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猪呼吸道疾病的控制措施

要慎使 用油乳剂灭 活苗 。
25 卫 生 . 要想减少猪 只的发病 , 猪舍必须卫生条件 良好 。一般要求 做 到每天 2次清粪 , 每次清粪 后进行彻底清扫 。在 温暖季节 、 通风 良好的条件下 , 除产 房外可每天用水 冲洗 2次。这样可以
侧 的呈紫红色 ,而猪肺疫 的肺炎 区常有 红色肝变 和灰 色肝 变 混合存在。涂 片染 色, 镜检可见到 不同的病原体 。
2 消毒 . 6
消毒是控制和减少传染病发生 的主要手段 。在进 行针对
性消毒时, 需要 注 意 以 下 几个 方 面 的 问题 。
2 控 制措 施 21 寄生 虫性 呼 吸道病 的控 制 .
后圆线虫 ( 丝虫 ) 蛔虫 、 齿冠尾线虫 ( 肺 、 有 肾虫 ) 都能 引 起 猪 的呼 吸道 病 , 主要表 现为长期 咳嗽 , 渐进性 消瘦 , 用任何 抗菌 药治疗都没有效果。采用 “ 四加一 ” 驱虫模式会 降低寄生 虫 的发病率 , 甚至可杜绝寄生虫病的发生 。 所谓 的 “ 四加一 ” 驱虫模式就是每年给 种猪驱虫 4次 , 每
即可 。
在免 疫接种 、 断奶 、 群 、 转 并群前都 应进行 1 彻底 的消 次
毒 , 以此来减少环境 中病原微生 物的数量 , 并 避免猪只在应 激
期间感染 发病 。
22病 毒性 呼吸 道病 的控 制 .
引起猪呼吸道病的常见病毒有伪 狂犬病毒 、猪繁殖与呼
吸综合征病 毒 、 流感病毒 、 呼吸道 冠状病毒 、 猪 圆环病毒 以及
23 细 菌性 呼吸道 病 的治疗 .
猪群 当中一旦有个别 猪只发 生呼吸道病 ,首先应对发病
是 妊娠 舍和分娩舍为 1 , 处 保育舍为 1 , 处 育成 和育 肥舍为另
猪呼吸道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

养殖顾 问 !C nuat osln t
☆ 中 国 畜 牧业
2 强饲养 管理 ,给猪群创造宽松 、舒适的 1 2 . 加 — 月期间接种伪狂犬基因缺失苗,接种不得在产 生存环境 。一是根据种猪 的生产需要和生长育肥 前一个 月 内实施 ,否则对 胎儿起 不到保 护作 用 。
猪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尽可能节俭的前提 ( ) 6 对存在免疫抑制病因的猪场 ,在免疫接 下 ,建设科学合理 、现代化的圈舍 ,冬天能防寒 , 种 疫 苗之 前 可 采 用 圆蓝 五 肽 糖 盐水 溶 液 让 猪 自 由 夏天 能防暑 ,给予猪 良 的居住环 境 。 好 饮 用3— 天或 免 疫后 让 猪 自由饮 用 5 天 ,不仅 5 —7 二是猪 舍内的温度 、湿度 、密度要适宜 。4 可减少猪体因免疫产生 的应激 ,还可解除猪体免 O 千克以内 ( 乳猪阶段除外 )1 。为宜 ;4 千克以 8C 0 疫抑 制 ,使 猪体 迅 速产生 抗体 ,确 保免疫 效果 。
上 1 ~1 。 为 宜 ;相 对 湿 度 6 % 一7 %为 宜 ;育 5 6C 0 5
4实 施药物 保健 ,强猪 壮体 抗疫 原 。一 是 .
肥猪每栏饲养1 0~1头为好。体重3 ~5 千克和 实 施 药 物 预 防 十 分 必 要 。 因 为 现 在 疫 病 种 类 很 5 O 0 5 —10 1 0 千克的猪每头 占有猪栏面积分别 以0 5 . 平 多 , 不 可 能 所 有 的疫 苗 都 免 疫 ,况 且 目前 还 有 4
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笔者结合 多年 是免疫前后滥用药物造成免疫失败;五是免疫抑制 来 的临床经验 ,就猪呼吸道病 的发病原因与防控 猪病的存在造成疫苗免疫效果差。 对策谈以下看法 ,供养猪场户或同行参考。 二、预防措施 发病原 因 1建立健康种猪群 ,培 育无病后代 。一是要 . 1 . 生物因素。近年来大家所说的猪呼吸道疾病 坚持 自繁 自养 ,严把引种关。避免从带毒种猪场 综合征 ,实质是 由病毒 、细菌以及支原体等多病 引种 ,同时要做好引种的检疫监测 、隔离观察 、 原引起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的混合感染性猪病。 消毒防范等项工作。 其最常见的病原是猪繁殖 与呼吸综合 征病毒 、圆 二是要严把健康 猪群鉴定标准 。观察3 个月 环病毒和猪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 ,难 以治愈 的病 以上 ,未发现气喘病状的猪群 ,放人易感小猪2 头 猪往往是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 。 同群饲养 ,不被感染 ;一年 内整个猪群未发现气 2环境 因素 。饲养环境的好坏是造成猪呼吸 喘病状 ,对所宰杀的肥猪 、死亡猪检查肺部 ,均 . 道疾病发病 的重要 因素。常见的问题包括 :一是 无气喘病病状 ;母猪连续生产两窝仔猪 ,从n ? iL  ̄ 气候 突变 ,保暖防寒措施不到位或通风保暖调节 期 、断奶后 到架子猪 ,经观察无气喘病病状 ,一 不科学 ;二是饲养密度过大 ,舍内粪便清理不及 年内经X 光检查哺乳仔猪和架子猪全部无气喘病病 时 ,换气工作不到位 ,造成空气污浊 、氨气含量 变者,鉴定为健康猪群。 过大 ;三是猪吃食 、饮水 、休息的地方三定位做 三是淘汰无 治疗价值 的病猪 ,实施药物保健 得不好 ,舍 内湿度 大 、温度 低 ;四是带 猪稍 毒 净化。要及时隔离 、消毒 、淘汰无治疗价值的病 后 ,不注意定期的通风换气 ,消毒药损伤呼吸道 猪 ,并迅 速采取消毒 、药物保健净化措施 。经临 黏膜 ;五是长途运输 ,猪只拥挤 ,饮用生冷凉水 床应用验证 :采用亚广生产的蓝圆热毒清或排疫 而引发呼吸道病 ;六是引种消毒 隔离不到位 ,急 、 ( j 主要成分均为解除免疫抑制 、提高免疫力 的 呔 于合群引发呼吸道病 ;七是外来车辆 、人员 消毒 中药多肽制剂 )和热度风暴 ( 主要成分为林克大 不到位 ,猪场饲养其他动物 ,人 、禽 、猪的交互 观霉素 ) . 按0 %的比例交替拌料 ,5 千克 以下猪 2 0 感染等引发呼吸道病。 每间隔5 天、5 千克以上猪每间隔1天交替拌料两 0 2 3饲 料 因素 。一 是 饲料 配 比不科 学 ,质量 天 ,同时配合圆蓝五肽 ( . 主要成分为解除免疫抑 差 、能量标 准低造成猪体营养不 良,抵御寒冷 的 制 、提高免疫力 的中药多肽提取剂 )10 0 毫升 、葡 能力差 ;二是盲 目加大促长损肝 的铜元素含量 , 萄糖15 克 、食盐2 5 、水2千克制成同比例的 20 2克 5 造成肝肾损伤 ,免疫功能受损 ;三是饲喂发霉的 药物水溶液 ,饮水两天 。定期保健一段时间,配 饲料 ,不仅损肝损 肾,造成机体免疫 抑制 ,导致 合环境消毒 ,不仅可达到净化 呼吸道病的 目的, 整个猪群免疫力下降 ,还会引发难以治愈 的霉菌 而且对母猪屡配不孕 、公猪死精子可达到配准和 性肺炎 。这些 因素都对猪呼吸道病的发生有重要 复活精子活力的作用 。
猪场呼吸道疾病的防控

主要 特 征 是 咳嗽 、 气 喘 和 呼吸 加 快 , 体 温 一 般 不升 高 , 食欲 时好 时坏 , 生 长发 育迟缓 。 急性 病
不亚 于其 他 传 染病 。为此 , 冬 季 规模 化猪 场 防控
呼 吸道疾 病将 成 为管 理 与疫病 防控 的重点 。
一
旦 停药 马 上反 弹 。 实 践 中引起 器质性 病 变 的猪
只一 旦 感染 其 他疾 病 如流 感 、 猪瘟 等 传染 性 较强
的疾病 时 . 其 功能 低 的呼 吸系 统会 更 进一 步 增 加 死 亡率 , 加 重病情 。
3临床 症状
气 体 浓度 增 加 .这 是 造成 该病 发 生 的重要 原 因 。
产房 、 保育 、 育 肥 舍 猪 只 的饲 养 必 须 按 此 方 式 进 行 ,严 禁 上 一 批 病 弱 猪 只 寄 养 到 下一 批 产
件, 给猪 群 的健 康 带 来 了严 峻 的考 验 . 笔 者 就 此 季节 猪 群 的疾 病 防控 阐述 下 自己 的见解 , 望 能给 养猪 同仁 有所 启发 。
猪场 呼 吸道疾 病 的 防控
丛 日江 . 杨 伟
( 普 莱柯 生 物 工程 股 份有 限公 司 , 河 南洛 阳 4 7 1 0 0 0 )
在 寒 冷 的冬 季 . 猪舍 需要 及 时 采取 适 当的保 温措施 . 若 通 风 和保 温 不 能 协 调 , 极 易 引起 猪 呼 吸道 疾 病 的发 生 。尤 其 以保 育 猪 和 中大 猪 最 多 发 。为保 证 舍 内 的适 宜温 度而 关 闭通 风 口 , 必 然 会 造 成 舍 内通 风 不 良 、 空气质量差 、 氨 气 等 有 害
猪群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与防治

猪群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与防治姚邦1郑沾2(1.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台州317700;2.台州市玉环市畜牧兽医所,浙江玉环317600)摘要: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增加了疫病的治疗难度,并且给疫病的治疗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此,应该加强对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深入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才能减少该种类型的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猪群的健康。
关键词:猪群;呼吸道疾病;因素;防控1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1.1传染性因素在猪养殖中,养殖环境中会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当猪群的免疫能力下降时,病原微生物很可能入侵猪只的机体,造成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爆发呼吸道疾病。
引进猪种的过程中,没有做好隔离,导致病源入侵,也增加了猪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
1.2管理因素为了减少疫病的发生概率,要适当地控制好饲养的密度,做好建设的通风管理工作,减少圈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浓度,因为圈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不仅会损害呼吸道黏膜,同时也会造成猪只血液中的有害成分增加,引发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此外,温度过高也会造成病原体直接入侵到呼吸道黏膜,温度过低会增大患感冒的概率,影响猪群的免疫力,免疫力下降诱发呼吸道疾病,在转换季节要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
1.3病原菌感染引发出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包括多种,如传染性输精时需要使用开腫器,使其缓慢进入子宫,然后慢慢拉动开腫器上的开关,使子宫处于正常位置。
接下来就是将输精器插入到子宫中,缓慢地注射精液。
在输精工作完成以后,需要让母羊保持竖直姿态10min左右,这样精液才能流向子宫深处,进而提高此次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1]杨菊清,周新华,张增强.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在集约化羊场的应用初探农村科技,2020(03):63-65.[2]鲁艳梅,蒙旭辉.推广羊人工授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胸膜肺炎、猪肺疫和猪支原体等,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如果防疫措施不当,造成病原菌的大量滋生,增加了猪呼吸道疾病的概率。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控制措施

猪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应通过安 装温控设备、调节通风等方式,将猪舍温度维持在适宜范围 内,以满足猪只生长和健康的需求。
湿度控制
总结词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猪只健康,应保持猪舍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详细描述
湿度过高可能导致猪只出现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等问题,湿度过低则可能引起猪 只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等。因此,应通过通风、洒水等方式调节猪舍湿度,使其 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药物预防
在猪群中定期投喂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风险。
饲养管理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猪只免疫力,提高抗 病能力。
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
01
02
03
04
疫情监测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 施。
隔离措施
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 ,防止疫情扩散。
猪舍消毒制度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对猪舍 、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
定期检测抗体水平
定期检测猪群抗体水平,了解免疫效果,及时补免 。
生物安全措施
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
做好猪群隔离和分群管理
猪场应限制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对 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根据猪只日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合理 分群,并做好隔离饲养,防止疾病传 播。
实施全进全出制度
猪场应采取全进全Βιβλιοθήκη 的饲养方式,避 免不同日龄猪只混养,减少交叉感染 机会。
人员管理
加强人员出入管理,避免交叉 感染。
提高养殖户防控意识
培训教育
组织养殖户参加防控知识培训 ,提高其防控意识和技能。
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猪呼吸道疾 病综合征防控知识,增强养殖 户的防控意识。
猪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猪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猪呼吸道疾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会给猪群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
病例甚至还会导致死亡。
预防和控制猪呼吸道疾病非常重要,下面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方法。
1. 加强环境卫生
环境是引起猪群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养殖场管理中,加强环境卫生
非常重要。
及时清理禽舍内的粪便、从空气中清除尘埃并保持良好通风可以有效减少病毒
和细菌的繁殖,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 饲料和水的卫生
在饲料和水的管理方面,需要重视卫生问题。
饲料应该储存在干燥、通风、清洁的地方。
在喂食过程中,应该保持饲槽清洁,并及时清理没吃完的饲料。
饮水设备应该及时清洗,控制猪群补水量,以保持水源卫生。
3. 注重疫苗接种
预防疫苗是预防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猪群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注重不同的
疫苗接种。
根据猪群当时的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进行抗疫保护。
4. 采用药物治疗
在猪群出现呼吸道感染时,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应该根据猪的体重、年龄等
因素进行合理使用。
同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
5. 加强猪群健康管理
加强猪群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定期检查猪群的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疾病应该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和交叉感染。
总之,预防和控制猪呼吸道疾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
全方位加强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保障猪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猪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案

猪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案猪呼吸道疾病是饲养猪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给猪的健康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案,以期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疾病定义猪呼吸道疾病是指猪群中出现的一系列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喘息、喷嚏、流涕、咳嗽等。
其病原体主要为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二、治疗方案1. 防控措施在发生猪呼吸道疾病之前,通过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这包括定期检查和消毒饲养环境,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并确保猪的免疫力足够强大。
2. 病原体检测在猪群中发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后,首先需要进行病原体检测,以确定疾病的病因。
可以通过采集病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病毒分离、PCR检测等。
3. 细菌感染的治疗如果猪呼吸道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采取抗生素治疗的方式。
根据细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四环素等。
同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性。
4. 病毒感染的治疗猪呼吸道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感染较为常见,但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直接杀灭病毒,治疗主要以支持性治疗为主。
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力的方式,帮助猪体抵抗病毒感染,减轻症状。
另外,适当的营养补充和保暖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5. 对症治疗根据猪呼吸道疾病的不同症状,可以采取一些对症治疗的方法。
如在发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退烧药物;在咳嗽多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祛痰药物,如红霉素等。
6. 预防复发一旦猪群中发生了呼吸道疾病,为了防止疾病的复发,需要做好预防工作。
这包括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查,发现有潜在感染的猪,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保持环境清洁。
总结:猪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防控措施、病原体检测、细菌感染的治疗、病毒感染的治疗、对症治疗和预防复发等。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猪群的健康生长,减少经济损失。
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和实施。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猪气喘病是一种猪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呼吸道组织感染引起的。
猪气喘病的症状包括喘息、咳嗽、打喷嚏、流涕、粘液分泌和呼吸困难。
如果不及时治疗,猪气喘病可能会导致猪死亡。
因此,猪气喘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以下是防治猪气喘病的一些措施:1.猪舍卫生管理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定时清理猪舍。
最好把舍内的污物和猪粪全部清出,猪排泄物集中化处理。
保持猪舍干燥,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此外,还要对猪舍喷洒消毒液,杀灭病菌,以避免病毒进入猪体。
2.保证猪的饮食猪气喘病的预防包括给猪提供良好的饮食。
猪的饮食应当均衡充足,不应过于寒冷或过热,保证猪的身体健康状况。
同时,还应对猪的饮水进行管理,保证饮水干净无菌,但不要过于冰冷或过于热。
猪的饮食环境应当卫生整洁,餐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3.使用疫苗疫苗是防止猪气喘病的最佳方法之一。
猪出生后三周,应先注射一种猪气喘病的疫苗,然后再注射一种预防其他疾病的疫苗。
疫苗的注射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提高猪的抵抗力,从而使它们更能抵御疾病的侵袭。
4.控制环境变化猪气喘病的防治还包括控制猪舍的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等。
猪舍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得猪感染疾病的机会增加。
猪舍温度要适当,不要太冷或太热。
此外,湿度也要保持合适的水平,避免猪舍内过于潮湿。
5.切断感染途径感染猪气喘病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其它病猪、饲养环境、人员等等。
因此,要确保新进的猪没有携带疾病,要对新进猪的检疫。
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防止病菌传播。
此外,还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接触和交叉感染的场面。
6.及时治疗疾病如果确诊为猪气喘病,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治疗,包括给猪注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并对病猪进行隔离和饲养。
同时,需调整饲养标准,使其符合病猪体况,营养均衡,保证畜体的健康和生长。
总之,防治猪气喘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including 环境管理、病毒控制、疫苗接种、营养功能、病猪分类管理和治疗,以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和猪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猪伪狂犬病
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和病毒性传染 病,其特征 1、奇痒(猪除外),发热与脑脊髓炎 2、其它动物感染后几乎都以死亡告终 3、猪是本病的主要贮存宿主和传播者 4、随年龄的增长对猪的致病性有所不同 母猪:不育和繁殖障碍 仔猪:发热,神经症状和死亡 中猪:呼吸困难,生长缓慢,且是本病重要 的传染来源
– 继发病原:细菌、附红细胞体 – 寄生虫
非传染性因素
– 环境因素:季节(Season),气候(Weather) – 健康水平 – 管理(Management)
通风(Ventilation) 转群(Pig Flow)
精品课件
原发性病毒感染
猪伪狂犬病病毒 (PRV) 猪流感病毒 (SIV) 猪瘟病毒 (HCV) 猪Ⅱ型圆环病毒(PCVⅡ) 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病毒 (PRRSV)
诞,有时呕吐或腹泻,眼睑,口角水肿.腹部皮下紫斑,麻痹, 震颤,抽搐convulsion,癫痫,角弓反张,盲目行走,转圈,呆 立,100%死亡
哺乳小猪及生长猪:同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若有
黄色稀便100%死亡
成年猪:咳嗽,打喷嚏,呼吸减慢,发烧,厌食anorexia,很少
神经症状(如有,不久即死亡)整体生产性能差
精品课件
PRDC是影响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
死亡率升高 降低生产性能(增重减少,饲料消耗增加、利用率降低) 降低酮体质量 增加治疗费用 推迟出栏时间 增加管理成本(免疫、卫生、通风、劳动力等)
精品课件
PRDC与猪肺炎的区别
猪肺炎可以由单一病原体引起,如: APP,M. hyo, PRRSV, SIV等
PRDC 常由多种病原引起: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原发病原体与一种或多种继发病原体的组合。
沙门氏菌和蛔虫的移行也可以是呼吸道疾病 的原发病原和继发病原
应激因素:运输、混群、空气质量差、饲养 密度大、营养不平衡等。
精品课件
PRDC的发病因素
传染性因素
– 原发病原:病毒(Viruses)、支原体(M.hyo) 、细菌 (Bacteria)
精品课件
临床症状
仔猪的临床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 下降 结膜炎、水肿、喷嚏、咳嗽、气喘、 腹式呼吸 轻度腹泻、体重减轻 、死亡 母猪的临床表现:可导致怀孕后期的繁殖 失败
—弱小仔猪数增多 —流产仔猪数增多 —产后SMEDI增多 慢性感染群可反复出现繁殖问题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诊断
病史:食欲不振 呼吸道症状 流产,早产大于8%
精品课件
原发性细菌感染
胸膜肺炎放线杆(APP)
肺炎支原体(MH)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精品课件
继发性细菌感染
✓ 多杀性巴氏杆菌(PM) ✓ 副猪嗜血杆菌(HPS) ✓ 猪链球菌(STP) ❖ 猪副伤寒 ❖ 附红细胞体病 ❖ 化脓性棒状杆菌 ❖ 其它
精品课件
病毒与细菌的相互作用
PRRSV与APP或/和HPS PRRSV与链球菌、HPS PRRSV与PM、MH PRRSV与链球菌、PM MH与APP MH与HPS MH与PM、HPS 其它方式的互作
精品课件
与PRDC相关的寄生虫
弓形虫 蛔虫 后圆线虫 猪球虫 肺丝虫
精品课件
非传染性因素(加剧PRDC)
管理不科学(AIAO) 环境恶劣 生物安全措施薄弱
1. 如消毒不当 2. 免疫和全程生产管理脱节 3. 蚊、蝇、虫、鼠驱杀不力等
精品课件
管理因素
缺水、断料 转栏、混群 挤压(低温) 不同日龄猪的混饲 营养缺乏,导致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下降
怀孕母猪:头3月trimester,胚胎被吸收;中期胎儿被吸收;
后期僵猪或弱猪,也可见细小病毒病的症状.以死胎为主. 分娩延迟或提前
精品课件
黄色稀便
精品课件
神经症状:转圈;后躯麻痹;耳朵一个向前一个向后, 呈神经调节失衡症状
精品课件
免疫接种是防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种猪群 产生母源抗体保护初生仔猪、种猪
精品课件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与传播
发病季节:冬春.换季和产仔集中月份 发病因素: ①猪群中有隐性带毒猪; ②引进阳性猪; ③带毒老鼠串入猪舍污染环境引起疫病发生。 发病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感染猪的年龄; ②病毒毒力及数量; ③母源抗体水平; ④感染途径。
精品课件
猪伪狂犬病症状
初生乳猪:产后2-3天发病,体温升高41-41.5℃,昏睡,流
死产大于是20% 哺乳前后死亡率大于25%
病毒分离鉴定 免疫组化(IHC) 血清学诊断
免疫酶单层细胞吸附试验(IPMA) 间接荧光抗体吸附试验(IF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血清病毒中和试验(SVN)
精品课件
免疫
母猪:配种前4-8周免疫 仔猪:3周或超过3周龄时免疫 若有PRRS爆发则全部免疫接种。
精品课件
环境因素
猪舍温度多变或不适应 湿度大,气温高 密度过大(保温) 通风不畅,氨气超标 粉尘多
精品课件
PRDC的临床症状
结膜炎,眼睛分泌物增多; 发热; 食欲下降,有的腹泻; 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呈腹式呼吸、 咳嗽; 生长缓慢、消瘦; 毛长而粗乱、皮肤发白; 死亡率升高。精品课件引起猪呼吸道病的主要病毒
小猪免疫 保护小猪直到宰杀
建立可靠的饲养管理体制,全进全出制, 拒绝参观,灭鼠防害 种猪群的净化
精品课件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PRRS)
可导致所有年龄的猪发病 继发的疾病很多(猪的AIDS病) 临床表现多样性 初次侵害猪群常以爆发形式出现,其后则 为地方性流行病。 可增强其它的病易感性 猪群越大PRRS发生越严重 多为亚临床或慢性感染
精品课件
猪圆环病毒病
PCVD是由Ⅱ型圆环病毒( PCVD2)所引发 的猪病毒性传染病。主要表現为断乳仔猪 多系統衰竭綜合症(PNWS)和皮炎﹑肾病 綜合症(PNDS)两种病症。
猪呼吸道疾病的防制
公司
禾丰生物
精品课件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PRDC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呼吸 道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毒、细菌、 应激因素和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 产生的。
精品课件
PRDC
首次提出的PRDC是指育肥猪的呼吸道疾 病综合症,也叫(18-week wall)“十 八周墙”,后来PRDC也扩展道保育猪的 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是与多种病原体有关的肺炎。 其症状不是简单迭加,而是协同,即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