孤芳自赏,它应该让众多的观众与读者共享其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木雕设计行业基本能力素质。
三、教学内容四、教学评价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对象木雕设计与制作班。
教学评价以实践项目考核为主要内容,突出过程考核,按课程期末考试结束后,结合专题实训每个小项目实施中的表现和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平时项目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1、考核方式与要求(1)第二学期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课,以花卉设计为主评定成绩,以百分制记分,考试形式是完成一张完整的花鸟画创作。
总成绩=(平时任务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40%)+学习态度10%。
工笔白描教案

精品文档工笔白描教案一、组织教学准备好上课工具。
提问:白描是一种什么样的绘画,二、导入新课学习白描课程,是为了增强线条的绘画能力,更好的把握线条的虚实,用线为体服务。
加强对事物的描绘能力。
白描的概述白描画法是指以墨线描绘物体,不著颜色的画法。
中国画是线条的雄辩,尤其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幅画成败的主要关键。
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均匀,钩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涵蓄在内,不宜显露於外;缺乏涵蓄的笔墨,不耐久看。
锋芒过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现出一种霸悍的气象,有时尚可减低某些花卉、禽鸟的美感,故白描画的线条要于刚建于婀娜中。
欣赏白描画,讲解绘画中线条的体现。
苏百均的白描花卉临本工具介绍笔、墨、纸、砚是工笔主要工具材料。
笔:勾、线笔类是工笔的基本上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
勾线多用笔挺拨、富有弹性,故多选用狼毫这类细而尖的笔。
如:衣纹笔、红毛笔、叶筋笔、点梅笔、羽筋笔、1 / 24精品文档拖线笔等。
染色笔:多运用吸水量较多的。
如: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毛羊毫。
选择毛笔一般以“平”“园”“尖”“健”为佳,笔用完要洗干净、整平、整圆,保养好。
墨:一般多用油烟墨个别地方甲松烟、油烟墨有光彩、松烟墨不会反光较灰。
墨色黑质细,墨身浸水时四边平整不变形为佳。
磨墨时压力不可过大过猛。
用毕:勿泡在水中。
目前大都用墨汁。
纸:一般工笔画多选用熟宜或绢,更常用熟宜,如水雪宣、云母宜、蝉衣宣、书画笺等。
其性能是不渗水,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式笔直。
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造用。
砚:好视一般质细腻,易不墨,不渗水,墨不易干等优点。
介于教学方便,可用白瓷碟。
另外,还需笔浇和调色盘等。
三、课堂示范,工具的使用方法。
白描作画过程一、组织教学连合上次课的白描的概述及工具的介绍后,示范白描的基本作画步骤~二、导入新课我们以一幅白描花卉范本为例,分解一下白描的作画过程:2 / 24精品文档:选稿,白描的临摹最好选择印刷精致,细节清晰,有局部放大的传统名作,比如我们欣赏过的一些古代工笔花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笔白描》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GSJPYJ032
适用专业:木雕设计与制作执笔人:杜钢梅
适用学期:第二、三学期审核人:
学时: 120 制(修)订时间: 2011.9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工笔白描》为木雕制作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既是一门
造型训练课,同时也可以看作一门创作课。
我国的书画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工笔
白描作为中国画传统技法已经列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
2、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后续课程:《木雕制作工艺》,《电脑雕刻》,《顶岗实习》,《毕业创作》等。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白描画是造型手段和设计手段,熟悉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
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的方法,掌握线条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技巧。
2、能力目标
能用线条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能运用中国画线条
表达造型。
能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把握中国画哲学观的理论想,提高对中国画的感受、鉴赏和分析能力。
会进行写生素材整理并绘成作品。
能创造性的运用构图、线条勾勒、渲染、设色等工笔画基本技法。
3、素质目标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发展。
绘画艺术主要是画家创作,画家的作品不能孤芳自赏,它应该让众多的观众与读者共享其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木雕设计行业基本能力素质。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对象木雕设计与制作班。
教学评价以实践项目考核为主要内容,突出过程考核,按课程期末考试结束后,结合专题实训每个小项目实施中的表现和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平时项目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1、考核方式与要求
(1)第二学期课程考核方式
为考试课,以花卉设计为主评定成绩,以百分制记分,考试形式是完成一张完整的花鸟画创作。
总成绩=(平时任务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40%)+学习态度10%。
平时任务成绩50%=简单的花卉创作(10%)+梅兰竹菊完整作品(20%)+花卉写生作(20%)。
学习态度10%=平时学习态度+出勤率。
作业规格:四尺对开宣纸作品一张。
时间安排:一周
(2)第三学期课程考核方式
为考试课,以花卉设计为主评定成绩,以百分制记分,考试形式是完成张完整的花鸟画创作。
总成绩=(平时任务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40%)+学习态度10%。
平时任务成绩50%=山水画的临摹(20%)+人物画临摹(30%)。
学习态度10%=平时学习态度+出勤率。
作业规格:四尺宣纸作品一张。
时间安排:三周
2、说明
(1)本教学大纲基本要求适合于三年制木雕制作与设计专业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将基本理论知识融合于实践教学中,以讲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绘制能力,培养艺术表现能力。
五、建议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工笔白庙与木雕设计》自编教材
《木雕图案》编者:马慕良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工笔画基础》郭玫琮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4.6
《工笔花鸟的画法——现代工笔画技法》舒宏昌编绘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中国传统艺术》顾建华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画技法》孙其峰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人物服饰与画法》黄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六、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合于三年制木雕制作与设计专业教学。
教学方式以讲为铺,实践为主。
实践主要以木雕图纸的设计及国画白描的创作练习。
通过对花鸟山水人物的训练,学生能创作完整的白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