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基础知识42532

合集下载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

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度和含硫量分类。

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

1、按密度与度分类类别 20℃密度(³)度(60℉)轻质<0.851 >34中质 0.85—0.93 34—20重质 0.931—0.996 20—10特稠>0.996 <10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2、按含硫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硫<0.5%含硫>0.5%高硫—3、按含蜡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蜡 0.5—2.5%中蜡 2.5—10.0%高蜡>10%二、油品分类498—87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

生产燃料产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

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

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

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

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

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3、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一、石油及石油产品(一)石油1、石油按用途上说是指原油、产品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按化学组成上说,是含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的组成:烃类化合物和非烃类化合物。

烃类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不饱和烃(原油中不含不饱和烃)。

非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及沥青质。

2、原油从地底或海底开采出来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我们通常所说的石油,也就是狭义的石油就是指原油。

原油是一种粘稠油状的可燃性液体矿物。

早在公元初年,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发现并加以利用。

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或暗绿色,也偶有黄色。

一般情况下,原油的密度大部分为0.77〜0.96克/厘米3。

在原油的组成中,含碳量约为84〜85% ,含氢量约为12-14% ,还有少量含硫、氧、氮的有机化合物。

此外,在石油中还发现了少量极少的铁、镍、铜、铅、钒、砷、镁、磷、钾、硅、钙、锰等元素。

(二)石油产品1、什么是石油产品?石油产品一般是指经过炼油厂加工所获得的各种产品。

2、石油产品的分类石油产品按照国标GB498-87 可分为如下几类:1)燃料类(F):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2)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按GB7631-87又分为19 个组别。

喷气机润滑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汽轮机油、冷冻机油、汽缸油、机械油、仪表油等;3)溶剂油及化工产品(S):石油醚、抽提溶剂油、橡胶溶剂油、溶剂煤油等;4)蜡及其制品(W):石蜡、高溶点石蜡、工业用石蜡、提纯地蜡等;5)石油沥青(B ):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专用石油沥青等;6)石油焦(C):二、油品的几个常用技术指标1 、油品的馏程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2、辛烷值。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

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度和含硫量分类。

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1、按密度与度分类类别20 C密度(3)度(60 T )轻质v 0.851 > 34中质0.85 —0.93 34 —20重质0.931 —0.996 20 —10特稠> 0.996 v 10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 —0.95 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2 、按含硫量分类类别低硫含硫高硫3、按含蜡量分类百分比v 0.5% > 0.5%类别低蜡0.5 中蜡 2.5 高蜡二、油品分类百分比—2.5%—10.0% > 10%498 —87 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生产燃料产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

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

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

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

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

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


三、石油产品特性
1、易燃性:
汽油闪点-50--+28℃ , 轻 柴 油闪点45--55℃ 2、易爆炸: 汽、煤、柴油与空气混合时的爆 炸极限 (1)汽油的爆炸极限:1.0~8.0%。 (2)柴油的爆炸极限:0.6~6.5% 密度小,轻质馏份多
4、易产生静电:石油产品是导电率极低
的物质,摩擦中易产生静电。
5、且有一定的毒性:
石油成分中的环烷 烃、芳香烃有毒,添加的抗爆剂、 防腐 剂、防锈剂等也有毒。
四、理化指标
1、密度:单位体积的物质在真空中的质量,

品的密度小于1g/cm3。
2、粘度:当流体内部个层之间因受外力而产
生相对运动时,相邻两层流体交界面上存在着 内摩擦力,这种内摩擦力的度量就是粘度。粘 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 据粘度来划分牌号的。
6、浊点
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油品开始出现蜡 晶体而使液体混浊的温度,以℃表示。 7、饱和蒸气压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适当的实验装置中, 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面蒸气所显示的最 大压力值。 8、水分: 油品中的含水量就是水分,用重量 百分数%表示. 9、实际胶质: 在规定条件下,测得油品蒸发 残留物中的正庚烷不溶部分就是实际胶质。
2、对车用柴油的质量要求
(1)具有良好蒸发性; (2)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 (3)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4)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5)合适的粘度,保证高压油泵的润滑及雾 化的质量。

3、润滑油质量要求
(1)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度性能。
(2)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3)适宜的闪点和凝固点。
(4)良好的防诱和防腐性。
三、油品的质量管理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常识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常识
查油品质量
储存温度:根据油 品的不同,选择合
适的储存温度
油品泄漏处理
01
立即停止使用泄漏的油品,并关闭相关阀门
02
使用消防沙或吸油材料吸收泄漏的油品,防止扩散
03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04
避免接触泄漏的油品,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皮肤接触造成伤害
3
油品对环境的影响
01
油品泄漏:污染土壤、水源和空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2
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防护 用品,如防护服、手套、护 目镜等。
04
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 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流 程。
06
操作结束后,必须对操作区 域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 患。
油品储存要求
1
2
3
4
储存地点:选择通 风、干燥、阴凉的
地方
储存容器:选择耐 腐蚀、耐高温、密
封性好的容器
储存时间:避免长 时间储存,定期检
03
培训方式:理论讲解、实际 操作、案例分析等
04
培训效果评估:考核员工应 急处理能力,确保培训效果
演讲人
01
02
03
04
1
油品分类
汽油:用于内 润滑油:用于
燃机燃料,分 机械润滑,分
为92号、95号、 98号等
为矿物油、合
成油等
01
03
石蜡:用于工 业用途,分为 食品级、工业 级等
05
02
04
柴油:用于柴 沥青:用于道
油发动机燃料, 路建设,分为 分为0号、-10 石油沥青、煤 号、-20号等 沥青等
03
染措施,防止油品泄漏和污染环境。 油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

油品的基本知识

油品的基本知识

油品的基本知识作者:LYPB 阅读次数:234 发布日期:2010-11-01 16:01 油品基础知识一、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是由不同等级粘度的基础油配以不同比例的几种添加剂调制而成。

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

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

润滑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剂、防锈剂、防腐剂、抗泡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净剂、分散剂、极压抗磨剂等。

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

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来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润滑油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添加剂的配方是否合适,还要看基础油质量的好坏。

对于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润滑油,没有基础油的质量保证仅仅靠添加剂是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添加剂只能起一部分作用。

二、润滑油作用(1)减摩抗磨;(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三、润滑油常规分析项目粘度物质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它是润滑油的主要技术指标,绝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其粘度来划分牌号的,粘度是各种设备选油的主要依据。

我国常用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表示油品的粘度。

粘度是评定润滑油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理化性能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粘度的润滑油品,可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可靠地工作。

通常,低速高负荷的应用场合,选用粘度较大的油品,以保证足够的油膜厚度和正常润滑;高速低负荷的应用场合,选用粘度较小的油品,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的起动和运转力矩,运行中温升小。

酸值酸值表示润滑油中酸性物质的总量。

油品基本知识

油品基本知识
油品基本知识
讲课人:
第一节 认识油品

一、石油、原油、石油产品 石油定义一:按用途来说,是指原油、产品以及衍生物的总称。 石油定义二:按化学组成来说,是指含C、H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原油定义:是指从地底(或海底)下开采出来的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石油。
按性能、开 采和加工方法等的不同,可分为常规石油和非常规石油。
三、汽油在直销过程应注意事项
防燃烧
防止爆炸
防混油
防水、杂
防中毒
汽油在直销过程存在的疑难问题
A
刚刚用了你们的高清洁汽油后,车子就走走停停,你们的油有问题, 可能有水
我开的汽车是私家车,以前用的是90号汽油,现在我想改用更高标号 的汽油,如93号、97号,因为你们宣传说:高标号汽油质量好,可 以延长汽车的寿命,减少维修费用,是否可以?

石油产品:是指原油经过加工并满足一定规格要求的石油。
二、油品的组成
油品基本组成 元素组成 分子组成 烃类组成 基础油+添加剂 C、H、O、N、S及微量元素 烃类+非烃类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不饱和烃 含S化合物、含N化合物、含O化合物、 胶质和沥青质
非烃类组成
三、石油产品标准的类别、 组成及具体形式
蒸气压不合格的汽油,蒸发损耗大,安全性能差,在高温(如夏季)下,汽 油易产生气阻,致使发动供油不畅通(甚至断油),发动机易熄火。
2、抗爆性

汽油抗爆性能的好坏与发动机是否正常燃烧以及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有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正常燃烧? 正常燃烧是指在点火后,混合燃气的火焰前锋以点火为中心以20~50m/s的速度化为机械 能,保证发动机稳定正常工作。 什么是不正常燃烧? 不正常燃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火焰前锋还未到达该处的混合气,其温度已达到自 燃温度而引起的突然燃烧称为爆震燃烧,即产生爆震或敲缸;另一种是在火花塞未打火 前,由于发动机炽热表面或炽热点引起的混合气提前燃烧现象,即早燃。爆震和早燃均 会使气缸内压力和温度突然增高,损坏活塞、活塞环、气缸垫、排气阀等,使功率下降。 因此汽油要具有良好的燃烧性,即良好的抗爆性能。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目录一、油品的基本构成二、油品基本特性三、燃烧特性四、爆炸特性五、火灾六、消防灭火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一、油品基本组成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油品的危险性分:(1)蒸发性;(2)易燃性;(3)易爆性;(4)易积聚静电荷;(5)易受热鼓胀;(6)易扩散;(7)易流淌性;(8)毒性等。

(一)蒸发性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

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

(二)易燃性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丙类:60-120℃轻此、重柴丙B类:120℃润滑油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①闪点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

这种现象称为闪燃。

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

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三)易爆性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品基础知识一、石油及石油产品(一)石油1、石油按用途上说是指原油、产品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按化学组成上说,是含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的组成:烃类化合物和非烃类化合物。

烃类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不饱和烃(原油中不含不饱和烃)。

非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及沥青质。

2、原油从地底或海底开采出来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我们通常所说的石油,也就是狭义的石油就是指原油。

原油是一种粘稠油状的可燃性液体矿物。

早在公元初年,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发现并加以利用。

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或暗绿色,也偶有黄色。

一般情况下,原油的密度大部分为0.77~0.96克/厘米³。

在原油的组成中,含碳量约为84~85%,含氢量约为12-14%,还有少量含硫、氧、氮的有机化合物。

此外,在石油中还发现了少量极少的铁、镍、铜、铅、钒、砷、镁、磷、钾、硅、钙、锰等元素。

(二)石油产品1、什么是石油产品?石油产品一般是指经过炼油厂加工所获得的各种产品。

2、石油产品的分类石油产品按照国标GB498-87可分为如下几类:1)燃料类(F):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2)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按GB7631-87又分为19个组别。

喷气机润滑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汽轮机油、冷冻机油、汽缸油、机械油、仪表油等;3)溶剂油及化工产品(S):石油醚、抽提溶剂油、橡胶溶剂油、溶剂煤油等;4)蜡及其制品(W):石蜡、高溶点石蜡、工业用石蜡、提纯地蜡等;5)石油沥青(B):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专用石油沥青等;6)石油焦(C):二、油品的几个常用技术指标1、油品的馏程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2、辛烷值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

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

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测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所得值也不一样,因此,引用辛烷值时应该指明所采用的方法。

3、什么是马达法辛烷值?以较高的混合气温度(一般加热至149℃)和较高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900转/分)的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得辛烷值。

4、什么是研究法辛烷值?以较低的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600转/分)的中等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定的辛烷值。

5、什么是闪点?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

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的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

闪点越高越安全。

6、什么是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表示。

7、什么是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表示。

8、什么是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的油气和空气混合物时即会着火并持续燃烧到规定时间所需的低温度,以℃表示。

9、什么是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没有火焰时,自发着火的温度,以℃表示。

10、什么是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石油或石油产品中不熔于油和规定溶剂的沉淀或悬浮物,如泥砂、尘土、铁屑、纤维和某些不溶性盐类。

机械杂质可用沉淀或过滤等方法除去。

对轻油来说,机械杂质会堵塞油路,促使生胶或腐蚀;对锅炉燃料,会堵塞喷嘴,降低燃烧效率,增加燃料消耗;对润滑油,则会破坏油膜,增加磨损,堵塞油过滤器,促进生成积炭等。

11、什么是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分子间产生的内磨擦力的量度。

是评定油品流动性的指标。

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润滑油必须具有适当的黏度才能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内燃机燃料必须黏度合适,才能喷射小而均匀的燃油使燃烧完全。

三、汽油(一)什么是汽油汽油为油品的一大类,是四碳至十二碳复杂烃类的混合物,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很难溶解于水,易燃,馏程为30℃至205℃。

(二)汽油的分类汽油根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工业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等四大类。

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

按汽油含铅量的多少分为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

含铅汽油是指为提高汽油的抗暴震性而加入了四乙基铅添加剂的汽油。

无铅汽油是指含铅量在0.013g/L以下的汽油,并非铅含量为零的汽油。

(三)车用汽油的主要指标车用汽油的几个重要性能最重要的性能为蒸发性、抗爆性、安定性、腐蚀性和清洁性。

1、适宜的蒸发性指汽油在汽化器中蒸发的难易程度。

对发动机的起动、暖机、加速、气阻、燃料耗量等有重要影响。

汽油的蒸发性由馏程、蒸气压、气液比3个指标综合评定。

馏程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镏程温度越低,油品的成分越轻,温度越高,油品的成分越重。

汽油的馏程为30℃至205℃。

●蒸气压。

蒸气压是反映汽油在燃料系统中蒸发的倾向和发动机起机难易的指标。

汽油的饱和蒸气压大,蒸发性就大,发动机越容易起动,但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也大,在贮运中蒸发损失也就大。

●气液比。

指在标准仪器中,液体燃料在规定温度和大气压下,蒸气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

气液比是温度的函数,用它评定、预测汽油气阻倾向,比用馏程、蒸气压更为可靠2、抗爆性指汽油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抗爆震燃烧的能力。

车用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

辛烷值是这样给定的:异辛烷的抗爆性较好,辛烷值给定为100 ,正庚烷的抗爆性差,给定为0,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是以异辛烷和正庚烷为标准燃料,使其产生的爆震强度与试样相同,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试样的辛烷值。

辛烷值高,抗爆性好。

汽油的等级是按辛烷值划分的。

高辛烷值汽油可以满足高压缩比汽油机的需要。

汽油机压缩比高,则热效率高,可以节省燃料。

汽油抗爆能力的大小与化学组成有关提高汽油辛烷值主要靠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但也通过添加四乙基铅等抗爆剂实现。

3、良好的安定性指汽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间放置的稳定性。

用胶质和诱导期及碘价表征。

胶质越低越好,诱导期越长越好,碘价表示烯烃的含量。

4、良好的抗腐蚀性用总硫、硫醇、铜片和酸值表征。

5、良好的清洁性●水分●机械杂质(四)车用汽油的选用1、车用汽油的标号车用汽油的标号是根据其辛烷值标定的。

我国现在的汽油牌号有90号、93号、95号、97号和98号等几个牌号。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90号、93号和97号。

2、车用汽油的选用(1)选用依据:选择车用汽油标号的主要依据是发动机的压缩比。

压缩比就是汽缸内活塞的最大行程容积与最小行程容积的比值,也等于整个活塞的运动行程上止点和下止点在不同行程位置的容积比值。

例如压缩比为10的发动机就是将可燃混合汽压缩为原来体积的1/10。

一般来说在发动机的其他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比越高的车功率越大,效率越高,燃油经济性方面也会好一些。

但是压缩比过高会造成稳定性下降,发动机寿命缩短。

而且压缩比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因为可燃混合汽在压缩过程中温度会急剧提高,如果在没有到活塞的上止点处温度就已经超过可燃混合汽的燃点,则可燃混合汽就会爆燃,这就是俗称的敲缸,可以听到明显的金属撞击声,严重的爆燃甚至会使发动机倒转,给发动机造成致命的伤害。

所以,压缩比越高,对汽油的抗暴震性能要求越高,就需要辛烷值更高也就是牌号更高的汽油。

(2)如何选用?压缩比在7.5~8.0应选用90号车用汽油;压缩比在8.0~8.5应选用90号~93号车用汽油;压缩比在8.5~9.5应选用93号~95号车用汽油;压缩比在9.5~10应选用95号~97号车用汽油。

一般可以在汽车说明书中查到压缩比,除说明书以外,汽车生产厂也会在油箱盖内侧标注推荐使用的燃油标号。

车主应严格按汽车发动机不同的压缩比,选用相应标号的车用汽油,才能使发动机发挥出最佳的效能。

(3)使用错误标号汽油的后果如使用比规定要求低号数的无铅汽油,发动机将出现爆震现象。

一般在急加速及爬坡时出现,如果由于汽油标号低,使发动机长期出现爆震,将会损坏发动机,甚至打坏活塞、缸体等。

但是选择汽油也不是标号越高越好,汽油标号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发动机的压缩比。

压缩比、点火提前角等参数已经在发动机电脑中设置,车主只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选择汽油就没有问题。

盲目使用高标号汽油,其高抗爆性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还会造成金钱的浪费。

3、提高汽油标号的方法提高汽油标号就是提高汽油的抗爆性。

(1)改进石油炼制工艺不同的炼制方法。

如采用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是较先进的二次加工方法,所制取的汽油含有较多的异构皖炬和芳香炬,故其辛烧值(MON)可高达70~85以上。

因此,逐步采用先进的二次加工工艺来炼制汽油,是提高汽油辛烧值的有效方法之一。

(2)调入辛烧值改善组分。

能够作为汽油辛皖值改善组分的物质很多,如皖基化油、异构化油、工业异辛皖、甲基叔丁基酷(MTBE)等。

这些物质的辛烧值都很高,加在汽油组分中,能够显著提高汽油的辛烧值,改善抗爆性。

(3)加入抗爆添加剂能提高汽油抗爆性的添加剂,叫抗爆添加剂。

向汽油中添加抗爆剂,是提高汽油抗爆性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因而被广泛的采用。

非金属有机化合物汽油抗爆剂类有: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基醋、异丙醇和甲基叔丁基酿等。

金属有机化合物汽油抗爆剂类有:四甲基铅、四乙基铅、二茂铁等。

三、柴油(一)什么是柴油柴油(Diesel)又称油渣,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油质的产物。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

它的主要成分是含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

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比重为0.82~0.845kg/l。

(二)柴油的分类根据原油性质的不同,有石蜡基柴油、环烷基柴油、环烷-芳烃基柴油等。

根据密度和馏分的不同,一般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

(三)车用柴油的主要指标车用柴油的主要指标有:燃烧性、蒸发性、流动性、安定性和腐蚀性。

1、燃烧性高速柴油机要求柴油喷入燃烧室后迅速与空气形成均匀的混合气,并立即自动着火燃烧,因此要求燃料易于自燃。

从燃料开始喷入气缸到开始着火的间隔时间称为滞燃期或着火落后期。

燃料的自燃点(在空气存在下能自动着火的温度)低,则滞燃期短,即燃烧性能好。

一般以十六烷值作为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也可以有柴油指数或十六烷指数表示。

十六烷值是指与柴油自燃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

标准燃料是用正十六烷与2-甲基萘按不同体积百分数配成的混合物。

其中正十六烷自燃性好,设定其十六烷值为100,2-甲基萘自燃性差,设定其十六烷值为0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容易起动,燃烧均匀,输出功率大;十六烷值低,则着火慢,工作不稳定,容易发生爆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