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落伤的急救与护理【修正版】

合集下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高空坠落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在面对高空坠落事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

一、确保自身安全1.1 寻找安全地点:在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

尽量寻找安全的地点,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1.2 保持冷静: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惊慌失措,冷静思考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1.3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二、评估伤情2.1 检查呼吸和心跳:在确认自身安全后,立即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如果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2 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检查伤者的意识状态,如果伤者昏迷或失去意识,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3 寻找其他伤情:除了呼吸、心跳和意识状态外,还应仔细检查伤者的其他伤情,包括骨折、出血等情况。

三、止血处理3.1 压迫止血:在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

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压迫止血,避免伤者失血过多。

3.2 使用止血带:如果伤者出血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处理。

正确使用止血带可以有效控制出血情况。

3.3 寻找其他止血方法:除了压迫止血和使用止血带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止血方法,如敷药、包扎等。

四、保暖和安抚4.1 保持伤者体温:在高空坠落事故中,伤者可能会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应及时为伤者保暖,避免进一步恶化。

4.2 安抚伤者情绪:在处理高空坠落事故时,伤者可能会感到害怕和焦虑。

应及时安抚伤者情绪,让其保持冷静。

4.3 提供心理支持:除了身体上的保暖和安抚,还应提供心理支持给伤者,帮助其度过难关。

五、等待救援5.1 保持现场安全:在处理高空坠落事故时,应保持现场安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5.2 等待救援:在进行了必要的急救措施后,应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不要擅自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5.3 配合救援人员:一旦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应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以便更好地救治伤者。

高空坠落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急救措施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о,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

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6、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7、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在高空坠落事故中,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伤害并提高生存率。

以下是针对高空坠落事故的急救措施及步骤,供您参考:1. 保持镇静并呼叫急救:在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首先要保持镇静并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如911,以便专业急救人员能够尽快赶到现场。

2. 确保自身安全: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您应该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您能够行动,尽量远离可能的危(wei)险区域,如火灾、坍塌的建造物等。

如果您无法挪移,尽量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并确保自己的呼吸道通畅。

3. 检查意识和呼吸:如果您是旁观者,首先要检查受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如果受伤者没故意识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应即将开始心肺复苏术(CPR)。

4. 控制出血:高空坠落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外伤,如骨折、撕裂伤和出血。

如果受伤者有明显的出血,应即将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压迫伤口,直到出血住手。

避免直接用手触摸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5. 保持体温:高空坠落事故可能导致受伤者体温下降,特别是在寒冷的环境中。

如果可能,将受伤者放置在保暖的环境中,并使用毯子或者衣物覆盖受伤者,以保持体温。

6. 避免挪移受伤者:除非受伤者面临生命危(wei)险,否则应尽量避免挪移受伤者。

错误的挪移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转移。

7. 注意心理支持:高空坠落事故对受伤者和目击者都可能造成心理创伤。

在急救过程中,要赋予受伤者和目击者适当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保持镇静,并提供安慰和安全感。

8.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在采取了以上急救措施后,应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他们会根据现场情况和受伤者的状况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和转运。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是普通性的高空坠落事故的急救措施,具体情况可能因事故的严重程度、受伤者的状况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

在任何紧急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并尽快呼叫专业急救人员的匡助。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高空坠落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提高生存率。

以下是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1. 保持冷静并呼救:在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呼叫紧急救援电话,如911。

向操作员提供准确的位置和详细的情况描述,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2. 保护现场安全:如果你不是受伤者,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护现场的安全。

如果可能,封锁周围的危险区域,确保其他人不会受到伤害。

3. 判断伤势:如果你是受伤者或在现场有医疗知识的人,请尽快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观察受伤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大量出血、骨折等明显的伤势。

这有助于确定急救的优先级和所需的急救措施。

4. 给予心肺复苏术(CPR):如果受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首先,检查呼吸道是否有阻塞物,如果有,请小心地清除阻塞物。

然后,按照CPR的步骤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5. 控制出血:如果受伤者有大量出血,应立即控制出血。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按压伤口,以止血。

如果伤口较大,可以使用绷带进行包扎,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6. 保持体温:高空坠落可能导致受伤者体温下降。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受伤者的体温稳定。

用毯子或衣物覆盖受伤者,避免他们过度失温。

7. 避免移动受伤者:除非受伤者面临生命危险,否则应尽量避免移动他们。

错误的移动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等待救援人员到达,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移动。

8. 提供心理支持:高空坠落事故对受伤者和目击者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冷静和稳定情绪。

以上是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请记住,这些措施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紧急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并尽快呼叫专业救援人员。

高空坠落伤的急救与护理【修正版】教学文案

高空坠落伤的急救与护理【修正版】教学文案

高空坠落伤的急救与护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高处坠落伤日趋增多,且病情危重,常常合并多部位、多脏器损伤。

已成为近些年来创办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1. 受伤机制高空坠落时高度越高,体重越大,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越大,冲击力越强,损伤也就越严重。

有学者认为凡从5楼及5楼以上坠下者均为多发伤。

同时伤情又视身体落地部位的不同、当时地面的情况以及坠落过程中有无阻挡物等因素而定。

我们发现着地部位通常也是受伤最重的部位,凡属自杀行为者往往头先着地,病死率高;逃跑行为有求生欲望者多有保护性动作,往往以下肢、臀部先着地,意外坠落也属于此。

但有时遇空中障碍物而改变坠落姿势者损伤较无规律。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腹腔脏器破裂和挫裂伤。

腹壁柔软、暴露且腹腔内压力稳定,内脏的活动度大,故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易造成广泛的脏器挫裂伤,肝脾损伤程度均较重。

(2)四肢和躯干着地骨折者。

(3)颅脑及面部损伤。

2.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规律。

2.1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

其表现为: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

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以及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2.2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律的异常运动。

其表现为: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也有的擅自拆除、移动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理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根据。

2.3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

其表现为: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制约手段,对人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没有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形成了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过程。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高空坠落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一、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1.1 立即呼叫急救电话高空坠落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专业的急救人员进行处理。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应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事故的发生地点和情况。

急救人员将尽快赶到现场,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1.2 确保自身安全在呼叫急救电话的同时,应该确保自身的安全。

如果事故发生在高空建筑物上,应尽量远离坠落点,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如果有可能,可以寻找安全的避难处,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1.3 查看伤者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之后,可以靠近伤者,查看其情况。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无法呼吸或出现严重出血等紧急情况,应该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术或止血等。

如果伤者有意识,应该稳定其情绪,鼓励其保持安静,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二、高空坠落伤者的急救处理2.1 确定伤者的伤势程度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初步判断伤者的伤势程度。

观察伤者的呼吸、意识和出血情况等,以便急救人员在到达时能够更好地进行处理。

2.2 控制出血高空坠落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因此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该尽量控制伤者的出血。

可以使用紧急止血带或压迫止血法来阻止血液流失。

同时,应该确保伤者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加重。

2.3 给予基本生命支持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过程中,可以给予伤者基本的生命支持。

如果伤者出现呼吸困难,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

同时,应该确保伤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阻塞导致窒息。

三、高空坠落伤者的骨折处理3.1 确认骨折部位高空坠落可能导致伤者出现骨折,因此在急救处理过程中,需要确认骨折部位。

可以通过观察伤者的疼痛部位、畸形以及听到的骨折声音等来判断骨折的位置。

3.2 固定骨折部位在确认骨折部位后,应该尽快固定伤者的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损伤。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高空坠落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高空坠落的急救措施。

正文内容:1. 保持冷静和呼吸控制1.1 保持冷静:面对高空坠落事故,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冷静的思维能够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自救和求救的机会。

1.2 呼吸控制:在坠落过程中,呼吸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尽量保持正常呼吸,避免因紧张而导致呼吸急促或窒息。

2. 寻找安全位置2.1 寻找降落点:在坠落过程中,尽量寻找降落点,例如树枝、屋顶或者其他可以减轻坠落冲击的物体。

在接近地面时,尽量选择较软的地面着陆。

2.2 避开危险区域:如果周围有危险物体或者危险区域,尽量避开,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3. 采取正确的姿势3.1 保护头部:在坠落过程中,保护头部是至关重要的。

将头部抬起,尽量避免头部与地面或其他物体直接接触,以减少头部受伤的风险。

3.2 保护脊椎:在坠落过程中,保护脊椎是非常重要的。

尽量保持身体的稳定性,避免扭曲或撞击,以减少脊椎受伤的可能性。

4. 求救和寻求帮助4.1 求救信号:如果有人在附近,尽量大声呼救,吸引他们的注意。

如果没有人在附近,可以尝试使用手机或其他工具发送求救信号。

4.2 寻求医疗帮助:即使没有明显的伤害,也应该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内部伤害可能不易察觉,及早的医疗干预可以减少后续并发症的风险。

5. 避免进一步损伤5.1 不自行行动:在坠落后,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或者有明显的疼痛,应该避免自行行动,以免进一步损伤。

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5.2 避免用力: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避免用力移动身体或者尝试站立,以免加重伤势。

总结:高空坠落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生命风险。

保持冷静和呼吸控制,寻找安全位置,采取正确的姿势,求救和寻求帮助,以及避免进一步损伤是关键。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务必保持冷静,并尽快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高空坠落伤害初步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伤害初步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伤害初步急救措施高空坠落是一种严重的伤害事故,常见于建筑工人、窗外清洗工人等高空作业人员。

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伤者常常面临生命危险,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下面对高空坠落伤害的初步急救措施进行介绍。

一、坠落者自救若伤者还有意识,坠落者应该马上寻找可以支撑自己的东西,如墙壁、窗台、物品、或者平台,这样坠落者可以将身体重量分散在多个支撑点上,减少身体的受伤程度。

如果坠落者还有时间,应该尽量躲避悬空的位置,以免坠落到更危险的地方,比如尖锐的物体、危险的区域等。

二、紧急救援坠落者常常需要立即进行救援工作。

在救援时,首先应该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19或120,向医生和救援人员说明受伤情况。

同时,应该对伤者进行活动检查,了解其受伤程度、身体状况等,以便给与正确的急救措施。

三、止血因为高空坠落会造成创伤,所以有可能会出现出血情况。

在伤者不能前往医院之前,需要先为其止血处理。

因为伤者可能是内出血,所以初步措施是将伤者平卧,将体位调整到心脏平位,以保证伤者心脏的供血、排泄功能。

对于小部位的外出血,可以使用纱布或敷料进行包扎止血。

四、移动伤者如果伤者不需要卧床休息,需要移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需要注意移动的时候应该轻松、平稳。

避免移动不当,导致伤者疼痛加剧、出现窒息、危及生命。

如果伤者身体出现严重扭曲、肌肉萎缩等情况,则应该考虑使用担架等设备进行移动。

五、维持呼吸道通畅坠落者的受伤可能涉及到呼吸道的问题。

在紧急救援期间,可以使用压迫方法维持呼吸道通畅,以便呼吸通畅。

同时,也可以观察伤者的吐息、呼吸、语言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六、安抚伤者情绪在救援伤者的同时,需要同时给予伤者足够的安慰和支持,以便安抚伤者的情绪,避免因过度的惊恐和不安而影响伤者的治疗和康复。

结束语高空坠落事故是一种严重的伤害事故,对伤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在救援时,需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进行紧急救援、止血处理,维持呼吸道通畅,移动伤者,并安抚伤者的情绪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空坠落伤的急救与护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高处坠落伤日趋增多,且病情危重,常常合并多部位、多脏器损伤。

已成为近些年来创办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1. 受伤机制高空坠落时高度越高,体重越大,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越大,冲击力越强,损伤也就越严重。

有学者认为凡从5楼及5楼以上坠下者均为多发伤。

同时伤情又视身体落地部位的不同、当时地面的情况以及坠落过程中有无阻挡物等因素而定。

我们发现着地部位通常也是受伤最重的部位,凡属自杀行为者往往头先着地,病死率高;逃跑行为有求生欲望者多有保护性动作,往往以下肢、臀部先着地,意外坠落也属于此。

但有时遇空中障碍物而改变坠落姿势者损伤较无规律。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腹腔脏器破裂和挫裂伤。

腹壁柔软、暴露且腹腔内压力稳定,内脏的活动度大,故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易造成广泛的脏器挫裂伤,肝脾损伤程度均较重。

(2)四肢和躯干着地骨折者。

(3)颅脑及面部损伤。

2.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规律。

2.1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

其表现为: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

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以及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2.2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律的异常运动。

其表现为: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也有的擅自拆除、移动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理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根据。

2.3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

其表现为: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制约手段,对人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没有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形成了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过程。

2.4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发生了灾变。

其表现为:,由于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的异常积累,当人与物异常结合发生了灾变时,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等造成了人身伤害,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

3. 受伤年龄高发于中、青年为67%,还有不可忽视的青少年意外发生率为22%。

性别多为男性。

前者和后者是家庭的重心和中心,提高这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 院前急救护理4.1加强预见性护理坠落伤的病人,病情危重、复杂,且常合并有隐性损伤,现场急救的工作非常重要。

追问病史是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的第一个环节,有助于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做出病情判断,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全面评估病情,及时处理致命伤。

据伤情分析:属自杀行为无求生欲望者往往头先着地,死亡率高,属逃跑行为有求生欲望者有保护性反应,往往以下肢、臂部背部先着地,因此下肢、内脏、脊柱、臀部等损伤较多,意外坠落也属于此。

从伤情发展看:头颅及躯干内部脏器损伤有些临床表现可能迟发,在受伤早期可能被其他损伤如骨折疼痛所掩盖;而内脏破裂伤所致失血性休克靠单纯补充血容量不能纠正,必须纠正休克的同时行手术止血,医护人员应高度警惕,密切观察。

若能快速准确的知道关于高处坠落的相关资料,就能准确的做出伤情判断,及时预防并发症,处理致命伤,减少死亡率。

4.2抢救措施坠落伤病人常合并多个脏器损伤,在抢救治过程中,强调先救命的原则,决不能做过多过细的检查和测量而延误最佳的抢救时机。

初步检查,观察伤者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有无大小便失禁、血迹、呕吐物污染情况,迅速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

及时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呕吐物,牵出后坠的舌或托起下颌,置伤员于侧卧位或头转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建立1条或1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液体,提高血容量,纠正休克。

创伤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微循环障碍,所以,及时有效的补液是纠正创伤性休克的最主要措施。

控制明显的外出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最重要措施。

我们常用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于出血处,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敷料加压包扎,并将患部抬高,以控制出血。

4.3转运途中护理伤员在转运途中的体位应根据伤情选择,一般取仰卧位;颅脑伤、颌面部伤应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或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胸部外伤取半卧位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减轻呼吸困难;腹部伤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弛;休克病人取仰卧中凹位。

疑有脊椎损伤的病员,应3~4人一起搬动,保持头部.躯干成直线位置,以防造成继发性脊髓损伤,尤其是颈椎伤可造成突然死亡。

注意伤员的神志、瞳孔反射、生命体征的变化,面色、肢端循环、血压、脉搏,如发现变化及时处理,并保持输液通畅。

5. 抢救护理5.1对于坠落伤的病人,预诊分诊的工作非常重要。

凡是送入医院的坠落伤病人,无论病情危重与否,都及时送入抢救室观察,抢救。

以免造成漏诊和误诊,延误抢救时机。

5.2遵循重危病人“先救命后治疗”的原则坠落伤病人常合并多个脏器损伤,在抢救治过程中,强调先救命的原则。

按照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 TLS)方案,迅速进行伤情评估和复苏并获得确定性治疗,大多数伤员都可获得成功救治,国内外均强调伤后“黄金1 h”的抢救,而这1h内前10 min又是决定性的时间,被称为“白金10 min”,比黄金更贵重。

这段时间内如果能防止伤员窒息的发生,伤员的出血得到控制,可极大降低伤员死亡率。

“白金10 min”期间以减少和避免心脏停搏的发生为抢救治疗目标,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

在消除如心跳骤停、气道阻塞及大出血等即刻威胁生命的因素后,紧急情况下查体常和止血、抗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等抢救措施同时进行。

因此,创伤急救应强化“白金10 min”和“黄金1 h”的理念,重视早期抢救的时间观念,建立起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有条件时还可以进行超高级生命支持,如便携式体外循环泵和人工肺(膜肺)等,以提高严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

由于外伤在送入院途中,已经耽误了不少时机,医护人员更不能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耽误宝贵的抢救时机,故抢救室的护士在接诊病人应做到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5.3按VIPC的抢救程序认真及时地做好每一步抢救工作5.3.1 Ventilation呼吸道管理。

迅速判明病情的危重程度,观察有无呼吸、心跳,若无,则立即行气管插管术和心肺复苏术;若呼吸、心跳尚存,则首先清除口鼻部的异物(血块、呕吐物、分泌物等),牵出坠下的舌头或抬起下颌骨,置患者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立即吸尽气管内的分泌物和异物;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第二,及时有效的氧疗提高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5.3.2 Infusiovn输液、输血。

迅速建立一条或一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液体,提高血容量,纠正休克。

创伤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微循环障碍,所以,及时有效的补液是纠正创伤性休克的最主要措施。

建议:外伤休克患者来诊的第一个15-30分钟内应快速输入平衡盐液2000ml。

我们一般选用上肢或颈V建立通道,给予平衡盐1000ml、低右500ml输注。

在穿刺针的选择上,我们选用成人用的16-18号套管针进行穿刺,它有三个优点:①易于固定,减少重复穿刺,大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一般头皮针针头是金属的,固定在血管内,是易刺破血管、套管针的套管是软塑料的,针头前端是圆钝的,不易刺破血管,坠落伤病人大多有躁动不安,用套管针易固定。

②减少以往因静脉切开而造成的局部感染。

静脉切开虽然也能快速输注大量的液体,但于由它操作复杂,局部创面大,易造成感染,故我们已不常使用。

而套管针创面小,并且输注速度也很快,能迅速达到补液要求。

③套管针便于护士采取血液标本、及时输注各类急救药物:“一管多用”解决了护士因管道太多而以管理的困难。

5.3.3 Pulsation心泵功能监测。

坠落伤休克一般为创伤性休克,有时也合并心源性休克,如股骨骨折伴胸部外伤时,不但有失血性的创伤性休克,也会伴有心源性休克,故在输注过程中要随时监测心脏功能,及时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3.4 Control bleedings有效止血。

坠落伤病人常合并腹腔内脏出血及大骨折的出血,腹腔内脏破裂出血较易发现,而往往忽视的大骨折出血量易造成漏诊、骨折伤员有大量血液丢失在软组织中,有人统计,一侧闭合性股骨骨折失血量约为800-1200ml。

对于坠落伤造成的复合伤病人,在大量输液输血后出现不可解释的低血压,应高度警惕胸、腹、腹膜后的大出血,及时采用止血措施。

5.4在抢救护理同时,协助医生做好各项输助检查工作,及时查明病因,以便进一步手术治疗。

①及时采取各项血、尿等标本,及时送检,并督促工作人员及时取回报告。

②遇有尿道损伤、骨盆骨折病人,及时放置导尿管并留置,便于观察尿液,协助诊断。

③协助督促各项输助检查的完成:如床边B超、心电图、胸、腹穿刺、后穹窿穿刺;必要时陪护病人做头颅CT,核磁共振等检查。

5.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

①高处坠落伤病人常合并两个以上脏器伤,在治疗的同时,密切的观察和测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颅脑外伤患者不但要密切观察BP、P、R的“二高一低”更要密切注意瞳孔变化,一旦出现脑疝征象,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控制病情;腹腔脏器的损伤,要重点观察患者神志、面色、BP的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征象,及时抢救,要特别留意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病人的隐性出血,及时做好配血,补液的各项治疗工作。

②坠落伤的病人家属,一般都有慌乱、紧张、烦燥的心理,护士在做好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同时,要注意做好家属的开导工作,耐心、认真给家属讲清病人的情况,及家属要做的工作,调动家属的参与精神,让家属协助我们一起做好病人的各项检查和护理工作,并稳定病人的情绪,配合医生做好体检、及病史询问,避免由于病人不能表达或表达不清而造成漏诊。

5.6严重创伤伤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致命性创伤,如大出血、窒息、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等,需立即手术,病情危急时可在急诊手术室进行,救命手术要简单有效,迅速结束,不求完美,只求救命,余下的事有待生命保住后再完成;第二类是生命体征尚平稳,不会立即影响生命,但可能很快进入休克状态,应抓紧时间检查,并做好抗休克治疗和手术前准备,如肠破裂、腹膜炎、多发关节损伤等,可收住病房或直接送住院部手术室;第三类是怀疑有潜在性损伤伤员,不能立即确定损伤严重程度,生命体征平稳,可以做充分检查、住院严密观察,如迟发性肝破裂等;如果不危及生命,尽量不要手术,以免过度干预而加剧创伤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