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
常用除草剂简介

常用除草剂简介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常见除草剂简介草甘膦:属于内吸传导广谱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可作:果园、荒地、路旁、免耕地等地除草。
每亩用草甘膦40-200克。
其杀草谱:防除很多种出苗后的一年生、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
剂型:30%、46%水剂、30%、50%和65%、70%可溶粉剂。
%、%和98%、95%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草铵膦:属于非选择性触杀除草剂,有一定内吸作。
可用于果园、葡萄园、非耕地、马铃薯田等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如鼠尾看麦娘、马唐、稗、野生大麦、多花黑麦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小麦、野玉米,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如:鸭芽、曲芒发草、羊茅,等等,每亩用草铵膦67-135克。
剂型:20%AS百草枯:属于触杀型广谱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
可作:果园、茶园、橡胶园、非耕地、免耕地、玉米、甘蔗等防除一年生、多年生杂草,对多年生杂草只能杀死地上部分,而不能杀死地下部分。
每亩用百草枯20-40ml。
剂型:20%AS2甲4氯钠: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性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田、果园防治日本草、胜红蓟、香附子等阔叶杂草和莎草。
2甲4氯亩用28-56克,可与,敌草隆、阿特拉津、莠灭净、草甘膦等复配。
剂型 70%、56%钠盐水溶原粉,20%水剂。
莠灭净:属于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茎叶兼土壤处理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果园等作物防治马唐、日本草、胜红蓟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
每亩用莠灭净80克。
可与敌草隆、阿特拉津、2甲4氯等复配。
剂型:可湿性粉剂。
莠去津(阿特拉津):属于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茎叶兼土壤处理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果园等作物防治马唐、牛筋草、日本草、胜红蓟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每亩用莠去津57-95克。
可与2甲4氯、敌草隆、莠灭净等复配。
除草剂说明书

除草剂说明书
一、产品概述
本除草剂是一种广谱性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农田中的杂草,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
该产品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等特点,通过破坏杂草的细胞膜,抑制其生长,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土壤和作物,特别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
三、使用方法
1.用药量:根据杂草种类、生长阶段和土壤情况,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药量进行稀释。
2.用药时间:在杂草生长旺盛期使用,一般以幼苗期至开花期为最佳用药时期。
3.喷洒方式:采用喷雾方式,将药液均匀喷洒在杂草叶片上,尽量避免药液接触作物。
4.用药次数:根据杂草生长情况,一般每季作物施药1-2次,最多不超过3次。
四、注意事项
1.本品为酸性液体,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
2.本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和眼镜等防护用品。
3.本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施药后4小时内遇雨,会影响药效,需重新施药。
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接触本品。
五、储存与保管
1.本品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储存时,应将本品放置在儿童和动物触及不到的地方。
3.包装容器应用后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史上最全除草剂知识

史上最全除草剂知识1、草甘膦使用作物或场所:非耕地、果园等防除对象:可以防除几乎所有的一年生活多年生杂草。
对常见的马唐、铁苋菜、反枝苋、莎草等杂草防效突出。
注意事项: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剂,施药时切忌污染作物,以免造成药害。
与土壤接触立即钝化失去活性仅适于做茎叶处理。
水中的泥沙能吸附药剂,故不能用浑浊的河水或硬度较大的水配制药液。
对多年生恶性杂草,如白茅、香附子等在第一次用药后一个月再施一次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在晴天、高温时用药效果好,喷药后4-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2、二甲戊灵使用作物或场所:玉米、大豆、棉花、蔬菜、花生、姜蒜、烟草防除对象:可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
如马唐、狗尾草、牛筋草、早熟禾、稗草、藜、苋、蓼等注意事项:该药剂防除单子叶杂草的效果优于双子叶杂草,为增加土壤对药剂的吸收,减少对作物的药害,在土壤处理时,先浇水后施药。
遇到粘质土壤适当加大药量。
蔬菜播种后要覆土2-3厘米避免与种子接触。
3、甲草胺使用作物或场所:大豆,棉花,花生防除对象: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种杂草,对蓼,大豆菟丝子,马齿苋也有一定除草效果注意事项:除草效果受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墒情好除草效果好,干旱而无灌溉条件下播前混土,混土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4、乙草胺使用作物或场所:大豆、花生、玉米、棉花、油菜、水稻、马铃薯等多种作物防除对象: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注意事项:掌握在杂草出土前施药;随着土壤墒情的改善,药剂活性增强;在有机质含量低的沙质土壤中使用,应用低剂量;水稻秧田绝对不能使用;黄瓜、西瓜、甜瓜、菠菜、韭菜、谷子、高粱对乙草胺敏感,慎用或少用。
5、异丙草胺使用作物或场所:玉米,大豆,棉花,水稻,油菜防除对象:防除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注意事项:在土壤潮湿下能发挥效果,在杂草出土前施药6、异丙甲草胺使用作物或场所:水稻、大豆、甘蔗、花生、玉米防除对象:对马唐、千金草、牛筋草、稗草、狗尾草、野燕麦、硬草、看麦娘、早熟禾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效果突出;对黎科、龙葵、菟丝子、大巢菜等阔叶杂草效果明显。
除草剂的成分

除草剂的成分一、引言除草剂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农业化学品,旨在消灭或抑制杂草的生长。
除草剂的成分是决定其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除草剂常见的成分,包括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成分等。
二、化学成分1. 非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可消灭大多数植物,包括作物和杂草。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1)苯酚类:如2,4-滴、2,4,5-三氯苯氧基乙酸(2,4-D)、2,4-异丁基酯(2,4-DB)、硫酸克伦特罗等。
(2)吡咯烷酸类:如吡咯烷酸、吡咯烷酸甲基等。
(3)脲类:如二甲脲、甲氧苄脲等。
2. 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只能针对某些植物起到杀菌作用,对其他植物没有影响。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1)三氟乐果:可杀死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玉米等,对豆科植物和一些杂草无害。
(2)草铵膦:可杀死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等,对豆科植物和一些杂草无害。
(3)苯氧羧酸类:如氟苯氧基乙酸(FLUAZIFOP-P-BUTYL)、环丙烯酸甲基等。
三、生物活性成分1. 激素类激素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是模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能,使植物失去正常生长节律。
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1)2,4-滴:可抑制芽发育,使叶片变形并最终死亡。
(2)吡咯烷酸类:可阻碍细胞分裂和伸长,使植株变形并最终死亡。
2. 非激素类非激素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来杀死植物。
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1)草铵膦:可抑制植物的氨基酸合成和蛋白质合成,导致植物死亡。
(2)苯氧羧酸类:可抑制植物的脂肪酸合成,导致植物死亡。
四、其他成分1. 溶剂溶剂是除草剂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其作用是将活性成分溶解在水或其他介质中,便于使用。
常见的溶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甲苯等。
2. 其他添加剂除草剂中还可能添加其他化学物质来增强其效果或改善使用体验。
例如,表面活性剂可使除草剂更容易附着在植物表面;稳定剂可延长除草剂的有效期限等。
五、结论除草剂的主要成分包括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
常用除草剂

1、二甲戊灵二甲戊灵是一种优秀的旱田作物选择性除草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除草。
二甲戊灵为选择性除草剂,适用性广。
喷洒后不用混土,能够阻止杂草幼苗生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苋、藜、苘麻、龙葵、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效果显著。
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
需注意每季作物只能使用一次。
二甲戊灵为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
杂草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造成杂草死亡。
旱稻,水稻旱育秧田: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兑水15-20千克,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注意事项: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低洼地等用低剂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粘质土、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等用高剂量。
②土壤墒情不足或干旱气候条件下,用药后需混土3-5厘米。
③在土壤中的吸附性强,不会被淋溶到土壤深层,施药后遇雨不仅不会影响除草效果,而且可以提高除草效果,不必重喷。
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45-60天。
2、吡嘧磺隆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
水稻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药效稳定,安全性高,持效期25~35天。
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
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萤蔺、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鳢肠。
对稗草、千金子无效。
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5~3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
药后保持水层3~5天。
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药后保水5~7天。
注意事项:吡嘧磺隆对水稻安全性好,但晚稻品种(粳、糯稻)相对敏感,应尽量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方法

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方法
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1. 非选择性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杀伤作用。
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的有用植物。
常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等。
使用方法一般是将除草剂稀释后喷洒到草地或草坪上。
2. 选择性除草剂:对某些植物有杀伤作用,对其他植物无害。
使用时需要根据目标植物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除草剂。
常见的选择性除草剂有草地除草剂、葡萄园除草剂等。
使用方法一般是将除草剂稀释后喷洒到目标植物周围。
3. 联合除草剂:同时包含非选择性和选择性除草剂的成分,可以对多种植物进行除草。
使用方法与非选择性除草剂或选择性除草剂类似。
使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阅读并遵守除草剂的使用说明,特别是稀释比例和使用时机等方面的要求。
2. 注意个人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 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进行施药,避免风速过大或雨水过多,以免影响效果。
4. 避免使用除草剂在水源和水体附近,以免造成水污染。
5. 使用除草剂后,注意观察植物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请注意,使用除草剂时要谨慎,确保安全,最好在必要时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一、除草剂分类、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
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
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
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
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
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按使用方法分类1、土壤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
“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除草剂大全

一、磺酰脲类(噻磺隆、绿磺隆、烟嘧磺隆等)1、活性高,每公顷以克计。
2、杀草谱广,不同品种除草谱差别大。
3、选择性强,对作物安全度高,对杂草高效。
4、使用方便,可被杂草的根、茎、叶吸收,也可以土壤处理。
5、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标靶是乙酰乳酸合成酶,不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杂草受药后迅速停止生长,但死亡需要时间长。
6、易发生酸性水解。
7、对哺乳动物安全。
在环境中易分解而不积累,部分品种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长,可能会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噻磺隆在土壤中能迅速被土壤微生物分解(30-60天),苗后选择性除草剂,在受药后1-3周内死亡。
对禾本科杂草效果差,对田旋花无效。
在昼夜气温为20/10℃-30/20℃条件下对大豆安全。
当温度到35/25℃时,大豆的安全性下降。
用于麦类、玉米、大豆、花生。
苯磺隆残效期60天左右,用于麦类抑制芽鞘和根的生长,敏感杂草在1-3周死亡。
绿磺隆(嗪磺隆)残效期8个月以上,用于麦类对后茬作物有影响,在麦类作物很快代谢为无害物质,种子接触到药剂会严重影响出苗,在国内外限定只能用于小麦连作的地块。
甲磺隆残效期长,用于麦类。
醚苯磺隆用于麦类,可以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某些禾本科杂草,对猪殃殃有较好的芽前和芽后除草效果。
不能把药液喷施到其他作物上。
苄嘧磺隆水稻秧田、本田、直播田,播种前和播种后20天内均可以施药,以播后杂草萌发初期施药防效佳。
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施药时保持水层3-5cm,持续3-4天,该药剂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温度、土质对其影响较小。
延长保水时间是提高除草效果的关键。
时间长,效果好。
5-7天为宜,不少3天。
醚磺隆使用后1-2个月内种植轮作作物,无不良影响。
施药时要封闭进、出水口,保持田水以保证防效。
该药不宜用于渗漏性的田块,否则会使药剂向下移动,集中稻根区导致药害。
氯嘧磺隆持效期长,用于大豆,选择性芽前芽后处理剂,敏感杂草3-5天失绿,7-21天逐渐死亡,大豆能将其代谢为无活性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草剂,是用以消灭或控制杂草生长的农药被称为除草剂。
除草剂可按作用方式、施药部位、化合物来源等多方面分类。
根据作用方式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
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和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
根据化学结构分为无机化合物除草剂和有机化合物除草剂。
按使用方法分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土壤处理剂等。
1、除草剂的发展趋势
1.1除草剂的发展特点
(1)品种多。
目前全世界生产的除草剂品种多达300多个左右,总的趋势是向着高效、低毒、选择性强、杀草谱广的方向发展且以茎叶处理剂为主流。
(2)剂型日益增多。
一种原药平均有10余种加工剂型。
在美国,一个药剂甚至有36个剂型及混配制剂。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控制释放剂、高浓度颗粒剂、胶悬剂、大粒剂等新剂型。
可以说,一种好的药剂要取得成功,一半在于制剂的研究。
(3)使用方法多种多样。
使用技术是发挥药效的关键问题。
目前喷雾方式的革新,施药器械的改进,以及用药方法的完善、可以用最少的药
剂发挥最大的除草效果。
(4)使用面积迅速扩大。
随着耕作方式由人力、畜力向机械耕作方式转变,劳动力的减少,杂草危害加剧,农田化学除草的面积也在迅速扩大。
(5)增长速度快。
以美国为例,除草剂销售量1984年上升到农药总量的66%。
其后由于引人超高效除草剂磺酰脲类及其他化合物,用量有所下降,但仍超过杀虫剂、杀菌剂,1993年达40%。
(6)混用与增效剂的普及。
为了取长补短,使用方式日益趋向除草剂之间、除草剂与其他农药间的混用及增效剂的应用。
这样能降低用量,提高和延长药效,降低残留,增强对气候
条件的适应性,扩大杀草谱,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
(7)安全剂、解毒剂进一步发展。
目前这一领域研究相当活跃,使用也日趋广泛。
1.2除草剂推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除了雾滴漂移是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外,环境条件不良时,除草剂也可能对生长不良的作物引起药害。
更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有:(1)杂草抗药性问题。
最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至少有30个以上的国家发现不同杂草对化学结构不同的多种类型除草剂产生了抗性,其中以抗三氮肥苯除草剂的杂草种子类最多,其他较多的是ALS抑制剂和光合作用抑制剂等。
突出表现是抗性形成速度加快,范围更广。
早期应用的除草剂品种从开始应用到杂草产生抗性约需10年以上,而最近则仅用4~5年便产生抗性。
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多抗性与交互抗性增多。
(2)杂草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农田杂草群落组成逐步演替,使得原来危害较小或在群落中处于次要地位的杂草迅速演替为优势杂草。
(3)降解产物对作物发生危害。
以使用杀草丹导致水稻矮化为例,由于水稻田使用杀草丹时,在还原条件下脱氯而产生脱氯杀草丹,对水稻生育产生严重抑制作用。
(4)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由于除草剂(如有些磺酰脲类不易被土壤降解、施用后不同程度地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后茬敏感作物受天药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