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关于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自己在XXX(填写具体技能)方面的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填写具体学科或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对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填写具体知识点)、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和XXX(填写具体知识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课时:介绍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3-4课时:讲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3.第5-6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4.第7-8课时: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操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培养其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过程设备设计任务书

过程设备设计任务书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依据所给的设计参数,完成一台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的设计计算及图纸绘制。

一、设计参数1、破碎原料:石灰石等矿物岩石,抗压强度≤250Mpa2、最大给矿粒度:D max≤210mm3、排料口调整范围:d max=20-60mm4、要求处理能力:Q=5-20m3/H二、设计计算1、结构参数的选择与设计计算(1)给矿口与排矿口的尺寸计算(2)钳角计算(3)动颚摆动行程与偏心轴偏心距计算(4)破碎腔高度计算(5)动颚轴承中心距给矿口平面高度的计算(6)连杆长度的计算(7)推力板长度计算2、工作参数的选择与设计计算(1)偏心轴转速计算(2)生产能力校核计算(3)破碎功率计算及电机选择三、结构设计(1)动颚板结构设计(中)(2)偏心轴结构设计(良)(3)皮带轮及飞轮结构设计(良)(4)推力板、支承座及调整装置结构设计(良)(5)机架结构设计(中)(6)固定颚板及侧颚板设计(中)四、设计要求1、编制设计说明书一份(1)格式要求:A4纸单面手写装订,上边距2.5厘米,横线上写: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下边距2.5厘米,横线下居中写页码,左边距3.0厘米装订,右边距2.0厘米(2)内容要求:封面,中文摘要,目录,正文,设计参考资料,答谢。

正文包括:设计任务及设计参数,颚式破碎机的结构组成,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参数的选择与设计计算,工作参数的选择与设计计算,结构设计与计算等,一般不少于5000字。

2、绘制颚式破碎机总装配图1张,绘制部件或零件图1张。

部件或零件图可以任选,包括:飞轮或皮带轮,偏心轴、动颚板、固定颚版、推力板、推力板支承装置、调节装置、机架等。

设备与工厂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设备与工厂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淮阴工学院设备与工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设计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设计题目:t/a淀粉质原料酒精厂糖化车间工艺设计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5000字),内容要求:(1)生产工艺流程选择及设计;(2)工艺流程说明;(3)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4)设备设计与选型;(5)设计说明书用A4纸打印。

2、设计图纸一份:(要求用AutoCAD作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一张。

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淮阴工学院设备与工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设计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设计题目:t/a淀粉质原料酒精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5000字),内容要求:(1)生产工艺流程选择及设计;(2)工艺流程说明;(3)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4)设备设计与选型;(5)设计说明书用A4纸打印。

2、设计图纸一份:(要求用AutoCAD作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一张。

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淮阴工学院设备与工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设计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设计题目:t/a啤酒厂糖化车间工艺设计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5000字),内容要求:(1)生产工艺流程选择及设计;(2)工艺流程说明;(3)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4)设备设计与选型;(5)设计说明书用A4纸打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学生在已经完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批量生产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能力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毛坯设计、工艺过程安排、工序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的能力,特别安排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

本教学环节需要学生具备初步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按给定的条件(某一常规的零件、生产纲领和现有的机床条件等)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毛坯设计和某道工序的机床夹具设计及相关零件设计。

二、面向专业车辆工程专业。

三、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按指定零件,生产纲领为成批生产,采用通用机床加工。

编制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及生产率。

设计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要求该夹具定位正确,夹紧可靠,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绘图符合国家标准。

四、课程设计内容指定零件的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零件图各一张;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一张,工序卡若干张;某道工序的夹具装配图一张(0#或1#);设计说明书一份。

五、设计进度安排1、任务安排及课程设计介绍; 0.5天2、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熟悉指定零件图及技术要求; 0.5天3、绘制指定零件的零件图及毛坯图; 0.5天4、工艺规程设计及工序卡编制; 2天5、夹具总装配图; 3天6、编写说明书; 1天六、成绩评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提交规定的文件并参加答辩。

1、课程设计说明书。

占总成绩的10%。

内容包括:工艺方案比较、工艺过程的设计、工序设计、夹具设计的过程(如定位、夹紧的选择和设计)、夹具的操作说明等,表达清晰完整;2、绘制指定零件的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的零件图。

占总成绩的10%。

3、夹具总装配图。

占总成绩的50%。

4、工艺过程综合卡、工序卡。

占总成绩的20%。

5、答辩。

占总成绩的10%。

七、主要仪器设备、工具书、参考文献资料1、丁字尺、0号图板、绘图仪、绘图软件。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课程主题的基本知识,理解课程主题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课程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了解课程主题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

•熟悉课程主题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课程主题相关问题。

•运用科学方法和思维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工具获取和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着重于培养学生:•对课程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课程主题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选择和,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课程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课程主题的基本定义、相关术语及其内涵和外延。

2.课程主题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回顾课程主题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演变脉络,了解当前的发展状况。

3.课程主题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分析课程主题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将结合具体的教材章节进行详细展开,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选用教材名称作为主教材,辅助以参考书籍等辅助教材。

•多媒体资料:制作和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音频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

过程设备基础课程设计完整版

过程设备基础课程设计完整版

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设计小组 D组组长单志昊(热能121 10122018)组员邱剑勇(热能121 10122034)马志悦(热能121 10122024)李耀悦(热能121 10122020)钟欣(热能121 10122040)导师郝俊文日期设计任务书目录一、设计目的 (4)二、设计内容 (5)1.确定筒体的直径和高度 (5)2.确定夹套的直径和高度 (5)3.确定夹套的材料和壁厚 (6)4.确定内筒的材料和壁厚 (7)5.水压试验及其强度校核 (8)6.选择釜体法兰 (9)7.选择搅拌器、搅拌轴和联轴器 (10)8.选择搅拌传动装置和密封装置 (11)9.校核L1/B和L1/d (11)10.容器支座的选用计算 (12)11.选用手孔、视镜、温度计和工艺接管 (13)三、总结 (14)四、致谢 (15)五、参考书籍与指导老师 (16)一设计目的1.机械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仅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很难做到真正体会知识的内涵。

因此,进行此次课程设计训练对领会所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设计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了解和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加深对过程设备的理解。

3.通过全面考虑设计内容及过程的参与,初步掌握过程设备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识图、制图、设计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等设计基本技能,培养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

4.课程设计中很多问题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探讨和交流,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而且有助于增强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

5.设计中需要查阅许多资料,可以学到有关标准、手册、图册、规范及相关资料的查阅方法,并且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正确选用设计标准,培养利用设计资料的能力。

6.通过设计培养积极思考、深入钻研、独立工作的能力,踏实细致、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及高质量高要求按时完成任务的工作习惯。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稳固以往所学的知识,到达灵活应用的目的。

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二、操作平台1.舞台灯光控制平台2.模拟喷泉控制平台3.交通信号灯控制平台4.自动刀库控制平台5.点阵控制平台三、设计任务及要求1.在舞台灯光控制平台上实现:按下启动按钮,中间文字1秒依次闪烁,拱形灯管从上往下依次闪烁,循环往复。

2.在模拟喷泉控制平台上实现:按下启动按钮,水柱A开始呈放射状喷出,经过一定时间后,水柱B开始呈喷射状喷出,并与A保持同步喷水,这样依次累加直到A~H所有喷泉全部打开,并能同步实现放射状喷水过程。

3.在交通信号灯控制平台上实现:按下启动按钮,东西向绿灯亮,同时南北向红灯亮,东西方向车辆均可行驶,维持8s;东西向黄灯亮2s,车辆停止行驶,南北向保持红灯;东西向红灯亮,南北向绿灯亮,南北车辆均可行驶,维持8s;南北向黄灯亮2s,车辆停止行驶,东西向保持红灯。

循环往复。

4.在自动刀库控制平台上实现:开机时,刀盘自动复位在1号刀位,操作者利用拨码选择刀号,程序会判别最短路径,以及是正转还是反转,来找到选择的刀号,且该刀位信号灯常亮。

5.在点阵控制平台上实现:按下启动按钮,点阵屏依次显示绿色数字0-9、大写字母A-F,间隔2s循环交替;在任一时刻按住暂停键,保持当前数字;按下停止按钮,点阵屏息灭。

四、课程设计报告内容〔1〕课程设计的目的。

〔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3〕课程设计内容的完成情况,包括设计思路、程序和结果。

〔4〕心得体会。

〔5〕主要参考文献。

五、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总成绩根据课程设计期间到堂情况、完成情况以及报告的撰写三部分综合评定。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培养综合运用机械加工技术及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习,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熟悉和能够应用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分析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和企业具备的加工条件,掌握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1张。

2.产品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三、设计要求1.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两人一组各自独立地进行设计并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要耐心细致、科学分析、周密思考,按照实际加工的工艺过程进行相关理论计算,保证零件加工质量。

3.设计中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制图要符合国家标准,编写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正确,数据要准确,文字叙述要通顺,并附必要的算式和图表,字数5000~8000字。

四、编写说明书格式1.目录2.设计任务书3.前言4.对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结构工艺性、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等)。

5.工艺设计1)确定生产类型(年产量均为5000件)。

2)毛坯选择3)基面选择(粗、精基准的选择)。

4)制订工艺路线(各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工序安排、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等)。

5)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设计体会。

7.参考文献。

五、设计步骤及方法按照《机械加工技术》教材内容要求进行。

六、时间一周指导教师:刘云豫日期: 201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
学生:张帅
班级:化精0901
学号:200944176
指导教师:王瑶匡国柱
日期:2012年6月
前言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和再沸器做了详细的阐述的计算,对于辅助设备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有较多的不足之处,望老师给与指正。

感谢老师的知道和参阅!
目录
第一章概述
-----------------------------------------------------03
第二章流程简介
-----------------------------------------------04
第三章精馏塔设计工艺
--------------------------------------05
第四章再沸器的设计
-----------------------------------------14
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22
第六章管路设计
-----------------------------------------------28
第七章控制方案
-----------------------------------------------30
第八章设计心得及总结
--------------------------------------32
附录一主要符号说明
-----------------------------------------33
附录二参考文献
-----------------------------------------------36
第一章:概述
精馏是分离过程中最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所用设备主要包括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

一、精馏塔
精馏塔是一圆形筒体,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适宜位置设有进料板。

两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触时,液相被加热,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向气相中转移;气相被部分冷凝,气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中转移,从而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高程度的分离。

简单精馏中,只有一股进料,进料位置将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而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引出一股产品。

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和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塔顶最低,塔底最高。

本设计为浮阀塔,浮阀的突出优点是效率较高取消了结构复杂的上升管和泡罩。

当气体负荷较低时,浮阀的开度较小,漏夜量不多;气体负荷较高时,开度较大,阻力又不至于增加较大,所以这种塔板操作弹性较大,阻力比泡罩塔板大为减小,生产能力比其大。

缺点是使用久后,由于频繁活动而易脱落或被卡住,操作失常。

所以塔板和浮阀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

二、再沸器
作用:用以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后送回精馏塔,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热器。

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特点:
1、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

2、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系数高。

3、壳程不能机械清洗,不适宜高粘度、或脏的传热介质。

4、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区。

三、冷凝器(设计略)
用以将塔顶蒸气冷凝成液体,部分冷凝液作塔顶产品,其余作回流液返回塔顶,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壳式换热器。

第二章:方案流程简介
1、精馏装置流程
精馏就是通过多级蒸馏,使混合气液两相经多次混合接触和分离,并进行质量和热量的传递,使混合物中的组分达到高程度的分离,进而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流程如下:
原料(丙稀和丙烷的混合液体)经进料管由精馏塔中的某一位置(进料板处)流入塔内,开始精馏操作;当釜中的料液建立起适当液位时,再沸器进行加热,使之部分汽化返回塔内。

气相沿塔上升直至塔顶,由塔顶冷凝器将其进行全部或部分冷凝。

将塔顶蒸气凝液部分作为塔顶产品取出,称为馏出物。

另一部分凝液作为回流返回塔顶。

回流液从塔顶沿塔流下,在下降过程中与来自塔底的上升蒸气多次逆向接触和分离。

当流至塔底时,被再沸器加热部分汽化,其气相返回塔内作为气相回流,而其液相则作为塔底产品采出。

2、工艺流程
1)物料的储存和运输
精馏过程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容积的原料储罐、泵和各种换热器,以暂时储存,运输和预热(或冷却)所用原料,从而保证装置能连续稳定的运行。

2)必要的检测手段
为了方便解决操作中的问题,需在流程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仪表,以及时获取压力、温度等各项参数。

另外,常在特定地方设置人孔和手孔,以便定期的检测维修。

3)调节装置
由于实际生产中各状态参数都不是定值,应在适当的位置放置一定数量的阀门进行调节,以保证达到生产要求,可设双调节,即自动和手动两种调节方式并存,且随时进行切换。

3、设备选用
精馏塔选用浮阀塔,配以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4、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处理量:60kmol/h
产品质量(以丙烯摩尔百分数计)
进料:%65=f x
塔顶丙烯含量:%98=D x
塔底丙烯含量:%2≤w x
第三章:精馏塔设计
---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
第一节、工艺条件
1、工艺条件:进料:丙烯含量%65=f x ,饱和液体进料(q=1)
塔顶:丙烯含量%98=D x
塔底:丙烯含量%2≤w x
2、操作条件:塔顶压力:1.62MPa (表压)
塔底加热剂:水蒸气
塔顶冷却剂:循环冷却水
加热方法:间壁式加热
3、塔板形式:浮阀塔
4、处理量:h kmol q nF /60=
5、安装地点:大连
6、设计位置:塔底
第二节、物料衡算及热衡算
1、全塔物料衡算
nW nD F nF nW
nD nF q q x q q q q +=+=
联立上述方程,其中02.0,98.0,65.0,/60====W D F nF x x x h kmol q 解得h kmol q h kmol q nW nD /625.20,/375.39==
2、塔内气液相流量
精馏段:气相V=(R+1)*D 液相L=R*D
提馏段:气相()F q V V 1'-+= 液相qF L L +='
3、热量衡算
冷凝器热负荷:c c Vr =Φ
冷却剂用量:()p c c c t t Q /12-⨯Φ=
再沸器热负荷:R R r V '=Φ
加热剂用量:()p R R c t t Q /21-⨯Φ=
第三节、塔板数计算
1、相对挥发度计算
塔顶压力为MPa P t 72.11013.062.1=+=,查P-K-T 图,得92.0,05.1==B A K K ,则141.192.0/05.1/===B A K K 顶α
假设实际塔板数为140块,每块塔板的压降为O mmH 210,,则塔底压力为
1.88MPa ,设塔底温度为53℃,查图知03.1,19.1==B A K K ,则155.105.1/19.1/===B A K K 底α,故148.12=+=
底顶ααα 2、理论板数计算
平衡线方程()x
x x x y *148.01*148.1*11*+=-+=αα,q 线方程x=0.65 联立上式解得681
.0650
.0==e e y x ,即可求得最小回流比74.9650
.0681.0681.098.0min =--=--=e e e D x y y x R ,回流比59.15*6.1min ==R R 86.613375.3959.15*D =⨯==n nL q R q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05909.09397.01111+=⇒+++=
++n n D n n x y R x x R R y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000631.0032.111-=⇒-+--++=++n n W nW
nF nL nW n nW nF nL nF nL n x y x q qq q q x q qq q qq q y 用Excel 编程逐板计算运行结果如下:
Xn
Yn
X1
0.977108 Y1=XD 0.98 X2
0.974003 Y2 0.977278 X3
0.970677 Y3 0.97436 X4
0.967118 Y4 0.971235 X5
0.963313 Y5 0.967891 X6
0.959249 Y6 0.964315 X7
0.954913 Y7 0.960496 X8
0.950293 Y8 0.956422 X9
0.945376 Y9 0.95208 X10
0.940149 Y10 0.94746 X11 0.934601 Y11 0.9425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