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

(word完整版)⾼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物质结构与性质》同步复习第1讲原⼦结构1题⾯(1)34.969是表⽰__________;(2)35.453是表⽰__________;(3)35是表⽰_______________;(4)35.485是表⽰__________;(5)24.23%是表⽰__________;答案:(1)34.969是表⽰同位素35Cl 的相对原⼦质量;(2)35.453是表⽰氯元素的相对原⼦质量;(3)35是表⽰35Cl 原⼦的质量数;(4)35.485是表⽰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质量;(5)24.23%是表⽰同位素37Cl 在⾃然界存在的氯元素中所占的原⼦个数百分⽐。

5题⾯已知A 、B 、C 、D 和E 5种分⼦所含原⼦数⽬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

⼜知B 、C 和D 是由两种元素的原⼦组成。

请回答:(1)组成A 分⼦的原⼦的核外电⼦排布式是;(2)B 和C 的分⼦式分别是和;C 分⼦的⽴体结构呈型,该分⼦属于分⼦(填“极性”或“⾮极性”);(3)若向D 的稀溶液中加⼊少量⼆氧化锰,有⽆⾊⽓体⽣成。

则D 的分⼦式是,该反应的化学⽅程式为;(4)若将1mol E 在氧⽓中完全燃烧,只⽣成1mol CO 2和2molH 2O ,则E 的分⼦式是。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6 (2)HCl H 2S V 极性(3)H 2O 2 2H 2O22H 2O+O 2↑(4)CH 4O1题⾯答案:①1s 22s 22p 63s 23p 5 ②3s 23p 5 ③3 ④ⅦA ⑤10 ⑥2s 22p 6 ⑦2 ⑧0 ⑨24 ⑩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⑾4 2题⾯(1)砷原⼦的最外层电⼦排布式是4s 24p 3,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位于_______周期族;最⾼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砷酸钠的化学式是。

高考复习(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含答案及解析】(B)

高考复习(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含答案及解析】(B)

专题突破练七 物质结构与性质(B)一、选择题1.(2021广东广州一模)2020年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其中“铷(Rb)原子钟”被誉为卫星的“心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铷元素位于第ⅠA 族B.铷的金属性比钠弱C .3785Rb 的中子数为48D .3785Rb 和 3787Rb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2.(2021 湖南岳阳质量检测二)用化学用语表示C 2H 2+HClC 2H 3Cl(氯乙烯)中的相关粒子,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67CB.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Cl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HCl 的电子式:H +[··Cl ······]- 3.(双选)(2021山东聊城一模)研究发现,在CO 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 2+3H 2CH 3OH+H 2O)中,Co 氧化物负载的Mn 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 2和Mn 都属于金属晶体B.CO 2和CH 3OH 分子中C 原子的杂化形式相同C.该反应利用了H 2的还原性D.干冰晶体中每个CO 2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分子 4.(2021山东菏泽一模)LiAlH 4是重要的还原剂与储氢材料,在120 ℃下的干燥空气中相对稳定,其合成方法为NaAlH 4+LiCl LiAlH 4+NaC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B.基态锂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1,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2种C.LiAlH 4中Al 原子采用sp 3杂化,Al H 4-的空间结构为正方形D.上述所有物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与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Na +[··H]-5.(2021山东济南十一校联考)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物质的硬度:NaCl<NaBr<NaIB.物质的沸点:AsH 3>PH 3>NH 3C.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Cl>HBr>HID.稳定性:BaCO 3>SrCO 3>CaCO 36.(2021北京丰台区一模)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b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原子半径:X<W7.(2021辽宁丹东一模)下列有关晶体及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贵金属磷化物Rh 2P 可用作电解水的高效催化剂,其立方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中磷原子的配位数为配离子[Co(NO)]3-可用于检验K+的存在该离子中8.(2021辽宁葫芦岛第一次模拟)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会生成CuS沉淀,反应为CuSO4+H2SCuS↓+H2SO4。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项试题答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项试题答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项试题答案31、【答案】(1).1(2).正四面体(3).p(4).Mg(5).第3电离能比第2电离能大很多,说明最外层有2个电子(6).面心立方密堆积(7).CuCl(8).Cu可与氨2+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或配离子)(9).[Cu(NH3)4](10).+某10103+226261【解析】(1)①T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22p32p3d,未成对电子数有1-1)/2=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正四面体构个;②BH4中B原子价层电子数=4+(3+1-4某3型,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p;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所以是第ⅡA族元素,M是Mg;(2)根据示意图可知铜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型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3)根据价电子排布式判断出A原子为Cl原子;①由晶胞结构可知,Cu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晶胞中含有4个Cu原子,Cl原子属于顶点与面心上,晶胞中含有Cl原子1/8+6某1/2=4,数目为8某故化学式为CuCl;②由于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或配离子),所以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此化合物的氨水溶液遇到空气则被氧化为深蓝色,这说明有铜离子生成,则深蓝色溶液中阳离子的化学式为[Cu(NH3)4];③一个晶99.5g/mol,晶胞摩尔体积为4某99.5,晶胞的边长为胞的摩尔质量为4某,根据晶2++胞的结构可知,铜原子和A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立方体体对角线的1/4,而体对角线为晶胞边长的12、【答案】(1).[Ar]4(2).Fe(铁)(3).N>C>Fe>K(4).3:4(5).p(6).分倍,所以铜原子和A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子(7).8(8).(9).【解析】(1)钾(K)为19号元素,原子核外共有19个电子,由于3p和4轨道能级交错,226261第19个电子填入4轨道而不填入3p轨道,基态K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22p33p412262662简写为:[Ar]4;Fe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22p33p3d4,C原子的基态电子排222223布式为:122p,N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22p,则K、Fe、C、N 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依次为:1、4、2、3,所以K3[Fe(CN)6]中所涉及的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未第1页共11页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Fe(铁)。

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答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答案)

1.(1)①O > N> S>C (2分)②分子(1分)(2)①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 3d104s1)(1分)②金属键(2分)③4(2分)(3)①sp3 (2分)②分子间作用力(1分)(4)同类分子(同主族元素原子与其他相同原子)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2分,合理即可)2.(13分)(1)3d9(1分);O>N>H(1分)(2)V型(1分);(3)sp3杂化(2分);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2分)(4)4(2分);ABD(2分)(5)4(2分)3.(13分)(1)[Ar] 3d104s1(1分);7(1分)(2)sp(1分)(3)甲烷和四氯化碳均为分子晶体,而四氯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四氯化碳分子间作用力比甲烷分子间作用力强,四氯化碳的沸点比甲烷高,故常温下甲烷是气体,四氯化碳是液体。

(2分)(4)D E F(2分);B的np轨道上的电子半满,能量比A和C低,第一电离能比A和C大(2分)(5)产生白色沉淀(1分)[Co (NH3)5SO4]Br (1分)(6)2∶3(2分)4.(共13分)(1)⑨(1分)(2)MgCNi3或CMgNi3(2分)(3)B D(4)1(1分);三角锥形(1分);X和Y都是极性分子(且能形成氢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

(1分)(5)D E F(3分);F(1分);B的np轨道上的电子半满,能量比A和C低,第一电离能比A和C大(1分)5. (1)N>C>Si>Na(2分)(2)(2分)三角锥形(1分)(3)高(1分),晶体硅与SiC均属于原子晶体,晶体硅中的Si—Si比Si—C 键长大、键能低,所以SiC熔点高(2分)(4)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 3d104s1)(2分)(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氢键(3分)6.(1)2s22p3 (2分)(2)N>O>C (2分)(3)①三角锥形sp3(2分)②3 (2分)③d (4)c7.(1)l 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2分)(2)4(2分)正四面体(2分)(3)BCDE(2分,写对1个得0分,写对2~3个得1分,有错得0分)(4)NH3>AsH3>PH3(2分)(5)sp2(2分)8.【试题答案】[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BC (2分)(2)(CH 3)3Ga + AsH 3 GaAs + 3CH 4 (3分)(3)三角锥. (2分) sp 2 (2分)(4) 铜是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2分) [Ar ]3d 9 或1s 22s 22p 63s 23p 63d 9(5)离子键,(1分) 配位键 (1分)9. (13分)(1)氢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题一、单选题1.最近《科学》杂志评出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仅适用于纯水B.水的电离需要通电C.升高温度一定使水的离子积增大D.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2.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氯水,水煤气,硫酸,醋酸,干冰 B.冰醋酸,盐酸,硫酸钡,次氯酸,乙醇 C.纯碱,明矾,水玻璃,氢硫酸,三氧化硫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氢氟酸,氯气3.下列物质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的是( ) A. NaOHB. NH 4ClC. Na 2CO 3D. Na 2O4.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 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 B.FeCl 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 C.TiCl 4溶于大量水加热制备TiO 2D.NaCl 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5.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32NH H O ⋅ +4NH OH -+,(若想增大+4NH 的浓度,而不增加OH -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适当升高温度 ②加入4NH Cl 固体 ③通入3NH ④加入少量盐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在相同温度下,100mL 0.01mol·L -1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 -1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 的量B.CH 3COOH 的电离程度C.H +的物质的量浓度D.CH 3COOH 的物质的量7.25 ℃时,0.01 mol/L 的HCl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的浓度是( ) A.1×10-10mol/L B.1×10-2 mol/LC.1×10-7 mol/LD.1×10-12mol/L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 3+、Mg 2+、SCN -、Cl - B.+12-(H )110(OH )c c -=⨯的溶液中:K +、Na +、2-3CO 、-3NO C.c(Fe 2+)= 1 mol • L -1 的溶液中:K +、+4NH 、-4MnO 、2-4SO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4NH 、2-4SO 、-3HCO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 2S 的水解:S 2-+ 2H 2OH 2S + 2OH −B.Na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3HCO + H 2OH 2 CO 3+ OH −C.NH 4Cl 的水解:+4NH + H 2ONH 3·H 2O + OH −D.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 Al 3+ + 3-3HCO = Al(OH)3↓+3CO 2↑10.常温下,HA 的电离常数K a =1×10-6,向20 mL 浓度为0.01mol·L -1的HA 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1的NaOH 溶液,溶液的pH 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对应溶液的pH 约为4,且溶液中只存在HA 的电离平衡B .b 点对应溶液中:c (Na +)>c (A -)>c (HA)>c (H +)>c (OH -)C .d 点对应溶液中:c (OH -)-c (H +)=c (A -)D .a 、b 、c 、d 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11.在Ba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 2溶液产生BaSO 4沉淀,若以K sp 表示BaSO 4的溶度积常数,则平衡后溶液中( )A.c(Ba 2+)·c(SO 42-)=K sp ,c(Ba 2+)>c(2-4SO )B.c(Ba 2+)=c(2-4SO )=(K sp )1/2C.c(Ba 2+)·c(2-4SO )>K sp ,c(Ba 2+)=c(2-4SO ) D.c(Ba 2+)·c(2-4SO )≠K sp ,c(Ba 2+)<c(2-4SO )12.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 、PbO 2,电解液为硫酸,工作时的反应为 Pb+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Pb 为正极,被氧化 B.溶液的pH 不断增大 C.2-4SO 只向PbO 2处移动D.电解液密度不断增大13.下面两图均为原电池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锌比铜活泼,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流从铜电极经导线流向锌电极C.铜电极发生的反应为:Cu-2e-= Cu2+D.装置(2)比装置(1)更能清楚揭示出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14.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高考复习(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含答案及解析】(A)

高考复习(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含答案及解析】(A)

专题突破练七物质结构与性质(A)一、选择题1.(2021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列关于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等于主族序数B.铝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C.410Be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0D.第117号元素Ts的非金属性强于Br2.(2021湖北八市联考)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过程中,提供动力的化学反应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2的电子式:··N︙︙N··B.CO2的空间填充模型:C.CO2是氧化产物D.电负性大小:O>N3.(2021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联考)NF3与汞共热得到N2F2和一种汞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F3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B.N2F2的结构式为F—N N—FC.NF3的沸点一定高于NH3的沸点D.N2F2:分子存在顺反异构4.(2021湖北教科研协作体联考)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的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B.分子中共平面碳原子最多有7个C.键角α>βD.1 mol该有机物消耗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5.(2021山东烟台诊断性测试)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A.电负性:W>Z>Y>XB.气态氢化物熔、沸点:W > ZC.简单离子的半径:W>X>ZD.若X与W原子序数之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6.(2021湖南永州第三次模拟)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T 的单质常温下为液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的单质均存在同素异形体B.Y、Z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递增C.R的单质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D.Y、Z、W元素简单阴离子的半径大小:Y>Z>W7.(2021辽宁葫芦岛第一次模拟)一种新型电池的电解质是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右图所示。

高中化学选修三部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及答案1

高中化学选修三部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及答案1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及答案11.(2013•四川) (1)2(2013•天津) (2)3.(2012•重庆) (3)4.(2012•天津) (5)5.(2012•安徽) (6)6.(2010•江西) (7)7.(2009•安徽) (9)1.(2013•四川)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溶液反应可生数的3倍.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请回答下列问题:(1)M固体的晶体类型是.(2)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G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3)L的悬浊液中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4)R的一种含氧酸根RO4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解: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Y为硫元素;G,其水溶液pH>7,故X为氮元素,G为NH3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则外围电子排布为3d64s2,故RS,Z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J,J的水为Fe元素;Y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Q为Na2溶液与AgNO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L为AgCl,故Z为Cl元素,3J为NaC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故M为NH4Cl,(1)M为NH4Cl,属于离子晶体,故答案为:离子晶体;(2)Y为硫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G为NH3,分子中N 原子成3个N-H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故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sp3;(3)L为AgCl,Q为Na2S,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的溶液,由于Ag2S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故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故答案为:Ag2S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4)R为Fe元素,含氧酸根FeO4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有Fe3+生成,并有无色气体产生,结合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只有氧元素被氧化,故该无色气体为O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FeO42-+20 H+=4Fe3++3O2↑+10H2O,故答案为:4FeO42-+20 H+=4Fe3++3O2↑+10H2O.2(2013•天津)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写分子式)(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D的电子式: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A、B浓度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解: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且Q与X同主族,则X、Q处于ⅠA族,Y处于ⅣA族,故X为氢元素,Q为Na元素,Y为碳元素;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为氧元素、R为Al元素,(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a>Al>C >O>H,故答案为:Na>Al>C>O>H;(2)H与C形成多种化合物,属于烃类物质,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是C2H2,故答案为:C2H2;(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 CDB(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则C为CO2,D是淡黄色固体则D为Na2O2,则:CO2的结构式为O=C=O,Na2O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O=C=O;;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为偏铝酸钠、B为氢氧化铝,偏铝酸根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碳酸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O2-+3H2O+CO2═2Al(OH)3↓+CO32-,故答案为:NaAlO2;2AlO2-+3H2O+CO2═2Al(OH)3↓+CO32-;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为碳酸钠、B为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根水解CO32-+H2O⇌HCO3-+O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碳酸钠、碳酸氢钠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最大,碳酸根、碳酸氢根水解,溶液呈碱性,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故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氢离子与碳酸根转化生成碳酸氢根,区别转化碳酸氢根溶液,仍为碱性,故部分碳酸氢根转化为碳酸,溶质的主要成分有NaCl、NaHCO3、H2CO3,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c (Na+)>c (HCO3-)>c (CO32-)>c (OH-)>c (H+);NaCl、NaHCO3、H2CO3.3.(2012•重庆)金刚石、SiC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1)碳与短周期元素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 为非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Q是R的电子式为(2)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3)碳还原SiO2制SiC,其粗产品中杂质为Si和SiO2.现将20.0g SiC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mol氢气,过滤得SiC固体11.4g,滤液稀释到1L.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填序号).①Na还原CCl4的反应、Cl2与H2O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②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③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解:(1)由题给信息“碳与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为非极性分子”可推知Q为氧,非极性分子R为CO2.根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可以确定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CO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氧(或O);;(2)金刚石是不溶于CCl4的固体,CCl4是液体,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由于Na可以与水(或乙醇)发生反应,而金刚石不与水(或乙醇)反应,所以除去粗产品中少量的钠可用水(或乙醇),故答案为:过滤;水(或乙醇);(3)根据硅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可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计算溶液中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Si+2NaOH+H2O═Na2SiO3+2H2↑28 g 1 mol 2 molm(Si) n1(Na2SiO3) 0.1 molm(Si)=28g/mol×0.1mol 2mol=1.4g,n1(Na2SiO3)=0.1mol2=0.05 mol,粗产品中SiO2的质量为m(SiO2)=20.0g-11.4g-1.4 g=7.2 gSiO2+2NaOH═Na2SiO3+H2O60g 1mol7.2g n2(Na2SiO3)n2(Na2SiO3)=1mol×7.2g 60g=0.12mol,则n(Na2SiO3)=n1(Na2SiO3)+n2(Na2SiO3)=0.12mol+0.05mol=0.17mol,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7mol1L=0.17mol/L,故答案为:Si+2OH-+H2O═SiO32-+2H2↑;0.17 mol•L-1;(4)①Na还原CCl4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但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不是置换反应,故①错误;②水晶属于原子晶体,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不相同,故②错误;③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说明酸性H2SiO3比H2SO4弱,则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故③正确;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分别为Na2O2、Li2O,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③④.4.(2012•天津)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4)X2M的燃烧热△H=-a kJ•mol-1,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5)ZX的电子式为;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解: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主族元素,所以X是H元素;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为主族元素,且Z原子序数大于Y原子序数,所以Z是Na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所以Y是O元素,M是S元素,G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G是Cl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1)Y是O元素,O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2)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几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所以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HClO4,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还原性最强的气态氢化物是硫化物 H2S,故答案为:HClO4;H2S;(3)Y的单质O3、G的单质Cl2、二者形成的ClO2可作消毒剂,故答案为:O3、Cl2等;(4)H2S的燃烧热△H=-a kJ•mol-1,根据燃烧热的含义,H2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物应该生成SO2,故H2S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g)+3O2(g)=2 SO2(g)+2H2O(l)△H=-2aKJ•mol-1,故答案为:2H2S(g)+3O2(g)=2 SO2(g)+2H2O(l)△H=-2aKJ•mol-1;(5)ZX为NaH,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电子式为,Na与水反应是氢氧化钠与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NaH+H2O=NaOH+H2↑,故答案为:;NaH+H2O=NaOH+H2↑;(6)熔融状态下,Na的单质和FeCl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2Na+FeCl2Fe+2NaCl.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2+在正极放电生成Fe,正极反应式为,Fe2++2e-=Fe;充电时,为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故Na电极接电源的负极,由电池结构可知,该电池的电解质为β-Al2O3,故答案为:Fe2++2e-=Fe;钠;β-Al2O3.5.(2012•安徽)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 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Y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2Z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W 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2)X的电负性比Y的(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3)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X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则X是C元素;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2,s能级上最多排2个电子,且p能级上还有电子,所以n为2,则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所以Y是O元素;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则其质子数是11,所以Z是Na元素;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所以W是Fe.(1)通过以上分析知,W是铁元素,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答案为:四,Ⅷ,2;(2)X是C元素,Y是O元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X的电负性比Y的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氢化物越稳定,所以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 H2O,故答案为:小,H2O;(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数是2,故答案为:(4)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则物质可能是丙烷或丁烷等,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如羧酸或含有羟基的羧酸等,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有碳酸氢根离子,醋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二氧化碳、水和醋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H+HCO3-=CH3COO-+H2O+CO2↑,故答案为:丙烷,CH3COOH+HCO3-=CH3COO-+H2O+CO2↑.6.(2010•江西)主要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一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他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2)X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O-C-O的键角约为;(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据所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解: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W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W为氧元素;X,Y,Z分属不同的周期,且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不可能为第三周期元素,若为第三周期,X、Y、Z的原子序数之和大于W原子序数的5倍,所以可以断定X也在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比氧元素大,故X为F元素;故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8×5-9=31,故Y处于第三周期,Z处于第四周期,Z的原子序数大于18,若Y为Na元素,则Z为Ca 元素,若Y为Mg元素,则Z为K元素,X的原子序数再增大,不符合题意,由于元素W 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故Y为Mg元素,Z为K元素,(1)W为氧元素,O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O3分子结构如图,中心O原子成2个σ键,1个离域π34,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用于成σ键或填充孤对电子对,故杂化轨道数为2+1=3,由于中心O原子含有1对孤对电子,故O3空间构型为V型,故答案为:2s22p4;V型;(2)氟气与水反应生成HF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4HF+O2,故答案为:2F2+2H2O=4HF+O2;(3)由上述分析可知,M为MgO,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由于MgO 晶体中离子的电荷多、离子半径较小,晶格能大,故MgO熔点较高,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OCH3,C原子4个单键,采取sp3杂化,在酯基中,C原子呈2个C-O单键,属于σ键,1个C=O双键,双键按单键计算,故中心C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为平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故O-C-O的键角约为120°,故答案为:MgO;离子的电荷多、离子半径较小,晶格能大;sp2和sp3;120°;(4)F、Mg、K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晶胞中F占据所有棱的中心,晶胞中F原子数目为12×14=3,Mg位于顶角,晶胞中Mg原子数目为8×18=1,K处于体心位置,晶胞中含有1个K原子,则该晶体的组成为F:Mg:K=3:1:1,故答案为:3:1:1;(5)含有元素K的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故答案为:紫;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7.(2009•安徽)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g).(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填“大”或“小”).(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已知下列数据则X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试卷(含答案)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试卷(含答案)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A. 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 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的原子和价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D. 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比次外层的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D与C不能形成化合物B. D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高正价相等C. 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的关系是C>B>AD. D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代数和等于83.下列变化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 1s22s22p63s1→1s22s22p6B. 3s23p5→3s23p6C. 2p2p2p→2p2p2pD.2H→H—H4.从键长的角度来判断下列共价键中最稳定的是()A. H—FB. N—HC. C—HD. S—H5.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C.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6.同周期元素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n s2n p3B.n s2n p4C.n s2n p5D.n s2n p6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π键是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而形成的B. 2个原子形成的多重共价键中,只能有一个是σ键,而π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C. s电子与s电子间形成的键是σ键,p电子与p电子间形成的键是π键D.共价键一定有原子轨道的重叠8.已知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结构示意图中x=4B.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C.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D.该原子结构中共有5个能级上填充有电子9.下列分子中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的是 ()A. C2H2B. CS2C. HCHOD. C3H810.下列几种金属晶体中,原子堆积方式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A.钠B.钾C.铜D.铁11.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 NB. MC. LD. K12.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ⅦB族B.第三周期ⅡB族C.第四周期ⅦB族D.第四周期ⅡB族1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C.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D.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1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 C(金刚石)和CO2B. NaBr和HBrC. CH4和H2OD. Cl2和KCl15.有关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错误的是()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做高速运动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遍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16.X与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Y与Z两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则X、Y、Z的原子序数()A. X>Y>ZB. Y>X>ZC. Z>X>YD. Z>Y>X17.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与法裔加拿大科学家Gignere巧妙地利用尿素(H2NCONH2)和H2O2形成化合物H2NCONH2·H2O2,不但使H2O2稳定下来,而且其结构也没有发生改变,得到了可供衍射实验的单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e9 C 12 O 16 Na 23 Mg 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 ü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3.某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它们的原子具有不同..的()A.质子数B.质量数C.原子序数D.电子数4.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氨B.四氯化碳C.氮D.二氧化碳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B .CCl4和NH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C.在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D.甲烷的分子是对称的平面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6.某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即该亚层的每个轨道只有1个电子,这种原子的质子数()A.只能是7 B.只能是15 C.是11或15 D.是11或137.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B .X是第二周期V A族元素C .X是第二周VIA族元素D .X的最高化合价为+48.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冰(固态水)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又有氢键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10.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A.6和8 B.16和8 C.12和9 D.11和6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12.已知锂和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性质上具有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断下列关于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LiOH加热时,不会分解 B.Li2CO3加热时,不会分解C.Li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2 D.Li与稀硫酸反应生成Li2SO413.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g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Ⅳ主族D.第Ⅴ主族14.X、Y两元素可形成X2Y3型化合物,则X、Y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可能是()A.X:3s23P1 Y:3s23P5 B.X:2s22P3Y:2s22P4C.X:3s23P1Y:3s23P4 D.X:3s2Y:2s22P315.膦(PH3)又答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之。

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形。

以下关于PH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PH3是非极性分子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C.PH3是强氧化剂D.PH3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16.某物质的晶体中含有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面心中的B元素的原子未能画出)。

晶体中A、B、C的原子个数比为()A.1∶3∶1 B.2∶3∶1C.2∶2∶1 D.1∶3∶317.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A. ns2np3B. ns2np5C. ns2np4D. ns2np618.有主族元素X、Y、Z.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Y原子的M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Z原子的核外电子比Y原子少8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A.X2YZ3 B.X2YZ4C.X2Y2Z3 D.XYZ419.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b=a-n-m B.离子半径A m+<B n-C.原子半径A<B D.A的原子序数比B大(m+n)20. 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B.该元素位于ⅢA族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D.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184个中子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21.(5分)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Cl-17, Cl-<2>. Fe-26,Fe3+<3>. Hg-80.判断上述各元素分别属于第周_____期._______族.22.(6分)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01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是当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在接近40K的温度下成为超导材料的硼镁化合物。

这种硼镁超导物质的晶体结构单元如右图所示:(1)试写出这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2)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___晶体。

(3)分别叙述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23.(5分)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Y、Z、W,已知:①X与Z、Y与W分别同族;②X、Z、W分别与Y都可组成两种中学常见化合物;③Y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④这4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易溶于CS2溶济。

(1)写出由Y与Z两元素形成化合物Z2Y2的电子式,其化学键类型是。

(2)写出2种均由这4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24.(10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F六种微粒,其中只有C、D是分子,其余四种是离子,且每个微粒中都含有10个电子。

已知A、E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六种微粒间有下列关系:①A、B两种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C、D两种分子;②通常状况下C的聚集状态为气态,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1 mol B离子与1 mol E离子作用可生成2 mol D分子;④向含F离子的溶液中加入C的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W,C溶液过量沉淀也不消失,但再加入含大量B离子或大量E离子的溶液,沉淀W都会溶解。

(1)微粒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微粒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微粒F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F与过量C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六种微粒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复盐,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人浓苛性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有: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c.沉淀逐渐增多d.沉淀完全消失e.沉淀逐渐减少①该复盐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各实验现象由先到后出现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5.(7分)A、B、C、D、E、F为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知: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电子总数是E原子总数的1/2,F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2—与E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B与D可以形成三原子化合物甲;A是非金属元素且A、C、F可形成离子化合物乙。

请回答(1)F元素的名称是______,C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E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2)化合物乙中含有的三种化学键是_______键、_______键和_______键。

(3)化合物甲处于晶体时属于________晶体,E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9分)已知X、Y、Z、W是短周期中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1)写出元素符号:X ;Y ;Z ;W 。

(2)X单质和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E分子的空间构成型为,电子式为。

(3)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浓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五.(本题8分)27.(8分)第Ⅳ主族元素R,在它的化合物R(OH)n中,其质量分数为0.778,在它的另一种化合物R(OH)m中,其质量分数为0.636。

(1)试求n和m的值:n= ,m= ;(2)试求R的原子量a:a= 。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B卷)1.C2.D3.B4.C5.C6.C7. A8.D9.B 10.D 11.D 12.D 13.AC 14.BC 15.B 16.A 17.C 18.D 19.C 20. B 21.(1). Cl-17, [Ne]3s23p5,第三周期,ⅦA; Cl-[Ne]3s23p6.(2). Fe-26, [Ar]3d64s2,第四周期,ⅧB; Fe3+[Ar]3d5.(3). Hg-80, [Xe]4f145d106s2,第六周期,ⅡB.22.(1)MgB2 (2)混合型(3)Mg原子之间为金属键;Mg和B原子之间为离子键;B原子之间形成sp2杂化的共价键。

23.(1)Na+[:O:O:]2-Na+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2)H++HSO3-=H2O+SO2↑24.(1)NH4+ 水合氢离子第3周期、Ⅲ族(2)+++↓⋅+43233NH3)OH(AlOHNH3Al(3)-++++2434244SO2AlNH)SO(AlNHa、c、b、e、d氯Mg25.(1)(2)离子共价配位键(3)分子26.(1)H、C、N、O(2)N2+H22NH3;三角锥形;催化剂加热、加压·· ···· ··(3)NH 4++HCO 3-+2OH NH 3↑+2H 2O+CO 32-27.21636.017778.017)1(==+=+m n ma a na a 由①和②式解得②……①…… n =2,m =4(2)a =119(填a 的范围在118~119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