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典型五种例题

初三化学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典型五种例题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的五种典型题目第1课时题型一:例题1.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某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1g维生素C,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溶液,计算此溶液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

练习1.蒸干15克NaCl溶液得到1.2克NaCl,计算原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练习2.在一定温度时,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2g,把它蒸干后,得到3.2gNaCl,计算:(1)该温度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配制该温度时NaCl饱和溶液1000g,需水和NaCl各多少g?(3)这一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练习3.在80g质量分数为15%NaNO3溶液里加入20g水或20g NaNO3,计算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题型二:例题1.某温度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求该温度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题2.10L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其中溶液质量为 ,溶质质量为。

练习1.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需NaOH和H2O 各多少克?练习2.从10L密度为1.84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取出1L,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为,含纯硫酸的质量为。

练习3.下列四种K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15gKCl溶于85g水中B.85g溶液中含有KCl的质量为15gC.20gKCl配成120g溶液D.一定量的KCl加入80g水配成100g溶液第2课时题型三:例题1.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练习1.需要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多少毫升?练习2.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H2SO4溶液多少毫升?需要加水多少毫升?查阅资料:密度(g/cm3) 1.07 1.14 1.30 1.5 1.81 1.84% 10 20 40 60 90 98练习3:将100g10%的蔗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可采用的方法有 ( ) A.加入10g蔗糖 B.蒸发掉50g水C.把溶剂蒸发掉一半D.加入12.5g蔗糖题型四:例题1.50g10%的KNO3溶液与50g30%的KNO3溶液混合后,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练习1.100mL20%的食盐水与200mL20%的食盐水相混合,得到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5% B.10% C.15% D.20%题型五:例题1.含80g碳酸钙的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求:(1)制得多少克二氧化碳?(2)若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g/cm3,需用盐酸多少毫升?例题2.32.5g锌可以与200g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若将100g这种稀硫酸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练习1.139mL密度为1.05g/cm3的盐酸与石灰石25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 二氧化碳.计算:(1)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题(含答案)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题(含答案)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题一、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型1、20℃时,将50g NaCl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二、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型2、将10g胆矾溶解在90g水中,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三、所加物质与水反应型3、将31g Na2O溶于69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四、多种溶质型4、在常温下向100g 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五、将浓溶液加水稀释型5、把40g 30%的NaOH溶液加水至100g,取出其中的10g,这1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六、与化学反应有关型6、向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7、8g三氧化硫加入到92g水中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20℃向71g20%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30.6g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反应恰好完全,求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多少g?(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9、含有杂质的5.5gNa2CO3固体投入36.5g10%的盐酸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七、与溶解度有关10、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

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11、将下列物质各10g分别投入9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

请比较下列4种情况下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注:Ca(OH)2的溶解度不超过0.2g)。

A.Na2OB.NaClC.CuSO4·5H2OD.CaO12、现有500g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13、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75g 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达饱和,求⑴20℃时, NH4NO3的溶解度。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答案

2019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答案)一、单选题1.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9.8%B. 10.2%C. 10.8%D. 19.6%2.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乙物质的溶解度为15g,丙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丙.当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时,含溶质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A. 丙>甲=乙B. 甲>乙>丙C. 乙>甲=丙D. 甲=丙>乙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 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C. t2℃时,A、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4.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5.要使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升高温度至30℃;②降低温度至10℃;③加入10g水;④加入1g氢氧化钙;⑤加入1g氧化钙;⑥蒸发掉10g的水,再恢复温度到20℃.A. ①③④B. ②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⑤6.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A.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7.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20℃时向100g水中加5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36%B. 50%C. 33.3%D. 26.5%二、填空题8. 现有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七:计算综合(无详解)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七:计算综合(无详解)

专题七计算综合1.根据图示的实验过程和所提供的数据(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进行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___?(2)计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

2.根据如图信息进行计算(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入于水,也不与酸反应)(1)1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 g。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

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

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

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

计算:(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2)列式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5.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

向盛有30g铜锌合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右上图所示,计算:(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向147克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容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1)此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_____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7.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8.我市某地石灰石资源丰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托盘天平称取了5份石灰石样品,分别加入各盛有20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假设杂质不反应),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编号 1 2 3 4 5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12.5 25.0 37.5 50.0 62.5生成CO2的质量/g 4.4 7.5 13.2 17.6 17.6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并回答:(1)实验编号为_______的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含解析、全国通用)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含解析、全国通用)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含解析、全国通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 依据相关信息完成31-33题:小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如下所示:项目10℃20℃30℃40℃50℃60℃70℃KNO321g 32g 46g 64g 86g 110g 138g现有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50g水,在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5g、43g、32g、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若将a、b烧杯升温至65℃,c、d烧杯保持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aB. bC. cD. d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0℃~50℃之间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某同学从图中获得如下几条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样B. 在0℃~50℃之间,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C. 在0℃~50℃之间,乙、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越来越大D. 在30℃~40℃之间,三者的溶液中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3. 化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一定相等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一定相等 C. 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 D.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4. 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A. 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B.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C. 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D. 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5. 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选项横坐标纵坐标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AB. BC. CD. D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0g 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20%,需再加入10g硝酸钾固体B. 将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 20%的食盐溶液中取出的5 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小D. 当溶液被水稀释时,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7.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 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 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D. 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8. 有关如图试剂的描述正确的是()A. 溶质为胆矾B. 溶液呈蓝色C. CuSO4的摩尔质量为160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1:209. 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是()A. 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乙烧杯的溶液是饱和溶液C. 丙和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 甲乙烧杯中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同10. 20℃时,NaCl溶解情况见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NaCl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①10.0 1.5 11.5②10.0 3.0 13.0③10.0 4.5 13.6④10.0 6.0 13.6A.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0%B.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 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45.0g/100g 水 D.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1. 室温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室温,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前后不变化的是:()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质质量分数⑤溶解度.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D. ④⑤12. 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A. B. C. D.13. 某次硝酸钾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判断错误的是()A. n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 P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n、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D. 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n中溶液的溶质质量14. 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 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 25℃时,将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15.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NaCl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①10 2 12②10 3 13③10 4 13.6④10 5 13.6A. 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B.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百分数为20%C.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6. 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1℃时,将a、b两种物质各60g分别加入100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t1℃时,得到的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B. 将所配制的a、b两种溶液从t1℃同步降温,a析出的晶体比b多C. t2℃时a的溶解度比b大D. 将所得的两种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7. t℃时,向一支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关叙述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等于50.15 gC. 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100g水 D. 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0.3%18. 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A. 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B. 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C. 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D. 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19. 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图象是()A.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水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二、双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20.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B.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D.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21. 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混合物为Fe、Cu,m一定小于0.2gB. 若混合物为Fe、A1,m可能是0.2gC. 若混合物为Fe、Cu,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7.3%D. 若混合物为Fe、A1,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7.3%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B. 煤炉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在燃烧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若混有面粉则不可能发生爆炸D.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23.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入______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或异味;生活中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的方法是______;水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某同学若用9g氯化钠配制成0.9%的生理盐水,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g.24.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同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现要把10g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为2%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2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在t1℃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2)t2℃时,将25g甲放入100g水中,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晶体析出,请你解释甲固体全部溶解的原因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②t2℃时,甲溶液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溶液大③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甲溶液质量比乙溶液质量小④将t1℃甲乙的升温至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55.0分)26. 生命必需的水在化学中用途广泛.(1)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1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可以出去 99.3%的细菌和病毒,但难以出去汞等金属离子.野外环境中很多地下水含较多______称为硬水;生命吸管中活性炭______(“能”或“不能”)使硬水软化.家庭中使硬水软化一般采取______方法.(2)配制 1000g 质量分数是 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 1g/mL).(3)图2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_.②t1℃时,完全溶解 5g 丙物质至少需要水______g.③t2℃时,将 20g 甲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以用图2中______点(填“a”“b”“c”)表示.④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都是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甲<丙C.析出固体质量:甲>丙D.溶质质量分数:甲=丙.27. 为了测定某含杂质的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若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稀硫酸,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40g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X)的化例式______(4)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含量为______(5)向所得滤液中加入284g氷,则最终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6)现用400t此种赤铁矿石炼制生铁,冶炼过程中损失铁元素10%,则最终可炼得含铁90%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_.28.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1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10℃时,将等质量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①______℃时,乙的溶解度与丙的溶解度相等.②5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70g中,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__g,若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再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______g.③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盛两固体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④如图二,10℃时,乙的溶液______是不饱和溶液(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⑤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固体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填序号).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2)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打开可乐瓶会溢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在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29.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填“1”或“2”).(2)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方框内应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 D(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3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谈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______(选填“A”、“B”或“A和B”)(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______(选填序号)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1. 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科学家在不断研究水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图1是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过程.Ⅰ.写出电解水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Ⅱ.燃料电池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如图2所示“”表示的微粒名称是______;反应后的容器中成分判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A.是混合物B.氧元素只存在化合态C.原子总数减少D.分子总数减少Ⅲ.该转化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甲物质是______.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选填编号)A.开发使用新能源 B.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C.可以彻底替代化石燃料 D.主要用于证明水的组成②净化水有多种方法.Ⅰ.活性炭去除异味,活性炭主要起______作用.消毒水时常用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Ⅱ.应急净水器可以将海水淡化.如用此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可收集到500g可饮用水,此时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2. 如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100gH2O)氢氧化钙0.19 0.17 0.14 0.12 0.09 0.08 氢氧化钠31 91 111 129 313 336①氢氧化钠溶解度曲线是______(选填“甲”或“乙”)②把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③20℃时,10g水中溶解______克氢氧化钠恰好饱和.④20℃时,分别在100克水中加入m克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溶液,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⑤60℃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氢氧化钙,把其降温,结晶后过滤,对滤渣、滤液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Ⅰ.滤渣中只有氢氧化钠Ⅱ.滤渣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Ⅲ.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Ⅳ.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⑥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无色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来鉴别这两种溶液.3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让我们一起走进“水”的世界.①如图1电解水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电解水过程发生改变的微粒名称是______.②医疗上常用0.9%NaCl溶液作生理盐水,配制1000g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水还可以制取碳酸饮料,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包括:a 计算产率;b 过滤,c 溶解,d 蒸发,e 称量.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e、______、a(填序号).若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后所得精盐未完全蒸干,含有水;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提示:产率=(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样品的质量)*100%④已知KCl的溶解度20℃时为34g/100g 水,40℃时为40g/100g水.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A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__.Ⅰ.B和CⅡ.B和EⅢ.C和DⅣ.D和E.3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2)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3)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35. (1)如表是CO2气体在水中的几组溶解度数据(单位:mL/100mL水)0 25 50 75 100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10 15.92 7.14 4.095 2.99 2.2825 29.30 16.20 9.71 6.82 5.73①根据CO2的溶解度表,可以得出气体的溶解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逸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_(填“>”、“<”或“=”)瓶外大气压强.(2)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①t2℃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②t1℃时,50g水中加入30g乙,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③t2℃时,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______(填编号).A.加足量溶质乙 B.蒸发溶剂至晶体析出 C.降温④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甲溶液一定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⑤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t1℃时溶质质量:甲=乙B.t1℃时溶剂质量:甲>乙C.t1℃时溶液质量:甲<乙D.析出晶体质量:甲>乙.36. 如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温度/℃0 20 40 60溶解度g/100g水甲13.3 31.6 63.9 110 乙35.7 36.0 36.6 37.3 丙0.18 0.16 0.14 0.12①0℃时,甲乙丙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②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③20℃时S乙=36.0g/100g水的含义是______.④甲固体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操作是:加水溶解→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⑤将60℃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均为0℃时的饱和溶液b.析出晶体质量:甲>乙>丙c.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五、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37.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①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②用氯酸钾在装置A中制氧气,若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此现象是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的.③用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可使反应平稳进行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用E装置的原因是______.④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编号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克催化剂质量/克待测数据/秒实验1 100.0 MnO2 0.2 t1实验2 100.0 CuO X t2Ⅰ.表中X的数值应是______.Ⅱ.表中的待测数据指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若t1 ______ (选填“>”、“<”或“=”)t2,则MnO2的催化效果优于CuO.或者还可以测量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Ⅲ.测得实验1中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1.6克,求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_.38. 现有一份纯碱样品,其中只含有一种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纯碱的含量,做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样品中纯碱的质量(x)比例式______;(3)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4)若将反应后的滤液恒温蒸发掉123.5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5)加人氯化钙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为______;(6)若用上述纯碱样品265t制取烧碱,则可制得纯度为80%的烧碱______t.39.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常见.Ⅰ.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Ⅱ.图1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①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______.②30℃时,将20g a物质放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如图2所示,并参照图1,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有等质量的a、b物质剩余,向烧杯里的水中加入冰块,下列判断错误的是______(忽略溶剂的蒸发,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A.试管2底部的固体减少B.a的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a的溶液中溶剂质量等于b的溶液中溶剂质量D.变化后试管2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试管1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55.0分)40. 现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上述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所示关系:(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2)计算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4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稀盐酸的用量5g 5g 5g 5g剩余固体的质量 1.5g 1.0g 0.5g 0.3g(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__次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该化学兴趣小组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4)第4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并写出其计算过程:42. 某同学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5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变为108.1g(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试计算:(1)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3. 蓄电池中所用电解液是质量分数约为28%的硫酸.若用1升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稀释成28%的硫酸,可得28%的硫酸溶液多少克?需加水多少毫升?44. 向盛有50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10g黄铜(铜锌合金)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6.75g.试计算:(1)该黄铜中含锌的质量.(2)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45.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双氧水完全分解,不考虑氧气中带出的水分)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g,物质的量______.(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46. 某同学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如图(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1)15g石灰石样品中CaCO3物质的量为______mol.(2)列式计算不饱和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47. 12.5g碳酸钙和氧化钙粉未组成的均匀混合物中含碳酸钙80%,向其中加入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1)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48. 请根据如图标签的信息回答(1)H2SO4中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写最简整数比)(2)现要配制100g 4.9%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配制过程中需要加水______.49. t℃时,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充分搅拌.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求解:(1)t℃时,______(选填“甲”或“乙”)溶液是饱和溶液;(2)t℃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50. 取10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巯酸的质量为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2)所加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人教版】2019年春九下化学:9.3.1-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2019年春九下化学:9.3.1-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同步训练(含答案)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直接应用公式计算即可。

2.溶液去水浓缩或加水稀释的计算,解此类题目抓住一点即可:浓缩或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即m1·a1%=m2·a2%或m1·a1%=(m1±m水)·a2%3.一定质量的溶液中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时,涉及溶液体积、密度的计算。

应先根据公式m=ρV(即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进行换算,或先计算质量,再利用公式进行换算。

【例题】 2011年6月份,强降雨给中国南方造成汛情和洪涝灾害,各地已采取积极措施防汛抗洪。

为防止灾区疾病传染,需对灾区喷洒消毒剂,进行医疗卫生防疫。

质量分数为0.2%~1%的过氧乙酸就是用于环境喷洒和用具浸泡的一种消毒剂。

现有市售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要配制1%的过氧乙酸10 kg,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

A.1 000 g B.500 g C.100 g D.50 g解析:本题是一道稀释问题的计算型选择题,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质量为x,则x×20%=10 kg×1%,x=0.5 kg=500 g。

答案:B1.如图表示一杯刚配制的饱和蔗糖溶液,若要增加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升温B.降温C.加糖D.搅拌答案:A2.对“20%的食盐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了20 g食盐B.100 g食盐溶液中含有20 g食盐C.将20 g食盐溶解在80 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食盐和水按质量比1∶4混合制得答案:A3.常用抗生素“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Ⅵ”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质质量分数(含溶液配制)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质质量分数(含溶液配制)

合题意; B. 若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刻度线,则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 大,故 B 选项符合题意;若硝酸钾固体溶解前所用的烧杯内有水,则所配置的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应该偏小,故 C 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配好的溶液装平时部分液体洒落到试剂瓶外,不影响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配制溶液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D. 实验 2 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答案】 B 【解析】 A、实验 1 将 100 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转移出 50 毫升到乙烧杯,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 B、溶解度只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
B 选项不正确 ,符合题意;
C、实验 2 为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则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不符 合题; D、在实验 2 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5 克氯化钠,溶质质量不变,所以甲乙溶液中所 含溶质质量相等, D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所以本题选择 B。 【知识点】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a1;等于; 10。
【解析】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a1 ℃,将 a1℃时,等质量甲、乙
饱和溶液升温到 a2℃,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溶质的质量为甲等于乙,
a2 ℃时,甲物质
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 65g 甲饱和溶液稀释到 20%,需加水 【知识点】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溶液的稀释。 8.(2019 重庆市 B,题号 8,分值 2) 用硫酸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 会用到的仪器是()
解, C 错;向一定休积的气体加压,休积明显变小,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小,
D 正确 .

【知识点】溶液的形成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附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附答案解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单选题1.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9.8%B. 10.2%C. 10.8%D. 19.6%2.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乙物质的溶解度为15g,丙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丙.当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时,含溶质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A. 丙>甲=乙B. 甲>乙>丙C. 乙>甲=丙D. 甲=丙>乙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 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C. t2℃时,A、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4.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5.要使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升高温度至30℃;②降低温度至10℃;③加入10g水;④加入1g氢氧化钙;⑤加入1g氧化钙;⑥蒸发掉10g的水,再恢复温度到20℃.A. ①③④B. ②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⑤6.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A.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7.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20℃时向100g水中加5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36%B. 50%C. 33.3%D. 26.5%二、填空题8. 现有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答案)一、单选题1.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9.8%B. 10.2%C. 10.8%D. 19.6%2.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乙物质的溶解度为15g,丙物质的10g 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丙.当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时,含溶质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A. 丙>甲=乙B. 甲>乙>丙C. 乙>甲=丙D. 甲=丙>乙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 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C. t2℃时,A、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4.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5.要使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升高温度至30℃;②降低温度至10℃;③加入10g水;④加入1g氢氧化钙;⑤加入1g氧化钙;⑥蒸发掉10g的水,再恢复温度到20℃.A. ①③④B. ②⑤⑥C. ①③⑤D.②④⑤6.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20 30 40 50 60/℃溶解度37.2 41.4 45.8 50.4 55.2/gA.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7.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20℃时向100g水中加5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36%B. 50%C. 33.3%D. 26.5%二、填空题8. 现有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9.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①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______g.②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③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10.将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某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掉10.0克水时,有2.0克不含结晶水的溶质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4.0%.则该溶液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________;此实验中所取的20.0%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11.将一瓶80克10%的NaCl溶液分为2等份,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若将其中的一份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应加水________ g;若将另一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加入NaCl________ g.12.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13.20℃A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又已知B物质在30℃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则B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A 与B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14.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AgCl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溶液的质量,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三、计算题1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克:100克水,求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浓度.16.配制10%的硝酸钾溶液160g,需溶质和溶剂各多少克水?17.配制5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 % 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 / 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四、解答题18.在50克水中加入5克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9.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蒸干了50g某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固体4g,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五、综合题20.氯化铵(NH4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氯化铵可用作________肥。

(2)氯化铵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20℃时,向盛有37.2 g NH4Cl的烧杯中,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2)中所得的溶液。

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填字母)。

A. 冰B. 氢氧化钠C. 硝酸铵D. 氧化钙21.“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需要固体次氯酸钠________g,水________mL。

(2)可将上述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2%的次氯酸钠溶液________g,需要加入水________g。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解: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故选:A.【分析】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答案】D【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5g,则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3%;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5%,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溶质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甲=丙>乙.所以D正确.是故选D.【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求出B和C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比较.3.【答案】C【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由图中c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正确。

B、找到t2温度对应的溶解度曲线可直接观察到A=B>C正确。

C、两者都是饱和溶液状态下,温度从t2降到t1时,A的溶解度降低,会有部分溶质析出;C的溶解度升高,溶质不变。

质量分数不等,质量分数A〉C错误。

D 、t1温度下,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125 X100%=20%,正确。

【分析】本题属于难题。

需要观察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看溶解度曲线比较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比较同一温度下溶解度大小;分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情况。

4.【答案】B【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氯化钠质量不变,而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氯化钠质量分数会变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进行分析。

5.【答案】C【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①升高温度至30℃,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正确;②降低温度至10℃,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固体,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③加入10g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改变,故正确;④加入1g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溶质,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⑤加入1g氧化钙,氧化钙会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溶解度减小,溶质减小,溶质质量分数改变,故正确;⑥蒸发掉10g的水,再恢复温度到20℃,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蒸发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改变溶质质量分数可以是改变水的质量或改变氢氧化钙的质量,据此解答.6.【答案】D【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A、根据A物质在30℃的溶解度为41.4g、60℃的溶解度为55.2g,可判断41.4g物质A在25℃时不能完全溶解而在60℃时可以全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B、溶液③为60℃时100g水溶解41.1g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9.3%;溶液⑤为50℃时100g水溶解50.4gA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5%;故B不正确;C、综合A、B项分析可知:溶液②⑤为饱和溶液;60℃A的溶解度为55.2g,溶液④为60℃时100g水溶解50.4gA,可判断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根据20℃A的溶解度为37.2g可判断,25℃时37.2gA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综合A、B、C项分析,溶液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而溶液⑤恰好饱和,没有固体存在.故D正确;故选D.【分析】溶解度为一定温度下,100g水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结合A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溶液变化流程中的条件,判断物质的溶解及所得溶液的状态或组成;由资料中物质A的溶解度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溶液的状态时,要明确溶解度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7.【答案】D【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20℃时向100g水中加50g氯化钠,最多溶解36g,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注意加入物质过量时溶质质量为溶解的固体的质量。

二、填空题8.【答案】100 ;1500【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1000g×10%=100g;设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X,1000g×10%=(1000+X)×4%,X=1500g。

答: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100g;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1500g。

【点评】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9.【答案】15;5%;10%【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①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过氧乙酸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100g×15%=15g;②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5%;③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若已知等式中任意两个量可计算第三个量.10.【答案】31.6g;22g【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析出2.0克不含结晶水的溶质晶体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4.0%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该溶液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100g≈31.6g;设实验中所取的20.0%的溶液质量为x解得:x=22g故答案为:(1)31.6g;(2)22g.【分析】将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某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掉10.0克水时,有2.0克不含结晶水的溶质晶体析出,析出晶体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根据一定温度下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利用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4.0%计算该溶液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变化过程中溶液的组成的改变,利用固体溶质质量关系,计算出此实验中所取的20.0%的溶液质量.11.【答案】10%;40;5【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解: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其中每一份溶液的质量分数和原溶液相同,仍为10%;故答案为:10%;将其中的一份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即变为5%的溶液,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40g×10%=(40g+x)×5% x=40g故答案为:40;将另一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即变为20%的溶液,设需要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y=20%y=5g故答案为:5.【分析】溶液具有均一性,从溶液中取出的部分溶液其溶拮的质量分数仍和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利用这种等量关系可由原溶液的质量及质量分数解决加水稀释时所需要水的量;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都增加,溶液组成发生改变,利用溶质质量分数=,可计算所加溶质的质量.12.【答案】3:7【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0%,即= ,则溶质质量:溶剂质量=30:(100﹣30)=3:7.故答案为:3:7.【分析】考虑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3.【答案】33.3%;25g;无法比较【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解:20℃A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已知B物质在30℃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设B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x,则100%=20%,x=25g.20℃A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30℃时B的溶解度为25g,由于温度不同,无法比较A与B 两物质的溶解度.故答案为:33.3%;25g;无法比较.【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4.【答案】40.8%【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解:设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质量分数为x,NaCl+AgNO3═AgCl↓+NaNO3,58.5 143.5mx m= ,x=40.8%,故填:40.8%.【分析】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根据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氯化银的质量可以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三、计算题15.【答案】解: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克,即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浓度为×100%=24%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据此结合题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16.【答案】解:硝酸钾的质量=160g×10%=16g;所需水的质量=160g﹣16g=144g.答:需要硝酸钾16g,水144g.【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17.【答案】解:500m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500mL×1.1g/cm3= 550g则氢氧化钠的质量=550g×10% =55g根据溶液的组成,配制溶液所需溶剂水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550g-55g= 495g答: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55g,水49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