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主要技术参数
光伏电气常识

光伏电气应用常识又称光生伏特效应,这是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一个重要而伟大的发现。
简单的说在光的照射下,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形成电流。
具体到光伏行业所用的光伏组件的解释是:组件的核心是硅片,它是半导体元件,有着PN结。
当太阳光照射在PN结上,光子激发P区生成电子流带正电,同时N区形成了空穴流带负电。
这样,电子和空穴在硅片中形成了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电动势。
由于半导体具有单向导通的特性,在外电路的作用下就形成了电流,生成了直流电。
2.光伏组件主要技术参数1.1 开路电压:在一定温度和辐照条件下,光伏组件正负极在空载〔开路〕情况下的端电压,通常用Voc。
短路电流:在一定温度和辐照条件下,光伏组件正负极短路时流过的电流,通常用Isc。
1.3 最大输出工作电压:输出功率最大时的工作电压,通常用Vpm。
1.4 最大输出工作电流:输出功率最大时的工作电压,通常用Ipm。
1.5 最大输出功率〔Pm):最大输出的工作电压〔Vpm〕×最大输出工作电流〔Ipm〕。
注:pm瞬时最大值。
1.6 光伏电池组件在标准状态下最正确输出功率:光伏组件电池温度在25℃,光谱分布AM1.5,辐射照度1000W/㎡。
字母标识是DC。
是指电压和电流方向不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能。
直流电的电压、电流波形基本是平稳的,在试波器上显示成矩形。
其中电流方向、大小不变,称其为恒流源;电压方向、大小不变,称其为恒压源;电压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叫脉动直流。
由于它不能产生交变的磁场,则不能进行电压电流的变换,监测其电压、电流的大小只能用分压器和分流器。
字母标识是AC。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是随时间变化的一种电能。
我们所用的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是按正弦曲线作周期变化的。
这是由于交流发电机的多对磁极是按一定的角度均匀分布在定子圆周上,在它发电的过程中,各个磁极切割磁力线的时候具有互补性,能不断的产生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交流电的频率一般是50赫兹,即每秒变化50次。
详解光伏组件各项参数

详解光伏组件各项参数光伏组件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连接器等组成。
它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参数的选择与设计对太阳能电站的发电效率、稳定性和寿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光伏组件的各项参数主要包括光电转换效率、工作温度范围、承载能力、耐久性以及外观特性等。
1.光电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组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光电转换效率越高,组件就能够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一般来说,光电转换效率是指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即1000W/m2光照强度和25℃环境温度)下的转换效率,通常表达为一个百分比。
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主要受到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工艺、光伏组件的结构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20%以上,部分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是超过25%,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数据还将不断提高。
2.工作温度范围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范围是指组件在正常运行时,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范围。
光伏组件在工作时会受到太阳辐射的照射,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在高温环境下,组件的转换效率往往会降低,甚至存在热量致使组件性能下降、寿命减少等问题。
因此,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范围通常在-40℃至85℃之间,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组件在高温环境下能够稳定、高效运行。
3.承载能力光伏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指组件本身的抗风压、抗雨淋、抗冻融、抗撞击等能力,以及组件安装支架的承载能力。
由于光伏组件安装在室外,需要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因此对于其承载能力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光伏组件的承载能力会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来验证,如风压测试、雨淋测试、冷热循环测试等。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工程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光伏组件和支架,以确保太阳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4.耐久性光伏组件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光伏电站技术方案(整理后)

光伏电站技术方案1.系统概况1.1项目背景及意义系统由室外太阳电池组件阵列系统、室外太阳能电池组件汇流系统、室内控制储能系统、逆变配电装置与布线系统、室内光伏发电综合测试系统组成。
用于研究不同材料电池组件的光伏阵列,采取跟踪模式和固定模式时发电的情况,以及5种相同功率不同方式的太阳能电发电的对比。
本系统建成后可以作为学校光伏科研方向的重点实验室,为学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1.2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系统是一个教学实习兼科研项目,根据要求设计一个5kWp的小型光伏电站系统,包含3kWp的并网光伏系统,2kWp的离网光伏系统,共计平均每天发电约9.5kWh,可供一个1kW的负载工作9小时左右。
2.项目概况2.1光伏系统方案的确定根据现场资源和环境条件,系统设计采用独立型离网光伏系统和离散型并网光伏系统方案。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1)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专用固定支架;(2)光伏阵列汇流箱;(3)光伏并网逆变器;(4)系统的通讯监控装置;(5)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6)土建、配电房等基础设施;(7)系统的连接电缆及防护材料;太阳能光伏离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1)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双轴跟踪逐日支架;(2)光伏阵列汇流箱;(3)光伏控制器;(4)光伏离网逆变器;(5)系统的通讯监控装置;(6)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7)土建、配电房等基础设施;(8)系统的连接电缆及防护材料;3.设计方案3.1方案介绍将系统分成并网和离网两个部份。
并网和离网系统中用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有3种,一是175Wp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其工作电压为35.9V,开路电压为43.6V,经过计算,6块此类电池板串联,构成1个1KW的光伏阵列。
二是175Wp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其工作电压为33.7V,开路电压为42.5V, 经过计算,6块此类电池板串联,构成1个1KW的光伏阵列。
三是100Wp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其工作电压为102V,开路电压为135V, 经过计算,10块此类电池板串并联,构成1个1KW的光伏阵列。
光伏供电能力指标

光伏供电能力指标
光伏供电能力指标参考如下几方面:
一、装机容量
装机容量是指光伏电站中安装的光伏组件的总功率,通常以兆瓦(MW)或千瓦(kW)为单位来表示。
装机容量是衡量光伏电站规模和发电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光伏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基础。
二、峰值日照时数
峰值日照时数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年中最多的日照小时数,是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重要因素。
在相同装机容量的条件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与当地的峰值日照时数成正比。
因此,在选择光伏电站的建设地点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日照条件,以便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三、光电转换效率
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光电转换效率是衡量光伏电站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光伏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关键因素。
目前,市面上的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通常在15%~22%之间。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故障率
故障率是指光伏电站中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通常以每年设备故障次数与总设备数量的比值来表示。
故障率是衡量光伏电站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运维能力的重要依据。
降低故障率可以提高光伏电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其供电能力。
五、运维能力
运维能力是指光伏电站的运营和维护能力,包括设备维护、故障排除、安全检查等方面的能力。
运维能力是影响光伏电站寿命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光伏电站运营水平的重要指标。
提高运维能力可以提高光伏电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其寿命,提高其供电能力。
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

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1、光伏支架屋面支架采用热镀锌碳钢支架,组件采用背板或压块固定方式安装于铝合金檩条上。
紧固件采用不锈钢材质。
支架设计抗风能力30米/秒,保证户外长期使用的要求。
材质及性能要求:1)材质要求:所选用钢结构主材材质为Q235B,焊条为E43系列焊条。
2)力学性能要求:所选用钢结构主材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试验等各项力学性能要求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7)的相关规定。
3)化学成分要求:所选用钢结构主材的碳、硫、磷等化学元素的含量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7)的相关规定。
除锈方法及除锈等级要求:1)钢构件须进行表面处理,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的相关规定。
2)除锈方法:钢构件可采用喷砂或喷丸的除锈方法,若采用化学除锈方法时,应选用具备除锈、磷化、钝化两个以上功能的处理液,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GB/T 12612-2005)的规定。
3)除锈等级:除锈等级应达到Sa2 1/2要求。
防腐要求:1)钢构件采用金属保护层的防腐方式。
钢结构支架均采用热浸镀锌涂层,热浸镀锌须满足《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 (GB/T13912-2002)的相关要求,镀锌层厚度不小于80µm。
2)镀锌厚度检测:镀锌层厚度按照《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提供方法进行检测。
3)热浸镀锌防变形措施:采取合理防变形镀锌方案,以防止构件在热浸镀锌后产生明显的变形。
铝合金材质a.材质要求:材质一般选用6061或6063等。
b.力学性能要求:所选用铝型材的基材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必须符合GB5237.1的相关规定。
c.表面处理须满足技术要求,符合GB5237.2-200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光伏电站发电量等各种参数详解

光伏电站发电量等各种参数详解以光伏电站发电量等各种参数详解为题,本文将从光伏电站的发电原理、发电量计算公式、影响发电量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发电效率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光伏电站所发电的总功率,通常用千瓦时(kWh)或兆瓦时(MWh)来衡量。
发电量的计算公式为:发电量=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发电小时数。
其中,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是指光伏电站所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总功率,常用的单位是千瓦(kW)或兆瓦(MW)。
发电小时数是指光伏电站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电的小时数,可以通过光伏电站的监测系统进行统计。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阴影遮挡、温度、灰尘和污染物的积累等。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太阳辐射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它取决于地理位置和季节。
一般来说,太阳辐射强度越高,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就越大。
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是指太阳能光线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它取决于光伏电池板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阴影遮挡会降低光伏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因此需要避免光伏电池板被树木、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所遮挡。
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光伏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下降,因此在设计和安装光伏电站时需要考虑散热和降温的措施。
灰尘和污染物的积累也会降低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因此需要定期清洁光伏电池板。
为了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选择高效率的光伏电池板,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其次,优化光伏电站的布局和设计,避免阴影遮挡,提高太阳能的接收效率。
此外,定期对光伏电池板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其表面的清洁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还可以结合储能技术,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便在夜间或低辐射时供电使用。
此外,光伏电站的运行和维护也需要合理安排,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确保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是通过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和发电小时数来计算的。
光伏并网电站技术要求

光伏发电设备技术要求一、工程概况地理位置:福州市台江区(东经119°18′,北纬26°6′)年平均太阳能辐照量:4400兆焦/平方米技术类型:光伏建筑屋顶一体化项目容量:5.5kWp光伏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方阵、直流汇线盒、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部分构成。
光伏阵列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光伏阵列安装在福州电业局调度中心大楼裙楼五楼屋顶。
同时,光伏阵列按照合理的组串方式接入汇线盒,然后接入直流配电柜,汇线盒和直流配电柜中包括防雷保护装置以及短路保护等功能。
经过直流部分的汇流调整之后,直流输出接入逆变器。
本建设项目采用并网技术,不设置蓄电池组。
二、相关规范和标准1)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2)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建质〖2003〗4号《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3月1日起执行4)GB12632-90《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总规范》5)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6)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7)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8)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三、设备及工程建设1.基本要求及程序a)美观性:依据建筑结构图,进行光伏阵列铺设的初步设计。
需提出光伏阵列的安装施工方案,根据现场的日照数据,合理选择光伏阵列的倾角,提供约5.5kW的最大功率。
进行支架强度设计,提供必要的力学计算依据。
b)开放性:设计系统详细的数据采集系统方案,通讯协议开放,便于整体系统数据汇总监控,且系统要求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各子系统的投入退出应留有自动/手动/通讯控制接口。
c)示范性: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售后服务进行周密计划,并规范化实施,为以后同类工程的实施起示范作用。
d)安全性:保证所建的系统绝对安全。
光伏电站设备的技术参数

光伏组件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逆变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汇流箱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箱变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线缆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主变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SVG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断路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电流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接地变及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电压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送出线路线缆部分1、建设规模(1)起止点,起点:李刘堡110kV站由南向北第一间隔。
终点:中科索能光伏电站。
(2)电压:110kV。
(3)最大输送容量:102MVA(+40℃)。
(4)导线型号: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
(5)地线型号:GJ-80铝包钢绞线/24芯OPGW复合光缆。
(6)电缆型号:电缆:YJLW03-Z-64/110-1×630mm2铜芯。
(7)线路长度:线路全长17.054km,其中单回线路16.818km,电缆路径总长0.236km。
(8)回路数:单回路。
2、耗材量电缆:YJLW03-Z-64/110-1×630mm2铜芯,915米;导线JL/G1A-300/25,58吨;地线GJ-80,12吨。
3、路径方案本工程始于李刘堡110kV变电站,止于中科索能光伏电站,现场地势平坦,交通较为便利本工程详细线路路径方案如下:于李刘堡110kV站南数第一个110kV出现间隔电缆排管出线后,新建单回线路电缆终端塔J1,向北与110kV李吕线平行架设跨过35kV线路平行架380李新35kV,右转向东与J2米设465线路至380李新.设经过李刘堡村北侧至927米处设电缆终端塔J3,向东南方向利用电缆排管敷设161米穿越2条110kV线路、1条220kV线路、1条35kV 线路设电缆终端塔J4,向东至905米处设J5,右转向南至1.818km 处在设J6,左转向东南方向经过孔家庄西侧至1.775km处在J7,左转向东北方向至0.137km处设J8,左转向东北方向至3.141km处设J9,左转向东北方向至1.565km处设J10,左转向东北方向至3.991米处设J11,左转向北至1.088km处设J12,右转向东至986米处设终端塔J13,向东北方向进中科索能40MWp光伏电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过电压保护(有/无)
有
有
其它保护(请说明)
孤岛效应保护、过热保护
孤岛效应保护、过热保护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20℃~+50℃
-20℃~+40℃
相对湿度
15%~95%,不结露
0~95%,不结露
满功率运行的最高海拔高度
1000m
1000m
防护类型/防护等级
IP20
IP20(室内)
散热方式
风冷
风冷
重量
2200kg
1800kg
机械尺寸(宽×高×深)
1600mm+1200mm/2120mm/850mm
1600mm+1200mm/2180mm/850mm
5电气主设备选择
选用设备
名称及型号
额定电压
(kV)
额定电流
(A)
额定开断
电流
(kA)
动稳定开断
电流峰值
(kA)
热稳定
电流
(kA)
35kV断路器
40.5
630
25
63
附件
1接入系统方案
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0.05MWp,最大发电能力可达10.25MW。根据招标文件附件十六《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说明,本项目将通过1回35kV线路接入110kV杨家桥站。
2年平均上网电量及年利用小时数
序号
项目
数据
1
综合效率系数K
0.949
2
多年平均年太阳能辐射量(kWh/m2)
1782
3
平均年利用小时数(h)
1691
4
安装容量(kWp)
10049.6
5
平均年上网电量(万kW·h)
1699.000
3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参数表
太阳电池种类
多晶硅电池
太阳电池生产厂家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太阳电池组件生产厂家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太阳电池组件型号
TSM-220PC05
指标
单位
数据
峰值功率
10年功率衰降
%
8
20年功率衰降
%
13
4逆变器技术参数表:
生产厂家
德国黑森州SMA
中国合肥阳光
逆变器型号
SC630HE-11
SG500KTL
输出额定功率
630kW
500kW
最大交流侧功率
630kW
520kW
最大交流电流
1155A
1070A
最高转换效率
3%
25
35kV负荷开关
40.5
630
-----
-----
-----
0.315kV断路器
0.4
2000
40
100.8
40
6就地升压变压器技术参数
选用设备
名称
型号
设备参数
35kV升压变
SBH15-1400/35
38.5(+2,-2)*2.5%/0.315,D,yn11,yn11 Uk%=6.5%
35kV升压变
<50W
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3%
<3%
功率因数
≥0.99
>0.99
自动投运条件
直流输入及电网满足要求,逆变器自动运行
直流输入及电网满足要求,逆变器自动运行
断电后自动重启时间
3~5min(时间可调)
5min(时间可调)
隔离变压器(有/无)
无
无
接地点故障检测(有/无)
有
有
过载保护(有/无)
有
有
反极性保护(有/无)
Wp
220(±3%)
开路电压(Voc)
V
36.8
短路电流(Isc)
A
8.00
工作电压(Vmppt)
V
29.8
工作电流(Imppt)
A
7.39
尺寸
mm
1650*992*46
安装尺寸
mm
990*941
重量
kg
19.5
峰值功率温度系数
%/K
-0.45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K
-0.35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
%/K
0.05
SBH15-1100/35
38.5(+2,-2)*2.5%/0.315,D,yn11,yn11 Uk%=6.5%
附件
输入直流侧电压范围
495V-820V
480V-820V
最大功率跟踪(MPP)范围
495V-820V
480V-820V
最大直流输入电流
1350A
1200A
交流输出电压范围
315V±10%
315V±10%
输出频率范围
50Hz/60Hz
50Hz
要求的电网形式
TN-S或TT系统
IT系统
待机功耗/夜间功耗
<1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